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25例分析

    作者: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邱建平;沈喜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30侧的TEP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其他术式,手术时间45~126 min,平均61 min,出血5~20 ml;术中腹膜撕裂4例,术后血清肿2例自行吸收,无肠管及血管损伤,无术后出血及神经痛.住院时间5~10天,平均5.5天.25例随访1~19个月,疝无复发.结论 TEP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薇;杨秋丽

    目的 检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IgG、IgA、IgM及C3、C4的变化,了解HIE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HIE患儿172例,根据年龄、病情轻重分为1~3天组84例,其中轻度HIE 36例,中重度HIE 48例;4~7天组88例,其中轻度HIE 41例,中重度HIE 47例.对照组86例为同期住院非HIE足月新生儿.检测血清IgG、IgA、IgM及C3、C4,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天组和4~7天组轻度HIE及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gM、C3、C4均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HIE及中重度HIE患儿血清IgG、IgA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天组和4~7天组轻度HIE及中重度HIE患儿间血清IgG、IgA、IgM、C3、C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可使患儿IgM及补体水平降低,但与HIE的程度无关.

  • Caspase3、Bcl-2蛋白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羊水过少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丽萍;孙丽洲;隋灿烂;贾政伟;缪玉梅;吕爱远

    目的 探讨胎盘组织中凋亡蛋白Caspase3、凋亡抑制蛋白Bel-2的表达及其与羊水过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羊水过少30例(羊水过少组)和正常产妇30例(对照组)胎盘滋养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通过免疫组化积分判断两者表达的高低.结果 羊水过少组胎盘滋养细胞Caspase3、Bcl-2表达的免疫组化积分分别为4.90±0.71、1.80±0.76,对照组分别为2.06±0.64、4.00±0.69.羊水过少组Caspase3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Bcl-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aspase3与Bcl-2在羊水过少组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74,P<0.05).结论 胎盘滋养细胞Caspase3高表达、Bcl-2低表达可能与羊水过少的发生有关.Caspase3与Bcl-2在胎盘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失衡可能是羊水过少发生的原因之一.

  • 脑卒中后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的影响

    作者:魏金刚

    目的 观察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发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伴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针灸、肢体活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CSS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末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4周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治疗除能缓解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症状,还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肢体和语言功能康复,应推广应用.

  • 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发急性尿潴留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杨进;华立新;李翠蓉;肖芹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急性尿潴留(AUR)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BPH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曾发生AUR的患者43例(A组),无AUR的患者69例(B组).比较2组间患者的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总体积(PV)、前列腺移行区体积(TZV)、移行区指数(TZI)及术后病理前列腺炎症程度分级、增生类型、前列腺梗死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患者PSA、TZV、TZI均较B组升高(P<0.01).A组前列腺炎症程度分级明显高于B组(P<0.01).A组患者腺上皮增生为主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2组问年龄、IPSS、PV、Qmax、前列腺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A水平、TZV、TZI可作为预测BPH并发AUR的良好指标;前列腺炎症程度、前列腺组织中腺上皮细胞比率增高可能是AUR的危险因子.

  • 高频超声在乳腺癌行保乳术中的应用

    作者:王刚;赵长啸;叶勇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评价乳腺癌行保乳术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所需要的条件,57例经高频超声检查适宜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同时作钼钯X线摄影.术后对乳腺癌的大体标本、病理形态学和高频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高频超声能够准确评价乳腺癌灶的位置、大小和腋窝淋巴结状态.高频超声判断可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的患者终有48例(84.21%)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比较准确的诊断信息,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的筛选.

  • 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

    作者:刘辉;曹青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89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组)和77例不伴有抑郁的脑卒中患者(非抑郁组)进行测评.结果 抑郁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1);抑郁组面对因子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0.05),而屈服因子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 社会支持不足和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的原因之一.

  • 积极的手术策略应对外侧裂区脑挫裂伤

    作者:周可为;朱林;梁文龙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的时机.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38例外侧裂区脑挫裂伤病例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后24 h内手术治疗者14例为A组;入院初期保守治疗,24 h后病情加重转为手术治疗者24例为B组.入院时A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低于B组(6.5±2.7 vs.12.0±1.6.P< 0.05).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2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并根据GOS结果判定.A组康复良好率高于B组(57.1%vs.33.3%,P<0.05),重度残疾率、病死率低于B组(14.3%vs29.2%、7.1%vs.16.7%,P<0.05).结论 早期筛选出可能恶化的病例并及时手术可明显改善外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预后.

  • 单枚cage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冯虎;袁峰;周冰;陈向阳;龚维成;赵杰

    目的 探讨单枚箱形融合器(cage)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单枚cage联合前间隙打压植骨加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40例,术后应用Boxall复位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间隙高度指数、Suk法判断骨融合及Cedell评判术后功能恢复,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9个月.Boxall复位指数、腰骶关节角、椎问隙高度指数术前、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与随访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照Suk方法判断骨融合率为100%,功能按照Cedell评判标准恢复满意.结论 单枚cage联合cage前间隙打压植骨附加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切.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鸿举;梁毅;尚咏琦;李莉;刘田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46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2例),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 mg口服,继之75 mg/d口服.治疗期间记录2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含服硝酸甘油次数、12导联心电图变化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出血).2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62例UA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3.8%,对照组47例UA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5.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见严重出血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UA疗效满意,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的常规治疗效果.

  • 支持钢板固定结合注射硫酸钙黏合剂植骨治疗Pilon骨折

    作者:吴军;张蜀平;武成兴;阮兴隆;包远祥;苏忠林

    目的 探讨支持钢板固定结合注射硫酸钙黏合剂MIIG治疗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按Raedi-Allgow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7例.采用碎骨块复位,细克氏针临时固定,骨间隙注射MIIG植骨,支持钢板固定.其中,内侧三叶草形钢板8块,前侧T形钢板2块,AO内侧支持钢板13块(锁定钢板5块),外侧支持钢板2块.结果 随访6~28个月,平均12.4个月,按Mazur评分,25例患者,优19例,良3例,可3例,差O例,优良率88%.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未见骨及软组织感染.复位不良1例,退行性关节炎2例.结论 分析骨折移位情况,制定合理内固定方式,配合注射硫酸钙黏合剂植骨治疗Pilon骨折,能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不全流产的超声诊断

    作者:闫茹;李高同;陈利

    目的 探讨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不全流产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流产后阴道反复出血患者行超声探查子宫有异常病灶者,回顾性分析病变部位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表现和脉冲多普勒参数变化.结果 二维超声均探及病灶部位子宫内膜边界不清、正常回声肌层变薄,代之有边界的片状强回声为主的蜂窝状或筛孔状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探及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探及静脉频谱及低阻动脉频谱,无一例动静脉瘘.结论 超声对早期妊娠胎盘绒毛植入不全流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永正;刘刚;徐小林;钱莹;戴体俊;韩连云

    目的 观察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分为生理盐水(NS)组、纳洛酮(NL)组,根据纳洛酮剂量的不同,NL组又分为NL1、NL2、NL3、NIA和NL5组(剂量分别为1 000、100、10、1和0.1mg·kg-1),每组10只.用跳台法和避暗法分别观察各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第1、2天各组跳台法和避暗法的错误次数、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小剂量纳洛酮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

  • 时辰对芬太尼镇痛ED50的影响

    作者:李维维;温州;刘子琳;戴启雪;戴体俊;徐莉春

    目的 探讨时辰对芬太尼镇痛半数有效量(ED50)的影响.方法 小鼠45只,根据其基础痛阈随机分为A组(6:00)、B组(14:00)和C组(22:00)3组,每组15只,用甩尾实验和序贯法测定、比较各组芬太尼的镇痛ED50.结果 A组、B组和C组的ED50分别为0.0292、0.0203和0.0167 mg/kg,C组显著小于A组(P<0.05).结论 芬太尼镇痛ED50有时辰依赖性.

  • 麻醉通气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作者:郑小锋

    麻醉通气系统是麻醉机与患者相连接的联合气路装置,对麻醉机的临床呼吸麻醉和呼吸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不同的通气系统,患者吸入混合气体浓度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麻醉期间利用不同的通气系统来管理呼吸、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和剂量是临床麻醉工作的基本知识.麻醉通气系统作为麻醉机必不可少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原理的合理性,组成部件的可靠性与先进性将直接推动麻醉领域和呼吸治疗领域的发展.

  •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

    作者:靳艳卿;马正良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与单独应用异丙酚在宫颈锥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麻醉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组(A组)和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组(B组),每组40例.A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B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2 mg·kg-1,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至患者意识消失后,再注射已用异丙酚的半量后开始官颈锥切手术.术中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适当追加异丙酚.B组中,手术时间长于15 min者额外追加氯胺酮0.2 mg·kg-1.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的总用药量、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 ①A组和B组异丙酚用量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30.7±9.9)ml和(24.2±6.5)ml(P<0.01).术中体动反应A组30%,B组1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中2组心率皆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明显.2组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B组血压降低幅度较A组小.③2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宫颈锥切手术的麻醉,患者术中血压变化相对较小,体动反应较少,不增加患者的麻醉恢复日时间,且可减少异丙酚的用量.

  • 托烷司琼对异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

    作者:马涛;倪俊;王青;陈建;夏敬惠;戴体俊

    目的 探讨吸入麻醉药异氟烷的镇痛作用与脊髓5-HT3受体的关系.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异氟烷建立镇痛模型,鞘内注射10μg、5 P4g、1 μg 3个浓度的5-HT3受体阻断剂托烷司琼,用热板法和甩尾法观察其对异氟烷镇痛小鼠痛阈的影响.结果 鞘内注射托烷司琼不能缩短异氟烷镇痛小鼠的痛阈(P>0.05).结论 异氟烷的镇痛作用可能与脊髓5-HT3受体关系不大.

  • 漏气音听诊法在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唐锦荣;陈永红;缪永辉

    目的 比较普通听诊法、漏气音听诊法用于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L-DLT)插管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需行单肺通气(OLV)的患者,按导管插管定位方法分成2组,每组30例.普通听诊法组:麻醉诱导后插入L-DLT,根据两肺分别行OLV时呼吸音的听诊情况调节插管深度定位.漏气音听诊法组:插入L-DLT通过声门后行左支气管腔通气,听诊以L-DLT气管腔漏出的气流声的变化定位.观察记录2组插管定位时间、OLV时气道峰压、临床定位满意率.结果 漏气音听诊法定位时间明显短于普通听诊法定位时间,分别为(151.2±44.5)s和(35.1±11.7)B(P<0.01);漏气音听诊法临床定位满意率高于普通听诊法,分别为86.7%和66.7%(P<0.05).结论 漏气音听诊法行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较普通听诊法定位时间短,临床定位满意率高.

  • 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室下区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变化

    作者:万法萍;徐铁军

    目的 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脑室下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2B的表达变化.方法 4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90 min再灌注模型,术后分3、7、14、21、28天5个时间点取脑,连续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反应、图像分析系统行NR2B阳性细胞灰度值测量.结果 脑缺血后,缺血侧NR2B的表达在再灌注后3天开始增加,7天达到高峰(P<0.05),28天降至正常水平(P>0.05);缺血对侧的变化趋势同缺血侧,但表达变化的幅度明显减小.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后,SVZ区NR2B表达增加,可能参与该区的神经发生.

  • 超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林;许铁;秦宏敏;韩会峰

    目的 建立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和超高分子聚乙烯(UHMWPE)颗粒的体外联合培养的新模型,初步研究超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对成骨细胞活性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bfctl)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为空白对照组和UH-MWPE颗粒干预组,2组常规培养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待细胞贴壁后装满培养基,UHMWPE颗粒干预组加入UH-MWPE颗粒,封闭倒置培养瓶,颗粒漂浮至贴壁细胞层.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各组细胞早期凋亡情况.分别在共培养的第3、5、7天检测细胞Cbfα1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封闭条件下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正常生长可达10天;UHMWPE颗粒不影响细胞增殖活性,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UHMWPE颗粒干预组的目的 基因Cbfα1表达增强.结论 超高分子聚乙烯颗粒可以独立、直接影响成骨细胞相关因子的分泌.

  • 奥曲肽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作者:杜文琪;张南征;马文青

    目的 观察奥曲肽(octreotide,OCT)对人胃癌细胞多种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并探讨部分机制.方法 MIT比色分析法测定OCT对胃癌细胞系MKN45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平板集落实验观察细胞集落形成能力,裸鼠移植瘤形成实验体内观察OCT对胃癌的作用,放免法观察OCT对细胞因子生长抑素(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TGF-α)生成的影响.结果 OCT能有效抑制MKN45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以10-6mol/L作用强;OCT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以OCT作用24 h 时明显;OCT可显著抑制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并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形成.OCT作用后细胞分泌EGF、TGF-α的量均明显减少.结论 OCT在体内、体外均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MKN45的生长,可作为胃癌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 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观察

    作者:邵永;董家鸿;王曙光;别平;李晓武;王槐志;张玉君;李昆

    目的 建立近交系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并观察其排斥反应的规律.方法 近交系大鼠随机分为G1(BN-BN)、G2(SD-Wistar)和G3(LEW-BN)3组,每组18对.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一般情况,生存期,术后第3、7、14、21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移植肝病理学变化,根据Banff标准判断排斥反应强度.结果 G1、G2大鼠1月存活率为100%;G3大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3天始发生,第7天后逐渐加重,第14天达到高峰,除并发症致死外,余大鼠均在20天内死于Ⅲ级排斥反应.G3术后各时相点ALT、TBIL均明显高于G1、G2(P<0.05).G3移植肝病理检查呈典型的排斥反应,而G1、G2没有.结论 LEW-BN大鼠组合为稳定的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但近交系大鼠手术耐受性差,建模难度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模型成功的关键.

  • 小剂量氯化铵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徐明;李旸;张翔;麻亦柏;李大进;董薇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化铵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2大组,每大组再随机分为2组(n=10):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5 ml/kg),氯化铵组(腹腔注射2.5%氯化铵25ml/kg).通过水迷宫实验和Y型迷宫实验观察氯化铵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结果 用药后氯化铵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动物水迷宫实验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多(P<0.05);Y迷宫实验学习次数增多(P<0.05).停药24 h后再次实验,氯化铵组与生理盐水组水迷宫实验和Y迷宫实验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次小剂量注射氯化铵能抑制小鼠短期内的学习记忆功能,但在停药24 h后抑制作用消失,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学习记忆障碍.

    关键词: 氯化铵 小鼠 学习 记忆
  •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顺铂作用下的卵巢癌细胞中表达的变化

    作者:韩秋峪;陆晓媛;闫洪超

    目的 研究顺铂(cDDP)作用下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3AO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cDDP作用后3AO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cDD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DDP(1、3、9 mg/L 3个浓度组)作用的3AO细胞株中KAUI1/CD82表达情况,并与细胞对照组(未经药物处理)进行比较.结果 cDDP作用后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内颗粒增多,细胞核固缩、深染,细胞凋亡;cDDP对3AO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cDDP作用后卵巢癌细胞中KAI1/CD82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cDDP不仅能增加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而且能上调卵巢癌细胞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的表达,为临床上药物抑制肿瘤转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实验依据.

  •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张咏梅;胡霞;周晓燕;张建福;石玥;马小波;乔伟丽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gastricischemia/reperfusion.GI/R)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去除动脉夹再灌注1 h的GI/R损伤模型,于静脉注射PDTC后,肉眼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并运用免疫组化及TdT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实验技术,观察PDTC对大鼠GI/R后胃黏膜细胞坏死、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再灌注1 h后可造成胃黏膜明显损伤,静脉注射PDTC 200 mr/ks可明显减轻GI/R损伤,并使胃黏膜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结论 静脉注射PDTC对G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是通过促进胃黏膜细胞增殖、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 低渗NaCl任氏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

    作者:高铭鞠;高淑萍;陈琪;陈蔡旸;王斐;戴体俊

    目的 观察低渗NaCl任氏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影响,探索Na+浓度与复合动作电位的关系.方法 蟾蜍坐骨神经-胫腓神经标本随机分为3组:第1组为0.45%NaCl组,第2组为0.55%NaCl组,第3组为标准任氏液组;每组6只;观察各溶液对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幅度的影响.结果 在前2组溶液中动作电位的幅度均减小,且0.45%NaCl组减小多(P<0.05).结论 低渗环境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小,且浓度越低,幅度减小的程度越大.

  • 缺血预适应对短期冬眠心肌动物模型QT离散度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作者:杨煜;夏勇;李东野;潘德峰;钱文浩;朱红;张延斌;陈清枝

    目的 观察缺血预适应(IPC)对短期冬眠心肌(SHM)动物模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12只中国小型家猪应用闭胸法制备SHM模型,随机分为2组:①对照组(n=6),只制备SHM模型;②缺血预适应组(IPC组,n=6),制备SHM模型前给予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处理,重复2次.于基础状态、冠状动脉狭窄后10、30、60、120 min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计算QTd.同时,记录实验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计算心律失常评分.结果 2组家猪基础状态时QTd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狭窄后各时间点QTd较基础状态均明显增加(P<0.01),但IPC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PC组心律失常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IPC明显降低SHM动物模型QTd的增加,并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