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基于UHPLC/MS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作者:周耀中;杨涛;季雪峰;蔡文娟;邵燕;沈秋生

    目的:寻找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内源性代谢标志物,探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形成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及健康人的血液样品,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联用及模式识别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组、冠心病心绞痛非血瘀证组、健康组能够在正交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模式识别图上被明显区分,且模型可靠性高.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柠檬酸含量减少,肉毒碱、组氨酸、黄嘌呤含量增多(VIP>1且P<0.01).结论:找到4种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内源性代谢标志物,依次为柠檬酸、肉毒碱、组氨酸、黄嘌呤.能量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嘌呤分解代谢的改变构成了其代谢特征,为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中医外治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研究

    作者:郑清兴;徐伟;陆云飞;张建新;丁小波;黄飞;邹逸天;包作伟;吴国祥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单用西药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外敷,2组疗程均为4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乙肝病毒标志物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变情况.结果:(1)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A)水平(P<0.01).(2)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改善肝纤维化指标及降低肝脏硬度值(P<0.05,P<0.01).(3)治疗组较对照组可显著降低HBsAg滴度(P<0.05).(4)治疗24周时,治疗组显效率36.0%,总有效率7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0%及54.0%(P<0.05,P<0.01);治疗48周时,治疗组显效率升高至48.0%,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0%(P<0.05).(5)2组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外敷联合西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显著促进肝功能复常,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及降低HBsAg浓度.

  • "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50例临床研究

    作者:徐伟;赵笑东;陈竞纬

    目的:观察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组均以治疗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脂颗粒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3例临床研究

    作者:余俊奇;孙晓娜;牛秋霞;梁占锋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花香颗粒"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食管黏膜病变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管黏膜病变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花香颗粒联合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确切,中西药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 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腹痛综合征30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安琪;吴坚芳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对肝郁气滞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FAPS)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肝郁气滞型FAP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每日1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加味柴胡疏肝散煎服.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改变情况,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RS疼痛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1).结论:运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能有效改善肝郁气滞型FAPS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35例临床研究

    作者:闵敏;汪娅蓓;沈月红;马天牧;汪永胜

    目的:观察顺风匀气汤合越鞠丸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脑梗死后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顺风匀气汤合越鞠丸,2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HAMD评分评定抗抑郁效果,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1)治疗组抑郁症状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2)治疗第4周及第6周末时,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第6周末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治疗第4周末及第6周末,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第6周末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无异常改变.结论:顺风匀气汤合越鞠丸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可显著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安全性好.

  • 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36例临床研究

    作者:崔立兵

    目的:观察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普外科住院的下肢丹毒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予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予青霉素静脉滴注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2组均以治疗7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2组治疗后皮肤颜色、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患肢活动情况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内服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

  • 无创呼吸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期15例临床研究

    作者:王品;冯文杰;申方臣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均给予无创呼吸机、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情况及气管插管率,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治疗组血PaCO2下降,PaO2及pH升高,肺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联合穴位埋线可有效纠正二氧化碳潴留,改善缺氧及酸中毒,改善肺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率,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期治疗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40例临床研究

    作者:孙琰;陈学玲;杨六中;李朝顶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预防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治疗10d后比较2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5%,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0%(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D-二聚体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循经点按手法可改善骨折术后患者局部血运,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穴位贴敷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性呕吐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青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化疗,其中肺癌采用GP或DP方案,鼻咽癌、卵巢癌采用TP方案,恶性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胃癌和结、直肠癌采用XELOX或TOX方案.对照组30例于化疗第1天开始前0.5h给予盐酸阿扎司琼注射液(天晴日安)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化疗结束后再用2d停药.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内关,中脘,足三里)贴敷,24h更换1次,每个化疗周期贴3次.2组均以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性呕吐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能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机体免疫力.

  • 桂麻各半汤加味治疗风瘙痒验案2则

    作者:韩洁茹;解颖;孟璐;徐颖;刘海英

    风瘙痒是一种没有原发性皮损,仅以皮肤瘙痒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局限性以阴道、肛门周围多见,泛发性可泛发全身[1].中医古籍文献中亦有"痒风""血风疮"等名称.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有云:"遍身搔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仲景云:"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痒则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患者发病之初自觉瘙痒剧烈,反复抓挠之后皮肤出现抓痕、血痂等破损,日久皮肤肥厚,色素沉着,甚则出现苔藓样变.桂麻各半汤出自《伤寒论》原文23条,本是治疗太阳病之阳气怫郁在表,而不得越出的身痒.《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身痒者,邪盛而攻走经筋则痛,邪微而游行皮肤则痒也.……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桂枝汤与麻黄汤既调和营卫,又轻散外邪,小发其汗.其中桂枝辛温,解肌祛风;酒白芍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收一散,相反相成,具有养血和营、调和营卫之功.生姜、大枣可助桂枝、酒白芍调营卫,甘草调和诸药,配合麻黄使肌肤之痒毒从表解,合苦杏仁相须为用,宣中有降.在治疗风瘙痒时,我们在桂麻各半汤基础上加祛风止痒药如荆芥、防风、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马齿苋、白蒺藜等,久病入络酌加路路通、全蝎、地鳖虫、地龙等活血药,临床使用疗效较好,现择病案2则介绍如下.

  • 外治法治疗顽固性呃逆验案1则

    作者:吴元建;夏豪天;章一凡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时间超过24h,呃声或高或低,可自行停顿30~60min后复起的一种病症,严重者呃声频作,无间歇,昼夜不停.赵某,男,48岁,本院职工.2018年1月31日初诊.患者诉昨日下午出现呃逆不止,影响睡眠、活动,其间偶有短暂停歇,胸膈部后背部肌肉疼痛,正值感冒.平日怕冷,脘腹稍胀,食少,疲倦,大便溏稀.舌质淡红,舌体胖大齿痕舌,苔薄白,脉浮软.诊断:呃逆(脾胃虚寒),予针灸治疗.

  • 从肝论治五更泄验案5则

    作者:刘延庆;应栩华

    五更泻,亦称肾泄、鸡鸣泻,是以黎明规律性出现肠鸣、腹痛、强迫性泄泻为特有症状的一类疾病.自古以来诸多医家单从脾肾阳虚角度论治,治以四神丸.然而五更泻的发作时间、病机与肝存在密切关系,故笔者临床从肝论治本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验案5则如下.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胆热脾寒型胃痞验案1则

    作者:曹娱乐

    柴胡桂枝干姜汤早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7条,云:"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全方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天花粉、炙甘草组成.笔者临证用该方治疗胆热脾寒型胃痞1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 借鉴整合医学思维模式发展中医学方法探讨

    作者:陈雨萱;朱玉婕;陆逸舟;柏雨桐;李昱桥;秦媛媛

    整合医学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中医学中的整体观、辨证论治与整合医学的核心要素基本一致,但与真正的整合医学还存在注重宏观微观研究不足,强调动态病本研究不足,主观有余四诊客观不足等差别,中医人应该敞开胸怀,主动积极地拥抱整合医学,借鉴整合医学思维模式,积极汲取西医学、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精华,借助整合医学发展之春风,助推中医学快速、科学发展.

  • 从气血论冠心病伴焦虑症的中医病机及"双心"治疗

    作者:朱天翔;方祝元

    气虚血瘀是冠心病的基本病机,而焦虑使气机失调,心气亏虚,心脉瘀阻,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依据气血理论,采用益气活血、理气解郁等方法治疗冠心病伴焦虑症,为中医药"双心"治疗提供思路.

  • 论"治未病"思想在防治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许华云;金毓莉;付金荣;马晓琳

    根据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先防、欲病及诊、已病早治及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探讨无排卵型异常子宫出血的防治,以期达到预防异常出血、控制出血量及恢复正常排卵和月经周期的目的.

  • 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对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细胞PTEN-PI3K/Akt通路及VEGFC的影响研究

    作者:张洋;刘晓菲;王楠;朱晴;韩笑

    目的:观察阳和化岩汤联合曲妥珠体外对乳腺癌细胞株SK-BR-3(HER-2高表达型)PTEN-PI3K/Akt通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影响.方法:制备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将乳腺癌细胞株SK-BR-3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曲妥珠组、中药+曲妥珠组,分别予相应药物干预72h后,应用westernblot法及RT-PCR法检测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曲妥珠组、曲妥珠+中药组乳腺癌细胞株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I3K、p-Akt、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曲妥珠组比较,中药+曲妥珠组PTEN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I3K、p-Akt蛋白与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VEGF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各药物组效果曲妥珠+中药组佳,曲妥珠组次之,中药组作用稍弱.结论:阳和化岩汤肠吸收液联合曲妥珠能有效干预PTEN-PI3K/Akt通路,增强PTEN表达,降低PI3K、p-Akt、VEGFC表达,效果优于单用曲妥珠,提示温阳散结中药对曲妥珠在HER-2高表达型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能存在辅助作用.

  • 益气活血方介导P38MAPK信号通路促进突出椎间盘组织重吸收的机制研究

    作者:高春鹏;朱宇;姜宏;刘建文

    目的:以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为切入点,研究益气活血方促进破裂型椎间盘突出组织重吸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通过刺破大鼠自体尾椎椎间盘包埋至L4-5背部肌肉的方法统一制作破裂型椎间盘突出重吸收模型.对照组予腹腔注射2%二甲基亚砜(DMSO),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予腹腔注射2%DMSO,益气活血方灌胃;中药+P38阻断剂组予腹腔注射P38特异性阻断剂,益气活血方灌胃.各组均用药干预4周后处死并取出包埋的椎间盘,称重并计算椎间盘减少质量,HE染色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退变情况,Real Time PCR法检测P38MAPK、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指标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VEGF、MMP-3、MMP-9、P38MAPK、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中药组大鼠椎间盘质量减小值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镜下观察,3组移植椎间盘的组织形态均出现较为明显的退变;与对照组和中药+P38阻断剂组相比,中药组移植椎间盘的组织退变和髓核细胞凋亡更明显.中药组治疗后椎间盘髓核组织中P38MAPK、VEGF、MMP-3、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髓核组织中P38MAPK、VEGF、MMP-3、MMP-9及P-P38MAPK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调控突出髓核组织的新生血管化,提高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失衡及细胞的凋亡,显著促进突出椎间盘组织的退变和重吸收.

  • 单兆伟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撷菁

    作者:杨超;孙丽霞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教授认为脾胃虚弱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基础,气机郁滞为发病关键,痰火瘀食郁为致病条件.治疗当重视理气和胃,调节升降;强调益气养阴,健脾助运;针对繁多兼证,善用药对;适当辨症用药,分而论治;注重健康宣教,预防复发.附验案1则以佐证.

  • 尤建良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经验

    作者:阙国勇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尤建良教授通过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其治疗的临床特色主要可归纳为:(1)善治中焦,顾护脾胃;(2)审证求因,标本同治;(3)重视辅疗,心理疏导.临床收效明显.附验案1则以佐证.

  • 李耀谦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撷粹

    作者:李晟玮;李振庆;张星

    李耀谦治疗功能性便秘经验丰富,他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但与五脏有关.气机郁滞便秘治以顺气导滞,方用六磨汤加减;脾胃阴虚便秘治以滋阴润肠,方用五仁丸化裁;气血亏虚便秘治以益气养血润燥,方用黄芪汤化裁;阳虚便秘治以温阳通便,方用济川煎化裁.不可滥用苦寒大黄、芒硝、番泻叶图一时之快,从而戕伐正气.附验案4则以说明.

  • 马绍尧从肝辨治银屑病临床经验撷菁

    作者:李晓睿;李咏梅

    马绍尧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擅长应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各种难愈性皮肤病.马教授认为银屑病与五脏皆有关联,但与肝尤为密切,这主要是由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以及肝与其他脏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决定的,提出从肝辨治银屑病九法.附验案1则以佐证.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研究进展

    作者:帅优优;李惠林;张学文

    结合现代医学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认识,认为疾病前期属"瘿病""心悸"范畴,后期属"虚劳""水肿"等范畴.肝郁、脾虚、肾虚为本病病机根本,气痰血瘀壅结颈前为标;辨证分型可分为两型、三型、四型、六型、八型、九型等.中医药在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弥补了西医治疗的短板,特别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体现在HT中医治疗的各个阶段,更有利于掌握病程的进展,充分展示中医治疗本病的优越性.然而,由于本病病程较长,且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应深入分析各种致病因素在本病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主次和相互夹杂的问题,辨清正与邪主次矛盾的转换,同时还应全面地掌握其证型演变及证治规律,深入分析不同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辨治水平.

  • 清心健脾法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初探

    作者:赵小星;杨蒋伟;王丹;刘雅楠

    小儿紫癜性肾炎主要病机为心火盛而脾土虚,治以清心健脾为主.清心为清心、泻心、散心及滋心,健脾为补脾、运脾、温脾及燥脾.临证用清心健脾法分三期论治小儿紫癜性肾炎,获得较好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 从"调气"论治痞满心得

    作者:孙吉雅;张大鹏;李利;赵淑华

    痞满是脾胃疾病常见病症,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为痞满的核心病机,因此调畅中焦气机有提纲挈领之效.今结合导师临床经验,从以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主,同时注重肝气疏泄与肺气宣降之角度出发,在畅达脾胃的同时,分别采用疏调肝气和开宣肺气之法,获得较好疗效.附验案3则以说明.

  • 桂枝汤证"汗出"探讨

    作者:王京芳;高新颜

    "汗出"是桂枝汤证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临床辨证时几可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汗出"却不具有特异性,也不是桂枝汤证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极具迷惑性,容易误导医者.综合文献与临床经验,认为"汗出"应是桂枝汤证的关键表现之一;桂枝汤证之"汗"与温度关系颇大,应是凉汗、冷汗,与出汗部位、出汗量并无明显相关;"非常恶风"常与桂枝汤证"汗出"并见;桂枝汤证亦可不见汗出.

  • 基于文献数据统计的儿童腺样体肥大中医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姚韵娟;任现志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证候及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三大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查阅2008年至2017年中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腺样体肥大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结果:纳入文献共36篇,其中涉及辨证分型的文献共16篇.36篇文献总计用药98味,按功效分为16类,清热、解表、化痰止咳平喘、补虚、活血化瘀药物使用频次共占78.57%.16篇文献共出现证型13个,其中肺脾气虚证、肺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肺热血瘀证、气血瘀阻证共占68.00%.结论:腺样体肥大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可为目前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 浅析《女科撮要》保胎辨治特点

    作者:龚兰;许小凤

    薛己《女科撮要》中有关保胎的独特见解与诊疗特色可归纳如下:重视温补脾肾,提倡朝夕分补,注重临证加减,重视情志因素.对《女科撮要》中有关保胎的论述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启发同仁深入研究吴医古籍,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吴门学术思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发扬和光大吴门医派.

  • 《伤寒杂病论》治咳用药规律研究

    作者:曹甜;杨学

    咳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咳进行了详尽的辨证论治.对《伤寒杂病论》中治疗以咳为症状的有关疾病所用的方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甘草培土、麻黄宣肺、石膏清肺、半夏化痰降逆、姜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等治咳常用药的规律,以及干姜细辛五味辛酸开合并用,麻黄石膏寒温清宣并用的配伍大法.

  • 从中医"气"的角度谈辟谷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王芬;何华亮;孙文;吴丽丽

    辟谷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修炼养生术.通过辟谷疗法充养人体元气、健运脾肾之气、调整气机升降运动以达到轻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这正好与现代医学防治胰岛素抵抗要求限制饮食、减轻体重、改变饮食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调节肠道菌群这一研究热点出发,发掘辟谷疗法对胃肠微环境的影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和潜力.

  • 慢性肾炎临证辨治撷要

    作者:邹燕勤;易岚

    慢性肾炎是常见的肾系疾病,终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害生命.慢性肾炎的发病之本在于肾气不足,脾肾气虚为病机之要,风水湿瘀诸邪为病变之标.慢性肾炎的辨证,需抓主症以辨本证之病位病性,识病邪以别兼夹之标证,并重视咽喉的诊查及舌脉辨证.治疗上以益肾健脾补气为治本之大法;脾肾为主,多脏同治;扶正渗利,轻药重投以消水肿;清热利湿贯穿于病程始终;活血化瘀分层次运用;祛除风邪,以增疗效;护咽固卫,重视外邪.附验案1则以佐证.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