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肾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彭乐明;夏晓芬

    慢性肾炎是一组起病隐匿,病程迁延,伴有不同程度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的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的肾小球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由多种病因引发,随着病情的进行性发展,终将进入肾功能不全期。西医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肾炎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慢性肾炎患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3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扬;张平;卢子杰;徐彦;顾晓箭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泌尿外科的一类多发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该病分类为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和Ⅲ型慢性非细菌性列腺炎(ⅢA)/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以及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AIP)[1],其中Ⅲ型前列腺炎占临床前列腺炎病例的90%以上,两种亚型分别占50%左右[2]。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一定优势,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们运用大黄牡丹汤加减,从瘀热论治ⅢB型CP患者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玉宇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 “健脾和胃通络汤”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56例

    作者:金陵

    近年来,笔者采用健脾和胃通络汤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5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柴芍暖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寒凝型痛经60例

    作者:焦玉娟;张连勇

    近年来,笔者以自拟柴芍暖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寒凝型痛经6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左归丸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3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莉;汤海霞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笔者应用左归丸合桂枝茯苓胶囊分期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椎体成形术配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1例临床观察

    作者:蒋卫方

    笔者自2008年6月~2013年6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配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1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 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翁时秋;李娟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笔者应用本院郑氏妇科自拟白头翁汤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30例临床研究

    作者:沈美凤

    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药熊去氧胆酸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利湿方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乙型肝炎肝硬化中医证素特征研究

    作者:吴同玉;廖凌虹;甘慧娟;陈妍;李宇涛;李东良;沈建英;张凌媛;方坚;石志平;刘瑶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中医证素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证素辨证方法,对福建地区1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四诊资料进行分析,得出证素名称,根据其积分数值确定其病位与病性。结果:70分以上的证素分布情况:湿、肝、气滞、脾、热在50%以上,其次为阴虚、气虚、阳虚,其他证素分布则相对较少。在3个证素等级分布中,1级:脾、肝、气滞、热、痰、湿分布比例较高;2级:湿、热、气滞、阴虚分布比例较高;3级:湿分布比例较高,其次为气滞、阴虚和热。结论:本课题研究的15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病理特性表现为,病位以肝为主,多与脾共见,疾病早期以湿热、气滞等实证为主,随着病情发展,则是湿热、气滞与阴虚多见,表现为虚实夹杂,这可能与福建当地的湿热气候有关。

  • 中医综合疗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SICAM-1、SOD及NO的影响

    作者:高敏;徐祖浩;林木灿

    目的:观察经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后,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一氧化氮(NO)的改善情况,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1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和对照组(采用西医传统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的血清SICAM-1浓度和SOD、NO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浓度及SOD、N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血清SICAM-1浓度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明显,但血清SOD、N0水平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抑制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清SICAM-1表达,减轻脑缺血组织的炎症反应,提高SOD,清除自由基,抑制NO活性,对抗NO对神经元的损伤,保护缺血脑组织。

  • “温经祛瘀方”对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的影响

    作者:许娟;汤丽莎;罗健

    目的:观察温经祛瘀方对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与妊娠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于宫腔镜下诊刮术后1周及下个经期前给予中药温经祛瘀方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宫腔镜下诊刮送病理检查。比较2组卵泡成熟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变化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增加卵泡成熟日A型子宫内膜形态比例及提高临床妊娠率。结论:中药温经祛瘀方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病变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形态,提高临床妊娠率。

  • “凉血化瘀煎”保留灌肠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瘀热证50例临床研究

    作者:薛建国;刘涛;樊千;宁克勤;周玉春;王庆;施铮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煎保留灌肠对Ⅲ型前列腺炎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Ⅲ型前列腺炎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凉血化瘀煎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予前列安栓塞肛。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NIH-CPSI评分、血液流变学、前列腺液常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化瘀煎保留灌肠是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瘀热证的有效方法。

  • “消髓化核汤”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30例临床研究

    作者:吉万波;陆爱清;陶帅;姜宏

    目的:观察消髓化核汤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消髓化核汤。分别统计并比较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后不同时段VAS疼痛评分、JOA评分。结果:经过60d的治疗后,综合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30d、60d,治疗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消髓化核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立华;谭善忠;赵磊;沈建军;肖倩;梁重峰;蒋淑莲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50例,通过中医四诊判断中医证候,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湿证、气虚证所占比例均为100%,高于瘀、热、血虚、阴虚、阳虚证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硬化基础的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虚证为主所占比例65.7%,高于慢乙肝基础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均有湿证和气虚证。发展至肝硬化基础所致者,证候分布以虚证为主,治疗上更应强调扶正补虚。

  •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王力群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小夹板固定组25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固定架固定组25例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结果:复位后10~15d和6个月后,小夹板固定组患者骨折部位有轻微的再次移位,但仍在功能对位的范围内;复位后2个月时,小夹板固定组患者Dienst功能评估优良率明显高于外固定架固定组,复位后6个月时组间优良率相当。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固定或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本病均可获的较好的疗效,其中小夹板固定法腕关节功能恢复快,是目前临床实用的治疗方法;而外固定架固定法更能保持良好的复位,适用于骨质疏松明显,严重粉碎,不稳定的骨折。

  • 艾条灸治疗卒中后尿潴留28例临床观察

    作者:陈俐;崔凌亚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笔者在常规留置导尿护理基础上应用艾灸治疗卒中后尿潴留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梅花针叩刺联合艾洛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38例临床观察

    作者:朱铭华;魏晓燕;龚五洲

    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联合艾洛松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38例,并设艾洛松软膏组34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灸减肥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作者:王英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不断攀升。2004年10月12日国家卫生部对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亿和6千多万。由于超重基数大,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还会有较大幅度增长。目前临床采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因药物治疗存在毒副作用等问题,故安全有效、费用低廉、简便易行的针灸疗法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针灸疗法并非万全之法,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对此思虑良久,现不揣陋昧,直陈管见,望同道不吝指正。

    关键词: 肥胖 针灸疗法 思考
  • 灸疮促发的意义及方法

    作者:谢波;王玲玲

    “灸法”相当于现代的化脓灸。“灼痛感”与“灸疮”是灸法的基本特点。“发灸疮”的意义在于预测疗效、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且化脓灸具有治疗“大病难病”的特点。促发灸疮的方法有增加灸量、热熨法、外用药、调补法等。尽管化脓灸会产生灼痛感,但相对病情而言,这种“小创伤,大效应”是完全值得的。

    关键词: 灸法 灸疮 化脓灸
  • 王德元治疗失眠验案4则

    作者:王晓

    王德元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曾任靖江市中医院院长、靖江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扬州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等职,从事中医临床工作70余年,学验俱丰。虽年逾九旬,仍坚持每周工作20小时。笔者侍诊王老10载,深感王老对失眠有独到的临证经验,运用中药治病,每起沉疴。现介绍其治疗失眠验案4则如下,以馈同道。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作者:苏克雷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该方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原方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观其方药,系从四逆散、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解气分之郁结,还可行血中之瘀滞,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逐去“血府”之瘀而使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本方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经临证化裁后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近期,笔者应用该方加味治疗妇科疾病,每获效验。今撷验案2则,介绍如下。

  • 重用鲜竹沥治疗球麻痹1例

    作者:杨道海

    1病历摘要
      患者周某,男,61岁。初诊日期:2013年1月2日。

  • 吴深涛治疗灼口综合征验案1则

    作者:张峻

    灼口综合征(BMS)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现,伴有口干、味觉障碍、舌痛等症状,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多见于中、老年女性[1]。近年来,中医临床学者针对BMS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显著。吴深涛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其辨证精当,处方简约。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得吴教授治疗灼口综合征验案1则,详述如下,以飨同道。

  • 基于络病理论的高血压病机初探

    作者:张立娟;杨传华;王康锋

    络病理论认为,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与络病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高血压病病变部位在络脉,络脉空虚是其发病的病理基础,络脉瘀阻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久病入络”、“络病致久病”是其病程演变规律。

  • 从“络病”角度探讨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机理

    作者:陈文军;田菲;许冬鑫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本身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使肿瘤向远处播散,导致肿瘤的恶性生长、复发、转移。鉴于此,笔者尝试从中医络病的角度出发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作初步阐发,以期为肿瘤从“络病”角度论治寻求新的理论铺垫。

  • 《内经》多维度多层面立体化体质论的建构分析

    作者:李海峰;陈正;赵心华

    《内经》对体质的认识存在多个维度,即从体质的影响因素、体质与寿命的关系、体质与疾病、体质与治疗等多个角度探讨体质现象。在多维度认识的基础上,《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在更高层面上对体质现象加以抽象综合,形成了一种包涵体质、气质等多要素的综合性分类系统。

  • 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春燕;陈晓辉;秦陈浩;展富琴;顾爱萍;朱雪明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研究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对巨噬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经弗波酸酯诱导人单核细胞系生成的巨噬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刺五加皂苷B和E,另设不加细胞孔为空白组,加入细胞不加刺五加皂苷为对照组,采用MTT方法检测巨噬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h1/Th2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对巨噬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影响,但其在低浓度时(20μmol/L)即可明显抑制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6,且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此外,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与巨噬细胞共培养2h后即可明显抑制TNF-α的分泌,且这种抑制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刺五加皂苷B和皂苷E对巨噬细胞的活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抗炎、抗感染及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小分子药物。

  • 针刺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吴春晓;陈莹;陈静;王升旭

    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肾俞的穴位组合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大鼠48只,其中36只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的悬浊液致敏,OVA滴鼻激发,制造变应性鼻炎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针刺大椎、肺俞、肾俞)、阳性药物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模型组(生理盐水喷鼻),并将剩余的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施予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方法,观察光镜下大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黏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针刺组和阳性药物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且阳性药物组较针刺组减轻更明显,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大椎、肺俞、肾俞可减少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减轻变应性炎症反应,为临床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益肾通络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PAI-1的影响

    作者:徐雁;王时光;赵玉男

    目的:研究益肾通络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血脂、血流变及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法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益肾通络方大剂量组和益肾通络方小剂量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治疗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流变学指标以及血浆PAI-1含量。结果:大剂量益肾通络方能够降低糖尿病模型大鼠全血高切、低切黏度,降低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降低甘油三酯和PAI-1水平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益肾通络方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变,调节血脂,抑制糖尿病大鼠PAI-1的生成,从而达到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病变的作用。

  • 诸方受辨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经验--附验案4则

    作者:陈巨鹏;王培民;马勇;黄国淳

    诸方受教授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肾虚为本,涉及肝脾,寒瘀痹阻为标;可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寒瘀痹阻证四种证型;治疗上强调标本兼治,以补虚壮骨、宣痹通络为治则,以经验方温肾宣痹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论治,同时注意防治并重。

  • 盛灿若诊治难治性耳鸣的经验

    作者:王和生;孙建华;陈理;夏晨

    盛灿若教授诊治难治性耳鸣,论病机创立从心论治新说,常用治法为升清开窍,取穴涉及手足少阳经、手足少阴经、手厥阴经等,配伍灵活。其手法,在腕力下插的同时结合大拇指的快速捻转,将进针与行针融为一体,整个操作过程平和稳健。并主张针药结合以提高疗效,提倡未病先防、有病早治的思想。

  • 凌昌全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作者:李曙光;郑国银

    肝硬化腹水为临床常见难治病症,凌昌全教授认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是由于正虚、感邪,进而形成瘀毒所致;其病位在肝,但往往迁延脾胃;其病理机制主要为毒瘀互结,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水湿不化,聚而成水。针对本病病因病机,凌教授提出相应的治疗原则:从气论治---补气健脾以利水;从瘀论治---诸法行瘀以利水;从毒论治---解毒防癌以利水。验之临床,收效满意。

  • 中药足浴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郑慧敏;李健

    中药足浴作为中医学传统外治法的一种,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经济安全,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中药足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上具有实际意义和独特的优越性,常用于内、外、妇、儿、骨科等疾病的治疗。目前学术界有关中药足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尚少,临床经验与实验研究不足。在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过程中,可尝试对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 关于高等中医院校医患沟通课程建设的思考

    作者:吴飞;洪艳丽;刘军;杨飞鹏

    面对当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如何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医患沟通原则和技巧的学习,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和语言培训,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 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引入现代医学知识的方式和意义探讨

    作者:尚文斌

    在中医内科学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现代医学知识的引入。采用合理、恰当的方式,适度和准确地将现代医学知识和成果融会到中医内科学的教学中,可以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促进中医院校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以及发扬中医的优势和特点。

  • 薛红良常州市名中医

    作者:

    1967年生,江苏武进人,本科学历,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常州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孙凤霞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作者:

    1941年生,江苏徐州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功底扎实,通晓中医经典著作,曾拜师于国医大师朱良春。1997年被评为徐州市首批名中医,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名中医,2013年被列入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

  • 养生保健“进补更要进涩”

    作者:张聪雪;金津

    “补”是养生之重要内容。人出生以后,精气随生长壮老而渐趋衰损,因而往往需要借助补益类的药食来延年益寿。药食的营养价值高是前提,而其能有效为人体吸收利用是关键,故固敛守摄在养生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应提倡“进补更要进涩”的养生理念。

    关键词: 阳气 固摄 养生
  • 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为纲学习中医脉诊探析

    作者:李京民;滕晶;刘继蕾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脉诊作为中医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临床辨治疾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不少人纵然对二十八脉了然于胸,临证之时也不免发出“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感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历代医家提出众多脉诊纲领,各成体系,使初学者莫衷一是,而清代周学海提出的“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脉诊纲领,能统领脉学纲领,将脉象为何物讲得为真切。

  • 徐景藩脾胃(消化系)病诊治歌括·养生与脾胃随咏

    作者:徐景藩;陆为民;徐丹华

    养生与脾胃随咏
      人生三宝精气神
      中焦脾胃乃其根
      水谷之海在胃腑
      体阳用阴磨化勤
      咽系柔空接胃本
      上下通达七冲门
      饮食有节起居常
      不妄作劳是古训
      谷肉果菜食养尽
      饱中有饥胃气存
      五味油脂勿太过
      明知酒害莫伤身
      沧沧灼灼不入口
      多药伤胃须谨慎
      动静结合五体摇
      开怀戒怒善摄生
      睡前泡足通气血
      大腹保暖寤寐宁
      中气健旺添精神
      岁岁健康享人伦

    关键词: 养生 脾胃 歌括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脉颗粒”中大豆苷的含量

    作者:金涛

    “通脉颗粒”由葛根、丹参和川芎3味药材组成,具有活血通脉的功能。现行的质量标准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单页标准(标准号:YBZ02532009)。方中君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葛根素、大豆苷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异黄酮类化合物[1]。已有文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脉颗粒”中葛根素及采用紫外法测定总黄酮[2-4]。为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葛根所含大豆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 略谈辛开苦降法及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体会

    作者:刘影峰;张艳;冯志强

    辛开苦降法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法,具有寒热平调、调理阴阳、调畅气机、分解湿热的功用,临床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伤寒论》中创立了多首辛开苦降法的方剂,许多都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如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小陷胸汤等均为临床所常用。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