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作者:杜炳军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利用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对糖尿病(消渴)分型治疗(阴虚热盛;气阴两虚;阴虚血瘀;肾阴阳两虚)的诊治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通过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养阴活血、育阴温肾等治法在改善肾脏功能,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通络驻景丸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理论发微

    作者:赵天一;陈曦;郝云;刘欢;周云云;雷晓琴

    通络驻景丸以古方驻景丸为基础,加用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品化裁而成,功能补肾益精,化瘀通络.阴虚血瘀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病机,与通络驻景丸方证对应,本文旨在探讨通络驻景丸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方证对应机理.

  • 浅谈阴虚血瘀的机理及其治法

    作者:李航;杨少山

    从阴液不足对瘀血及瘀血其他致病因素影响的角度叙述了阴虚与瘀血的关系,并探讨了阴虚致瘀的病机特点,提出了养阴法治疗血瘀证的主要作用包括:①养阴行血,增水行舟;②养阴药本身具有的消散瘀结、促进血行作用;③濡润脉道,保护血络;④滋养脏腑,调节血行;⑤与针对病原,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

  • 糖尿病从瘀论治之浅见

    作者:方水林

    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证范畴,历代医家从阴虚燥热立论,治取养阴清热为主,然而糖尿病临床症状变化多端,并非燥热所能概括,据笔者临床观察,该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将影响气血的运行不畅导致血液停滞,阻滞经络,从而产生气滞血瘀、气虚、阳虚、阴虚血瘀以及痰浊互结证.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与临床辨治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2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证特点

    作者:姜楠;梁晓春;栾松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辨证特点.方法采用5级记分法对124例2型糖尿病伴常见慢性并发症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分,按气虚、阴虚、阳虚、血瘀、痰湿5个证候类型判定证型归属.结果各证候频次顺序为阴虚证>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痰湿证,其中阴虚、血瘀>50%.辨证分型以虚实夹杂证居多(80.5%),位于前3位的证型是阴阳两虚血瘀(17.7%)、气阴两虚血瘀(16.9%)、阴虚血瘀(16.9%).不同病程组间辨证分型构成有显著性差异(P<o.05).病程<5年以下组以典型症状起病者明显减少(39.1%),但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增高(分别为63.0%和87.0%).结论现阶段2型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的辨证分型以虚实夹杂证为主,阴虚、血瘀证候贯穿于病程始终.

  • 通络驻景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欢;杨婧;雷晓琴;郝云;赵天一

    目的 观察通络驻景丸对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NPDR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7例54只眼,对照组27例54只眼,2组均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分别予口服通络驻景丸,一次3 g,每日3次;羟苯磺酸钙分散片,一次0.5 g,每日3次,疗程16周.通过ET-DRS视力表、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微血管瘤、出血、渗出、血管渗漏及无灌注区等眼底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价通络驻景丸的疗效;通过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检查,评价通络驻景丸的安全性.结果 2组各脱失2例患者.治疗前糖尿病相关的常规全身检查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视力评分(ETDRS视力表):治疗前,治疗组34.64±7.78,对照组32.34±8.13;治疗后,治疗组44.62±6.33,对照组43.38±6.94.2组治疗后视力评分均有提高(P<0.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底体征疗效:治疗组显效16只眼(32%),有效26只眼(52%),稳定8只眼(16%),恶化0只眼(0%),总有效率84%.对照组25例(50只眼),显效11只眼(22%),有效21只眼(42%),稳定12只眼(24%),恶化6只眼(12%),总有效率64%,治疗组好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验,Z=-2.212,P=0.027).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显效9例(36%),有效13例(52%),无效3例(12%),总有效率88%.对照组25例,显效5例(20%),有效9例(36%),无效11例(44%),总有效率56%.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检验,Z=-2.245,P=0.025).治疗观察期间,患者内科情况稳定.结论 通络驻景丸可控制或改善NPDR患者视力、眼底体征及自觉症状,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恶化.

  • 中药对不同证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作者:路明;韦企平;宫晓红;孙艳红;苏艳;曹京源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指视神经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特发性眼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分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后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本文总结了4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采用中医联合用药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证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治疗对策.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40例56只眼,男20例,女20例;单眼24例,双眼1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52.0±9.7)岁;病程短5 d,长2年.就诊时视盘仍水肿者17只眼,视盘局限变淡或不均匀变浅者13只眼.全视盘变淡苍白者26只眼,40例中有29例(73%)伴有不同程度全身疾病,包括高血压病9例,脑血管病7例,糖尿病5例,心血管病2例,肾病,颈椎病,高粘血糖症,低血压脑外伤及高度近视各1例.

  • 罗玲从阴虚血瘀辨治晚期恶性肿瘤经验举隅

    作者:周竞峥;刘勇;付玲

    罗玲系重庆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医内科),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30余年,临床专长于肺系疾病、中医肿瘤和中医急症的辨证施治.根据在热病研究中的启发及自身长期的临床观察,认为阴虚血瘀证广泛存在于恶性疾病中,尤其是恶性肿瘤晚期,阴虚与血瘀相互促进,形成恶性进展,严重影响疾病的预后,对阴虚与血瘀相互关系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创立养阴填精化瘀法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肿瘤的预后.现将罗玲主任中医师以“阴虚血瘀”辨治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颜乾麟治疗颤证经验举隅

    作者:

    颜乾麟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承习家传,悉心揣度,勤奋耕读,深研奥旨,临证善用经方,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见其多从阴虚血瘀来论治颤证,屡用屡效,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 自拟降糖止汗方配合耳穴埋籽治疗糖尿病汗证1例

    作者:左莹莹;刘爱华;蒋会琴

    糖尿病多汗症是因长期高血糖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汗腺分泌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并发症.中医病机可因消渴病日久,气阴耗伤,营卫不和,血行无力,瘀血内生,津行脉外而见汗出.治疗可予以调节营卫,益气养阴,化瘀止汗,笔者采用自拟降糖止汗方配合耳穴埋籽治疗糖尿病汗证1例效果显著.

  • 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作者:张桂静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5g/次,2次/d,随餐服用,每周增加0.5g,逐渐加至2g/d,大剂量≤2.55g/d,随三餐分次服用;硫辛酸,0.45g/次,1次/d.治疗组30例气虚血瘀:当归、黄芪各30g,川牛膝25g,木瓜20g,穿山甲、红花各15g;阴虚血瘀:芍药30g,川牛膝、地黄热20g,当归15g,甘草6g;痰瘀互结:黄芪30g,薏苡仁25g,赤芍20g,枳壳、川芎各18g,半夏法、桂枝各15g,甘草6g;肝肾亏虚:龟板、当归各30g,地黄熟、黄柏、白芍各20g,牛膝25g,知母18g,锁阳15g,水煎400mL,1剂/d, 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 TCSS评分、震动感觉阈值、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比较、震动感觉阈值两组均有改善(P<0.05, 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中医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概况

    作者:张颖;张明雪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因多与素体阴虚、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因素相关,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证型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五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滋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温阳活络.

  • 黄文政真武汤治疗水肿(阴水)验案1则

    作者:徐瑶琪;赵菁莉

    黄文政教授认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运、肾失开阖,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发为水肿,善用经方治疗,以真武汤加减辨证治疗水肿(阴水),温补肾阳为主,临证注重药物比例及配伍,配合养阴、化气利水、活血通络等行气活血,通利水湿,水肿自除.黄师运用真武汤不拘原文,究其本质,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病史,其本于肾阳虚弱,其标在水湿内聚,兼有阴虚血瘀,化裁真武汤,温肾阳治其本,配合养阴、化气利水、活血通络等药物,使气行则无滞,血活则无瘀,以达通利水湿,温肾利水,益气活血养阴之效.

  • 三合汤、四合汤辨治胃脘痛

    作者:刘毅;张卓

    胃脘痛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诸多原因所致,初病多以实证为主,不通则痛为其共有病机,临床常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等.三合汤以良附丸、百合乌药汤、丹参饮3方组合,调理肝、脾、胃气机为主,兼以活血止痛,治疗心腹诸痛.加失笑散即成四合汤,四方同用,集理气调中、和胃醒脾、补血活血、化瘀止痛、温阳散寒、清热解郁等药于一炉,治疗久治不愈胃脘痛,疗效显著.三合汤、四合汤水煎后再次浓缩,以成人100mL/次,300mL左右/d,疗效更佳.临床当以方内加减、不增新药为佳;确需方外加减,也不可过多,喧宾夺主;“治胃病药多服亦伤胃”,服本方时应暂停其他胃药.附胃脘痛(阳虚血瘀,兼有阴虚气滞;阴虚血瘀,兼阳虚肝郁;慢性浅表性胃炎)验案二则.

  • 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64例

    作者:马武开;王莹;姚血明;唐芳;黄颖;钟琴;安阳;刘正奇

    [目的]观察以舌象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方法]将64例干燥综合征以舌质舌苔为主要辨证依据,分型治疗.阴虚内热清热生津汤治之,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八珍汤加减,阴虚血瘀应用活血生津汤,脾虚湿阻选择健脾生津汤.每日1剂,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50%.疗效由高到低依次为阴虚血瘀型、阴虚内热型、脾虚湿阻型和气阴两虚型,各证型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生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P<0.01).[结论]从舌象辨证分型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满意,抓住辨证核心,以舌辩证,易于掌握,准确无误,值得推广.

  • 阴虚血瘀的病机及临床辨证运用探讨

    作者:汤朝晖;严石林;严俨;林辰青;贾淑红

    论述了阴虚可因血液黏滞、脉管失养、推动无力、虚火煎熬等原因形成血瘀的病机,并介绍在辨治中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萎缩性胃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冠心病、精液黏稠不液化等多种慢性疑难病中的运用.

  • 丹桔颗粒治疗阴虚血瘀型代谢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

    目的:观察丹桔颗粒治疗阴虚血瘀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根据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情况给予相应的西药治疗,并酌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丹桔颗粒(丹参、橘皮、何首乌、决明子、山楂)治疗.各组以30 d为1疗程.结果:丹桔颗粒治疗阴虚血瘀型代谢综合征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丹桔颗粒治疗阴虚血瘀型代谢综合征有明显疗效.

  • 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联合改良DCF方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作者:徐力;许斌

    目的:在首次化疗前2周及化疗期间给予中药干预配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并与单纯化疗相比,验证我们提出的“中医药化疗前干预治疗”的概念,寻找中医药参与化疗佳时机,以提高胃癌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随机将中晚期胃癌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加改良DCF方案)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改良DCF方案)30例,观察2组生活质量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生活质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在提前干预前提下健脾益气养阴活血方可以改善胃癌患者化疗后脾胃气虚、阴虚血瘀证的症状,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纯化疗.

  • 叶柏治疗阴虚血瘀型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

    作者:刘乐;叶柏

    贲门失弛缓症属中医“噎膈”范畴,文章主要通过典型病例,介绍叶柏教授运用中医治疗阴虚血瘀型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

  • 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王剑波;薛晶晶;陈薇薇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阴虚血瘀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根据便秘临床评分量表(C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及中医证候评分表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SS、PAC-QOL及中医证候评分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中口干舌燥、口渴喜饮及大便干结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中气短、乏力、神疲、刺痛、肌肤甲错、痛有定处、腰膝酸软及五心烦热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便秘的有效方法。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