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乌司他汀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作者:唐占军;吕超;侯霞

    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对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2年3月 ~2017年12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24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乌司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撤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时,两组患者EVLWI、PVP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 d时,观察组患者EVLWI、PVP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3 d时,观察组患者ET-1、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汀治疗神经源性肺水肿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患者血清ET-1水平.

  • 深静脉置管术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应用

    作者:冷雪娟;朱丹花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 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季海莺

    目的:观察研究机械通气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推进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20例,再随机将这20例患儿分成两组,一组采用我院常规的治疗方法,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命名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以有效地帮助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压力,从而达到治疗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 呼气末正压通气在重度颅脑损伤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作者:姚岚;蒋沁娟;张成烜

    目的:探讨呼气来正压通气(PEEP)在重度颅脑损伤致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所致NP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不使用PEEP,试验组选择PEEP(5 ~ 15cmH2O),然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下降(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升高.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动脉血乳酸变化情况比较:试验组心排血量(CO)、中心静脉压(CVP)较对照组呈上升趋势(P<0.05),肺毛细血管通透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血乳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使用PEEP是NPE有效的治疗手段,能显著改善预后.

  • 儿童病毒性脑炎引起神经源性肺水肿的X线分析

    作者:陈瑞刚;郭振

    资料与方法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重症脑炎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100例,柯萨奇病毒EV 17感染的占82%,疱疹病毒占13%,其他占5%.男62例,女28例,年龄9个月~6岁.实验室诊断标准:病毒分析、血清学检验和核酸检验三者任一阳性.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平均体温38.7℃,呈弛张性或不规则热型,并伴有意识障碍,肌阵挛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患儿血压升高,高达140/90mmHg,可出现气促、咳白色泡沫痰及血性泡沫痰、咯血或呕咖啡样物.

  • 东胜区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高霞

    手足口病(HFMD)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1].其病原体主要为CoxA16与EV71,大多数由CoxA16引发[2].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为了更好地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现将东胜区2010年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263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作者:姚震亚;卢秀兰;罗兰;朱德胜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给予丙种球蛋白封闭病毒、甲基强的松龙、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因子和甘露醇、甘油氯化钠脱水降颅压之外,同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辅助/控制通气(A/C)及过度到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PSV)撤机模式.均采用压力型控制通气和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结果 痊愈208例,死亡26例,因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在神经源性肺水肿控制后自动出院29例.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出现预警指标及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或可改善生存率.

  • 机械通气在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盖宇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机械通气治疗经验.方法 对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23例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存活15例(65.2%),死亡8例(34.8%).结论 NPE早期诊断及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 珍珠粉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120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铭晓;董崇林;王丽

    手足口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主要症状.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微,5~7 d自然痊愈;少数患者可并发心肌炎、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甚者死亡.近两年,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传染性强、病情轻重不同、传染方式多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本院儿科在手足口病的治疗中高度重视隔离消毒制度,采用珍珠粉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40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资波;徐宏伟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疗效。方法以2008年5月~2013年5月328例脑血管意外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4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过。其中26例患者进行开颅手术,清楚血肿并减压;14例患者进行气管切开并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给予大剂量的激素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行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有效率为30.77%,死亡率为69.23%,行内科保守治疗的14例患者有效率为21.43%,死亡率高达78.57%,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χ2=0.412,P=0.814>0.05);两组患者存活伤残情况经统计学分析也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0.611,P=0.737>0.05)。结论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应以预防为主,发病时及时就医。

  •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张和妹;邢增娜;廖薇薇;陈日玉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45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急救与护理。结果45例患者中25例痊愈,10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早期发现,积极抢救预防并发症,多能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 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疗效分析

    作者:林虔

    目的 探讨发生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时使用早期机械通气的疗效.方法 将 4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2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以及半年后GOS预后评分进行分析比较.探讨选择机械通气的时机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组上呼吸机后2h内呼吸系统症状消退病例数、24h内消退病例数、治疗1周后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后撤呼吸机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半年后治疗组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者治疗具有临床实际应用意义,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脑出血昏迷患者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

    作者:赵开胜;杨延庆;刘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昏迷患者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早期诊断,针对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机制拟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2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扩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提高胶体渗透压为主治疗的为治疗组,未按照上述方法治疗的为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3周内因肺部并发症导致不良预后的病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吸痰次数、指血氧饱和度、胸部CT情况.结果 治疗3 d后2组在呼吸频率、吸痰次数、指血氧饱和度变化具有差异(P<0.05);治疗1~3 d胸部CT扫描,9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双肺对称性云雾状改变或片状实变,双侧胸腔积液,与发病当天的胸部CT相比有差异(P<0.05);3周内,治疗组因肺部并发症出现不良预后病例5例,低于对照组的29例(P<0.05).结论 脑出血昏迷患者用扩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和提高胶体渗透压等治疗,成为早期NPE治疗的有效措施.

  • 血液净化在神经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及对内皮素-1含量的影响

    作者:史辉;白雪燕;李景章;马骏;关炳星;陈瑞平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CBP)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血浆内皮素-1 (ET-1)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NPE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降颅压、机械通气、镇静、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CBP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科时及治疗72 h后血浆ET-1水平、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组相关资料构成比及发生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内皮素-1水平迅速下降[(48±10) ng/Lvs.(85±14) ng/L],静态肺顺应性[(60.9±2.3)mL/cmH2Ovs.(31.4 ±4.8)mL/cmH2O,1 cmH2O =0.098 kPa]、氧合指数[(317±11) mmHgvs.(192±14) mmHg,1 mmHg =0.133 kPa]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呼吸机治疗时间[(6.0±2.1)dvs.(11±3.2)d]及MODS发生率[20.0% (6/30)vs.56.7% (17/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CBP治疗,能有效清除患者血浆中内皮素-1,改善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MODS发生率.

  • 儿童危重肠道病毒71型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征与救治

    作者:张育才;李兴旺;朱晓东;钱素云;曾健生;尚云晓;李璧如;刘晓琳;冉献贵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特征、救治经验和转归.方法 总结2008年5月至6月收入安徽省阜阳市级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手足口病合并巾枢神经系统感染及NPE救治资料.结果 36例患儿中,平均年龄15.8个月(4月至4岁),死亡7例,病死率为19.4%.出现危重症状平均病程2.1 d(0.5~5.0 d).12例(33.3%)无皮疹.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27例(75%)、脑干脑炎伴脊髓炎6例(16.7%)、腩炎3例(8.3%).NPE突出表现是突然呼吸急促、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非对称性肺水肿或肺出血,是直接死亡原因.主要救治措施为机械通气、甘露醇、甲基强的松龙、静脉丙种球蛋白、血管活性药物,其中9例患儿(25%)进行容量复苏.结论 EV71脑炎合并NPE,发病年龄小,进展快,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呼吸支持、积极降颅压、维护循环功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61例

    作者:田辉;刘志军;张保军;吴铁军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是病原之一[1],可导致神经系统病变,严重患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等并发症,死亡率高[2-5].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是成功救治的关键[6].

  • 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后血浆儿茶酚胺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关系

    作者:李瑾;沙杜鹃;李启明;张均

    目的 探讨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随机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别对两组进行血浆总儿茶酚胺(CA)浓度测定,分析其与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的相关性;比较不同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动脉瘤在Willis动脉环的位置NPE的发生率和上述因素对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 ① SAH组NPE发生率13.89 %,与对照组比较,SAH组血清儿茶酚胺含量显著升高(t=7.314,P<0.01);在Hunt和Hess分级Ⅲ~Ⅴ级亚组及Fisher分级Ⅲ~Ⅳ级亚组NPE的发生率高(P<0.05);两组血浆总CA含量分别为:127.26±37.10 μg/L和124.08±37.82 μg/L.② NPE亚组患者血浆CA含量明显高于非NPE亚组(P<0.01);在并发NPE患者中,后循环亚组NP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前循环亚组(P<0.05),且后循环动脉瘤组较前循环动脉瘤组所测得CA含量高(P<0.05).结论 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被上调的血浆CA水平诱导了NPE的发生;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动脉瘤在大脑Willis动脉环的位置可能是影响SAH后血浆CA水平和并发NPE的主要因素.

  •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作者:蔡侃芝;杨成山;刘海新

    目的 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采用PEEP治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EEP压力一般为5-10 cm H20.观察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心率(HR)、呼吸(RR)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PEEP通气治疗后,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中PaO2、PaCO2、SpO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适当压力PEEP通气治疗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能迅速改善患者症状和低氧血症,是抢救脑出血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有效方法.

  •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体会

    作者:邱建东;游恒星;陈氡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例,伤残1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颅脑损伤所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治,有利于其预后.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27例分析

    作者:左明武;陈宁军;张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年来治疗的2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疗效.结果 27例患者存活12例,死亡15例.死亡率55.56%.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351 条记录 1/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