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左归丸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艳杰;任艳玲;宋囡;吕海波;李亚玲

    目的:观察左归丸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机制.方法:280只SPF级SD雌性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40只、假手术组40只、其余采取双侧背部卵巢切除术进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造模.21 d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ig6.4,3.2,1.6 g·kg-1剂量的左归丸混悬液,1次/d;尼尔雌醇组ig尼尔雌醇混悬液0.21 mg·kg-1,每周1次.于连续给药60,120,180 d,分别取大鼠左后肢股骨近端1/3部分,采用RT-PCR方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α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和模型组比较,给药60,120,180 d的左归丸各剂量组,股骨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可能是PMOP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左归丸能够上调骨组织中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从而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 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骨组织OPG、RANKL及CBFα1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潘小燕;王鸿度;岳荣超;张丰正;李胜;江花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P)治疗作用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加胆经针刺组(简称胆经组)、模型加非经穴针刺组(简称非经穴组).造模3个月后进行不同的干预,6个疗程后后处死.取左侧股骨置冻存管,放一70℃冰箱待测.结果:胆经组OPG mRNA较模型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RANKL mRNA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OPG/RANKL mRNA的比值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CBFα1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电针足少阳经穴具有抑制骨吸收同时刺激骨形成的作用,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关键调控因子OPG和RANKLmRNA表达,提高OPG/RANKL两者比值,抑制骨吸收;同时刺激成骨细胞骨形成特异性基因CBFα1mRNA表达,增强骨形成,以促进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偶联,进而达到调骨重建的作用.

  • 恒古骨伤愈合剂促进兔坏死股骨头内核心结合因子α1基因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宏斌;胡敏;梁红锁;王建伟;尹继波

    目的 研究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简称中药合剂)对兔坏死股骨头内核心结合因子α 1(cbfα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LPS,10μg/kg体重)间隔24 h两次静脉注射加甲基泼尼松3次肌肉注射制作的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中药合剂治疗后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并提取总RNA行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PCR),观察兔股骨头内cbfα1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特点.结果 给药第4周时,中药组与模型组股骨头内cbfα1基因表达均为阴性,至第8、12周时,中药组免疫组化结果为弱阳性,模型组为阴性;至第12周时中药组股骨头内cbfα1 mRNA的表达量是模型组的2.87倍.正常给药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中药恒古骨伤愈合剂可促进坏死α股骨头内源性cbfα 1基因的表达,以用药时间长者效果明显.

  • MAPK信号通路在淫羊藿甙促进成骨细胞Cbfa1蛋白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张秀珍;宋利格;王博

    目的 观察淫羊藿甙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MAPK信号通路在淫羊藿甙促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1,Cbfa1)蛋白表达中的作用,以探讨淫羊藿甙对成骨细胞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 用酶消化法分离24 h内新生SD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甙(10 ng/mL),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10 min、30 min、60 min,抽提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用雌二醇(10-8 mol/L)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10 min、30 min,同上法检测细胞中ERK、p-ERK、P38和p-P38蛋白的表达.用淫羊藿甙(10 ng/mL)、雌二醇(10-8 mol/L)和u0126或SB203580单独或共同干预成骨细胞24 h,抽提核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bfa1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淫羊藿甙作用于成骨细胞,30 min时可促进ERK蛋白的磷酸化,并可持续至6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淫羊藿甙作用于成骨细胞,5 min时即可促进P38蛋白的磷酸化,在30 min时达高峰,并可持续至6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雌二醇作用于成骨细胞,在30 min时可促进ERK蛋白的磷酸化,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雌二醇作用于成骨细胞,在10 min时可促进P38蛋白的磷酸化,并可持续至30 min,和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能促进成骨细胞中Cbfa1蛋白的表达,和空白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u0126和SB203580可以抑制淫羊藿甙和雌二醇促进Cbfa1蛋白表达的作用.结论 ①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可以激活成骨细胞中ERK/MAPK和P38/MAPK信号通路;②淫羊藿甙和雌二醇均能促进成骨细胞中核转录因子Cbfa1的表达,并且ERK/MAPK和P38/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此过程.

  • Runx2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孙强;邱勇;刘臻;陈军浩;王斌;俞杨;陈蕾蕾;马薇薇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的机制.方法:40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2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时行表型鉴定,采用RT-PCR法检测3组MSCs中核心结合因子α1(Runx2)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分离所得单个核细胞传至P3代经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与MSCs表面标记相符.AIS组Runx2的mRNA表达强度与CS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录因子Runx2在MSCs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发病有关.

  • 核心结合因子α1过表达促进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张辛;杨民;林霖;敖英芳

    目的 检测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的特异性成骨作用以及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潜能.方法 采用Cbfα1重组的腺病毒载体感染脂肪来源干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脂肪来源干细胞中Cbfα1的表达.Cbfα1转染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后1、3、7 d利用RT-PCR检测成骨特异性基因和成脂特异性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通过检测Cbfα1转染后7、10 d脂肪来源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观察Cbfα1过表达后诱导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结果 转染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细胞数目增长一倍.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向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分化.Cbfα1重组的腺病毒载体对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转染效率为82.4%.转染后第1、3、7天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中骨钙素、骨桥素、Ⅰ型胶原的表达增强;脂蛋白脂酶的表达逐渐下降.转染Cbfα1后,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结论 核心结合因子过表达促进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抑制成脂分化.

  • 流体剪切应力对模拟失重条件下MG-63成骨样细胞Cbfα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志;王冰;孙喜庆;张舒

    目的 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培养的人骨肉瘤MG-63成骨样细胞受流体剪切应力(FSS)作用后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表达的改变,初步探讨失重情况下骨质减少的可能机制.方法 MG-63成骨样细胞传代于25 mI培养瓶中,培养24 h后细胞被随机分为模拟失重组和1 G组(每组又下设立FSS作用组和无FSS作用组).48 h后,将细胞置于流室系统中进行刺激实验.FSS强度设为0.5 Pa,作用时间分别为15、30和60 min.其后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细胞内Cbfα1 mRNA的表达,并计算与内参照GAPDH mRNA的比值.同时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Cbfα1蛋白的表达.结果 和无FSS作用组相比,FSS作用组的Cbfα1的表达在30 min和60 min均显著增强,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15~60 min)Cbfα1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和1 G组相比,模拟失重组的Cbfα1表达水平降低,在30 min、60 min时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FSS可以促进MG-63成骨样细胞内Cbfα1的表达,模拟失重可显著抑制FSS对MG-63成骨样细胞内Cbfα1表达的诱导作用.

  • 熟地、鳖甲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蛋白和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日阳;秦军燕;吴锋;何立群

    目的 观察熟地、鳖甲含药血清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后,分别灌服高浓度熟地、鳖甲煎剂( 3.25 g/kg)、低浓度熟地、鳖甲煎剂(1.625 g/kg)及等量容积的蒸馏水,连续灌胃3d,制得大鼠高、低剂量熟地、鳖甲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原代培养并传至第3代经碱性磷酸酶鉴定取得的大鼠成骨细胞,消化计数铺板并分为3组,以上述血清处理72 h,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ELISA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分泌量并以相应OD值进行纠正,并且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成骨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mRNA表达情况.结果 低剂量含药血清组成骨细胞增殖率、ALP浓度及Cbfα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结论 熟地、鳖甲可能是通过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潜能而起骨保护作用的.

  • Cbfα1: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

    作者:裴育;孟迅吾;周学瀛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是从属于runt结构域基因家族的转录因子,可结合于小鼠骨钙素基因2启动子区成骨细胞特异顺式作用元件,并激活该基因的转录,此外Cbfα1还可调节成骨细胞中多个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Cbfα1通过两个阶段发挥对骨形成的调节作用:其一为胚胎期骨细胞的界定,其二为出生后成骨细胞的进一步分化、成熟.另外,Cbfα1可能通过影响核因子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mRNA水平而调节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因此Cbfα1是调节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关键转录因子.

  • 动脉钙化及其调节机制:与骨代谢的关系(一)

    作者:郑少雄;杨正强;杨小清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大约75%的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近些年来人们再度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了兴趣,因为它很容易使用非介入性的放射影像技术定量.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动脉钙化的细胞和分子特征与骨生物学特征之间越来越一致和平行,从而促使人们去探讨骨样矿物质在动脉中怎样形成以及为何形成.动脉钙化分两种类型,动脉中层钙化和动脉内膜斑块的钙化.本综述讨论了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钙化以及两者相似和不同之处.论述了钙化形成的模式(综述1)和影响动脉钙化的内分泌、遗传决定因子(综述2).

  • Cbfα1在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启动子结合位点的初步定位

    作者:逄键梁;邓天政;熊亚茸;朱晓茹;李晓华;柯杰

    目的 对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在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基因启动子上结合位点进行初步定位.方法 DMP1基因启动子-505~+86 bp区存在成牙本质细胞分化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Cbfα1的作用位点,为验证它对DMP1是否具有直接的转录调控作用,将计算机分析结果Cbfα1结合位点(TTGGGAACCACAAGA,-199~-185 bp)进行体外定点基因突变,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突变效果,突变后的质粒pGL3-P’-505~-86和PCMV-Osf2共转染至体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中,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虫萤光素酶活性的改变,单纯转染pGL3-P-505~+86组作为空白对照.结果 与PCMV-Osf2共转染后,突变pGL3-P’-505~+86共转染组在HDPSCs中的荧光素酶活性较未突变pGL3-P 505~+86共转染组明显下降(P<0.05),突变pGL3-P’-505-+6共转染组较单纯转染pGL3-P505-+86组活性稍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fα1对DMP1基因转录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DMP1启动子-199~-185 bp区是Cbfα1的结合位点之一.

  • 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研究

    作者:张俊霞;徐金升;靳晶晶;白亚玲;张胜雷;崔立文;张慧然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桡动脉中膜钙化与核心结合因子α1( Cbfα1)及Ⅰ型胶原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住院初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ESRD患者62例。采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桡动脉钙化情况,并根据组织钙化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组(<1.0分)和钙化组(1.0~4.0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Cbfα1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检测相关临床指标〔空腹血清钙(Ca)、血清磷(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红蛋白( Hb)、碱性磷酸酶( ALP)、铁蛋白、甲状旁腺素( iPTH)和C反应蛋白( CRP),血压,体质指数( BMI)〕。结果62例ESRD患者桡动脉标本中25例(40.3%)发生血管钙化,其中轻中度钙化22例(35.5%),重度钙化3例(4.8%),均发生在血管中膜。根据组织钙化积分,无钙化组37例,钙化组25例。钙化组桡动脉中膜均有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无钙化组桡动脉中膜31例(83.8%) Cbfα1阳性表达,19例(51.4%)Ⅰ型胶原阳性表达。钙化组Cbfα1及Ⅰ型胶原的阳性表达积分均高于无钙化组( P<0.05)。钙化组与无钙化组的年龄、BMI、血压、Ca、iPTH、TG、TC、LDL、HDL、Hb、CRP、铁蛋白、AL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钙化组血清P水平高于无钙化组(P<0.05)。钙化组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e越0.679,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与血清P呈正相关(e越0.393,P<0.05),与年龄、BMI、血压、血清Ca、TG、TC、LDL、HDL、iPTH、Hb、CRP、铁蛋白、ALP无相关性(P>0.05);Cbfα1阳性表达积分与Ⅰ型胶原阳性表达积分呈正相关(e越0.307,P<0.05)。结论 ESRD患者血管中膜钙化发生率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高磷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促进I型胶原表达增加有关,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 微支抗种植体及不同矫治力作用下髁突软骨中核心结合因子a1的表达

    作者:赵刚;邵鑫;李德超;张庆宇;王丹

    背景:近年来微支抗种植体以其操作简单、创伤小、支抗强等优点被正畸医生广泛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但鲜见用于Ⅱ类颌间的牵引.目的:以微种植体为支抗,探讨不同矫治力促兔下颌前导后髁突软骨中核心结合因子a1 蛋白的表达及与髁突改建的影响.方法:8 周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矫治力的不同分为100 g、200 g、300 g 和400 g 组.实验组动物以微型螺钉种植体为支抗,对兔下颌进行Ⅱ类颌间牵引.实验后4 周取材,检测髁突软骨中Cbfa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下颌持续牵引后,髁突后区各层的厚度明显高于髁突中前部.与对照组相比随矫治力的增加髁突各层厚度增加,髁突软骨中Cbfa1 表达也明显增加,至200 g 时达到峰值,而后随矫治力的增加,髁突各层厚度逐渐变薄,髁突软骨中Cbfa1 表达也逐渐降低(P < 0.05),提示矫治力能影响髁突软骨中Cbfa1 的表达,说明适宜的矫治力作用有利于髁突软骨的改建.

  • 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与骨折的愈合

    作者:刘振东;高敏伟;钟杰林;张朝跃;陶建春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与成脂分化方向对骨再生和修复的影响足目前的研究热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特别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2和核心结合因了α 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方向有调控作用.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 1的表达变化与骨折愈合障碍的关系.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12在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只,实验组2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方法:大鼠喂养8周后断尾法取血,实验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对照组沣射等量枸橼酸盐缓冲液.注射2周后断尾法取血,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行左胫骨中上段骨干横行截骨,安置特制延长外固定架,牵引14 d.主要观察指标:行X射线摄片比较2组大鼠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在组织学水平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及初始基质前沿形成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形成,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侧股骨骨髓腔内过氧化物晦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 1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窄腹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2周后:空腹血糖、总胆周醇及三酰甘油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0.01),说咧2型糖尿病建立成功.X射线摄片显示,实验组大鼠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微骨柱基质排列紊乱,初始基质前沿浅染.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大鼠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1).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显示,实验组大鼠双侧股骨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上调(P<0.05),核心结合因子α 1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mRNA表达增加及核心结合因子α 1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 成骨相关分子在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的表达

    作者:赵建国;徐卫东;周振华

    背景:许多学者在骨肉瘤组织中检测到许多成骨相关分子,并发现这些分子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核心结合因子α1在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中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分子生物学观察实验,于2007-03/11在上海长海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成骨肉瘤细胞株MG63购自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方法:MG63细胞株经血细胞计数板计数,以1×104/cm2接种于100 mL培养瓶,置于37℃、体积分数为5%CO2和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贴壁培养.待细胞生长达到70%~80%汇合时,0.25%的胰酶消化5 min,加入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止消化,按1:3的比例传代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以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在MG63中的表达.结果: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均从MG63细胞中检测到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的阳性表达.结论:从转录和翻译的水平证实MG63细胞表达骨形态发生蛋白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心结合因子α1,提示这些成骨相关分子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坏死股骨头内核心结合因子α1蛋白表达与普伐他汀的干预

    作者:胡敏;范建楠;赵宏斌;钱传云;魏蔚;张扬

    背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可上调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促进骨坏死修复.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18只,实验组62只.实验组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第5周,将造模成功兔36只分为模型组和他汀组,每组18只.他汀组以普伐他汀(1.2 mg/kg)1次/d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造模后8,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截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检测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不同时相点股骨头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均为阳性;模型组造模后8周及12周表达均为阴性,造模后16周表达呈弱阳性;他汀组造模后8,12,16周表达均为阳性,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结果说明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

  • 氟对成纤维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及增殖活性量-效关系的影响

    作者:刘晓利;李长城;刘克俭;崔彩岩;张裕曾;刘芸;黄安斌;余达林

    背景:氟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可能在氟性骨损伤骨周化骨中起重要作用.核心结合因子α1作为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是成骨细胞分化以及成骨的必要条件.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氟化钠干预体外培养新生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不同时间后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方法:采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7个染氟组(0.000 1,0.001,0.01,0.1,1,10,20 mg/L),分别在4个染氟时间段(24,48,72,96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核心结合因子α1的含量;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氟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氟能提高成纤维细胞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核心结合因子α1可能在成纤维细胞致氟性骨损伤骨周化骨中起重要作用.氟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呈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短时间-低剂量的氟可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随着染氟剂量的增加及染氟时间的延长,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减弱.

  • 体外震波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作者:翟磊;孙楠;姜川;徐磊;邢更彦

    背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涉及股骨近端骨髓祖细胞脂肪化转变.从而导致骨重建修复困难.能否首先通过体外震波疗法体外诱导自体非骨坏死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成骨细胞前体.然后移植入自体骨坏死区,从而史加利于坏死区的骨重建?目的:观察体外震波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激索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自愿捐赠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24 h后施以5 kV/500频次体外震波干预10 min.空白对照组未经体外震波干预.结果与结论:体外震波组细胞传代后进入增殖高峰期更早,呈现出成骨分化趋势;空白对照组细胞存在向其他类型细胞多向分化的表现.体外震波组各时间点(除第1天)细胞增殖速度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体外震波组第24天时碱性磷酸酶平均阳性率约90%.窄白对照组至第36天才上升至约50%.培养20 d茜素红染色示体外震波组矿化结节数为(7.0±1.3)个/视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结节,染色始终为阴性.体外震波组核心结合因子α1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除第3天)均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1):体外震波组OC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除第3、6天)均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适当强度的体外震波可促进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非骨坏死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 大鼠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bfα1/p56亚型的表达

    作者:周建华;许艳彬;邱建忠;陈正岗;江宏兵;王莉莉

    背景:与来源于中胚层间充质的躯干四肢骨不同,颌骨来源于颅神经嵴外胚间充质,具有独特的膜内成骨机制。核心结合因子Cbfα1是骨分化的关键性转录因子,但其p56亚型在颌骨组织中的作用尚不明确。目的:研究Cbfα1/p56亚型在大鼠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颌骨和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bfα1/p56和p57亚型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结论:成功培养出大鼠颌骨和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髂骨;在培养第6天,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Cbfα1/p56亚型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髂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而Cbfα1/p57亚型在各培养时间点的mRNA 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Cbfα1/p56亚型对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早期成骨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 构建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

    作者:柏小金;徐林;骆旭东;刘福英;黄文良;郭元;马立坤;程小菊;柏猛

    背景:骨折及脑损伤后造成的低氧环境导致一系列相关因子的表达,包括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二者在骨折愈合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骨折合并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速是否与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相关还不十分清楚。
      目的:构建脑损伤大鼠模型,对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及单纯股骨骨折模型的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的对比,评价脑损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单纯股骨骨折组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造模后1,2,3,5周处死动物,通过股骨骨折断端X射线评分及骨痂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模型大鼠不同时间点骨折愈合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评价3组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的骨折愈合情况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单纯股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两组的组内1,2,3,5周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一时间段组间比较,单纯股骨骨折组和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均明显高于空白组,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组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P <0.05)。结果证实,骨折合并脑损伤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和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更为突出,这可能是骨折合并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重要原因。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