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味四物汤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

    作者:朱莉

    经间期出血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姻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在临床经常可见.笔者近年来用<傅青主女科>加味四物汤加味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多能收到立杆见影之效,现总结如下.

  • 清经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杨维;何军琴;李玛健;王玉文;高爱萍;张莹;辛明蔚;武颖;梁欣蕴

    目的 观察清经颗粒治疗肝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经间期出血患者分为清经颗粒治疗组和结合雌激素片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于月经第10天开始用药,连服10天.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监测中医证候、子宫内膜厚度、体内激素水平及凝血相关指标.结果 2组临床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可改变月经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内分泌水平,但对凝血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 清经颗粒通过降低氤氲期子宫内膜的厚度、调节不同时期的内分泌水平达到止血的功效.

  •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作者:杨维;何军琴;李玛健;王玉文;高爱萍;张莹;辛明蔚;武颖;梁欣蕴

    “经间期出血”一词早见于《易经》,1982年全国第一次中医妇科学术交流大会上被正式命名。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2次月经之间,氤氲之时,发生周期性出血者。临床多见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女性,出血量一般不多,持续1~7 d,可时有时无,常伴有腰酸,少腹作胀,带下量多等癌[1]。本病发生的时间,极易使育龄女性因出血而错过佳受孕时机,终导致不孕。如果对本病缺乏足够的重视不及时治疗,往往可导致出血时间延长甚至迁延至下次月经来潮,或出血量的增多。

  • 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8例

    作者:朱蕊

    目的 观察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的38例患者服用自拟固冲化瘀汤,1剂/天,经期第8天开始连服7天,3个月为1疗程.结果 用药1个疗程,治愈2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1%.结论 运用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

    作者:郭海红;郭丽丽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近年随师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多为肾阴亏虚,虚火内扰,治疗以六味地黄丸疗效显著.

  • 王小云教授从肝肾热瘀论治经间期出血验谈

    作者:林楚娟;黄晓旭;黄旭春

    经间期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影响女性正常排卵,其发病机理未明了,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王小云教授认为,氤氲之期,阴阳消长失衡,肾阴亏虚是经间期出血发病的主因,肝气郁滞是诱因,常兼夹血热、血瘀,证型多变,治疗上应发挥中医特色,秉承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为原则,以补肾疏肝、活血祛瘀、凉血止血、调周促排等为主要方法,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养阴清热止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

    作者:张庆

    经间期出血是指两次月经之间、氤氲乐育之时出现的有规律的周期性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虽然出血量不多,但易给患者思想造成负担,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笔者近年来采用养阴清热止血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与用知柏地黄汤26例对照,现总结如下.

  • 论肾虚的阶段性、局部性和层次性

    作者:吴水生;陈杨荣;李海松

    肾虚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概括而言不外肾虚病变的阶段性、局部性和层次性等几个方面。 1 阶段性 中医认为,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说明了人体在生长发育衰老的不同阶段,肾脏的活力及功能主要与肾中精气的变化紧密联系。而发生于一生不同阶段的肾虚病证,其临床见症有其相对特殊和常见的表现类型及倾向。 婴幼儿时期:肾虚主要病机为先天性的肾精不足,可表现为囱门不闭,生长迟缓等五迟五软之证,以及解颅、遗尿、无天愚型、智商低下等病证。 青少年时期:肾虚主要表现为发育延缓,记忆学习能力低下,第二性征不全,女性月经不来等证。 青壮年时期:肾虚主要出现性功能低下,不育,阳痿早泄,腰膝酸软,遗精滑脱,须发早白;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少、闭经、崩漏、经行泄泻等月经病以及不孕、胎漏、胎动不安、白带量多等等。 中老年时期:肾虚主要倾向于性功能低下,阳痿早泄,头晕耳鸣,健忘,痴呆,腰酸背痛,肢体酸软,疲倦乏力,发脱齿落,夜尿频多,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症。

  •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张紫薇;梁尚华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其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以补充雌激素为主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责之于肾,以肾阴虚为主兼夹肝郁、湿热、瘀血等,其诊断明确,疗效显著.故对近10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了解其研究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 国家级名医张良英教授诊治妇科疾病学术经验(九)——经间期出血

    作者:姜丽娟;张良英

    国家级名医张良英教授认为经间期出血多因肾精不足,阳气易动,阴阳转化不协调,阴络易伤,损及冲任,血海封藏失职,血溢于外而致.张教授主张治疗重在月经后、以补肾滋阴养血为主、配伍补阴不忘阳三点,临床以补肾滋阴养血为法,自拟六味地黄加味方,疗效显著.

  • 基于阴阳转化论治经间期出血

    作者:封慧;王志鹏;刘志刚;刘红梅;侯茜;郭茗;严晶

    经间期出血是妇科疑难病症,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文从阴阳转化角度对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及病理进行分析,认为其发病主要机理为阴虚阳亢、阴损及阳、阴阳失交,涉及心、脾、肾等脏腑,治宜滋阴潜阳、交通心肾,阴阳并补、健脾益气,调和阴阳、化瘀止血.

  • 浅谈经间期出血的辨证论治

    作者:张娟

    该文介绍了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间期出血,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排卵期出血.若发生在育龄期女性,有的属生理状况,但若出血期长,血量增多,不及时治疗,进一步发展可致崩漏或引发不孕不育,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同病异治,标本兼治,往往能达到独特的疗效.

  • 调肝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秦击

    目的:观察中药调肝汤对于经间期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予调肝汤口服,对照组予已烯雌酚口服,两组均于经净5天开始服用,至BBT上升2天停服,三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62.9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调肝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可靠.

  • 两地汤联合氯米芬治疗经间期出血30例

    作者:徐继辉

    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之间,发生周期性出血者.相当于西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影响患者受孕时机.经常有经间期出血,出血增多,持续时间长达7天以上,应及时治疗.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30例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 试论经间期出血和排卵期出血之区别

    作者:田炳照

    经间期出血和排卵期出血,在中西医权威性专著中的概念尚各司其说.如说:2次月经之间发生的阴道流血称经间期出血[1],凡在2次月经之间,即纟因蕴之时周期性阴道出血,称为经间期出血[2].经间期出血,若发生在下一次月经来潮前14~15d,历时3~4d.且血量极少时,多为排卵期出血[3].若月经周期延长,不在排卵期的经间期出血定为何名?不在经间期的排卵期出血为何名?均未提及.笔者认为讨论之,区别之,对生理、病理和临床诊断很有必要.

  • 子宫内膜息肉的易患因素及治疗

    作者:刘小春;冯力民

    子宫内膜息肉在生育年龄妇女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间期出血或不孕,绝经后妇女则为少量点滴状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妇女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约25%[1].因存在相当一部分无症状的子宫内膜息肉,综合多家文献,估计在整个妇女人群中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约为24%~25%[2~3],其恶变率1%~1.6%[4].本文就子宫内膜息肉的易患因素及治疗作一综述.

  •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早期妊娠结局的探讨

    作者:李荔;罗喜平;邓群娣;陈伟芳

    月经过多(menorrhagia)是指连续数个月经周期月经量偏多,但月经周期及出血持续时间皆规则,无月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或月经量突然增加,系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育龄和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全世界约19%育龄妇女罹患该病[1].该病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微波子宫内膜去除(microwave endometrial ablation,MEA)术是一项妇科领域新兴的微创技术[2],该术式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可保留子宫,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功能,已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月经过多的安全、有效方法.但MEA术后仍有一定妊娠率,随着MEA广泛开展,术后妊娠报道日益增多.由于MEA术后宫腔疤痕化、宫腔粘连导致妊娠终止术困难等发生率也随之增加[3].本研究采取回顾性研究法对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接受MEA诊治的334例患者术后4例(5次)妊娠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MEA术后早期妊娠结局及其处理.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贺娟教授治疗月经病验案3则

    作者:秦田雨;郝宇;吴芊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痛经、月经前后诸症、绝经前后诸症、经断复来等[1].月经病在中医临床中极为常见,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特色.导师贺娟教授对妇科月经病辨证准确,疗效颇佳,屡屡获效.今摘选验案3则,与读者共享.

  • 经间期出血发病机制临床初探

    作者:杨维;何军琴;李玛健;王玉文;高爱萍;张莹;辛明蔚;武颖;梁欣蕴

    目的 探讨经间期出血患者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70例经间期出血患者(观察组)与35例月经正常者(正常组)进行对照,监测2组月经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内分泌指标和凝血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月经7~10d子宫内膜显著增厚,而21~25 d显著变薄.在月经1~3 d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0)水平显著升高;7~10d LH显著升高,E2显著下降;21~25 d E2、P0均显著下降.凝血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排卵前期低水平的雌激素不足以支持此期相对增厚的子宫内膜而出现少量的突破性出血.与凝血机制无明显关联.

    关键词: 经间期出血 病因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疗效观察

    作者:甘灏云;李新玥;裴国清

    目的 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排卵期出血的疗效.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治疗组60例,口服加味补中益气汤,1剂/d,3次/d.观察2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避免同房;对照组60例.口服雌激素已烯雌酚0.25~0.5nmg/d,排卵前3d开始服用,血止后1~3d停药.治疗期间避免同房,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治疗组3个周期的复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朴中益气汤治疗排卵期出血优于雌激素治疗,疗效稳定.

14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