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杂志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linical Medicine 생물의학공정여림상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天津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影响因子: 0.46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7090
  • 国内刊号: 12-132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杜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一种大鼠尺骨在体运动疲劳损伤模型的构建

    作者:李昊;李瑞欣;韩标;韦淑萍;苏卫华;秦晓丽;安慰宁;吴航;张西正

    目的 提出一种大鼠尺骨运动疲劳损伤模型的在体建立方法,为后续骨组织运动疲劳损伤特点及修复重建的实验研究提供平台和依据.方法 选择3个月龄雌性Wistar大鼠36只,体质量约250 g.利用前期文献查阅、有限元计算分析和大鼠离体尺骨疲劳力学性能测定结果,对大鼠尺骨组织施加在体疲劳加载,建立在体运动疲劳损伤模型.从微观-宏观多个层面检测疲劳加载后骨组织细胞的响应、显微损伤情况及骨组织力学性能的变化,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 按照确定的运动疲劳加载条件(1.5 Hz,3000 με,8000次/2天),经过1周在体疲劳加载,大鼠尺骨割线模量和循环能量耗散值下降显著,尺骨中段截面制片中观察到显微裂纹,空白骨细胞陷窝的比例(40.96 % ± 4.88 %)显著升高,破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强(约为对照组的1.45倍),成骨细胞活性相对减弱(约为对照组的87 %).从多个层面证明骨组织疲劳和显微损伤的出现,进而验证了大鼠尺骨在体运动疲劳损伤模型的成功建立.结论 成功建立并验证了一种大鼠尺骨在体运动疲劳损伤模型,可以为军队士兵或中长跑运动员运动疲劳损伤预防与治疗的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理论支持.

  • 制备载mNGF的PLGA纳米粒子及其在磁场引导下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初步探究

    作者:海米提·阿布都艾尼;李立军;倪东馗;宗强

    目的 制备载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磁性纳米微粒,评价其体外释放行为,通过MRI显像研究大鼠左坐骨神经损伤后,在外加磁场的引导下,磁性纳米粒子在损伤部位的聚集情况.方法 以mNGF为模型药物,采用超声乳化法,制成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分别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绘制mNGF标准曲线,测包封率和载药量及体外释放.用SD大鼠制作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药物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分别扫描未注射药物大鼠、尾静脉注射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溶液大鼠及尾静脉注射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溶液后使左下肢固定在1.0 T外磁场引导2 h的大鼠,分别记录左、右下肢T2*值.结果 所得磁性mNGF-PLGA样品为棕色混悬液,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205.9 ± 1.2)nm,粒径分散均一,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纳米粒子形态为球型,其内包裹了大量mNGF;药物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69.43 ± 2.80)%和(3.11 ± 3.27)%.体外释放实验显示,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持续缓释mNGF,前12 h释放率为30 %,第5天累积释放率为92 %.MRI显像显示注射药物前左右下肢T2*值都较高,分别为312.68、314.74,注射药物后其有所下降,但左右两侧值差距不明显,分别为264.43、263.78.而在外在磁场下引导2 h后,T2*值进一步下降,并且左下肢明显低于右下肢,分别为150.90、233.54.结论 ①通过单乳化溶剂挥发法能制备出粒径小、分布窄、包封率和载药率较高的磁性mNGF-PLGA纳米粒子.②该磁性纳米粒子体外释放效果良好,具有可控的、持续时间较长的缓释效应.③载mNGF的PLGA磁性纳米粒子能够有效降低T2*值,在外在磁场下有明显聚集性,为进一步研究磁靶向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奠定良好基础.

  • 不同超声频率对高分子微泡兔肾超声造影参数的影响

    作者:陈志奎;黄丹凤;陈琬萍;林敏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频率对高分子微泡新西兰大白兔肾脏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0只,雌雄各半,兔龄3.5~4.5个月,体质量2.3~2.6 kg.制备高分子微泡超声造影剂,静脉团注后,采用不同超声频率3.0、5.5、8.0 MHz 记录兔肾脏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PI)、曲率(SLP)、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 随着超声频率减低,兔肾超声造影的PI、AUC、SLP均明显升高,3.0 MHz组尤为显著,其PI、AUC、SLP分别达(14.2 ± 2.0)10E-5 AU、(344.2 ± 100.5)10E-5 AU·s、(4.6 ± 1.5)10E-5 AU/s,而TP为(3.1 ± 0.6)s,明显低于8.0 MHz组的(15.4 ± 0.8)s.结论 高分子微泡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随超声频率改变发生规律性变化,这主要与微泡谐振有关.

  • 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璐璐;宋阳;李可;张春秋;张西正

    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是一种在物体变形前后根据物体表面自然或人工制作的散斑场获取物体性能参数的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处理速度快、对测量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文章首先阐述DIC技术在生物组织力学性能测试的应用,具体综述在牙科、关节软骨和骨相关如植入物、骨盆,以及在软组织、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测定应用,并就DIC的算法、设备和散斑制作的发展做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 拉曼光谱技术在癌症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高颂;孙轶华

    拉曼光谱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出癌症患者血清中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异常代谢信息,有望成为一种更加精确的非侵入性早期癌症检测方法.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在癌症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及其对不同癌症的诊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中对拉曼光谱技术的原理与发展及其在呼吸、消化系统、乳腺及妇科等癌症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作者:房丽秀;蔡雁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可同时造成全身多个系统功能异常,是产科常见疾病,也是导致母婴不良结局的主要疾病之一.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其发展也越来越被医学界重视,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缺乏确定的预防及筛查措施.HDCP病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就疾病的发生与人白细胞抗原-G(HLA-G)、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多态性、肿瘤坏死因子(TNF)-α、微小RNA、瘦素、氧化应激,以及脂质代谢异常等分子生物学发病因素关系进行总结和讨论.

  • 虚拟现实技术在泌尿外科教学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孙明;赵文嫣;潘春雨;谭书韬;吴斌

    随着泌尿外科的迅速发展,如何能使医学生和专科医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各种前沿理论、操作和手术技能关系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学习者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智能的高仿真教学环境,获得如临其境的体验.在泌尿外科基础理论教学和临床操作技能培训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实现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深度融合,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值得推广.

  • 基于药品交易所模式下医用化学试剂采购管理

    作者:曹珍珍;苌飞霸;陈茂玲;阮玉琼;付爽;刘译丹;尹军

    医用化学试剂采购管理是药品器械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药品交易所模式下医用化学试剂采购管理,利用药品交易所医药全流程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医用化学试剂的采购,规范了医用化学试剂的准入、采购、验收、储存等各个环节.有利于降低医院化学试剂采购成本,而且电子商务平台的透明规范化操作能大限度地发挥监督机制作用.

  • SALL4、LGR5、NKD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惠洁;王珏

    目的 通过分析LGR5、SALL4、NKD1在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内蒙古包钢医院确诊并行乳腺癌切除术患者的乳腺癌组织30例及其对应的癌旁乳腺组织30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岁.应用Western blot从蛋白水平检测SALL4、LGR5、NKD1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LGR5、SALL4、NKD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表达分别为0.63 ± 0.14、0.67 ± 0.13、0.51 ± 0.16(P<0.05),癌旁乳腺组织表达分别为0.53 ± 0.16、0.58 ± 0.11、0.61 ± 0.11(P<0.05).乳腺癌组织中LGR5与SALL4蛋白呈正相关(r=0.402,P<0.05);LGR5与NKD1蛋白呈负相关(r=-0.685,P<0.05);SALL4与NKD1蛋白呈负相关(r=-0.370,P<0.05).LGR5、SALL4、NKD1蛋白在TNM分期中Ⅰ + Ⅱ期组表达分别为0.59 ± 0.13、0.64 ± 0.13、0.55 ± 0.17(P<0.05),在Ⅲ期组中表达分别为0.75 ± 0.10、0.75 ± 0.09、0.41 ± 0.11(P<0.05).LGR5、SALL4、NKD1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分别为0.73 ± 0.11、0.74 ± 0.08、0.40 ± 0.11(P<0.05),在淋巴结未转移组中表达分别为0.58 ± 0.13、0.64 ± 0.14、0.57 ± 0.16(P<0.05).LGR5、SALL4、NKD1蛋白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 LGR5、SALL4和NKD1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对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LGR5、SALL4和NKD1可能是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

  • 沉默放射抗拒鼻咽癌细胞Annexin A2基因表达对裸鼠鼻咽癌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邹长棪;何火聪;苏颖;林可焴;陈超

    目的 探讨沉默Annexin A2基因对放射抗拒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36只SPF级BALB/c裸鼠,雄性,6周龄,体质量18 ~ 22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NE-2(R743)组]、单纯照射组[CNE-2 (R743)/R组]、转染对照组(shR-C组)、转染对照联合照射组(shR-C/R组)、转染组(shR-ANXA2组)及转染联合照射组(shR-ANXA2/R组),每组6只.用pGeneClip空载体及pGeneClip-ANXA2-shRNA载体转染CNE-2(R743)细胞构建移植瘤动物模型,用6 MV X 射线在室温下行单次照射动物,总吸收剂量为10 Gy,剂量率为每分钟400 cGy,照射野面积为20 cm×20 cm.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照射后的生长情况、移植瘤体积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n-nexin A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u70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10 Gy X射线照射后3周,shR-ANXA2/R 组(168.46 % ± 129.00 %)裸鼠肿瘤生长速度慢,与CNE-2(R743)/R 组(462.26 % ± 195.60 %)和shR-C/R组(407.99 % ± 116.60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沉默Annexin A2的shR-ANXA2/R组(2.68 % ± 1.29 %)的相对生长速率较CNE-2(R743)/R组(5.62 % ± 1.96 %)和shR-C/R组(5.08 % ± 1.17 %)降低(P<0.05),生长抑制率增加.shR-ANXA2/R组的q值为1.06,提示有放射增敏作用.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hR-ANXA2组移植瘤中Annexin A2的表达较CNE-2(R743)组和shR-C组低.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Ku70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P>0.05).shR-ANXA2/R组(2.97 ± 0.44)的PCNA蛋白表达水平较CNE-2(R743)/R组(2.04 ± 0.63)和shR-C/R组(1.26 ± 0.38)明显升高(P<0.05).结论 沉默Annxin A2基因可以提高裸鼠体内鼻咽癌移植瘤的放射敏感性.

  • hFXYD6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雄飞;张执全;袁俊建;郭忠健;郭尧;李凤山;刘汝海

    目的 构建人肿瘤相关蛋白FXYD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FXYD6,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方法 扩增hFXYD6 cDNA,将其插入克隆质粒载体pMD18 T Simple,将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的目的片段插入以限制性内切酶切后的表达质粒载体pcDNATM3.1/myc-His(-)B中,经聚合酶链反应(PCR)电泳和测序证实后转染至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中,同时设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和pcDNA3.1-hFXYD6载体转染组,比较两组细胞的增殖与侵袭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了pcDNA3.1-hFXYD6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真核质粒pcDNA3.1-hFXYD6的SMMC7721细胞,经培养48 h,电泳图显示用hFXYD6单克隆抗体识别的特异性蛋白条带.pcDNA3.1-hFXYD6表达载体组细胞较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增快.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hFXYD6表达载体组细胞穿透Boyden趋化小室滤膜的细胞数分别为(109.9 ± 7.8)个、(167.6 ± 9.3)个,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成功构建的pcDNA3.1-hFXYD6真核质粒能在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hFXYD6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这为研究hFXYD6的具体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 超声评价胎儿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大小与右心房容量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雷文嘉;张润;张颖;孙雪

    目的 探讨胎儿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与右心房(RA)增大的相关关系,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卵圆孔处血流情况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超声常规检查及胎儿心脏检查中发现单纯性RA增大并怀疑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的胎儿共32例,其中孕妇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9.7岁;孕周29~39周,平均孕周35.6周.常规行产科超声检查除外心外畸形,于四腔心切面测量卵圆孔大小(DFO)、RA内径和左心房(LA)内径,并计算RA与LA内径比值(RA/LA),于矢状切面测量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直径(DEFO)及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内径(DIVC).利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RA/LA与DEFO/DIVC和RA/LA与DFO/DIVC关系.描述性分析导致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的3种情况,并统计四腔心切面与矢状切面上显示的卵圆瓣数目.结果 RA/LA与DEFO/DIVC呈负相关关系(r=-0.6801,P<0.01),RA/LA与DFO/DIVC无相关关系(r=0.0073,P=0.6483).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主要分为3种情况,分别为卵圆孔减小、单瓣卵圆瓣活动度下降,以及双瓣型卵圆瓣两瓣尖构成的开口减小.四腔心切面与矢状切面显示卵圆瓣数目分别为1.31 ± 0.47、1.50 ± 0.51,矢状切面多于四腔心切面(t = - 1.53,P =0.028).结论 胎儿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与RA增大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单纯性RA增大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卵圆孔有效血流通道减小,应在矢状切面上仔细扫查.

  •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治疗儿童水痘中作用的研究

    作者:杨新利;申艺坤;贾庆岭;孟军丽;贾炎;张建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治疗儿童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门诊就诊的80例水痘患儿,其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77岁;病程(4.41 ± 1.40)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予以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局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每处1~2喷,每天4次)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男性20例,女性20例),盐酸伐昔洛韦颗粒剂联合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两组患儿在观察治疗期间停用内服及其他外用药物,共治疗1个疗程(6 d),并于治疗结束后判定临床疗效,记录患儿皮损处瘙痒缓解时间、水疱结痂时间、全部脱痂自愈时间并对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7.5 % vs 67.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5).瘙痒缓解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4,P>0.05).观察组水疱结痂时间及全部脱痂自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05 ± 1.14)d vs(4.06 ± 1.07)d,(5.60 ± 1.13)d vs(7.10 ± 1.6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2、3.503,P<0.05).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轻度的刺激性咳嗽,未予处理,症状自行缓解.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水痘无明显不良反应,见效快,有效尽早降低疾病的传染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伟鹏;申慧丽;马国芳;庞丹丹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临床安全性.方法 选择76例反复喘息急性发作期患儿,其中男性34例,女性42例;年龄1个月 ~6岁,平均年龄5.3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气道平喘、激素吸入抗炎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9 %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2 mL加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万单位混合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雾化吸入,每次15~20 min,2次/天.两组疗程均为7~10 d.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缓解情况、激素应用时间、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性.结果 治疗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等症状缓解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激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402,P=0.0008).随访半年,对照组患儿喘息反复发作次数为(2.67 ± 1.03)次,而治疗组为(1.58 ± 0.87)次,治疗组患儿的喘息反复发作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9994, P = 0.0000).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婴幼儿反复喘息急性发作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双膜滤过法血脂净化2例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王玉红;张冉;张东亮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强化血脂治疗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三级预防措施之一.对于特定疾病,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脂血症相关的急性脏器缺血,或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高脂血症,可以考虑采用血脂净化技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近期对2例患者实施了双膜滤过血脂净化(dual filtration lipid apheresis,DFLA)治疗,现报道如下.

  • Sextant内固定系统治疗单纯胸腰段椎体骨折附加病椎固定与跨病椎固定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祥然;代国;郭卫春;余铃;周升;张政佩

    目的 比较使用Sextant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附加病椎椎弓根钉固定与跨病椎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37~53岁,平均年龄45.3岁.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附加病椎固定组(A组,35例)和跨病椎固定组(B组,35例).采用Sextant内固定系统,A组将病椎及其上下相邻椎体共同固定;B组仅固定病椎上下相邻椎体,不对病椎进行处理.分别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病椎前后缘高度比值、腰椎后凸畸形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1年随访时间.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比(92.1%±6.9%vs82.9%±5.7%)、椎体前后缘高度比(84.1%±3.9%vs70.9%±5.7%)、腰椎后凸畸形改善方面,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5.71 %;B组断钉4例,疼痛3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加病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力学稳定性更好,并且在恢复椎体高度、改善腰椎后凸畸形、维持椎体高度上明显优于跨伤椎固定.因此,对于单节段、单纯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使用经皮Sextant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附加病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作者:李凯;周云;王永召;王锋;吴建贤

    目的 观察发散式冲击波联合手法对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3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4.6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43.5 ± 4.8)岁;病程(2.1±1.3)个月.对照组17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2例;年龄(45.2±5.6)岁;病程(1.9±1.1)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治疗组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后、2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者自我腕关节功能评价(PRWE)评分,并评价1个月后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和2周后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5 ± 1.2)分、(1.7 ± 0.6)分,PRWE评分分别为(48.3 ± 4.2)分、(21.2 ± 2.6)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5.4 ± 1.1)分、(3.9 ± 1.2)分,PRWE评分分别为(63.1 ± 6.7)分、(45.7 ± 7.4)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周后VAS评分及PRW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个月后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89 % vs 76 %、56 % vs 29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可有效促进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损伤部位的修复,能快速减轻疼痛、改善腕部功能.

  •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丹;惠姣洁;梁锋鸣;严洁

    目的 研究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70例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6.3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试验组(36例).两组患者均按《2012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诊疗指南》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于第1~3天行血液滤过(模式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前稀释量4 L/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4+/CD8+比值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28 d病死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第3、7天HLA-DR表达逐渐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3、7 d CD3+百分比、CD4+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升高,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28 d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改善脓毒症免疫抑制患者的HLA-DR表达水平及T细胞亚群稳态,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并可改善其预后.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萍;赵芬芳;王花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住院HLP患者48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1~52岁.按治疗方法分观察组(CPB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25~52岁,平均年龄35.3岁.观察组25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4.4岁.两组患者均按照诊疗规范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再连续24 h行CBP治疗3~5 d,待临床症状好转后改为间断性血液净化治疗或停止CBP治疗.比较两组血液净化前、血液净化治疗72 h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和血浆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8)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明显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7 ± 0.6)mmol/L vs(23.8 ± 7.6)mmol/L,(12.7 ± 4.6)mg/L vs(34.2 ± 11.6)mg/L,TNF-α(320.5 ± 35.5)ng/L vs(405.2 ± 39.4)ng/L,IL-6(382.3 ± 42.2)ng/L vs(578.7 ± 62.6)ng/L,IL-8(456.3 ± 34.4)ng/L vs(635.1 ± 59.7)ng/L;对照组(5.6 ± 0.4)mmol/L vs(24.2 ± 8.5)mmol/L,(18.9 ± 7.6)mg/L vs(35.3 ± 12.6)mg/L,TNF-α(380.9 ± 26.6)ng/L vs(412.7 ± 40.2)ng/L,IL-6(450.8 ± 36.7)ng/L vs(563.5 ± 52.4)ng/L,IL-8(507.7 ± 46.7)ng/L vs(655.2 ± 58.8)ng/L;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C-反应蛋白及血浆炎性介质水平在相同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转归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LP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CBP治疗能有效清除甘油三酯及炎性介质,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显著改善预后.

  • 乳腺动态增强MRI与X射线钼靶摄影对致密型乳腺对比研究

    作者:杨淑屏;侯刚;李文彬

    目的 探讨乳腺动态增强MRI(DCE-MRI)与乳腺X射线钼靶摄影(MG)对致密型乳腺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至2015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乳腺MG诊断为致密型乳腺(ACR3-4类)的患者112例,均为女性,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0.1岁.其中86例患者行乳腺DCE-MRI.对这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致密型乳腺中良、恶性病变检出进行对照研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算出两种检查方法在致密型乳腺中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与病理对照,以期客观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致密型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86例患者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恶性32例,良性54例.乳腺MG对致密型乳腺中病变诊断的符合率为68.60 %(59/86),误诊率为29.63 %(16/54),漏诊率为34.38 %(11/32).DCE-MRI诊断的符合率为89.53 %(77/86),误诊率为9.26 %(5/54),漏诊率为12.50 %(4/32).MG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5.63 %、70.37 %、68.60 %;DCE-MRI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0 %、90.74 %、89.53 %.两种影像学方法对致密型乳腺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2).结论 乳腺DCE-MRI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MG检查.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cVMAT和fIMRT物理计划的剂量比较和分析

    作者:柏晗;侯宇;李文辉;李岚;龙清;赵毅

    目的 为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探寻合适的物理计划设计方案.方法 随机选择10例接受保乳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5岁.在pinnacle TPS中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VMA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fIMRT)2种物理计划.比较和分析2种物理计划中体内的计划靶区(PTVin)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同侧肺、心脏、对侧肺、对侧乳腺的剂量.结果 cVMA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为0.90(统计值0.90 ± 0.02),HI平均值为0.12(统计值0.12 ± 0.01),优于fIMR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0.85 (统计值0.85 ± 0.05)]、HI平均值[0.13(统计值0.13 ± 0.01)];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6).当剂量 >2000 cGy时,cVMAT的GI值始终小于fIMRT.两种物理计划在同侧肺的V5、V10、V20、V30、V40、肺的平均剂量(MLD)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理计划在心脏的V5、V10、心脏的平均剂量(MHD)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VMAT中对侧肺的V5、V10、V20、MLD均高于f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VMAT中对侧乳腺的乳腺平均剂量(MBD)也高于fIMRT计划,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VMAT能实现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及更快的剂量跌落,虽然增加了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剂量,但仍然远低于2个危及器官的剂量阈值.所以,cVMAT仍然是全乳腺放射治疗一种可供选择的放射治疗方式.

  • 前列腺癌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陈婷婷;花威;张西志;汪步海

    目的 运用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瓦里安RapidArc)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技术,比较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9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7~71岁,中位年龄63岁;T2期5例,T3期4例.分别设计RapidArc、dIMRT放射治疗计划,运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对两种计划中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RapidArc技术与dIMRT技术相比,其CTV和计划靶区(PTV)适形指数、靶区剂量均匀性指数更加接近1,小值D98 %也更加接近处方剂量(P<0.05);在RapidArc计划方案中膀胱和直肠的V20、V30略高于dIMRT计划(P<0.05),但仍满足各自的剂量限值要求;V40、D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pidArc计划方案中股骨头的D5 %显著高于dIMRT计划方案(P<0.05);RapidArc计划方案中治疗时间仅为dIMRT的1/3左右.结论 RapidArc计划方案能够达到甚至优于dIMRT计划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可以满足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要求,同时其具有较少总治疗时间的优势.

  • 气囊漏气试验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作者:严金霞;聂玲玲;葛卫星

    目的 探讨气囊漏气试验(CLT)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患者的拔管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的UPPP术后均带经口气管插管返回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27例,年龄32~5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CLT评估拔管组(观察组)40例,经验性评估拔管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44.4 ± 10.2)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46.8 ± 9.4)岁.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患者通过拔除气管插管初步筛查后,对照组观察舌体和咽后壁肿胀消退、上呼吸道通畅,即可决定拔管;观察组做CLT,当漏气量 ≥130 mL为CLT阴性,随即予以拔管.记录两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拔管后上气道梗阻例数、拔管后再插管例数.结果 两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3.8 ± 4.8)分 vs 对照组(12.1 ± 6.4)分;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带管时间明显缩短于对照组[(1.4±0.4)dvs(1.9±0.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观察组出现上气道梗阻1例,对照组出现上气道梗阻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拔管后再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而且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UPPP术后患者拔管后气道通畅度,值得临床推广.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8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