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外痔114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明

    2006年至2010年,笔者采用自拟消肿止痛汤熏洗治疗外痔114例,并设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结果如下.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均为本院肛肠科就诊病人共1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4例:男63例,女51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7d 79例,病程>7d 35例:炎性外痔64例,血栓性外痔50例.对照组56例:男31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7d 38例,病程>7d 18例;炎性外痔32例,血栓性外痔24例.均症见肛门部突然疼痛剧烈,排便、坐下、行走甚至咳嗽等动作均可使疼痛加剧.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消肿止痛汤 熏洗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40例临床观察

    作者:董桂芬

    近年来,笔者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囊炎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岁;慢性胆囊炎22例,急性发作者18例;病程1d~10年,平均病程6个月.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2.1岁;慢性胆囊炎24例,急性发作者16例;病程1.5d~10年,平均病程6个月.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药联合KTP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138例

    作者:张军明;娄增新

    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药联合KTP激光治疗慢性泪囊炎13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为我院门诊慢性泪囊炎患者,共138例(138眼).其中男性19例19眼,女性119例119眼;年龄18~45岁;病程6个月~8年.本组病例均已排除泪点阻塞、泪小管阻塞、泪总管阻塞,排除鼻腔疾患.中医辨证为肝胆火炽证,主症:口干、咽干、五心烦热、流泪、内眦溢脓、脉弦数、舌红、苔黄厚等症状.

  • "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书芬;李剑锋

    从2007年~2010年期间,笔者应用自拟沙参麦冬石斛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3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病程7.9年.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8岁;病程8个月~24年,平均病程7.2年.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生津合剂"喉部雾化治疗放射性咽喉炎25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珍珍;吴慧莉;李振玲;方爱军;陈海霞

    自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生津合剂喉部雾化治疗放射性咽喉炎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纳入病例均系我院鼻咽癌接受根治性放疗并发放射性咽喉炎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5例,男性17例,女性8例;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45.1岁;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Ⅰ级8例,Ⅱ级9例,Ⅲ级6例,Ⅳ级2例.对照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6.3岁;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Ⅰ级7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3例.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新加五味调经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钮江华;沈建锋

    2009年6月~2011年3月,笔者运用夏桂成经验方新加五味调经汤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选160例均为我院门诊接受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80例:年龄19~40岁,平均年龄(25.2±4.8)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28例.对照组80例:年龄18~39岁,平均年龄(24.9±4.5)岁;初产妇49例,经产妇3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2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威;徐超

    2009年3月~2011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选102例均来源于我院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2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4.23±8.42)岁;病程3~40个月,平均病程(12.15±8.46)个月.对照组50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2.76±8.01)岁;病程4~40个月,平均病程(11.42±9.64)个月.2组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亚男;史薇;赵欣

    自2006年9月~2010年6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炎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32例32眼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8~65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3~30d,平均病程11.5d;植物致伤者15例,异物伤者10例,其他原因7例;伴虹膜睫状体炎者18例,伴前房积脓者7例.对照组32例32眼均为单眼发病,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5~32d,平均病程12d;植物致伤者16例,异物伤者8例,其他原因8例;伴虹膜睫状体炎者15例,前房积脓者6例.2组角膜溃疡面均为2~4mm,溃疡深度为1/3~1/2角膜厚度.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24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利;黄玉琴;朱苏东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本病的患者共计48例(63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32眼):男14例,女10例;年龄大74岁,小51岁,平均年龄(62.92±6.62)岁;病程3~24月,平均病程(7.12±1.45)月.对照组24例(31眼);男12例,女12例;年龄大76岁,小50岁,平均年龄(62.83±6.78)岁;病程3~24月,平均病程(5.87±1.20)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慢咳宁方"治疗慢性咳嗽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昌华

    近年来,笔者自拟慢咳宁方治疗慢性咳嗽32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来源于2008年4月~2010年10月本院内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2±9.40)岁;平均病程(12.12±5.82)周.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8.8±9.61)岁;平均病程(11.55±6.38)周.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60例

    作者:王小莉

    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性胃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入选病人为本院消化内科门诊患者共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2±14)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

  • "九华膏"治疗Ⅲ期褥疮20例

    作者:谢瑛

    近年来,笔者采用九华膏治疗Ⅲ期褥疮4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来源于我院内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的住院患者,共40例,均为长期卧床状态,在入院前已发生Ⅲ期褥疮,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68-86岁,平均年龄75岁;褥疮面积3.0cm×4.1cm~11.2cm×10.5cm;褥疮深度1.6cm~3.5cm.对照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66~85岁,平均年龄74岁;褥疮面积2.9cm×4.1cm~11.5cm×9.9cm.褥疮深度1.7cm~3.5cm.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柴胡枳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金兆刚

    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笔者应用自拟柴胡枳连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7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4.6岁;病程2月~6年.对照组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2.8岁:病程2月~5年.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70例患者均由电子胃镜检查确诊,并排除心源性胸痛、上消化道癌肿和幽门梗阻等疾病.

  • 中药防治改良DCF方案化疗所致神经毒性35例临床观察

    作者:包玉花;蔡明明

    近年来,我院采用健脾益气通络法防治改良DCF方案化疗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 中西药联用治疗骨质疏松症42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彦颖

    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42例,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78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男12例,女30例:年龄小56岁,大78岁,平均年龄67岁.对照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龄小50岁,大75岁,平均年龄65岁.

  • "尿酸清"治疗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研究

    作者:郑艳辉

    目的:观察尿酸清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同时饮食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治疗组口服尿酸清,时照组口服痛风定胶囊,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在提高临床疗效、降低UA、LPa方面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降低TCHO、TG、LDL-C方面,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酸清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显著降低UA、LPa、TCHO、TG、LDL-C.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0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兆军;王殿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神经修复剂、甲钴胺维生素B1注射液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糖肢安颗粒治疗和中药外洗.结果:2组总有效率、血液流变各项指标、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

  • "速效降脂舒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80例临床研究

    作者:谢体学;王传波;李元平;史峰波;王瑾;卢敬;熊燕

    目的:观察速效降脂舒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速效降脂舒肝汤,对照组采用阿拓莫兰静滴联合口服熊去氧胆酸片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20.O%,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症状与体征改善的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腹胀"、"乏力"、"苔腻"、"脉滑数"、"肝区疼痛"项目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速效降脂舒肝汤能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启膈散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0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高阳;张志胜;曹乃宪

    本研究采用启膈散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30例,并与单纯放化疗的对照组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选择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食道癌,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并有放射治疗适应证的Ⅱ~Ⅲ期首次治疗患者;有可测量的肿瘤病灶(CT+食道吞钡检查+食道镜检查);体力状况评分(Karnofsky评分)≥70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正常;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书.

  • "四逆五金汤"治疗胆石症62例临床研究

    作者:尤海玲;陈源;肖新李

    笔者自2007年来,采用自拟四逆五金汤治疗胆石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2例为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治疗的胆石症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胆石症诊断标准.男40例,女22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9.8岁:胆囊内结石31例,肝内胆管结石20例,胆总管结石11例;结石小0.4cm×0.4cm,大2.5cm×1.5cm:中医辨证肝胆气滞型15例.肝胆湿热型33例,瘀血阻滞型14例.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反复自然流产30例临床研究

    作者:曹佩霞;张吟;蒋琦萍;周艳敏;郝莉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临床上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发生率占妊娠总数的0.4%~1.0%.RSA的发病原因除少数为生殖内分泌、染色体及生殖器官解剖学异常外,多因免疫调节异常所致.根据免疫病因分类可将RSA分为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母胎免疫识别过度型、母胎免疫识别紊乱型[1].其中,以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BA)缺乏为主要特征的母胎免疫识别低下型常见.近年来,我们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封闭抗体缺乏所致的反复自然流产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参黄冲剂"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附30例临床资料

    作者:韩旭;李七一;郭宏敏;赖仁胜;艾炳蔚;苑志军;孙云霞;张彪;尤峰;屠浩明

    目的:观察中药参黄冲剂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衰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疾病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参黄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片,每次1mg,每日3次.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2组均可提高衰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但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均可改善心理衰老程度,且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3.3%,2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黄冲剂可有效改善衰老的临床症状及心理衰老的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衰老 参黄冲剂 SOD NO
  •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晓妮;李长生;刘晓明;李霞

    目的:研究动眯硬化性脑梗死中医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的关系,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8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风痰火亢证、风痰瘀阻证4组,观察不同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动脉内径厚度从厚至薄顺序为:正常对照组>风痰火亢组>阴虚风动组>气虚血瘀组>风痰瘀阻组,风痰疼阻组、气虚血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CCA、ICA内径风痰火亢组明显大于气虚血瘀组和风痰瘀阻组,有显著性差异;(2)5组IMT、斑块检出率、斑块大小依次为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阴虚风动组>风痰火亢组>正常对照组;脑梗死4证型组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风痰瘀阻组、气虚血瘀组明显高于阴虚风动组和风痰火亢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各证型与颈动脉超声征象有一定的相关性,各项指标在4个证型组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脑梗死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

  • "健脾化浊方"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魏伟;范海霞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厚度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浊方对湿性AM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5只患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患眼),治疗组用自拟健脾化浊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总结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3月后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复合体厚度值及CNV渗漏消失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浊方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对湿性AMD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验1则

    作者:陈浩

    1 病历摘要薛某,男,80岁,2010年1月7日因"活动后胸闷气喘5年,加重4d"收住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胸闷气喘反复发作,伴心慌、乏力,平素行走100米后即有胸闷气喘发作,休息后可缓解.有"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病史5年,曾因"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近4d来胸闷气喘加重,伴恶心呕吐,咳嗽咳痰,全身乏力.入院时症见:胸闷气喘,动则尤甚,咳嗽,咳吐痰涎,发热畏寒,口渴不欲饮,身热欲盖衣被,神疲乏力,表情淡漠,头晕,纳差,尿少,大便数日一行,夜眠欠安.舌淡、苔白腻水滑,脉沉细弱.西医诊断: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 黄文政治疗顽固性汗证1例

    作者:郭敏;王耀光

    黄文政教授是天津名老中医,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全国第二批、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黄老业医40余载,在中医肾病和中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辨治疑难杂症方面,效如桴鼓.笔者有幸伺诊于侧,受益匪浅.兹选取黄老治疗顽固性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

    关键词: 汗证 理中汤 验案
  • 五苓散临床治验3则

    作者:景天驰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之太阳病篇,主要治疗太阳蓄水证,由于表邪未解,邪入膀胱,膀胱气机不畅,水饮内停所致.方中泽泻气味甘寒,陈修园谓其"能行在下之水而使之上",而水饮内停多伴化热,泽泻兼利水与清热滋阴之用,故以之为君;茯苓、猪苓甘淡利湿,通利水道;白术健脾,脾主升清,脾健则水湿自去;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助膀胱气化,兼能解表.五药相配则水行气化,水精四布,表邪得以解,水饮得以化.

  • 杨翠兰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3则

    作者:陆萍

    杨翠兰主任医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几十年,临证经验丰富,辨证论治独特,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多种内科疾病.笔者有幸跟随杨老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3则介绍如下.

  • 腧穴本真探究

    作者:郑君;张昆

    针刺手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烧山火、透天凉这两种复式针刺补泻手法中的典型代表,因效果神奇、迅捷,在诸多疑难杂症中有其独特优势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当今用针之士虽多有志于斯,但果能洞察玄微,尽其精妙者少矣.笔者在临床带教中发现,在同样指导下,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在行针后产生补泻效果,故笔者认为:对腧穴本真的领会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手法的实现能力,现择其要者而述之,以期与同道讨论.

  • 《灵枢》病因病机学说探析

    作者:麦舒桃

    <灵柩>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因学说按外感、内伤分类,并体现整体观念.痛机学说着重运用邪、正之间的斗争及其力量对比准确反映疾病的发展机理,强调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规律,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病机,并且反映中医动态认识疾病的独特方法.

  • 柔筋方对紧张型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nNOS活性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宏贇;全伟;胡志强

    目的:研究柔筋方对紧张型头痛模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型NOS(nNOS)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颈部双侧半棘肌局部注射ATP方法制造紧张型头痛的实验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柔筋方组、复方羊角颗粒组,并分别处理后,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nNOS活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NOS表达显著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柔筋方组和复方羊角颗粒组大鼠脑组织中nNOS活性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柔筋方对紧张型头痛脑组织nNOS活性表达有降低趋势,需进一步研究.

  • 七味三芎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SOD、MDA的影响

    作者:李瀛均;陆健;范秀风;职利琴;王红

    目的:观察七味三芎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脂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探讨其治疗A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复制大鼠AS模型,以辛伐他汀为对照,观察七味三芎汤喂饲10周后各组大鼠血脂、SOD和MDA水平.结果:七味三芎汤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浆中的TC、TG、LDL-C、MDA水平均低于模型组,SOD活性高于模型组.结论:七味三芎汤通过降低血脂,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从而减少脂质过氧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抗AS作用.

  • 白英诱导大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万春霞;赵凤达;万福生;杨香生;黄国栋

    目的:探讨白英水提取液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英水提取液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及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早期凋亡率的变化.结果:白英水提取液可显著抑制人大肠癌HT29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阀依赖性;光镜下见细胞体积缩小,细胞增殖减慢;电镜下见细胞染色质明显浓缩,核聚集等典型的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证实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结论:白英水提取液对人大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 盛灿若针灸临床经验撷菁

    作者:王和生

    盛灿若教授针刺手法独特,善用单手进针法,其单手进针手法,不同于常用的注射式单手进针法,乃是一种多方向动作结合的复式手法,即在腕力下插的同时结合拇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注重调经御气,提出"唤气"、"聚气"、"调气".选穴配穴精简,治疗脏腑病除了局部与邻近取穴外,更重要的是远道循经取穴;治疗经络病,特别是痛症,只需要局部和邻近取穴,其中围针刺更为重要.自创"咽四穴"和"盛氏面三针",治疗咽喉疾病及面瘫,取穴独特,疗效显著.针灸治病还善于采用辩证与辩病相结合的方法;痛证用治痛对穴,即2个穴位相配同时使用;治疗疑难杂症针药结合,可获满意效果.

  • 沈洪运用古方经验撷菁

    作者:刘智群

    沈洪教授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科研工作三十余载,擅长脾胃病的辨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沈师运用古方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夏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作者:张新萍;高伟

    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属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范畴[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夏阳主任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工作20余载,在妇科疾病的治疗方面经验独特,夏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肾虚为主,尤以肾阴虚居多,且与心、肝关系密切.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夏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介绍如下.

  • 小包装中药饮片存在问题探讨

    作者:明戈

    目前,小包装中药饮片在很多中医院开始使用,综合本院及其他医院的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成本、价格高,质量隐患,以及调剂、验收困难等等.小包装中药饮片还不完善,目前并不具备替代大包装饮片的条件,不宜以行政手段强令推广.

  • 丁甘仁治黄疸十法及其对慢性肝病治疗的指导意义

    作者:石历闻

    近代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擅长据证、据气候、据体质灵活化裁古方经方治疗疾病.黄疸是丁氏行医年代和地区的高发病种之一,在<丁甘仁临证医集>中治疗黄疸的医案有21例.经分析研究并结合经验总结出丁氏治疗黄疸的十法:解表利湿、清宣卫气、化湿清利、清利解酒、疏肝解郁、芳香化湿、温阳利湿、滋阴清利、化浊开窍、消瘀逐湿.

  • 足三里穴抗衰老研究进展

    作者:王光安;袁晔;刘建民

    足三里穴作为"长寿穴"除了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基础穴位外,对于保健和抗衰老亦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临床及实验研究已经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足三里穴廷缓衰老的机制.但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1)选穴配穴多根据古籍记载与临床经验,缺乏统一的依据标准,对于足三里单穴的作用机制缺少特异性研究.(2)关于针刺、电针、艾灸、耳穴、磁疗等不同方式的抗衰老研究众多,但不同治疗手段之间的横向对比观察还较为少见.今后应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衰老 足三里 综述
  • 蜂毒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舒然;王瑞平;邹玺

    在蜂毒的众多成分中,以蜂毒素的含量高,约占蜂毒干重的50%,其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蜂毒素抗肿瘤的作用主要包括: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等.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各类蜂毒制剂联合化疗均有减毒增效的作用,能改善临床症候及近期疗效.若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必将为抗肿瘤新药的研制与开发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 肿瘤 蜂毒素 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脊柱结核述要

    作者:孔晓海;佟兴业;陈其义;梅宗贤;王睿;王中兴

    复发性脊柱结核、结核性寞道、老年性脊柱结核、耐药性脊柱结核是脊柱结核治疗中的难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可取显效.复发性脊柱结核乃正气亏虚,痨虫侵袭,蚀骨腐肉为脓,治以扶正祛邪、活血解毒,据证加减,应用我院中药制剂骨痨片、骨痨汤;手术彻底清除病灶是治疗主要手段.结核性窦道正气虚弱,气血不足,肌失濡养而致腐肉不脱,新肉不生,窦口难敛,其中浅表性窦道用传统中药丹剂换药以祛腐生新;复杂性深部窦道用院制剂窦愈灵行灌注治疗.老年性脊柱结核因年老体衰,正气亏虚,痨病耗伤,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俱虚,多用四物、四君以调补气血,联合西药抗痨治疗,是否手术视情而定.耐药性脊柱结核病常规化疗外,使用抗结核新药,辅以中药治疗,并尽快手术.

  • 临证撷萃

    作者:程康明;程雯

    耳鸣或独为一病,或见于各类疾病之中.<素问·经脉别论>云:"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灵枢·决气篇>载:"脑髓消,胫痠,耳数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精辟地阐述了耳鸣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治疗大法.我们在临证中不断感悟经文,并藉以指导临床,从治风、治髓、治心三方面辨证治疗耳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治体会

    作者:刘泽萱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而目前尚缺乏形态学、细菌学和生化学指标异常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基因、内脏高敏、脑-肠轴、胃肠动力异常、胃肠激素与神经肽、情绪、感染等因素相关[2].现代医学对IBS尚无特效药物,多为对症治疗,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微生态类药物甚至抗抑郁剂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欠佳.

  • 关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性质及学科定位的探讨

    作者:刘庆帮

    中医各家学说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近十多年来被广泛地忽视,该课程的性质、作用及学科定位在中医高等教育实践中变得越来越不明确.中医各家学说具有综合性、深入性、研究性、实践性四个方面的性质,是中医专业后期提高课程.中医各家学说与基础类课程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与临床类课程是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与经典类课程是源和流的关系,学习中医各家学说可以使学生的理论水平、临床能力、研究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学生的中医知识结构更加完整.鉴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性质,建议把中医各家学说从"中医医史文献"学科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而存在,以消除学科定位不合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 膏方在中风病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运用思路

    作者:赵杨

    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是运用膏方的佳时期,治疗各有侧重.卒中恢复期祛尽伏邪,不留后患;卒中后遗症期扶阳益脑,温润填髓.膏方治疗可以起到调理体质偏颇、恢复肢体功能、预防卒中复发作用.卒中治疗准则为阴阳以平为期、气血以通为补;选方时明确证候类型,权衡君臣佐使;谨察九类体质,分辨体质偏颇.膏方味繁滋腻,应做到膏人相应,长期坚持,缓图功效.

  • 循证护理对中医护理发展的作用探讨

    作者:陶虹江;陈俐

    中医护理作为我国医疗护理的组成部分,长久以来多是注重经验而疏于规范研究,因而在保持其特色基础上引入循证护理的理念就显得尤为必要,二者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循证护理以其科学化、规范化的思维,有助于深化中医护理的指导思想,完善中医护理中的辨证施护,指导中医护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启迪中医护理研究运用现代科研方法,推动中医护理的现代化进程.

  • 论和法在失眠证治疗及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何静

    在现代社会的巨大压力下,失眠证发生的比例较高,其在中医学属于"不寐"范畴,以营卫不和证者居多.现代医学多使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以及镇定安眠类药物等,治疗费用高、时间长、不良反应多成为其大缺陷.笔者尝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护,综合调和阴阳营卫气血,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关键词: 失眠 和法 中医护理
  • 孟河医派南通传人及学术经验介绍

    作者:刘钧

    孟河医派作为中医学史上著名医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东汉三国时期.至清代,孟河地区积集了一批学养深厚的医界人物,为孟河医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著名医家有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孟河四家)等,他们纷纷走出故土,在上海、苏州等地,开业授徒,建国前后许多著名中医专家皆传承于孟河医派.丁甘仁曾云:"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其哲嗣上海名医丁仲英也说:"吾乡多医家,利济之功,亘大江南北,世称孟河医派."

  • 《千金方》对皮肤病外治法的贡献

    作者:连莉阳;李治牢

    唐代孙思邈所撰医学巨著<千金方>堪称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他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尤其对皮肤病外治法的论述较为详尽,包括药物疗法如膏药、油膏、草药及熏法、熨法、塌渍法等,其简便易行的优点,至今为临床所应用.

  • 梅花针与『首乌桑椹生发汤』合治斑秃42例

    作者:李清平;石成兰;王兴玲;李尚芬

    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期间,笔者采用梅花针局部叩刺结合自拟首乌桑椹生发汤内服治疗斑秃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院门诊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0.7±5.2)岁.病程2d~1年,平均病程(5.62±2.71)月.诊断标准[1]:(1)突然发病,多无明显自觉症状;(2)皮损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清楚、头皮光滑的脱发区;(3)皮损表面无炎症;(4)脱发区头发容易拔脱,脱落的头发根部呈上粗下细的"惊叹号"状;(5)排除假性斑秃、突发性毛囊炎、头癣脱发、麻风脱发、梅毒脱发等.

  • 起泡对三九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静;郑禹;陈俊琦;汪崇琦;张唸;陈绍辉;王升旭

    目的:探讨三九天灸治疗变应性鼻炎过程中起泡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三九天灸治疗,按照治疗期间是否起泡分为起泡组和正常组,进行治疗前后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起泡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正常组,但临床疗效、临床表现改善情况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治疗中不必强求三九天灸过程中一定要出现起泡现象.

  • 推拿与内服中药合治颈性眩晕42例

    作者:朱俊

    近年来,笔者采用推拿手法配合内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颈性眩晕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在24~63岁之间;病史短3d,长3年:持续性眩晕伴视物不清12例,转颈时眩晕伴站立不稳9例,阵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10例,阵发性眩晕伴头痛、头胀11例;颈活动受限37例;旋颈试验(+)16例;颈部压痛伴放射痛19例;低头位眩晕20例;仰头位眩晕12例;一侧颈肌紧张压痛18例,双侧颈肌紧张压痛24例;压痛时眩晕无变化22例,压痛时眩晕加重20例.颈椎X线摄片检查:钩椎关节增生36例,齿状突与环椎双侧间隙不对等18例,棘突偏歪25例,项韧带钙化16例,颈曲改变4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侧椎动脉流速减慢15例,右侧椎动脉流速减慢18例,双侧椎动脉流速减慢9例.

  • 黄芪注射液静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症20例临床研究

    作者:杨澔侠;周福贻;王胜军;钱磊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且予以补肾壮腰手法推拿,对照1组采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2组采用钙尔奇口服.均隔日治疗1次,3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继续第2个疗程.以腰部疼痛VAS评分、血清雌二醇变化、尿吡啶啉/尿肌酐比值及骨密度变化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改善腰部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生化水平及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而对照1组改善腰部骨质疏松患者生化水平及骨密度明显优于对照2组.结论: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补肾壮腰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大椎穴叩刺加拔罐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临床观察

    作者:秦亮;王晓刚;郭建云

    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期间,笔者采用大椎穴叩刺加拔罐的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40例,并设采用中药治疗的38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8例均为来自本门诊部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10岁31例,11~15岁9例;病程1~3d 28例,4~5d 12例;单侧肿大27例,双侧肿大13例.

  • 针刺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泪膜及眼表变化的影响

    作者:潘雅婕;俞莹;刘希茹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针刺治疗对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眼表变化的影响.方法:将35例(40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20只眼)和对照组18例(20只眼),2组手术前后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措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3d至术后20d接受针刺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第1d、7d、21d、30d干眼相关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SC)变化情况.结果:(1)干眼相关症状评分:治疗组术后1d、7d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1d、7d、21d高于术前.组间比较,第7d、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SIT: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前与术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术后1d、7d、21d、30d时高于对照组.(3)BUT:治疗组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7d较术前缩短.组间比较,术后7d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0d有显著性差异.(4)FSC:治疗组术前与术后1d差异非常显著,对照组术后各观察期FSC始终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术后7d、21d、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术可短期内影响患者的泪膜及眼表,围手术期针刺治疗可行,可有效缓解术后泪膜及眼表的改变.

  • 江苏省中医药系统学会举行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同时揭牌

    作者:

    8月19日,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针灸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江苏省副省长何权出席会议并讲话,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周珉为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揭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到会祝贺.

  • 吴新欲·心力神

    作者:吴新欲

    1943 年生,江苏江阴人,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博士生导师,第三批、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中医学会理事、无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

  • 奚嘉·愈通汤

    作者:奚嘉

    1959 年生,北京市人,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