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干梗死12例误诊分析

    作者:周敏杰

    脑干梗死在临床上不表现为典型的交叉性体征,而表现为同侧偏瘫,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时,常被误诊为大脑半球的腔隙性脑梗死.由于误诊,常使部分患者病情恶化,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对12例误诊的脑干梗死病例分析如下.

  •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病情况及患病因素

    作者:杨玺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未晕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发病急,来势猛,变化迅速.因此,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亦可称为糖尿病性脑卒中或糖尿病性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另一类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多见.临床上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更为常见.3.6%~6.2%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其死亡率为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积极地防治脑血管病.

  • 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评分的影响研究

    作者:薛建峰;刘鹏飞;陶蕾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尼莫地平、血塞通、奥拉西坦等药物,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 qn。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19.0±11.6)分、(12.9±5.5)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分别为(16.4±9.8)分、(8.8±4.4)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常规治疗降低抑郁评分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降低抑郁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朱延滨;赵传军

    腔隙性脑梗死多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无意识障碍,临床表现不严重,较常见的为纯感觉性卒中,纯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不全-手笨拙综合征或感觉运动性卒中等.

  • 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观察

    作者:李宇凤;闫荣

    目的:对比分析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方法:从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出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和磁共振两种检测方式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出情况,包括病灶情况,包括数量、直径、部位、形态等内容.结果:经磁共振检出病灶74,检出率为100%.CT诊断检出病灶有34,检出率为45.95%.磁共振诊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诊断能检出0.2~1.5cm的病灶,而CT诊断仅检出0.5~1.2cm的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磁共振诊断在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更高,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 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对照

    作者:于淼

    目的:对比分析腔隙性脑梗死应用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先行CT检查,再行MRI检查.分别统计两种检查方法患者基底、额叶、丘脑、脑干、顶叶等不同部位检出病灶数量,同时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小病灶(≤5mm)检出数量,并统计MRI和CT检查时间情况.结果:MRI共检出梗死灶110个,CT检出病灶75个.MRI扫描在额叶、顶叶、基底节、丘脑、内囊、脑干病灶检出数量均多于CT.MRI小病灶检出率(57.27%)显著高于CT(24.00%),差异显著(P<0.05).CT检查时间为(16.41±8.25)min,MRI为(24.25±5.27)min,差异显著(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应用核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佳,不易遗漏病灶,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较CT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但检查时间较长,费用较高,应综合分析选择合理的检查手段.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陈汉章

    目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6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患者平均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式,实验组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式,对比2018年11月29日两组患者检查时间、检查费用与梗死灶检出率.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证实,实验组检查时间比对照组长,检查费用高于对照组,梗死灶检出率超过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死检查中采用核磁共振检查方法,能够提高检出率,且临床诊断价值明显.然而,核磁共振检查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且检查费用较高,所以要综合考虑患者病情确定检查的方法.

  • 北京部分地区1995~1999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变化趋势

    作者:吴桂贤;吴兆苏;刘静;曾哲淳;王文化;秦兰萍;刘军;刘飒;张茁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人群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率的变化趋势,为人群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我们按照统一标准、统一的方法对北京部分社区人群进行了5年(1995~1999年)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 腔隙性脑梗死的统计分析

    作者:侯铁英;李文敏

    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0.5毫米~20毫米,其中以1毫米~4毫米者为多见,病变数目呈多个,甚至多达数十个.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胡爱群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成效.方法 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老年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相比对照组的7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6.021,P=0.000);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有效性,具有较高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 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琳;王俊军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5月本院内科住院患者125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58/65),对照组为71.7%(43/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16.24±4.63)分、(3.62±0.64)mPa?s、(8.07±2.45)mPa?s、(1.61±0.30)mPa?s、(2.76±0.28)g/L]均较同组治疗前[(25.87±8.25)分、(5.41±1.20)mPa?s、(11.34±3.28)mPa?s、(2.15±0.38)mPa?s、(4.24±0.35)g/L]降低(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22.17±7.38)分、(4.73±0.85)mPa?s、(9.86±3.26)mPa?s、(2.05±0.33)mPa?s、(3.94±0.35)g/L,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影;王彬;吴参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静滴丹红注射液30 ml,1次/d;对照组40例静滴丹参沣射液20ml,1次/d,两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为7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

  • 改良强刺激速刺阿呛穴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体会

    作者:马培锋;徐树岭;田雯艳;刘国华

    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多出现于脑梗死、尤其是多次腔隙性脑梗死者.临床除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声音嘶哑等假性球麻痹症状外,还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痴呆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吞咽困难,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笔者学习孟建国老师阿呛穴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1],临床观察发现,以往的刺法需患者仰卧位,针刺位置不易定位.后经改良后,由卧位改为坐位,则操作更方便,疗效提高,现总结如下.

  • 中医治疗"急症"验案举隅

    作者:马新童;狄红;刘亚男;杨栋;张广中

    在西医学传入我国之前,中医一直承担着处理各种临床急症的重任,中医治疗临床急症要求辨证准确、随机应变、针药并施、随手取效.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类似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发病较急,属于临床急症,若多次频繁发作容易产生不良后果.此病病机多为阳微阴盛、水火不交、气血逆乱,治则当以潜纳诸阳、震慑群阴、交通水火为主,治疗手段应针药并施,针刺以救其气逆之急,药物以调其气血之乱,同时固护中土、交通水火、培补元气,使其逆乱之气血恢复平静.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观察

    作者:姬少珍;金香兰;贾蓓;李涛;王建伟;郝颖;刘玥;姚婷;梁晓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为中风后认知障碍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LI患者1 471例,根据认知水平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LICI组)745例和无认知功能损害组(LI组)726例,比较两组人群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脉象.结果:两组在MoCA评分亚项、总分、年龄、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病灶数目方面差异显著(P<0.05,P<0.01),证候要素分布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病灶数目与LI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相关,LI患者证候要素复杂多样,特别是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多以复合证候要素为主,症状表现形式多样.

  • 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认知障碍特点及中医证候分析

    作者:史亚楠;金香兰;赵建军;曹晓岚;张宪忠;侯小兵;王少杰;张虎;杨健军;王玲玲;胡皓;林安基;田军彪;吴业清;吴浩;张允岭

    目的:分析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I)的认知障碍特点及证候要素,为认知障碍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LI认知障碍患者713例,分为高血压合并LI认知障碍组501例,不合并高血压的LI认知障碍组(LI认知障碍组)212例,分析高血压合并LI认知障碍特点及证候要素.结果:高血压合并LI认知障碍组MMSE和MoCA量表总分和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以及延迟记忆力亚项评分低于LI认知障碍组(P<0.01,P<0.05),存在8种证候要素:气虚(30.7%),痰湿(16.4%),火热(16.0%),血瘀(14.4%),内风(6.6%),阴虚(5.8%),气滞(5.2%),阳虚(5.0%).结论:高血压合并LI认知障碍组以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力及计算力以及延迟记忆力受损更显著,气虚、痰湿和火热是主要的证候要素.

  • 中医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缺损临床分析

    作者:陆吕平;张国庆;顾伯林;周湘明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反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检测在词语即刻回忆、符号数字转换与简易智力量表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治疗腔隙性脑梗死30例

    作者:刘宏平;刘忠斌

    目的 观察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5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的自拟方治疗.日1剂.对照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25 mg、生理盐水300 ml静脉点滴治疗,日1次.14d.结果 2组1年后的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6.7%,对照组复发率41.3%.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益气化瘀、祛痰通络法组成自拟方加减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吴晶;高轶峰;张军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老年人的脑梗死疾病的效果.方法 在医院收集到100 名患有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将他们分为2 组,即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依据治疗后的3 个标准来进行评价,即神经功能、脑梗死的治疗情况、预后的生活能力.结果 评价效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要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好.结论 对于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在临床上要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它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另外还要深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好处和带来的社会影响、价值.

  • 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徐令奇;王旭

    目的 研究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腔隙性脑梗死后眩晕病患进行调查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3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单独采用天麻素、前列地尔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EEV评分和单独应用天麻素、前列地尔比较,其组间、不同观察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单独应用天麻素)与对照组2(单独前列地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结果 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单独应用天麻素、前列地尔进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天麻素及前列地尔治疗眩晕病(腔隙性脑梗死)均有效,但两者联合应用治疗效果更好,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1086 条记录 3/55 页 « 12345678...545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