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中国儿童保健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ld Health Care 중국아동보건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中华预防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1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579
  • 国内刊号: 61-134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52-180
  • 曾用名: 中华儿童保健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杨玉凤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初中生网络使用与情绪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常宪鲁;王华云;张燕

    目的 了解初中生网络使用与情绪状态的相互关系,了解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网络使用自评量表对镇江市城乡4所初一至初三82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检出网络过度使用者44人,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生32人(3.88%),女生12人(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P=0.002).网络过度使用与非过度使用之间存在明显情绪差异,网络过度使用组焦虑、抑郁情绪高于网络非过度使用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网络使用总分与焦虑、抑郁情绪、年级、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等密切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学校恐怖、抑郁、父亲文化、性别等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 初中生网络过度使用问题应引起重视,网络过度使用与情绪障碍明显相关,情绪障碍、父亲文化低、男生等是网络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 陕西农村0~18月龄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铁、锌含量及其与贫血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媛媛;刘黎明;杨文方;张水平;王懿

    目的 了解陕西部分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铁、锌状况,探讨其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陕西澄城县和富平县农村336名出生至18个月婴幼儿,检测其血清维生素A、铁、锌状况和血红蛋白含量,并对贫血与非贫血儿童血清中三种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结果 336名0~18个月婴幼儿贫血118例,贫血检出率为35.12%,血清维生素A、铁、锌缺乏率分别为67.27%、29.1%和90.9%;贫血组血清VitA、铁、锌的平均含量(0.54 μmol/L、881.21 μg/L,610.01 μg/L)明显低于非贫血组(0.81 μmol/L、1 227.93 μg/L,679.40 μg/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陕西农村地区0~18月龄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Fe、Zn缺乏现象较为普遍,贫血儿童血清维生素A、铁、锌含量显著低于非贫血儿童,有显著相关性.

  • 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设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何致敏;王惠珊;徐韬;潘晓平;周淼;张彤

    目的 了解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开展及门诊设置情况,为规范化建设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对2012年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以及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调查的23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各儿童保健门诊设置率仅50%左右.县级和区级机构间门诊设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东、中、西部地区仅听力保健门诊设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构业务用房面积、儿保门诊用房面积和儿保门诊人数与儿保门诊设置数量有关.结论 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门诊设置率低,不同地区机构间门诊设置存在差异,应加强业务用房面积和人员投入.

  •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调查研究

    作者:惠亚茹;张晶晶;盖若琰;徐凌忠;崔伊萌;祁华金

    目的 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及相关行为,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内随机抽取2个县(高唐、长青)8个乡(镇)幼儿园的0~7岁的735例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并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在36.6%的留守儿童中,不同看护类型的儿童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非留守儿童都能在生病时到医院看病或请医生上门治疗(P<0.05).结论 父亲看护的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是高的,建议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改善他们的卫生及就医行为.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哮喘及过敏性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钱兴国;曾小周;王培席;危兆璋;王诗琴;黄敏华;谢霞平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为寻找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对27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278例正常儿童进行哮喘及过敏性疾病的调查.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x2检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儿童哮喘、湿疹患病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与1.1%和4.3%与1.8%,P>0.05);病例组有持续6个月发痒/疹子、曾经诊断鼻炎、近一年有哮喘症状的、及经常有流涕、眼痒、鼻塞等过敏现象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过敏性鼻炎(P=0.029,OR=2.021,95%CI:1.074~3.803)及经常有流涕、眼痒、鼻塞(P=0.012,OR=1.863,95%CI:1.147~3.024)是ADHD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过敏性鼻炎及经常有流涕、眼痒、鼻塞的发生存在相关性,而与哮喘及湿疹发生的关系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 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

    作者:叶盈

    目的 探讨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亲社会倾向的现状和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和积极品质培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和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对1 56名小学留守儿童和16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f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和亲社会倾向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高,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六种亲社会倾向的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支持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5);社会支持与亲社会倾向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r=0.04~0.25,P<0.05或<0.01);主观支持对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紧急的亲社会倾向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对情绪性的亲社会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小学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表现出来的亲社会倾向越多,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影响亲社会倾向的主要因素.

  • 湖北省2006-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研究

    作者:姚星朋;张迟;王晓南;王雷;李琼;唐险峰;李金泽

    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疹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麻疹的防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湖北省2006-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湖北省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7年内监测报告系统中共报告疑似麻疹604例,实验室诊断2 520例,临床诊断12 868例,共诊断麻疹病例15 388例,其中15岁以下报告病例为12 156例;2006-2009年为高发年,其年发病率分别为4.02/105、6.42/105、6.88/105、7.01/105,总体上呈现高度散发的状态;全年以4、5月份为高发月份,5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1.74∶1;年龄分布中小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年龄24 d;在预防接种史中,2009-2012年监测数据中无免疫史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29%、29.41%、33.72%和66.83%;散居儿童8 634例,占56.10%;学生2 482例,占16.13%.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免疫的成功率和查漏补种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甚至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加强小月龄的常规免疫及免疫策略的应对对湖北省麻疹免疫规划工作尤为重要.

  •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苏允鹏;杨红;史惟;陈鸣;李惠;朱默;廖元贵;邵肖梅

    目的 研究全身运动(general movements,GMs)质量评估技术在足月脑损伤儿脑瘫发育结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同顾性纳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足月脑损伤儿55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GMs评估并至少有一次不安运动阶段的评估,随访至1周岁后根据临床神经学表现及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 2)明确其运动发育结局,分析GMs评估对脑性瘫痪发育结局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纳入研究的55例足月脑损伤儿的GMs评估中,20例为不安运动缺乏,35例为不安运动存在.随访结局:1周岁后19例临床诊断为脑性瘫痪,36例临床诊断为非脑性瘫痪.GMs评估(不安运动阶段)对足月脑损伤儿是否发展成为脑性瘫痪的预测效度为:敏感性89%、特异性92%、阳性预测值85%、阴性预测值94%.结论 GMs评估对于足月脑损伤儿的远期运动发育结局(是否发育为脑性瘫痪)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作为一种非侵入性、非干扰性的新型神经运动评估工具,GMs评估适合在足月脑损伤儿随访工作中推广应用.

  • 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血清IL-6、TNF-α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艳红;赵先锋;贾美云;闫安平

    目的 研究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中自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50例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和26例健康新生儿的血清IL-6、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水平在不同出血量组之间IL-6、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L-6、TNF-α水平在不同出血量组部位之间IL-6、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出血足月新生儿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增高,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 北京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发病趋势研究

    作者:张伯昕;李小芳;余毅震

    目的 分析北京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发病率变化和发病趋势,为合理制定CH的防治、保健的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1994-2011年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及统计推断.结果18年来,北京市CH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发病率为31.80/105.2003年CH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由放免法改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此可能为北京市CH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 1994-2011年北京市CH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安康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状况与治疗分析

    作者:梁德武;牟红梅;张玲;任紫兰;李侠;姜家艳;刘锋;杜芸芸;刘晓莹

    目的 了解安康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状况、阳性切值和对患儿的治疗与评价.方法 对安康市2010年6月-2012年1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低筛查,筛查阳性患儿召回测定TSH、FT4以确诊;对筛查中正常新生儿干血片TSH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阳性切值;诊断CH的患儿口服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治疗后于6月龄、1岁时测定其体重、身长、头围,于1岁时采用Gecell智能发育量表测定智力发育商,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比较.结果 筛查新生儿54 306例,筛查率81.38%,召回率91.18%,确诊CH 32例,发病率1/1 697.确定先天性甲低筛查阳性切值为7.8 μU/ml.经过治疗CH患儿生长发育达到正常儿童水平(P>0.05),满1周岁CH患儿28例,无一例发生智力低下,但在部分能区发育边缘状态比例较高.结论 安康市先天性甲低发病率高;对确诊的CH患儿实施及时、规范、安全地治疗和随访指导可以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目前安康市先天性甲低筛查阳性切值需要调整为7.8 μU/mL,以减少漏诊.

  • 早期康复干预对高危因素早产儿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杨春燕;许平

    目的 观察NICU病房内早期康复干预对具有高危因素早产儿预后疗效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2年7月入住聊城市人民医院NICU病房有高危围生期因素合并有脑损伤的早产儿1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的自愿性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治疗措施及家庭干预,干预组在NICU病房即给予早期“康复干预”措施;纠正胎龄40周时行NBNA评分,纠正年龄3月龄、6月龄时采用Infanib量表进行早期运动发育评估,于6、12个月龄时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智力指数测定,以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结果 干预组在住院期间各脏器合并症发生率减低,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早产儿在3、6月龄时Infanib评估结果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MDI与PDI方面,治疗组生后6、12个月时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干预组后遗症发生率为11.3%,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2%(x2=3.98,P<0.05).结论 对NICU病房有脑损伤高危早产儿生命体征平稳后行早期康复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其运动和智能发育,减少合并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 江苏省中小学生近视戴镜及用眼卫生状况调查

    作者:张佩斌;卫平民;苏立新;杨翎;姚成

    目的 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用眼卫生和近视戴镜状况,分析中小学生对近视戴镜的认知及影响近视戴镜的环境因素.方法 在江苏省82个学校监测点中抽取9所小学和9所中学共18所学校,每一个年级抽取1~2个班级,共调查中小学生4 068人,采用“中小学生视力及用眼卫生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全省中小学生近视戴镜率为34.56%,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中小学生近视戴镜的高峰年龄在10岁,70%以上学生戴眼镜在12岁前.中小学生读写距书本距离>30 cm只占1/5,小学生平均每天读写时间1~2 h占20%,五、六年级小学生有10%>3 h.中小学生平均每天参加户外活动时间在1h以内占78%,30%左右的学生睡眠时间不足.结论 预防及控制近视眼小学生是关键,切实减轻学生的各种学习负担,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是预防及控制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举措.

  • 广西地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可疑阳性的召回情况分析及对策

    作者:罗超;陈少科;黄莹;文娟;李旺;林彩娟;俸诗瀚;玉晋武;耿国兴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可疑阳性的召回情况及未召回原因,制定对策以提高召回率.方法 对2012-2013年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CH筛查召回情况进行分析,以各合作单位送检的所有新生儿为对象,测定血样中TSH含量,筛查结果阳性者及时电话召回,以血清标本复查确诊.结果 2012-2013年广西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共筛查488 519例,初筛阳性7 777例,召回6 559例,确诊CH 321例,发病率1/1 522.不同初筛结果、不同生活环境可疑患儿召回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产院之间可疑患儿召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召回原因主要是经济问题.结论 广西地区地理环境因素及家长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召回率有极大的局限性.

  • 佛山地区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张章;范联;刘莹;李振安;余风慈;戴怡蘅

    目的 通过对初生婴儿聋病易感基因的普遍筛查,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完善防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1 902名生后3~5 d的新生儿,在听力筛查基础上采集微量足跟血进行基因GJB2、线粒体12SrRNA、SILC26A4的聚合酶链扩增反应(PCR),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检测GJB2基因35delG、176-191del16、235delC、299-300delAT;SLC26A4基因IVS7-2A>G、2168A>G;线粒体12SrRNA基因1494C>T、1555A>G等3个基因8个突变位点;对聋病易感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50例聋病易感基因突变,3个基因5个位点突变的总体携带率为2.63%;男性携带率为2.90%,女性为2.35%;禅城、南海、顺德区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3.51%、3.31%、3.10%;不同年龄组孕母(20岁~、25岁~、30岁~、40岁~)所生新生儿检出聋病易感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48%、2.72%及2.94%;未检出GJB2基因35delG、176-191del及线粒体12S rRNA基因1494C>T位点突变.聋病基因携带者均通过了听力筛查.结论 聋病易感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在男女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不同年龄组孕母所生婴儿中无显著差异;在听力筛查基础上联合开展聋病易感基因普遍筛查,及时发现可通过常规听力筛查但具有迟发性耳聋高危因素的儿童,早期干预指导,对完善及优化防聋策略具有指导意义.

  • 高危新生儿扭动运动阶段与婴儿痉挛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雨晴;杨忠秀;朱萍;李之林

    目的 探讨高危新生儿扭动运动阶段与婴儿痉挛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对178例在康复科随访的高危新生儿,在扭动运动阶段进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在12月龄(纠正年龄)后对于发生婴儿痉挛的患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扭动运动阶段痉挛-同步性运动对于婴儿痉挛有预测性.运动形式具有痉挛同步运动特征的患儿的婴儿痉挛的发病率与单调性全身运动的婴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痉挛-同步性运动对于婴儿痉挛的预测敏感度90.9%,特异度96.8%,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98.7%.结论 扭动运动阶段痉挛-同步性运动对于婴儿痉挛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该种运动形式的患儿,应定期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

  • 海南省2011-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陈少明;邱丽;金玉明;杜中华;李丹丹;陈海云

    目的 分析2011-2012年海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海南省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0 716例,发病率584.86/105,重症病例976例,死亡病例33例.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47 715例,发病率为543.83/105,重症病例512例,死亡病例8例.发病呈现4~7月(3~5月)和9~11月两个高峰,病例以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1~2岁组发病率高,为13 766.25/105.男女性别比例1.79∶1,病例以教居儿童为主,主要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EV71阳性比例高于普通病例.EV71肠道病毒构成的比例与重症病例比例呈正相关(Sperman秩相关相关系数r=0.601,P=0.000).结论 海南省为手足口病的高流行区,开展病原学监测、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防控工作的主要策略.

  • 厦门市同安区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程飞;陈梅;钟胜辉;吕文清;许志祥

    目的 调查2012-2013年厦门市同安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调查厦门市同安区10 168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其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哮喘息儿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10 168人中,哮喘患儿428人,总患病率为4.21%.男性患病率(5.88%)高于女性(2.28%)(P<0.001).哮喘患儿中,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占74.76%;发作诱因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占85.61%;发作先兆常见的为打喷嚏占95.20%;经常发作强度以轻度常见占68.25%;发作类型以突然发作多占78.50%;好发季节为换季占50.60%;好发时间为夜间和清晨占71.45%.通过对428例哮喘患儿及428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P<0.001).结论 厦门市同安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10年前厦门市区哮喘发病率.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史及家族过敏史是该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子遗传学检验与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

    作者:屈文静;亓淑萍;蔺建娟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子遗传学检验与哮喘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符合标准的2012年11月-2013年4月份间120例住院患儿,住院均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患儿的喘息次数与儿童过敏性检测高风险性是否有关.结果 1)第一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明显低于第二次发病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遗传风险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儿给予相应的抗哮喘治疗,而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及随后的发作次数,住院时间,经济费用及家庭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进行儿童过敏性哮喘遗传检测,从遗传角度上提示疾病的风险,继而对高度遗传风险评估的婴幼儿进行抗哮喘干预治疗,达到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

  • 苯丙酮尿症的饮食干预与儿童智力

    作者:温卓宇;黄燕萍;李风侠

    目的 探讨苯丙酮尿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苯丙氨酸血浓度与患儿智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地对比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新筛出的苯丙酮尿症患儿与延迟治疗患儿(因其它原因来院就诊并确诊的苯丙酮尿症患儿)以及依从性好的与依从性差的患儿智力进行对比.结果 新筛患儿智力高于延迟治疗患儿智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的患儿智力水平高于依从性差的患儿智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治疗的年龄越小智力越高.结论 进行新生儿筛查,早期诊断、早期饮食治疗是关键,正确的指导,家长及患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 多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分析及召回方式的探讨

    作者:蒋翔;李蓓;贾雪芳;陈倩瑜;李慧

    目的 探讨多胎因素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 用免疫酶荧光法测定广州市新生儿干血片TSH值,筛查阳性患儿及时召回测定TSH、FT3、FT4作出诊断.对确诊为CH的患儿分别按照单胎多胎因素进行分组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2年共筛查新生儿424 472例,确诊CH 194例,CH发病率为1/2 188.其中单胎新生儿CH发病率为1/2 237,多胎新生儿CH发病率为1/652,单胎和多胎新生儿的CH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多胎CH发病率要高于单胎CH发病率.在新生儿筛查工作中,对于双胎或多胎的阳性标本,建议若筛查出1例阳性,其余均作为可疑阳性召回以防止漏诊.

  •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性脑损伤不同血清指标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宝昌;戴兰芬;任常军;张晶

    目的 研究新生儿胆红素性脑损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erum neuron-specificenolase,sNSE)含量与血清胆红素、白蛋白及B/A值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s-NSE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血清间接胆红素数值(UCB)、白蛋白数值(A),计算间接胆红素与白蛋白的比值(B/A);将62例sNSE含量增高患儿分成两组:s-NSE值轻度增高组和s-NSE值重度增高组,分析两组血清指标的差异,以及s-NSE值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间UC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B/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NSE值与B/A值呈高度正相关性(r=0.687,P<0.001).结论 B/A比值能较好的反应胆红素性脑损害,临床可通过对B/A值的监测,指导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合理干预.

  • 小于胎龄儿危险因素550例分析

    作者:黎萍;钟鑫琪;梁少珍

    目的 排除已知的孕母疾病和产科危险因素,分析孕期营养和被动吸烟等因素对小于胎龄儿(small-forgestational-age,SGA)的影响.方法 以550例小于胎龄儿和720例适于胎龄儿为研究对象,自制问卷调查母亲身高、体重、被动吸烟和不良孕产史等内容,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母亲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5 kg/m2(OR=2.16,95%CI:1.53~3.16)、身高<155 cm(OR=2.46,95%CI:1.78~3.48)、孕期增重<9kg(OR=1.92,95%CI:1.56~2.58)和孕期被动吸烟(OR=2.24,95%CI:1.65~2.98)是SGA的危险因素,孕前BMI>24(OR=0.59,95%CI:0.42~0.86)和孕期增重>18 kg(OR=0.62,95%CI=0.43~0.86)是SGA的保护因素.结论 除已知的临床危险因素外,应通过增加孕前和孕期营养,减少被动吸烟环境等措施,降低小于胎龄儿的发生.

  • 2011-2012年闵行区高危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莺

    目的 通过泌尿系统超声筛查,了解闵行区高危儿童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发生情况,并通过建立三级管理网络,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重症肾脏畸形患儿,有助于及早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由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至闵行区妇幼保健院的高危儿童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筛查阳性结果分为先天性肾积水、其他肾脏发育异常.对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进行后续随访和转诊.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12月由闵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入本院的高危儿童6 258例,接受泌尿系统超声筛查者5 325例,筛查率为85.09%,2012年度明显高于201 1年(82.19% vs 87.47%,x2=33.82,P<0.05).筛查阳性513例,占全部筛查儿童的9.63%,其中先天性肾积水为常见,占9.37%(496/513),轻、中、重度分别占79.84%(396/496)、18.35%(91/496)、1.81%(9/496);0~3月异常检出明显多于4~6月及7~12月(x2=13.435,x2 =7.252,P均<0.01).其他肾脏异常13例,泌尿系统外异常6例(其中2例合并肾积水).41例需转诊至三级儿童专科医院,其中28例完成转诊,二级至三级医院转诊到位率约70%;轻中度肾积水本院门诊随访率52.12%(234/449).结论 有必要在高危儿童中进行肾脏超声筛查;建立和完善肾脏超声筛查三级网络转诊体系有助于严重泌尿系统畸形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早期开展异常检出率较高.对于轻中度肾积水,可结合妇幼保健系统儿童常规体检进行规范随访,但需要三级儿童专科医院肾脏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的定期专业培训和指导.

  • 早期新生儿母亲乳汁中唾液酸水平分析

    作者:金宇婷;阮莉莉;华春珍

    目的 研究早期新生儿母亲乳汁中唾液酸水平,为母乳喂养儿尤其早产儿尽早开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22例早期新生儿母亲产后第1、4、6天母乳共284份,用神经氨酸苷酶法检测母乳唾液酸水平,统计分析采用SPSS软件17.0版,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早期新生儿母亲产后第1天、第4天和第6天母乳中唾液酸含量分别为(208.6±71.6)mg/dL、(140.4±36.6) mg/dL和(139.3±37.8) mg/dL,第1天唾液酸含量显著高于第4天(t=8.100,P<0.001)和第6天(t=8.089,P<0.001)的母乳,但第4天与第6天母乳中唾液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7,P=0.844).母乳唾液酸水平与日龄负相关(r=-0.433,P<0.001),与胎龄(r=0.049,P=0.450)和出生体重(r=0.059,P=0.340)无明显相关.结论 早期新生儿母亲第1天乳汁中唾液酸含量高,母乳唾液酸水平与日龄负相关.

    关键词: 母乳 唾液酸 新生儿
  • 宜昌市城区1~3岁儿童十年间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作者:蒋静;严毅;田滔滔;佟荟;徐英

    目的 了解宜昌市城区2003-2012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变化趋势,为指导今后的常规免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每年在城区范围内以区为单位,随机抽取30个村居和30个集贸市场,每个村居抽查12~24月龄和24~36月龄的儿童各5人,每个集贸市场抽查1~3周岁儿童5人.调查其免疫规划“五苗”(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接种情况.结果 十年间1~3岁儿童建证率、各疫苗调查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年份叶生的儿童卡介苗调查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994,P<0.05),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调查接种率等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五苗”全程合格接种率、各单苗调查接种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宜昌市1~3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常住儿童中已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免疫规划疫苗相关疾病的免疫屏障,但仍需继续加强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服务工作.

  • 维生素D缺乏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新进展

    作者:高慧

    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之一,据统计全球50%的人口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儿童是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高危人群.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除了被用作预防和治疗佝偻病外,还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密切联系,如毛细支气管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结核、肺炎等,以下就近些年维生素D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近况作如下综述.

  • 维生素D与免疫应答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莉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不仅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还是一类重要的免疫功能调节剂,在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维生素D与免疫应答相关性作一综述.

  • 维生素D调节肠道钙吸收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锦;张巍

    钙是人体内重要的常量元素,它主要来源于食物.通过肠道钙的吸收、肾脏钙的重吸收和骨的重建维持体内钙的稳态.维生素D是影响肠道钙吸收的主要因素,它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生成具有极高生物学活性的1,25-(OH)2D,进入细胞中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从基因水平调节钙吸收途径的多个位点.笔者主要对肠道钙吸收的跨细胞途径和细胞旁途径的多个维生素D调节位点进行综述.

  • 家庭沙盘家谱图的创新性诊断研究

    作者:薛薇;黄钢;章小雷;韩凝

    在心理学的诊断技术中,沙盘游戏与家庭治疗中的家谱图作为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在心理学界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应用于行为问题儿童的诊断.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两种方法的概念及研究背景,然后在此基础上大胆尝试提出家庭沙盘家谱图的概念,并分析了这一概念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 沙盘 家谱图 诊断 编码
  • 早产低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晓霞

    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早产低体重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相关发生因素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着重对早产低体重儿与多胎、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环境、母亲营养、牙周疾病等因素的关联性进行综述,希望通过总结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营养与胃肠道黏膜免疫

    作者:胡燕

    营养素是诱导及维持正常肠道黏膜免疫的重要因素.许多营养素,包括谷氨酰胺及其它氨基酸、部分脂肪酸、微量营养素等均可以影响黏膜免疫功能.均衡的营养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不同原因造成肠道黏膜损伤时,营养素补充对于恢复黏膜免疫功能非常重要.因此,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尤其是肠道黏膜免疫,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

  • 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内C-fOS蛋白表达和神经肽含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海燕;侯伟;杨旭东;宗长红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大鼠肺内c-fos蛋白表达和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及分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组、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地塞米松干预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肺泡灌洗液中SP和VIP的浓度.结果 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SP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0 1),VIP浓度显著降低(P<0.000 1),哮喘恢复组、哮喘急性期发作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肺组织中c-fos蛋白光密度值与肺泡灌洗液SP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908、0.967、0.865,P<0.05或<0.001),与肺泡灌洗液VIP浓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974、-0.949、-0.962,P均≤0.001).结论 哮喘大鼠肺内c-fos蛋白表达、神经肽含量与哮喘发作有关.

  • 不同缺血方式制作新生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伴随眼部病变观察

    作者:杨丽;曹云涛;井秀杰;诸葛小寅;刘华庆

    目的 探讨结扎单侧或双侧颈总动脉两种不同缺血方式制作新生SD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对其脑组织病理改变及伴随眼部病变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结扎单侧颈总动脉组(单侧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组(双侧组),两种组缺血后均予8%O2 +92%%N2缺氧1h处理.动态观察各组大鼠的眼部情况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1)眼部病变:术后1d,双侧组出现眼球肿胀;术后11d及18 d双侧组可见眼裂小、眼球萎缩、单眼或双眼瞎,裂隙灯检查发现晶状体浑浊、白内障改变;单侧组及假手术组眼部未见明显异常.2)脑组织病理变化:术后4d双侧组及单侧组均可见神经细胞水肿、坏死,小胶质细胞较多,以双侧组为重,双侧组可见皮质下及脑室周围白质区可见液化性坏死;术后11d及18 d,可见脑室周围白质减少,白质局部可见软化灶,以双侧组明显.假手术组未见异常.结论 通过结扎2日龄新生鼠双侧颈总动脉或单侧颈总动脉并缺氧1h,均成功制作早产鼠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模型,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组可产生眼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

  • 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HIF-1α表达的调节

    作者:张晓莉;贾天明;杜开先;赵闪闪;牛国辉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左甲状腺素(L-T4)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的调节作用.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HI)、溶剂组及L-T4低、高剂量组.低、高剂量L-T4干预组及溶剂对照组分别于HIBD后当日起腹腔注射2μg/100 g L-T4、3.5 μg/100 g L-T4及等体积溶剂,每日1次,共5d.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鼠脑HIF-1α蛋白,RT-PCR法检测HIF-1αmRNA.结果 缺氧缺血组缺血侧大脑皮质HIF-1α蛋白(72.795±6.121)及HIF-1αmRNA(0.448±0.035)表达较假手术组(依次为38.581±2.846,0.174±0.015)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T4低、高剂量干预组缺血侧大脑皮质HIF-1α蛋白(依次为117.350±9.374,142.842±8.948)及HIF-1αmRNA(依次为0.618±0.042,0.711±0.049)表达较缺氧缺血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L-T4对HIF-1α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增加,HIF-1α蛋白及HIF-1αmRNA表达增加,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HIBD时,L-T4可上调HIF-1α蛋白及其mRNA表达,从而对HIBD起保护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 小瞳验光在4~6岁视力低常儿童近视眼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戴寅妍;沈斌;夏庆华;蔡蔚;朱剑锋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学龄前儿童散瞳前、后屈光度的差异,研究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进行大规模儿童近视眼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整群抽取35所区属公立幼儿园4~6岁儿童进行视力、屈光筛查,视力低常患儿行散瞳验光,比较各年龄组散瞳前、后屈光状态,建立散瞳前、后等效球镜的线性回归方程,并探讨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近视眼筛查的佳阳性界值.结果 各年龄组儿童散瞳前、后等效球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线性相关.在非睫状肌麻痹状态下,4岁儿童近视眼筛查的佳阳性界值为等效球镜<-1.00D,5~6岁儿童为等效球镜<-0.75D.结论 小瞳验光对于大规模儿童近视眼的初步筛查是有效可行的.

  • 健康教育路径在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住院期间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海波;李鑫;李丽;闫晓燕;孙慧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住院期间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和促进患儿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3年1-6月在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200例喘息性疾病患儿,按单双日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住院时间[(5.52±1.26)d]比对照组[(6.53±1.29)d]明显缩短,吸入方法得分干预组(7.00±1.84)比对照组(5.90±1.98)明显提高,精神状况(38%)比对照组(25%)有所改善、患儿家长知识掌握度(52%)好于对照组(18%)、护理满意度(80%)亦高于对照组(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常见喘息性疾病患儿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促进其健康.

  • 肠道营养与儿童健康

    作者:武庆斌

    胃肠道是与食物直接接触人体的第一个系统,是连接机体内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桥梁,不但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神经内一分泌、屏障功能和免疫功能.肠道健康与营养直接关系着儿童健康成长.因此探讨食物的营养成分对肠道结构和功能、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节作用十分重要.

中国儿童保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