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康复重建仪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宏娟;张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宁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6月-2006年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全部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定的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病程在14d以内.均为第一次发病,发病后均未行溶栓治疗,入选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腔隙性脑梗死;②脑于和小脑梗死者;③双侧半球均有梗死者;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者;⑤有明显意识障碍和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设研究组66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4.59±8.05岁:平均病程3.45±3.84d;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6例,中学19例,小学及以下31例;均为右利.对照组63例,其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文化程度、利手等与研究组基本一致,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变化与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于广周;谭文刚;李灵真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变化与脑白质病变(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体检的4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血脂、血糖、血压水平等基本情况,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并进行MRI检查,通过Aharon-Peretz标准及Fazekas标准评估WML程度,分析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WML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维生素B12均是WML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60岁、维生素B12<180 ng/L是WM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PWML评分、DWML评分、Aharon-Peretz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WML程度呈负相关,且维生素B12<180 ng/L与年龄≥60岁是增加WML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 通脉活血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林梅

    目的 观察通脉活血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通脉活血汤治疗,1剂/d,水煎分2次服用,14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对照组用脑复康片,3次/d,每次0.8 g,14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33例中,临床基本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32例中,临床基本痊愈0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7%.2组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通脉活血汤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 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卓贤进;林丹珊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潮州医院收治的1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104例),B 组为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59例),C 组为2型糖尿病伴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22例)。对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尿微量白蛋白(MA)、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重度颈动脉狭窄以及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伴发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总胆固醇(TC)、CIMT、MA、CRP、HbA1c、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重度颈动脉狭窄及高血压病史是2型糖尿病伴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单发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危险因素不太一致,应根据各自的危险因素进行防控。

  • 苦碟子注射液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作者:林福虹;李炳尧;王洪权;赵伟丽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 CVR)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和平行对照的方法,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脑梗死的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1 g/d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d加胞磷胆碱1 g/d治疗,两组患者均共治疗14 d。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 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两组患者的屏气指数( BMI);观察苦碟子注射液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屏气指数无差别(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屏气指数比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较对照组亦增加(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具有改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药物。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

    作者:葛永翔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LI)的效果.方法:选取74例L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GQOL-7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89.19%(33/37),高于对照组的64.86%(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1%,与对照组的2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效果.

  • CT诊断常见误诊原因

    作者:任庆云;董玉龙;何杰;王大军;李敬玉

    CT诊断已进入了普及应用阶段,CT诊断方法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检查程序,替代或部分替代了某些创伤性检查方法,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率,但是CT只是一种诊断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样会导致误诊漏诊,本文仅对CT诊断中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 机器分辨率  由于CT所显示的是断面解剖图像,其密度分辨率明显高于X线图像,但也有其限度,且不同机器之间也有差异,目前高档CT机大约可分辨0.2%~0.3%密度差。因此,当病变的密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差<0.2%时,则不能显示病灶,例如,等密度的脑肿瘤、轻度脑水肿平扫容易漏诊,在一组病例研究中CT对外伤性非出血性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轴索损伤敏感性仅为17.7%,而MRI为93%,对脑干损伤CT敏感性为9.1%,而MRI为81.8%[1]。由于CT的空间分辨率低于普通X线。因此,<5mm脑内病变(如腔隙性脑梗死)往往不易被发现,<2mm的肺内小转移结节普通CT不能被发现2]。位于后颅窝的小脑及脑干病变(尤其是脑梗死)由于周围颅骨结构的干扰也容易被漏诊。2 技术因素2.1 窗技术应用不当 窗技术是CT检查中用以观察不同密度的正常组织或病变的一种显示技术,包括窗宽及窗位。欲显示某一组织结构的细节时,应选择合适的窗宽与窗位,以获得佳显示。窗技术应用不当是CT误诊的一个常见原因,例如,肝癌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密度差较小,必须用窄窗宽80 Hu~150 Hu,甚至40 Hu的窗宽才能显示病变,如果用常规腹部窗宽150 Hu~250 Hu则出现漏诊[3]。检查副鼻窦病变时,应用3000 Hu窗宽技术,能清晰地显示轻微的粘膜增厚,而普通窗宽400 Hu则不能显示粘膜增厚。有人发现[4]在诊断少量硬膜下出血时,用常规窗宽窗位易漏诊,而用120 Hu窗宽、60 Hu窗位能很好的显示病变。2.2 平扫与增强扫描应用不当 肝脏与胰腺等实质性器官的等密度病灶,单纯用平扫易漏诊。CT平扫检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敏感性仅为50%~67%[5],造影增强增加了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对比,而增加了病灶的检出率。Alpen等[6]报告肝脏增强扫描发现的病灶中有20%平扫阴性,在一组报告中[7]使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可使肝脏病变的检出率提高10%~15%;某些原发性肝癌及来自乳腺、甲状腺、肾脏的肝转移癌的肝脏病灶在增强后变为等密度。因此,对于肝脏检查,人们推荐的方法是:先做平扫,然后做增强扫描。2.3 扫描层厚 检查后颅窝(如:小脑、脑干)病变时,应用5mm薄层扫描,如仍采用10mm层厚常规扫描,由于颅骨的干扰,极易将微小病灶漏掉。

  • 补气通络汤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与CT表现

    作者:莫华梅;李贤华;郭培秀;叶世龙

    笔者从2002年5月~2004年11月,对6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用补气通络汤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前后作CT扫描对比,观察其临床转归和CT影像学的改变,现报道如下.

  • 老年患者急性溶血一例

    作者:郭红;熊梅;卢玉;孙颖

    患者男,84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20余年,加重伴发热10 d"于2012年2月3日门诊入院.患者人院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基本明确.予比阿培南抗感染及化痰治疗7 d(外院治疗3d、本院治疗4 d),体温逐渐降至正常,但咳痰量增加.换用头孢美唑抗感染治疗6d.因下午及夜间间断低热,考虑结核菌感染不除外,应用拜复乐抗炎同时覆盖分枝杆菌(疗程14 d).2012年2月10日16:00在静脉滴注拜复乐过程中出现寒战、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立即停用拜复乐,患者寒战持续15 min后缓解.30 min后患者体温升至37.9℃,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肉注射,17:40患者体温升至38.7℃,给予物理降温,次日体温恢复正常.患者仍用间断咳痰,无明显喘憋.2012年2月11日改为塞兰欣抗感染治疗.2012年2月21日患者上午9:00主诉憋气,全身大汗、面色苍白.既往双肺间质纤维化、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甲状腺功能减退、陈旧肺结核,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 伴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的烟雾病一例

    作者:刘泗宝;李振

    患者女,49岁,因“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7 d,加重1 d”于2012年12月1日入院。患者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下肢抬举无力,右手活动笨拙,说话不清楚,未在意。昨日无力症状加重,右手持物易掉落,右下肢行走拖曳。无头痛、面部麻木、饮水呛咳。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此类病史。入院查体:BP 130/80 mm Hg,不完全运动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张力略低、肌力Ⅳ级,偏瘫步态,右侧病理征阳性, NIHSS评分4分,余查体未见异常。颅脑MRI示:左侧丘脑、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死,脑萎缩。经颅多普勒示:双侧MCA、ACA、TICA及LPCA、RSCA狭窄,BA、LVA、RPCA代偿性血流速度增快。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90%重度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闭塞,双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及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均不同程度狭窄,其颅底见烟雾状异常血管网形成;左侧大脑中动脉的M1段远端位置可见一扩张的、脆弱的血流相关性动脉瘤(长约6 mm,宽约3.2 mm),造影剂明显滞留。诊断:烟雾病;左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相关性动脉瘤。本例患者拒绝行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予以低分子量肝素钠抗凝、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神经节苷脂营养神经、丹参活血化瘀及前列地尔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并指导康复锻炼,3周后患者肌力、语言恢复正常。

  • 以头晕为主的脑膜转移癌病一例

    作者:吴明华;张秀胜;胡华白;冯靖涵

    患者男,64岁,因“头晕伴阵发性头痛20d”于2011-07 -25入院.患者入院时精神萎,头晕时作,站立时加重,枕部搏动性阵痛,波及前额部,夜间尤著,痛前无闪光、暗点等,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时感乏力,无咳嗽咯痰.既往体健.有吸烟史40余年,10支/d.查体:BP 100/75 mm Hg,神志清,精神差,痛苦貌,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两肺呼吸音清,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左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闭目难立征欠合作,脑膜刺激征(-),双侧巴氏征(+).辅助检查:癌胚抗原38.54 ng/ml;CY21-1 5.59 ng/ml.颅脑CT示双侧额叶腔隙性脑梗死;MR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脱髓鞘病待排.

  • 卒中样化脓性脑膜炎一例

    作者:张受涛;蒋苏

    患者男,57岁。因“上腹痛伴腰背部放射痛6 h”于2012-05-15,22∶00住我院普外科。病前无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感染史。住院后急查血常规:WBC 13.4×109/L、N 91.6%。经抑酸、止痛腹痛完全缓解。2年前患者确诊“十二指肠乳头癌”,当时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好。术后继发“糖尿病”,多次住院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入院次日约6∶30患者在吃早餐时突发言语不清,右手筷子落地,无肢体抽动。急查快速血糖8.6 mmol/L,神经内科急会诊,查体:神志清晰,不完全性运动性失语,轻瘫试验右上肢阳性,颈有抵抗,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急查头颅CT:脑白质变性、老年脑。予拜阿司匹林200 mg口服。1 h后患者意识模糊,烦躁,完全不语。3 h后查头MRI平扫+钆喷酸葡胺增强:双侧半卵圆区、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颅内广泛软脑膜线状强化(图1)。入院次日16∶00转入神经科查体:意识模糊,不语,躁动,体检不合作。颅神经检查双瞳直径3 mm,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均可见自发动作,轻瘫试验右上肢阳性,双侧病理征阴性。痛觉刺激有回避。颈项强直,双侧克氏征可疑阳性。予更昔洛韦抗病毒,胰岛素控制血糖及对症等治疗。患者夜间更加烦躁。入院第三天患者嗜睡。下午测体温37.6℃,给予头孢他啶2.0 g及20%甘露醇150 ml治疗,于6~7h后患者意识转清,可与家人对话。以后头孢他啶2.0 g静脉滴注,2次/d,共1个月,停用更昔洛韦。2012-05-18脑脊液常规:压力27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乳白色微浑,有核细胞数2630×106/L,单核百分数28%、多核百分数72%,潘氏试验(+++);生化:葡萄糖4.46 mmol/L (同时快速血糖19 mmol/L)、氯125.1 mmol/L、微量总蛋白0.897 g/L。脑脊液墨汁染色未查见新型隐球菌,抗酸染色未查见抗酸杆菌,革兰染色未查见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肿瘤标记物CEA 8.15 ng/ml,稍偏高,AFP、CA19-9、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NSE正常。狼疮全套阴性。2012-05-20患者自觉头痛明显。2012-05-29复查脑脊液常规:压力210 mm H2 O,无色、透明,有核细胞数12×106/L,单核百分数30%、多核百分数70%,潘氏试验+;生化:葡萄糖4.25 mmol/L (同时快速血糖为9.6 mmol/L )、氯125.5 mmol/L、微量总蛋白0.274 g/L;培养出流感嗜血杆菌。2012-06-02无明显不适主诉。2012-06-12再次复查脑脊液常规:压力160 mm H2 O,无色、透明,有核细胞数3×106/L,潘氏试验(+);生化:葡萄糖5.93 mmol/L(同时快速血糖12 mmol/L)、氯131 mmol/L、微量总蛋白0.193 g/L;脑脊液培养阴性。2012-06-16痊愈出院。随访9个月病情未见复发。

  • 临时起搏器安装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一例

    作者:吴明华;袁军;丁海平;胡华白

    患者男,65岁,因"右侧偏身麻木言语不清2 h"入院.患者中午12:40左右在推拿时,突感右侧头面部及右侧偏身感觉麻木,言语欠清,无头痛及四肢活动不利等,立即送至我院急诊,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即以"脑梗死"收住我科.

  • 腔隙性脑梗死在核磁上呈聚集水滴形态是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晨;王永兴;张雅琼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于脑深穿通动脉或其他微小动脉的缺血性微梗死,其直径一般<1.5 ~2 mm,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类型.其病灶虽小,但形态多样,因此可以从其形态推断出是哪个血管的问题.正是基于上述理论,韩国天主教大学的Ryu等对105例腔隙性梗死患者MRI的弥散加权像(DWI)上病灶所表现出的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不同形状的腔隙性脑梗死预后不同,其结果发表在2012年5月1日的《神经病学》上(Neurology,2012,78:1416-1419).

  • 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LI)重要前提之一是有高血压.LI的发生发展与病人的高血压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LI病人诊断之后,应当如何预防复发,预防病人发展成痴呆,血压的调整对预后的作用等等,都要求我们从事高血压临床工作的医生对腔隙性梗死有所认识.

  • MRI在糖尿病患者腔隙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和评估

    作者:于荣

    目的:探察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采用MRI评估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该院糖尿病患者64例,均给予MRI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的数目、分布及分期。结果 MRI检查发现有1219个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多发性病灶占98.3%,大脑半球的病灶占83.4%;50~80岁的年龄段为高发年龄,但慢性的病灶较少见。结论 MRI是目前检查腔隙性脑梗死的可靠方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顾卫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护理有助其康复治疗。方法对该院100例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综合护理的确对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在患者生活能力的提升,社会交往功能恢复方面显然是突出的。结论积极推广早期护理治疗以提高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复健率。

  • 阿司匹林使用与腔梗长期的再发脑卒中减少有关

    作者:孔涛;陈敬洲;孙凯;张伟丽;王继征;汪道文;秦勤;马爱群;宋雷;惠汝太

    目的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长期预后不佳,再发脑卒中风险较高,但抗血小板治疗减少再发脑卒中风险的证据有限.我们在一个多中心的队列研究中,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的长期影响.方法 2000年11月1日至2011年11月1日收集来自兖州、西安、重庆、武汉、北京、天津6个地区7个中心因脑卒中就诊,年龄为34-74岁的患者共2000人.入选患者分为3种类型脑卒中,分别为: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及颅内出血.本研究中共有54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纳入分析.纳入分析的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阿司匹林组n=342,未使用阿司匹林组n=202).研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COX分析阿司匹林使用与再发脑卒中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544例患者平均随访4.1年,再发脑卒中患者99例,心血管事件125例,心血管死亡31例及全因死亡59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未使用阿司匹林组相比,使用阿司匹林组患者有更低的再发脑卒中及心血管事件风险(log-rank test,P=0.049,0.047).COX向后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使用显著减少腔梗患者再发脑卒中风险(HR=0.67,95% CI:0.45-0.99,P<0.05).结论 阿司匹林显著减少腔梗患者长期再发脑卒中的风险.

  • 腔隙性脑梗死TCD检查的意义

    作者:张琼;陈玉宝;魏光芝

    腔隙性脑梗死是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在缺血性脑卒中占20%~78%[1],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深穿支动脉的闭塞[2].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普遍应用,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日趋增多,且发病年龄也出现年轻化.

  •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分析

    作者:李琳

    目的 分析老年腔隙性脑梗死(LACI)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方法 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确诊及接受治疗的老年初发LACI患者86例,对他们进行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的同龄健康人(81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老年LACI组颈动脉检出斑块例数、平均斑块积分、IMT增厚例数、平均IMT和IMT增厚+斑块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老年LACI患者存在着较多、较严重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

1086 条记录 5/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