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중국아동보건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579
  • 国内刊号: 61-13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0
  • 曾用名: 中华儿童保健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玉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儿童早期父母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

    作者:贾守梅;汪玲;谭晖;王晓;施莹娟;李萍

    [目的]检验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Parent Behavior Inventory,PBI)在我国儿童早期的父母中应用的效度和信度. [方法]采用经过翻译的中文版PBI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上海市148名学龄前儿童父母进行评估,对测定结果进行效度和信度分析. [结果]量表各条目得分与其所属分量表得分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父母行为问卷的支持/参与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和控制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敌意/强制维度与家庭环境量表的矛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效度方面,因子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2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5.698%.父母行为问卷及其支持/参与、敌意/强制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672、0.807和0.652,支持/参与和敌意/强制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64(P<0.01)和0.986(P<0.01). [结论] 中文版父母行为问卷在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父母中的初步应用具有比较适当的效度和信度,个别条目需要根据社会文化特点进行修订,以便用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心理行为等方面的研究.

  • CCMD-3和DSM-Ⅳ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雪蓉;康传媛;刘瑞湘;丁凯景;万帅

    [目的] 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4th ed,DSM-Ⅳ)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Third Edition,CCMD-3)在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上的异同. [方法] 以172例由高年资精神科医生诊断为ADHD的门诊患儿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由两个诊断标准制成的量表,按照两个诊断标准对患儿进行诊断和分型. [结果]172例患者中,162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而所有样本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对同时符合两个诊断标准的注意缺陷为主型或混合型的156例患儿进行两量表分型的吻合度检验显示中等吻合度(Kappa=0.587),McNemar检验显示两个诊断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两个量表注意缺陷为主型和混合型的构成比比较显示CCMD-3中混合型的构成比高于DSM-Ⅳ(P=0.023);CCMD-3的条目阳性率比DSM-Ⅳ高,两者均在学习问题描述的条目阳性率高. [结论]CCMD-3较DSM-Ⅳ在诊断ADHD上更为宽松,且更多的将患儿判定为混合型;就诊患儿中注意缺陷症状较多动冲动症状更为明显.

  •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比较

    作者:万帅;康传媛;刘瑞湘;丁凯景;李雪蓉;王艳娇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中注意缺陷为主型(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type,PI)和混合型(combined type,CT)的认知特征差别,为ADHD患儿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诊断和分类标准,将171例ADHD患儿分为PI和CT两个亚型.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持续性注意测试和数字划消测验,对比分析PI型和CT型患儿的认知特点. [结果]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CT型的算术得分和总智商得分要高于PI型,持续性注意测试中CT型在点击数、虚报错误数及其T分上高于PI型(P均<0.05).两个亚型的患儿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和数字划销各指标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T型患儿在一般智力水平上高于PI型,但CT型患儿反应抑制能力的受损较PI型更明显.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董泽松;张大均

    [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大理白族自治州留守儿童,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713份. [结果]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量表中的积极认知[(2.84±0.70)分]、家庭支持[(1.96±0.70)分]和心理弹性总分[(80.51±10.21)分]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得分[(3.34±0.71)分、(2.35±0.61)分和(85.50±1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外出类型、双亲外出时间和神经质等4项因素与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呈显著相关. [结论]母亲文化、双亲外出、双亲外出时间和神经质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有显著性影响,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促进中应重视这些因素的影响.

  • 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特征的探讨

    作者:岑超群;邓红珠;陈凯云;梁亚勇;邹小兵

    [目的]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智力特征. [方法]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的154例6~14岁ADHD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并与102名正常儿童比较. [结果] ADHD儿童FIQ在70~129,其中智力超常0例(0.0%),高常6例(3.90%),平常112例(72.73%),边缘36例(23.37%);ADHD儿童的VIQ、PIQ和FIQ及Kaufman三个因子得分均较正常儿童低(P<0.01);在各分测验上ADHD儿童除“知识”外余10个测验得分均低于正常儿童(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FIQ和PIQ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ADHD儿童|VIQ-PIQ|差值>15者比例与正常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1);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Kaufman3个因子得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ADHD儿童的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但不存在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分离以及智力结构不平衡.

  •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轮替运动速率的对比研究

    作者:刘文龙;江瑞芬;刘雪芳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轮替运动速率与正常儿童的差异,为语音矫治提供治疗依据. [方法]选择3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和年龄匹配,选择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以汉语构音能力测验(华东师范大学黄昭鸣词表)作为测试材料,测试患儿构音能力;同时测试患儿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轮替运动速率. [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轮替运动速率异常发生率较正常儿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存在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轮替运动速率的异常,在矫治过程中应加强言语呼吸功能及口腔功能训练.

  • 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家庭环境及其母亲心理状况的研究

    作者:杜玮;匡桂芳;孙彩霞;张立琴;赵彩红

    [目的]研究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enimia,HPA)患儿的家庭环境及其母亲的心理状况,以寻求更佳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青岛市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的HPA患儿39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年龄、性别与病例组匹配且无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及研究. [结果]1)HPA患儿家庭的矛盾性高于对照组(P<0.05),道德宗教观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母亲SCL-90的比较中,病例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阴性项目数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依从性不同的两组HPA患儿在家庭环境及SCL-90的比较中,各项统计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HPA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针对其家庭环境及母亲心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改善HPA患儿的治疗效果.

  • 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认知特征研究

    作者:张凯峰;徐秀;刘静;燕东雍

    [目的]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认知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有效地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对于两组儿童(学习障碍组42例和对照组37例)进行儿童韦氏智力测试、视觉分辨能力测试,视觉-运动整合能力测试以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分析二组儿童的视觉认知特征. [结果]与正常组儿童相比,学习障碍组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三项智能分均值都远低于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进一步比较了视觉相关因子,尤其在译码分项目上,LD儿童较正常儿童薄弱,两者的差距达到了37%.LD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视觉运动整合(VMI)的分值分别为:93±16和11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D组儿童的视觉分辨失误率平均秩次为62.76,显著大于对照组31.18(P<0.001).在5个不同的空间频率刺激下,LD组儿童的棋盘格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的P100波的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学习障碍儿童虽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但在视觉认知能力方面仍较正常儿童薄弱.应对这类儿童进行多方位的视觉认知能力的评估,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干预措施.

  • 上海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成瘾行为现状研究

    作者:朱倩倩;廉启国;左霞云;余春艳;王子亮;楼超华

    [目的]了解上海市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成瘾行为状况,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上海市某区2所普通初中和2所普通高中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合计8个班级)共264名初二和高三学生,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匿名电子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中学生上网率为92.0%,初、高中生分别为88.2%、96.0%,男女生分别为91.0%、92.8%;网络成瘾率为10.4%,初、高中生分别为7.5%、13.3%,男女生分别为13.5%、7.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小学开始触网的比例初中生(84.2%)高于高中生(67.5%).初、高中生上网目的排在前三位的均为浏览网页/逛论坛/看视频、聊天、上社交网站/刷微博.有网瘾者及非网瘾者中均有一半以上的对象表示上网对生活没有影响.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的频率、上网的地点、每周上网的时间有关. [结论]中学生网络使用已非常普遍,网络成瘾现状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

  • 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分析

    作者:徐礼平;田宗远;邝宏达

    [目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与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采用心理安全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遵义地区两所中学的267名留守儿童和644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评. [结果]留守儿童在心理安全感各维度以及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因子水平较非留守儿童差(P值均<0.05),留守男童在目标专注和积极认知因子上心理韧性水平较留守女童差(P值均<0.05);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其心理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r=0.123~0.397,P值均<0.05);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和支持力对其心理安全感各维度均具有显著效应,Beta值(绝对值)在0.121~0.440之间,解释因变量变异在21.5%~23.5%之间. [结论]遵义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及心理韧性水平有待提高.提升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水平,能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现状.

  • 儿童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行为问题研究

    作者:孔菡珺;诸秉根;孟祥光

    [目的] 了解儿童情感交叉擦腿综合征(childhood masturbation,CM)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家长可接受的就医模式;借助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估6岁及6岁以上CM患儿同时伴发的行为问题. [方法]选取CM的儿童89例,通过电话交谈及完成一个CM相关因素的自编调查问卷;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用)对21例6~11岁女性患儿的行为问题进行评估;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70.79%患儿在睡前躺着发生CM,并且有不同程度类似性高潮的表现,67.21%的3岁以上的患儿表示有舒服的快感.2)CM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众多,其中65.17%存在父母少陪,缺少亲密的身体接触和语言呵护等情感关怀缺失情况;46.07%的患儿开始此行为是对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本能的反应,而后发展成习惯性动作.3)73.03%的家长则表示不同意将儿童此行为摄像备诊断所用.4)Achenhach儿童行为量表测试结果6岁以上CM组的行为问题得分(24.38±14.32)高于对照组(20.76±15.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M是一种与成人手淫相类似的行为,可达到拟似性高潮的程度,影响因素中以缺少父母的情感关怀为突出;在国内摄像用于诊断的依从性差,诊断CM无法主要依赖于摄像资料;6岁以上CM女性儿童的行为问题并不很突出.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心理健康与婚姻质量的相关研究

    作者:薛漳;林敏

    [目的]本文调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婚姻质量状况,并探讨二者关系. [方法]选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对52例ADHD患儿父母和46例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调查与比较. [结果]较之正常儿童父母,ADHD儿童父母的SCL-90得分显著高于前者,而婚姻质量问卷得分则显著低于前者.ADHD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与婚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 [结论]ADHD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以及婚姻质量都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童的父母,且二者之间存在负性关联.

  • 河南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

    作者:张焕

    [目的]评定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因素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方法]使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师生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河南省600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X≥3);2)积极父母养育方式、教师的期望与支持、关心、鼓励、及同伴关系满意度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3)同伴关系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大(6.5%),其次是师生关系(3.5%);再次是母亲教养方式(2.1%);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同伴关系影响心理健康.[结论]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伴关系满意度、师生关系满意度及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心理健康(10.9%).

  • 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特征分析

    作者:牟均;白春玉;张迪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的特点,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沈阳市4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和2所公立学校的1 88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CV,FES-CV),对研究对象进行家庭环境测定. [结果]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的家庭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家庭的低亲密度、低知识性、高矛盾性(P<0.01).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类型一的比率高于常住儿童(P<0.05). [结论]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较常住儿童差,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有待于改善.

  • 吉林省留守学生前瞻适应与心理韧性研究

    作者:金英花;刘忠雪;金桂花;顾颜;崔文香

    [目的]分析比较吉林省留守学生前瞻适应及心理韧性现状,探讨留守学生前瞻适应的影响因素及两者的关系,为制定留守学生心理干预、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青少年前瞻适应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吉林省四县市1 48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留守学生占调查对象的55.6%;留守学生前瞻适应得分为(58.80±6.51)分,心理韧性得分为(99.59±17.65)分,前瞻适应与心理韧性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留守与非留守学生的前瞻适应与心理韧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留守学生前瞻适应的因素有居住地、父母学历、父母外出类型、亲子联系频率、监护人类型、监护人学历、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习成绩;留守学生前瞻性适应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呈显著性正相关(r=0.506,P<0.01);留守学生学习前瞻与心理韧性(r=0.494)、发展前瞻与心理韧性(r=0.432)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 [结论]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提高他们应对各种生活应激的能力,从而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更好地适应和发展.

  • 应用气质困难指数筛查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研究

    作者:张永明;关宏岩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探讨应用气质困难指数筛查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为制定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提供适宜工具. [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Carey 3~7岁儿童气质问卷》分别对600名3~6岁幼儿园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气质特征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的检出率为37.4%,其中男童检出率为40.5%,女童为33.1%.焦虑/抑郁、退缩、注意力、社会化问题、攻击行为因子得分,男童均显著高于女童(P均<0.05).气质困难指数与儿童行为总分及各行为因子得分均有显著相关(P≤0.001).将Achenbach CBCL作为金标准,气质困难指数(3分为临界值)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的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7.2%. [结论]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儿童的气质困难指数与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将其作为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有较高特异度,与经典CBCL方法比较,方法简便易行易于家长接受.

  • 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哌甲酯治疗对照研究

    作者:刘玲;陈燕惠;林桂秀

    [目的]研究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应用哌甲酯治疗的意义. [方法]从本院小儿神经专科门诊中收集癫痫共患ADHD患儿58例,根据癫痫类型以及是否服用哌甲酯进行分组,治疗3个月以后,比较同一癫痫发作类型服用哌甲酯与未服用哌甲酯组之间脑电图异常变化值、癫痫发作次数变化情况以及ADHD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同一癫痫发作类型服用哌甲酯与未服用哌甲酯组之间脑电图异常变化值、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癫痫发作类型未服用哌甲酯组3个月治疗前、后SNAP-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用哌甲酯组3个月治疗后SNAP-Ⅳ评分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哌甲酯对脑电图异常评分以及发作减少次数没有影响,未发现该药加重癫痫病情现象.

  • 镇江市城乡小学生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常宪鲁;王华云;张燕

    [目的]了解镇江市小学生抑郁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抑郁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儿童抑郁性情绪筛查表对镇江城乡749名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小学生抑郁障碍总检出率为4.41%,男童检出率为2.14%,女童检出率为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男女童抑郁检出率均未见性别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母亲文化、母亲职业、抚养人类型、对儿童是否打骂、儿童睡眠情况等与儿童抑郁发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文化、是否打骂儿童、儿童睡眠与儿童抑郁发生显著相关(P值均<0.01).[结论]小学生抑郁是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母亲文化程度低及家长对儿童打骂、儿童睡眠时间少等是小学生抑郁障碍的影响因素.

  • 心理干预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践研究

    作者:郭鑫;杨美荣;路月英;耿彤瑶;张晓娜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 [方法]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31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进行测评,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后再次使用心理健康测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测评. [结果]1)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问题总分阳性检出率为38.7%,各项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顺序为:学习焦虑(67.7%)、身体症状(45.2%)、自责倾向(41.9%)、过敏倾向(22.6%)、恐怖倾向(16.1%)、对人焦虑(6.5%)、冲动倾向(6.5%).2)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心理健康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7,P<0.001). [结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主要问题表现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自责倾向.心理干预对改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有显著作用.

  • 哮喘儿童母亲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

    作者:王莉华;郭庆辉;李朝霞;马宇;王育龙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测查50例哮喘患儿,并与31例健康儿童对照,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对上述儿童母亲进行测查. [结果]哮喘儿童母亲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分值显著高于健康儿童母亲(P均<0.01).哮喘儿童与健康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基本一致.受教育程度低的哮喘儿童母亲对子女有更多惩罚严厉倾向,受教育程度高的哮喘儿童父亲有更多过分干涉倾向.哮喘儿童母亲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母亲抑郁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 [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对哮喘儿童母亲的心理帮助与支持,改善家庭养育方式,提高患儿及其母亲的生存质量.

  • 热性惊厥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分析

    作者:石冰心;赵亚茹;谭迎花;姜淑萍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儿童学龄期的智力水平和智力结构状况. [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hina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of Children,C-WISC)对30例有单纯型热性惊厥(simple febrile seizures,SFS)史、30例有复杂型热性惊厥(complex febrile seizures,CFS)史和34例无热性惊厥史的正常健康儿童进行智商测定,并对其智力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SFS组、CFS组和对照组的总智商(full intelligence quotient,FIQ)、言语智商(verbal IQ,VlQ)、操作智商(performance IQ,PIQ),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FS组与对照组比较,编码及分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9,2.967,P均<0.05),两组智商中的记忆/注意因子(M/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2,P<0.05).SFS组、CFS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VIQ与FIQ平衡性测试(差值)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9,6.461,P<0.05). [结论]FS儿童的总体智力水平正常,但智力结构不平衡,CFS儿童记忆/注意因子(M/C)存在一定缺陷,提示CFS儿童可能存在与记忆、注意相关的脑功能损害.

  • 学习成绩不良儿童93例韦氏智力测试结果分析

    作者:唐新红

    [目的]探讨成绩不良儿童的智力水平及智力结构特征. [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对在金山区妇幼保健所就诊的93例学习成绩不良儿童进行智力测试. [结果]智力正常儿童21例,边缘水平24例,轻度智力低下21例,中度智力低下16例,重度智力低下11例;女性儿童智力低下高于男性儿童;农村儿童智力低下明显高于城镇儿童;操作智商高于言语智商;病因以围产因素占首位. [结论]对学习成绩不良儿童应用韦氏智力量表进行智力测试,能客观地反映被测者智力水平,对于学习成绩不良原因判断与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12月龄超重和肥胖婴儿88例神经心理发育分析

    作者:熊淑英;黄旭丽;钟赛如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对12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为婴儿肥胖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0~6岁发育筛查测验(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 for children under six,DST),对88例12月龄超重和肥胖婴儿和88例正常体质量婴儿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发育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的异常率和在运动、社会适应、智力能区的差异. [结果]1)超重和肥胖组中DQ值可疑和异常的婴儿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超重和肥胖组DQ值>100的婴儿比例明显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2)在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分量表和总DQ值得分中,超重和肥胖组均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 [结论]超重和肥胖对12月龄婴儿神经心理发育有不良影响.

  • 济南市历下区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及营养品摄入调查分析

    作者:胡琼伟;徐凌忠;于红霞;张丹;唐浩;高婷婷

    [目的]了解历下区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行为习惯及营养品摄入基本情况及特征,为进一步开展行为干预,促进儿童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济南市历下区4所幼儿园,将所有6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的一般资料、家长的一般资料、儿童饮食行为习惯问题和儿童营养品摄入情况问题. [结果]存在饮食行为习惯问题的儿童检出率为98.8%,不良饮食行为习惯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吃快餐(66.0%),边吃饭边看电视(57.1%),挑食或偏食行为(56.4%),每餐吃的很饱(32.1%). [结论]历下区学龄前儿童确实存在饮食行为习惯问题,应加强健康教育和早期行为干预,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践行正确的饮食行为.

  • 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李静;黄彦红;董颖;曹春兰;李荔荔;张雪娇;董爽;倪佳;马辉

    [目的]了解影响沈阳市1~5岁儿童饮食行为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随机抽取8个社区和4所幼儿园共1 594名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语言鼓励、固定餐桌、使用围嘴为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的保护性因素(P均=0.00),父亲低学历为危险因素(P=0.05). [结论]针对儿童饮食行为家庭环境影响因素,加强父母的健康教育,尤以父亲为重点,提高科学的育儿理念,同时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气质、智力及运动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蓓

    母乳是婴幼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的深层次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本文就综述了母乳喂养对婴幼儿气质、智力、运动三个方面发育影响的新进展.

  • 学龄前儿童不良饮食行为现状

    作者:林卫华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是儿科临床常见现象,近年来成为儿童营养和发育行为儿科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受到生物、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儿童良好进食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是饮食行为问题的好发年龄段.饮食行为问题对儿童体格发育、神经行为发育有重要影响,与成年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雷爽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发病机制至今不明,其中讨论热门的是多巴胺系统,其次是去甲肾上腺素系统.两者同属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生物合成、消除、酶降解及受体等方面有一定的相通性和特异性.本文综述了以上各个因素与ADHD发病及治疗的关系,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ADHD发病及治疗方面具有双重作用,单独研究某个因素或某个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药物治疗研究过多侧重于单纯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虽可以短期内明显改善ADHD核心症状,却忽视了对长期治疗效果的研究,尤其是ADHD共患病,从而也局限了ADHD的治疗.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礼彬

    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是ADHD患儿的核心缺陷,而工作记忆在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当中起重要作用.关于ADHD患儿工作记忆的研究不断深入,但研究结果却存在争议,下面从神经心理学、神经分子学与基因组学、神经解剖学与神经影像学以及神经电生理学等方面,就ADHD患儿工作记忆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顾静雯;吴胜虎;徐通

    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是指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对其生活环境的主观感受,在临床工作及研究中,QoL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目标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了解QoL对于更全面评估ADHD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ADHD患者的QoL特点及影响因素,以及各种治疗方法,尤其是药物对QoL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ADHD QoL的研究方向.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临床治疗

    作者:杨斌让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慢性疾病.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但治疗的长期效果并不理想.药物治疗存在潜在的风险.在治疗过程中应按照慢性病管理要求,严密观察、定期随访,以确保大获益及小副作用.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与功能评估

    作者:徐通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心理行为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ADHD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必要的检查,多采用DSM-Ⅳ和ICD-10的诊断标准.在诊断ADHD时,不仅需要考虑其行为特征,同时也应从多方面,尤其是各种功能方面来综合考虑和评估,才能做出全面和准确的诊断.本文主要介绍了有关ADHD的行为特征、诊断及功能评估.

  • 丙戊酸钠对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Homerla、mGluR5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允霄;冉焕英;贾秀红;王建明;李有杰

    [目的]探讨在戊四氮(pentetrazole,PTZ)致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Homerla、mGluR5的表达以及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其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PTZ组和VPA干预组.PTZ腹腔注射达到点燃标准,腹腔注入VPA 15 mg/(kg·d),对致痫大鼠进行治疗;30 min后,腹腔注射PTZ诱发癫痫发作;两周后分别于致痫大鼠发作后8h、24 h处死大鼠;应用实时定量PCR (realtime-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组织Homer1a、mGluR5的表达. [结果]1)NC组无癫痫发作,VPA干预组癫痫发作较PTZ组减轻;2)PTZ组Hmoer1a于癫痫发作后8h明显升高,24 h后则明显降低;VPA干预组Homer1a表达于癫痫发作后8h及24 h均升高;3)PTZ组mGluR5表达于癫痫发作后8h无显著变化,而24h后明显升高;VPA干预组mGluR5表达于癫痫发作后8h无显著变化,24 h后明显降低. [结论]1)丙戊酸钠可明显改善致痫大鼠发作表现;2)Homerla在癫痫发作后早期短暂性升高;mGluR5在癫痫发作后早期无明显变化,而发作后24 h升高;3)丙戊酸钠可能通过调节Homerla表达进一步影响mGluR5而发挥抗痫作用.

  • 川芎嗪对高体积分数氧肺损伤新生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郦银芳;张莉

    [目的]探讨高氧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损伤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川芎嗪对高氧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 [方法]96只出生12h内的清洁级Sprague-Dawley(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24只):Ⅰ组:空气对照组;Ⅱ组:空气+川芎嗪组;Ⅲ组:高氧组;Ⅳ组:高氧+川芎嗪组.Ⅲ组、Ⅳ组新生大鼠高氧暴露(氧体积分数850 mL/L),Ⅱ组、Ⅳ组予每日腹腔注射溶于9 g/L盐水的川芎嗪30 mg/kg,Ⅰ组、Ⅲ组予等量9 g/L盐水注射.在实验3、7d和14d每组随机选取8只处死,取其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血小板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1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PECAM-1)及VEGF水平的表达,以PECAM-1阳性染色的内皮细胞面积与肺实质细胞总面积的百分比代表肺微血管密度. [结果]第3,7,14天Ⅲ组RAC值及微血管密度较Ⅰ组、Ⅱ组、Ⅳ组均减少(P<0.05).Ⅲ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PECAM-1及VE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组、Ⅱ组、Ⅳ组.Ⅳ组新生大鼠第3,7,14 d时肺组织RAC值、肺微血管密度、PECAM-1及VEGF蛋白表达和Ⅰ组、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氧暴露抑制新生鼠肺VEGF的表达,川芎嗪可改善肺发育,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的表达有关.

  • 应用M-CHAT量表筛查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结局分析

    作者:姚亦;李云;张莺;张越

    [目的]分析在社区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应用M-CHAT量表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筛查结果与后期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是否存在一定统计学关联. [方法]在社区儿童保健门诊使用M-CHAT表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工作,记录筛查结果,一年后,应用自行编制问卷对84例筛查阳性的儿童进行电话随访,询问筛查阳性儿童是否到三级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确诊,记录确诊结局;同时,采用成组配对的方法,选取门诊使用M-CHAT量表筛查阴性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84例筛查阴性的儿童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在过去的一年内是否存在心理行为问题,是否到三级专科医院心理门诊确诊,分析使用M-CHAT量表的筛查结果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否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关联. [结果]使用M-CHAT量表筛查,一年后随访结果显示,筛查阳性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筛查阴性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社区儿童保健门诊工作中纳入M-CHAT量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团体心理辅导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研究

    作者:刘霞;张跃兵;宋爱芹;梁亚军;翟景花;李印龙

    [目的]对济宁市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探索适合改善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 [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济宁市1 705名农村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问卷调查,对留守初中生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为主的干预方法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 [结果]1)1 705名农村初中生中留守学生为546名,占32.0%;2)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MHT得分比较,八个因子中(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过敏倾向和自责倾向)除了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外,其他六个因子得分和总焦虑倾向得分留守组均高于非留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4);3)干预结束后,经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因子处理因素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除身体症状外,其他各因子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留守初中生,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提高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奥尔夫音乐疗法应用于重度孤独症儿童的个案分析

    作者:程虹毓;刘燕;朱继孝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严重的儿童精神病,其基本特征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1],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预后不良.目前我国未对孤独症进行流行病学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在2005年我国孤独症儿童有30~50万,其中约有10%属于重度孤独症患者[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著名、影响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3],其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原本性音乐教育,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重视体感,以节奏为基础,以综合性、参与性、创造性和互动性为基本原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互动音乐游戏与戏剧表演、声音造型四方面[4].

中国儿童保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