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按压至阳穴治疗顽固性呃逆27例体会

    作者:卢光;衣华强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病,以气逆上冲,喉见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本证古称"哕",又称"哕逆",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本证病因可以归结为饮食不节、情志失和、正气亏虚等,总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在临床上,针灸治疗呃逆时常取的穴位有内关、足三里、中脘、攒竹、天枢等穴位.笔者在临床上遇到多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在常规取穴不效后,通过按压至阳穴而止住呃逆.2003~2006年来,采用按压至阳穴共治疗呃逆2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杨德莉;刘志顺

    目的 初步评价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针刺深浅与功能件便秘针刺效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RCT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4例患者按2:1:1的比例随机纳入深刺组、西药组和浅刺组,分别给予深刺双侧天枢,乳果糖州药治疗和浅刺双侧天枢治疗,比较3种方法干预后的大便次数、便秘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主要结局指标:在改善每周大便次数上,深刺组大便次数平均增加2.32次,阿药组增加2.05次,浅刺组增加1.76次(均为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每周大便次数>4次的实际病例数,深刺组增加了63.2%,西药组增加52.6%,浅刺组增加47.6%(均为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评价(便秘评分量表):与基线相比,深刺组评分减少(6.34±3.15)分,改善率46.61%(P<0.01),西药组和浅刺组分别是(2.74±2.10)分和(3.29±2.39)分(22.37%和24.09%,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3组间比较P<0.05,深刺组改善便秘相关症状明疗效显优于西药组和浅刺对照组.结论 深刺天枢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可媲美乳果糖口服液;而且改善便秘相关症状疗效优于乳果糖;针刺天枢治疗便秘的疗效可能与针刺深浅有关,深刺优于浅刺.

  • 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体重、摄食量和NT的影响

    作者:秦丽娜;裴清华;唐启盛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体重、摄食量及脑肠肽类激素神经降压素(NT)的变化及电针百会、印堂、天枢穴改善抑郁症消化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和回肠组织NT的含量.结果 慢性应激使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摄食量减少(P<0.01),下丘脑和回肠组织N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电针和氟西汀均可上调NT含量(P<0.01),增加大鼠体重和摄食量(P<0.01).结论 电针可以上调慢性应激状态下大鼠NT的释放,对体重、摄食量均有良性调节作用,效果优于氟西汀.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38例

    作者:刘瑞云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疗效.方法:本组38例,针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胃俞、足三里、关元等穴;同时服用五仁润肠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养阴润燥,滑肠通便的功效.

  • 电针天枢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荣;白海霞;冀来喜;金晓飞;闫丽萍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的保护作用,筛选治疗UC活动期较佳的腧穴处方.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天枢组、电针天枢+中脘组、电针天枢+上巨虚组、电针天枢+中脘+上巨虚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血清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模型组溃疡溃疡较大,充血、水肿明显,黏膜损伤指数较高,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黏膜损伤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DA、NO明显增加,SOD明显减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电针治疗组均可明显降低MDA、NO,提高SOD的含量,但各组间存在差异,以天枢+中脘+上巨虚组效果明显.结论:电针天枢加不同配穴对UC大鼠结肠黏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天枢、中脘、上巨虚三穴配伍疗效优.

  • 电针"天枢"穴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平滑肌结构及Cajal间质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建华;郭慧;陈璐;吴晓亮;李浩;裴丽霞;彭拥军;陆斌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穴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结肠平滑肌结构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影响,探讨电针"天枢"穴治疗STC的作用机制.方法:56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选20只为正常组.饲喂复方苯乙哌啶饲料建立ST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电针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电针组电针双侧"天枢"穴15 min,连续治疗14d.采用HE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肠壁形态结构及结肠 ICC的表达.结果:① HE染色中模型组大鼠肠黏膜的腺体萎缩,腺泡减少,分布稀疏,其平滑肌厚度与正常大鼠比较明显变薄(P<0.05);电针组大鼠结肠肠壁形态结构与正常组类似,其平滑肌厚度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变厚(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中模型组大鼠ICC形态及分布与正常组类似,但着色较淡、模糊,网络结构不连续,其细胞计数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平均吸光度值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电针组结肠ICC数量接近正常组大鼠(P>0.05),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STC大鼠结肠功能障碍可能与结肠平滑肌结构和ICC病理改变有关.电针可使大鼠结肠肠壁平滑肌结构与ICC趋于正常,可能是其治疗STC的机制之一.

  • 电针“印堂”“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行为学及结肠辣椒素受体的影响

    作者:谭莉华;李凯歌;吴艳英;蓝莹;郭孟玮;朱文莲;张露芬;赵雅芳;李晓泓;任晓暄

    目的:观察电针“印堂”“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行为学及结肠辣椒素受体(TRPV 1)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不同主治功能的穴位对身心疾病不同症状疗效的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Wistar新生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印堂组、天枢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新生期母子分离加醋酸灌肠并联合结直肠扩张刺激法制备IBS大鼠模型.大鼠9周龄时印堂和天枢组分别给予电针干预,每次20 min,隔日1次,共5次.采用腹部回撤反射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观察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及90 s内收缩波个数;采用旷场实验评估大鼠情绪心理行为,观察其水平及垂直运动次数;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TRPV 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1),水平运动次数以及垂直运动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肠内TRPV 1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水平增强(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枢组及印堂组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延长及90 s内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1,P<0.05),天枢组垂直运动次数增多(P<0.05),印堂组的垂直运动次数及水平运动次数均明显增多(P<0.01),天枢组及印堂组结肠TRPV 1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5).与印堂组比较,天枢组TRPV 1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电针“印堂”“天枢”穴均可明显缓解IBS大鼠的腹痛并改善精神情绪的异常,电针“印堂”穴能更好地缓解模型大鼠抑郁样情绪行为,而电针“天枢”穴治疗腹痛效果较佳,二者对结肠内TRPV 1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 电针“内关”“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动力及结肠D2受体的影响

    作者:王珊;郭孟玮;高誉珊;任晓暄;蓝莹;吉毛先;吴艳英;李凯歌;谭莉华;睢明河

    目的:观察并比较电针“天枢”“内关”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结肠动力及结肠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经脉和不同穴性穴位的效应特异性.方法: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天枢组和内关组,每组10只.采用母子分离与醋酸灌肠再结合结直肠扩张的方法制备IBS大鼠模型.天枢组和内关组分别给予双侧“天枢”和“内关”电针干预,隔日治疗1次,共5次.记录大鼠Bristol粪便评分、腹部回撤反射的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和90 s内收缩波个数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多巴胺D2受体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Bristol评分显著增高(P<0.01),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90 s内收缩波个数明显增多(P<0.01),结肠内D2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天枢组和内关组大鼠治疗后的Bristol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第1次收缩波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90 s内收缩波个数明显减少(P<0.01),结肠内D2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1,P<0.05).与天枢组相比,内关组结肠内D2受体免疫反应物阳性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电针“天枢”“内关”穴均可明显改善IBS大鼠的结肠动力异常症状,但电针“天枢”穴的效应更佳,说明不同经脉和穴性的穴位存在效应特异性.

  • 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脑肠轴不同靶点的效应差异

    作者:朱文莲;李滢;张露芬;朱江;杨佳敏;沈小雨

    目的:比较电针足三里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高敏的调节效应差异,探讨两穴作用的不同靶点,为进一步研究腧穴效应的特异性规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醋酸灌肠法制备IBS动物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电针足三里组、电针天枢组.电针两穴组给予20min电针刺激,隔日1次,共电针治疗7次.观察电针对大鼠内脏高敏行为反应的影响,同时检测各组大鼠血液及脑肠不同靶点处的神经肽Y (NPY)含量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腹部抬起和背部拱起的容量阈值明显升高(P<0.05).且电针足三里组大鼠丘脑中NPY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电针天枢组结肠组织中NPY含量明显升高(P< 0.05).结论:足三里穴有直接的明显抑制内脏高敏的效应,并对丘脑中NPY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天枢穴对内脏高敏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天枢穴只对结肠局部的脑肠肽紊乱有调节作用,推测NPY在丘脑中的含量变化可能是两穴作用差异的关键性调节物质.

  • 电针天枢穴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陈书文;陈克正

    目的:观察天枢穴治疗肾绞痛的即时止痛作用.方法:将97例肾绞痛患者采用半随机方法分成电针组(55例)和药物组(42例).电针组采用电针天枢穴治疗,药物组采用度冷丁50 mg肌肉注射治疗.结果:电针组显效率为52.7%,总有效率为96.4%;药物组显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73.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肾绞痛的缓解作用,电针组优于药物组.

  • 不同穴位电针治疗偏头痛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贾春生;石晶;马小顺;张祥建;王耀民;袁军;李永方;李梅;郑利星;高建英

    目的:比较电针丘墟穴和天枢穴对偏头痛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27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8例,采用电针丘墟穴治疗;对照组137例,采用电针天枢穴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即时有效率为70.3%,对照组为58.4%,两组比较,P<0.05,治疗4周、随访3个月和6个月疗效比较均P<0.001,电针丘墟穴的效果优于电针天枢穴;电针治疗偏头痛对从事脑力劳动人群、治疗时疼痛评分高、偏头痛发作次数多的人群即时镇痛效果更好;电针治疗偏头痛的长期疗效丘墟穴优于天枢穴.结论:电针丘墟穴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天枢穴,患者的职业和病情等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 深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近期观察

    作者:刘志顺;郑成哲;张维;赵宏;刘元石

    目的:评价深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盲患者)安慰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对照观察深刺天枢和常规深度针刺天枢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近期疗效,并初步评价深刺天枢的安全性.结果:深刺组总有效率100.0%,近期治愈率57.7%;常规针刺组分别是38.0%及0,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且深刺天枢穴是安全的.结论:深刺天枢是治疗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的较好方法.

  • 芒针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作者:刘文秀;谢妮娜;牛红月

    目的:观察芒针、毫针、药物治疗中风后消化不良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中风后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毫针组与药物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及内科常规治疗.芒针组接受125 mm长芒针直刺深刺中脘、梁门、天枢穴;毫针组直刺中脘、梁门、天枢穴20~30 mm,每日1次,每周针刺6次,共4周;药物组口服多潘立酮(吗丁啉),10 mg/次,3次/日,共4周.使用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DQ)、尼平消化不良指数生活质量(NDLQI)、抑郁自评量表(SDS)、不良反应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并比较各组消化不良症状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7、14、28 d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SDS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P<0.01),NDLQI积分明显增加(均P<0.05).治疗28 d,芒针组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积分、LDQ积分低于毫针组和药物组(P<0.05,P<0.01);药物组SDS积分低于芒针组和毫针组(均P<0.05),3组NDLQ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芒针组总有效率为90%(18/20),毫针组、药物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14/20)、75%(15/20),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针深刺能改善中风后消化不良中医症状,疗效优于毫针组、西药组.

  • 针刺与西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对照观察

    作者:石志敏;朱叶珊;王清贤;雷淼娜

    目的:比较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20例.针刺组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采用子午捣臼法,每天1次;西药组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时间、腹痛频率、排便形状异常比率、排便通过异常比率、黏液便比率、排便时腹胀或腹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且针刺组较西药组降低更显著(总积分:16.70±2.40 vs15.70±3.01,P<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0%(19/20),优于西药组的70.0%(14/20)(P<0.05).结论:针刺天枢、大肠俞为主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口服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

  • 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随访效及安全性分析: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彭唯娜;王琳;刘志顺;郭郡;蔡妲婧;倪静年;段锦绣;杨德莉

    目的:评价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随访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深刺组(64例)、西药组(31例)及浅刺组(33例).深刺组予电针深刺双侧天枢,缓慢直刺至突破腹膜即止,约20~65 mm;西药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液;浅刺组予电针浅刺双侧天枢,缓慢直刺5~8mm.3组均治疗4周,并进行治疗后12周及治疗后6个月随访,评价各组治疗前、后每周的周排便次数、患者满意度以及深刺天枢穴的安全性.结果:深刺组患者周自主排便次数治疗前为(1.79±1.05)次/周,治疗4周后为(3.90±1.43)次/周,治疗后12周随访为(3.49±1.46)次/周,治疗后6个月随访时为(3.51士1.42)次/周.深刺组在改善周排便次数及治疗满意度方面近期疗效与西药组、浅刺组一致(均P>0.05),而随访远期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P<0.01),同时可减少合并用药情况,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安全有效,并且具有较好的远期治疗效应.与目前国内外推荐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线便秘药物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比较具有较好的疗效优势,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的针灸方案.

  • 针刺治疗便秘160例

    作者:任晓明

    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粪便干结、排便艰难,是临床上常见症状.笔者采用针刺天枢、足三里、长强治疗便秘患者160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0例患者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本院门诊,其中男64例,女96例;年龄20~80岁,平均52岁;病程1个月~10年.临床均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一周内排便次数不超过2次,或无便意,或粪质坚硬,排便困难;或排便无力,出而不畅.所有病例在治疗前1周内未接受其他治疗.排除直肠、结肠器质性病变(肠息肉、肿瘤等)所致肠道狭窄引起便秘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 电针预处理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伟明;王扬;吴佳霓;杨丽坤;刘志顺

    目的:探讨电针"中髎""天枢"预处理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的保护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律的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每组8只.模型组、电针组和捆绑组采用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按160 mg/kg体质量连续腹腔注射15 d造模.电针组自造模之日起于"中髎""天枢"穴进行电针预处理,前2周每日1次、5次/周,后2周隔日1次、3次/周.每次20 min,共4周.捆绑组只捆绑固定,时间、频次和总次数同电针组.空白组、模型组不干预.模型组造模成功后处死大鼠,检测各组大鼠性腺湿重和性腺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性激素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ibin B)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水平,并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和卵泡数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卵巢组织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基因(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右侧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均降低,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均降低(P<0.05,P<0.01);血清AMH和inhibin B均降低(均P<0.01),血清FSH、LH、T升高(均P<0.01),E2、P降低(均P<0.01);卵巢组织中原始卵泡、初级卵泡相应降低(均P<0.01),闭锁卵泡增多(P<0.01);Bax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左、右侧卵巢湿重和卵巢指数均升高,子宫湿重升高(P<0.05,P<0.01);血清AMH和inhibin B均升高,血清FSH、LH降低,E2、P升高(P<0.05,P<0.01);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相应升高,闭锁卵泡减少(P<0.05,P<0.01);卵巢组织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捆绑组和模型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4周的电针"中髎""天枢"预处理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的卵巢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卵巢颗粒细胞抑制凋亡因子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因子Bax蛋白的表达来发挥作用的.

  • 电针"中髎""天枢"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伟明;王扬;吴佳霓;杨丽坤;刘志顺

    目的:探讨电针"中髎""天枢"穴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动情周期规则的48只SD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他莫昔芬组,除空白组8只外,其余各10只.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他莫昔芬组使用去氧乙烯基环己烯(VCD)造模,160 mg/kg,腹腔注射,连续15 d.空白组在造模期间给予正常饲养.造模成功当天,电针组使用"中髎""天枢"穴进行电针干预(连续波,1~3 Hz,0.1~1 mA),每次20 min,前2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2周隔日1次,每周3次;他莫昔芬组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1 mg/kg,每次注射总体积0.3~0.5 mL)皮下注射,前2周每日1次、每周5次,后两周隔日1次,每周3次;捆绑组同电针组捆绑固定;空白组、模型组正常饲养.干预4周后检测各组大鼠性腺湿重和性腺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抗苗勒激素(AMH)、抑制素B(inhibin B),观察卵巢组织形态、计数原始卵泡、初级卵泡、窦状卵泡和闭锁卵泡数量,检测卵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和他莫昔芬组大鼠左、右侧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子宫湿重和子宫指数均明显降低(均P<0.01),但电针组、捆绑组和他莫昔芬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和他莫昔芬组大鼠血清AMH和inhibin B水平明显降低,血清FSH、LH水平升高,E2水平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他莫昔芬组大鼠血清AMH和inhibin 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FSH、LH水平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3)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和他莫昔芬组大鼠卵巢颜色暗红苍白,周围散在或不存在颗粒状小体,形态较小,呈萎缩状;原始卵泡明显减少,甚至大部分视野无法看到,初级卵泡结构破坏,排列松散,成熟卵泡较少,闭锁卵泡及间质腺明显增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捆绑组和他莫昔芬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数量降低,闭锁卵泡数量增多(P<0.05,P<0.01),窦状卵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他莫昔芬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窦状卵泡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闭锁卵泡数量降低(均P<0.01).(4)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组织IGF-1 mRNA、IGF-1R mRNA表达升高(均P<0.01),捆绑组大鼠卵巢组织IGF-1 mRNA表达升高(P<0.05),IGF-1R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捆绑组、他莫昔芬组大鼠卵巢组织IGF-1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1R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电针"中髎""天枢"穴对VCD致POI大鼠的卵巢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卵巢组织中IGF-1R mRNA的表达,进而干预IGF-1/IGF-1R轴来实现的.

  • 针刺“天枢”穴对游离肠管大鼠空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肠电和肠运动的影响

    作者:王海萍;高昕妍;刘坤;秦庆广;朱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天枢”穴对游离肠管大鼠空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各时相肠电、肠运动的影响,探讨针刺调节肠运动功能的效应及机制.方法:选用成年SD大鼠16只,采用肠道平滑肌浆膜下电极埋植和浆膜表面高灵敏度应变片传感器缝合技术,再麻醉大鼠,游离肠管,同步记录空肠平滑肌电活动及空肠机械运动,分别在MMCⅠ、MMCⅡ、MMCⅢ时相针刺“天枢”穴,观察对肠电和肠运动的影响.结果:MMC I相,肠电快波在针刺“天枢”穴前后无明显变化,肠电慢波及肠运动的频率和幅值较针刺前基础值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1);MMCⅡ-Ⅲ相,肠电快、慢波及肠运动的频率和幅值较针刺前基础值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均P<0.01).针刺“天枢”穴对游离肠管大鼠空肠平滑肌肌电、肠运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针刺“天枢”穴对游离肠管大鼠空肠MMCⅠ、Ⅱ、Ⅲ时相肠电、肠运动均有明显的抑制,其机制可能在于针刺“天枢”穴主要通过节段性的体表-交感反射通路抑制空肠运动.

  • 比较电针"大肠俞""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Cajal间质细胞和辣椒素受体1的影响

    作者:李凯歌;郭孟玮;谭莉华;李晓泓;吴艳英;蓝莹;朱文莲;赵雅芳;张露芬;任晓暄

    目的:比较电针"大肠俞"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结肠Cajal间质细胞(ICC)基因表达产物c-kit和辣椒素受体1(TRPV1)的影响,探讨电针大肠俞募穴对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和相关作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42只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造模组(33只),采用母子分离、幼鼠醋酸灌肠和直结肠扩张法制备IBS大鼠模型,将造模组存活的27只幼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每组9只.大肠俞组和天枢组分别取"大肠俞""天枢"穴电针干预20min,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0.1~0.3mA,隔日1次,共治疗5次.模型组用软布套固定20 min,不针刺.空白组不予以任何操作.观察干预后各组大鼠大便性状Bristol分级评分;采用腹部回撤反射对大鼠进行内脏敏感性评估,观察出现第1次收缩波的潜伏期和90 s内收缩波个数;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ICC特异性标志物c-kit和TRPV1的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Bristol评分升高,潜伏期缩短,收缩波个数增多,c-kit和TRPV1阳性表达水平增强(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肠俞组和天枢组大鼠干预后大便Bristol评分下降,潜伏期延长,收缩波个数减少,c-kit和TRPV1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减弱(P<0.05,P<0.01);与大肠俞组比较,天枢组TRPV1阳性表达水平减弱(P<0.05).结论:电针"大肠俞"和"天枢"穴均可改善IBS模型大鼠的腹泻情况,降低大鼠的内脏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结肠c-kit和TRPV1表达有关,电针"天枢"穴对结肠TRPV1表达的调节作用较"大肠俞"穴更为明显.

12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