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汪敏;刘霞;卓志远;李柯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TB)联合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 ADA)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测80例住院患者血清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指标,比较结核组与非结核组患者间差异。结果2组患者T-SPOT.TB阳性率差,AD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T-SPOT.TB和胸腔积液ADA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重要价值。

  • 喉癌术后发生咽瘘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刘晨;李培华;许学谷;李红权;张旭;王洪江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7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基础疾病、手术方式、肿瘤分期等咽瘘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7例喉癌患者术后发生咽瘘26例,发生率为10.53%(26/247)。当患者合并糖尿病、全喉切除、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中晚期肿瘤、手术时间>5 h,术后咽瘘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喉癌术后发生咽瘘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多种,控制基础疾病、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能等可使咽瘘的发生率降低,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喉癌 喉切除 咽瘘
  • 心房颤动患者血浆丙二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表达

    作者:韦慧;张超群;张敏;燕军;陈建辉;张卓琦;王志荣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氧化应激指标及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43例,按照是否合并房颤分成2组:持续性房颤组( AF组)21例,其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窦性心律组( SR组)22例。在体外循环手术开始前收集外周静脉血,检测丙二醛( 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含量。术前完善心脏彩超检查,记录左心房内径( LAD)。结果房颤组患者LAD为(56.90±9.93)mm,较窦性心律组〔(40.59±9.40)mm〕明显增高(P<0.01)。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MDA含量分别为(8.07±0.32)、(4.23±0.23) nmol/mg,房颤组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 P<0.05);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GSH-Px表达分别为(127.26±12.12)、(168.91±18.25)U,房颤组明显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房颤患者MDA与LAD明显正相关( P<0.05)。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氧化应激增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心房结构重构及房颤的发生。

  • 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临床研究

    作者:沈培璞;鹿皎;张世坤;王荣;王伟;郑红北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3D-HyCoSy)在评价不孕症患者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输卵管超声造影的42例不孕症患者,同时行子宫输卵管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造影检查,通过二维超声造影实时观察及三维造影采集的图像后处理,综合分析输卵管的通畅性,其中2例行腹腔镜手术,4例进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42例患者中共有79条输卵管进行了三维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结果显示52条输卵管可见造影剂显影及弥散良好诊断为输卵管通畅,25条输卵管可见造影剂显影不规则且弥散差诊断为输卵管通而不畅,2条输卵管未见造影剂显影及弥散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结论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获得输卵管的全程空间立体走行图像,对评估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开口锥股骨近端扩髓技术在PFNAⅡ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德勇;袁泉;陈宏亮;蒋健;李浩;王龙;王业华

    目的:探讨采用开口锥对股骨近端直接扩髓技术,用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Ⅱ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将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后,采用开口锥对股骨近端扩髓后置入PFNAⅡ主钉。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透视次数分别为(37.6±9.3) min、(43.5±29.9)ml、(9±2.9)次。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3.4±4.6)个月。骨折均愈合,时间10~22周,平均15.4周。术后Harris评分:优9例,良7例,优良率为80%。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畸形、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及延迟骨折愈合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开口锥股骨近端扩髓技术行PFNAⅡ手术,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简化PFNA的操作步骤,使PFNA的操作更加简单有效。

  • 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抗凝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毛传春;杜秀平;韩正祥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探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抗凝治疗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20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抗凝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与化疗前相比,化疗结束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略微升高,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7.6%,明显高于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治疗组27例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化疗疗效的观察指标,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可提高化疗疗效,改善NSCLC患者生存质量。

  • 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诊治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蔡湛;刘学永;董伟;卞文彬

    目的:总结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97例行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凝血病治疗效果,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术后凝血病和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前术中失血量≥2000 ml、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颅脑损伤合并低体温、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小于8的患者,术后凝血病发生率更高(P<0.01)。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无凝血病患者的预后优于术后凝血病患者。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病患者的预后较差,因此应提高对凝血病的认识,积极预防。

  • 玻片联合脉冲染料激光在蜘蛛痣的应用

    作者:钟欣;郑罡;丁敏;李晶冰;魏志平

    目的:观察单纯Vbeam595脉冲染料激光与该激光联合玻片治疗蜘蛛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25例面部蜘蛛痣患者随机分为A组:玻片联合Vbeam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组(61例)和B组Vbeam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组(64例)。结果与单纯激光治疗组对照组相比,玻片联合Vbeam激光组在疗效上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片联合脉冲染料激光与单纯595 nm脉冲染料激光对蜘蛛痣均有可靠疗效,595 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玻片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单纯595 nm脉冲染料激光。

  •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学勤;李逢春;汪秀玲

    目的:分析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 FFDM)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DCIS-MI)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2例单纯乳腺导管原位癌( DCIS)和47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 DCIS-MI)的FFDM表现,用SPSS 16.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结果42例单纯DCIS中单纯钙化13例,肿块11例,5例为肿块伴钙化;病变大径平均值17.4 mm;腺体结构紊乱4例;无异常征象9例。47例DCIS-MI中单纯钙化28例,肿块12例,15例为肿块伴钙化;病变大径平均值22.1 mm;腺体结构紊乱1例;无异常征象6例。两者病灶大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数目及形态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DM对DCIS-MI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为术前评估提供帮助。

  • 基于卒中注册的卒中治疗现状的单中心观察报道

    作者:刘会;荣良群;魏秀娥

    目的:探讨本地区卒中患者治疗现状。方法利用我院卒中注册系统,前瞻性登记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符合注册标准的11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治疗现状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登记1180例卒中患者,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卒中教育。其中缺血性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治疗应用多的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占95.94%,其次为他汀类药物药物,应用率90.11%。但发病3个月随访时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他汀类药物应用率明显下降。结论缺血性卒中住院期间治疗正规,但长期治疗依从性较差。

  • 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蔡波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老年患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价。方法随机选取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吸入剂(18μg/次,1次/d),配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μg,2次/d)。对照组仅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50/500μg,2次/d)。对比2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情况,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变化情况及运动耐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期呼吸困难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第56天、第168天FEV1、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56天、第168天、第336天运动耐量变化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老年患者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满意。

  •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赵松青;方成霞;刘正华;陆卫平

    目的:分析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血糖血脂水平及身体一般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其月经恢复率、血清促卵泡激素( FSH )、黄体生成素( LH)、睾酮( T)、胰岛素( INS)、空腹血糖( FPG)、胰岛素抵抗( HOMA-IR)等内分泌水平,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A( ApoA)、载脂蛋白B ( ApoB)等血脂水平,体质指数( BMI)、腰臀比( WHR)值、多毛评分及痤疮评分值等身体状况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可以有效优化患者的激素水平,降低高脂血症,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爪形环抱器手术内固定与传统方法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作者:姚建国;顾翔

    目的:研究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6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爪形环抱器手术内固定组与传统方法治疗组。记录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剂量、治愈的住院时间、肺部并发症例数、呼吸机辅助例数和时间。结果爪形环抱器手术内固定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小于传统方法治疗组(P<0.05)。结论爪形环抱器手术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3种灌注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鹿秀娟;张茹萍;孙楠

    目的:探索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较优的灌注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进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Ⅰ组(32例)接受自然重力灌注冲洗,Ⅱ组(32例)接受灌注泵定压持续灌注冲洗,Ⅲ组(32例)接受人工手动加压灌注冲洗。比较3种灌注方式在手术视野清晰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冲洗量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手术视野清晰度、平均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冲洗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术后低热(37.3~38.0℃)、中等热(38.1~39.0℃)、高热(39.1~40.0℃)人数分别为:Ⅰ组2例、2例和1例,Ⅱ组8例、5例和4例,Ⅲ组3例、1例和1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严重肾区痛者分别为3例、9例和2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时建议使用人工手动加压灌注冲洗,该冲洗方法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保证手术视野清晰,而且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安全性,对减少术后发热及肾区疼痛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的疗效

    作者:王妍;张孝良;马正磊

    目的:评估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 PD)患者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障碍( LID)的疗效。方法服用左旋多巴和麦角多巴胺激动剂治疗并出现LID的PD患者34例被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普拉克索加目前药物治疗(添加组,n=18),一组将麦角多巴胺激动剂替换为普拉克索进行治疗(转换组,n=16)。运动障碍的评价采用外科介入治疗总的核心评估( CAPSIT)。2组患者同时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UPDRS)和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 PDQ-39)评估。结果添加组和转换组第4、12、24周总CAPSIT分数与基线值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第24周与第4周比较,添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组和转换组第2、4、12、24周UPDRS第Ⅲ部分评分与基线值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添加组和转换组第4、12、24周PDQ-39分数与基线值相比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拉克索可能是一种治疗LID的方法。

  • 阿米替林与吗啡联合应用对尼古丁依赖-戒断小鼠的镇痛效果

    作者:周康;李紫莹;张灿;常翰轩;王敏;李杰;程相;顾晓月;崔志鹏;宋英

    目的:探究阿米替林和吗啡联合应用对尼古丁依赖-戒断小鼠的镇痛效果。方法昆明小鼠72只,分为生理盐水组(n=12)和尼古丁依赖-戒断组(n=60),尼古丁依赖-戒断组小鼠皮下注射尼古丁7天制备尼古丁依赖-戒断模型。成模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吗啡组、低阿米组(吗啡+20 mg/kg阿米替林)、中阿米组(吗啡+30 mg/kg阿米替林)以及高阿米组(吗啡+40 mg/kg阿米替林)5组,每组12只。给药后采用热板法观察各组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舔足反应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与吗啡组比较,中阿米组和高阿米组小鼠给药后5、15、45 min的舔足反应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低阿米组小鼠仅在给药后15 min的舔足反应潜伏期延长(P<0.05);与低阿米组比较,高阿米组小鼠给药后5、15、45 min的舔足反应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中阿米组小鼠只有在给药后45 min的舔足反应潜伏期延长(P<0.05);与中阿米组比较,高阿米组小鼠给药后5 min和45 min的舔足反应潜伏期均延长(P<0.05),而给药后15 min虽然舔足反应潜伏期延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阿米替林与吗啡联合使用较单独使用吗啡的镇痛效果好,加大阿米替林的剂量,小鼠的舔足反应潜伏期相应延长。

  • 盐酸戊乙奎醚对氯胺酮催眠作用的影响

    作者:陈涵;陈盼;王欢;薛笛;罗士元;蒋胜;王丹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CHE)对氯胺酮(ketamine,Ket)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 n=10):盐酸戊乙奎醚组( PCHE组)、氯胺酮组( Ket组)、盐酸戊乙奎醚+氯胺酮组( PCHE+Ket组)。采用翻正反射实验,观察各组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即睡眠潜伏期( sleeping latency,SL)、睡眠持续时间( sleeping time,ST)和入睡率。结果与PCHE组相比,PCHE+Ket组的SL显著缩短(P<0.01),ST显著延长(P<0.01);与Ket组相比,PCHE+Ket组的ST延长(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增强氯胺酮的催眠作用。

  • 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研究

    作者:夏明;李慧;姬宁宁;童建华;段满林;徐建国;张咏梅

    目的:探讨曲马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髋关节术后镇痛的合理配伍。方法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0例,随机分成5组:单独曲马多组(T组)、舒芬太尼组(S组)、高剂量曲马多和低剂量舒芬太尼组(TS1)、曲马多和舒芬太尼平衡配伍组( TS2组)、低剂量曲马多和高剂量舒芬太尼组( TS3组)。各组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相应负荷剂量后行不同配伍的药物进行术后静脉镇痛。分别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48 h静息时和90°翻身活动时的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副作用等。结果 TS2组、TS3组和S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安静和90°翻身活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T组(P<0.05)。 S组、TS2组和TS3组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T组(P<0.05)。 S组和TS3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TS2组(P<0.05)。S组和TS3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S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严重。结论舒芬太尼和曲马多平衡配伍组的效果佳,副作用小。

  • 体外循环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刘忠虎;董立果;张超;程峥;张小宝;陈德义

    目的:通过对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过程的临床观察,探讨体外循环下小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麻醉处理的正确方法。方法选择小儿室间隔缺损129例, ASAⅠ~Ⅱ级。本组患儿均在舒芬太尼静脉复合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主动脉阻断前及主动脉开放前均应用甲泼尼龙及乌司他丁以预防体外循环中的炎症反应及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中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30~35 mmHg,中心静脉压( CVP)7~15 mmHg。全组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压、CVP、ECG、脉搏氧饱和度( SpO2)、电解质、尿量、鼻咽温和肛温;动态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血气分析。结果本组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体外循环转流时间36~76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2~48 min。主动脉开放后,127例患儿心脏自动复跳,2例患儿出现心室纤颤,心内除颤后复跳,1例患儿心率偏慢,用药物后效果不佳,放置临时起搏器。所有患儿均顺利停止体外循环。术毕至拔管平均时间2~3 h。所有患儿10天内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患儿,平稳的麻醉诱导,适当的麻醉深度,有效的呼吸管理,完善的术中监测,积极防范处理术后并发症,可使患儿安全度过围麻醉手术期。

  • 丙泊酚预防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效果

    作者:吴小乐;范从海;张奉超;单成静;王晨晨;曹君利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泊酚预防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 EA)的效果。方法择期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P1、P2及C组,每组20例。3组患儿在手术结束时分别静脉推注1 mg/kg丙泊酚(10 s)、2 mg/kg丙泊酚(20 s)及5 ml生理盐水(10 s),观察3组患儿拔管时(T1)、拔管后10 min(T2)、拔管后20 min(T3)及拔管后30 min(T4)的各项生命体征及PAED评分,记录改良Aldrete评分(到达苏醒室即刻)、疼痛评分(FLACC评分)、拔管时间及苏醒室停留时间。结果与C组相比,P1组、P2组患儿T1、T2、T3的PAED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P1组比较,P2组患儿T1、T2、T3的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患儿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2.4%、21.7%及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P1组和P2组患儿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P1组比较,P2组患儿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3组患儿改良Aldrete评分、FLACC评分、苏醒室停留时间及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 mg/kg 丙泊酚静脉注射(20 s)预防七氟醚麻醉后躁动反应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镇痛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玉平;吴昉;姚瑶;项晗;刘苏

    目的:观察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择期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于静脉穿刺前1 h在穿刺点涂抹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量:1.5 g/10 cm2),按摩吸收后覆盖留置针贴膜,静脉穿刺前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签擦去残留药膏后行常规消毒、穿刺,建立静脉通路。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操作。2组均采用20G留置针在手腕部桡侧静脉行穿刺。采用数字评分量表( NRS)进行疼痛评分,评价2组患者穿刺时疼痛状况,观察并记录穿刺前、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变化。结果与穿刺前比较,对照组穿刺后SBP、DBP、MAP均有增高(P<0.05),而试验组穿刺后SBP、DBP、MAP、HR与穿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时试验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手术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可减轻穿刺疼痛,且易于操作,安全有效,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 视频健康教育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管学妹;沈根海;沈瑜;俞玲英;庄莉萍;沈雪萍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择期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方法,即普外科年资≥5年护师一对一口头个别指导和按照宣教手册进行宣教。实验组采用视频健康教育在示教室集中观看,并配一名普外科年资≥5年的护师针对不同病种进行个性化补充宣教。对比分析2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和行为准确率,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住院时间和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使用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第1~3次分别为85%、95%、100%,行为准确率分别为74%、87%、96.6%;对照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第1~3次分别为47%、76%、90%,行为准确率分别为41%、66%、88%,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围手术期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各类疾病的平均住院日、健康教育使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视频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日,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 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及护理进展

    作者:王淑兰(综述)

    慢性盆腔炎是盆腔炎性疾病迁延的后遗症,西医治疗以控制感染及对症处理为主,但往往对无菌性炎症疗效较差且易复发。中医认为瘀血阻滞胞宫为本病致病关键,治疗重在活血化瘀并辨证论治,施以清热利湿、温经散寒、补虚通络以治本。近年研究发现通过中药口服、灌肠、针刺、推拿、物理治疗及辨证施护等多种途径能有效改善本病症状,降低复发率。本文对近年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病因病机、治疗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