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尔引产1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钱梅仙

    目的 观察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后加服米非司酮对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中期妊娠引产者分为2组,米非司酮组于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后服用米非司酮,对照组单纯利凡诺尔引产,观察2组引产效果.结果 米非司酮组平均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出血、胎盘粘连发生率、清官刮出物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利凡诺尔引产能明显缩短引产时间,提高引产有效率,减少并发症.

  • GDNF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C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华;肖成华;曹俊平;余景考;高殿帅

    目的 研究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损伤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在这一保护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大鼠中脑脑片损伤模型和在体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模型作为观察对象.实验分3组:对照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PBS或在体黑质内注射PBS)、GDNF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加入GDNF或在体黑质内注射GDNF)、NCAM阻断组(在无血清培养基内于加入GDNF 30 min前加anti-NCAM或在体黑质内注射GDNF 30 min前注射anti-NCAM阻断NCAM).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Westem blot技术,观察各组钙结合蛋白D28K(calbindin D28K,CB)表达的变化.结果 GDNF组黑质中CB阳性神经元数目及表达的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NCAM阻断组上述指标与GDNF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GDNF可能通过增加CB的表达而保护受损的DA能神经元,但NCAM可能未参与这一作用.

  • 多层螺旋CT扫描在不同类型肾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宋强;汪秀玲;胡春峰;鲍新民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扫描在不同类型肾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6例肾癌病例资料,就不同类型肾癌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典型肾癌39例,CT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可呈浸润性生长,边界不清,其内轻度不均匀强化,可侵犯肾盏或肾盂,并在肾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形成瘤栓;囊性肾癌16例,CT表现为不规则较低密度区,其内不均匀轻度强化;小肾癌8例,CT表现为局限性突出于肾轮廓之外的小结节影,其内强化明显;双肾癌3例,CT表现同小肾癌.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诊断各种类型的肾癌.

  • 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PKCγ机制

    作者:王义桥;许鹏程;邓爱琴;许诺;曾因明

    目的 利用离体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及与蛋白激酶Cγ(protein kinase C gamma,PKCγ)的关系.方法 将脑片随机分为分4组(n=8):空白对照组(CON组)、PKCγ抑制剂Bisindolylmaleimide I组(BIS组)、异氟醚预处理组(ISO组)、异氟醚加抑制剂组(ISO+BIS组).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rthodromic populafion pike,OPS)作为评价脑片不同阶段的活性指标;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采用Westem bolt方法,观察PKCγ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结果 异氟醚预处理能明显提高脑片的抗缺氧能力,增加OPS恢复率,组织损伤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促进PKC向胞膜转位;而抑制PKCγ后脑片活性降低,OPS恢复率下降.结论 PKCγ的激活参与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 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的胸腺近期输出功能初步探讨

    作者:郭海燕;陈明;汪莉萍;葛国洪;潘修成;张言超

    目的 观察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RECs)的含量,从而推测其胸腺近期输出功能.方法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及22例正常人PBMCs中TRECs含量.结果 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中TRECs含量为(5.67±1.55)copies/103 PBMCs,与正常人TRECs水平(6.11±2.11)copies/103 PBMCs无差异(P>0.05).结论 抗-HBs、抗-Hbe和抗-HBc阳性人群TRECs水平情况显示其胸腺近期输出功能与正常人比较无差异.

  • 罗格列酮对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红;吕述军;李伟

    目的 研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n=10);糖尿病对照组(DC组,n=15),STZ 60 mg/kg腹腔注射;罗格列酮治疗组(DR组,n=15),4 mg·kg-1·d-1罗格列酮无菌水混悬液灌胃.10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糖(BG)、氧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MAU)等生化指标及光镜、电镜下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DC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基底膜显著增厚,系膜细胞明显增生;罗格列酮治疗后的DR组上述改变明显改善.DC组及DR组的BG、HbA1c、MAU、BUN较C组明显升高(P<0.01);DR组与DC组相比,BG、HbA1c无明显差异(P>0.05),BUN、MAU明显于低DC组(P<0.01).结论 罗格列酮能够改善或延缓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学损害,表明它对糖尿病肾脏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鞘内注射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对背根节压迫大鼠痛阈的影响

    作者:张先红;申文;曾因明

    目的 研究鞘内注射(i.t.)氟代柠檬酸(FC)和米诺四环素(MC)对背根节慢性压迫模型(CCD)大鼠痛阈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CCD模型,48只SD大鼠鞘内置管,随机分为6组(n=8),分别为:sham组、CCD组、PBS组(0.01 mmol/L PBS 20 μl,i.t.)、FC组(1μmol/L FC 20μl,i.t.)、MC组(5g/L MC 20 μl,i.t.)和MC+FC组(终浓度1 μmol/L FC、5g/L MC混合液20μl,i.t.).CCD术后每天给药1次,分别于术前(基础值)及术后1、3、5、7、9、11、13、14天采用Von-Frey filaments法和热辐射法评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结果 与基础痛阈值相比,除sham组第1天有明显下降后恢复外,其余各组大鼠术后的PWMT及PWTl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CCD术后第3天开始,FC、MC、MC+FC组与CCD、PBS组相比,大鼠PWMT及PWTL显著升高(P<0.05),FC组低于MC、MC+FC组而高于CCD、PBS组(P<0.05).结论 CCD大鼠鞘内注入本实验剂量胶质细胞代谢抑制剂后,小胶质细胞抑制剂米诺四环素比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氟代柠檬酸更好地抑制了大鼠的慢性疼痛.

  • 治疗性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鹿群先;赵玉凤;徐开林;刘灿侠;潘秀英;何徐彭;黄一虹;孙海英

    目的 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6例确诊为TTP的患者进行96例次TPE,观察其临床症状,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尿蛋白、肾功能、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等检测指标及TPE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4例(87.5%)患者临床症状缓解,HGB、PLT、尿蛋白、肾功能和IBIL恢复正常.96例次TPE出现枸橼酸盐中毒38例次,占39.5%;低血容量反应3例次,占3.1%;过敏反应4例次,占4.2%.结论 TPE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TPE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枸橼酸盐中毒、低血容量反应、过敏反应等.TPE过程中密切观察和对症处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确保TPE的顺利进行.

  • 小儿麻疹53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茜叶

    目的 了解麻疹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对53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儿中男多于女,年龄≤8月龄者多于其他各年龄段,发热时间≤2天者15例,有费柯斑者49例,并发肺部感染50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脑炎1例,肝炎3例;ELISA法检测48例患者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阳性25例,阴性23例.结论 近年麻疹的发病以婴儿多见,发热与皮疹的关系亦发生改变,故对于年龄≤8月发热患儿应警惕麻疹的存在,血清麻疹IgM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 麻疹 婴儿 IgM抗体
  • 环氧化酶-2和VEGF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和相关性研究

    作者:康建芳;鲁建华;徐岬;冯军

    目的 观察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碱烧伤诱导的兔角膜新生血管(CNV)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探讨CNN形成的有关机制.方法 采用碱烧伤建立兔CNV模型,伤后每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CNV生长情况并计算其面积,并于第3、7、10、14天各时段,免疫组化S-P法检测COX-2和VEGF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NV生长面积在伤后第3、7、10、14天逐渐增大,COX-2和VEGF的表达逐渐增加,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胞质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95,P<0.05).结论 COX-2和VEGF参与炎症相关CNV形成,其机制可能与COX-2上调VEGF表达有关.

  •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初步报告

    作者:李洪伟;郭开今;张翀;周冰;蒋允昌;徐广辉;陈宏亮

    目的 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6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 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 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

    作者:汤力

    慢性乙肝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往往提示病情重、预后差,治疗棘手.黄疸持续不退,易加重肝细胞损害,可合并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我院应用肝素钠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肝高胆红素血症,退黄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 糖脉康对老年糖耐量减退的干预性研究

    作者:张春香;左文标;王实

    目的 探讨中成药糖脉康对糖耐量减退(IGT)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5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6),2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糖脉康5 g,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0.25,口服,3次/d,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糖尿病转化率.结果 2组治疗后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胰岛素、ISI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但2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糖尿病转化率为12.50%,年转化率为6.25%;对照组糖尿病转化率为11.50%,年转化率为5.75%,2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糖脉康可改善IGT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延缓IGT患者向糖尿病转化.

  • Ang-2、MV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成旭惠;欧希龙;阎芳;关云艳;杨柳;宋永谦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51例人胃癌组织中Ang-2、CD34的表达,并以24例正常胃黏膜标本作为对照.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Ang-2的表达与MVD呈明显正相关(r=0.71,P<0.01),Ang-2表达与胃癌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1).胃癌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Ang-2过度表达可能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3种建立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方法比较

    作者:郑宏祥;毛立军;郝林;梅冬冬;孙方浩;陈家存;孙晓青;郑骏年

    目的 建立3种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优选建模方法.方法 采用Bal/c裸鼠,分别通过直接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一)、肿块包埋(方法二)和经过引瘤后原代细胞培养注射细胞悬液(方法三)3种方法建立人肾癌皮下荷瘤裸鼠模型,并取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方法一成瘤率为53.3%,成瘤时间平均为(14.5±1.64)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47.2±8.7)mm3;方法二成瘤率为93.3%,成瘤时间平均为(10.5±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98.3±17.2)mm3;方法三成瘤率为76.7%,成瘤时间平均为(11.2±0.87)天,2周时肿瘤平均大小为(182.4±5.6)mm3,3组的瘤组织病理检查无明显差别.结论 经过引瘤后原位细胞培养,然后注射细胞悬液,是建立肾癌模型和进行生物治疗研究的合理方案.

  • 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夏铀铀;朱正秋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及Westem blot法检测32例胃癌及其癌旁对照组织中CCR7的表达.结果 CCR7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1.66倍(P<0.01),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P<0.05)、浸润深度(P<0.05)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m blot结果显示CCR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癌旁对照组的2.3倍(P<0.01),且高表达于肿瘤分期较晚(P<0.05)、分化较差(P<0.05)、浸润较深(P<0.05)、有淋巴结转移(P<0.05)和远处转移(P<0.05)的组织.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7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 胃癌组织SSTR亚型与P-ERK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江兴松;张南征;王小友

    目的 研究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与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胃癌中表达的关系,探索SSTR在生长抑素(SS)抑癌机制中的作用途径.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癌旁及浅表性胃炎组织SSTR1、SSTR3和P-ERK的表达.结果 SSTR1、SSTR3、P-ERK主要着色于胞质内,在癌旁及浅表性胃炎组织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胃腺颈部及周围.胃癌组的SSTR1、SSTR3表达较浅表性胃炎及癌旁组明显减少(P<0.01).胃癌组P-ERK的表达较浅表性胃炎及癌旁组增多(P<0.01).Western blot显示,胃癌组SSTR1、SSTR3表达与P-ERK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504和-0.527,P均<0.05).结论 SS通过SSTR抑制胃癌的机制部分可能是经过MAPK-ERK信号通路进行的.

  • 体外受精非优质胚胎冻融的临床价值

    作者:戴善军;孙莹璞;苏迎春;郭艺红;辛志敏;金海霞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非优质胚胎冻融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接受冻融胚胎移植的653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冻存胚胎根据质量分为优质组、混合组、非优质组.3组两两比较解冻后胚胎存活率、卵裂球完整率,非优质组明显低于混合组(P<0.05),后者也低于优质组(P<0.05),但各组的胚胎利用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别(P>0.05).优质组的临床妊娠率与混合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皆高于非优质组(P<0.05).结论 冻存体外受精非优质胚胎可提高胚胎利用率和累积临床妊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淮海经济区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田礼军;朱萍;宋贤响;陈婕;李艳艳

    目的 了解淮海经济区儿童全血中铜、锌、钙、镁、铁5种微量元素含量及相关因素,为正常参考值的确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该地区1 018名健康儿童(男629名,女389名),按照年龄分为5组,分别测定其指血中5种微量元素的浓度.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研究其随年龄、性别而变化的规律.结果 检测的5项指标中,铁存在性别间差异(男性高于女性)及年龄相关性,锌、钙呈年龄相关性;铁、锌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钙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血铜、镁含量不存在性别、年龄差异.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儿童全血中铁、锌、钙含量不同,而铜、镁与性别、年龄几乎无关.

  • 全麻药的作用机制与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关系

    作者:巩春智;戴体俊

    神经元型烟碱受体是一种门控的阳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分布广泛.不同的神经元型烟碱受体亚型参与学习记忆、抗伤害、尼古丁成瘾机制,也可通过突触前机制调节其他递质释放.近来研究发现,许多全麻药和神经元型烟碱受体的亲和力较高,在低于临床剂量时就可对神经元型烟碱受体产生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抑制该受体从而抑制中枢的突触传递可能是全麻药发挥效应的机制之一.

  • 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丰浩荣;许鹏程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采用向脑内注入自体血或植入微气囊等方法先后制作成功了狗、猫、猴、猿、狒狒、兔及啮齿类的脑出血动物模型.

    关键词: 脑出血 模型 实验
  • 镇静-遗忘治疗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作者:许继元;戴体俊

    危重病治疗过程中有许多不良刺激会导致患者一系列不良后果,维持患者舒适和安全是医师普遍追求的目标.

  • 酶催化反应在合成抗高血压药物手性中间体中的应用

    作者:周红;侯勇春;王兴涌

    利用酶催化反应来制备手性的药物中间体是目前药物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按照酶催化反应类型(还原、动力学拆分、水解、氧化)通过具体实例综述了近年来酶催化反应在抗高血压药物手性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主要强调了其酶催化的立体选择性.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