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서주의학원학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882
  • 国内刊号: 32-187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156
  • 曾用名: 徐州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7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吴永平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乳腺癌中FBXO22基因通过HIF-1α对血管形成的影响

    作者:潘钰;白津;郑骏年

    目的 探讨FBXO22基因在乳腺癌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使用FBXO22-SiRNA转染人乳腺癌MDA-MB-231和BT-549细胞,体外血管形成实验观察2种乳腺癌细胞中干扰FBXO22后使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血管形成数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FBXO22-SiRNA对2种乳腺癌细胞中FBXO22、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 1,HIF - 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Real time - PCR检测干扰FBXO22对2种乳腺癌细胞中HIF - 1α和VEGF的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MDA - MB -231和BT - 549细胞中干扰FBXO22后分为FBXO22 - Ctrl组和FBXO22 - si组.与FBXO22 - Ctrl组相比,MDA -MB-231和BT - 549细胞FBXO22 -si组血管形成数目分别增加了107. 1%和181. 8%;FBXO22蛋白表达量分别减少了55. 5%和51. 9%;HIF-1α蛋白表达量分别上升了39. 3%和68. 4%;VEGF蛋白表达量分别上升了40. 7%和21, 7%;HIF - 1α和VEGF的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乳腺癌中FBXO22作为抑癌基因对血管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干扰FBXO22后能够通过HIF-1α通路导致VEGF蛋白表达量提高并促进血管形成.

  • 右室间隔不同部位起搏对术后QRS波时限和振幅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彭思亮;王志荣;陈文苏;张超群;李承宗

    目的 探讨不同右室间隔部起搏部位对术后QRS波振幅和时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且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62例,按X线影像结果 及心室电极头端所在位置,将患者分为低位间隔组(22例)、中位间隔组(21例)及高位间隔组(19例),比较患者胸导联QRS波总振幅(∑QRSAV)、胸导联QRS波起始0. 04 s振幅和(∑QRSAV0. 04)、QRS波时限、起搏QRS波除极开始至R波顶峰时限(DR)及除极顶峰至除极末时限(RE)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通过对指标的对比分析,探讨影响右室间隔部起搏术后心功能变化的可能因素,寻求右心室间隔部位的佳起搏位置.结果 3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中位组与低位组相比,ΣQRSAV大,∑QRSAV0. 04大,QRS时限短,DR时限短;LVEF值均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组与高位组相比,其心室起搏QRS时限短、∑QRSAV大,∑QRSAV0. 04大,DR时限短,EF值高.低位组与高位组相比,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RE时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3组资料整体来看,QRS波时限和∑QRSAV对术后LVEF有显著影响(P<0. 05),且QRS波时限对术后LVEF的影响大于ΣQRSAV.DR时限、∑QRSAV0. 04与QRS波时限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 973, r= -0. 709,P <0. 05),∑QRSAV0. 04、DR时限与 ∑ QRSAV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0. 828,r = - 0. 745,P < 0. 05),RE时限与 ∑ QRSAV和QRS波时限的相关性较小-0. 423,r=0. 683,P<0. 05)o结论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术后较低位、高位心功能好,QRS波时限短,∑QRSAV大,DR时限短和∑QRSAV0. 04大.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刘琳;王军

    目的 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7年9月我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0~14岁住院患儿5 173例取静脉血,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并分析MP感染的流行病学.结果 5 173例患儿MP阳性率为25. 44%,其中女性患儿阳性率28. 93%,高于男性的23. 17%(P<0. 01);随着年龄的增长MP阳性率逐渐上升;夏秋季节MP阳性率30. 70%,高于冬春季节的20. 07% (P<0. 01);大叶性肺炎的MP阳性率高;阳性患儿中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率为30. 47%.结论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儿童MP感染在性别、年龄及季节上均存在差异,混合感染率高.

  • 外源性硫化氢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崔洁;石玥;邹吉贺;刘磊;乔伟丽;闰长栋

    目的 探讨硫化氢(H2S)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胃缺血/再灌注组以及硫酸氢化钠(NaHS,外源性H2S供体)处理组,采用夹闭大鼠腹腔动脉30 min再灌注1 h的方法 建立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测定胃黏膜损伤面积.Western blotting测定胃黏膜细胞中Bcl - 2、Bax以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 给予NaHS预处理明显减少胃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面积(P<0. 05).与胃缺血/再灌注组相比,NaHS组Bcl-2以及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下降(P<0. 05).结论 NaHS能明显减轻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外源性H2S可能通过抑制胃黏膜细胞凋亡通路,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 敲除U266细胞株VEGF-A抑制小鼠M2型巨噬细胞迁移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雯靖;李艳杰;王立金;张倩男;陆倩;李振宇

    目的 初步探索敲除U266细胞株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A基因及该细胞株对小鼠M2型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超净台取6~8周龄C57/B6小鼠骨髓细胞,加入20%L929细胞培养上清(提供M -CSF)的10%1640,体外培养6天左右,获得骨髓来源巨噬细胞MO(BMDMs);流式细胞术检测MO型巨噬细胞标志F4/80/CDllb;TranSWell实验观察不同浓度小鼠VEGF - A对MO型巨噬细胞迁移影响;向MO巨噬细胞中加入脂多糖(LPS)、干扰素(IFN)-γ、小鼠IL-4培养48 h,获得M1、M2型巨噬细胞,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M1、M2型巨噬细胞标志F4/80/CD16/32、F4/80/CD206;CRISPR/Cas9技术敲除U266细胞中VEGF - A,采用嘌呤霉素筛选,再用稀释法进行单克隆筛选,Western blot鉴定敲除成功细胞株,用于后续实验;将敲除成功细胞株与M2型巨噬细胞进行非接触式共培养,观察该细胞株对M2型巨噬细胞迁移影响.结果 体外诱导MO型巨噬细胞表达率为90%以上,Ml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诱导表达率均为90%以上;Transwell实验结果 显示不同浓度小鼠VEGF - A对MO型巨噬细胞迁移能力不全相同(P <0. 05);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已鉴定出VEGF - A敲除成功的U266细胞株及该细胞株能抑制M2型巨噬细胞迁移(P<0. 05).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CRISPR/Cas9技术敲除U266细胞株中VEGF - A基因后能抑制M2型巨噬细胞迁移.因此,针对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小分子制剂可能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新的思路.

  • PARP抑制剂veliparib对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放疗增敏作用

    作者:杨莹;王静;陆晓媛

    目的 研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veliparib对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放疗增敏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veliparib、放疗(RT)、veliparib + RT组,采用CCK - 8法检测veliparib对Ishikawa细胞10%抑制浓度(IC10)值和50%抑制浓度(IC50)值,克隆形成实验验证veliparib联合放疗的体外增敏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表达.结果 veliparib对Ishikawa细胞IC10值为1. 7 μmol/L;IC值为133. 5 μmol/L;克隆形成实验测得veliparib放疗增敏比为1. 229;veliparib + RT组细胞中γH2AX显著高于RT组(P <0. 05).结论 研究结果 表明,veliparib对Ishikawa子宫内膜癌细胞有显著的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DNA修复、增加DNA双链断裂损伤进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有关.

  • 重症超声对ICU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田国栋;李茂琴;王晓猛;提俊响;李祥全;吕楠

    目的 探讨重症急会诊超声流程(critical consultation ultrasonic examination, CCUE)对急性呼吸衰竭病因的快速鉴别诊断价值以及诊断准确性的评价.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8例纳入研究.重症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分析、NT-B型钠尿肽及胸片做出初步诊断(常规检查组).随即由另外1名重症医师对该患者采用CCUE(重症超声组)分别对肺部、心脏及下腔静脉进行扫查并存储图像信息,整合信息做出初步诊断;观察两者在初步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通过绘制ROC曲线比较常规检查组和重症超声组在诊断急性呼吸衰竭上的价值.结果 9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心源性肺水肿26例(26.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哮喘30例(30. 6%),肺炎28例(28. 6%),其他因素14例(占14. 3%).诊断准确性从常规检查组的53% (52/98)增加到重症超声组的80% (78/98) (P = 0. 002).常规检查和重症超声在诊断急性呼吸衰竭为心源性肺水肿所致的AUC分别为0. 761和0. 965,诊断为COPD/哮喘所致的AUC分别为0. 753和0. 778,诊断为肺炎所致的AUC分别为0. 603和0. 877.结论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重症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改善重症医师总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也能显著改善肺炎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晴;嵇小兵;万辛;曹长春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7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3个月、年龄≥18岁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合并疾病以及用药情况、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 (包括血常规、肾功能、血脂功能、凝血功能等),心脏结构及功能采用心脏彩超测量,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评价心肌肥厚程度.剔除资料不全者后共136例患者入选,根据RDW正常范围的界值(16%)分为RDW <16%组(n=67)和RDW≥16%组(n=69).结果 RDW与透析患者LVMI呈正相关(r = 0. 62,P <0. 01).RDW≥16%的患者与LVMI的相关性比RDW < 16%的患者更强(RDW < 16%组r = 0. 025,P=0. 067; RDW≥16%组r =0. 398,P =0. 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排除年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相关因素后,RDW仍与LVMI成正相关(t=8. 804,P=0. 00).结论 RDW是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RDW≥16%的透析患者心肌肥厚的程度更明显.

  • rTMS及MECT对抑郁症患者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秀媛;李海玲;沈青峰;王恒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不同时间点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将抑郁症患者按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rTMS组(rTMS +药物治疗)和MECT组(MECT+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行重复成套神经心理学测试(RBAN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RBAN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2周、4周后,2组总分优于治疗前,且治疗4周后认知功能改善更显著,2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TMS及MECT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二者无显著差别,随治疗时间延长,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 显微镜下微创经侧裂-岛叶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疗效分析

    作者:孟磊;刘正;吴长山;郭志强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微创经侧裂-岛叶行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分为2组,每组33例.A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微创经侧裂-岛叶手术清除血肿,B组患者采用传统经颞叶切开皮质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 A组ADL评分及NIHS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 05).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0. 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 05).结论 显微镜下微创经侧裂-岛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良好,可较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DKC1基因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作者:张萌;白津;郑骏年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 (siRNA)沉默DKC1基因对人肾癌细胞株(ACHN、786 -O)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对照siRNA和DKC1 siRNA瞬时转染人肾癌细胞株ACHN和786 -O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KC1和EZH2蛋白表达量,细胞增殖实验检测DKC1基因对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沉默DKC1基因后对ACHN和786-O肾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DKC1 siRNA后肾癌ACHN及786 - O细胞的DKC1表达下调,随着DKC1基因的沉默,EZH2的表达和2种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也下降.结论 沉默DKC1基因后,可以降低EZH2的表达,通过抑制EZH2从而抑制肾癌ACHN细胞及786-O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关键词: DKC1 肾癌 增殖 迁移 EZH2
  • 嗅神经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丁瑾;王敏;潘敏鸿;张智弘;范钦和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1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点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17~59岁.镜下:肿瘤组织排列成巢状、小叶状,肿瘤细胞大小一致,胞质稀少.细胞核小,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呈"椒盐样".部分可见Homer-Wright假菊形团及Flexner-Wintersteiner真菊形团.免疫组化: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表达Syn、CD56、CgA、S - 100,Ki-67增殖指数15% ~80%.6例患者有随访资料,随访时间4个月~6年,局部复发5例,其中2例伴转移.结论 嗅神经母细胞瘤是发生于鼻腔的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侵袭性强,组织形态与鼻腔其他肿瘤有重叠,尚无特异的分子标记物,寻找特征性组织学表现,辅以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排除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有助于确诊.

  • 美金刚对罗哌卡因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

    作者:顾毓庭;许楷灵;刁寒;熊伟;王佳奇;尤悦;王雪薇;王丹

    目的 观察美金刚(memantine,Mem)对罗哌卡因致小鼠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罗哌卡因组(R组)、美金刚5 mg · kg-1. 10 mg · kg - 1、20 mg · kg - 1组(Mem5、Mem10、Mem20组).R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Mem5、Mem10、Mem20组给予相应剂量的美金刚灌胃,30 min后各组均腹腔注射罗哌卡因89. 4 mg ·kg - 1.观察小鼠的惊厥潜伏期、惊厥持续时间和惊厥级数.结果 与R组相比,Mem5组和Mem10组惊厥潜伏期延长,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 01),Mem10组惊厥级数的平均秩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Mem20组惊厥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均缩短(P<0. 05).结论 美金刚在5~10 mg· kg - 1范围内能拮抗罗哌卡因致小鼠惊厥作用.

  • 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沈晓君;胡铭;王玲;宋远见;刘志安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4组:心理干预组、人文关怀组、干预关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比较研究不同组别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心理干预组、人文关怀组、干预关怀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 05).干预关怀组患者的上述指标皆明显低于心理干预组或人文关怀组(P < 0. 05).结论 心理干预或(和)人文关怀护理能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

  • 干细胞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巧利;全坤;封迎芳;武祺宬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也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目前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且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虽然药物在控制血糖水平中有效,但是在控制和预防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效果,而以干细胞为基础的治疗逐渐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新的疗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干细胞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应用作一综述.

  • 5q-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杨迎雪;丁凯阳

    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征(5q-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疾病,是一种常见类型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存在于10% 的MDS患者中.发病机制为5号染色体长臂缺失,导致部分调节造血基因单倍体功能不足.目前,雷那度胺是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之一,但部分患者疗效不显著.本文综述近年来5q-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相关进展.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