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胫腓骨骨折张力性水泡的护理

    作者:郭卫健;潘素贞;付永智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腓骨骨折张力性水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严格无菌操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正确的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减少了术后伤口不愈合及骨髓炎的发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作者:闵大联;毛继良;李伟荣

    自1997年起,我们采用中医整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治疗严重移位性小儿肱骨髁上骨折20例,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12岁.骨折伸直型18例,屈曲型2例,属于Halmbey[1]分型的Ⅳ度,即骨折断端不接触.其中5例曾在外院或本院门诊整复后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失败,2例经尺骨鹰嘴骨牵引1周未复位,3例经Dunlop′s牵引未复位,4例有张力性水泡,1例伴有桡神经损伤体征.20例中无血管损伤,手术时间为伤后12小时~9天.

  • 肩肘弹力带协同夹板治疗肱骨干骨折55例

    作者:刘彦昱;刘彦山;张峰;邵秋荣

    自1992年11月至1997年11月,利用肩肘弹力带协同夹板治疗肱骨干骨折55例,获得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71例随机分成两组,即治疗组55例,对照组16例。其中治疗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14至63岁,平均40.6岁;发生于左侧34例,右侧21例;按肱骨干分段为肱骨干上段骨折22例、中段骨折19例、下段14例,无神经损伤症状。对照组男14例,女2例;年龄13至68岁,平均37岁;发生于左侧7例,右侧9例;按肱骨干分段为上段4例,中段3例,下段9例,均无神经损伤症状。骨折类型均适用中医小夹板治疗。本组接诊时间:骨折后0.5小时~3天。2 治疗方法  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16例在治疗中,手法整复,夹板固定,骨折三期辨证用药、功能锻炼均无差异。只有治疗组55例采用肩肘弹力带协同夹板治疗,而对照组16例不用。  弹力带制作及应用:以市售弹力松紧带,宽6~8cm,长依患肢肩峰至尺骨鹰嘴的距离乘2倍剪取,两断端重叠约3cm许缝制,如“履带”状。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X线复查证实骨折端对位对线满意后,患肢屈肘90°、中立位,分别于患肢肩肘骨突处放置棉垫,加压上弹力带。同时注意观察患肢活动及血运情况,定时复查、调整绑带松紧及弹力带的工作状态。弹力带的工作状态是低张力、持续作用。检查弹力带张力大小是否适应患者,因为弹力带张力小,则太松弛,对骨折端持续作用时起不到加压和克服患肢远端重力的作用;弹力带张力大,则工作状态紧,压迫肩部、肘部的皮肤、肌肉等,易产生酸胀痛,或个别皮肤压伤,起张力性水泡。注意观察,选择适中的弹力带是治疗过程中首先做到的。3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国接骨学》[1]骨折临床愈合标准:优,治疗5~7天,肢体肿痛消退,14~18天有骨痂生长,21~24天达临床愈合;良,治疗5~7天,患肢肿痛消退,18~24天有骨痂生长,25~30天达临床愈合;一般,经治5~7天肿痛消减,24~28天有骨痂生长,35~42天达临床愈合者;效差,经治7~10天,患肢肿痛消减,28~34天有骨痂生长,43天后达临床愈合。

  • 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探讨”一文的商榷

    作者:牛强卫

    《中国骨伤》1999年第12卷第4期40页刊登的龙千里同志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的临床探讨”一文中称“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伤后几天,肘部肿胀较严重,出现张力性水泡,甚至破溃、感染,尤其在院外多次暴力复位者更为严重。此时不要试图复位……好能作尺骨鹰嘴牵引或各种方式的皮肤牵引,并用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针快速静滴,以利消肿和预防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发生[1]”。其参考文献为张怡五等同志在《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5年第3卷第6期40页刊文“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预防四肢外伤性筋膜间隔区综合征[2]”。我们读龙氏文章后又查阅了张氏等原文及有关资料,提出两点意见与上述几位作者商榷。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早期整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以伸直型为多见。肱动脉在肱骨髁前面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伸直型骨折时,骨折近端向前下方移位,常穿通肱前肌,血管可被刺伤或被压迫在腱膜和骨折端之间,引起局部肿胀及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所以本型骨折的肿胀很难在短期内自然消退。若整复骨折后,解除了骨折端对血管的影响,反而利于消肿。儿童骨折应早期整复,而本型骨折更宜强调早期整复。我们在临床整复前,采用挤压消肿法,即在麻醉生效后,用两手掌相对挤压骨折部位,局部肿胀即可减轻,再行手法复位。若伤肢有张力性水泡,可在无菌条件下抽干水泡,外敷生肌玉红膏,用消毒纱布敷盖,即可手法整复。若伤肢有伤口感染,则先用持续牵引或长托夹板固定,积极应用抗菌药物及局部换药,待感染好转后再行手法整复,但时间不宜超过1周。

  • 应用弹力绷带预防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观察

    作者:郑雷

    经过几年的临床观察,本人摸索出一种可预防小夹板固定形成的张力性水泡的方法,效果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 闵氏伤科验方对骨伤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闵大联

    苏州闵氏伤科,始于清代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在治骨伤方面有独特方法.1989年以来,笔者选自闵氏伤科二世闵迪甫治伤验方一则,应用于临床,预防及治疗骨伤并发症如张力性水泡、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动静脉栓塞等共62例颇见显效,现介绍如下.

  • 金黄膏配合玉红粉外敷治疗下肢骨折张力性水疱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润香;李颖芳;郑建娣

    目的 探究金黄膏配合玉红粉治疗下肢骨折肿胀导致张力性水疱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入院的60例下肢骨折伴有重度肿胀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办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黄膏和玉红粉外敷,比较2组患者肿胀、疼痛程度改变情况,同时进行治疗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结束后,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肿胀及疼痛缓解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比较方面均优势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下肢骨折肿胀伴张力性水疱患者,采用金黄膏和玉红粉外敷患处,能够有效改善水疱吸收,干燥结痂,消除肿胀,为后续治疗创造佳条件.

  • 中医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体会

    作者:张永科

    肱骨髁上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也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多见于3-12 岁,尤好发于5-8 岁儿童.肱骨髁上部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前面有冠状窝,后有鹰嘴窝,两窝之间仅为极薄的一层骨片,加之又是肱骨自圆柱形转变为三棱形的形状改变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再则儿童时期肘部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相对较坚固,故儿童肘部外伤不易发生脱位,而多易造成骨折.损伤后骨折移位、局部软组织损伤严重,易至血肿与皮肤产生张力性水泡机率高.严重者造成缺血性肌挛缩.

  • 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作者:王琴;邹倩;沈莹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慢性肾衰竭,以端端吻合式行右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内瘘成熟前患者通过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进行透析治疗.1月后首次使用内瘘进行透析,距吻合口约2.5cm处行动脉端穿刺,进针有回血,距动脉穿刺点约8cm处对贵要静脉行静脉端穿刺,根据医嘱常规推入普通肝素首剂20mg,不追加肝素,上机引出血液时动脉穿刺点及周围约3cm处发生血肿,患者穿刺处疼痛剧烈,立即停血流泵,拔出动脉针并按压穿刺点,局部冰敷,改用右颈内静脉导管继续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其他不适,治疗结束患者回家后肿胀逐渐增大并出现右前臂张力性水泡,感觉麻木,力求进一步治疗,遂急诊转入骨科.

  • 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冯丽;王美灵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的护理体会。
      方法:对4例于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行主动脉夹层手术术后并发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的护理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术后观察患肢疼痛的情况,准确及时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和强度,伤肢持续性剧烈疼痛是OFCS早出现的症状,且进行性加重,尤其是足趾呈屈曲状态,被动牵拉时可引起不可忍受的疼痛,这是骨筋膜内神经受压和缺血的重要表现。适当抬高患肢,禁止过高,避免加重缺血的程度,局部冷敷,严禁按摩及热敷,患肢制动,维持患肢功能位。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患肢感觉及足趾活动的情况,密切观察患肢皮温、皮肤的颜色及动脉搏动情况,足趾活动是否困难或无力。观察患肢肿胀的情况,皮肤有无弹性、花纹、出现张力性水泡,每日测量患肢腿围,做好记录并与前次测量的数值进行对比。观察患肢伤口变化及渗液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配合医生及时进行伤口换药,注意无菌操作。密切观察尿量,若出现红棕色或褐色的尿液应及时告知医生,测定肌红蛋白值,以此协助诊断是否出现挤压综合征。心脏手术已给患者带来沉重的打击,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术后并发症使患者一时难以接受,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好健康宣教,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合理调配饮食,注意加强患者营养的支持,增强患者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

  • MEBO治疗张力性水泡14例体会

    作者:王立忠;郝玉岭

    目的:研究MEBO治疗张力性水泡的疗效.方法:对14例下肢闭合性骨折引起的张力性水泡进行治疗.以MEBO直接涂于水泡,配合应用大剂量抗菌素及脱水药物.结果:14例张力性水泡在10天内全部治愈,为及早手术治疗骨折提供了条件.结论:MEBO治疗张力性水泡,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水胶体贴敷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张力性水泡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文

    目的:探讨水胶体贴敷的护理方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张力性水泡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4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第1天术口周围出现张力性水泡(2 cm<水泡<8 cm)的患者分成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水泡穿刺后水胶体贴敷棉垫加压弹力绷带包扎护理,对照组采用水泡穿刺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张力性水泡愈合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体贴敷棉垫加压弹力绷带包扎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张力性水泡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聚维酮碘纱布外敷治疗张力性水泡

    作者:郝敏

    张力性水泡是闭合性骨折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现代医学认为张力性水泡是在皮下组织水肿的基础上产生的[1],骨折后局部软组织严重损伤,血管内膜受损,继而栓塞,淋巴回流障碍,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加上液化坏死产生的内生水在表皮、真皮之间薄弱处积聚形成张力性水泡.这既增加了创口感染的几率,又影响了手术的正常进行,延误骨折的治疗,更为严重者则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 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

    作者:郭承军;吴师骥;彭征程;袁文峰

    目的 探讨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宜春市中医院骨一科2014-2015年收治的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患者6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红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视觉类比量表(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玉红粉治疗骨折早期张力性水泡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少见型孟氏骨折一例

    作者:赵仁富;柴永让

    患者女,16岁,2013年12月11日骑电动自行车下坡时急刹制动,整个躯体冲出后右上肢着地致伤。当时右上肢剧痛,高度畸形肿胀,活动完全受限,强迫姿势急诊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100次/min ,呼吸:22次/min ,血压110/70 mm Hg ,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右上肢以肘部为中心高度肿胀畸形,似弹性固定状态,可触及骨擦感,功能活动丧失,桡动脉搏动存在,但较对侧弱,末梢血运良好,无神经损伤表现,排除无其他合并症。行患肢以肘关节为中心拍片。阅片后肘关节关系纷乱,尺骨近端粉碎骨折合并冠状突骨折,肱桡、上尺桡关节均处于脱位状态。当即决定,先在臂丛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重新评估诊断,右尺骨近段粉碎性骨折合并冠状突骨折,肘关节关系恢复。入院后予以患肢石膏托固定制动、止血、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于伤后第8天肿胀消退后(张力性水泡结痂),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200 m L (止血带下手术),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术后拍片2周后出院,继续石膏托外固定,辅以肘关节功能位的自主功能锻炼。6周拍片后解除外固定,行肘关节的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肘关节伸屈旋转力量及幅度,使伸屈旋转活动范围逐渐加大,持续时间达到半年余(8个月)。2015年1月15日再次入院,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检查肘关节活动情况如下:屈伸(5°~135°),旋前旋后活动75°左右。

  • 安得森内生电在胫腓骨骨折的术前应用

    作者:丁国民;周少波

    随着交通事业的日益发达,胫腓骨骨折的发生概率也日益增多,虽然大多数骨折都可通过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而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部分病人因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肿胀和张力性水泡的治疗,目前仍缺少较好的疗法,大多数都采用药物,制动,换药等方法,等待其消退后再行手术治疗,从而增加了病人的住院和骨折愈合的时间及手术的难度.我院自1996年起采用了安得森内生电流治疗和预防胫腓骨骨折的张力性水泡和肿胀的消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1例经桡动脉PCI术后出现严重血肿及张力性水泡的原因分析

    作者:刘展睿;高丽华;候秀伟;宋显晶;王智慧

    前臂血肿是介入治疗常见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5%左右,高东学[1]等报道1000例冠脉介入术后48-96h出现前臂血肿8例。外伤造成组织的挫伤,使肢体、皮肤过度肿胀,皮肤形成水疱,称为“张力性水炮”,是较少出现的并发症。张力性水疱的形成机制:外伤造成组织的挫伤,血管损伤出血,局部炎症反应性渗出,血液、淋巴循环受阻,这些导致局部肿胀,持续的高压力使组织液体溢于皮内,终导致水泡形成。

  • 骨折后张力性水泡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作者:董翠珍;程云;孙丽萍

    张力性水泡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后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行骨牵引术后[1-2].骨折后局部压力改变,表现之一就是张力性水泡,骨折的复位、固定和愈合都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患者局部感染,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目前,临床上对骨折后张力性水泡的处理,存在不同意见和措施[3].现就张力性水泡的产生机制、出现时间、处理措施和意见综述如下.

  •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分离致尺神经损伤一例

    作者:王斌;宗双乐;邵新中

    患者男,39岁.右利手,骑摩托车摔伤致左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分离(图1).患者自述摔伤后左环指尺侧和小指麻木、无力,而手背尺侧感觉正常.临床检查:左腕部肿胀明显,无皮肤破溃及张力性水泡,左腕呈“枪刺”样畸形,压痛明显,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手握力、小鱼际肌和第一骨间背侧肌肌力减弱,左小指及环指尺侧皮肤感觉迟钝,正中神经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伤后6d,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桡骨骨折外固定架复位+有限克氏针固定、桡尺远侧关节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图2).术后尺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术后8d,患者自述手部无力症状消失,环、小指感觉功能完全恢复.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王庆生;秦祥德;董金辉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40%[1].我院自1992年至1998年共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3例,其中36例采用手术治疗,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6~15岁.均系闭合性骨折.新鲜骨折32例,超过3周的陈旧性骨折4例,骨折类型全部为伸直型.骨折移位程度按Gartland改进分类标准[2],计有ⅡA型13例,ⅡB型10例,ⅢA型8例,ⅢB型5例.合并正中神经损伤4例,桡神经损伤1例.伤后至就诊时间5小时至28天.新鲜骨折者在院外均已行土法捏拿治疗,多数患者局部肿胀严重,皮肤上出现张力性水泡,7例肿胀较轻者再予以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摄X线片复查发现骨折再移位而改行手术治疗.伤后距手术的时间:伤后7天内手术者18例,8~14天者8例,15~21天者6例,3周以后手术者4例.

5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