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중국아동보건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579
  • 国内刊号: 61-13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0
  • 曾用名: 中华儿童保健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玉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北京、深圳5岁以下儿童生长现状评价

    作者:朱黎;陈芳芳;闫淑娟;米杰

    [目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新、旧儿童生长参考基准评价北京、深圳5岁以下儿童营养和生长发育状态.[方法]利用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调查总样本中5岁以下儿童以及深圳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门诊(0~2岁)及幼儿园(3~4岁)体检数据,采用CDC/WHO1978和WHO2006年颁布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参考基准对两地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两个基准对营养异常状态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北京和深圳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和地域差异,采用WHO2006年颁布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参考新基准评价两地区的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超重率分别为北京:2.00%、0.91%、1.77%、6.29%,深圳:1.10%、0.99%、1.79%,5.48%.采用WHO新旧不同基准筛查营养异常的某些检出率差异显著(P<0.001),但这种差异在北京和深圳两个人群的分布不完全一致.[结论]WHO新旧生长基准筛查界点存在差异,中国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对新旧生长参考基准的敏感性不同.

  • 上海城区6 965名在校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作者:陆丽萍;万燕萍;张晓敏;徐仁应;曹丹;罗开丽

    [目的]了解上海城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方法]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和虹口区11所中小学学生6 965名,男3 440人,年龄(12.6±3.5)岁,女3525人,年龄(12.5±3.5)岁.采集数据包括每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结果]2006年上海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均值,BMI百分位数值;在身高发育曲线图上,11和12岁时,男女身高发育曲线出现典型的二次交叉,体重发育曲线图未见二次交叉现象;超重和肥胖学生分别为916名(13.2%)和590名(8.5%),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6%(572/3 440)和11.5%(396/3 44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8%(344/3 525)和5.5%(194/3 52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73.5,P<0.01).[结论]目前上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生长发育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男生与青春发育前期的女生的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

  • 家长为幼儿选择食物情况的分析

    作者:蒋竞雄;夏秀兰;张淑一;崔绍珍;袁全莲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所需饮食量的估计是否正确、为儿童所选食物结构是否合理及家长为儿童选择食物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北京市5所幼儿园中的211名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父亲62人、母亲72人、祖辈77人,受试儿童平均年龄为4.6岁.由家长在备选食物中随意为儿童选择一顿晚餐的食物,研究人员对各类食物先行称重,并对家长所选各类食物的数量详细登记及计算能量.[结果]本研究中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的能量平均占受试儿童每日生理需要量的50.5%,脂肪提供的热量平均占所选食物总热量的41.8%,肉食、蔬菜和主食所占重量比分别为40.9%、23.1%和36.0%.祖辈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的总热量明显高于父母所选食物的总热量,且肉食和主食量祖辈的选择量也明显高于父母.肥胖和超重儿童家长所选食物的总热量明显低于正常体重儿童家长的选择量,但仍有23%的肥胖和超重儿童家长所选食物的热量超过儿童每日热卡生理需要量的50%以上,其中87%为超重儿童.[结论]家长为儿童所选食物在数量和结构上欠合理,尤其祖辈家长为儿童选择食物量过多和肉食过多的现象,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的教育,避免对儿童过度喂养和预防儿童营养不均衡.

  •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静脉营养对肺动脉压力的影响

    作者:白雪梅;刘正娟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静脉营养是否适于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是否能引起肺动脉压力的增高.[方法]将40例符合条件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营养法,记录两组患儿生后一周内营养摄入及体重增长情况,并于生后第1、3、7 d监测肺动脉压力.此外,监测血气pH、BE的变化,注意是否有乳糜血的发生.[结果]①实验组生后一周内每日摄入的非蛋白热卡量及平均每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②两组生后相同日龄肺动脉压力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③两组中均有3例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经及时予以纠酸处置缓解.两组均无乳糜血的发生.[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采用早期静脉营养比传统静脉营养摄入热卡多,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且不会引起肺动脉压力的增高及乳糜血的发生,也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 早期干预对0~1岁儿童家庭环境质量的影响

    作者:裘蕾;梁爱民;滕红红;杨海河;王凤芝;孟杰;武英华;丁辉

    [目的]了解早期干预对儿童家庭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北京5个区县抽取10个保健科(5个试验组,5个对照组),试验组按综合干预模式给予父母和家庭干预1年,两组研究对象满12月龄时用HOME量表进行家庭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试验组HOME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儿童家庭开展适当的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儿童的家庭培养环境质量,并进一步促进儿童身心的良好发展.

  • 上海市7岁以下儿童30年身高、体重变化的研究

    作者:姚国英;魏梅;方秉华

    [目的]观察30年来上海男女儿童体重身高的变化,研究儿童体重身高增长的规律.[方法]于1975、1985、1995、2005年在上海19个区县开展正常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将0~6岁分成22个年龄组,按随机整群抽样原则,调查城、郊、男、女,每个年龄组>200名以上,按规范进行体重身高的测定,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30年来上海儿童体重、身高呈持续和显著地增长;②市区男女童体重身高增长值幅度大是第二个10年(1985~1995),增长值幅度小2岁前是第三个10年(1995~2005),2岁后第一个10年(1975~1985).郊区男女童体重身高增长值幅度大是第三个10年,余依次为第二个10年、第一个10年.③2005年上海城区体重和身高指标基本超过WHO指标(1997年),郊区基本达标大部分超过WHO指标(1997年),少量年龄组未达WHO指标;④上海儿童体重、身高测量值仍存在城郊差异,城郊体重、身高差在1985、1995比1975年有上升,但2005年差值明显下降,2005年体重、身高城郊差的差值与1975、1985、1995年相比显著缩小.[结论]①上海儿童体重身高的增长呈现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城区增长速度已下降,郊区仍处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②上海儿童各年龄组体重身高的测定值大多数≥WHO指标(1997年),身高别体重,在婴儿期、学龄前均超过WHO标准;③上海儿童体重身高测量值仍存在城郊差异.

    关键词: 体重 身高 儿童
  • 北京市婴幼儿家庭养育现状及与体格发育关系的调查分析

    作者:杨海河;梁爱民;裘蕾;孟杰;张晚霞;王凤芝;武英华;丁辉;滕红红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婴幼儿体格发育和家庭养育现状的调查,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养育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城郊2 697名3岁以内健康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婴幼儿家庭在喂养、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三方面低分组比例分别为15.6%、20.1%和13.5%,各年龄段比例不均衡.不同养育方式体格发育指标分析显示:喂养高低分组儿童的体格发育在4~5、6~7、12~17月及24~35月4个年龄段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差异(P<0.01);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高分组在0~3月体格发育指标高于低分组,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意义.相关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辅食添加时间、种类、换乳期乳量及饮食习惯等是影响婴幼儿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感觉刺激和母子交流是影响早期婴儿的体格发育的因素.[结论]北京市10%~15.6%的婴幼儿家庭在食品转换的关键期喂养方式存在明显不足,须加强针对性指导;适宜的早期认知刺激和交流可促进婴幼儿体格发育.

  • 学龄前儿童单纯肥胖症群体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闫淑娟;滕红红;陈欣欣;朱雪娜;刘秀英;王晓华;李一辰;丁辉

    [目的]探索儿童单纯肥胖症的群体干预方法,降低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病率.[方法]从朝阳区和大兴区各选择2所幼儿园为研究现场,2~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每区各有1所幼儿园为干预组,另1所为对照组.采用WHO身高标准体重值为肥胖判断标准.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群体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保证儿童运动锻炼时间、幼儿园提供平衡膳食、告知家长儿童体格测量结果等.对照组除与干预组同期体检外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结果]经过2年干预,干预组肥胖率从8.78%降至7.77%,对照组肥胖率从3.58%上升为6.81%;干预组血压偏高检出率从4.83%降至2.60%,对照组从1.39%上升为1.85%;干预组儿童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臂围增长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群体干预方案在幼儿园的实施有助于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病率的控制和儿童体形的改善.

    关键词: 肥胖 群体干预 儿童
  • 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血浆脂肪酸的影响

    作者:樊超男;郑东旖;朱海燕;刘兆秋;江津;张峰;齐可民

    [目的]观察母乳和配方奶粉喂养对婴儿机体脂肪酸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于2006年10~12月,选取北京市酒仙桥地区的正常健康婴儿80例,其中母乳喂养者40例(男25,女15)、配方奶粉喂养者40例(男23,女17).每种喂养方式又分为3~4个月龄和8~9个月龄两个年龄组,均为20例.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对母乳和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以及婴儿血浆进行脂肪酸测定.[结果]母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38.23±5.34)%]显著低于配方奶粉中的含量[(44.75±4.97)%](P<0.01);而母乳中n-6脂肪酸含量[(25.83±4.96)%]和n-3脂肪酸含量[(1.01±0.53)%]则较配方奶粉明显升高[(19.06±6.78)%,(0.49±0.14)%](P<0.01).总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29.75±12.30)显著低于配方奶粉(42.09±18.83)(P<0.05).母乳和奶粉喂养对婴儿血浆脂肪酸的影响主要见于8~9个月龄,母乳喂养组血浆单不饱和脂肪酸[(18.68±4.42)%]显著低于奶粉组[(26.56±3.87)%](P<0.01),而n-6脂肪酸[(40.51±3.80)%]和n-3脂肪酸[(4.28±1.35)%]均显著高于奶粉喂养组[(34.95±3.89)%,(2.58±0.65)%](P<0.01);血浆总饱和脂肪酸水平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n-6/n-3脂肪酸比值在母乳喂养组(10.55±3.92)要显著低于奶粉组(14.21±3.36)(P<0.01).[结论]配方奶粉在脂肪酸组成上不同于母乳;母乳喂养能够使婴儿获取更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并降低机体n-6/n-3脂肪酸的比例.

  • 头孢菌素对儿童维生素K状况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周金平;刘利祥;戴玉良;苗桂杰;张会丰

    [目的]通过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的测定,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儿童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影响.通过维生素K1预防性治疗,改善抗生素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状态.[方法]选择2005年10~12月间38例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治疗住院患儿,分为A组24例(抗生素治疗组)及B组14例(抗生素治疗+维生素K1干预).ELISA法测定血浆中PIVKA-Ⅱ.PIVKA-Ⅱ≥2μg/L为阳性(正常参考值<2μg/L).[结果]A组治疗前8例PIVKA-Ⅱ≥2μg/L,阳性率为33.33%,抗生素治疗后20例PIVKA-Ⅱ阳性,阳性率为83.33%(χ2=12.343,P=0.001).B组治疗前PIVKA-Ⅱ>2μg/L者8例,阳性率为57.14%,使用维生素K1后全部转阴.[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引起小儿维生素K缺乏.抗生素治疗期间给予维生素K110 mg预防性治疗可改善维生素K缺乏状态.

  • 陕西农村0~18月龄婴幼儿膳食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杨媛媛;刘黎明;孙晓勉;杨文方;张水平;王懿;任永惠

    [目的]了解陕西部分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膳食状况,为提高西北地区家庭养育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0~18月龄婴幼儿336名,按月龄分为5组,并采用称重法入户对婴幼儿进行连续3d(72 h)膳食调查.[结果]该地区0~18个月婴幼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的74.90%、85.35%和43.01%;能量摄入在4个月内接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80%,4个月以后基本保持在60%左右;自婴幼儿6个月以后,除膳食镁和维生素B2的摄入较为充足之外,其它各元素均不能满足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结论]陕西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能量摄入普遍不足,且表现出不均衡性,蛋白质来源较差.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对改善当地婴幼儿膳食营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 婴幼儿膳食营养素摄入对微量元素的影响

    作者:隋静;王新利;王朝红;焦利萍;李松;王太梅

    [目的]对婴幼儿膳食摄入和血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的儿童营养问题,为制定营养改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定期进行体检的311例6~36月儿童进行膳食分析和血微量元素测定. [结果]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除锌外(70.9%)均达到DRIs的标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测定发生钙缺乏19.3%,锌缺乏8.4%,铁缺乏2.3%.与正常组比较,钙缺乏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增多(55.63±4.59 vs 53.70±5.46,P<0.05),锌缺乏组脂肪供能比过多(33.27±6.78 vs 30.91±4.96,P<0.05),铁缺乏组维生素C摄入过少(140.78±68.34 vs 87.42±41.56,P=0.041),两者间有明显相关性. [结论]婴幼儿膳食状况良好,为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父母要注意培养婴幼儿科学的膳食习惯.

  • 宁夏回族儿童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浆MBL浓度分析

    作者:潘善能;潘慧;华春珍;冷贵兰;尚世强;俞惠民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健康儿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mbl2外显子1区54密码子(+230位点)和启动子区(-550,-22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并分析其与血浆MBL浓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血浆MBL含量.MBL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序列分析法.统计采用SPSS软件11.0版,遗传学分析采用SHEsis软件.[结果]在抽样的69例样本中,宁夏回族儿童MBL血浆浓度范围为0~5 220/μg/L,中位数为1 909 μg/L.序列分析显示,外显子1区+230位点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0.268,等位基因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χ2=0.372,P=0.542),无C型和D型外显子发现.外显子1的型别和MBL浓度关系是A/A型>A/B型>B/B型.启动子区-550和-221位点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0.413和0.123,等位基因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本研究回族人群中外显子1区(+230位点)和启动子区(-550,-221位点)表现不同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外显子1区+230位点基因变异明显影响血浆MBL浓度的表达.

  • 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喂养现况调查

    作者:马丽萍;池岚;苏宜香;钱兴国;陈卫红;叶艺

    [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3844名婴幼儿,对喂养方式的现况进行问卷凋查.[结果]①4月龄母乳喂养率75.6%、纯母乳喂养率36.3%,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06±3.37)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60±2.00)月;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是混合喂养,占50.8%,母乳喂养儿的乳类添加率达91.9%,②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3.8±1.75)月龄,41.7%婴幼儿早于4月龄添加辅食,城镇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较为突出;添加辅食的种类较丰富,但豆类添加率较低;农村婴幼儿蛋类添加率从4月龄、肉类添加率从6月龄开始显著低于城市和城镇;6月龄后婴幼儿从辅食获得能量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推荐量.[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豆类添加率、改善添加辅食的品质.

  • 济南市小学生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王凯;商晓红;郇庆东;陈焕芝;韩莹;张文军;孟庆秀

    [目的]了解济南市小学生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患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郊区6~13岁小学生进行血压测量及问卷调查,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与小学生高血压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在调查的6 278名小学生中,男4 396人.女1 882人,收缩压平均水平为(97.77±11.25)mmHg,舒张压平均水平为(61.22±9.26)mmHg;其中高血压191例,患病率3.04%;城市儿童高血压患病率(3.17%)高于农村(2.76%).血压水平与年龄、体重、身高都具有显著相关,与儿童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的因素有:皮脂厚度、儿童肥胖、母亲体质指数.[结论]小学生血压无论男女都表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高血压患病率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儿童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重视对小学生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控制和降低体重可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 天津市0~18岁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恩庆;叶涛;施凤兰;刘功姝;张晓燕;李义民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0~18岁儿童夏秋季腹泻发病率、腹泻相关因素以及腹泻儿童家庭治疗行为.[方法]对123个调查点全部0~18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在调查日前28 d内曾发生腹泻的儿童进行详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天津市58 346名0~18岁儿童,3 168人在调查日前28 d内发生腹泻,发病率为5.4%;腹泻发病率乡镇高于城市,男童高于女童,0岁~组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有22.0%家长或儿童选择到医院就诊,53.6%应用药物治疗,83.3%的腹泻儿童经过一次处置后即告痊愈.[结论]腹泻仍然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对儿童腹泻正确处置,有效提高儿童腹泻的治愈率是至关重要的.

  • 2006年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林穗方;曾芳玲;周燕燕;刘倩筠;胡艳

    [目的]了解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并以"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差≤5 cm"选择正常儿童进行1:1配对,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为1.73%,超重儿童总检出率为3.76%,均以1岁以内及3岁后检出率高,呈现一种"V"型趋势,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食欲、进食速度、甜饮料量、睡眠时间为影响儿童肥胖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广州市7岁以内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较10年前大幅度的增加,肥胖将成为威胁我市儿童健康的常见病.肥胖的控制应从胎儿期开始,加强健康教育,关键是纠正喂养人特别是母亲错误的喂养观念和行为.

  • 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气质发展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作者:何守森;倪晨曦;李桂英;唐敬海;周亚平;安祥美

    [目的]探讨家庭养育环境与婴幼儿早期气质发展的关系.[方法]在1、12、24个月分别对94名小儿进行家庭背景、母亲个性、养育方式和儿童气质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不同喂养方式和不同个性母亲之间12月时儿童的气质类型表现出差异,其他因素之间则未表现出差异;除与儿童一起的时间外,家庭养育方式各因素均与小儿气质纬度或多或少的相关关系.[结论]喂养方式和母亲个性特点对1岁儿童气质类型有一定影响;家庭养育方式对儿童早期气质发展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养育环境 气质 婴儿
  • 早产低体重儿和足月小样儿生长速率比较及干预模式探讨

    作者:陈劲;马骏

    [目的]对早产低体重儿(PLBW)和足月小样儿(MLBW)生长速率比较及干预模式探讨.[方法]将12个月内定期随访5次的223例婴儿分为低出生体重组、足月小样儿组、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分别比较12个月内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的生长速率.[结果]生后9个月内,PLBW、MLBW一直在追赶生长,从4个月起,PLBW生长速度超过正常出生体重儿(NBW)和MLBW,前9个月长速PLBW>NBW和MLBW,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周岁时,体重、身高、头围和胸围增长值,始终是NBW>PLBW>MLBW.出生时各项指标均高于PLBW的MLBW,周岁时无论是体重、身长、头围还是胸围均反较PLBW差,生长速度在正常低值范围内,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系统监测及干预是保证低出生体重儿身心健康,预防和减少营养性疾病,降低婴儿死亡率,尽早赶上生长的重要措施.

  • 北京市2001~2005年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孟杰;陈欣欣;张玉敏;丁辉

    [目的]探讨北京市2001~2005年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比较法对北京市托幼园所2001~2005年集体儿童保健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儿童营养不良逐年下降,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0.28%、0.33%、0.24%,儿童体格趋于肥胖逐年增高,达5.73%,贫血患病率为0.75%,患龋率及龋均较高,分别为38.83%和1.49,各类健康指标城区好于郊区.[结论]北京市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良好,儿童肥胖的干预是工作重点,五官保健不容忽视,郊区园所儿童保健需进一步加强.

  • 南京城区婴儿辅食添加指导研究

    作者:张佩斌;陈荣华;邓静云;石唯;钱慧

    [目的]通过对家长或抚养人进行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改善添加辅食的质量,对辅食添加指导满1岁婴儿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儿保医生对干预组婴儿在出生4、5、6、8、10和12个月时进行喂养情况调查、24 h膳食回顾调查,计算摄入辅食的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根据婴儿辅食添加的情况,给予家长应添辅食种类、量、次数和喂养行为的指导.[结果]两组婴儿在出生和6个月时的体重、身长和头围无明显差异,12个月时干预组婴儿平均身长明显高于对照组及1995年九市城市男童身长评价标准的均数水平,而对照组低于均数水平.6个月时干预组婴儿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12个月时两组婴儿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锌水平无差异,但干预组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1岁时膳食中热能和蛋白质摄入均高于每日推荐膳食供给量(RDA),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维生素A、维生素B1摄入达到RDA的80%以上,对照组低于RDA的80%;干预组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城市婴儿定期健康检查,家长已具有较好的喂养知识和方法,为了保证婴儿健康生长,对婴儿进行膳食调查、营养计算及针对性辅食添加指导,是改善添加辅食质量的有效方法.

  • 农村哮喘儿童激素吸入执行情况调查

    作者:邓红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哮喘儿童激素吸入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接受激素吸入治疗的农村哮喘患儿216例,采用问卷式调查方式,主要了解患儿激素吸入执行情况,影响坚持吸入治疗的原因,吸入方法掌握情况等.[结果]78.1%哮喘患儿不能坚持规范吸入治疗,主要影响因素有:对吸入激素有顾虑,经济困难,症状缓解,效果不明显,不配合或不会应用等,年龄、病情、父母文化程度及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也有一定影响.45.5%患儿不能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结论]农村哮喘儿童激素吸入坚持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哮喘防治知识缺乏,对吸入激素缺乏了解.应加强对基层农村哮喘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 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特征及心理行为问题探讨

    作者:赵颖新;王平;刘建宇;焦文兰;晏国娟;杜文冉;董静怡;曹慧兰;陈勋

    [目的]探讨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气质及心理行为问题,为制定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及3~7岁和8~12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儿童进行测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肥胖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气质类型、气质维度、不同气质类型行为因子异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单纯肥胖儿童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肥胖儿童的干预措施应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及心理特点制定.

  •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几种细胞因子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高茂玲;徐岩;彭守秀

    [目的]测定高热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时患儿血清几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82例高热惊厥患儿(FC组)及上感患儿(上感组)40例、正常儿童(正常组)41例分别测定IL-6、IL-8、IL-10和TNF-α水平.[结果]FC息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上感组和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FC发作时患儿血清中IL-6、IL-8和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说明在惊厥发作时有细胞免疫因素的参与.

  • 肥胖儿童体液免疫功能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吕兰秋;朱丰盛;卢文波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体液免疫功能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测定其腹围、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其免疫球蛋白IgG、IgA、IgM、IgE及补体C3、CA,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与30例正常儿童相比较,并调查一些相关因素.[结果]肥胖组的IgG、补体C3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并与肥胖儿童的血甘油三酯(TG)、BMI、腹围、肥胖年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密切相关.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的因素有肥胖年数、BMI、血脂等因素.[结论]单纯性肥胖症患儿存在体液免疫功能受损.免疫功能受损与肥胖体块指数、血脂及肥胖年数有关.

  • 深圳地区早期正常新生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测定

    作者:陈睿;刘和录

    [目的]测定深圳地区早期新生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水平.[方法]收集正常早期新生儿的尿液样本88份,用ELISA两步定量法测定尿液RBP,用酶法测尿液Cr,计算尿液RBP/Cr值.[结果]88例正常早期新生儿尿样RBP/Cr值呈偏态分布,平均为(180.5±208.0)mg/(mol·Cr),男女性别比较无差异,P95为695 mg/(mol·Cr).[结论]深圳地区早期新生儿尿液RBP/Cr的水平小于695 mg/(mol·Cr).

  • 辽阳市2001~2005年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分析

    作者:贾淑玲

    [目的]掌握本地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找出集体儿童健康的变化趋势,为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1~2005年辽阳市15所幼儿园3~6岁儿童健康检查的资料统计分析.[结果]体格发育指标5年间变化,按年龄别体重(W/A)、年龄别身高(H/A)和身高别体重(W/H)达均值加减标准差人数的百分比呈逐年增加趋势,营养不良患病率波动在3.38%~2.05%,5年间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贫血患病率波动在3.01%~4.40%;5年间龋齿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视力低下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儿童营养发展不平衡,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托幼园所的营养管理,加强口腔保健的管理,广泛推广适合集体儿童使用的预防措施,加强儿童眼保健的管理.

  • 婴儿期182例婴儿喂养行为分析

    作者:黄卫东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门诊中常见的婴儿期喂养行为问题及原因.[方法]选取长钢总医院院儿童保健室定期儿童保健的1-2岁儿童182例,通过询问主要喂养人,调查其6~12月龄时的喂养行为.[结果]由祖父母参与儿童喂养者74.7%;84.1%的婴儿在6月龄前引入半固体食物;12.6%的婴儿在6~8月龄引入固体食物.86.2%的婴儿在12月龄时没有开始自握勺训练;在饮用配方奶粉数量上城市儿童大于农村儿童.在12月龄时25.3%的婴儿夜间喂母奶(或配方奶粉)次数>3次;41.2%的婴儿每餐喂食时间>60 min;76.3%的婴儿需要多人逗哄着进餐或边吃边玩.[结论]儿童喂养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儿童奶制品摄入量不够;忽略对儿童饮食技能的训练;部分儿童进餐时间不合理;多数儿童进餐环境不良.应大力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时发现并纠正喂养行为中的偏差.

  • 两所幼儿园儿童单纯性肥胖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薛惠娟

    [目的]探讨托幼机构儿童肥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实验幼儿园采取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体育运动、家长健康教育.罗星幼儿园采取对肥胖儿童进行运动锻炼、家长健康宣教但未进行饮食结构调整.[结果]实验幼儿园初6个月仅对肥胖儿童给予干预,肥胖儿发生率明显增加(从6.6%增至12.2%),以后对全园儿童进行干预,肥胖儿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罗星幼儿园肥胖儿发生率逐年略有增加.两所幼儿园停止肥胖干预、肥胖发生率均明显上升. [结论]幼儿园儿童肥胖干预尽可能采取群体干预,才能有效控制和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生率,且要持之以恒.

  • 连云港地区106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分析

    作者:张悦秋

    [目的]分析连云港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临床特征.[方法]采集生后72 h 250 051例新生儿足跟血于干血滤纸片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作为筛查指标.[结果]确诊CH患儿106例,发病率42.39/105,经甲状腺核素显像41例,其中甲状腺异常23例(56.1%).106例分布在全市的4县3个城区的64个乡镇(社区),男女性别和城乡发病率均无差异(P>0.05).发现3对不同类型双胞胎CH患儿,以上患儿父母未见近亲结婚和显性遗传家族史,随机检测24例CH患儿父母的TSH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 mU/L),母孕期正常.[结论]CH在连云港地区呈散发性分布,进行新生儿筛查是发现CH的唯一有效手段.

  • 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特征及预防

    作者:凌赛泳;童汝雁;陆金海

    [目的]观察引起新生儿医院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410例住院患儿发生AAD5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AD发生率为11.7%.AAD相关因素:胎龄小、出生体重轻、日龄短、住院时间长、联合应用抗生素、进行侵袭性操作;而用药目的及喂养方式与AAD无关.引起AAD的抗生素依次为半合成青霉素或加酶抑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青霉素、克林霉素、碳青酶烯类、头孢二代.AAD患者多为单纯性腹泻,通过停药及调整肠道菌群等药物治疗大多可治愈,但明显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新生儿AAD发生率较高,加强围生期保健、减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提高对AAD的认识、减少侵袭性操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AAD的关键措施;可预防性联合应用微生态制剂预防AAD.

    关键词: 抗生素 腹泻 新生儿
  • 不同干预模式对532名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闫琦;李荣萍;庞江帆

    [目的]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北京市海淀区0~1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32例0~1岁出生的婴儿随机分为试验组(综合干预模式)、对照1组(单一管理模式)、对照2组(现有模式),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结果显示三种不同模式对儿童体格发育方面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在儿童神经心理方面,特别是在语言能区,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2组,与对照1组无差异,在个人社会能区,试验组、对照1组均值高于对照2组.[结论]综合干预模式(试验组)、社区医生使用合理的评价标准(对照1组)能够促进婴儿的语言、个人-社会能力的发展.

  • 北京市崇文区十年间0~6岁儿童健康状况纵向分析

    作者:张娟

    [目的]回顾性分析崇文区十年间0~6岁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以后工作制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997~2006年报表资料,用时间序列比较方法,对崇文区0~6岁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十年间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呈下降趋势,低体重、发育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由1997年的0.5%、0.54%、0.13%下降为2006年的0.08%、0.12%、0.05%,儿童贫血率逐年下降;肥胖率及口腔龋齿患病率逐年升高趋势;视力低常检出率散居组高于集体组.[结论]崇文区0~6岁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今后工作重点应加强口腔龋齿患病、视力低常预防保健和肥胖儿童干预工作.

  •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哮喘Th细胞表面CD45分子的表达研究

    作者:马恒贵;曹兰芳;马敏

    [目的]了解CD45RA和CD45RO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患儿中表达的变化,探讨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单克隆抗体三色免疫荧光PE/FITC/PE-CYC5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单纯MP感染组、MP并哮喘发作组、下呼吸道感染组、正常对照组儿童各30例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CD45RA和CD45RO的表达.[结果]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MP感染和MP感染无喘息的患儿外周血CD4+CD45RA+细胞都有降低,而只有支气管哮喘发作合并MP感染组的患儿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MP感染组和MP感染并哮喘发作组的CD4+CD45RA+T细胞比下呼吸道感染组比例下降.[结论]MP感染后哮喘患儿体内CD4+CD45RO+T淋巴细胞升高和CD4+CD45RA+/CD4+CD45RO+平衡失调可能是哮喘发作的发病机制之一.MP感染不同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存在辅助性T细胞亚群的紊乱.

  • 婴儿不同程度锌缺乏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虹;刘一心;邓文娇;黄美兴

    [目的]探讨婴儿锌缺乏症的相关因素.[方法]由专人对儿保门诊392例6~12个月锌缺乏症婴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情况对锌缺乏症的影响,调查资料用SAS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2例锌缺乏症中,纯母乳喂养占32.14%,混合喂养占32.14%,人工喂养占35.71%,纯母乳喂养婴儿的血锌值明显高于另外两组,三组的血锌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婴儿4~6个月添加蛋黄,其血锌值明显高于婴儿小于4个月与大于5个月添加蛋黄的血锌值(P<0.01).婴儿6~8个月添加肉类、肝类、鱼类,其血锌值明显高于婴儿小于6个月与大于8个月添加肉类、肝类、鱼类的血锌值(P<0.01).血锌值越低,食欲不振、反复呼吸道感染等临床症状越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加强纯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指导,能积极防治锌缺乏症,减少锌缺乏症的发生.

  • 龙岗区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分析

    作者:陈诚;麻莉;周翔

    [目的]分析龙岗区住院新生儿贫血的病因.[方法]对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科收治并出现贫血的87例新生儿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导致新生儿贫血的病因.[结果]本组87例新生儿贫血中感染性贫血39例,占44.83%;溶血性贫血28例,占32.18%;失血性贫血16例,占18.39%;不明原因4例,占4.60%.[结论]新生儿贫血病因以感染占首位,溶血性贫血次之,失血性贫血占第3位;早期贫血(日龄≤7 d)病因排序为溶血、失血、感染,晚期贫血病因排序与早期贫血完全相反.

  • 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死亡分析

    作者:刘美娜;庄思齐;陈玮琪;张红宇;李易娟

    [目的]分析住院新生儿死亡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6年住院新生儿的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在早产儿和足月儿之间的差异.[结果]总死亡率1.139%,其中早产儿死亡率6.088%,足月儿死亡率0.265%,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产儿占死亡总数的80.22%,肺透明膜病和/或肺出血是早产儿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感染包括肺部感染、败血症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早产儿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早产儿死亡总数的36.986%和30.137%,而先天畸形和窒息是足月儿的主要死亡原因,分别为足月儿死亡总数的44.44%和22.22%;加强早产儿管理后,早产儿死亡率由1999~2002年的7.678%下降至2003~2006年的4.8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孕母和胎儿监测,预防早产儿和先天畸形儿的出生,完善早产儿管理是降低住院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死亡率 病因 婴儿 新生
  • 早期环境刺激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璟

    [目的]研究早期环境刺激对婴儿行为发育的影响,以期对其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方法]将本院2006年3~5月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环境刺激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儿童保健服务.两组婴儿于生后42 d和3个月进行体格发育和行为发育评估.[结果]42 d和3个月时观察组体格发育指标(身长、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脑发育与外界环境刺激密切相关,早期环境刺激可促进婴儿行为发育.

    关键词: 抚触 婴儿 行为发育
  • 咸宁市温泉城区2~7岁儿童免疫接种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刘琼芳

    [目的]了解咸宁温泉城区2~7岁儿童的免疫接种状况,指导今后的免疫接种工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该城区6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对入园入学新生,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查验接种证,登记计划免疫"五苗"接种情况,并向家长询问未接种疫苗的原因.[结果]儿童建证率77.33%,基础免疫全程完成率:卡介苗为75.57%、麻疹疫苗为75.21%、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76.19%、百白破为73.7%、乙肝疫苗为74.92%.五苗全程接种完成率为75.12%;加强免疫完成率:麻疹疫苗为73.6%、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74.27%、百白破为72.52%、白破二联为68.41%;未种原因主要为家长不知道要接种、防病意识差、经济困难和无时间精力顾及等.[结论]咸宁温泉城区2~7岁儿童免疫接种状况不容乐观,接种管理亟待加强.对入学入园儿童查验接种证,及时发现漏种儿童、采取补救措施.

  • 丙戊酸影响受其治疗的癫痫患儿体质指数的相关分析

    作者:李朝霞;孙若鹏;王莉华;郭庆辉

    [目的]了解服用丙戊酸治疗的癫痫患儿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浆胰岛素、瘦素、肉毒碱、丙戊酸的剂量、疗程、质量浓度的关系.[方法]测定32例服用丙戊酸的癫痫患儿和33例对照儿血浆胰岛素、瘦素、游离肉毒碱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值、BMI,并对癫痫患儿的BMI与胰岛素抵抗值、瘦素、肉毒碱水平、丙戊酸的剂量、疗程、质量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丙戊酸治疗组BMI、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值、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游离肉毒碱水平低于对照组.BMI与胰岛素抵抗值、瘦素水平显著正相关,与肉毒碱浓度、VPA剂量、疗程、质量浓度无相关性.[结论]丙戊酸治疗可引起肥胖程度增加、胰岛素抵抗、瘦素水平增加及肉毒碱减少.BMI与胰岛素抵抗值、瘦素水平正相关,与肉毒碱水平、VPA剂量、疗程、质量浓度无相关性.

  • 防尔哮颗粒对哮喘患儿免疫和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全燕;张亮;辛国爱;杨蕾;张蔚;梁宇辉

    [目的]研究防尔哮颗粒对哮喘患儿TH1/TH2功能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18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防尔哮颗粒,治疗前后6个月检测血清IL-4、IFN-γ和血浆总IgE及肺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IgE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IL-4比值明显升高;两组肺功以有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3.75%.[结论]防尔哮颗粒具有调节TH1/TH2平衡,降低IL-4、IgE水平,增加IFN-γ水平,提高免疫力,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通气功能,对哮喘息儿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 结构化系统训练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许小玲;张卫平

    [目的]观察结构化系统训练对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7例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后,应用结构化系统模式,制订个别化训练计划.将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水平的教学内容融合一起,以游戏方式训练.每周五次,每次30 min,3个月为1个疗程,共训练1~3个疗程.用构音障碍的评定及智力测验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通过17例脑性瘫痪儿童语言障碍治疗前后语音水平、言语智商的比较.发现6例发音正常,治愈率35.29%;10例言语智商达到正常水平,占59%;总有效率100%.[结论]脑性瘫痪儿童的语言障碍训练疗效与口腔功能、智力因素、喂养方式及家庭配合情况关系密切.结构化系统训练,可以快捷、有效地解决语言障碍的问题.

  • 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影响因素

    作者:王婷雪;徐秀

    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在临床开展婴幼儿眼部疾病的筛查工作,本文就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儿童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祁磊;肖延风

    儿童肥胖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密切相关,是T2DM重要的危险因子.T2DM早期可出现一系列相关的症状和/或疾病,包括: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黑色棘皮病(acanthosis nigricans,AN)等,肥胖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介绍了儿童肥胖与T2DM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为预防和降低肥胖儿童T2DM发病率提供了病因学参考.

  • 纯母乳喂养的佳持续时间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藜;戴耀华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佳食物.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不仅可以满足婴儿6个月内的营养需求,还有认知发育、抗感染和免疫等方面的益处.目前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延长还与成人期代谢性疾病呈正相关.本综述回顾了2001~2007年关于母乳喂养佳持续时间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对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的推荐.

  • 青岛市崂山区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前后6年对比分析

    作者:刘宇

    崂山区位于青岛市沿海地区,依山傍海的优越地理环境和较高的经济收入决定了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过分干预.为了解崂山区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儿童健康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早期进行干预和预防.现将崂山区2000~2005年6年间托幼机构儿童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 南宁市390名儿童体格检查现状分析

    作者:安志红

    为了解南宁市托幼机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选择2006年南宁市西乡塘区三所幼儿园390名幼儿进行体格检查,现分析如下.

  • 山东省商河县2~6岁儿童患龋状况调查及防治对策

    作者:商晓红;路荷香;吴爱英;袁冬玲;高传兰;燕丽;张慧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由于其进行性、破坏性的损害并可引起全身疾患,WHO将其列为需重点防治疾病的第三位,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乳牙龋更是危害儿童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的疾病.

  • 婴儿母乳喂养情况500名观察

    作者:周平清;董诗君

    为了解湖北省公安县妇幼保健院创建爱婴医院10年后的母乳喂养状况,并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及防病的影响,对2004年5~10月出生的500名婴儿进行了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封成芳;廖传德;赵季欣

    为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rn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对(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预后的临床意义,现将梧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住院的52例HIE进行了BAEP检测和头颅CT检查.对其中33例BAEP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到1岁,结果报告如下.

  • 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

    作者:戴耀华

    2002年第三十五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由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制定的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其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面临的挑战、目的和目标、促进婴幼儿适宜喂养、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喂养及义务和责任等.本文将简要的介绍这些内容.

  • 奶类是儿童日常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荫士安;王茵

    本文重点介绍了奶类在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增加儿童奶制品摄入量应是解决优质蛋白、钙摄入不足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对滞后的佳途径,以及乳糖不耐受的预防.

  • 脑发育不同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作者:蒲昭霞;赵聪敏;李亚伶;张雪琼

    [目的]探讨脑发育不同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鼠神经可塑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7日龄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HIBD模型,分为早期干预组、晚期干预组、非干预组,另设假手术组.早期干预组于脑发育关键期内,即建模后第2 d开始进行丰富环境(environmental enrichment,EE)干预.晚期干预组于脑发育关键期后,即建模后第23 d(日龄30 d)开始进行EE干预.两组干预条件一致,总干预时间为20 d.各组大鼠饲养至日龄100 d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侧海马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的表达水平.[结果]早期干预组患侧海马p38的表达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和非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晚期干预组p38的表达高于非干预组(P<0.05).[结论]EE干预可增强神经可塑性.p38在海马表达的变化,可能参与了脑发育不同阶段EE对HIBD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机制.

  • 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超微结构及VEGF蛋白表达变化

    作者:侯伟;刘海燕;李丹;周戬平;陈玺

    [目的]探讨高氧对新生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新生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高氧试验组和空气对照组,高氧试验组吸入95%以上高氧建立高氧肺损伤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观察新生大鼠3、7、14 d肺组织超微结构和VE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吸入高氧3 d新生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出现板层小体结构松散,部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随着高氧吸入时间的延长,14 d时AEC-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了致死性损害作用,出现了类似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肺组织形态学特征.VEGF蛋白在高氧吸入3 d时出现降低,7 d明显降低,到14 d时进一步降低.[结论]持续高氧吸入可造成新生大鼠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损害.高氧可抑制VEGF蛋白在新生大鼠肺内的表达,VEGF可能在新生鼠肺发育和高氧肺损伤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 饮食n-3脂肪酸对小鼠脑脂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构成的影响

    作者:朱海燕;樊超男;江津;齐可民

    [目的]观察饮食鱼油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脑内不同脂类中PUFAs构成的影响.[方法]使用C57BL/6J雌性小鼠,在胎儿期和幼年期分别给予不同种类高脂饲料(18%脂肪,供能比为36%)喂养-高脂豆油饲料、高脂鱼油饲料和高脂豆油:鱼油(5:1)混合饲料,以正常饲料(6%脂肪来自豆油,供能比为12%)为对照,时间为4个月.采用薄层层析分离脑组织中各主要脂类成份,然后采用甲酯化-气相色谱分析对各脂类成份中的脂肪酸进行测定.[结果]鱼油饲料喂养改变了小鼠脑内主要脂类中PUFAs的构成.在磷脂中,虽然5种PUFAs在各饲料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1.94±0.41)以及n-3/n-6 PUFAs比值(2.31±0.75)在鱼油组较其它三组显著升高(P<0.05);在甘油一和二酯中,与豆油组相比,鱼油组和豆油:鱼油混合组LA含量(0.31±0.09%,0.65±0.58%)降低,而鱼油组DHA/AA(2.60±1.66)以及n-3/n-6 PUFAs比值(2.31±0.75)升高(P<0.05);在甘油三酯中,与豆油组相比,鱼油组和豆油:鱼油混合组AA含量(1.62±0.53%,1.12±0.36%)和EPA含量(0.98±0.58%,1.34±0.31%)显著降低,而DHA/AA比值(1.14±0.21,1.46±0.58)升高(P<0.05),但DHA含量在三组之间无差异(P>0.05);在游离脂肪酸中,5种PUFAs在各饲料组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饮食鱼油n-3 PUFAs摄入增多虽然不影响脑内DHA的聚积,但改变了DHA/AA以及n-3/n-6 PUFAs的比值.甘油酯类可能是脑摄取、聚积DHA的主要直接来源之一.

  • 3岁儿童使用氟保护漆后尿氟近期变化的研究

    作者:林居红;蒋琳;杨刚;王金华

    [目的]了解3岁儿童口腔局部应用氟保护漆对机体氟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别于实验前24 h,实验后24、48 h对10名使用0.5%氟保护漆的儿童,5名使用0.5%氟化钠的儿童,5名使用空白对照剂的儿童的尿氟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组间尿氟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不同时间上的尿氟浓度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口腔局部应用氟保护漆后,不会影响机体氟化物水平,氟保护漆是一种安全的局部防龋药物.

    关键词: 氟保护漆 尿氟 儿童
  • 新生儿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作者:赵荣娟;常新洋;褚艳丽;王雅兰;罗丽娜;王慧珠

    [目的]通过新生儿保健知识宣传,使家长掌握正确的新生儿喂养、护理、预防疾病等知识,以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方法]对在本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家长进行新生儿保健知识宣教,对出院后的新生儿进行观察、评估.[结果]新生儿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宣教组95.1%、未宣教组9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23、P<0.05),生后10 d体重恢复到出生体重,宣教组95.5%、未宣教组90.3%,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χ2=7.71、P<0.01).满月体重增长宣教组(1 037.88±409.81)g、未宣教组(909.21±184.95)g,差异有极显著性(t=6.06、P<0.01).患病率比较,尿布皮炎、褶烂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鹅口疮、腹泻两组无差异,结膜炎等其他六种疾病两组有显著差异.护理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除两组均没有给小儿挑马牙,没有差异外,其余10个方面差异均有极显著性.[结论]分娩的医院对新生儿家长进行新生儿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是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 不完全性川崎病1例

    作者:杜赢;李月华;王菊艳

    患儿,女,3岁,因"发热11 d,咳嗽5 d,结膜充血3 d"于2007年4月2日入院.体温在38℃~39℃,咳嗽呈阵发性,夜间及晨起为重,近3 d双眼结膜充血,有分泌物,畏光,无流泪,无头痛、呕吐,无皮疹及关节痛,无盗汗.患儿居住地近期有麻疹流行,但未接触麻疹患者.未进行麻疹疫苗接种,家族中无结核等传染病史.

    关键词: 川崎病 麻疹 儿童
  • 要重视微量营养素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洪昭毅

    正常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水的每天需要量都是以克为计数的,因此常将这四种营养素列为"宏量营养素",而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每日推荐量则是以毫克乃至微克为单位的,因此这两种营养素被统称为"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由于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尽管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但并不属于营养素的范畴.

  • 2007年"铅损伤防治的新进展研讨会"会议纪要

    作者:古桂雄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和苏州市预防医学会联合举办的"铅损伤防治的新进展研讨会"于7月31日在苏州举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博士生导师古桂雄教授主持了研讨会,150多名妇幼保健医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者参加了此会.

中国儿童保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