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慢性肝炎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心理干预治疗分析

    作者:张伟;刘建伟;杨立东

    目的 了解慢性肝炎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并探讨心理干预对缓解其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 对512 例慢性肝炎并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慢性肝炎患者中并发焦虑、抑郁症状者占56.0%,常表现为肝区隐痛及类似急性肝炎的症状, 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单纯使用降酶、保肝治疗效果欠佳, 心理干预结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常并发焦虑、抑郁症状, 心理干预治疗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祥生;王长会;魏翠娥;裴永东;孙娆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吸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吸入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脉输注,2次/d,疗程均为10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10天的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结果 治疗10天后治疗组患者的WBC、CRP、动脉血气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吸入性损伤的疗效.

  •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33例临床观察

    作者:史会昌;周学义;薛玉保

    目的 考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33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35 mg/m2(第1天,第8天,第15天),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第8天),5-氟尿嘧啶500 mg/m2(第1天至第5天),28天为1周期,疗程4周期.结果 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10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7.5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12个月,常见的毒性反应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低,消化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等.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显著,毒性反应患者能耐受,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 体外循环手术后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高珺;张丽;张浩;吴岭;陈茂杰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手术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46例施行CPB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指标与肾功能相关指标.根据2005年急性肾脏损伤网络(AKIN)对于急性肾损伤(AKI)的定义,判断患者的发病情况,并比较AKI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采用简化的MDRD公式评估2组患者术前的评估肾小球滤过率 (eGFR). 结果 246例中,22例发生AKI,总发病率8.9%;Ⅰ、Ⅱ、Ⅲ期AKI分别为15例(6.1%)、5例(2.0%)、2例(0.8%).与非AKI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结果显示:AKI患者年龄偏大 (P<0.05),而术前血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明显低于非AKI患者(P<0.05);体外循环时间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较非AKI患者延长 (P<0.05);术后24 h内尿量较非AKI患者显著减少,而24 h引流液量显著多于非AKI患者(P<0.05).结论 患者年龄大、CPB及升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是CPB手术后发生AKI的不利因素.术前评估eGFR可能有助于发现高危人群,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AKI的发生.

  • survivin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活性鉴定

    作者:骆晓梅;张南征;刘家云;苏明权;郝晓柯

    目的 克隆survivin启动子片段,并检测其在人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为该启动子在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PCR方法扩增survivin基因启动子S1pro和S2pro,克隆入pGL3-Basic,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GL3-S1pro和pGL3-S2pro,脂质体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和Chang liver肝细胞,检测survivin启动子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结果 survivin基因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具有较强活性,其中S2pro活性明显高于S1pro,达到CMV启动子活性的三分之一.结论 survivin启动子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具有较强启动活性,有可能成为新的前列腺癌靶向性基因治疗工具.

  • 博尔纳病病毒感染对少突胶质瘤细胞中IL-1β表达量的影响

    作者:张中海;车洋

    目的 探讨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感染对少突胶质瘤细胞 (oligodendrocyte,OL)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首先将OL和BDV感染的OL煮沸裂解,分别提取蛋白混合液,测定蛋白的浓度后,将二者的蛋白混合液浓度均调至10 g/L,分别取蛋白混合液及其经10 000 r/min离心5 min后的上清,沉淀后分别进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dot-blot hybridization),检测OL和BDV感染的OL中IL-1β的存在;同时,对提取的OL和BDV感染的OL中的蛋白混合液进行2倍系列稀释后进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细胞中的IL-1β的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斑点免疫印迹试验表明,OL和BDV感染的OL中提取的蛋白混合液及收集的沉淀均出现杂交阳性信号,而蛋白混合液离心后的上清未出现杂交阳性信号.等量的OL和BDV感染的OL的蛋白混合液经2倍系列稀释后进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OL的蛋白混合液在≤32倍的稀释度范围内有杂交阳性信号,BDV感染的OL的蛋白混合液在≤8倍的稀释度范围内有杂交阳性信号.结论 ①IL-1β在OL和BDV感染的OL中均存在,且存在于本实验获得的蛋白混合液和沉淀中.②BDV感染使OL中的IL-1β的表达量降低,提示IL-1β的表达量下降,有可能使其参与的脑内的免疫生理及病理反应发生变化,这可能是BDV感染致病的机制之一.

  • 自体毛发移植治疗脂溢性脱发60例

    作者:巩梦童;周同葵;贺小虎;谢松梅

    目的 探讨使用自体毛发移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0例脂溢性脱发患者运用自体毛发移植术进行修复,其中23例进行1次移植,37例进行2次加密.结果 60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外观较术前明显改善,无并发症.结论 应用自体毛发移植术治疗脂溢性脱发,移植术后毛发存活率高,外观自然,因脱发区面积的大小及供发区密度的不同,移植后头发的密度不同.

  • 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

    作者:徐高伟;崔海勇;董斌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LPHP 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观察分析临床效果. 结果术后21例患者平均随访10.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9.7周.按Neer评分标准:其中优1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 结论 LPHP具有固定可靠、减少软组织损伤、血运破坏少等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建强;张汀

    目的 观察小切口手法劈核术治疗Ⅳ级以上核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Ⅳ级以上硬核白内障96例102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囊袋内手法劈核摘除白内障,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92眼,占90%;数指/眼前~0.2者10眼,占10%;散光9眼,平均0.75 D.少数出现并发症,如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等,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技术治疗Ⅳ级以上核性白内障,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CCK-8对LPS诱导大鼠TASMCs CuZn-SOD基因表达影响的受体机制

    作者:董国凯;谷振勇;马丽琴;李娜;马春玲;丛斌

    目的 探讨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ASMCs) CuZn-SOD基因表达影响的受体机制.方法 用贴块法培养大鼠TASMCs,经CCK-8、LPS、CR-1409、CR-2945、CCK+LPS、CR-1409+LPS、CR-2945+LPS、CR-1409+CCK-8+LPS、CR-2945+CCK-8+LPS及溶剂单独或共同孵育细胞,用RT-PCR技术检测CuZn-SOD mRNA表达.结果 对照组TASMCs CuZn-SOD mRNA低水平表达,LPS 诱导TASMCs CuZn-SOD mRNA表达上调(P<0.05),CCK-8预处理后,LPS对TASMCs CuZn-SOD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可部分受抑,预先用CR-1409(1×10-5 mol/L)、CR-2945(1×10-5 mol/L)处理后,再分别加入LPS和CCK-8,CR-1409+CCK-8+LPS、CR-2945+CCK-8+LPS两组CuZn- SOD mRNA表达均高于CCK-8+LPS组(P<0.01),但仍低于LPS 组(P<0.05),其中CR-2945的拮抗作用比CR-1409稍明显; CR-1409、2945单独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CK-8通过其受体下调LPS 对TASMCs CuZn-SOD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其中CCK-BR较CCK-AR作用稍大.

  • ACD保养液中树突状细胞的变化

    作者:姚仁南;陈复兴;李玺;王振德;刘军权;张赞;赵勤;孙飞

    目的 检测人树突状细胞(DC)在 ACD保养液中不同时间的增殖和吞噬能力,为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抽取8例健康自愿献血者外周静脉血200 ml,ACD-B抗凝,4℃保存,在第1、2、3、4天分别取血20 ml,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孵育2 h洗涤后,贴壁细胞加入细胞因子联合诱导培养DC.灭活的酵母菌与DC以100∶ 1比例加入后37℃孵育1 h,取细胞悬液涂片,瑞-姬染色.光镜下计数吞噬酵母菌的DC,计算出DC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结果 正常人外周静脉血第1天培养诱导的DC增殖生长良好,第2天仅有少量DC生长,第3、4天则无DC生长.第1天培养诱导的DC对酵母菌的吞噬率为78%~85%,平均值 81%,吞噬指数为 254.结论 在ACD保养液中的健康人的DC仅在离体后1~2天内能诱导增殖,诱导增殖后的DC具有较强的吞噬功能.DC 活性可能与某些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有关.

  • 67例皮肤撕脱伤治疗体会

    作者:李之华;张远贵;段冬

    皮肤撕脱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之一,可因伤后大量失血而发生休克;早期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继治疗效果,如治疗不当,可致皮肤坏死、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晚期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瘢痕挛缩,严惩影响外观和功能.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整形
  • 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丰炳峰;董晨;关凤军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 的方法,研究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 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四唑盐比色(MTT)法测定MSC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鉴定MSC膜抗原.结果 原代分离的MSC在接种后48 h贴壁,细胞形态为椭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12天时细胞呈长梭形并达到90%单层融合.经传代扩增,细胞进一步纯化.细胞传代后2天内处于潜伏期, 3天后进入生长期,7天后进入平台期.FCM检测CD45、CD90阳性率分别为19.60%、95.38%.结论 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用此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能力活跃,具有MSC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 曼月乐环治疗子宫腺肌病36例分析

    作者:吴惠莹

    目的 探讨曼月乐环在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放置曼月乐环前后月经量、痛经程度以及子宫体积的变化.结果 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放置曼月乐环后痛经程度显著减轻(P<0.01),月经量显著减少(P<0.01),子宫体积相应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曼月乐环对于治疗子宫腺肌病有较好疗效.

  • HPK1在缺糖缺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李婷;张光毅

    目的 观察造血祖细胞激酶1(HPK1)对缺糖缺氧(OGD)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通过免疫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PK1是否在大鼠脑细胞中存在;采用DAPI染色技术观察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OGD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作用.结果 在体外培养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中有HPK1的表达.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OGD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并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HPK1反义寡核苷酸对OGD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 肾上腺素与rhG-CSF协同动员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研究

    作者:李勇;曾令宇;陈翀;曹江;潘秀英;徐开林

    目的 通过比较肾上腺素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单独或联合应用动员小鼠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效果,以了解肾上腺素对HSPC的动员作用,为临床制定更为优良的动员方案奠定实验方面的基础.方法 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A组作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 100 μl·d-1;B组皮下注射rhG-CSF 250 μg·kg-1·d-1;C组腹腔注射肾上腺素2.5 mg·kg-1·d-1;D组皮下注射rhG-CSF 250 μg·kg-1·d-1+腹腔注射肾上腺素2.5 mg·kg-1·d-1 (rhG-CSF后3 h),各组均连续用药5天.动态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WBC)、Lin-c-kit+ (KL)、Lin-c-kit+Sca-1+ (KSL)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 D组外周血WBC数及KL、KSL细胞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或C组及A组(P<0.01);B组外周血WBC数及KL、KSL细胞比例明显高于C组及A组(P<0.01);C组外周血WBC数明显高于A组(P<0.01),但KL、KSL细胞比例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上腺素可协同rhG-CSF参与HSPC的动员.

  • 肌间沟两点臂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文

    目的 比较3种肌间沟臂丛阻滞法在上臂、前臂、手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93例上臂、前臂、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1例.A组于C6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出现异感或触及横突时注入1.0%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25 ml(内含1∶ 20万肾上腺素);B组于C7横突水平与皮肤垂直进针,触及横突时注入上述麻药25 ml;C组分别同A、B组方法注入上述麻药12.5 ml.据患者主诉和骨科医师评定阻滞效果,分Ⅰ~Ⅲ级.结果 B组中Ⅰ级的百分比高于A组(P<0.05),而Ⅲ级的百分比低于A组(P<0.05);C组中Ⅰ级的百分比高于A、B组(P<0.01),而Ⅲ级的百分比低于A、B组(P<0.01).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上臂、前臂、手部手术,肌间沟两点臂丛阻滞的效果明显优于各自的单点阻滞法.

    关键词: 肌间沟阻滞 臂丛
  • 综合医院神经科87例复视患者病因分析

    作者:张梅;陈保健

    目的 探讨复视的常见病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对87例以复视为主诉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引起复视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炎症(27.59%)、重症肌无力(18.39%)、颅内动脉瘤(13.79%)、肿瘤(12.64%)、糖尿病(8.05%)、脑干卒中(5.75%);单眼受累多见于神经源性损害,双眼受累多为肌源性损害.结论 复视病因复杂,详细正确的临床资料收集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同部位血同型半胱氨酸、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及意义

    作者:邹文卫;祖茂衡;杨光;赵连东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之间的关系.方法 90例DVT患者为病例组,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同时病例组中40例进行自身对照.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水平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Hcy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栓局部血浆Hcy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血栓局部与外周血Hcy总体水平相比虽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原发性DVT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继发性DV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VT的危险因素之一,对于原发性DVT致病作用更为显著.②采用导管局部采样测定的局部血浆Hcy数据能更加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体内血浆Hcy水平.

  • 银杏叶提取物对6-OHDA诱导PC12细胞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杰;程言博;印晓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不同浓度GBE预处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加入6-OHDA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模型,用4-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 PC12 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PC12细胞凋亡百分比;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 100 μmol/L的6-OHDA处理PC12细胞24 h,细胞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GBE 20,40 μg/ml可明显减轻6-OHDA对PC12细胞的毒性,GBE可使细胞活性增强,降低凋亡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x表达升高,而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GBE各剂量组Bax降低,而Bcl-2升高,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GBE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上调Bcl-2和下调Bax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尚玉龙;罗为;陆娟;李赞;马绍磊

    目的 总结分析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ABPA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 对1例确诊的ABPA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部CT、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疗效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患者有哮喘病史,在诊断ABPA之前至少被误诊12年.回顾性分析至2008年5月份以前国内可检索到的ABPA病例共91例,均有误诊,误诊时间为3个月~40年,被误诊为的疾病有肺结核、肺炎、肺癌、Wegener肉芽肿等,误诊为肺结核为常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特征性的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对诊断ABPA有重要意义.结论 我国ABPA报道病例较少,尚无国内的诊治指南.临床上ABPA极易误诊,应该提高对ABPA的诊断意识,若患者有气喘表现,肺部出现游走性浸润影、中央型支气管扩张,可进一步查总IgE、烟曲菌特异性IgE、烟曲菌过敏原皮试等以便早确诊及治疗.

  • 早期机械通气在抢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硕;李梅;刘艳英

    目的 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在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 (NPE)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2例NPE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早期使用机械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通气治疗后患者的缺氧症状、肺水肿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早期机械通气抢救NPE效果良好,对减少患者早期死亡有很大意义,能为进一步救治原发脑损伤创造时机,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抢救小儿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晁玲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抢救小儿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护理.方法 有气管切开指征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41例,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续5天,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呼吸道的管理、营养支持、预防褥疮发生、功能锻炼、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结果 41例患儿中仅1例行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余40例呼吸肌麻痹逐渐减轻至完全恢复;25例患儿四肢肌力恢复至Ⅳ~Ⅴ级,16例恢复至Ⅲ~Ⅳ级.住院天数为18~42天,平均22天.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过程中早期运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气管切开率和并发症,缩短病程.

  • 医院商标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作者:李阳;田文华;段光锋

    本文对医院商标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医院商标价值形成机制及其构成、价值体现方式、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医院商标价值评估的建议.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