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郭梦圆;梁琛;张璞;李伟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按有无应用α-硫辛酸治疗分配在 A 组(70例,糖尿病一般治疗)和 B 组(70例,糖尿病一般治疗基础上每天静脉使用α-硫辛酸)中,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别对2组患者在住院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0天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前,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3.93±3.45,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4.90±3.66,2组认知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为22.91±3.74,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平均26.77±2.27,B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有保护作用.

  • 克隆性基因重排检测BIOMED-2系统中内对照体系的改进

    作者:杨军;叶庆;张标

    目的 监测克隆性基因重排各检测管中PCR反应体系的完整性及反应条件的稳定性,避免基因重排的假阴性结果.方法 利用多重PCR方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中IgH-FR1、IgH-FR2、IgH-FR3、IgK-VJ、IgK-V/i克隆性基因重排和T细胞受体(TCR)中TCRβ-VJ1、TCRβ-VJ2、TCRβ-DJ、TCRγ-VJ1和TCRγ-VJ2克隆性基因重排.①选择GC100和GC300作为管内对照,在各反应管中加入适当的内对照引物,浓度分别为0.625 μmol/L、1.25 μmol/L、2.5 μmol/L、5 μmol/L和10 μmol/L,PCR扩增后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结果.②根据①的实验结果,在各反应管中加入适浓度内对照,以制备好的突变浓度为20%、10%、7.5%、5%、2.5%的基因重排样本为模板,PCR扩增后行PAGE,分析结果.结果 克隆性重排检测引物工作液浓度均为10 μmol/L;检测IgH-FR1、IgH-FR2、IgK-VJ、IgK-V/i、TCRβ-VJ1、TCRβ-VJ2、TCRβ-DJ和TCRγ-VJ1各管中,加入管内对照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均为100 bp,引物浓度均为5 μmol/L;检测IgH-FR3管中,管内对照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为300 bp,引物浓度为5 μmol/L;检测TCRγ-VJ2管中,管内对照基因的扩增片段大小为300 bp,引物浓度为1.25 μmol/L.改进后体系检测敏感度在2.5%~5.0%之间.结论 在BIOMED-2系统中增加合适的管内对照,能够监测每个检测管中PCR反应体系的完整性及反应条件的稳定性.

  • HDAC1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作者:丁昕;娄荷清;邵晓平;宋远见;张训保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1(histone deacetylase 11,HDAC11)对脑缺血/再灌注(I/R)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I/R)组、治疗(MGCD)组、聚乙二醇溶媒对照组(PEG组).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大鼠全脑I/R模型,Sham组大鼠仅给予双侧椎动脉阻断而不进行颈动脉结扎,MGCD组大鼠于造模前给予侧脑室注射MGCD0103(50 μg/kg)持续1周,PEG组用和给药组相同的给药方法给予PEG处理.于再灌注后的连续5天进行水迷宫实验来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结果 再灌注第2天至第5天,I/R组大鼠的潜伏期均长于Sham组(P<0.05);而MGCD组和I/R组相比,4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经过前4天的训练之后,撤去平台,大鼠在第4象限游泳的距离占所有象限的比例:I/R组低于Sham组(P<0.05),MGCD组则高于I/R组(P<0.05).结论 运用HDAC11抑制剂可以减轻脑I/R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HDAC11可能介导了脑I/R对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损伤.

  • 加巴喷丁和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

    作者:苏慧;刘功俭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对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术后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C组),加巴喷丁组(G组),氯胺酮组(K组),加巴喷丁-氯胺酮组(GK组).观察4组患者术后第1 h、24 h痛觉过敏的发生率,术后30 min(T1)、1 h(T2)、2 h(T3)、4 h(T4)、8 h(T5)、24 h(T6)VAS评分,术后24 h内镇痛泵的按压次数,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C组相比,GK组术后1 h痛觉过敏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G、K、GK组术后24 h内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较C组明显降低,且GK组低于G组、K组(P<0.05).G组、GK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K组(P<0.05).4组患者术后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巴喷丁和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使用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并且能够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 天舒胶囊对甲醛致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

    作者:周晗;许祥影;吴风;张佳依;沈雅静;张威;季晶晶;周亚;王丹

    目的 观察天舒胶囊对甲醛所致小鼠记忆损害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组),甲醛组(FA组),天舒胶囊低剂量(0.3 g·kg-1) 组(CLL组),天舒胶囊中剂量(0.6 g·kg-1) 组(CLM 组),天舒胶囊高剂量(1.2 g·kg-1)组(CLH组).用避暗实验分别观察小鼠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 与NS组相比,FA组的潜伏期缩短(P<0.05),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与FA组相比,CLH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CLL组、CLM组、CLH组错误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天舒胶囊对甲醛所致的小鼠记忆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 采用Noldus视频跟踪系统分析早期氯胺酮暴露对成鱼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作者:梁向南;李妍;徐小班;马敏;殷艺娜;庄新元;丁海雷

    目的 采用Noldus视频跟踪系统结合T迷宫装置建立斑马鱼学习记忆模型,分析早期氯胺酮(Ket)暴露对斑马鱼成鱼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实验随机分5组,Control组(E3孵化液)与4组不同剂量氯胺酮暴露组(Ket 0.2,Ket 0.4,Ket 0.8和Ket 1.6 g/L 组);氯胺酮暴露组给予4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 hpf)斑马鱼胚胎不同浓度氯胺酮持续暴露14 h,待饲养至成鱼采用Noldus视频跟踪系统结合T迷宫进行斑马鱼轨迹实时记录并评价学习记忆能力;其中迷宫左臂连接1个富营养区(enriched chamber,EC),每天测试1次,共测试5次,实时记录各组斑马鱼游动轨迹及分析进入EC区的潜伏时间.结果 斑马鱼经过5次训练后,测试第5次与第1次相比,Control组斑马鱼进入EC区的潜伏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氯胺酮暴露组斑马鱼进入EC区的潜伏时间无明显缩短.结论 利用Noldus视频跟踪系统结合T迷宫建立的斑马鱼学习记忆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斑马鱼成鱼的学习记忆功能;胚胎发育早期氯胺酮暴露会导致斑马鱼成鱼阶段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直立不耐受的影响

    作者:张耀文;申磊;李帅;齐敦益

    目的 观察基于每搏量变异(SVV)的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直立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胃肠道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和常规液体治疗组(C组),每组30例.G组采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监测心脏指数(CI)和每搏量变异(SVV),使CI在2.5~4.0 L·min-1·m-2范围内,SVV在8%~13%之间.C组采用常规液体治疗,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100 mmHg,中心静脉压(CVP)8~12 cmH2O.记录术前及拔管后24、48、72 h的直立不耐受发生率,及直立耐受挑战时各阶段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失血量、尿量及手术时间.术后24 h液体出入量、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拔管后24 h时,G组和C组分别有12例(40.0%)与20例(66.7%)的患者出现直立不耐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G组术中胶体液用量多,晶体液用量少,术后24 h尿量少.G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早于C组(P<0.05).结论 基于SVV的目标导向治疗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直立不耐受的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和胃肠功能恢复.

  • 幼年大鼠激素运用后体内CBG水平变化与股骨头内骨髓脂肪及坏死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朱毅;赵凤朝;郭开今

    目的 构建幼年大鼠股骨头坏死模型,研究皮质类固醇结合球蛋白(CBG)水平变化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 取SD幼年大鼠共108只,雌雄各54只,采用随机分型的方法分为3组(n=36):空白组雌雄各18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5 mg/kg,每日1次,持续1周),低剂量组雌雄各18只(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5 mg/kg,每日1次,持续1周),高剂量组雌雄各18只(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3.0 mg/kg,每日1次,持续1周).每组大鼠于注射后0天、3天、1周、2周、3周、4周随机选取3只雌鼠、3只雄鼠自眼眶内眦静脉丛取血,通过Western blot进行CBG蛋白量的测定.将取血后的大鼠处死,取股骨头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脂肪细胞面积比率、空骨陷窝率.结果 与正常大鼠比较,激素刺激1周后,大鼠的股骨头切片出现骨髓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增多等改变.空白组与实验组中的CBG在Western blot上的表达存在差异,且在同种异体个体之间具有相对一致的CBG表达趋势,注射后1周、2周、3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大鼠血液中CBG的表达呈上升趋势,4周时略有下降.病理切片中,除0天组,其他组中脂肪细胞面积比率较0天组升高明显;3、4周时,脂肪细胞面积比率较前逐渐减少.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股骨头病理切片中空骨陷窝率持续呈上升趋势,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1、2、4周空骨陷窝率略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磷酸钠的应用导致股骨头内空骨陷窝率持续升高,脂肪细胞比率在2周左右出现高峰;CBG的表达与空骨陷窝率的升高有一定相关性.

  • 1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联研究

    作者:孙奕;周辰;潘晓东;何一然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联性.方法 共入组AD患者101例,男74例,女27例,年龄77~93岁.正常对照组107例,男81 例,女26例,年龄71~89岁.采用认知障碍简明评价量表(Cog-12)、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等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应用ELISA 法测定HSV-1抗体、血浆Tau 蛋白.结果 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HSV-1抗体阳性率为79.2%,对照组为58.0%,A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HSV-1抗体阳性、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是AD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HSV-1感染是AD患病可能的危险因素之一;外周血浆Tau蛋白水平与AD患病无明显关联.

  • 不同超声切面和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分析

    作者:张红;赵跃华;王艳艳;刁晓梅;夏雅君

    目的 分析不同超声切面和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7例(经复查确诊或病理解剖证实)法洛四联症胎儿的病例资料,比较不同超声切面对法洛四联症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分析三维STIC技术诊断法洛四联症的应用价值.结果 二维超声和三维STIC技术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4CV+VOTV+3VV切面诊断准确率分别达92.59%和100%.STIC技术诊断法洛四联症4VC、4VC+(AR-SAV)、4VC+VOTV切面准确率均高于二维超声(P<0.05).4CV+VOTV+3VV切面诊断准确率高于其他切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比较二维超声与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所用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超声切面对法洛四联症病变检出情况存在差异,其中4VC联合VOTV、3VV切面对法洛四联症诊断准确率高.三维超声STIC技术更易于获得所需要的超声图像,能够提高法洛四联症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率.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短期转归不良因素分析

    作者:吴景景;冯宇;吕梦凯;陈洁芸;李胜利;邓丽华;丁红梅;王晓龙;程言博;耿德勤;董瑞国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短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1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转归评价.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t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VST短期转归的不良因素.结果 55例患者中转归良好42例(mRS≤2分),转归不良13例(mRS>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CVST短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癫痫(P=0.028)、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P=0.002)、脑出血(P=0.007)是CVST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鲁小敏;张燕;刘地发;钱烨;仲思恂

    目的 观察细胞免疫疗法与节拍化疗相结合对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59例复发转移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接受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卡培他滨+环磷酰胺),对照组29例,单纯接受节拍化疗.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严重不良反应: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自然杀伤T细胞(NK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节拍化疗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有效,且不良反应低,可耐受.

  • Neuropilin-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英楠;曹梦函;杜秀平;韩正祥

    目的 探讨Neuropilin-1(NRP-1,神经纤毛蛋白-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并回顾分析手术切除治疗的69例三阴性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疾病病例,将相应患者病理标本制作成组织标本,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阴乳腺癌组织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NRP-1的表达情况,对NRP-1的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NRP-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症(P=0.000);NRP-1在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囊性增生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6767);②NRP-1表达率随三阴性乳腺癌术后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P=0.000);③三阴性乳腺癌中,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NRP-1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④三阴性乳腺癌患者NRP-1的表达受肿瘤大小、细胞分化程度、pTNM分期、随访期间是否有复发或远处转移影响.结论 NRP-1的过表达可能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 CD5分子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eko-1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魏翔宇;桑威;孙财;闫冬梅;朱峰;徐林艳;徐开林

    目的 研究CD5分子对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eko-1的化疗敏感性及其通路的影响.方法 Crispr/cas9法敲除人源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eko-1(P)CD5基因靶位点,构建CD5阴性Jeko-1(N)细胞.RT-PCR检测Jeko-1(P)与Jeko-1(N)中CD5-E1A与CD5-E1B的表达.MTS法检测柔红霉素、长春新碱对Jeko-1(P)与Jeko-1(N)细胞增殖抑制效应.ELISA法检测Jeko-1(P)与Jeko-1(N)中IL-10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AY 11-7082处理与未处理的Jeko-1(P)与Jeko-1(N)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相关p-IKKβ、p-IκB、p-p65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应用BAY11-7082处理及未处理的Jeko-1(P)与Jeko-1(N)中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 Jeko-1(P)细胞表达CD5-E1A、CD5-E1B,Jeko-1(N)细胞不表达CD5-E1A、CD5-E1B,IL-10分泌减少(P<0.05).柔红霉素及长春新碱处理24 h和48 h后的Jeko-1(N)细胞与Jeko-1(P)细胞相比,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P<0.05).BAY 11-7082处理Jeko-1(P)与Jeko-1(N)细胞相比,p-IKKβ、p-IκB、p-p65(核內和核外)、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处理的Jeko-1(P)组相比,BAY11-7082处理的Jeko-1(P)组与Jeko-1(N)组细胞p-IKKβ、p-IκB 、p-p65(核內和核外)、IL-10 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5分子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上调套细胞淋巴瘤Jeko-1细胞株IL-10的分泌以影响其化疗敏感性.

  • 帕金森病消化系统症状研究进展

    作者:戴月;项洁;胡方方;杨新新;刘永海

    帕金森病(PD)的临床表现包括运动症状与非运动症状.随着抗帕金森药物的应用,PD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越来越成为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PD的非运动症状主要包括抑郁、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及消化系统症状等.研究发现,PD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包括流涎、吞咽困难、便秘、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等.了解这些症状对于全面认识PD、早期诊断及进一步优化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文献报道的常见消化系统症状进行综述.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宫颈癌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千一

    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生命进化史中,细菌为抵抗噬菌体而获得的特有的适应性免疫系统(adaptive immune system).随着对这一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发现,科学家们逐步研发出CRISPR/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system, Cas)这一新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系统就是现在广泛使用的由Ⅱ型 CRISPR 改造而来的全新基因编辑工具.

  • AMPK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娟;周宜芳;尚颖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激酶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过程,其信号途径是研究肥胖、二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核心.AMPK的活性受AMP/ADP(一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比值的调节.环境压力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利用增加,导致AMP/ADP比值增高,进而激活AMPK.激活后的AMPK通过开启ATP(三磷酸腺苷)的补偿机制和关闭ATP的消耗进程,恢复细胞内的能量平衡.然而,AMPK的调控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AMPK新的调控机制不断被发掘出来,并有望为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提供新的药物靶标.本文就AMPK调控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