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的短期临床观察

    作者:李雁;刘彬;李惠山

    目的 对拔牙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的效果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选取行即刻种植患者30例,微创拔除42颗无法保留的患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1周内完成临时固定修复,4~6个月后完成终修复.随访观察,统计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修复完成1年后牙龈乳头充盈指数(PIS)和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在观察期42枚种植体都获得有效的骨结合,种植体的累积存留率为100%,牙龈形态良好,PIS为3度者达到69%,患者主观满意度VAS值平均达90分.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采用微创技术拔牙即刻种植后即刻修复,其修复效果是可预测的,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5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贺;牟宁;潘珊珊;赵俞敏;李明新;牟莉

    目的 探讨在无晶状体眼中前房植入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50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接受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二期前房植入后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6 ~ 24个月(平均14.2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术前0.05 ±0.02,术后0.48 ±0.09,P<0.01).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变化(术前0.47 ±0.22,术后0.52 ±0.21,P>0.05).术前、术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房深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除术后2只眼出现短暂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轻度前房渗出反应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常规术式予以考虑.

  • 混合型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作者:张浩赟;蒙轩;李昊;徐凯;苏俊俊;王鹏飞;陈永亮

    目的 分析混合型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研究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切除,病历资料完整,获得随访的72例混合型肝癌患者资料.对其预后相关因素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72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均由术后病理确诊为混合型肝癌.患者中位年龄为51岁,男性57例,女性15例;伴肝硬化6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2例,癌胚抗原(CEA) ≥5 μg/L 8例,CA19-9≥37 U/ml 34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38.3%、19.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EA≥5 μg/L(P <0.001)、CA19-9≥37 U/ml(P<0.001)、脉管癌栓(P =0.003)、糖尿病(P=0.044)、术后病理切缘阳性(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阳性(P=0.016)和CA19-9≥37 U/ml(P =0.010),癌胚抗原(CEA) ≥5 μg/L(P =0.00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混合型肝癌患者总体预后差,CEA≥5 μg/L,切缘阳性,CA19-9≥37 U/ml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全髋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作者:吴昉;章红;张如萍;刘玉平;王丹

    目的 研究全髋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择期行单侧全髋置换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组(N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不拔除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于入恢复室后即刻分别由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0.5 μg·kg-1·h-1和同等剂量、速率的生理盐水至气管导管拔除.观察2组患者在麻醉前(T1)、入PACU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 (T4)、拔管后10 min(T5)、拔管后20 min (T6)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评估拔管后20 min时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NRS)、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SAS)、Steward评分,观察苏醒期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并调查患者对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和在PACU的停留时间.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T2的HR、SBP、DBP均低于T1,T3的HR、SBP、DBP均高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2的HR、SBP、DBP均低于T1(P <0.05);D组T3、T4的SBP、DBP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T5的HR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间点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T6的NRS评分和SAS均高于D组(P<0.05),2组Stewar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N组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均高于D组(P<0.05),且D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高于N组(P<0.05).结论 全髋置换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保持患者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减少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且提高了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 七氟醚对生理应激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影响的研究

    作者:徐锋;李笑笑;王辉;董惠;韩玉榕;金雷;郭忠民;刘金东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生理应激大鼠旷场实验和脊髓背角n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12只大鼠采用足底电击建立生理应激模型,造模前后分别进行旷场实验评估生理应激模型大鼠应激前后的行为学变化,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模型大鼠分为2组(n=6):分别行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3 ml/kg,七氟醚组注射七氟醚3 ml/kg,待苏醒完全后,2组再行旷场试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腰5节段水平大鼠脊髓背角nNOS表达.结果 旷场实验中,七氟醚组大鼠中央格数、外周格数、直立次数及修饰次数均减少(P<0.01);脊髓背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NOS阳性细胞集中Ⅰ、Ⅱ板层,七氟醚组较生理盐水组减少(P<0.01).结论 生理应激大鼠脊髓背角的nNOS阳性细胞集中分布在Ⅰ、Ⅱ板层;七氟醚可以明显的抑制生理应激大鼠脊髓背角nNOS的表达,抑制大鼠应激状态.

  • 小鼠组织冰冻切片3种包埋方法效果比较

    作者:黄小雨;刘亚萍;付琳琳;董红燕;董富兴

    目的 比较冰冻切片技术中几种包埋方法的效果.方法 小鼠经心脏灌注固定并取其不同组织,组织经后固定后,进行常规蔗糖脱水.分别使用直接包埋、模具包埋、OCT浸透包埋等3种方法后行冰冻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比较其染色效果,选出佳包埋方法.结果 直接包埋法染色均匀,组织结构清晰可见,但组织有轻微皱缩,偶有冰晶出现,核质对比度尚可;模具包埋法组织结构清晰无皱褶,核质着色清楚,核浆对比度好,色彩鲜艳;OCT浸透法组织结构完整,染色效果良好,部分组织胞质着色不良,对比度稍欠佳.结论 模具包埋是这3种包埋方法中有利于冰冻切片的方法.

  • 一种改进的非酶处理分离新鲜肾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的方法

    作者:李慧忠;王刚;韩露露;李海龙;李节;张青;李阳;郑骏年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不经过消化酶处理而直接分离、纯化新鲜肾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的新方法.方法 手术切除的新鲜肾癌组织经过机械剪碎、温和匀浆处理制备成单细胞悬液,再通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密度梯度分离后经CD3磁珠分选纯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快速从新鲜肾癌组织分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新方法,成功完成7例组织分离.分析结果显示CD3+T细胞占(24.10±17.60)%,CD4+和CD8+细胞分别占(37.69 ±9.83)%、(37.86±10.47)%;进一步经磁珠纯化后CD3+T细胞纯度达91.6%,适用于后续分析.结论 本法优势在于:①与酶消化法相比,有利于保护细胞膜表面受体,大程度全面反映肿瘤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的浸润情况;②短暂、快速、温和匀浆处理,操作时间短,有利于维持细胞的高活力.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病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蒋培培;殷寒秋;刘春梅;周瑾;卢俊慧;徐浩

    目的 分析影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相关间质性肺病(ILD)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于我科住院确诊的pSS患者214例,根据HRCT结果将患者分为ILD组(86例)和与无ILD组(128例),分析生化及免疫学指标等因素与ILD的相关性.结果 pSS患者ILD发生率为40.2%,与无ILD组比较,ILD组发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ILD组比较,ILD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IgG、IgA水平升高,补体3(C3)水平降低(P<0.05),抗核抗体(ANA)、SSA、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SSA抗体阳性率、IgG水平升高为pSS患者出现ILD的危险因素.结论 发病年龄大、病程长的pSS患者继发ILD几率更高,SSA抗体阳性及IgG水平升高是pSS患者出现ILD的危险因素.

  • 全肠道外营养及生长抑素在小儿原发性乳糜腹的临床应用

    作者:秦海辉;李静羽;孙邡;曹慧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全肠道外营养在治疗小儿原发性乳糜腹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例原发性乳糜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原发性乳糜腹患儿,其中1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其余5例经生长抑素和全肠道外营养(TPN)等保守治疗后全愈出院,随访至今均体健.结论 生长抑素可有效控制腹水量,结合全肠道外营养治疗小儿原发性乳糜腹有其优越性,值得临床使用.

  •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在尿道断裂中的应用

    作者:薛书成;武艺;屈健;李克;王玉林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尿道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21例患者均经尿道会师术留置导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6.7±4.1)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2±2.0)天.术后随访3个月~2年,3~6周拔除导尿管.17例恢复正常排尿,尿线粗;2例轻度尿道狭窄,行尿道扩张术3~4个月,恢复正常排尿;1例重度尿道狭窄伴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在行延期尿道成形术后恢复正常排尿,但仍存在勃起功能障碍;1例拔管3个月后尿道严重狭窄,行尿道冷切术切开瘢痕狭窄段后,继续尿道扩张10个月,排尿通畅.结论 输尿管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尿道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恢复尿道连续性,可用于后尿道断裂的早期治疗.

  • 桥本甲状腺炎致眼肌麻痹1例临床报告

    作者:王晓华;花放;崔桂云;陈浩

    目的 通过对我院1例合并颅内动脉瘤的桥本甲状腺炎致双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2年9月收治的1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双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双侧眼肌麻痹,右侧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呈高滴度;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增大,回声不均匀,甲状腺左侧叶多发不均质回声结节;头颅MRI示:双侧眼外肌及视神经萎缩;头颅血管成像(CTA)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动脉瘤表现.经右侧颈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予以激素冲击、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综合治疗后症状好转,考虑系桥本甲状腺炎累及眼外肌所致.结论 桥本甲状腺炎可能引起眼肌麻痹性损伤,神经内科医生需要高度警惕此病,防止漏诊.

  • 亚低温治疗仪在脑卒中伴发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谭宝玲

    目的 分析亚低温治疗仪对脑卒中伴发中枢性高热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脑卒中伴发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综合治疗,持续14天,观察组加用亚低温治疗仪治疗,持续3~7天.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并观察其治疗3天后体温控制效果及治疗14天后临床疗效,总结治疗期间操作规范.结果 2组患者治疗14天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3天后体温控制总有效率为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32% (P <0.05).观察组治疗14天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1% (P <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仪可保证体温控制效果,降低脑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对患者临床预后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经右桡动脉行冠脉状动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临床观察

    作者:陆远;李志;王志荣;张敏;杨煜;徐晤;霍勇

    目的 评估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6例完全随机分为桡动脉组(n=128)和股动脉组(n=128),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时间、X线曝光时间、剂量面积乘积(DAP)、造影花费、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2组间的穿刺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冠状动脉造影时间、DAP、X线曝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股动脉途径,桡动脉路径延长了穿刺时间[(3.94±1.09)min vs.(2.67 ±0.64) min,P<0.01],但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3.78±0.63)天vs.(4.41 ±0.71)天,P<0.01]、造影花费[(4 747.09±122.06)元vs.(7315.65 ±96.75)元,P<0.01]以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3.31% vs.12.69%,P<0.01).结论 经右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总并发症少、费用低,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优选途径.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作者:周婷;巩尊科;王世雁;王蜜;汪艳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影响.方法 选取PSCI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rTMS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筛查,治疗前后进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LOTCA、MoCA量表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OTCA量表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OT-CA量表中的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时间及思维操作的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LOTCA量表总分以及量表中的各项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OTCA量表总分以及量表中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可有效改善PSCI.LOTCA可较全面地评定PSCI患者的治疗效果.

  •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1例并文献回顾

    作者:李鸿晨;王骥;马红钦;赵文星

    目的 介绍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报道1例经手术切除并为病理证实的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结合病史并回顾既往文献,介绍本病的临床、病理相关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予脂肪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术后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 此病临床上罕见,确诊需病理,手术切除是佳治疗方法.

  • 不同麻醉药对酗酒小鼠术中胃肠推进作用的影响

    作者:徐海根;钟兰兰;李笑笑;李俊杰;杨鑫;顾洁;蒋振菲;张颖;秦霞

    目的 探究不同麻醉药对酗酒小鼠术中胃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方法 酗酒昆明种小鼠24只,按随机分组法设计分为生理盐水组、氯胺酮组、丙泊酚组,每组8只.各组均采用炭末悬浊液灌胃(5%活性炭和10%阿拉伯树胶),计算30 min炭末悬浊液在小肠中推进距离占小肠全长的的百分比(炭末悬浊液移动率),以此作为胃肠推进运动的指标.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丙泊酚组小鼠胃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氯胺酮组小鼠胃肠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对酗酒小鼠术中胃肠推进运动有增强作用.

  • 高龄危重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鹿秀娟;章红;何翔;韩园

    目的 探讨高龄危重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68例高龄危重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前进行手术评估、心理护理,术中对患者双下肢用医用弹力绷带缠绕至腘窝部,松紧适宜,然后正确摆放膀胱截石位.对比2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例数.结果 对照组DVT的发生例数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状况、手术中正确安置手术体位、严密观察病情并全面的护理,可以明显减少下肢DVT的形成.

  • 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坐浴对痔术后创面疗效的影响

    作者:李雪芹;李景慧;孟庆慧;叶琦;周月梅;荀峥;朱蕾

    目的 评估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坐浴对混合痔传统手术后创面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共120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超声雾化坐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盆蹲式熏洗,分别对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创缘水肿、切口完全上皮化的愈合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第3、7天治疗组患者肛门疼痛和坠胀的程度、创面水肿程度较对照组均明显减轻,术后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新液超声雾化坐浴能减少痔术后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有利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 子痫前期与microRNA的相关性

    作者:黄杨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迄今为止,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RNA,通过与靶mRNA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影响翻译过程,从而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存在异常表达的miRNA,分析母体外周血循环中的miRNA表达谱有助于该病的早期预测,进一步研究子痫前期相关miRNA及其靶基因的功能可能有助于阐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进而为子痫前期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就miR-NA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子痫前期 miRNA 胎盘
  • 脱水剂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

    作者:李功波;梁君;潘昕

    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症状,常用脱水剂进行治疗.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各种脱水剂的优缺点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对颅脑创伤、脑血管病、肿瘤性脑水肿、颅脑术中脑肿胀与颅高压四类不同的临床实践环境下脱水药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相关进展和成果,以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