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运动单位数目估计和传统肌电图技术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王莲;魏玲;卢国良;宋卫东;张筱军

    目的 比较运动单位数目估计(MUNE)法和传统肌电图(EMG)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肌电图仪中的MUNE程序和定量运动单位电位分析(QMUP)程序检测5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趾短伸肌、鱼际肌或小鱼际肌.结果 8例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患者在针电极EMG检测中均为巨大电位,在MUNE检测中计数均显著减少.45例周围神经疾病患者,2例在EMG检查中无法确诊,但MUNE计数减少;2例在EMG检查中仅有自发电活动,而无肯定运动单位电位变化,MUNE计数也在正常范围内;其余41例EMG均明确显示神经源性损害,同时MUNE计数也减少.结论 MUNE和传统EMG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诊断.

  • 周围神经损伤的物理治疗

    作者:田德虎;米立新;赵峰

    1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早期治疗1.1超短波疗法超短波可扩张血管,改善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加强局部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消炎、消水肿的目的[1].实验研究表明,钳夹家兔左侧坐骨神经后,超短波治疗,电极对置于伤口处,微热量,70-80mA,12min/次,1次/d,20次1疗程,共2疗程.术后6、8、10周治疗组纤颤电位,正相电位减少,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术后12周,治疗组恢复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也比对照组快[2].

  • 小细胞肺癌并肌无力综合征1例

    作者:李敬东;刘军;张国良

    病人男,40岁.四肢无力、运动受限4个月、伴视物模糊2个月.曾诊为四肢供血不足,治疗月余无好转且症状渐加重.查体:双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双下肢近、远端肌力Ⅳ级.二头肌、三头肌、膝腱、跟腱反射均减弱.肌电图示右腓肠肌重收缩运动单位电位为低波幅混合相.X线胸片示左上肺不张.

  • 一起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作者:刘瑞莹;胡丹丹;杨荷戟;沈丽光

    2000年7月份,我市一箱包生产厂发生一起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造成4人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经过2000年7月,我院职业病科接到2例转诊女性患者,年龄18-20岁,当时患者步态蹒跚,典型的跨阈步态,双下肢麻木,走路易跌倒.经询问,2名患者均在同一单位工作,同一工种,前后发病相差仅3天,曾到过多家综合医院就诊,为明确病因,转诊而来.入院查体:2例患者均呈跨阈步态,四肢远端的音叉振动觉、触觉、痛觉减退(呈长袜套、手套样),跟、膝腱反射减弱,1例双侧巴彬氏征阳性,1例出现爪型手,指间肌及小鱼际肌萎缩.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肝功、肾功、血清钾、钠、氯.尿常规等生化指标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检查:1例患者为窦性心率不齐,1例患者为窦性心动过速.神经肌电图检查:2例患者均为神经源性受损,共同特点为:①放松时插入电位延长.出现纤颤正相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时限延长.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呈单纯相,峰值电压偏低;②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③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

  • 疑难病例析评第320例皮疹-肌肉疼痛无力-右下肢血肿

    作者:刘利鹏;邓小虎;金京玉

    病历摘要
      患者男,54岁,因“皮疹2个月,肌无力伴肌肉疼痛1个月”就诊。2013年7月出现后背斑片状及痤疮样红色皮疹,逐渐累及颈、面、头皮、双肘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伸侧皮肤。同年8月出现双下肢肌无力伴肌肉疼痛,逐渐累及双上肢及颈部,患者到当地查肌酸激酶994U/L,羟丁酸脱氢酶(HBDH)377U/L、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示肌炎性改变,诊断:皮肌炎。给予口服泼尼松100mg/d,服用4d后减量为60mg/d,应用10d,效果欠佳。因右下肢疼痛剧烈于同年9月12日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体格检查:面部、头皮、后背、颈部、下肢可见红色斑片状皮疹,部分结痂破溃,双侧肘关节及双手近端指间关节伸侧可见稍高出皮肤的红色斑片状皮疹(图1,2),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大腿肌肉压痛严重,局部皮温高。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13.6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36.5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128.3U/L、肌酸激酶2093U/L、乳酸脱氢酶571U/L、肌酸激酶同工酶71.9U/L;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PR)均正常范围、抗核抗体、自身抗体、结核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均阴性;肌电图:右股四头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肺CT:右肺上叶尖端及左肺下叶基底段间质性病变;腹部及泌尿系B超阴性。

  • (扌衮)法法操作过程中前臂肌肉SEMG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红;张洁;王金贵;付均如

    目的:利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专家组、普通临床医生组和学生组作一实时监测,利用肌电信号数值为参数,对(扌衮)法做半定量化的研究,从而作为(扌衮)法的规范化依据.方法:3组被测试人员先静息15min,避免心理因素干扰,按(扌衮)法传统操作要领,每个实验对象操作2遍,每遍5min,实时记录肌电图信号,中间间隔10min,以保证同一性和可重复性.肌电信号主要检测肱二头肌、旋前圆肌、桡侧腕长伸肌的运动单位电位.结果:(扌衮)法操作中肱二头肌的MUP在2.60~6.47 mV;旋前圆肌的MUP波幅在3.37~7.35mV;桡侧腕长伸肌MUP波幅在3.68~8.31mV.结论:肌电信号可以实时纪录推拿施术者前臂肌肉用力情况;从肌电信号中反映专业学生应加强手法的练习,以保证手法的均匀、有力、持久.

  • 运动单位电位多项参数正常值的分析

    作者:尹厚民;程源深

    目的探讨定量肌电图正常运动单位电位(MUP)4项参数的特征、相互关系、正常值及其临床神经生理意义.方法采用棘波触发平均技术,在轻度用力肌肉收缩下记录正常4条肌肉,胫骨前肌118例、股四头肌内侧头71例、手部第一骨间背侧肌63例、三角肌80例.测定MUP的4项参数:波幅、时限、面积、面积/波幅.结果在MUP所有参数中,胫骨前肌、第一骨间背侧肌、三角肌的面积与年龄相关性强(F=24.591,19.788,16.839,P<0.01).在互相独立的参数中,波幅与面积的相关性为显著(r=0.635,0.780,0.663,P<0.01),除了第一骨间背侧肌外,这两种参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MUP的特征.面积为波幅依赖性参数.面积/波幅和波幅为互相独立的参数.面积/波幅与时限具有很强的相关性(r=0.489,0.372,0.781,0.476,P<0.01),但与波幅不具有相关性(P>0.05).波幅与时限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新参数面积和面积/波幅可能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有助于弥补传统肌电图的波幅和时限参数的不足.

  • 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1例

    作者:郑颖颖;郑健刚

    1 病例 患者,女,51岁,教师.2012-06-20就诊.主诉:右上肢活动障碍3年余.3年前一次外出旅游,因车祸坠入5米深的沟中.经抢救后遗留右上肢活动障碍,3年间进行推拿按摩、药浴等疗法,未见明显效果,后经同事介绍来本院针灸科就诊.查体:右上肢肌肉轻度萎缩,伴有感觉功能减退,活动明显受限,肩关节不能外展,肘、腕关节不能屈伸,不能伸指,远端肌力0级,近端肌力Ⅱ级.右肩、肘、腕关节正侧位片检查未见骨折.肌电图结果提示: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均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电位,有少量运动单位电位存在,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诊断:右上肢臂丛神经损伤.既往体健.

  • 肌电图对面神经麻痹判断预后价值的研究

    作者:姚朝亚;沈鸣九;刘源

    目的:探讨Bell's面神经麻痹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患侧与健侧肌电图(EMG)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查.结果:36例中,无自发电位及少量自发电位均为4例,而2个月时完全恢复和部分恢复,分别为3例(75%)和2例(25%).多量自发电位28例中,3个月时完全恢复4例(14.3%),部分恢复19例(67.9%),未恢复5例(17.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EMG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患者39例中,在1个月内完全恢复6例(15.4%),部分恢复5例(12.8%);2个月内完全恢复11例(28.2%),部分恢复22例(56.4%);3个月时完全恢复16例(41.0%),部分恢复23例(59.0%).总有效率达100%.结论:纤颤电位的出现提示面肌恢复不良.运动单位电位的出现显示预后较好,纤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的数量是判断病损面肌预后转归有效、直观的先决指标.

  • 跖管综合征1例

    作者:杨珺

    1病案摘要患者女,32岁,因两自行车相撞后摔倒,致右足部损伤,在当地医院诊治,X线未见异常,给予石膏固定.1个月拆除石膏后,足部仍肿胀,足底疼痛、麻木感,不能行走,并发现右下肢肌肉萎缩,遂来我院求治.查体:右膝腱反射增强,肌力Ⅲ~Ⅳ级.肌电图检查: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右下肢肌电图.①右胫神经反应动作电位远端潜伏期显著延长,波幅减少,动作电位波形离散,运动传导速度减慢;左胫神经运动传导正常.②右小趾展肌、拇展肌及腓肠肌插入电位略延长,静息时见大量正相电位和纤颤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增高,重收缩时呈病理干扰相.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跖管综合征.

  • 运动单位电位多参数分析在神经原性损害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支援

    目的探讨运动单位电位(MUP)多项参数对神经原性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例神经原性病变患者,采用棘波触发平均技术,得到股四头肌MUP219个,胫前肌MUP163个,拇短展肌MUP142个,对MUP多项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意义(P<0.001~0.0001),经95%可信限和均数+2.0标准差界值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证明SI、面积、波幅和WHI较其它参数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结论 SI与面积对神经原性损害的诊断作用敏感,WHI与波幅的诊断作用次之,面积/波幅与时限的诊断作用较小.

  • 中医痿证的肌电图诊断

    作者:白芹;白旭

    中医痿证或称痿躄,主要指肢体软弱无力、筋脉弛缓、肌肉萎缩随意运动障碍的一组病证.现代医学的多种神经、肌肉疾病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本文应用多功能海神200P型神经电检诊仪对10例临床诊断为痿证的病例,进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H反谢和诱发电位的检查,以肌电图"诊断指标"[1]为诊断参考依据.其中5例的肌电图检查结论为神经原性损害,另5例为肌原性损害.

  • 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诊断的研究

    作者:白芹;陈日新;白旭

    目的 探讨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诊断特点.方法 以沈定国《肌电图与电诊断》[1]中我国正常人骨骼肌运动单位电位(MUP)、神经传导速度(NCV)等的正常值作为依据.收集临床确诊的肌营养不良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测.结果 符合肌源性损害的占69.5%,还有少量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在某些肌肉既有肌源性损害的特征,又有神经源性损害的特征.结论 提出肌营养不良症肌电图表现并非仅仅是肌源性损害,还有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神经源性混合性损害.

  • BPH患者尿道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正常值的检测

    作者:刘光源;沈宏;叶志清;韩耕宇;魏强

    目的:测定BPH患者尿道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potential,MUP),统计出相应参数的正常值,为临床上发现"高危"BPH患者尿道外括约肌异常,降低"高危"BPH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同心圆针电极经会阴穿刺至尿道外括约肌,用尿动力仪记录肌电信号,测定并记录BPH患者尿道外括约肌MUP.结果:本研究测定BPH患者80例,对每例患者收集符合标准的电位5~10个,记录每个电位的时限和波幅,经统计学分析得出,BPH患者尿道外括约肌MUP的参考值时限为3.46~11.26 ms,平均7.36 ms,波幅为55~607 μV,平均237 μV.结论:本研究得出BPH患者的MUP正常值可以用来评估预测相关"高危"BPH患者的尿道外括约肌可能存在的神经肌肉病变,对避免及分析术后尿失禁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 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135例治疗体会

    作者:孙立泉;冯立林;张宗瑞;牛家度;马成海

    我科自1986年以来收治药物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135例,其中非手术治疗34例,手术治疗101例.伤后1个月手术61例,2个月手术15例,3个月手术25例.75例行肌电图检查均记录受损伤神经支配肌肉未见运动单位电位或神经传导波幅明显减低.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电生理诊断价值和意义

    作者:

    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肌电图异常已被纳入ALS的El Escorical诊断标准中~([1]).

  • 腕管综合征误诊为颈椎病1例

    作者:邹小英

    患者, ,女性,45岁,右上肢麻木2 a余,加重2周入院。患者系家庭妇女,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偶有酸胀、无力感,麻木以桡侧3个手指为著,连续甩手后症状稍有缓解,有“落枕”史,颈部有轻度不适,在多家医院均按颈椎病诊治,无缓解。近2周来患肢桡侧3个手指麻木加剧,疼痛感明显,影响日常劳动。入院查体:颈软,活动正常,压颈试验阴性。双侧肢体肌容积正常,肌力正常,右侧桡侧3个手指感觉减退,左侧食指末端有轻微麻木感,腕以上无改变,腱反射正常,Tinel征阳性。X线片示椎体前后缘有轻度骨质增生,颈椎MRI示无明显异常。使用DANTEC 8000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在屏蔽室内、室温25℃,双上肢末端温度35~36℃时测定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的SCV(指至腕段顺向性感觉传导速度)、MCV(肘至腕上、腕段),测SCV:正中神经(食指)、尺神经(小指),针电极在腕部记录。扫描速度2 ms/Div,灵敏度1~5 μV/Div,平均叠加150次,刺激频率3 Hz;测MCV:双正中神经、尺神经,用针电极在掌长肌、拇短展肌及外展小指肌记录,扫描速度3 ms/Div,灵敏度200 μV/Div~2 mV/Div,刺激频率1 Hz。检查结果:右侧正中神经SCV未引出反应,MCV(肘至腕段)为21.3 m/s;左侧正中神经SCV为34.2 m/s,以上结果均明显低于正常值:双侧正中神经(肘至腕上段)及双侧尺神经SCV、MCV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5.1~67.9 m/s。肌电检查双侧拇短展肌,外展小指肌各项指标均正常:无自发电位,募集干扰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分别为左侧9.6 ms,9.4 ms;右侧9.8 ms,10.0 ms。结果提示:双侧正中神经于腕以下段呈不完全性神经性受损。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在本院骨科作右侧腕横韧带切断术,左侧予康尼克通-A20 mg腕管内注射后,症状完全消失。讨论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致手指麻木,疼痛或鱼际肌麻痹的一种常见病症,常为双侧。疼痛常向肘部及肩部扩展,易误诊为颈椎病。当腕管变性、管口腔狭窄或穿过腕管的内容物增大时易出现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疼痛症状,疼痛以夜间或清晨较明显,有时放散至肘部,甩手后可以减轻或消失。检查中可见不经过腕管的尺神经末端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正常,腕以下段正中神经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速度减慢,正中神经分布区感觉迟钝,压迫患者腕管内正中神经1~2 min,麻木及疼痛感加重,而颈椎病无此特点。本例患者发病2 a,主要表现为手麻,曾有“落枕”史,按颈椎病治疗不愈,肌电检查及手术治疗显效可明显诊断。

  • 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误诊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例

    作者:王恰如;陆晖

    患者男,16岁,学生.因进行性肢体无力伴肌肉萎缩10余年,于1999年12月7日入院.患者2岁时家人发现其与同龄人相比站立及行走能力差,但智能正常.此后渐出现双上肢乏力、易跌倒,登楼梯吃力.除面部肌肉外,全身肌肉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以四肢近端明显,无肢体麻木及大小便失禁.曾先后两次在区外省级专科医院就诊,肌电图检查示:神经原性损害.因肌张力低,近端肢体的肌肉萎缩、无力,临床均诊断为肌营养不良,近一年来,行走困难明显加重而到我院就诊.查血肌酶升高,拟"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收入院.个人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查体:神志清,记忆力好,体形消瘦,行走似"鸭步态”,存在Gowers征,未见舌肌萎缩,四肢肌肉均有不同程度萎缩,以近端显著,腓肠肌萎缩相对较轻.肌萎缩区可见肌束震颤.四肢肌力近端3~4级,远端4级,肌张力低,深浅感觉正常,四肢腱反射均减弱,未引出病理反射.血磷酸肌酸激酶297 U/L,肌电图出现明显纤颤电位及束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电压增高,示神经原性损害.后追问其病史,近年来有"肉跳”,复查肌电图仍为神经原性损害.肌肉活检见肌纤维横纹尚存,有些肌纤维萎缩变细,有些萎缩的肌纤维成小群状夹在较正常的肌纤维中,考虑为神经性肌病.临床诊断为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先后给予中药、维生素B族、能量合剂、神经营养剂、地塞米松等治疗,复查肌酶降到正常,但其它症状无改善,疗效欠佳,出院.讨论: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是一类原因未明以损害脊髓前角细胞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2~17岁起病.本病特点:呈对称性的进行性肌萎缩和无力,且主要为肢体近端的肌肉萎缩、无力.远端肌力相对较好.有肌束震颤而无感觉异常,智能正常.与成人进行性脊肌萎缩以远端肌肉的萎缩和无力为主不同,且可有肌酶升高,易误诊为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该患者就曾诊断为肌营养不良.但二者的肌电图不同,脊肌萎缩症的肌电图常有纤颤电位及束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电压增高.而肌营养不良一般不出现纤颤电位及束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且肌营养不良自觉症不应有肌肉跳动.本病人经肌肉活检为神经性肌病,多次肌电图检查均为神经原性损害而确诊.该病较少见,易与原发性肌病混淆,故凡遇有肢体近端肌肉萎缩、无力的患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

  • 肢体肌肉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问关系的研究

    作者:秦杨;陈朝晖;凌丽

    目的:研究肢体肌肉正常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问的关系.方法:记录165名不同性别、年龄受试者的肱二头肌、拇短展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骨前肌共392块肌肉的运动单位电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时限与波幅间的关系.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与波幅相关系数为0.54,时限-波幅曲线类似于横"S"型;约在9.6~11.5 ms时限范嗣内较为平缓,误差棒也较小;此范围外波幅误差棒明显增大;在9.6~11.5 ms时限范同内4个部位肌肉、性别和年龄间的波幅时限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44,P=0.21,P=0.22).结论:波幅与时限间成明显相关性且可能和肌群、性别、年龄无关,是骨骼肌运动单位较稳定的电学特性.超出一定时限范围波幅的变异性明显变大.

  • 遗传性痉挛截瘫一家系12例

    作者:肖剑平;托亚;肖志恒

    先证者(Ⅲ12) 女,20岁,汉族.上下肢乏力、发僵6年.患者自14岁起始感双下肢乏力,僵硬感,病情缓慢加重,逐步出现跨步困难,登高费力.近两年感双手灵活性不如同龄女孩.查体:跨步困难,剪刀步态.表情淡漠,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肉无明显萎缩,双下肢肌张力增高,Babinski征阳性,弓形足,右足呈内翻畸形,深浅感觉正常,双手共济运动笨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右正中神经运动纤维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波幅降低,传导速度下降;肌电图:右胫前肌、右腓肠肌、右股四头肌安静时未见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多相波增多,波幅未见明显降低.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正常.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