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36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卫华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36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32例作比较,结果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选68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2.1岁;病程20d~1a;所有病例均有性生活史.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诊断标准:(1)阴道液均匀稀薄;(2)阴道PH值>5.0~5.2;(3)阴道液有氨味;(4)阴道液中有线索细胞存在.(1)~(3)项指标中有二项同时存在,并具备第4项指标,即可确诊本病[1].

  • 益肾活血方治疗弱精子症41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晨昕;夏于芳

    2002年7月~2004年12月,笔者运用益肾活血方治疗弱精子症41例,并与克罗米芬治疗的41例相比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8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7.45±3.28)岁;病程1~8a,平均病程(2.85±1.36)a.对照组41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84±3.15)岁;病程1~9a,平均病程(2.92±1.27)a.2组年龄分布、病程及精液检查结果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乌梅芩连汤"治疗慢性腹泻33例临床观察

    作者:马朝斌

    近5年来,笔者采用自拟乌梅芩连汤治疗慢性腹泻3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共58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腹泻史,或伴腹痛,或便秘,或黏液便,或血便.所有病例均经肠镜检查排除肿瘤、克隆病、肠结核、阿米巴痢疾.部分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部分有明显的结肠黏膜炎症充血水肿或出血,但无溃疡.其中男38例,女20例;病程均在2a以上,长为10a;年龄大73岁,年龄小21岁,多在30~50岁之间.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5例.2组一般情况相似(P>0.05),具有可比性.

  • "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

    作者:王玉中;孙素珍

    2003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共5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共52只眼):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2岁;糖尿病病程4~24a;对数视力3.3~4.6;合并周围神经病变8例,糖尿病肾病4例,冠心病3例;空腹血糖7.8~18.2 mmol/L.对照组28例(共48只眼):男15例,女13例;年龄40~73岁;糖尿病病程4.3~24.5a;对数视力3.2~4.6;合并周围神经病变6例,糖尿病肾病5例,冠心病3例;空腹血糖7.7~18.3 mmol/L.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中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11例

    作者:沈关桢;周欢

    近年来,笔者采用自拟清热理气、豁痰消癥方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1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选11例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年龄33~38岁3例,39~44岁2例,45~50岁6例;有下腹部手术史8例,其中子宫全切6例,阑尾切除加双侧输卵管结扎1例,直肠部分切除1例;合并慢性盆腔炎7例,合并子宫肌瘤2例,伴右髋窝部较多积液1例,双侧乳房小叶增生切除伴谷丙转氨酶(SGPT)增高1例.

  • "补中益肾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23例临床观察

    作者:崔磊

    笔者自2003年以来,运用自拟中药补中益肾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2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均符合外周血中自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109/L的诊断标准,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4岁.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3岁.

  • 冠心病心阳虚证与心肌不同步运动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琪;张奕民;薛蕾

    心阳虚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冠心病后期常见的证候,资料显示心阳虚证占冠心病后期所有证候的65.96%[1].循证医学发现心阳虚证和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提示心阳虚和心泵功能有关[2].

  • 补肾活血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许小凤;谈勇;陈秀玲;张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冲剂)34例与对照组(服用知柏地黄冲剂)21例,同时设正常组(健康普查妇女)30例.观测DOS患者服药前后血基础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巢直径(OVD)、窦卵泡计数(OVF)、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RI)、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变.结果:治疗组服用补肾活血中药后INHB、E2、FSH、LH、0VF、RI、症状体征积分均有显著性改变,且治疗后INHB、E2、FSH、LH、0VF、RI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干预DOS疗效确切,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辅助生育技术(ART)的成功率、预防及延缓卵巢早衰(POF)的发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 23例临床研究

    作者:武剑;陈志伟;金实;于佐文;刘征堂

    目的:观察中药增液布津合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症状积分、血沉、免疫球蛋白以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应用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 23例,观察比较治疗后症状积分、血清sICAM-1、血沉、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的总有效率为87.0%,能明显降低口干、眼干等主要症状积分以及血清sICAM-1、血沉、免疫球蛋白水平.结论:增液布津合剂治疗pSS安全有效,且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 痛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研究

    作者:何晓瑾;金实

    目的:观察痛痹方联合甲氨蝶呤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予痛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显著;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及实验室各项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痹方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及理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推拿配合扶他林乳胶剂治疗膝骨关节炎50例

    作者:裴建中;张国初

    近年来,我们运用推拿手法配合扶他林乳胶剂作为膏摩介质治疗膝骨关节炎5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小的40岁,大的78岁;左膝关节15例,右膝关节24例,两膝关节11例;属于病程早期者24例,中期者17例,晚期者9例.

  • "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程爱萍;张波;程书桃;江一明;白芹

    目的:观察"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依据病情分别选择申时或未时治疗,对照组选择8~11时治疗,均为针刺结合拔罐、TDP常规疗法,1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96.67%,对照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93.33%,2组愈显率与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支法"择时针灸治疗背肌筋膜炎有良好疗效,其疗效与目前治疗肌筋膜炎的较佳疗法--针刺、拔罐、TDP综合疗法无明显差异.

  • 电针醒脑开窍穴治疗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32例临床观察

    作者:陆爻忠;周建宏;陆华;陈革;唐志放;吴卫江;蒋云召;徐杰;王泳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对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PVS)患者的催醒和神经功能恢复长期疗效评价.方法:将颅脑外伤后持续植物生存状态患者应用电针醒脑开窍穴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另随机配对高压氧和神经营养治疗2月,观察PVS患者苏醒率、预后评分、治疗前后EEG、BAEP、TCD、DA、N、NE的变化.结果:催醒时间缩短、催醒率提高、各项指标有改善.结论:PVS患者在催醒过程中应用电针醒脑开窍穴能提高苏醒率、缩短苏醒天数、提高PVS预后评分,改善预后.

  • 消癌扶正法治疗肝癌介入后复发

    作者:陈四清;张成铭;叶丽红

    1 病历摘要朱某某,男,46岁.2001年9月9日初诊.有肝癌家族史,去年6月8日体检发现肝占位后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提示为"肝右叶高分化小肝癌",术后9d行介入化疗术1次,之后病情平稳.上月中旬复查CT发现紧邻原病灶处又见肝癌复发病灶,遂求中医诊治.诊见面黄不华、疲劳乏力,余无所苦,舌质暗、苔淡黄腻,脉细弦数.检查肝功、AFP、乙肝病毒标志物均正常.证属肝肾不足、气阴两虚、热毒痰瘀互结.治宜消癌扶正,复法治之.处方:

  • 滋肾调周法治疗妇科疾病撷菁

    作者:钱菁

    肾为先天之本,对妇女生长发育、生殖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肾气受损是许多妇科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故临床多采用滋肾调周法治疗妇科诸疾,如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间期出血、免疫性不孕症等,每获佳效,并附验案4则以佐证.

  • 试论《内经》中六府之三焦

    作者:张绍江

    《内经》奠定了中医学之基础,其中之三焦有广狭义之分已无争议:广义即部位之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狭义即六府之三焦.笔者才疏学浅,斗胆试论其中六府之三焦,以为其有用、有形、有位、有名.

    关键词: 内经 六府 三焦 输尿管
  • 构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体系探微

    作者:李红阳

    中医传统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对中医美容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及其临床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医美容学是一门中医学与医学美学相结合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由于人们的审美内容和审美价值受所处时代、地域、教育、文化背景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人体审美评价标准,东西方差异特别明显.如果在中医美容临床实践中生搬硬套现代西方医学美学理论,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理想的美容效果.所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中医美容在维护人体美的实践中,应尊重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当代人审美心理的影响,在应用医学美学思想指导美容实践时,应注意中西结合、取长补短、灵活应用.构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体系,能促进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而只有中医传统美学的介入和应用,中医美容的学科建设才能健康全面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 "弓形虫汤"抗弓形虫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翠萍;万红娇;刘金花;宋贤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自拟弓形虫汤对弓形虫的作用.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自拟弓形虫汤低剂量组(A)、自拟弓形虫汤中剂量组(B)、自拟弓形虫汤高剂量组(C)、复方SMZ组(D)、自拟弓形虫汤低剂量加复方SMZ组(E)、模型组(感染不治疗,F)等6组.感染弓形虫2h后,A组、B组、C组小鼠每只每次分别给18mg/ml、37mg/ml、147mg/ml的自拟弓形虫汤0.5ml灌胃;D组小鼠每只每次给12mg/ml SMZco 0.5ml;E组每只每次给0.25ml自拟弓形虫汤以及0.25mlSMZco;F组不加处理.1次/d,疗程7d,观察至30d.结果:与F组比较(小鼠平均存活时间65d),A(16.4d)、B(12.7d)、C(10.2d)、D(19.3d)、E(16.5d)组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各组中,疗效以D组佳;各中药组中,低剂量自拟弓形虫汤效果较好,且A组与E组效果相当.结论:自拟弓形虫汤低剂量具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 针刺对大鼠损伤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影响

    作者:许佳年;肖达;徐维蓉;徐晓庆;余爱珍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运动功能、脊髓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各15只,制备SCI模型后,针刺治疗组电针大椎、命门和L2夹脊、环跳,2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30min.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大鼠SCI后,其运动功能明显下降,随着损伤后时间的延长,大鼠的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以针刺组恢复较为明显;SCI后7d,大鼠脊髓组织均出现了脊髓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 mRNA)的高水平表达,15d时已明显下降,30d时,脊髓组织NGF mRNA进一步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针刺组各时段的NGF mRNA水平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没有形成明显的高峰.结论:针刺能促进受损脊髓神经元的修复,其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而达到的.

  • 补肾培脾法治疗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初探

    作者:何贵翔;孙洋

    巨细胞病毒感染是由巨细胞病毒(HCMV)引起的一种全身感染性疾病.孕妇患病后可垂直传播给胎儿,造成宫内感染,使胎儿出现严重症状与体征,甚至导致流产、死胎、死产;即使出生后幸存,常伴智力低下、听力丧失和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远期后遗症.

  • 于己百临证常用对药、组药举隅(下)

    作者:邓沂;李金田;崔庆荣;陈光顺;张晶;郭军雄

    3 肾膀胱病证常用对药、组药3.1 黄芪、党参,茯苓、泽泻于师认为,慢性肾炎患者,水肿已不甚明显,但尿中蛋白及管型长期不消失,多因脾肾俱虚所致.

  • 干燥综合征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衣兰杰;周学平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与回顾,结果发现,本病的病机不外乎燥、瘀、虚三个方面,通过辨证用药、单方验方、各医家经验等途径治疗,能显著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必须注重基础性研究,从细胞和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SS的发病机制,以此为寻求中医药治疗SS的新途径和研制新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并要尽快制定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案和疗效标准,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病的诊治规律.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初晓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及生长发育.中医学认为,诸虚、外邪、瘀血及脏腑功能失衡等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其中以气虚、阴虚、肺脾两虚等多见.在治疗方面,辨证施治仍占主导地位,专方、中成药及外治法也有广泛的应用,采取中西医结合法是提高疗效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中医学对本病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尚需进一步统一规范,并力争使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标准化.

  • 加味丹栀逍遥散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27例

    作者:陈东亮

    近年来笔者运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7例纤维肌痛综合征确诊病例中,男4例,女23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48岁;长病程18a,短病程5个月.

  • "温肾和营汤"治疗荨麻疹84例

    作者:方家选

    2003年2月~2006年1月期间,笔者采用自拟温肾和营汤治疗荨麻疹8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84例门诊患者,均符合文献[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男36例,女48例;年龄小12岁,年龄大52岁;短病程15d,长病程3个月、以上.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治疗体会

    作者:魏学礼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再障属于中医学"虚劳"、"髓劳"、"血证"等范畴.笔者从事再障治疗10年,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深受博士生导师周永明教授、上海市名中医黄振翘教授学术思想的影响.周师认为再障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脾肾亏损为本,瘀血内停为标,重视再障发生发展中"因虚致瘀、因瘀致虚"矛盾变化,主张健脾补肾以生血、活血化瘀以生新.黄师从"脾肾亏损、肝火伏热"立论,强调肝火伏热在病程中的作用,主张"泻肝清火,寓泻于补".

  •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疗心得

    作者:苏小慰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刺激性咳嗽、持续高热为主要表现,多伴有肺外脏器的损害.本病起病急、症状重、病程长.自2005年10月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 浅谈中药学的"三位一体"教学法

    作者:王娟;王峰;王颖娟

    中药学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从基础过渡到临床的枢纽课程.

  • 基于相干蕴涵原理的《伤寒论》条件句分析

    作者:贾春华;王庆国;王永炎;黄启福;鲁兆麟

    目的:探讨《伤寒论》中的条件句的后件是如何依赖于前件而存在的.方法:依据逻辑学相干蕴涵原理,分别从"相干蕴涵"中的语言蕴涵、病证与方证之间的蕴涵对《伤寒论》中的条件句进行分析.结果:《伤寒论》中的条件句依赖"语义""语用",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来解释.结论:研究《伤寒论》中的条件句当以"相干蕴涵"来刻画,"实质蕴涵"不能刻画《伤寒论》中的条件句.

  • 小议中医学的"三把宝剑"

    作者:朱良春

    偶读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对"中医学"的诠释,很有启发,也甚受鼓舞.

  • 从肾虚论治变应性鼻炎

    作者:李淑良

    变态反应性鼻炎简称变应性鼻炎,亦称为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鼻鼽"范畴.临床常见证型有风寒犯肺、肺气亏虚、肺脾气虚、肾气亏虚等,治疗以散寒通窍、益气固表、健脾补肺、温补肾气等法为主,其中肾虚型鼻鼽在临床上为常见.

  • 灵活运用玉屏风散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冯荣昌

    一般认为变应性鼻炎是由于肺、脾、肾三脏虚损所致,笔者的临床体会是其病位主要在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患者由于禀赋不足,肺气虚弱,腠理疏松,外邪异气由口鼻皮毛而入,首先犯肺,肺失宣肃,外应于鼻而发病.病程过程中可以由肺虚而伤及他脏,他脏不足,亦可损及于肺,导致复杂证候,反复发病,缠绵难愈.

  • 抗过敏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李明

    总体来看,目前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仍以西药为主.但西药治疗目的单一,以抗过敏、减轻症状为主,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中医治疗则从调整患者的免疫力,降低过敏体质着手,以标本同治为目的,治疗效果明显.但是在临床上如何选择中药,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 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田道法

    变应性鼻炎作为一种以鼻腔局部靶器官症状为突出临床表现的呼吸道黏膜的高反应性疾病,实质上是全身病理反应的局部表现,即系统性炎症反应的鼻部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应性鼻炎的早期病理过程中,就有骨髓、血液循环相关成分参与其炎症反应,并促使炎症反应慢性化和导致靶组织的炎症性病理改变;IgE和肥大细胞是整个炎症级联反应的重要早期启动者;嗜碱细胞参与晚发相反应;针对系统性炎症的抗炎和免疫治疗对局部炎症有效;疾病的早期阶段即同时存在上下呼吸道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参与并加重局部的变应性炎症反应病理变化.

  • 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应兼顾辨病和辨证

    作者:严道南

    用中医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要不要"辨证"?这个问题在中医界不必争论,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解中医学的人都知道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那么中医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要不要"辨病"?也就是说治疗变应性鼻炎和治疗其他疾病在使用中药时有无区别?治疗变应性鼻炎有没有特异性的药物?从笔者的临床实践来看,这也是不能否认的.

  • 电针加重灸印堂穴治疗变应性鼻炎

    作者:杨骏

    针灸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应用多的穴位有印堂和迎香、合谷等.近几年来我们研究采用电针加重灸印堂穴方法规范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印堂穴位于鼻上端两眉毛中间,《灵枢·五色》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故本穴亦称阙中.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