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感恩”早孕反应

    作者:yezhisea

    2013年开始我想要孩子,跟老公备孕一个月就怀上了,一直没有早孕反应,正当我憧憬着宝宝到来后的生活时,怀孕两个多月见红了,没保住,那时候哭得天昏地暗,老公也只能安慰我说我们还年轻,第一个没了还会有的.那时候还做了清官手术,那种痛让我无法忘怀,医生也说第一胎胎停育挺常见,说明这个胚胎质量本身就不好.

  • 胚胎质量对体外受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陈元本

    目的:探讨胚胎质量对体外受精(IV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6月~1999年6月间的162对夫妇,195个周期的平均年龄、卵裂率、卵裂球构成比、胚胎形态、移植胚胎数、内膜厚度、种植率及多胎妊娠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妊娠周期与非妊娠周期的平均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胚胎受精率(74.7%∶63.5%)、卵裂率(74.8%∶68.1%)、全部I级胚胎移植数(60.4%∶43.7%)、至少1个I级胚胎移植数(39.6%∶31.7%)有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球数构成比、移植胚胎数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内膜厚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正在妊娠/活婴组与流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不同I级胚胎移植数的多胎妊娠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5)。结论:根据本实验室结果认为,形态学可作为评定胚胎质量的参数,但一旦临床妊娠,根据形态学评定的胚胎质量并不影响妊娠的结局。I级胚胎移植数与多胎妊娠的发生密切相关。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的冷冻价值

    作者:邓莲;李永刚;马艳萍;高梦莹;邓波;敖磊;相立峰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非优质胚胎冷冻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92例冷冻胚胎移植周期.根据冻存前胚胎质量将其分为优质组和非优质组,比较不同年龄段两组的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 结果 <35岁组,优质胚胎组妊娠率、种植率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P<0.05),两者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35岁组,两组妊娠率、种植率、流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选择性非优质胚胎冷冻,有助于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累积妊娠率,改善临床治疗结局,避免胚胎浪费.

  • D3非优质胚胎的冷冻价值及其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丁锦丽;杨菁;张艳;张怡;徐望明;龙文

    目的 分析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非优质胚胎的临床结局,探讨非优质胚胎冷冻与移植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个优质胚胎及144个非优质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率、种植率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及非优质胚胎解冻后继续培养的情况. 结果 与优质胚胎组相比,非优质胚胎组患者年龄[(32.08±4.39)岁vs.(30.48±4.23)岁]、胚胎解冻后培养胚胎未生长比例(26.54% vs.15.52%)显著升高,而形成囊胚的比例(0.62% vs.4.10%)、胚胎种植率(13.66%vs.30.28%)及临床妊娠率(26.67% vs.51.55%)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个非优质胚胎FET周期共移植胚胎322枚,5B胚胎组解冻后胚胎存活率显著高于4B组(100% vs.91.87%) (P<0.05);与4B胚胎组相比,5B胚胎组未生长胚胎的比例较低(22.86% vs.32.5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年龄是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非优质胚胎中部分胚胎具有继续发育的潜能,对于优质胚胎较少或没有剩余的患者,可考虑冷冻/移植非优质胚胎,其中5B胚胎可能更有价值.

  • 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胚胎质量与囊胚形成之间关系

    作者:陈希曦;黎淑贞;吴海涛;黎平;郭江华;梁辉洪

    目的 探讨在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冻融胚胎的质量与囊胚形成率之间关系,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冻融胚胎囊胚培养的449名患者共478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年龄、解冻后胚胎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D3胚胎质量等分组比较解冻后囊胚培养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分析各因素与可用/优质囊胚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患者解冻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解冻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在解冻后全存活胚胎组显著高于半存活胚胎组(P<0.05)、D3优质胚胎组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P<0.05)、7~9细胞与>9细胞胚胎组显著高于<7细胞组(P<0.05),D3 A+B级胚胎组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C+D级胚胎组(19.82%vs.14.8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与可用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与优质囊胚形成显著有关(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影响囊胚的形成及质量,其中胚胎解冻后存活状态对可用/优质囊胚形成的预测价值大.

  • 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文杰;黄官友;赵淑云;周从容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1 917例高龄不育患者(年龄≥35岁),根据受精方式不同分为IVF组(n=1 681)和ICSI组(n=236),回顾性分析两组的各项胚胎指标及临床妊娠率,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高龄不育患者胚胎质量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结果 IVF组2PN卵裂率(98.78%)、异常受精率(9.83%)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88.62%和2.18%);IVF组胚胎种植率(20.74%)、胚胎冷冻率(48.12%)和取消移植率(23.44%)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12.67%、38.23%、17.80%),临床妊娠率(33.57%)、多胎率(19.21%)和男婴出生率(56.70%)亦显著高于ICSI组(分别为20.62%、10.00%、45.45%),而胚胎停育率(14.59%)、出生缺陷率(0.39%)及女婴出生率(43.30%)则显著低于ICSI组(分别为22.81%、4.55%和54.55%)(P均<0.05);两组的优质胚胎率(47.53% vs.46.57%)和可移植胚胎率(56.47% vs.54.7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对于年龄≥35岁的高龄不育患者,选择IVF作为助孕方式可能更有益于胚胎发育,进而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

  • 影响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尹太郎;丁锦丽;李洁;闫文杰;吴庚香;李风和;谢青贞;龙文;徐望明

    目的 探讨非优质胚胎继续囊胚培养后影响囊胚形成结局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3非优质胚胎继续培养的443个周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3非优质胚胎的继续囊胚培养结局分为观察组(无囊胚形成)及对照组(有囊胚形成),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基础资料、受精及胚胎情况,分析可能影响囊胚培养结局的因素. 结果 两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水平、不孕原因、男方精液来源等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原发不孕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4.96% vs.45.09%,P<0.01),且IVF受精周期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7.01% vs.66.56%,P<0.01),观察组获得的优质胚胎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58±2.52 vs.4.25±2.50,P<0.01),且优质胚胎率也较对照组低(32.27% vs.35.3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不孕类型、受精方式及胚胎质量与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 结论 患者的受精方式、不孕类型、胚胎质量可能影响到D3非优质胚胎的囊胚培养结局.

  • 精子CatSper2的表达水平与不同精液参数及妊娠结局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李伟伟;史鸿志;殷秀荣;闫娅妮;马波

    目的 探讨CatS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助孕妊娠结局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常规IVF的112例夫妇的临床资料,并根据不同精液参数、受精率、胚胎质量及妊娠情况进行分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比较各组精子CatSper2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精液正常组比较,少弱精子组的CatSper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不同精液浓度组的CatSper2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受精率组间的CatSper2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优质胚胎率组和不同可利用胚胎组的CatSper2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的CatSper2表达水平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CatS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416,P<0.05);精液浓度、受精率、胚胎质量、妊娠结局等与CatSper2表达水平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CatS per2可能与精子活力有显著相关性,但与IVF过程中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并不明显.

  • 941例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不同时间复苏后临床结局分析

    作者:赵静;吴晓云;朱玉蓉;刘春玲;邱慧麒;方路

    目的 比较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分裂期胚胎(D3)玻璃化冷冻保存不同时间后复苏胚胎的质量与临床结局.方法 根据分裂期胚胎冷冻保存时间不同将941例胚胎冻融周期分为3组:1~<9个月组(749例)、9~<16个月组(144例)与≥16个月组(48例).比较3组的胚胎存在率、复苏存活率、完整胚胎存活率、基本完整胚胎率、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 结果 3组胚胎复苏存活率(分别为98.22%、98.06%和96.33%)、完整胚胎存活率(分别为86.95%、82.58%和88.07%)、基本完整胚胎率(分别为10.78%、14.19%和7.33%)、生化妊娠率(分别为62.22%、54.17%和54.1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8.74%、49.31%和52.08%)、胚胎种植率(分别为40.53%、33.22%和37.23%)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所研究的胚胎冷冻期限内,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时间不影响解冻后胚胎质量与妊娠结局.

  • 重组生长激素应用于IVF前次失败患者的初步探讨

    作者:田莉;马淳;周寒鹰;刘茜桐;王婷;师娟子

    目的 观察生长激素(GH)预处理对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GH对胚胎质量的改善情况.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中心行IVF助孕治疗、前一周期因无可用胚胎或胚胎质量差助孕失败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前一周期(自身对照周期)采用我中心常规促排方案(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进行,移植后未获得临床妊娠;第2周期(GH周期)促排前进行约4~6周的GH预处理后再次促排卵,促排卵期间GH维持原剂量持续至HCG日,取卵后行常规IVF或ICSI.比较前后两次促排卵周期的促排情况、获卵数、受精率、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率等. 结果 患者前后两次促排卵Gn用药总量、促排卵天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及取消周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H周期中HCG日孕酮(P)水平[(3.31±1.46) nmol/L]显著低于自身对照周期[(2.51±1.14) nmol/L](P<0.05).前后两次促排卵周期的受精率、无可移植胚胎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GH周期的正常受精率(67.48% vs. 53.50%)、可用胚胎率(72.04% vs. 38.26%)、优胚率(30.11% vs. 15.44%)及临床妊娠率(43.48% vs. 0)均显著高于自身对照周期(P<0.05). 结论 助孕治疗过程中,对于前一周期因胚胎质量不佳导致助孕失败的患者,在诱导排卵前给予GH预处理可以使部分患者的胚胎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其具体机制及应用效果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深入探讨.

  • 年龄、移植胚胎数量、质量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

    作者:罗燕群;刘风华;易艳红;吴敬之;黄翠玉;朱秀兰;张曦倩;董梅;周娜

    目的 探讨重复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胚胎移植数量、质量对不同年龄阶段妇女IVF-ET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772个行第二次IVF ET的取卵周期,按年龄分三组(<35周岁、35~37周岁和≥38周岁),以移植胚胎数量不同分为两组(A组,移植2个胚胎;B组,移植3个胚胎);再根据移植优质胚胎的个数将A组分别细分为A0、A1和A2组(优质胚胎移植数分别为0、1和2),同法B组分为B0、B1、B2和B3组(优质胚胎移植数分别为0、1、2和3).比较临床妊娠率、多胎发生率等多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35周岁组:A组和B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49.4%vs.42.5%,P>0.05);A组的单胎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75.3% vs.55.6%,P<0.05),而3胎妊娠率显著低于B组(0%vs.9.8%,P<0.05),其中B2组和B3组的单胎妊娠率低于A2组(P<0.05),而3胎妊娠率高于A2组(P<0.05).(2)35~37周岁组:A、B两组的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单胎妊娠率显著高于B组(86.7% vs.54.8%,P<0.05),双胎妊娠率显著低于B组(6.7% vs.35.7%,P<0.05); A0组无胚胎种植,B0组获得11.1%种植率和29.2%妊娠率(P<0.05);A1组无双胎妊娠发生,但B1组双胎妊娠率为45.5%(P<0.05);B2组双胎率显著高于A2组(53.3% vs.11.1%,P<0.05).(3)≥38周岁组:A、B两组临床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但B组妊娠率相对较高(23.7% vs.10.0%,P>0.05).结论 年龄≥38周岁及无优质胚胎可移植的年龄35~37周岁妇女,增加移植胚胎数至3个,可能增加临床妊娠率;而对于<38周岁尤其是<35周岁的重复IVF ET不育妇女,临床上有优质胚胎可移植时,移植胚胎数由3个降至2个可能并不降低临床妊娠率,但可以降低多胎妊娠率.

  • 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姜晓媛;孙振高;连方;张建伟;张宁

    卵泡液作为卵母细胞生长和分化的整体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潜能,研究卵泡液中代谢物质的水平,可以间接反映卵细胞代谢水平.卵泡液代谢组学研究将可能成为临床上选择配子和胚胎的一项重要的非侵害性检测技术.本文从卵泡液代谢物组概况、卵泡液代谢物组与卵母细胞发育、早期卵裂和胚胎质量、妊娠结局几方面作简要综述.

  • 反复着床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作者:李元;龚斐

    胚胎着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定位,粘附和侵入.着床的发生与透明带消失、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关系密切.目前,胚胎着床机制尚无定论,但与之相关因素有:女方宫腔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纵膈子宫、子宫内膜炎等)、输卵管积水、子宫内膜异位症,胚胎因素,精子因素,免疫因素和其他(如胚胎移植技术、肥胖、吸烟、甲状腺疾病等),针对病因寻找对策,才能期待更高的着床率和更好的妊娠结局发生.

  • 影响冷冻胚胎着床因素回顾性分析

    作者:苏迎春;陈慧;孙莹璞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多胎率是辅助生殖医学工作者面临的难题,限制胚胎移植数目已成为各中心IVF-ET周期降低多胎妊娠的风险的有效手段.胚胎冷冻保存后可分期、分批多次进行移植,因此如何提高冷冻胚胎着床率备受关注.为此,对我中心的冷冻胚胎周期做一回顾性分析.

  • 短时受精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质量与妊娠率的影响

    作者:张若鹏;邵华;张丽蓉;刀承兰;朱莉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尽量模拟自然状态可改善胚胎质量并提高妊娠率[1].目前该技术一般在取卵后5 h进行受精;精卵共同孵育20 h后去除卵丘细胞,检查原核,观察是否受精[2].我中心在取卵5 h后行精卵受精2 h,并把胚胎移入新的培养基(实验组),并与常规受精20 h(对照组)的受精率、胚胎质量、妊娠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IVF-ET成功率.

  • 精子质量与胚胎质量

    作者:李婷婷;方丛

    衡量男性的生殖能力一般采用WHO的精液分析标准,包括精子的活力、密度、畸形率等,然后结合女方的一些相关检查,为夫妇选择适应的妊娠方式.对于婚后1年规律性生活仍未怀孕者,则认为是不孕,应选择合适的助孕治疗.随着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发展,男性不育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但ICSI却使精子的自然选择作用消失,操作过程中有可能选择了质量差的精子进行受精,其胚胎的发育和质量、妊娠率及妊娠结局不能达到期望的水平.

  • 宫腔镜检查用于再次IVF-ET术前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丽萍;傅伟平;徐晓萍;吴晓杰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能否获得妊娠,除了胚胎质量,着床率很关键.而着床率低,可能与子宫腔内环境的异常有关.本中心对首次IVF-ET失败,再次IVF-ET的患者先行宫腔镜检查与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胚胎着床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萍;张延丽;张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为不孕症患者和医生在技术上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但妊娠率仅为30%~40%,所以胚胎着床成为医学的热点问题.胚胎着床成功与否取决于胚胎和子宫内膜间的相互适应,改善胚胎质量和增加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助于胚胎着床,而调控胚胎着床的机理十分复杂,与之有关的物质很多,目前,对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对其评价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就IVF-ET中胚胎着床的相关性研究做以下综述.

  • 精卵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的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林若芸;冯贵雪;张波;周红;汪彩珠;陈焕华;舒金辉;黄映琴

    目的 比较精卵孵育时间对体外受精的围产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的3 323例患者,共3 368个取卵周期,根据精卵孵育时间分成2组,精卵相互作用时间3~4h者为孵育时间缩短组,传统受精组为传统受精方式,精卵过夜孵育16~18 h.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情况、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健康状况. 结果 孵育时间缩短组的正常受精率、优胚率、囊胚率及胚胎利用率分别为70.1%、49.7%、46.0%、52.1%,高于传统受精时间组(分别为:68.2%、48.4%、30.3%、50.9%,P<0.05).但孵育时间缩短组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虽稍高于传统受精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两组单胎和双胎在孕周、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身长、Apgar评分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出生畸形率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缩短精卵孵育时间能有效提高胚胎的发育潜能及胚胎的利用效率,但对围产儿未见明显影响.

  • 从卵子形态及胚胎质量选择移植胚胎的研究进展

    作者:章师平;周平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ART)的成功取决于该过程中每个独立步骤发挥其大效能.控制性超排卵、取卵技术及胚胎培养条件的改善确保了较高的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的数目,然而胚胎质量始终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外受精(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周期选择2~3枚胚胎移植可提高妊娠率,但多胎率明显增加,有报道多胎率高达50%[1],而且母亲及胎儿妊娠期风险增加.因此近年来许多中心开展单胚胎移植技术,希望通过减少胚胎移植数目,降低多胎率.但若不能预测单个胚胎的发育潜能,盲目减少移植胚胎数目,妊娠率必然降低.因此,对胚胎发育潜能的早期、准确预测,选择高发育潜能的胚胎移植可提高妊娠率、种植率,降低多胎率.本文从IVF/ICSI过程中卵母细胞形态(D0)、原核期胚胎(D1)、卵裂期胚胎(D2、D3)和囊胚期胚胎(D5)形态学评分进行综述.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