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九藤汤"治疗药流不全60例

    作者:周欢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九藤汤治疗药流不全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60例均为我院门诊药流不全患者,年龄18~42岁;初孕30例,有人流史或药流史26例,分娩史10例,分娩加人流或药流史6例;60例均为自愿要求终止妊娠且停经时间49d以内,服用药物为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阴道流血时间15~25d25例,26~30d20例,30d以上15例;B超显示60例均有蜕膜组织残留.

  • 中药热敷结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雅琴;蒲卉明

    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院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科采用中药热敷结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并设电针组6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消痔洗剂"治疗妊娠期痔疮急性发作36例

    作者:张任珣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消痔洗剂"熏洗治疗妊娠期痔疮急性发作患者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痔疮 消痔洗剂 熏洗
  • "平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陶鸣浩;刘桂章;陆喜荣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们运用平萎汤(刘桂章经验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80例,并与口服胃复春片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0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39例,女41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65.81±9.14)岁;病程6~36个月,平均病程20个月.对照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63.96±10.25)岁;病程8~42个月,平均病程21个月.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116例临床观察

    作者:史春和

    2008年2月至2009年10月期间,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鼻窦炎116例,并与西医治疗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患者,共计21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6例:男62例,女54例;年龄小6岁,大65岁,平均年龄14.83岁;病程0.5~12年,平均病程3.4年.

  •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1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文暖;杨运池;张艳梅

    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活血化痰通络降脂方治疗高脂血症瘀血阻滞证70例,并与血脂康胶囊治疗6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0年5月,选择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130例,其中门诊80例,住院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龄42~65岁,平均年龄(55±11.4)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7±4.4)年.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吴国琦

    2006年1月~2011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经血、尿淀粉酶测定和B超及腹部CT检查确诊本院患者共63例.按随机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22例,女10例;轻型31例,重型1例.对照组31例:男21例,女10例;轻型29例,重型2例.病程2~30h;发病原因:胆源性44例,过量脂肪餐、过量饮酒14例,高脂血症2例,原因不明3例;所有病例均为第一次发病;既往史:原有胆囊结石史44例,长期饮酒史12例,2型糖尿病史3例,肥胖11例.2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寒温并用治疗慢性腹泻32例

    作者:吴德峰

    近年来,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以寒温并用法治疗慢性腹泻32例,近远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32例患者均为我院近2年门诊患者.男25例,女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2个月以上,平均病程5个月.原发病为肝硬化患者11例,食道肿瘤术后者8例,腹部术后7例,原因不明者6例.所有病例均经内科常规诊治无效,经内镜和血生化及常规检查排除肠道炎症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杰;林丽娜;朱建军

    2009年1月~2010年11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围绝经期失眠症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60例均为本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49.9±2.5)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9.8±4.3)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46~60岁,平均年龄(50.1±2.3)岁;病程2~24个月,平均病程(10.1±4.1)个月.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84例

    作者:陆亮洁

    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8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共84例,92只眼患病.其中男60例,女24例;年龄10~68岁;病程4d~3年;初发者47例,复发者37例,其中复发2次以上者19例;西医临床分型:浅层型树枝状45例50只眼,深层型地图状28例31只眼,盘状角膜炎11例11只眼.

  • 中西药联用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临床观察

    作者:柳淑青

    近年来笔者运用血府逐瘀汤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突发性耳聋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全部来自我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37.2岁;病程2~50d.

  • 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徐浩;董红军;黄洁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随症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2例均为我院门诊喉源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3~56岁;病程均大于1个月;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20~59岁;病程均大于1个月.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药内服治疗Barton骨折65例

    作者:任德华

    2000年1月~2010年11月期间,笔者采用传统中医正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内服中药等治疗Barton(巴尔通)骨折65例,疗效较佳,功能恢复满意,基本无并发症,现总结报道如下.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虚证35例

    作者:吴海兰

    近年来,导师朱颖主任医师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虚证35例,疗效甚捷,兹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所选35例均为妇科门诊经间期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属肾阴虚证.年龄16~43岁;未婚者21例,已婚者14例;病程短3个月,长1年7个月;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附件均无异常,有性生活史者经妇检无宫颈及阴道出血点或赘生物.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参考文献[1]及参考文献[2]中的有关内容拟定.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晖;赵星海;高履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常伴发多种疾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我们采用加味犀角地黄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芪黄颗粒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30例临床研究

    作者:魏庆

    目的:观察芪黄颗粒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并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昔洛韦片,200mg/次,5次/d,连服28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芪黄颗粒剂,2次/d,连服28d.于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年复发次数,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结果:患者年复发次数治疗组由5.30次降到2.60次,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治疗组TNF-α水平下降,IL-6水平上升,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2组比较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芪黄颗粒剂可以通过干预RGH体内免疫系统TNF-α与IL-6平衡达到控制复发的治疗目的,疗效确切.

  • 疏郁安神胶囊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32例临床研究

    作者:黄赛忠;王珏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4例抑郁症患者,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项≥18分,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疏郁安神胶囊加盐酸氟西汀口服,对照组单用盐酸氟西汀口服,治疗7、14、28、60d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和HAMD量表评定,并统计临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14、28、60d后疗效及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抑郁症优势互补,疗效显著且更安全.

  • 长期应用养阴和络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影响

    作者:谢绍锋;黄莉吉;刘敬顺;余江毅;王小超

    目的:观察在西药治疗基础上,长期应用养阴和络中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2组均以西药基础治疗控制血糖、血压,治疗组加用养阴和络中药六味地黄丸和银杏叶片,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患者每月复诊1次,疗程24个月,观察治疗前、第12月,第24月血糖、血压、血脂以及A/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第24月A/C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血糖、血压、血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应用养阴和络中药能够降低早期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延缓病情进展.

  • 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及组方特点研究

    作者:陈列红;黄美;邵铭;吴文忠;杜斌;孙经纬;张友娣;刘红

    目的:研究中医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及组方特点.方法:选择亚健康状态患者363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给以中药膏方治疗,连续治疗60d,观察膏方临床疗效,并分析膏方的组方特点.结果: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总有效率86.0%.患者治疗前积分为(22.75±14.45)分,治疗后为(10.46±7.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健康者病位涉及脾肝肾三脏多.膏方药物中补益类药物使用多,具有滋补及纠偏却病双重特性.结论:中医膏方对亚健康状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0例临床研究

    作者:凌霞;张炜;史苗颜

    目的:研究养阴活血方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CPHDA)患者的疗效和对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中药养阴活血方,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后2组证候总积分均显著减少,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l40)水平显著降低,优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活血方治疗CPHDA阴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显著下调GMP140水平,从而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

  •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临床研究

    作者:刘勇;姜永珊;姚娓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耳聋.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耳聋4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来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9~65岁;病程1~24d.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18~62岁;病程2~24d.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25例临床研究

    作者:尹振祥;郭立中;金妙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用低嘌呤饮食,禁酒,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对照组治以碳酸氢钠、别嘌呤醇,使用ARB氯沙坦、CCB和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辛伐他汀降脂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健脾益肾、祛湿通络方,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各项指标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 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与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研究

    作者:仓志兰;吴明华

    目的:探讨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67例ACI患者分为痰瘀阻络证组和非痰瘀阻络证组,并在入院第二天检测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ACI痰瘀阻络证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痰瘀阻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可以作为ACI痰瘀阻络证的分型依据.

  • "加味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32例临床研究

    作者:徐天舒;万茜

    目的:观察比较自拟加味甘麦大枣汤和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口服加味甘麦大枣汤,200mL/d,分2次服;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每日早晨1次,每次20mg.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及副反应观察量表分别观察2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83.9%,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多于治疗组.结论:加味甘麦大枣汤是一个疗效确切且耐受性好的抗抑郁组方.

  • "衡炎方"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瞿星光;张朝晖;周刚;龚勋;张蓉;曾超;李灵丰;刘静兰

    目的:观察中药衡炎方对创伤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创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衡炎方,疗程为7d.2组患者于入院后第1、4、7d均检测外周血内毒素、TNF-α、IL-6、IL-10、CRP的变化;监测PLT、TT、PT、APTT和FIB;观察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治疗14d后APACHEⅡ评分、28d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于治疗4、7d后上述临床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有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间28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衡炎方可以减轻创伤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凝血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和使用升压药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

  • "清肾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肾性贫血51例临床研究

    作者:扈瑞春;徐国庆;李玉伶;陈秋月

    目的:观察自拟清肾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对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探讨其治疗肾性贫血的可能机制.方法:肾性贫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肾汤保留灌肠,疗程3个月.观察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比积、血肌酐、血清铁蛋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清肾汤保留灌肠联合常规疗法可显著改善肾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升高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及红细胞比积,降低血肌酐,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肾汤保留灌肠能促进造血,改善肾功能,具有类似于结肠透析的作用,是治疗肾性贫血较好的方法之一.

  •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5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剑波;沈影超;王强;顾云峰;张永良;孔文斌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110例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单纯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加用伤科黄水外敷,观察2组治疗后DVT发生率、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实验室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DVT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发生率为25.5%;治疗组疼痛肿胀程度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伤科黄水外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能够有效预防髋部骨折手术后DVT,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

  • 针刺对分娩第一产程促宫缩作用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雪慧;王芳芳;孙建萍

    近年来,笔者在正常分娩的第一产程中运用针刺合谷、三阴交催产21例,并与采用常规产科处理的18例作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喙突下滑囊炎针刀治疗解剖径路研究

    作者:王丹;李殿宁;丁月东

    临床现象提示喙突下滑囊炎可能是冻结肩形成的原因之一,但常被忽略,部分久治不愈的冻结肩患者在喙突尖有明显压痛.针刀治疗滑囊炎临床疗效肯定,为治疗喙突下滑囊炎以解除由其引起的顽固性冻结肩,笔者对喙突下滑囊炎针刀治疗解剖径路进行了研究.

  • 电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万浪

    目的:比较电针结合康复训练与电针、康复训练3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康复训练组、治疗组各30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康复训练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且治疗组ADL能力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电针组和康复训练组.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中风后偏瘫运动功能的改善具有协同治疗作用,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的较佳疗法.

  • 针灸治疗黄褐斑规律特点探寻

    作者:林敏红

    针灸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简便安全.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针刺、耳穴、水针、刮痧、刺血、自血、火针、微针、埋线、埋针、敷贴、梅花针、电针、激光针、拔罐、挂针、灸法、足疗等.其在治则上的特点有:注重整体观念,调节脏腑功能;补虚泻实,调和气血,祛除病邪;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治法上的特点有:深刺与浅刺相结合,体针与面针相结合;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相结合;采用的方法古老而年轻,方法的搭配灵活又多样.

  • 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腰突症急性期5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孟魏魏;王建雄

    目的:探讨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腰突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腰突症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50例、对照组(针刺、手法治疗)40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治愈天数治疗组(15.58±7.11)d,对照组(22.15±7.76)d,2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手法结合高压氧治疗腰突症疗效较好,并可缩短病程.

  • 刘小雨从体质辨治顽固性口腔溃疡验案6则

    作者:张守刚;孙鑫

    口腔溃疡又称为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RAS)、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复发性口疮(recurrent ahthae)等,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黏膜多见.本病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现代医学尚无统一的理想方法控制其复发.本病属中医学"口疳"、"口疮"、"口糜"等范畴,导师刘小雨擅从体质辨证治疗本病,每获佳效.兹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的分类标准,按照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等中医体质分型特点[1],并结合近期部分医案,将刘师从体质辨治口腔溃疡的验案6则介绍如下.

  • 美尼埃综合征治验3则

    作者:张爱国

    美尼埃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患者眩晕反复发作,听力下降,甚感痛苦,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谨守病机,辨证治疗,常收显效,兹举验案3则如下.

  • 运用《伤寒论》方辨证治疗儿童咳嗽验案5则

    作者:林伟

    笔者本着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伤寒论>方治疗儿童咳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验案5则如下.1 调胃承气汤通腑肃肺治咳嗽金某,女,4岁.2009年8月16日初诊.咳嗽6d.患儿6天前因发热咳嗽家长自行给药后,热退,而咳嗽未愈,有痰,烦躁,寐不安,纳呆,大便已1周未解,舌淡、苔黄厚腻.证属痰湿内阻,腑气不通.治当通腑肃肺.处方: 生大黄5g(后下),芒硝3g(冲服),制半夏6g,橘红5g,炒苍白术(各)5g,川郁金10g,炙甘草3g.2剂,隔日1剂(即第1天服1剂,第2天观察1天,第3天再服1剂).

  • 林钟香治疗病窦综合征验案1则

    作者:倪欢欢

    林钟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工作,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于冠心病心绞痛、急慢性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心肌炎等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现将林钟香教授诊治缓慢性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验案1则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 浅谈老年人体质与老年痴呆发病的关系

    作者:梁艳桂;谭峰

    老年痴呆属中医学"呆病"、"痴呆"等范畴,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肾虚是本,痰浊上蒙清窍、心肝火旺扰乱神明、瘀血闭阻脑脉是标.体质学说认为老年人有脏腑日虚、易生痰浊和易伤七情等特点,结合其体质特点可以发现,老年痴呆的发生与老年人的体质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

  • 从认知功能角度探讨"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作者:崔远武;张玉莲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出于<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的论断.文中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引入当时社会官职模式阐释不同脏器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各自的功能特点.有关本条诸般解释,从历代先贤至今各家可谓见仁见智.笔者从老年性痴呆认知功能缺损的临床表现分析和探讨其内涵与外延,体会颇深,故不揣鄙陋,陈管见如下,不当之处,请同道斧正.

  • 灵芪蠲肝液对CCl4诱导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β的影响

    作者:陈炘;邓存良;盛云建

    目的:动态观察灵芪蠲肝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的CCl4复制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造模第4周予灵芪蠲肝液,于0、4、6、8、10周检测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灵芪蠲肝液可降低慢性肝损伤时ALT、AST、TNF-α和IL-1β水平,升高ALB水平,改善肝组织炎症.结论:灵芪蠲肝液可通过减少TNF-α和IL-1β炎症介质释放,保护肝功能.

  • 复合中药固定板促进兔尺骨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程佑爽;王惠东;许志兴;顾剑华;常跃文;陶海荣

    目的:研究复合中药固定板促进兔尺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尺骨中段骨折模型大白兔48只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用复合中药固定板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固定板固定,分别于第2、4、8、12周进行X线摄片,取股骨头标本光镜下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骨小梁相对面积.结果:术后4周X线片显示,实验组尺骨骨折断端增粗,密度比对照组高,皮质增厚;12周实验组骨折骨痂和周围骨质相似,对照组骨折断端仍可见密度增高.组织学显示第4周实验组骨折间隙内有大量骨小梁,对照组骨折间隙内有较多的软骨细胞,体积相对小,成熟度相对低;12周实验组新生骨小梁呈板层状,对照组骨小梁主要为板层状骨,少量编织骨.4周实验组骨小梁面积明显多于对照组,12周后2组的骨小梁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合中药固定板不仅能固定骨折,且在早期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优于单纯固定板.

  • 痹清饮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邓长财;周翠英;孙素平;刘建;樊冰

    目的:探讨痹清饮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及凋亡抑制基因bcl-2 mRNA、凋亡促进基因bax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FLS加入高、中、低剂量痹清饮培养72h,采用MTT法测定痹清饮对FLS的增殖抑制率,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痹清饮对FLS bcl-2、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痹清饮能明显抑制FLS增殖,增殖抑制率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痹清饮低、中及高剂量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2.7%、49.8%及72.9%;bax mRNA随痹清饮浓度增加而表达增强,bcl-2 mRNA随痹清饮浓度增加而表达减弱.结论:痹清饮能有效抑制FLS增殖,诱导FLS凋亡.

  • 排风藤生物碱对H2O2致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黄少兰;董文娟;薛艳红;周媛;邹坤

    目的:探讨排风藤生物碱成分对H2O2所致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系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加入10、20、30、40、50μg/mL的排风藤生物碱成分孵育24h后,加入800μmol/L H2O2作用8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排风藤生物碱成分氯仿部位3、正丁醇部位及沉淀部位能够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SH-SY5Y细胞存活率,其中正丁醇部位效果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了39.59%.结论:排风藤生物碱成分对H2O2所致SH-SY5Y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张志坚从风论治肾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身菊;张福产;陈岱;朱美凤

    张志坚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肾病专家,行医60余载,学验俱丰,尤其在肾炎的治疗方面经验丰富,擅长从风论治肾炎,疗效可靠.笔者有幸师从张老,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其从风论治肾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 略谈夏桂成经后卵泡期"复阴"的辨治特色

    作者:任青玲;谈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夏桂成教授在深入研究<易经>、<内经>、<伤寒论>等古籍中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与年、月、昼夜阴阳交替规律密切相关的基础上,强调中药服用也应顺应时序更替的变化规律,完善月经周期的中药调治思路,逐渐形成生殖节律辨证学,指导临床,疗效卓著.经后期指经净后至排卵前的时期,相当于卵泡期,此期胞宫气血由虚至盈,血海渐复渐盛,呈现出阴长阳消的生理特点.因此,此期的主要治法在于滋阴养血.由于经后期的时间较长,夏桂成教授又根据阴长水平高低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即经后初期,阴长水平低,滋阴养血即可;第二阶段,即经后中期,阴长运动必须达到中等水平,滋阴养血同时必须少佐助阳,才能达到这一时期的要求;第三阶段,即经后末期,阴长运动必须达到近高水平以至重阴水平,而且运动中的起伏较大,应滋阴助阳,阴阳并补,推动重阴转阳,促发排卵.经后期阴长阳消的生理变化过程离不开生殖节律运动的强弱盛衰,而生殖节律运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阴长"的质与量.经后期(卵泡期)"复阴"奠定了夏桂成生殖节律辨证学中的物质基础.

  • 石景亮治疗肾性血尿对药举隅

    作者:张春雷;刘春思

    肾性血尿是肾脏内科常见的病症,病情反复,迁延难愈,是肾脏病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已故名老中医石景亮教授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精于肾脏病的诊疗,在肾性血尿的诊治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用药特色,验之临床,每获佳效.现将石老治疗肾性血尿常用之药对摘录如下,以飨同道.

  • 王焕禄对中医诊法的见解和运用

    作者:黄莉;张立新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焕禄临证特别注重中医诊法的运用,对望、闻、问、切四诊既合参互用又各有侧重,对不同诊法均有自己独到的运用技巧,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某些疾病的特殊诊法,验之临床,屡起沉疴.

  • 莫燕新诊治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

    作者:朱成英

    莫燕新教授是国家级名中医,从事内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载,为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治学严谨,学验俱丰,擅长诊治慢性肾盂肾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拜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莫师诊治慢性肾盂肾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 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刍议

    作者:黄国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感觉异常,四肢呈对称性"手套或袜子"型感觉障碍,夜间及寒冷情况下加重,是糖尿病足、溃疡、感染乃至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该病的发病机制虽尚未完全阐明,但该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流动力学异常却已成为共识.

  • 《内经》温法浅析

    作者:梁天坚;汪磊

    温法,系八法之一,又称祛寒法,是用温热药治疗寒证的方法[1].<内经>中没有关于温法的专篇论述,但在162篇原文中,载有"温"字内容就多达58篇,涉及"温"内涵的篇章亦广泛,笔者对<内经>含有"温"的原文内容粗略归纳.

  • 影响中药注射剂质量安全的潜在因素与对策

    作者:邵家德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现.影响中药注射剂质量安全的潜在因素有:中药的采收、加工、炮制过程处理不当,非药用部分未除净;成分不完全明了,附加剂使用不当,药理作用不清;处方与剂型选择不当;中药注射剂滥用或使用不当.倘若对中药成分与血液的相容性、理化反应、代谢过程等不清楚,就不应该制成注射液.在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选用溶媒稀释并及时用完,不与他药混合使用.

  • 谢建群从脾胃论治功能性便秘六法

    作者:尚精娟;袁建业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便不尽感的功能性肠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功能性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谢建群教授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对中医理论颇有研究,尤精研李东垣之说,强调"人以胃气为本"及"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为生化之源"的基本观点,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

  • 脉络宁注射液药理及药代学研究进展

    作者:吴婷;张军;储继红;居文政;李长印;谈恒山

    脉络宁注射液由金银花、牛膝、玄参、石斛组成,具有清热养阴、活血化瘀功效.药理学研究发现脉络宁注射液具有降压、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缺血损伤、保护心脑组织等作用,但尚未阐明其产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目前药代动力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也仅局限在测定体内一种或几种成分的药物浓度、建立药动学模型等,对人体药代动力学报道甚少.这些问题均有待作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 邹逸天·护肝拔毒膏

    作者:邹逸天

    方名:护肝拔毒膏组成:苦参8g ,青蒿10g ,生黄芪10g ,土鳖虫8g ,乳香6g ,赤芍10g ,狼毒2g ,石菖蒲6g ,薄荷脑1g .制法: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加入中药提取干浸膏粉制成软膏,本品为棕褐色,每片规格为12cm ×8cm ,气味芳香.

  • 孟宁·带状疱疹Ⅱ方

    作者:孟宁

    方名:带状疱疹II 方组成:柴胡10g ,炒当归12g ,茯苓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紫丹参12g ,生姜3g .功能: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用法:每日1 剂,每日2 次.

  • 便秘源流考

    作者:姜德友;张淼

    关于便秘的描述首见于<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阴结、阳结、不更衣、脾约、闭等记载,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大便病诸候"之下分列"大便难"和"大便不通"两候,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将便秘称为"秘涩",始有专篇论述,朱肱<类证活人书>首用"大便秘"一名.便秘的病因病机包括热盛伤津(外感之邪化热,饮食辛热味厚)、气机失常(热壅气结、情志不遂)、气血阴津亏虚、阴寒凝结、其他因素(湿邪阻滞、风袭肠腑、宿食停积、瘀血内阻);治疗有内治和外治两大法,前者有攻下泻热、行气导滞、润肠通便、补虚通便、温下通便、活血化瘀诸法,后者包括针灸、导法、敷贴等.

  • 从中医"治未病"角度探讨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

    作者:邓鑫;张亚萍;李永亮

    无症状HIV感染期是艾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艾滋病治疗的关键时期.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进展及轻重程度."治未病"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大特色,从饮食起居调理、情志调摄、药物治疗、药膳治疗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扶助正气、顾护胃气为原则,积极地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到无症状HIV感染期的防治中来,对于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半身不遂是否有疼痛症状——"偏枯痛"者辨析

    作者:王真;金栋;黄素娟

    半身不遂是偏瘫的俗称,<内经>称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王冰注云:"偏枯,半身不随."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刺诸风>云:"偏枯者,半身不随,风之类也."

  • 试论针灸的需求弹性

    作者:刘彬;李平

    针灸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是否存在可替代性因素、治疗持续时间长短以及费用在患者总预算支出中的比重等因素有关,针灸需求的交叉弹性取决于是否存在互补性关系、替代性关系、非关联性关系等,针灸需求的收入弹性则主要指针灸需求与患者收入相关.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