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史虹;王丽群;梁艳;仲人前

    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是诊断消化道出血及大肠肿瘤筛查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采用化学法和免疫法两种.化学法是传统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其敏感性好,操作简便,但影响因素较多,多种药物及食物都有可能造成化学法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近年来,免疫学方法包括血红蛋白免疫法(Hb法)和转铁蛋白免疫法(Tf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不易受干扰等多种优点,在临床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 DNA甲基化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马丽红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基因病,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欧洲CRC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我国CRC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2].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变化2007年全世界新增120万CRC病例中有60万人[3]死亡.目前常用诊断方法如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结直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存在不足,甚至可导致肠道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限制了它们在CR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一旦确诊CRC多数已为进展期.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机制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中DNA序列外的调控机制异常非常普遍[4],因此DNA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DNA异常甲基化作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早期事件[5],使其成为诊断治疗肿瘤的标志物.本文就特定基因甲基化在早期诊断CRC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 心血管疾病并发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分析

    作者:何志华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 2009年5月在本院诊断为心血管疾病伴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男性42例,女性20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52岁.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42例,其中肺心病13例,高血压26例,血管发育不良1例,心肌梗死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呕血或胃管引流出咖啡色液体,便血或粪便隐血试验显示为阳性.患者中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20例,其中心力衰竭11例,冠心病9例.以42例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为观察组,20例无消化性溃疡病史患者为对照组.

  • 厦门市海沧区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黄连江;袁玉涛;何洁;张晶;颜松龄;李小华;庄建民;梁小亮

    目的 通过分析厦门市海沧区结直肠癌的筛查结果,探索筛查的结直肠癌佳方案,以期达到对结直肠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 自2008年12月-2010年10月,采用中国癌症基金会推荐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对海沧区4个行政村40~74岁常住居民结合问卷调查和连续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进行初筛,共8179人,实际接受筛查6380人.高危人群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结果 经问卷调查和FOBT检测,获得结直肠癌高危人群1035例.81.06%的高危者接受全结肠镜检查,结直肠癌和腺瘤息肉及其他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67%和23.96%.问卷调查及FOBT均阳性者结直肠癌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问卷调查阳性者或单纯FOBT阳性者(P<0.05);FOBT两次阳性者结直肠癌检出率显著高于FOBT阴性和FOBT单次阳性检出率(P<0.05).FOBT检测阳性次数与结直肠癌检出率和腺瘤息肉及其他病变检出率呈线性关系(P<0.05).结论 调查问卷和连续粪便隐血试验筛查可明显缩小高危人群,大大降低筛查的工作量.

  • 2013-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李娟萍;李小攀;郑晶泉;刘峥;杨琛;杨郗

    [目的]分析2013-2016年上海浦东新区东明社区大肠癌筛查结果,为优化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填写危险度评估表结合粪便隐血试验(FOBT)的两步筛查法,对2013-2016年东明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完成初筛13 669人,初筛完成率为99.63%,初筛阳性率为30.84%;其中849人参加肠镜检查,肠镜依从率为20.14%,大肠癌检出率为1.18%,管状腺瘤检出率为3.18%,总病变检出率为15.43%,单纯危险度评估阳性者肠镜依从性低于单纯粪便隐血检测阳性者、危险度评估和粪便隐血均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0.32,P<0.001);总病变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3,P<0.05);目标人群(50~74岁)病变检出率高于非目标人群(<50或>7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8,P<0.001).[结论]大肠癌筛查效果明显,但肠镜参与率等指标偏低,提高肠镜参与率的措施尚需进一步优化.

  • FA160型粪便自动分析仪检测粪便隐血的性能评价

    作者:张春莹;黄茜;谢恒;熊明;粟军

    目的 评价FA160型粪便自动分析仪(简称FA160)检测粪便隐血的效能.方法 将FA160及配套卡型便潜血试剂(简称W试剂)作为仪器法,将单独采用W试剂或条形便潜血试剂(简称A试剂)手工检测作为手工法.对仪器法和手工法的低检测限、检测范围进行评估,同时评价仪器法的携带污染.同时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232例临床粪便标本,比较2种方法粪便隐血试验(FOBT)的阳性率.比较2015年手工法与2016年仪器法FOBT的阳性率.结果 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测血红蛋白(Hb)的低检测限为0.1μg/mL,检测范围为0.1~2000.0μg/mL.携带污染试验结果显示仪器法无携带污染.手工法2种试剂的总符合率为96.55%,一致性较好(Kappa=0.87),但W试剂阳性率高于A试剂(P=0.008).仪器法与手工法的总符合率为93.53%,仪器法与W试剂手工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5),2种方法FBO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与A试剂手工法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8),但2种方法的FOBT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15年(手工法)与2016年(仪器法)FOB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160可用于临床粪便标本的检测.

  • 粪便隐血试验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杨海芸;戈之铮

    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是位居发病率第四、死因第二位的恶性肿瘤[1].在西方国家人群中,结直肠癌在人一生中的发病率约为6%,死亡率高达60%[2].我国目前结直肠癌发病率亦呈递增趋势,并成为中国癌症死亡的常见病因[3].目前粪便隐血试验(FOBT)仍是应用于大系列人群筛查结直肠癌唯一简单可行的方法.本文简要阐述近年来FOBT在大系列人群中筛查早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对愈创木脂法和免疫化学法作一简要介绍和比较.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作者:顾静莉;戈之铮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症状,大部分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均能明确病因,但仍有近5%的患者无法确诊[1],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即"经胃镜、结肠镜和(或)X线片小肠钡餐检查未能发现出血部位的间歇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OGIB可分为不明原因隐性出血[反复缺铁性贫血和(或)反复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反复血便).因其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小肠,故又称小肠出血.小肠因远离口腔和肛门、长度大(3.35~7.85 m)、游离于腹膜内并被肠系膜束缚形成多发复合肠襻、活动度大等因素,始终是消化道检查的难点.

  • 结肠癌早期诊断的策略

    作者:于皆平;田耕

    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有症状患者的早期诊断,另一方面是无症状早期结肠癌患者的诊断.因为早期结肠癌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治愈,所以后者的意义更为重要.当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贫血、便血、腹痛、体重下降或大便习惯改变等提示可能存在结肠癌时,应立即进行结肠镜和钡剂灌肠检查.尽可能缩短确诊时间,时间越短,预后越好.而发现早期结肠癌的有效方法则是结肠癌的筛查,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筛查人群的选择,包括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②筛查的方案;③筛查的方法.几年前美国癌症协会、美国内科医师协会和国家癌症学会推荐40~5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粪便隐血试验.高危人群包括:①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②家族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和Jurlot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及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③大肠癌或大肠腺瘤患者的一级亲属;④有结肠癌病史者.

  • 隐性和不明原因胃肠道出血的评估及处理

    作者:张林;刘文忠

    隐性出血指粪便隐血试验(FOBT)阳性和/或缺铁性贫血(IDA)的初表现,而无肉眼可见的便血证据[1].不明原因出血定义为初步内镜检查(结肠镜或上消化道内镜)结果阴性且不知起源的持续或反复出血(即反复或持续IDA、FOBT阳性或可见出血).因此不明原因出血有两种临床类型:①不明原因隐性出血:表现为反复的IDA和/或FOBT阳性;@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反复排出可见血[1].

  • 胶囊内镜检查小肠钩虫病9例

    作者:陈佳敏;陈清宇;陈焰;杜勤;蔡建庭

    小肠钩虫病是造成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一个少见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通常为间歇性黑便或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大部分病例依靠粪检确诊,普通内镜难以诊断.现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10月~2011年2月通过胶囊内镜诊断的9例病例报告如下.

  • 伤寒沙门菌与F群链球菌合并感染致孕妇肛周脓肿一例

    作者:李佳俊;李国钢;周扬霄

    患者女,20岁,农民,孕5个月,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不适,呈持续性,渐加剧,于2010年11月6日收治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入院时肛周疼痛较剧烈.体格检查:体温38.3℃,呼吸20次/min,血压98/56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54次/min,律齐.既往无伤寒病史,否认既往传染病史.肛门左侧见约6 cm×7 cm肿块,皮肤红肿,压痛明显.穿刺得脓液,即送细菌培养及行药物敏感试验.血常规:WBC 34.59×109/L,中性粒细胞32.51×109/L,Hb 110 g/L,PLT207×109/L,尿常规无异常,粪便隐血试验(+),血钾2.66 mmol/L,肝肾功能及血脂无异常,梅毒螺旋体、HIV阴性,抗-HBs阳性.未行肥达试验.脓液细菌培养发现伤寒沙门菌和F群链球菌.药物敏感试验发现,氨曲南、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复方磺胺甲嗯唑和头孢替坦均敏感,呋喃妥因耐药.F群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

  • 罕见外伤术后21年继发巨大肝动脉-门静脉瘘合并腹水一例

    作者:崔光星;杨斌;王晖;余育华;张筱凤

    患者女,52岁,因腹胀20 d 余、呕血1 d 于2015年4月28日入院。20 d 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未予诊治,1 d前因晕车剧吐出现呕血,呕鲜红色血液50 mL。21年前曾因车祸致右肝破裂行修补术,否认肝炎、嗜酒和服用肝毒性药物史。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7/75 mmHg (1 mmHg =0.133 kPa),体温37.7℃,心率64次/min,呼吸20次/min;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无压痛,可见腹壁静脉曲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血常规:WBC 计数为5.1×109/L,RBC 计数为3.2×1012/L,Hb 为100 g/L,PLT 计数为134×109/L。生物化学检查:ALT 为47 U/L,AST 为46 U/L,白蛋白为38.3 g/L。血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粪便隐血试验(+++)。急诊胃镜示食管静脉中度曲张(图1),贲门口5点钟方向有一长约3 cm 的黏膜撕裂口,有新鲜渗血,予 Boston金属钛夹夹闭,并采用聚桂醇10 mL 注射止血,见图2。腹部超声检查示门静脉主干内径为1.4 cm,分支迂曲扩张,较宽处约2.0 cm,脾偏大(厚约4.4 cm),腹腔大量积液。上腹部 CT 增强扫描示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ioportal fistulas,HAPF),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与动脉几乎同时显影,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明显增粗,以门静脉右支为著,右肝后下段形态不规则,脾偏大,见图3、4。诊断为 HAPF、贲门黏膜撕裂症伴出血、肝破裂术后。经多学科讨论后, HAPF 诊断明确,拟行栓塞术。2015年5月7日,于导管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腹腔干造影显示巨大 HAPF,供血动脉来源于腹腔干直接分支,粗大而扭曲,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脾静脉可见逆向充盈。微导管超选择进入瘘供血动脉后,造影示瘘口大,流速快、流量巨大,瘘口位于远端,见图5。故先用可控弹簧圈进行栓塞,第1只弹簧圈释放过程中,远端多次被冲入门静脉,经多次调整后方才锚定瘘口,随后对瘘口近端应用微弹簧圈致密栓塞。栓塞后造影示瘘口堵塞良好,未见门静脉提前显影,见图6,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示门静脉主干显影,可见向肝血流。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恢复良好,术后4 d 即出院。1周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提示门静脉无扩张,未见逆向血流,腹水消失;复查胃镜未见食管静脉曲张,贲门部撕裂创面愈合良好,无栓塞相关并发症发生,提示HAPF 治愈。

  • 粪便微 RNA 检测用于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研究

    作者:甄潮辉;李富荣;余小舫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增癌症患者312万,死亡270万,癌症正以超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而成为第一死亡原因[1]。在我国城市地区,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农村地区也上升较快,目前已位居第5位[1]。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分别列第3和5位[1]。临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但目前影像学技术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有不足之处,如 MRI 、CT 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检查费用均较为昂贵,需在肿瘤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有影像学变化,而且不能确诊;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X 线摄片检查、经直肠腔内超声和内镜检查会有一定痛苦,患者往往拒绝。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粪便隐血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 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为结直肠癌细胞脱落后可随粪便排出,所以检测粪便 miRNA 可能成为早期筛查和诊断结直肠癌的新方法。现就 miRNA 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以及检测粪便 miRNA 在诊断和筛查研究进展方面做一综述。

  • 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术后疗效之我见

    作者:郁宝铭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迅速上升之势,面临日益多见、需要治疗的病例,如何挽救这些生命,并不断提高疗效,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和目标。至今,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手术切除,但近半个多世纪来,其手术治疗的疗效并没有很大提高,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诊断方面,二是治疗方面。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一些个人看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根本 从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手术病例中早期病例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绝大部分为中、晚期(Dukes B、C期)病例,若不改变这种局面,难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或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而导致此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由于病员早期缺乏症状,特别是缺乏特异性症状,或产生症状后未引起病员的重视,故未及早就医;其次是诊治医师对结直肠癌缺乏认识和警觉,未给就诊病员作必要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特别是病员就诊时多先找内科、中医、痔科等医师,即使到外科就诊也常因马虎、疏忽而致漏诊。因此解决诊断上的问题有赖于加大对病员宣教和对广大临床医师教育的力度,以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警觉。在具体诊断步骤上,直肠指检是常规必须进行的检查;除主诉便血的病员外,粪便隐血试验同样应列为常规的实验室检查。主诉便血而直肠指检阴性及粪便隐血阳性的病例,首先应选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因为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灌肠造影常不能完全排除诊断,仅适用于纤维结肠镜发现病变后对正确定位的辅助。CT或MRI检查对肠道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不高,故不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螺旋CT可发现肠道病变,是很有希望的一种检查手段,但目前尚未普及,故不能列为常规检查。

  • 结直肠癌的筛查

    作者:许哲;黎介寿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能提高其生存率,通过筛查能早期发现并治疗结直肠癌.粪便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结肠镜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是筛查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目前结直肠镜检查是"金指标",但检查的起始年龄和检查间期多久尚无统一认识.如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粪便DNA检测、粪便中特异基因的RT-PCR检测均已有报道.新的简便高效筛查方法及如何提高筛查率尚有待深入研究.

  • 2013年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分析

    作者:李为翊;陈瑶

    目的:分析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情况,并提出推动社区结直肠癌筛查工作的相关建议。方法:2013年采用危险度评估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黄浦区打浦桥社区45~95岁年龄段居民2405人进行结直肠癌初筛,并对初筛高危人群行肠镜检查和分析。结果:初筛中高危人群451人,阳性率为18.75%,其中115人(25.5%)接受肠镜检查,确诊结直肠癌3人,腺瘤、息肉59人。结论:在社区开展筛查有利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但社区居民结直肠癌肠镜检查率偏低,需加强居民结直肠癌癌筛查的宣教动员工作。

  • 上海某社区结直肠癌筛查结果初步分析

    作者:刘玲;朱立场

    目的 :分析社区结直肠癌(CRC)的筛查结果,为CRC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用粪便隐血试验(FOBT)联合危险度评估进行CRC初步筛查,对初筛阳性者鼓励进行全结直肠镜检查,分析筛查结果.结果: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上海塘桥社区共4992位50岁以上居民接受筛查,初筛阳性1061例,初筛阳性率21.3%.初筛阳性对象中有355人接受全结肠镜检,肠镜应答率为33.5%.全结直肠镜检出有结直肠病变91例,其中包括76例结直肠息肉、1例腺瘤及14例CRC,CRC检出率280.4/10万(14/4992).结论 :以危险度评估及 FOBT 作为初筛的两步筛查模式可以有效地检出大肠的病变.上海塘桥社区居民结直肠癌发生率较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需要依据筛查结果对居民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使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上海奉贤区某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赵瑞娟;黄建忠;潘丽红;宋海萍

    目的:探讨危险度评估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对社区大肠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通过危险度评估和FOBT联合方法进行社区大肠癌筛查,初筛高危人群(初筛阳性)经全结肠镜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四团社区共接受大肠癌筛查者2784例,收回有效数据2680份,确定高危对象539例,初筛阳性率20.11%(539/2680);高危对象接受全结肠镜检查344例,肠镜应答率63.82%(344/539),全结肠镜检查出有大肠病变(大肠癌、息肉等)99例,肠镜病变检出率28.78%(99/344).确诊大肠癌4例,大肠癌检出率149.25/10万(4/2680).结论:危险度评估结合FOBT可以有效地检出大肠的病变,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

  • 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早期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远杰;秦国涛;郎轶萱;曹霞;李祺;王阳;鲍晓蕾;白平平

    目的 探讨以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iFOBT)为主要筛查方法,提高早期大肠癌诊断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 iFOBT、CEA、CA72-4、M-CSF)、肠镜及病理检查,对10 000名自然人群进行大肠癌的序贯筛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6 997份,依据调查问卷分值分为低度危险组(≤5分)、可疑组(>5~<8分)、高度危险组(≥8分)3组,3组共3 697例进行iFOBT检测,各组iFOBT阳性率分别为13.34%、18.23%、99.17%,3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检出早期结肠癌6例,其中高度危险组5例,可疑组1例.结肠癌患者iFOBT(定量)以及CEA、CA72-4、M-CSF等血清学指标均高于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患者(P均<0.05).结论 以iFOBT为主的序贯筛查法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主要方法,与某些血清指标相结合,可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肠镜及病理检查可后确诊.

83 条记录 2/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