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江苏中医药杂志

江苏中医药

江苏中医药杂志

Jiangs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강소중의약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
  • 影响因子: 0.6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397X
  • 国内刊号: 32-16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8
  • 曾用名: 江苏中医杂志;苏中医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中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亚博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伴较慢心率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邹兰

    近年来,笔者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期前收缩伴较慢心率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岁;心电图确诊,基础平均心率62次/min.对照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67岁;心电图确诊,基础心率平均68次/min.2组均有明显心悸症状并排除电解质、酸碱失衡、致心律失常药物的影响和干扰.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 "通脉活血散"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

    作者:冒卫华;薛正俊;仲润生

    2000年4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通脉活血散治疗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50例,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 仙方活命饮化裁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肛周脓肿术后48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志君

    近年来,笔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仙方活命饮化裁治疗肛周脓肿术后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易层"贴敷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20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俊;张曦;吕正祥;盛永华;吴兴彪;赵伟华;陶宏明;伏志国;王培民;马勇

    "易层"贴敷疗法是全国著名骨伤科专家诸方受教授在继承传统中医贴敷疗法基础上研制出的一种新的中医外治法技术.笔者于2010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易层"贴敷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患者20例,与奇正消痛贴膏治疗的20例作对照,疗效优势明显,现总结如下.

  • 中西药联用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9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小兵

    2007年5月~2009年4月期间,笔者采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9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观察

    作者:白建民

    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20%~30%,排位第二[1],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我院近年来在应用奥美拉唑的基础上加用龙肝汤送服黄及粉治疗AGML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中西药联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35例临床观察

    作者:郭爱香

    2007年1月~2011年2月,笔者采用中西药联用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清溃愈疡汤"内服加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观察

    作者:胡婠婧

    近年来,笔者采用清溃愈疡汤同时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益肾清利剂"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21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霞

    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应用自拟益肾清利剂治疗慢性肾炎肾虚湿热证患者2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48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成志;李雪倩

    2008年7月~2011年2月,笔者运用自拟温经祛瘀汤治疗寒凝血阻型月经不调患者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药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嵌顿痔41例

    作者:丁康

    2009年至2011年初,笔者采用本院自制剂消炎油膏、消肿止痛洗剂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嵌顿痔4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中西药联用结合辨证施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

    作者:毛莲芝;陈笑腾

    2006年7月至2009年10月,笔者于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工作期间,在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哮喘缓解期中医辨证与肺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靖铁;张旭丽;张文江;苗青;张燕萍

    目的:研究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病程、年龄、性别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为缓解期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量化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哮喘缓解期患者235例,将中医辨证分型、病程、年龄及性别因素与其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相关性.结果:入选患者4个证型肺功能指标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为:阴虚肺燥证>痰瘀阻肺证>脾肺气虚证>肺肾两虚证.肺肾两虚证FEF50%显著降低,而肺脾气虚证和肺肾两虚证的FEV1%、FEF25%值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显著低于女性.肺功能在证型与病程的关系方面,各证型的肺功能各项指标与病程的长短有一定的相关性,病程越长肺功能越差.结论:哮喘缓解期肺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年龄、病程及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

  • 加味胶艾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血40例临床研究

    作者:韦丽君;刘玉

    目的:观察加味胶艾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40例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口服加味胶艾汤,对照组40例口服三七片.观察2组患者近期止血、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并做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近期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87.5%、54.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PT、TT时间,提高FIB、HGB、RBC、PLT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胶艾汤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的方剂.

  •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3例临床研究

    作者:吉强;濮红梅;于文艺;梁慧;王兰敏

    近年来,我们采用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观察药物对患者血清白蛋白、尿蛋白、血脂等指标的影响.

  • 500例不同年龄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作者:康立媛

    目的:研究500例哮喘儿童的年龄与中医体质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儿童哮喘防治提供指导性客观依据.方法:收集来自北海市区3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0~14岁哮喘儿童500例,问卷调查其饮食习惯、生活习惯、体质表现、形体特征、心理性格特征、对外界适应能力、发病倾向及有关家庭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参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计算各体质分型积分,判定体质类型.结果:哮喘儿童易感性体质具有共性,基本是偏颇兼夹体质,兼夹特禀质,多见为气虚质兼特禀质,普遍易见为气虚质兼痰湿质兼特禀质,1~14岁普遍易见气虚质兼阴虚质兼特禀质.结论:体质可随年龄改变,不同年龄段哮喘儿童的易感性体质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对此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治疗法则,改善修正偏颇体质,预防控制哮喘,减轻哮喘并发症,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

    关键词: 哮喘 中医体质 儿童
  • 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中医证型研究

    作者:陆聆韵;陶乐维;桑珍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HOMA-2 calculator 2.2v软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对HOMA-2大于等于1.8的患者120例进行中医症候采集辨证分型.结果:120例胰岛素抵抗患者中,虚实夹杂型有51例(占42.50%),实证有25例(占20.83%),虚证有44例(占36.67%).主要证型有肝热(郁)脾虚证(37例,占30.83%),肝郁(热)证(19例,占15.83%),脾虚证(15例,占12.5%).结论: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证型以肝热(郁)脾虚为主,其主要的病理机制是肝气郁结,久而化热和肝郁脾虚.

  • 护肝拔毒巴布膏外敷联合基础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临床研究

    作者:邹逸天;华海清;郑清兴;徐伟;丁小波;张建新;陆云飞;宋来军;李蕾英;吴国祥

    目的:观察新型中药外敷制剂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以护肝、降酶、退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敷贴在日月、期门、章门穴位处,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肝功能复常、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消长、不良反应及随访期复发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能比较快速高效(治疗后4周内)缓解患者胁痛、无力、纳差、黄疸等常见症状.肝功能复常方面,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病毒标志物消长及不良反应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中药护肝拔毒巴布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能较好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研究

    作者:张彤;盖云;杨晓萍

    目的:探讨益气软坚法治疗III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II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降糖、降压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软坚方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1个疗程后2组疗效以及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证候平均总积分、尿微量白蛋白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益气软坚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能有效地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 "黄芪三白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0例临床研究

    作者:朱初良;谢胜

    目的:观察黄芪三白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黄芪三白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体疗效及缓解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纳差、嗳气疗效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促进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Hp根除率达48.1%,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三白汤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具有很好疗效和安全性.

  • 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临床观察

    作者:曹银香

    2006年3月~2010年8月,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并设口服月月舒冲剂组64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21例临床观察

    作者:黄芳;周立志;梁永翠;郑苏

    近年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21例,并设单纯中药组2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80例

    作者:洪康斌

    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笔者采用针刀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金水宝口服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30例临床研究

    作者:范春;周运海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金水宝口服对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5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敷贴结合金水宝口服)33例和对照组(金水宝口服)32例,除去研究过程中的脱落病例,终2组各完成30例,观察2组治疗后的症状和体征评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状态的评估,检测FEV1等肺功能改变.结果: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3.33%、86.67%和20.00%、66.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伏天穴位敷贴结合金水宝口服治疗肺肾两虚型COPD稳定期有良好的疗效.

  • 综合治疗脑卒中偏瘫90例临床研究

    作者:陈宇清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80例脑卒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2组经治疗后,Ash Worth、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改善,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减轻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4例临床研究

    作者:杜艳;韦日铺;徐雪怡;徐梦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采用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围刺治疗.结果:3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66.7%.结论:电针围刺结合中药熨烫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电针围刺法.

  • 电针加耳压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

    作者:顾玉娟

    笔者运用电针加耳压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经妇科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年龄21~36岁,病程3个月~4年.

  • 电针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兵

    2005年10月~2010年12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采用电针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温阳法妇科疾病治验6则

    作者:闵肖岚;沈捷雯;孙璟璐

    <内经·素问>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女性的生理特点是经、带、胎、产、乳,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血密切相关,而血分不足或血脉凝涩瘀滞都有可能导致妇科疾病的产生.<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诸脏病因>说:"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子嗣……故治妇人病当以经血先."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也就是说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温煦和推动.笔者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大胆应用理中、四逆辈以扶助真阳元气来治疗妇科疾病,效果良好,现举验案6则如下.

  • 拔罐法通腑降气治疗咳嗽1例

    作者:刘颖

    笔者运用拔罐法治疗外感后咳嗽1例,效果明显,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刘某,女,60岁.2009年11月26日就诊.

  • 单鸣运用阳和汤验案3则

    作者:赵书刚;张其兰;袁艺

    单鸣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阳和汤治疗内科系统疑难杂症有独到之处.阳和汤出自清·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炭、生甘草七味药组成,主治一切阴疽、流注、鹤膝风等阴寒之证.

  • 崩漏治验3则

    作者:王悦

    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属于急、重、疑难病症.<诸病源候论>云:"忽然暴下,谓之崩中","非时而下,淋沥不断,谓之漏下".在治疗上,由于崩漏发病缓急不同,出血新旧各异,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列举验案3则如下,以飨同道.

  • 王少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验案4则

    作者:王冠华;严志林

    王少华是兴化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江苏省名中医,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师幼承庭训,尽得家传,从医60余载,学验俱丰.笔者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有幸侍诊案侧3载,获益良多.现将王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验案4则介绍如下.

  • 小茴香热敷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验案1则

    作者:戢敏;潘敏娟;黄德铨

    胃肠外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是常见难题.我们用小茴香热敷腹部,能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术后痛苦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验案1则如下.

  • 试论中医"阴阳平衡"与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因子网络调控的相关性

    作者:马武开;姚血明;唐芳;黄颖;王莹;钟琴;安阳;刘正奇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和外周血中存在大量促炎症细胞因子,刺激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基质金属酶、胶原酶等,导致滑膜炎症、软骨破坏,同时可激活破骨细胞,产生骨溶解.致炎细胞因子网络需要大量的抑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其作用,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当这些细胞因子表达降低时可导致持续性滑膜炎症.正常情况下这一网络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而RA 患者因感受外邪或机体内环境的病理性代谢产物扰乱了正常的功能,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表现为阳证或阴证,出现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寒热错杂等证型.治疗宜调控细胞因子网络,恢复动态"阴阳平衡".

  • 从肝、心、肺辨治儿童抽动障碍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段娟;韩斐

    抽动障碍属于儿童慢性神经精神障碍.中医认为肝风内动、心神失调、肺窍不利所致脏腑功能失调是抽动障碍发病之根本."肝、心、肺"脏腑理论高度提炼了本病的发病特点和主要表象,而现代医学"精神-神经-免疫"网络调节与中医"肝、心、肺"脏腑辨治观点高度统一.

  • 从"治未病"探讨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

    作者:祝正明;孙建实

    "治未病"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就是在疾病未发生、未传变、未加重、未复发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传变、发展、复发.

  • 吴鞠通论治痰饮的特色

    作者:黎兴键;于征淼

    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派代表医家之一, 不仅对温病学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内伤杂病的治疗方面也卓有成就.吴氏潜心研究<内经>、仲景之学, 将前贤学术思想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根据江南地理气候特点化裁古方,用于杂病辨治,补前人理论、治法之未备,为中医内科杂病临床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道路.现仅就吴鞠通对痰饮病的辨治特色作一浅析.

  • 通过以法类方探析万全调理脾胃理论

    作者:陈炜;王力宁;杨岩

    明代儿科医家万全倡导小儿"以脾胃为本",运用补、消、温、清、下、祛湿诸法补偏救弊,调理小儿脾胃,务使脾胃回复中和之性.在治疗过程中时刻注意不矫枉过正,运用补法善用甘平之药,运用消法兼护脾胃,运用下法用丸剂以防伤正,温法清法以平为期而不太过.处处体现了调理脾胃"和为贵"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儿科脾胃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针药结合对骨质疏松大鼠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英;王小云;郭璠

    目的:探讨电针加雌激素治疗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血清中E2及IGF-1、IGF-2含量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BMD、BMC明显降低,血清中E2水平明显降低,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大鼠BMD、BMC及E2、IGF-1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电针加雌激素组作用为明显.各组IGF-2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减少雌激素用量的情况下,电针配合雌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质疏松状况,其效果优于单纯雌激素治疗及单纯电针治疗.

  • 冠心平对心肌缺血犬血清TXB2及6-keto-PGF1α的影响

    作者:李莲静;李七一;朱萱萱;严士海

    目的:研究冠心平对冠脉结扎导致心肌缺血犬血清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36只Beagle犬分成假手术组、心肌缺血模型组、心可舒组和冠心平小、中、大剂量组,每日2次口服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d,10d后进行冠状动脉结扎实验,同时取结扎后0、60、180min的股静脉血,采用Ellisa法测定血清中TXB2、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各组犬在冠脉结扎前的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随着结扎后心脏缺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犬的血清TXB2水平比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下降;与模型组相比,心可舒组及冠心平小、中、大剂量组的血清TXB2水平显著下降,6-keto-PGF1α水平显著升高.结论:冠心平有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对缺血的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 胃炎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及胃动力的影响

    作者:陆喜荣;徐进康;彭惠平

    目的:研究胃炎片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黏膜保护作用及胃动力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胃炎片高、低剂量组及多潘立酮(吗丁啉)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造模,分别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胃黏膜SP含量及血清GAS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胃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明显改善,且胃炎片高剂量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各给药组胃黏膜SP含量明显升高,血清GAS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胃炎片能减轻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大鼠炎症程度,增加胃黏膜保护及促进胃动力,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通幽汤及其拆方对食管鳞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刘忠昌;贾永森;包巨太

    目的: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角度揭示通幽汤对食管鳞癌细胞抑制作用的机理,确定从功效分类的有效药物群.方法:体外培养食管鳞癌EC109细胞,通幽汤全方及活血行气、滋阴养血拆方分别作用于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观察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全方组IC50=798μg/mL,活血行气拆方组IC50=1413μg/mL,滋阴养血拆方组IC50=1709μg/mL,3组方均可促进p53、cyto-C、Caspase-3、Bax凋亡蛋白表达,作用强弱依次为全方>活血行气拆方>滋阴养血拆方.结论:通幽汤抑制食管鳞癌细胞增殖与促Caspase-3凋亡信号通路有关,其药效在于活血行气、滋阴养血类药物的协同作用.

  • 贾英杰运用运脾、清热、养阴三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口淡无味的经验

    作者:娄怡

    鼻咽癌是鼻咽黏膜常见的恶性肿瘤,多为低分化鳞癌,对放射线敏感,目前多以放射治疗为主.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故放疗后唾液腺功能受抑制,口腔黏膜受损,味觉细胞被破坏,导致患者味觉异常甚则消失,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贾英杰教授从医近30 年, 对鼻咽癌放疗后口淡无味的治疗颇有研究,试述如下.

  • 张家维运用背俞穴的经验述要

    作者:邹卓成;林国华;张家维

    张家维教授尊崇医典,师古不泥,强调督脉、膀胱经穴对髓海的治疗作用,主张针药并举,擅用背俞穴.临床对于癫痫、多动症等脑系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经验颇丰,屡起沉疴.

  • 邵荣世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经验

    作者:罗军

    邵荣世教授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机归纳为六型:胃火上炎,通降失司;肝气郁结,胆胃失和;胃阴亏虚,虚火上逆;寒热互结,中焦痞塞;脾阳虚损,饮停中焦;气滞血瘀,胃络受损.治疗分别采用以下诸法:清胃泻火,通腑泄浊;疏肝利胆,和胃降逆;滋养胃阴,酸甘缓急;辛开苦降,开痞散结;健脾利湿,温阳化饮;和络止痛,护膜生肌.临床验之每获佳效.

  • 赵和平治痹六法

    作者:高立珍

    赵和平老师是湖北省名中医、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经验丰富.笔者跟师学习多年,获益良多,现将其治疗痹证六法简介如下.

  • 唐汉钧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经验集粹

    作者:周敏;蒉纲

    唐汉钧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唐师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要重视调治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平衡,这种整体观为乳腺疾病外病内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笔者有幸成为第四批继承人跟随唐师临诊学习,记录其在乳腺疾病方面的治疗精髓,感悟颇深.现将唐师从脾胃论治乳腺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 消渴病从脾胃论治刍议

    作者:郭国让;王振涛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据统计,发病率在10%[1].<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病的重要因素.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三消症状的孰轻孰重,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由于肺主治节,为水之上源,肾藏精主水,为水之下源,若肺燥阴虚,津液失于敷布,则肾失滋源,而肾阴不足,阴虚火旺,亦可上炎于肺,终致肺燥肾虚.故前人论治本病多责之于肺肾,而以润肺滋肾为大法.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调理脾胃也是临床治疗消渴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今略述如下.

  • 陈瑞春论经方与时方的应用

    作者:陈樟平;陈琼;刘军城

    已故江西中医学院教授陈瑞春先生临证不仅擅用经方,对时方的应用也相当娴熟.先生认为中医治学,要师古而不泥古.经方固然经典独到,但时方也是医家的经验集成.因此,在临床疏方时,不能固守,不能偏废,要取长补短,灵活应用.先生认为,临床要用好经方与时方,一是分辨源流,把握关系;二是临证疏方,贵在求"活".

  • 几种矿物药粉末的识别

    作者:徐美娟

    矿物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存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矿物药有41种,在<本草纲目>中,矿物药已增至222种.不同的矿物药成分不同,性能和用途也就有所差异.现在,为了更易煎出有效成分,购进的矿物药已进行粉碎,很难区别.但是通过了解矿物药的物理性质,从矿物药粉末的性状鉴别和理化鉴别,如进行简单的水试和火试等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识别一些矿物药粉末的.笔者从事中药库验收工作20余年,对矿物药粉末的识别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同行们参考.

  • 人参在仲景方中的应用

    作者:朱勇;张国骏

    <伤寒论>中有23首方用人参,其功效现多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来解释.笔者拟结合诸家本草、<伤寒论>原文及各家注解,探讨人参在仲景方中的应用特色.

    关键词: 伤寒论 人参 方剂
  • 舌脉象仪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作者:张卓;朱惠蓉;程悦蕾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诊疗技术标准化研究,已研制出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并开展了部分临床应用研究.该系统作为一项无创伤性的检测方法能够为冠心病、慢性胃炎、慢性肾衰竭等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但是应用数字化舌脉象分析仪检测舌脉象参数以探讨癌症患者的舌脉象客观化参数的研究较少,有待今后作进一步探索.

  • 许建安·仙龙续脊饮

    作者:许建安

    方名:仙龙续脊饮组成:仙灵脾10g,续断10g,狗脊10g,桑枝12g,鸡血藤12g,地鳖虫10g,地龙10g,大蜈蚣2条,制川乌6g,制草乌6g,白芥子6g,鹿衔草15g,生甘草10g.

  • 彭江宁·山甲消癥合剂

    作者:彭江宁

    方名:山甲消癥合剂组成:穿山甲10g,生黄芪30g,当归10g,制捍附10g,牡蛎30g,浙贝母,墓头回20g,红藤20g,丹参15g,玄参15g,生甘草5g.

  • 《外科正宗》梅毒论治浅析

    作者:林占军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慢性传播疾病,属于中医"杨梅疮"、"杨梅结毒"、"花柳病"等范畴.早期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晚期可造成骨骼、眼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多器官组织的病变.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在其代表著作<外科正宗>一书中对梅毒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兹述如下.

  • 中脘、天枢、上巨虚为肠病基本方的古代文献研究

    作者:程艳婷;路晓红;王艳珍

    通过现代文献检索,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以足三里、天枢、关元、中脘、上巨虚5穴使用频次高.根据针灸组方理论,选用中脘、天枢、上巨虚为治疗肠病基本方,通过<中华医典>对3穴的古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显示3穴治疗肠病在理论上源远流长,并且笔者以中脘、天枢、上巨虚为基本处方的肠病方经长期临床检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叶天士创新学术思想的研究

    作者:马晓北

    叶天士创新学术思想包括"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未病思想;养阴护阴并行,甘寒咸寒养阴的治温思想;久病入络的病机思想;以通为用的络病治疗思想;通补奇经的杂病辨治思想;脾胃分治,顾护胃阴的脾胃病辨治思想;阳化内风的中风辨治思想;善用古方、用药轻灵的组方用药思想.研究并诠释其深刻内涵,可更好地继承与发展叶氏学术,叶天士善于创新、勇于创新的治学精神值得学习和借鉴.

  • 健脾补肾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刍谈

    作者:耿立芳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引发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DN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控制肾脏损害的进一步进展,所以中医对早期DN的积极干预就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健脾补肾法是中医治疗早期DN的根本大法,本文从中医基础理论中"脾肾相关"的理论出发,结合早期DN的病机和临证用药特点,探讨健脾补肾法对早期DN的作用机制.

  • 从浅筋膜解剖探讨针刀的临床应用

    作者:芦娟;李殿宁;丁月冬

    笔者通过对人体浅筋膜及皮下支持带进行解剖实验观察研究,根据其结构关系提出非典型性血管神经卡压理论,并据此提出针刀防治机理.

江苏中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