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중국아동보건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579
  • 国内刊号: 61-13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0
  • 曾用名: 中华儿童保健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玉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快速自动命名和快速交替刺激测试学龄前本土化常模的研究

    作者:张敏;解雅春;杨蕾;洪琴;童梅玲;池霞

    目的 建立快速自动命名和快速交替刺激测试(RAN/RAS Tests)学龄前本土化测试常模.方法 本研究通过采用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利用本土化后的RAN/RAS测试对南京市区8所幼儿园的31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1)314名儿童(男156名,女158名)分为4个年龄组,性别比为1∶ 1.01;2)不同性别测试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年龄组各个条目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P<0.001);3)时间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92~0.95,测试者重测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98~0.99,效度检测提示两两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土化后的RAN/RAS测试各指标有着显著的年龄梯度,符合发育规律,可作为国内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早期评估工具.

  • 185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韦氏智力测试第Ⅳ版测量结果分析

    作者:孙金磊;杜亚松;江文庆;邓思宇;赵力聪;栾风焕;郭润蒲

    目的 探究ADHD患儿的智力特征以及智商和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韦氏智力测试第Ⅳ版和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185例6~16岁ADHD患儿进行智力测试和行为评估,并与健康儿童对比.结果 1)研究组的智力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亚型之间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之间认知效率指数和认知效率相对低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ADHD患儿智力和行为问题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 ADHD患儿智商低于正常儿童,且存在认知效率低下的智力内部特征,其智商与学习行为和焦虑情绪存在负相关.

  • 南京市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依恋特点的比较

    作者:詹明心;陈一心;陈图农

    目的 从依恋理论的视角对南京市区经济文化水平条件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依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2010-2013年调查的南京市区正常儿童一般情况调查表与青少年依恋问卷资料,对99名独生子女与87名非独生子女的问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组儿童的依恋特点,以及父母文化程度、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对依恋特点的影响.结果 独生子女组家庭依恋亲和性、消极性、依赖性、焦虑性,朋友依恋亲和性、消极性、依赖性、焦虑性得分与非独生子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父母文化程度、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青少年依恋问卷各因子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南京市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依恋特征相同.父母文化程度、性别、不同年龄阶段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依恋特征无影响.

  • FADS1、FADS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联研究

    作者:康晶;邹明扬;马永娟;宋小欢;孙彩虹;郝艳秋;夏薇;武丽杰

    目的 分析参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FADS1和FADS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中国汉族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病例和对照各243例,采集外周血并提取DNA.利用人类基因库数据和Haploview 4.2软件筛选FADS1和FADS2基因的标签SNPs,采用Sequenom Mass ARRAY系统对SNPs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标签SNPs与ASD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FADS2基因的rs526126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等位基因OR=0.54(0.41~0.72),G/G基因型OR=0.05(0.02~0.19),P均<0.001].结论 FADS2基因可能与中国汉族儿童ASD发病风险存在关联性.

  • 江苏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其与家庭养育环境关系的研究

    作者:田甜;宋佳;秦月意;张丹;李婧;胡幼芳

    目的 了解目前江苏省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家庭养育环境的关系,为早期干预儿童行为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南京、南通、镇江、宿迁、盐城5个城市的1 190名4~6岁学龄前儿童,应用“4~16岁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3~6岁幼儿家庭养育环境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学龄前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7.81%,“躯体体诉、攻击”2个行为因子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不良家庭养育环境的检出率为13.11%,“环境气氛”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不同家庭养育环境下行为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家庭养育环境因子主要为忽视干涉惩罚和环境气氛.结论 家庭养育环境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影响显著,建立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对促进学龄前儿童行为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 孤独症谱系障碍男童智力结构特征的分析

    作者:李改智;杜亚松;赵力聪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男童智力特征,为诊断和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95例4~16岁ASD男童进行评估,工具为中国韦氏幼儿智力量表第四版(WPPSI-Ⅳ)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结果 ASD男童的总智商分布从智力低下至超常,40%男童知觉推理指数分布在85~114为主,而总智商和其他指数以低于70为主.在分测验中,7~16岁组知觉推理分测验中,积木得分高于其他分测验(F=4.454,P=0.013);工作记忆分测验中,“背数”高于“字母-数字”(t=2.285,P=0.026).智力均衡性方面,4~6岁组工作记忆指数高于加工速度指数(t=3.453,P=0.002);7~16岁组知觉推理指数均高于言语理解指数(t=2.542,P=0.013),而在两组中,一般能力指数均高于认知效率指数(t=3.385,3.467,P<0.01).结论 ASD男童存在智力发展不均衡,在重视言语训练的同时,要加强认知效率的训练.

  • 孤独症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中的表现特征及差异

    作者:罗美芳;曹牧青;郭翠华;王旭祥;静进

    目的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与语言发育迟缓(LR)儿童在中文版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中的表现特征及其差异,为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鉴别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6年9月-2017年2月就诊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并确诊为ASD和LR的16~30月龄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ASD儿童44例,LR儿童25例.研究人员与家长共同完成ASQ-3与ASQ-SE,筛查评估两组儿童在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个人-社会、社交-情绪等能区的发展水平.结果 ASD儿童在ASQ-3五大能区及ASQ-SE中的筛查不通过率均高于LR,其中大动作、精细动作、个人-社会能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年龄等混杂因素后,ASD组在大动作(OR=2.52,95 %CI:1.24~5.11)和个人-社会(OR=2.15,95%CI:1.18~3.94)能区的表现仍较LR组更差.结论 16~ 30月龄的ASD儿童,其大动作和个人-社会能区的发育比LR儿童更差.当存在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在ASQ-3筛查中合并有大动作和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落后时,建议对其进行特异性的孤独症筛查与诊断评估.

  • 深圳市南山区7940名学龄前儿童感觉加工能力分析

    作者:蒋雪明;黄彦科;高武红;孙彦香;王鹭;陈好煌;江文庆;杜亚松

    目的 调查南山区学龄前儿童感觉加工能力.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深圳南山区84所幼托机构儿童的家长发放“简式感觉剖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龄前男童与女童比较,男童的味觉/嗅觉敏感性(P=0.007)、运动敏感性(P=0.005)、低反应度/寻求感觉(P<0.001)、听觉过滤(P<0.001)得分低于女童.3岁组儿童运动敏感性、低反应性/寻求感觉、听觉过滤因子分较低,5岁组儿童运动敏感性(P<0.001)、低反应性/寻求感觉(P<0.001)、听觉过滤(P<0.001)、精神不振/虚弱(P<0.001)因子分较3岁组与4岁组儿童高.运动敏感性、低反应性/寻求感觉、听觉过滤、精神不振/虚弱因子分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结论 男童的感觉加工困难程度高于女童,学龄前儿童的感觉加工变异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减缓趋势.

  • 女性青少年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及其与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

    作者:马爽;陈晶琦;于卜一;金怡晨;姜颖颖

    目的 探讨女性青少年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关联,为制定预防儿童同伴暴力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某高等职业学院对757名二年级女生开展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有28.0%的女生报告16岁前曾经历过下列1项或以上被同学暴力伤害经历:被同学徒手打(11.9%)、用物品打(0.8%)和被当面羞辱(2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没有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经历的女生比较,童年期有过同伴暴力受害经历的女生出现忧郁或无望、自杀意念、喝醉酒、不健康减重行为、抑郁症状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童年期同伴暴力受害与女性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相关,提示预防童年期同伴暴力可能会减少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发生.

  • 胱抑素C在新生儿窒息肾功能损伤中的评价意义

    作者:郭芳;张强;安媛;高旭;康鹏讲;李菊花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共79例(男37例、女42例),按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分为轻度窒息组(55例)和重度窒息组(24例);同期选择健康足月新生儿共50例(男23例、女2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新生儿血清Cys C水平,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轻度窒息组Cys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Cr、BU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度窒息组Cys C、Cr和BUN水平较轻度组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窒息组中Cys C、Cr和BUN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9.0%、25.5%、21.8%,各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度窒息组中Cys C的异常率为87.5%,显著高于Cr和BUN的异常率(分别为41.7%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7,P<0.01).血清Cys C与BUN和Cr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0.84,0.88,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可作为评价新生儿窒息致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且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较血清BUN、Cr更高,对临床窒息新生儿肾功能监测、病情判断和预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 孤独症儿童语言水平探究

    作者:王碧君;苏小娜;吕玲;张嵘

    目的 分析4岁左右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的情况及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距.方法 1)利用词汇掌握量表测量103例正常儿童和100例孤独症儿童词汇掌握情况.2)利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词汇掌握量表对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进行测量,并计算三种测量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各类词汇掌握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各类词汇损伤程度变化一致.词汇掌握情况与CARS、ABC中语言能力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3.5~4.5岁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显著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词汇掌握呈现“一损俱损”的模式.利用CARS,ABC以及词汇掌握量表测量孤独症儿童语言能力的方法是可靠的.

  • 南昌市行为问题儿童血清双酚A、性激素水平调查

    作者:李骄阳;赖肖;肖新华;齐潇雁;章英;范广勤

    目的 了解南昌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及与双酚A(BPA)、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南昌市4所小学的176名7~11岁儿童,由家长统一填写调查问卷表及Conners父母问卷调查表.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BPA含量,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含量.结果 176名调查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3%,其中心身问题检出率高(6.8%);男童学习问题和多动指数检出率高于女童;8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高;血清BPA水平是儿童焦虑的独立预测因素(β=0.172);母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和高性激素水平(E2和T)是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保护因素(OR母亲文化-0.649;OR性激素=0.801).结论 南昌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提高母亲文化程度、减少BPA暴露和控制性激素水平降低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

  • 太原市0~2岁正常儿童发育特点分析

    作者:丁俊丽;陈志国

    目的 分析太原市0~2岁正常儿童五功能区发育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经验证据.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发育商检测的0~2岁976名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儿童发育量表测试.按照性别分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儿童五功能区发育商性别差异比较分析.结果 儿童社交行为发育呈现“U”型曲线关系;语言能区发展呈逐渐下降趋势;女童综合发育商、适应性与精细动作均高于男童(P均<0.05或<0.01).结论 需关注语言能区均衡发展以及有目的的增强男童精细动作方面的锻炼,培养其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以及独立处理生活的能力.

  • 武汉市呼吸道感染儿童博卡病毒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作者:王瑢;熊诗思;倪文昌;鲍星星;边俊梅

    目的 分析武汉市呼吸道感染儿童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1日-2015年12月1日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的36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在疾病急性期用一次性吸痰管采集患儿鼻咽分泌物(NPA)标本液2 ml.先进行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筛查,然后采用PCR方法检测HBoV基因,对阳性标本进行序列验证及分析.结果 1)对365份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阳性检出率高18.90%(69/365),其他依次为腺病毒(ADV)阳性15例(4.11%),副流感病毒Ⅲ(PIV-Ⅲ)阳性8例(2.20%),甲型流感病毒(IFV-A)阳性5例(1.37%),乙型流感病毒(IFV-B)阳性3例(0.82%),副流感病毒Ⅱ型(PIV-Ⅱ)阳性2例(0.55%).2)365例标本中,32例(8.77%)出现HBoV的PCR扩增产物,均为单一条带,大小约为354 bp,与预期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合,显示为HBoV阳性.32例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后经Blast分析,HBoV1型28例(7.67%),HBoV2型3例(0.82%),HBoV3型1例(0.27%).3)32例HBoV阳性患儿中,其中男19例,女13例,男女比例为1.47∶1;年龄3~13个月,平均6.87个月.结论 HBoV感染是引起武汉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之一,主要以HBoV1型感染为主,而且多为混合感染.应加强对婴幼儿的预防保健工作,以便进行合理用药、早期治疗.

  • 类似NEC表现的新生儿过敏性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魏铭;李文斌;陈佩娟;常立文

    目的 研究新生儿过敏性肠炎临床表现,并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鉴别,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类似NEC表现的新生儿过敏性肠炎患儿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为44 d女婴,生后4d开始完全人工喂养后出现腹胀、呕吐、血便等症状,腹部影像学呈NEC表现,禁食后临床征象缓解,并反复发生.进一步行食源性过敏原测定示牛奶蛋白过敏.经抗感染并换用氨基酸配方奶喂养后所有症状消失.结论 新生儿过敏性肠炎可呈NEC表现,临床上需注意鉴别.

  •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饮食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熊祯;张传杰;王仕琼;陈磊

    目的 分析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与家庭饮食环境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460名1~5岁儿童进行儿童饮食行为干预问卷调查,并收集与儿童相关的社会人口学、饮食行为及喂养行为资料.结果 抚养人不良喂养习惯、焦虑情绪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相关;对于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而言,危险因素包括抚养人不良喂养习惯、焦虑情绪;保护因素包括情感交流;多因素分析表明,对于儿童饮食行为具有影响的因素包括儿童的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结论 儿童良好饮食行为的塑造是长久而持续的,以家庭为单位,并结合家庭饮食环境的个性化测评指导将是未来儿童饮食行为干预研究的方向.

  • 新疆1985-2014年柯尔克孜族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分析

    作者:艾热提·买提热依木;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目的 了解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变化,为改善新疆少数民族青少年体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1985、1995、2005和2014年新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资料,对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胸围发育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1985-2014年30年间,新疆柯尔克孜族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呈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柯尔克孜族男、女生7~18岁各年龄组身高、体重和胸围指标平均增加值分别为6.7 cm和5.6 cm、5.6 kg和4.9 kg、0.5 cm和2.9 cm,7~18岁同年龄组比较,多数年龄组差异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新疆7~18岁柯尔克孜族青少年身体形态继续增长,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 西甲硅油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30例分析

    作者:陆璐

    目的 对西甲硅油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为改善早产几胃肠功能及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早产儿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治疗组在喂奶后予西甲硅油0.2 ml/次,每日3次并联合微生态制剂双歧三联活菌散0.5 g/次,每日2次,疗程5~7 d.结果 治疗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甲硅油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治疗可明显减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 杭州市某区幼儿情绪能力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章宝丹;徐伟娟;周驰;杜宇立;陈敏燕;茅亚丽;许亮文

    目的 调查杭州市某区幼儿情绪能力的现状,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于2016年,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抽取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对在预防接种留观室及儿童保健门诊部的381名12~36月幼儿(以其母亲作为报告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评估量表》的外显行为域及内隐行为域筛查幼儿的情绪能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幼儿情绪能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检出外显行为域异常的幼儿37人(9.7%),内隐行为域异常的幼儿44人(11.5%);多重线性回归提示,外显行为域的相关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β=0.836,P=0.001),内隐行为域的相关因素为幼儿性别(β=1.980,P=0.003).结论 杭州市某区幼儿的情绪能力不容乐观,母亲文化程度、幼儿性别是影响幼儿情绪能力的主要因素.建议家长加强学习培养幼儿的相关知识,高度重视幼儿(尤其是女性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

  • 宜昌地区0~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文;王敏

    目的 分析0~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家庭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0~6岁儿童哮喘病人110例(观察组)和同期来院的无喘息发作史的0~6岁儿童110例(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0~6岁儿童哮喘的变量包括性别、食物过敏史、吸人性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和被动吸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是0~6岁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均是0~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患儿家属及临床工作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干预,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时机使用枸橼酸咖啡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子充;蒋琦;林梅芳;陈烨;文革生

    目的 分析不同时机使用枸橼酸咖啡因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以湖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1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试验对象:其中65例出生后即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患儿为早期治疗组,均于生后2h内完成用药[首次用药完成时间为生后(1.2±0.4)h],首剂20 mg/kg,24 h后给予5mg/kg,每24h1次,静脉泵入;61例出现呼吸暂停后再使用枸橼酸咖啡因的患儿为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首次用药完成时间为生后(30.8±20.5)h]用药剂量及方法同早期治疗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患儿用药24 h后呼吸暂停发生率、枸橼酸咖啡因干预时间、氧疗时间、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方面比较,早期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早期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事件比较:两组患儿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早期治疗组多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治疗组在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近期预后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GnGHa治疗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P1NP、β-CTX、N-MID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琰华;赵忻

    目的 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P1NP、β-CTX、N-MI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102例ICPP女童作为研究对象,予以GnRHa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生长发育情况、激素水平、骨代谢水平.结果 治疗后的BMI、PAH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子宫容积、卵巢容积显著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P-LH、P-FSH、E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的β-CTX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P1NP、N-MI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nRHa在治疗ICPP女童方面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机体激素水平,抑制成骨细胞功能,改善患儿骨代谢水平.

  • 广州市流动儿童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陈宁静;刘可;卜秀青;王筠;尤黎明

    目的 描述广州市流动儿童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广州市4所民办小学585名五、六年级学生的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流动儿童两周就诊率为54.8%,影响流动儿童两周就诊的因素是流动儿童的性别、父母的宗教信仰情况.2)流动儿童过去1年内住院率为4.8%,住院原因主要为创伤和感冒.3)流动儿童定期体检率为75.4%,建档率仅为17.3%,影响流动儿童建档的因素是父母在广州的情况.4)过去一年内有10.5%的流动儿童返乡就医.返乡就医的原因,主要是“父母探亲时顺便带孩子看病”(41.2%)和“城市医疗费用太高”(23.5%).结论 流动儿童两周就诊率较低、住院率低,预防保健利用不足.

  • 家庭功能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症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栾风焕;杜亚松

    通过分析国内外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家庭功能的研究,重点从家庭环境、家庭冲突、教养方式和家庭沟通情况四个方面讨论不良的家庭功能对ADHD儿童症状的影响,为ADHD儿童的家庭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和视角.

  • 婴幼儿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

    作者:周琴;叶侃

    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长,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但至今,此病仍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儿童来说,过敏的病症主要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中,对于1岁内的婴儿,常见的表现是湿疹.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很多,如遗传、食物、外界刺激等,但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众说纷纭.本文就近年来对湿疹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或保健预防提供有关依据.

  • 青少年健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作者:徐荣彬;杨招庚;王西婕;马军;宋逸

    青少年健康作为人一生健康的基石,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在我国也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亟需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青少年健康现状并监测其发展趋势,指导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的实施,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在我国现有健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及其制作过程,不局限于体质健康、心理健康、常见疾病,引入健康的影响因素,突出大健康的概念,对于制定适合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指标体系将具有重要意义.

  •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中相关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盼盼;李艳英;班博

    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是指由垂体前叶合成和分泌释放的生长激素(GH)不足,或由于GH分子结构异常等所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GHD不仅可导致身材矮小、生长缓慢,也可引起各种代谢紊乱.GHD患儿应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不仅能促进其线性生长,也会对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VD)标志物,如脂质谱、炎性介质、脂肪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物质、凝血-纤溶系统等生化指标、身体组分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超声指标产生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过程并可导致CVD的发生.人们对于rhGH的长期安全性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关于GHD患儿应用rhGH治疗前后相关CVD标志物变化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 X-连锁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突变研究进展

    作者:李恬恬

    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以肾磷酸盐丢失、维生素D代谢及骨钙化异常为特征的可导致骨骼、牙齿等发育不良的遗传性佝偻病,主要以X-连锁显性遗传为主.本文就X-连锁低血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PHEX基因突变进行综述,以期为佝偻病的基因研究提供依据.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乳鼠脑组织白介素1β与白介素6水平的研究

    作者:吕铁钢;王晓梅;李秋波;陈宗波

    目的 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乳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与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探讨EV71致中枢损害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1日龄120只ICR乳鼠随机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腹腔注射法建立EV71感染乳鼠模型.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脑组织中EV71载量.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液中IL-6与IL-1β含量.结果 感染组3d、5d与7d乳鼠脑组织匀浆IL-1β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感染组3d、5d、7d与10d乳鼠脑组织匀浆IL-6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1d与14 d乳鼠脑组织匀浆IL-1p及IL-6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71感染乳鼠早期脑组织中IL-1β及IL-6含量明显升高,其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是EV71致中枢损害可能的机制之一.

  • 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的影响

    作者:张海林;黄静;张菲

    目的 分析知信行(KAP)模式健康教育对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鄂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早产儿135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Ⅰ组63例,Ⅱ组72例;Ⅰ组运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Ⅱ组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早产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早产儿纠正6月龄时比较两组早产儿父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早期干预依从性.结果 Ⅰ、Ⅱ组早产儿父母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分别为48.91±8.41、51.34±8.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P>0.05);Ⅱ组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较好者所占比例为73.61%,明显高于Ⅰ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6.65,P<0.01).结论 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早产儿父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早产儿早期干预依从性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 健康宣教对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谢亮亮;张悦;王惠珊;曹慧;姚礼明

    目的 研究健康宣教对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影响,为更好地提高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 以824名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收集一般情况、院内纯母乳喂养情况、健康宣教及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结果 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率为64.7%.分别有80.3%和93.8%在入院前、后接受了宣教,但仅有32.9%的剖宫产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调整社会人口统计学等信息后,入院前接受宣传次数≥4次、入院后接受宣教的次数≥4次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比例较高,其OR值(95%CI)分别为2.27(1.50~3.42)和3.75(2.02~6.97);母乳喂养认知水平达到熟悉的剖宫产产妇院内纯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较大(OR=3.39,95%CI:2.17~5.28).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全面系统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指导,加强对母乳喂养认知水平的提高将是促进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手段.

  • 基因检测诊断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作者:苏杭;闫永彬;马淑霞;郑宏;李向峰;任献青;翟文生;丁樱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又称Louis-Bar综合征,是累及神经、血管、皮肤、网状内皮系统、内分泌等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所致的共济失调,1岁左右即可发病,首发症状常为学步婴儿样站立,提示小脑进行性神经运动性退变;6岁后眼结膜及面部皮肤出现瘤样小血管扩张[1].该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均很复杂的遗传性疾病,临床确诊有时很困难,基因检测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本例报道即为通过基因检测确诊该病.

  • 孤独谱系障碍非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杜亚松

    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互动模式异常,兴趣范围狭窄和活动内容局限.除了药物治疗外,近几年来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本述评主要介绍心理行为干预、物理治疗、电子辅助系统、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小儿肥胖的国际研究热点分析

    作者:张姝;丁宁;刘洋;闻德亮

    目的 通过搜索国外有关小儿肥胖的相关文章,分析得出国外小儿肥胖的研究热点.方法 通过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小儿肥胖的国外文献进行总结,下载PubMed数据库所有文献的主题词等相关信息并统计主题词出现的频率,截取频次≥100次的主要主题词与副主题词作为高频主题词备用;下载Web ofScience数据库中所有文献的引文,截取频次≥150次的引文作为高被引论文.统计高频主题词、高被引论文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形成共现矩阵,利用gCLUTO统计软件对矩阵做聚类分析.结果 1)PubMed数据库:共检出有关小儿肥胖的论文20 208篇,出现频次≥100次的主要主题词与副主题词为56个,其中出现频次高的主题词为体质指数,出现频次为982次,通过对这56个高频主题词聚类得出9个研究热点.2)WOS数据库:共检出有关小儿肥胖的论文22 534篇,出现频次≥150次的引文为42篇,通过对这42篇论文的高被引论文聚类得出7个研究热点.结论 对2013-2015年间发表的小儿肥胖相关文献热点分析显示,该领域的学者关注生活方式对肥胖的影响、心理因素的重要意义、小儿肥胖的相关并发症等,更加重视对小儿肥胖领域相关疾病的干预和追踪.本研究体现了小儿肥胖相关研究领域历史沿革与未来分析发展的大体方向.

    关键词: 小儿 肥胖 热点分析
  • 2000-2016年中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Meta分析

    作者:戴琼;徐海青;汪鸿;赵职卫;张玄;周爱琴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了解我国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流行现状.方法 检索2000-2016年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及PubMed中收录的有关中国儿童ASD患病率研究的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估算患病率,并对性别和城乡因素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样本量215 700人,患病人数462人,合并患病率为0.24%(95%CI:0.18~0.29).根据不同性别、城乡进行亚组分析,男性患病率0.35%(95%CI:0.26~0.44),女性患病率为0.07%(95%CI:0.05~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03,P<0.001).城市患病率0.17%(95%CI:0.08~0.26),乡村患病率0.09%(95%CI:0.05~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86,P=0.200 4).结论 儿童ASD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建立统一、规范的ASD患病率调查研究方法来进行ASD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加大对儿童ASD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中国儿童保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