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胡昱;徐旭卿;凌罗亚;何寒青;符剑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现阶段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统一问卷对1822名满周岁且无当地户籍的流动儿童母亲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811份,有64.38%的儿童家长称自己曾经接到过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的通知,有95.53%家长在接到通知后愿意去接种疫苗.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防接种通知形式、通知人员类别和家长对当地预防接种单位熟悉程度影响着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服务利用状况.结论 针对流动儿童对预防接种服务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改善流动儿童的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接种的服务水平.

  • 合肥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现状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

    作者:靳玉惠;王哓萍

    目的 了解合肥市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状况,为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在市区每个区抽取2个流动人口聚集地段,每个地段随机调查15名0~7岁的流动儿童,使用统一的调查表.结果 共调查120名流动儿童,建证率88.3%,卡痕率72.5%,卡介苗(BCG)、百日咳(DPT)、脊灰减毒活疫苗(OPV)、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乙型肝炎病毒(HBV)疫苗一五苗接种率69.2%,流脑和乙脑接种率分别为58.3%和54.2%,其他2类疫苗接种率为36.7%.流动儿童主要为本省外市以及合肥市三县流入,流动儿童家长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占77.5%,主要从事经商、打工等工作,计免知识来源知识渠道较少.结论 合肥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低,应采用多种接种形式,加大对流动儿童家长的宣传力度,争取与多部门配合协作,积极探索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工作经验.

  • 一起流动儿童麻疹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作者:马运葵;李万林;祁昆;吴丽清;李廷学;任志艳

    2003年4月29日至5月13日,玉溪市红塔区春和镇,镇红砖厂、村红砖厂、水泥厂、钢铁厂4个流动人口聚集地陆续出现类似麻疹临床症状患儿,共报告疑似麻疹病例27例,患儿均为贵州籍1-7岁流动儿童.

  • 一起流动儿童麻疹暴发的调查报告

    作者:张礼民;沈珠明

    2003年2-3月海盐县沈荡镇某砖瓦厂发生了一起流动人口麻疹暴发,共发病19例,均为外省藉儿童.海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3月5日接到疫情报告后当即组织防疫人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和血清学证实,确定为一起麻疹暴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北京市通州区外来务工子弟小学生膳食营养知识与行为现况调查

    作者:杨纲;曲欣;马淑玉

    目的 分析北京市通州区流动儿童膳食营养相关知识与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通州区4所以流动儿童为全部生源的流动务工子弟小学,以班级为小抽样单位,整群抽取三-五年级全部学生1 395名,采用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膳食与疾病、平衡膳食和膳食营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5%、26.2%和29.4%,不同调查特征被调查对象膳食营养、膳食与疾病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5%的被调查对象达到每日吃早餐,奶制品、肉类、蛋类、豆制品达到“每天和经常”摄入的占49.1%、32.8%、32.2%和26.0%.结论 流动儿童膳食营养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蛋白质类食物摄入不足,应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开展膳食营养教育,改善膳食营养行为.

  • 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0~6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

    作者:张爱华

    目的 了解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地区0~6岁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真实、准确评价北小营镇0~6岁流动儿童的免疫现况,分析薄弱环节,避免免疫空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并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对象为2004年6月1日~ 2011年5月31日出生的流动儿童.结果 共调查适龄儿童510名,其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北京市免疫规划9种疫苗的接种合格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总体建卡率为82.7%,建证率为89.2%,卡、证符合率为76.7%.结论 北小营镇地区0~3岁儿童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3~6岁儿童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需找出影响大龄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接种质量.

  • 北京市通州区流动儿童免疫预防工作管理难点与策略

    作者:宁召起;解艳涛;徐颖;马艳玲;赵春艳

    目的 分析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的现状,制定流动儿童免疫预防管理工作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结果 流动儿童的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村级城市化改造进程密切相关;与本市户籍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偏低、传染病发病率偏高、家长重视程度偏低;重点地区服务能力不足;乡镇政府的重视程度、多部门的配合程度有待加强,考核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结论 建立政府主导,卫生部门提供服务,全社会参与的长期工作机制;从内容、方式上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大服务能力;多种途径提高接种率水平.

  •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策分析

    作者:罗照琦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这些剩余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流动儿童.但是,在现行的政策下,这些儿童往往会成为教育和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和盲点,对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流动儿童在计划免疫工作中的特点和难点有三个,即流动儿童监护人、流动儿童自身以及卫生机制.本文也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的对策.

  • 浙江省永康市唐先镇2012年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分析

    作者:吕成彬;朱敏敢

    目的:对永康市唐先镇2012年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不合格接种原因分析,掌握唐先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真实情况,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监测和评价,为制订相应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和流动儿童信息收集登记月报表等资料进行统计,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儿童和流调儿童卡介苗接种率分别为98.4%和92.7%、脊髓灰质炎数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9%和91.5%、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1%和89.4%、麻疹疫苗(包括其他含麻疹疫苗成分的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6%和89.9%、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8%和89.7%、乙脑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9%和96.9%、流脑疫苗接种率疫苗分别为94.7%和89.2%,5苗接种合格率疫苗分别为98.9%和91.1%,7苗接种合格率疫苗分别为95.6%和89.3%.流动儿童接种及合格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P﹤0.05,有显著性差异.疫苗不合格接种原因依次为:超期接种;卡、证记录不符;间隔时间不符;免疫起始月龄提前等;结论虽经过努力,流动儿童接种率较前几年有所提高,但仍与本地儿童有一定差距,流动儿童接种和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需加强对基层接种医生的培训和督导工作,提高基层接种医生的专业技能.

  • 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影响的比较

    作者:王道阳;魏玮;殷欣

    目的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比较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影响的差异.方法 应用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自卑感量表进行团体施测,调查9~17岁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953名;再运用PSM方法,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进行匹配,得到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各225名,对其情绪调节策略、自卑感进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比较.结果 PSM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自卑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3,P<0.05,d=0.25),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P-宣泄(t =2.155,P<0.05,d=0.20)、N-重视(t=2.060,P<0.05,d=0.20)、P-原因(t=2.069,P<0.05,d=0.21)以及N-原因(t=2.248,P<0.05,d=0.21)等情绪调节策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显示,城市儿童P-反应[F(1,10) =2.223,P=0.019,η2=0.129]、N-反应[F(1,17)=2.321,P=0.005,η2=0.227]等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N-重视、N-宣泄、N-反应、N-原因以及P-忽视、P-抑制、P-反应等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正向关联都有统计学意义(β=0.148 ~0.435,均P<0.05),流动儿童的P-重视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负向关联有统计学意义(β=-0.131,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按照具体调节方式来看,流动儿童仅有N-重视、N-宣泄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正向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解释变异率为21.4%;城市儿童有N-重视、N-宣泄、P-抑制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正向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P-重视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负向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总的可解释变异率为26.3%.按照原因反应调节方式来看,流动儿童仅有N-反应、N-原因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正向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解释变异率为13.0%;城市儿童有N-反应、P-反应情绪调节策略对自卑感的正向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解释变异率为15.0%.结论 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倾向于使用原因调节(或忽视、重视),而城市儿童倾向于使用反应调节.

  • 北京市小学生慢性病相关健康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纪颖;孙磊;张炎;王燕玲

    目的 分析社会因素对北京市小学生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取两阶段(区和学校)、分层(学校类型)、整群(班级)抽样的方法.首先抽取北京市海淀区和丰台区,接着在每个区内随机抽取1所私立、1所公立流动儿童为主的小学,并配以2所户籍儿童为主的小学.在每所小学里4、5、6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该班的所有学生和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信息及与慢性病相关的健康行为、相关知识.终获得8所小学的学生和家长配对有效问卷1604份.测量的行为有3类11种,包括:尝试吸烟、营养和饮食行为(蔬菜、水果、奶类、早餐摄入频次;口味偏成、偏油)、静坐生活方式(连续看书、看电视、玩电脑超1小时,在学校及在家是否都锻炼身体).将每个学生具有危害健康行为的数量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0~1种、2~3种、≥4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学特征、学校类型、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学生健康相关知识、家长健康相关知识和行为对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的影响.结果 多分类有序logistic分析表明,男性、年龄大的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更多,OR值分别为1.26(95% CI 1.03 ~ 1.53)和1.25(95% CI 1.14~1.37);而家庭SES得分高(OR=0.84,95% CI0.73 ~0.95)、学生健康知识得分高(OR=0.87,95% CI0.83~0.91)、家长健康行为得分高(OR =0.87,95% CI0.83 ~0.91)的学生危害健康行为数量较少;户籍状态和学校类型未见显著影响.与户籍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中男性(OR =1.39,95% CI1.08 ~ 1.79)、家庭社会经济状况(OR=0.85,95%CI0.73 ~1.00)具有显著影响,两者其余影响因素类似.结论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生健康知识和家长的健康行为均对小学生慢性病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有重要影响.

  • 2016年武汉市流动儿童膳食质量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永俊;曾婧;李文芳;赵思琪;刘晗;张博轩;程光文

    目的 采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07)评价武汉市流动儿童膳食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武汉市洪山区两所小学752名流动儿童开展为期3天的膳食调查,同时对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应用DBI-07评分方法对儿童膳食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制约其膳食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流动儿童膳食平衡指数正端分(HBS)、负端分(LBS)、膳食质量距(DQD)平均得分分别为6.41、28.29和34.70;适宜、低度、中度、高度摄入过量分别为408人(54.2%)、331人(44.0%)、13人(1.8%)和0人(0%),摄入不足的比例分别为0人(0%)、178人(23.7%)、530人(70.5%)和44人(5.8%),膳食失衡的比例分别为0人(0%)、108人(14.4%)、619人(82.3%)和25人(3.3%).影响儿童膳食平衡指数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水果摄入频次、儿童接受营养知识意愿.结论 武汉市流动儿童膳食质量整体处于中度失衡状态,并以中度摄入不足为主.

  • 试析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作者:张萍;刘欣

    实施免疫规划30多年来,青岛市户籍儿童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对传染病的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采取分层随机的抽样方法,调查员入户调查的方式,现场填写<儿童预防接种入户调查表>,主要调查了免疫规划五种疫苗,从而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在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上,剖析了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 刍议我国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及管理

    作者:李凤伟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正逐年增加.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难以集中管理,且部分家长对计划免疫的认识不足.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并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是当前免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 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

    作者:李萍;范宪玲;宋珍;刘艳

    目的 为了掌握辖区流动儿童的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服务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辖区内流动人口集聚的出租屋,农贸市场及周边居住区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由于流动人口流动性强,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加上当地卫生资源投入不足、分配不均等原因,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明显低于当地常住儿童.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健全市流动儿童管理网络,不断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服务质量.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已成为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本文分析了影响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措施研究

    作者:徐莹颖

    目前,流动儿童基础免疫有较低的接种率,计划免疫针对较高发病率的传染病,对于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已经成为国家计划免疫的工作重点.面对该项工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具体了解我国流动儿童免疫管理现状;通过具体有效的方法,认真分析流动儿童的特点;通过研究得到有效的解决措施.

  • 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的意义

    作者:刘芳

    目的 :分析控制本地区传染病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实际价值.方法 :选取本地区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流动儿童接收疫苗接种的100例作为A组,另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流动儿童未接受疫苗接种的100例作为B组,对2组儿童流行性发病率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2组儿童流行性感染疾病发生情况,A组儿童发生流行性疾病4例,占总比4%,B组儿童发生流行性疾病20例,占总比20%,数据对比X2值为12.1212,P值为0.0004,A组儿童流行性疾病发生率4% 低于B组儿童流行性疾病发生率20%,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对流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地区传染病发病率,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具有重要作用.

  •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现况调查探讨

    作者:衣春波;彭旭波;邵文东

    目的 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以供参考.方法 2013年1月起对本地区流动儿童324例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疫苗接种率.结果 经调查分析后发现,疫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BCG)69.44%(225/324);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BV)67.59%(219/324);白百破三联疫苗(DPT)61.11%(198/324);麻疹疫苗(MV)50.93%(165/324);乙肝疫苗(HBV)45.68%(148/324);流脑疫苗(MAV)49.07%(159/324).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不乐观,疫苗接种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监护人宣传教育、提高接种单位管理意识,共同改善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

  • 城市流动儿童实施计划免疫的影响因素和对策

    作者:陈华

    外来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已成为当前城市区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受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程度、家庭经济基础、生活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接种率偏低.而政府及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协力合作,宣传教育的普及和防保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

  •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探究

    作者:王乃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本文在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的基础上,对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出了加大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增强计划免疫工作的执行力度、强化基层计划免疫管理、分区域管理计划免疫工作等管控策略,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提供依据.

913 条记录 1/46 页 « 12345678...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