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8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培影;王旭波;徐侠;杨海燕;王为;鲍梅淑;李友谊

    近年来,我们采用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尖锐湿疣(Condyloma aeuminatum,CA)8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3例患者均来自我院肛肠科、妇产科和泌尿科门诊与住院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舒稳功能锻炼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蔡楠;陈虹;龚宗明;张帆;徐飞

    近年来,我们采用舒稳功能锻炼法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60例,均来源于常州市红梅和红西两小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6.5岁.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0岁.

  • 加味小承气汤灌肠配合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年

    本院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加味小承气汤灌肠治疗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 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行为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4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科;刘春梅

    近年来我们采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配合行为训练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4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56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训峰;陈玉昌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出血56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4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加味三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潘慧宜;蒋淑明;廖传德

    近年来,笔者采用加味三仁汤治疗脂溢性皮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6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62例,女98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22.5岁:病程1个月至15年,平均病程2.5年.按照门诊号码将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临床观察

    作者:焦河玲;唐成定

    2001年2月至2007年3月,我们采用自拟辛芳鼻炎汤治疗慢性鼻窦炎3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4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0例:男156例,女144例;年龄16岁~73岁,平均年龄42.6岁;病程8个月~16年,平均病程4.3年.

  • 益肾活血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110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少英;黄志洪;覃湛;陈慰填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216例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6例,分别予以益肾活血方和龟鹿补肾丸,连服90d,通过国际勃起功能指教问卷表(IIEF-5)积分评估性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IIEF-5积分由(11.32±2.67)分上升到(17.68±3.0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活血方可改善男性勃起功能.

  • "决明饮子"治疗脂肪肝45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王暴魁

    目的:探讨决明饮子对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入选病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脂必妥片、护肝片,治疗组服用决明饮子,疗程为3个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决明饮子对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9例

    作者:谢乐;张智勇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69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男38例,女31例;年龄16~69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6-16年,平均病程10.7年.

  • 健脾助运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5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淑萍;赵岳

    2003年5月至2007年4月,我们在西医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重点运用中医健脾助运法,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5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49例作对照观察,结果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HlV/AIDS口腔溃疡65例

    作者:李耀清;杨巧红;甄麦义

    自2004年8月以来,我县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在参与HIV/AIDS患者救治过程中,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艾滋病合并口腔溃疡6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26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素玲;周俊兵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53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门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

  • "疏肝化湿汤"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69例临床观察

    作者:邓棋卫;刘玲贞;高晓静

    目的:现察疏肝化湿汤治疗2型糖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用疏肝化湿汤治疗,对照组66例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等指标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降糖疗效以及FBG、PBG、HbAlc指标均有降低,但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血脂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化湿汤与二甲双胍有相类似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在降低血脂水平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夜明颗粒剂"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46例临床观察

    作者:曹国凡;丁淑华

    我们采用自拟夜明颗粒剂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46例,并与传统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选择符合标准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56例,共112只眼,共有2组构成.治疗组:2002年6月至2004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RP的患者46例,92只眼.

  • 热敏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临床观察

    作者:谌莉媚;熊学平

    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期间,笔者采用热敏疗法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6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星田;董炜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西医治疗多以扩血管药物为主,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长期服用扩血管药物易出现耐药性,从而影响药物疗效.

  • 补肾密骨片结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26例

    作者:吕建元;张征石;陈勇;陈吉;孙斌峰;董燚;顾晓娟

    目的:观察补肾密骨片结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方法:采用补肾密骨片结合局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延迟愈合的患者26例,通过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和体征,评价治疗前后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骨折终均愈合,愈合时间3~11月,平均6.3月.结论:补肾密骨片结合自体骨髓移植可以增强成骨能力,促进骨折愈合.

  • β-七叶皂苷钠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红阳;房丽;王慧;李球兵

    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预防急性放射性肺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放疗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对照组和放疗加用β-七叶皂苷钠观察组.放射性肺损伤诊断根据RTOG标准分0~4级,以≥2级者和肺功能、影像学变化为观察指标,比较2组KPS评分.结果: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总发生率观察组为12.50%,对照组为31.25%;观察组肺功能明显改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β-七叶皂苷钠能有效预防严重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无激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并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判别分析

    作者:魏嵋;刘鹏;汪静;甘仲霖

    目的: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侯的微观辨证体系.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严格按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分型并分组,抽血测定其血浆内毒素(ET)含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功能(ALT、AST、11BIL)含量,与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制定判别方程.结果: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组血浆ET、血清TNF-α、IL-6及肝功能(ALT、AST、TBl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ALT、TBIL、ET、TNF-α、IL-6五项判别能力强、显著性水平高的指标,建立的数学判别模型经回顾性检验,判断正确率为84.6%.结论:ET、ALT、TBIL及TNF-α、IL-6五项指标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有价值的指标.运用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式,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 "和胃通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术后胃瘫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伟青;彭保国;鲁海婷;储军;刘军杰;周建刚;吕强

    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们采用自拟和胃通降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术后胃瘫,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普外科术后发生符合胃瘫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依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

  • 运用中药汤剂调整女运动员月经周期的研究

    作者:王全会;杨锦彪;卢升虎;章志强;黄强;郭巧玲;孙克慧

    目的:应用中药汤剂调整女运动员月经周期,使其黄体期与比赛时间相吻合,使运动员能在佳运动状态下参加比赛.方法:给陕西省15名女子武术散打队员月经来潮前3d开始服用中药汤剂,服药前后测定血浆孕酮、血清睾酮、血红蛋白、雌激素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等生化指标,并作对照分析.结果:服药期间,受试者无月经来潮,无小腹胀痛、小腹下坠、腰部酸困、全身不适等主观感觉,运动能力与服药前比较无下降表现,运动员均能完成各项动作技能要求,保持较好的竞技水平.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服药后运动员的孕酮和睾酮指标明显升高,与服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服用益气补肾延经中药汤剂后,推迟了女性运动员月经周期,升高了孕酮和睾酮生化指标,使女运动员竞技能力能保持佳运动状态.

  • "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作者:吴相春;吴以岭;高怀林;西广成;陈静;谷春华;陈建新;袁国强;贾振华;魏聪

    目的:建立"脉络一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脑动脉硬化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脑络瘀阻四诊资料,将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25例和考核组108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2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症状信息,归纳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临床实际的基本证型,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建立诊断阈值.结果:脑络瘀阻存在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以络气郁滞和络气虚滞为基础证候,同时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经108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调查和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建立的"脉络一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辅助化疗对术后胃癌病人不同辨证分型的疗效观察

    作者:沈伟生;张瑶;奚蕾;吴敏慧;洪淇;曹向明;费燕华;赵韬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低分化腺癌术后化疗对不同辨证分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13例低分化腺癌Ⅱ一Ⅲ级,Ⅲa期患者辨证分型为脾胃虚寒型(25例)、肝胃不和型(25例)、瘀毒内阻型(21例)、痰湿凝结型(23例)、胃热伤阴型(19例),全部实施相同的OLF方案规范化疗6周期,进行为期3年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率(PFS)、毒副反应等情况的观察.结果:OS统计显示,脾胃虚寒型为32.00%、肝胃不和型60.00%、瘀毒内阻型38.10%、痰湿凝结型56.52%、胃热伤阴型26.32%.PFS:脾胃虚寒型为24.00%、肝胃不和型56.00%、瘀毒内阻型23.81%、痰湿凝结型56.52%、胃热伤阴型10.53%.毒副反应发生明显的证型分别为.骨髓抑制:胃熟伤阴型68.42%;消化道反应:胃热伤阴型63.16%;神经毒性:脾胃虚寒型80.00%;肝脏毒性:瘀毒内阻型66.67%.结论:各证型患者化疗疗效不同,化疗期间的耐受性不同,属"实证"的肝胃不和型、痰湿凝结型受益程度优于属"虚证"的脾胃虚寒型、胃热伤阴型及同属"实证"的瘀毒内阻型.

  • 清热燥湿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张敏;张毅

    目的:观察中医清热燥湿活血法治疗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经饮食调控、停用降脂药,均在原有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盐酸吡格列酮,2周后治疗组加用清热燥湿活血中药治疗,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及在降低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在降糖、降脂的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 逆针灸治未病中医机理浅析

    作者:何小琼

    逆针灸作为治未病的重要手段,在临床预防疾病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从阴阳、气机、五行制化、经络、时间医学等几个方面就逆针灸治未病的中医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 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钟国存;陈振虎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温针灸治疗组(治疗组)和中药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主穴为内、外膝眼,鹤顶,膝阳关,犊鼻,曲泉,阿是穴.梁丘,足三里,委中.风邪偏盛者(行痹)取膈俞,血海;寒邪偏盛者(痛痹)取肾俞,关元;湿邪偏盛者(着痹)取阴陵泉.针刺得气后留针30~40min,留针时加温针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口服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减,每日1剂,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指标为关节压痛,"IJequesne MG"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WOMAC Index of OA,临床疗效测定.结果:2组治疗前后组内各项指标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改善局部肿胀、关节僵硬、关节不稳,提高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步行能力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针灸调整全身状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关.

  • 基于VOXEL-MAN操作平台的肩井穴可视化研究

    作者:邵水金;牟芳芳;严振国;刘红菊;庄天戈;郑雷

    目的:建立内舍肩井穴三雏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以VHP数据集开发的三维可视化VOXEL-MAN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肩井穴相关解剖结构的辨认、分割及可视化.结果:实现了肩井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该结果能多层次、多角度、立体显示肩井穴的解剖结构和逼真模拟针刺全过程,为提高临床针刺疗效和避免针刺意外事故服务.

  •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选穴机理浅析

    作者:励志英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疾病,它的发生可由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影响肺气的肃降,使津液凝聚成痰饮,阻塞气道,从而形成哮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古今文献,对针刺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进行了初步归纳,并从腧穴、经络等不同角度对这些穴位进行了分析,现阐述如下.

  • 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晓辉;宋玉平;翟德华

    2004年3月至2006年8月,我们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50例,结果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将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穴位注射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48.2±8.6)岁;病程2~23年.

  • 恢刺合推拿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军雄

    近年来,笔者运用恢刺治疗肩周炎30例,并设常规针刺组29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9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12岁:病程0.5~16月;左肩9例,右肩21例.

  • 养阴解毒法治疗放射性肺炎

    作者:陈四清

    1 病历摘要:案1.金某某,男,60岁.1998年9月30日初诊.1998年4月出现咳嗽、消瘦、纳差,CT查见"左肺肿块,少量胸水",因肺功能差,不宜手术,插管化疗3次,继则放疗,共20次,后遗"放射性肺炎",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 单兆伟运用加味连苏饮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作者:李秀源;单兆伟

    单兆伟为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早年师从孟河学派张泽生教授20余年,尽得薪传,善治各种胃肠疾病.加味连苏饮因其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导师常将此方灵活运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疗之中,今举3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 张锡纯十全育真汤治验3则

    作者:吴曦

    十全育真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1]"治阴虚劳热方"篇,由野台参、生黄芪、生山药、知母、玄参、生龙骨、生牡蛎、丹参、三棱、莪术十味药组成,其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养阴益肾、活血化瘀.笔者临证用此方治疗带下病、尿浊、尿痛等疾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 既病防变思想在肝衰竭治疗中的运用

    作者:毛德文;龙富立;邱华;黄古叶;陈月桥;石清兰

    既病防变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肝衰竭具有病情复杂、传变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十分棘手.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串到治疗本病的实践中,能及时截断、逆转疾病的发展,减少其并发症的出现,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中医肝病急危重症的防治揭示了新的思路.

  • 《内经》"奇邪"概念的内涵及其逻辑构架

    作者:程坤

    "奇邪"是<内经>发病学中的一个较为冷僻的概念,属于外邪的范畴,并引起具有特殊性表现的疾病和传变,相应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特异性."奇正"和邪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奇邪"概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及其逻辑构架.

  • 亚健康状态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医养生学防治

    作者:赵益业;林燕钊;赵彩琼;蔡宇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亚健康状态与应激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运动、睡眠、遗传、心理异常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中医在防治亚健康中有其独到的优势,养生方法能调节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以恢复或增强自稳态,改善亚健康状态.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养生学防治亚健康的研究.

  • 《伤寒杂病论》呕吐证治析要

    作者:张静远;周春祥

    <伤寒杂病论>对呕吐一证辨证准确,立法严谨,治疗精当.笔者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系统学习,同时借鏊<素问.咳论>相关理论,提出"呕吐虽多,无非胃病"、"五脏六腑,六淫之气皆能致呕,非独胃者"的观点:结舍<难经>"一脏脉象十变"、"五行生克主导疾病传变"等认识,进一步把握了呕吐病理演变规律,藉此达到明晰呕吐证治、掌握<伤寒杂病论>学习方法之目的.

  • 中医治火原则初探

    作者:熊兴江

    中医学中的"火"是个意象概念,取象于自然界中的火,自然界灭火方法对研究归纳中医治火原则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研究发现中医治火原则有3种:正治原则、反治原则和不治而治待机原则.历代医家关于治火原则方法的论述皆不出此原则范畴.

  • 《内经》和法的重要特点——自和

    作者:孙榕;叶庆莲

    <内经>强调"和"是机体本能的内在要求和趋向,认为"自和"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所以其和法以自和为基础而确立,同时自和作为<内经>和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主要通过阴阳之间互根又互制的密切联系而实现,而五行舍和的动力则来源于五行之间的生与克的交互作用.另外,<内经>"自和"机制的实现主要体现在痰病不治自已,以及治疗疾病时重在促进机体的自和,顺应机体正气抗御外邪的趋势,加以辅助,以使疾病向愈.

  • 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徐鑫;周昆;屈彩芹

    目的:现察香加皮配方颗粒的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方法:测定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的LD50,给予预负荷量7.0g生药/kg,并于药后24h测定该时间点的LD50(t),计算负荷给药24h后蓄积率和毒效半衰期.测定大鼠灌胃给药后的MTD.正常大鼠腹腔注射香加皮溶液,观察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注射香加皮配方颗粒溶液后,动物在给药后1min开始出现毒性反应,5min后开始出现死亡,LD50(95%可信限)为10.60(9.84~11.43)g生药/kg,24h的蓄积率为0.196,毒效半衰期t1/2为10.20h.大鼠MTD为31.4g生药/kg.大鼠心电图在较大剂量下可以出现明显的类洋地黄中毒样变化.结论:香加皮配方颗粒有急性毒性和低蓄积毒性并可导致心电图异常改变.

  • 玉竹多糖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和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作者:朱欣佚;谢建军;王长松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s)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大鼠,再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及低、中、高剂量PoPs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体重及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测定治疗后血清中胰岛素(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以及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肤过氧化物酶(CSH-Px)的含量.结果:玉竹多糖可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的负增长,降低FBG、TG、MDA,升高HDL-C、SOD,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作用效应与PoPs浓度存在剂量依从关系.但玉竹多糖对lNS、TC、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玉竹多糖具有降血糖、调血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

  • 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兼Ⅱ度菌群失调小鼠胃肠吸收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力宁;齐翼;黄玉克;黄小琪;陈晶;梁丽英

    目的:观察抗复感合剂时脾虚兼Ⅱ度茵群失调小鼠胃肠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予游泳力竭及饥饱失常,同时予氨苄青霉素造成Ⅱ度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分别灌胃无茵生理盐水、不同剂量抗复感舍剂和丽珠肠乐生理盐水稀释液,每日1次.分别观察各遣模组小鼠的一般体征、体重、体温和胃泌素分泌情况,测定反映胃肠吸收功能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较正常健康小鼠明显偏低,血清胃泌素较正常健康小鼠明显偏高,说明各组造模成功.经治疗后,丽珠肠乐对照组和各中药治疗组小鼠的D-木糖排泄率、血清淀粉酶活性、血清胃泌素与正常对照组小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抗复感合剂对脾虚兼Ⅱ度茵群失调小鼠有提高胃肠吸收功能和调节胃泌素的作用.

  • 逍遥散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和血清5-HT的影响

    作者:石君杰;戴玉英;王海云;徐发莹

    目的:观察逍遥散对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胺组和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慢性束缚配合夹尾刺激作为心理应激原诱导IBS大鼠模型,观察逍遥散对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及血清5-HT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BS模型大鼠肠运动功能增强,内脏敏感性明显增高,血清5-HT含量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腹部收缩反射小容量阈值增高,5-HT含量明显下降,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逍遥散可降低IBS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其机制可能在于降低5-HT水平,减弱背角神经元兴奋性,从而提高内脏痛阈,消除肠道过敏.

  • 麻黄多糖对EAT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

    作者:严士海;朱萱萱;孟达理;顾和亚;许芝银

    目的:研究庥黄多糖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小鼠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小鼠足跖皮下、背部皮下、腹部皮下、颈部皮下等部位进行免疫注射佐荆抗原,造成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给药干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放射免疫法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T4、FT3、FT4水平均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麻黄多糖各组小鼠血清T4、FT3、FT4显著升高.模型组小鼠血清TGAb和TMAb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麻黄多糖各组小鼠血清TGAb和TMAb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麻黄多糖能够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及相关抗体水平的变化.

  • 郑平东巧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经验

    作者:舒静

    郑平东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业医40余载,衷中参西,学验俱丰,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尤其擅长运用药对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等肾脏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现撮其要整理介绍如下:

  • 陈瑞春经方类法学术浅探

    作者:张光荣;鲁纯纵;刘英锋;黄利兴;熊兵

    陈瑞春教授从事<伤寒论>教学与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临证以擅用经方见长.他主张:(1)临床选方用药应特别重视经方的实践,立法组方应以经方为蓝本;(2)以法类方,以主方统领类方;(3)不仅经方与经方可以合用,而且要以经方沟通时方,这样才能达到临证选方精而不滥、辨证用药活而不乱.(4)临床总结经方,要注意知常达变,在继承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从而使自己的临证水平不断提高.

  • 李富玉从毒论治痛风性关节炎经验

    作者:许彦来;唐长华

    痛风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李富玉教授擅长从毒论治各种疑难杂症,其采用利湿解毒泄浊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每获佳效,现将其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 刘学勤经方辨治糖尿病便秘经验介绍

    作者:姚沛雨

    便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不但影响降糖药的吸收,而且影响睡眠和情绪,使患者深感痛苦,因此便秘的及时处理在糖尿病治疗中有重要意义.笔者导师刘学勤先生严格遵循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深究<伤寒论>简方效药运用之妙,辨证选用理中丸(汤)或四逆散化裁治疗糖尿病便秘多例,取得良好疗效.

  • 中药蛇床子的光谱分析及其与BSA的作用

    作者:王新红;费正皓;王彦卿

    目的:研究中药蛇床子(简称Hops)的光谱性质及其与BSA的相互作用.方法:选用水提取液,采用紫外一荧光法对影响蛇床子荧光光谱的主要因素(溶荆、酸碱度)进行研究,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Hop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数据采用Lineweaver-Burk处理.结果:不同溶剂比较后,选用水作为蛇床子的提取液:酸碱度对蛇床子溶液荧光光谱影响较大,酸性越强,溶液的荧光强度越强.Hops与BSA的作用研究发现Hops具有较强地猝灭BSA荧光强度的能力.结论:Hops中的能产生荧光的物质在酸性水溶液中较稳定,Hops与BSA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

  • 调神攻坚颗粒中橙皮苷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娜;黄罗生;赵浩如

    目的:探讨调神攻坚颗粒中橙皮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Diamonsil C18(250minx4.6mm)柱,以甲醇-水-磷酸(44:56:0.2)为流动相,检测渡长为283nm,柱温为30℃.结果: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橙皮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1.61%;黄芩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1.47%.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良好,其他组分对测定无干扰,可用于同时测定调神攻坚颗粒中橙皮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 脾胃病六经治法特点

    作者:梁岩;朱西杰;李卫强

    脾胃病六经治法具有以下特点:太阳脾胃病,治当发表祛邪,鼓邪外出;阳明脾胃病,治当通下祛邪;少阳脾胃病,当以和解为法;太阴脾胃病,当以理中为法;少阴脾胃病,治当扶阳抑阴;厥阴脾胃病,治当土木两调,清上泻下.

  • 不同产地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分析

    作者:宋建平;曾艳萍;刘训红;唐旭倩

    目的:建立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太子参药材的质量.方法:用HPLC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进行分析,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9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太子参HPLC指纹图谱差异显著.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 古代医家对不寐证的治法特点析要

    作者:孙洪生;张永鹏

    随着人们对于睡眠认识的不断深入和脏腑辩证等医学理论的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医家,于不寐证的治疗特点也各不相同.<黄帝内经>治在交通阴阳;汉唐以治疗脏腑为主,重在心胆;宋金元时期五脏皆重,并受到杂病治疗的影响;明代以痰、火、虚治疗的创见;清代化瘀、通腑等治法的丰富.全面了解古代医家的治疗经验,有助于拓展现代临床的辨证治疗思路,提高诊疗水平.

  • 黑木耳提取液除杂工艺研究

    作者:廖芳;尹蓉莉;赖庆宽;李世娟;崔妮;杨宗锟

    目的:筛选黑木耳提取液的除杂工艺.方法:采用ZTC1+1天然澄清荆法,以多糖保留率、干膏率、澄清度及色泽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筛选除杂工艺.结果:黑木耳提取液除杂工艺为: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用量为6%(V/V),浓缩比为1:60,反应温度20℃,搅拌速度为200r/min.结论:筛选的除杂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黑木耳提取液提供一种新的除杂工艺.

  • 浅述中药归经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

    作者:何前松;冯泳

    在方剂配伍的过程中,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的中药归经理论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药归经理论在方剂配伍中的指导作用,除了"分经用药"、"引经报使"外,还体现在中药归经所属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的应用方面.运用中药归经理论指导方荆配伍,可合理优选药物,配伍出高效、速效的方荆,既达到有的放矢、提高疗效的目的,又能避免药材浪费.

  • 电针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作者:郭纪涛;陈永强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炎之一.由于对该痛的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研究发现单纯应用电针或配合中药、推拿等治疗本病均有良好疗效.但目前科研设计尚欠严密,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疗效评价标准尚未统一,疗效评判标准客观指标少,这些都不利于对各种治疗方案的优劣进行比较.同时电针采用的补泻手法、刺激的强度、频率、波型及治疗时间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有必要制定规范、统一、客观的治疗标准与疗效标准.

  • 症状量化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刘国萍;王忆勤

    随着计量诊断的深入,症状量化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及证候诊断等研究中.通过对有关症状量化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其方法主要有100mm标尺法、分级赋分法、赋权值法、症状加权积分法四种.同时,以上方法也均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在不违背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寻找出适当的方法,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 疣状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作者:林晨辉;吴和木

    近年来,中医对疣状胃炎(VG)的临床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均获效满意.但研究还存在三方面问题有待解决:(1)目前对本病辨证分型与疗效判断缺乏统一的、科学的、权威的疗效判定标准,而且大多数治疗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进行随症加减,缺乏根据不同证型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此方面的临床研究,不利于经验总结与理论升华.(2)对一些专方的药理研究还不够深入,未能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机理.(3)科研设计欠严密,缺乏大样率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疗效的重复性差.因此,应加强基础研究,规范科研设计与临床研究,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

  •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陈晶;罗仁

    中医肾病学的内涵和外延涵盖广阔的医学领域,内涵首先包括传统中医肾痛本身:由于西医的"肾脏"与中医的"肾"之间的密切关系,西医肾脏病亦应属于中医肾病学范畴.外延以遗传性疾病、终末期疾病、老年性疾病和亚健康四个方面为主进行扩展.可见,现代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具有很大的延伸空问,分析认识之,对于临床治疗中拓展思路不无启迪.

  • 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中五行学说的认知解读

    作者:梁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组成部分的五行学说,在引入中医学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五行学说蕴舍的五行认识图式,成为古人认知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途径,其理性价值和准科学价值有待挖掘.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作为中医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中医事业的传承中起着固本延真、启蒙开新的作用.无论师承教育抑或院校教育时期,五行学说在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与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中医文化的承扬紧密相联.结合相关认识论研究,并利用案例分析与比较的方法.对中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五行学说进行认知解读,将有助于探索中医基础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促进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 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中医药对外教育

    作者:周志彬;汤朝晖;谢克庆

    汉语是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的主要栽体,对汉语的学习和掌握,是学习和深入研究中医药的必要前提.通过分析汉语与中医药的关系,认为中医药对外教育必须坚持以汉语为主要语言工具,并应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以适应"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构想.

  • 卞国本·固本防哮丸

    作者:

    擅长治疗的疾瘸:小儿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尤擅小儿哮喘、慢性咳嗽、厌食、病毒性心肌炎、紫癜、遗尿、抽动一秽语综合征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 徐大成·加味消瘰汤

    作者:

    擅长治疗的疾病:重症淋巴结核、顽固性溃疡、复杂性窦道及瘘管、体表淋巴结肿大等中医外科疑难杂症.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东垣、吴师机、陈实功、王清任、叶天士.

  • 从《续名医类案》看古代医家的时间医学观

    作者:周毅萍;何新慧

    <续名医类案>中反映古代医家的时间医学观主要表现在根据时阃节律(运气理论、季节节律、昼夜节律、疾病发作的时间固定性)诊断疾病、根据因时制宜原则(四季节律、昼夜节律)治疗疾病、根据时间节律判断预后等几方面.

  • 湿痹源流考

    作者:姜德友;王冬;王晓军

    从痛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湿痹的源流进行考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湿痹归纳为五种命名,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湿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湿痹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疗效.

  • 《小品方》消渴从肾论

    作者:马赟;章红英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约撰成于公元5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系陈延之从当时尚存的部帙浩大的诸家经方中择其简要精约者编撰而成.该书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论>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

  • 从现代方法论角度总结藏象学说中的方法

    作者:梁启军

    从现代方法论角度看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系统考察法和阴阳描述法、解剖认知法和五行归纳法、核心功能认知法、耗散论考察法、生态描述法和协同论描述法、彻底唯物论、实践验证法.这是因为人体生命本质是复杂的,古人为了揭示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追求表述更科学、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而有意或无意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可用宏观态势描述法概括,宏观态势描述法是藏象学说的方法论本质.

  • 荀子的养生观探讨

    作者:邓敦;曹成福;朱洁;王继光;周文松;纪斌

    探讨先秦哲学家苟子<修身篇>中的养生之道,分析苟子提出的宜与时通、修身自强、治气养心、虚一而静、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等养生观,揭示其学术价值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养生现 荀子 历史 战国
  •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刍议

    作者:边海云;陈利国

    <灵枢·天年>言:"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气立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日: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 干祖望对变应性鼻炎的临证思辨方法——干祖望验案赏析之一

    作者:严道南;黄俭仪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在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学将本病归于"鼻鼽"范畴,治疗效果优劣,取决于医师的辨证用药水平.在此选择干祖望老中医的3则医案,并对其临证思辨方法作初浅的分析探讨.

  • 浅谈中成药新药研发的误区

    作者:姜红;陈霞

    由于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受保护的影响,目前中成药新药的研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而且由于中药正成为研究开发新药的源泉[1],许多企业加大了对研发中药新药的投入.

  • 论《素问》中"隐曲"的含义——兼析罗元恺释为"小便不利"之误

    作者:汤川安

    <内经>中关于"隐曲"一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根据前贤相关论述,并综合分析<内经>中谈及"隐曲"一词的5处经文,得出结论:<内经>中"隐曲"一词指人的前阴部,并引申为"男女之事"之意.就罗元恺先生早年把"隐曲"解释为"小便不利"的观点进行剖析,认为罗先生论述存在有违经意、以偏概全、不合情理、不合文理的缺憾.罗先生终能够自我否定,不失大家风范.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