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作者:刘莉;王丽强;董素霞;沈向学

    目的 探讨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9例高度近视患者(18眼,术前屈光度-6.75~-28.00 DS)行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屈光度、晶状体在眼内的位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8眼均成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时,11眼(61.1%)裸眼视力≥0.5,9眼(50.0%)佳矫正视力≥0.8,裸眼视力及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眼瞳孔呈轻度竖椭圆形;2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2眼夜间眩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近期疗效明显.

  • 瞳孔成形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观察

    作者:胡淑芳;曹建雄;王明玲;王安安;赵振全;葛丽娜;肖天林

    目的 观察瞳孔成形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外伤性白内障伴有虹膜损伤患眼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外伤专科采用瞳孔成形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伴有虹膜损伤患者,共8例8只眼.眼球钝挫伤3例,穿通伤5例,术前均确诊为外伤性白内障,其中3例伴有晶状体脱位.术后随访4~11个月,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瞳孔情况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压等.结果 8例均成功修补损伤虹膜,顺利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预测视力,术后矫正视力≥0.6共6只眼,占75%.瞳孔正常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无明显畏光、眩光、复视等不适症状.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无明显偏位,无眼压升高、角膜内皮失代偿等情况.结论 瞳孔成形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无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合并虹膜损伤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5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贺;牟宁;潘珊珊;赵俞敏;李明新;牟莉

    目的 探讨在无晶状体眼中前房植入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的疗效和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50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接受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二期前房植入后的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6 ~ 24个月(平均14.2个月)的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术前0.05 ±0.02,术后0.48 ±0.09,P<0.01).术前、术后佳矫正视力无显著变化(术前0.47 ±0.22,术后0.52 ±0.21,P>0.05).术前、术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房深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除术后2只眼出现短暂眼压升高,2只眼出现轻度前房渗出反应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Artisan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常规术式予以考虑.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后植入术25例

    作者:闵瑶;项奕;邢怡桥

    目的 评价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后植入治疗无后囊膜或后囊膜不足以支撑的无晶状体眼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对无后囊膜或后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的患者25例(25眼)行人工晶状体虹膜后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眼压、人工晶状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平均裸眼视力0.5±0.2,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0.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眼(72%)裸眼视力优于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和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人工晶状体位置保持良好的居中性,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虹膜后植入术是一种矫正无后囊膜或后囊膜不足以支撑人工晶状体的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的术式.

  • 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疗效观察

    作者:郑广瑛;谭楠

    目的 探讨前房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AC-PIOLS)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对资料齐全的18例30眼行AC-PIOLS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随访2a,分别于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检测裸眼视力 (UCVA)、佳矫正视力 (BCVA)、等效球镜屈光度 (SE),眼压、角膜内皮计数、前房深度 (ACD)、对比敏感度 (CSF)、眩光敏感度和波前相差等,并分别将术前与术后1a和术后2a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术后1a,14眼(46.7%)近视力较术前提高;术后2a,19眼(63.3%)较术前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79,P=0.031).术后1a,BCVA较术前提高≥ 1行者为56.7% (17/30),术后2a为60.0% (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12,P<0.01).术后2a SE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频段的CSF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尤其在低中频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高阶像差较术前增高,球差、彗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2a,各时间点间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眼瞳孔轻度变形,6眼虹膜夹持部出现轻度虹膜色素脱失,4眼主诉眩光和光晕感.结论 AC-PIOLS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 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的前节OCT检查分析

    作者:王丽强;黄一飞;王玮;杨炳健;钱海燕;王宁

    目的:使用前节OCT分析高度近视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眼内的结构变化.方法:植入前房晶状体矫正高度近视6眼(11.5 D至22.0 D),使用前节OCT采集前节图像测量术前前房深度,术后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内皮间距离(内皮-晶状体距离),人工晶状体与正常晶状体间距离.结果:术前前房深度为3.27~3.91 mm,术后内皮-晶状体距离为2.07~2.24 mm.人工晶状体后表面与正常晶状体间的距离为0.82~1.32 mm.图像显示虹膜色素层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前房深度较术前减少36.1%~44.6%.前节OCT对于检测虹膜夹型前房晶状体的位置有帮助.

  • 透明角膜切口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

    作者:李林;李斌

    目的:研究透明角膜切口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20例28眼高度近视患者表面麻醉下行透明角膜切口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眼压、屈光度数、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及晶状体混浊情况。
      结果:高度近视患者28眼均顺利植入了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6mo,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均基本位于正位,无明显倾斜、偏位。未发现白内障、葡萄膜炎、黄斑囊样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结论:在具备熟练的眼科显微手术技巧的前提下,有晶状体眼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有较好的预测性及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较少,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