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以胃肠道症状首发的恶性组织细胞病1例

    作者:刘桢;李健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反复腹痛半年,加重伴高热20d,伴血便2d于2001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5月无明显诱因中上腹隐痛,无放射,无明显规律与饮食无关.大便2~3次/d,色黄成型,无黏液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无发热、黄疸史.患者一直未予重视.7月6日在我科住院,查肠镜见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处有多处节段性溃疡及环行溃疡,表面黏液附着,部分病变处肠腔狭窄.胃镜提示:食管溃疡.

  • 肠系膜静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王立峰;刘明;张淑杰;韩伟;高峰;戚基萍

    目的 探讨肠系膜静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肠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 对2003-2004年间收集到的肠系膜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肠病3例进行临床病理的系统分析.结果 肠系膜静脉炎继发静脉血栓导致缺血性肠病,临床上以急性腹痛起病,可并发腹膜炎,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有坏死的病变肠段,切除后组织学检查在肠壁的黏膜下层和肠系膜的小到中等大小的静脉壁中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但动脉未受累及.1例缺血性肠病在2年多的随访过程中没有局部的复发或发展成系统性的静脉炎.结论 肠系膜静脉炎导致的缺血性肠病是一种罕见的疾病,是静脉的炎症病变,可逐渐导致血栓的形成,后导致肠道的充血、缺血和坏死.该病可能有自限性,病变肠段的外科切除可以治愈.

  • 钙视网膜蛋白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不同肠段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柯丽琴;黄娟;刘黎黎;黄敏捷;张青;王竞春;张文

    目的 研究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 TCA)不同肠段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0至2016年TCA行回肠结肠根治手术病例9例,另选取9例因其他疾病切除肠管的正常手术切断缘作为对照.对其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CR在结肠、回肠及TCA不同肠段中的表达模式,并对黏膜固有层及黏膜肌层内CR阳性纤维进行计数,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Plus)判定CR阳性染色在黏膜固有膜内的平均吸光度,分析其在不同肠段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CR在回肠和结肠中的染色模式相似,含神经节细胞的回肠和结肠黏膜固有膜和黏膜肌层均可见CR染色阳性纤维,其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节细胞的回肠和结肠CR阳性纤维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和切断缘(P<0.01);回肠移行段黏膜CR阳性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少于回肠切断缘(P<0.01),其黏膜下及肌间可见小的神经丛,CR神经纤维呈不连续的束状染色.结论CR在TCA含节细胞肠段和无节细胞肠段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具备辅助诊断TCA的潜在价值,有望成为诊断TCA的重要方法.

  • 广泛累及小肠和结肠的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赖玉梅;叶菊香;张燕;常虹;张贺军;石雪迎

    目的 探讨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1例,收集患者详细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资料,及患者的治疗、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为41岁男性,顽固性腹泻3个月余,饮食调整及抗炎治疗无效.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大便苏丹Ⅲ染色阳性.小肠造影示小肠蠕动减弱,小肠皱襞减少.结肠镜未见异常.肠镜活检示小肠绒毛消失,隐窝上皮内凋亡小体和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表面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相对较少,固有膜可见多量淋巴单核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肠可见隐窝炎及隐窝脓肿,余改变与小肠相同.免疫荧光示抗杯状细胞抗体IgG阳性.结合病史、多种辅助检查及病理组织学除外了其他引起腹泻的疾病,终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肠病.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痊愈,且随访8个月、停用激素后5个月未复发.结论 成人自身免疫性肠病非常罕见,正确诊断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组织学形态需注意与溃疡性结肠炎、乳糜泻、淋巴细胞性肠炎等鉴别.诊断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血清学检查及组织学综合分析.

  • 阿司匹林治疗肠道寄生虫症30例分析

    作者:韦德敏;侯成超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在肠道寄生虫症所致腹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对30例3~12岁患儿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观察腹痛缓解时间.结果:30例患儿腹痛均在6~18 h得到缓解.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对肠寄生虫症所致腹痛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 儿童小肠嵌顿36例分析

    作者:刘波

    目的:总结儿童小肠嵌顿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36例各类儿童小肠嵌顿的病程、缺血坏死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儿嵌顿时间1~36 h,均无缺血坏死发生,及时治疗后均能痊愈,无迟发性肠穿孔发生.结论:小肠嵌顿手术应尽快解除嵌顿,判断有无缺血坏死并正确处理.

    关键词: 小肠 肠疾病 人类 儿童
  • 回盲部炎性假瘤5例分析

    作者:薛光盈;曲海燕;陈方焘

    回盲部炎性假瘤较少见,且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形态学特征,常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等疾患.我们收治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27~73岁,平均52.5岁.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4例有明显腹胀、腹痛及右下腹固定包块,无肠梗阻及腹水征.3例有1 a以上的结肠炎史,无贫血、消瘦.病程16 d~18个月,平均9.5个月.

  • CT诊断小肠系膜扭转1例

    作者:左赞江;宋高业

    1 病历摘要女,67岁.腹胀、腹痛、肛门停止排气排便5 d,进食后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查体:腹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及移动性浊音,肠呜音亢进.立位腹平片示:小肠肠管积气呈香蕉串征,可见多个高底不等液气平面,诊断:肠梗阻.行抗炎、胃肠减压、灌肠治疗无好转.

  • 肠道蝇蛆病误诊1例

    作者:牟兆莲

    1 病例报告女,34岁.因腹痛来院就诊.查体:腹部有触痛,肝脾未及,其他(-).诊断:肠炎.应用庆大霉素静滴2 d后,腹痛未缓解.

  • 回盲部血吸虫病1例分析

    作者:曹廷志

    对回盲部血吸虫病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7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部阵发性疼痛0.5 a,近来疼痛加重1个月,食欲减退,伴尿频、尿急来院治疗.查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余无特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 13mm/h,HbsAg(-),CEA 4.6 ng/ml,AFP 5.94 ng/ml.临床初步诊断:回肠末端克隆氏病.

  • 肠白塞病1例分析

    作者:韩海啸;江义墩

    对肠白塞病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50岁.主因"间断下腹痛腹泻2个月余,加重3 d" 2008-08-12T11:00收入我科.查血常规:WBC 11.3×109/L,N 0.80,RBC 3.13×1012/L,Hb 96 g/L,PLT 376×109/L.ESR 96 mm/h,白蛋白29.2 g/L,球蛋白30 g/L.

  • 2006-01-2010-12确山县城乡儿童肠道寄生虫卵调查

    作者:赫艳梅

    近几年来,城市儿童肠道寄生虫病明显减少,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仍然很高,为了解我县城乡儿童寄生虫病感染状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5a门诊和住院的3~9岁儿童粪便进行了寄生虫虫卵检测,现将检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肠疾病 寄生虫性
  • 肠周脂肪CT征象在诊断肠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欧阳林;刘士远;肖湘生

    目的 研究肠疾病中肠周脂肪CT征象及其病理基础,探讨肠周脂肪CT征象对诊断肠疾病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肠疾病患者的术前腹部CT征象,观察原发疾病与肠周脂肪CT征象的关系,并与术中所见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9例肠疾病患者的肠周脂肪CT征象包括脂肪组织模糊、蚯蚓状影、线状影、结节影、网格状影、积液影、条索状影及脂肪组织结构僵硬,其病理基础包括充血、水肿、渗出,血管扩张、淋巴管炎、淋巴结肿大、组织纤维化、癌肿浸润.术前正确判断良、恶性36例(36/39).肠恶性肿瘤术前CT诊断肠周淋巴结转移19例(19/20),手术病理证实只有13例(13/20).结论 肠周脂肪对肠疾病的反应敏感,不同肠疾病在肠周脂肪中产生不同的CT征象.

  • 多层螺旋CT口服低张小肠造影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操;王世界;唐光才

    小肠冗长纡曲、易重叠、蠕动快,小肠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传统的X 线小肠造影仅能显示肠黏膜、腔内病变及肠管形态改变,对小肠疾病检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胶囊内镜能直观显示小肠黏膜,因价格昂贵、不能取活检组织、不能在内镜下治疗以及易在肠腔狭窄处嵌顿而使临床应用受限[1]。CT 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 CTE)通过引入足够对比剂、充分扩张肠管,利用多层螺旋增强CT 快速、薄层扫描和强大的后处理功能来清晰勾勒肠壁、肠腔及肠管外病变,能对病变范围、性质和分期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将小肠疾病的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本文就多层螺旋CT 口服低张小肠造影(MSCTE)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83例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

    作者:李至秦;甘丽美;聂晓英

    报告了83例临床疑似患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护理.做好术前患者肠道准备、术中配合、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83例患者共进行94例次检查均获成功,其中57例发现阳性病灶,总体病变检出率为68.7%,除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患者在切除息肉时出现出血外,其他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非糖尿病功能性肠病老年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临床研究

    作者:武涧松;闫涛;黄兆同;王帅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老年功能性肠病(FBD)患者是否存在自主神经(ANS)功能障碍.方法 采用M-314636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3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和4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交感皮肤反应(SSR)进行分组检测,并与对照组60例健康老年人比较.结果 FBD患者SSR波引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健康老年人比较,FBD患者SSR波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便秘型FBD潜伏期延长更明显,显著长于腹泻型FBD(P<0.05);SSR波波幅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FBD患者SSR波引出率下降,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ANS功能异常明确,这种异常可能是中枢性的.

  • 益生菌在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英韬;袁杰利

    肠道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肠道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乎人体健康。益生菌具有调节人体正常菌群和人体免疫的功能,近年来其临床治疗作用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益生菌在几种主要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32例

    作者:徐成森;艾华;陈克军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中药及针灸对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胆道蛔虫症32例,应用中药煎剂(主要由乌梅、四君子,苦楝根皮,大黄等组成)及针灸(主要针剌内关,阳陵泉,足三里等穴)进行治疗.其中表现为剑突下钻顶样剧痛32例,呕吐蛔虫13例,B超示胆道蛔虫征32例;经西药解痉镇痛治疗不效转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者25例,直接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者7例;中药煎剂每次服100mL,2 h1次,每日总量≤500mL,针刺以疼痛时进针,强刺激,留针20min,3~4次/d,对疼痛缓解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h内疼痛缓解8例,1 h~4 h 15例,4 h-12 h 6例,12 h~24 h 3例.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及针灸配合治疗对胆道蛔虫症有明显解痛作用.

  • 手术治疗缺血性肠坏死22例体会

    作者:李畅;丁大勇;李永超;舒振波;孙立波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肠疾病(AMI)出现肠坏死的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AMI致肠坏死病例,分析辅助检查在提示肠坏死中的价值,对比动脉血栓/栓塞组和静脉血栓组在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 血常规WBC异常升高、超声或CT提示肠壁增厚和腹腔积液提示肠坏死已经发生.静脉血栓肠壁增厚明显高于动脉血栓/栓塞组.结论血常规WBC大于20×109/ L,超声/CT提示肠壁增厚及腹腔积液,提示已经发生肠坏死,应积极手术治疗.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王劲松;唐骁;董智慧;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竺挺;石赟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率低且病死率高的缺血性肠疾病,主要病因为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血栓形成,肠系膜血管受压或痉挛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自2003年至2007年共收治急性肠系膜缺血患者19例,其中10例行早期血供重建,现报告如下.

236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