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崔公让“从瘀论治”观点治疗红斑性肢痛症

    作者:李静静;马立人;杜萌萌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多见.本病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红斑性肢痛症较常见.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患者极为痛苦,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崔公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总结,“从瘀论治”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红斑肢痛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病提供了新途径.

  • 周少虎教授从瘀论治阴茎硬结症的经验

    作者:林进福;周少虎;翁治委;陆泽楷;邓宇飞

    阴茎硬结症,临床发病率并不高,多发于中年男性的一种良性病变.阴茎硬结症一般无特殊不适,当阴茎勃起时可有疼痛及阴茎弯曲,严重者可有性交困难与阳痿等症.周少虎教授长期从事男科临床,医术精湛,倡导"男科病从瘀论治"学说.认为阴茎硬结证多属血瘀阻滞为患,治疗当以活血通络、化瘀散结为主,并提出"辛润化瘀通络"的治法.自拟"化瘀消结汤"治疗气滞血瘀所致阴茎硬结症,疗效满意.

  • 从瘀论治痹证

    作者:张凯;范为民;胡怡芳;李艳

    痹证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感染性风湿病、代谢与内分泌疾病伴发的风湿性疾病相类似[1].中医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进步,对于痹证的病因病机及论治已有深刻认识.早在《素问·痹论》就有“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论述.可见风、寒、湿三邪的侵人人体乃是痹证发病的病因.《素问·痹论》曰:“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于疏故不通”.清代名医叶天士云:“大凡经主气,以络主血,久病血瘀.”据《血证论》记载:“血瘀积久,亦能化为痰水.”由此可见,痹证日久,其必有瘀.现就从瘀论治痹证作一浅析.

  • 试论从瘀论治小儿肺系疾病

    作者:宋惠霄;吴金勇;袭雷鸣

    肺常不足是小儿易患肺系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又是小儿肺系疾病易见瘀血证的主要原因,且瘀血与痰浊同为肺系疾病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故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已被临床所广泛应用且取得显著疗效.

  • 顽固性呃逆从瘀论治

    作者:秦绍爱

    顽固性呃逆,病因较复杂,大多发生在急慢性病的严重阶段及手术外伤后,用西药治疗多少效或无效。笔者遵从王清任《医林改错》呃逆一证,由血府血瘀所致之说,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常获佳效,兹浅谈体会如下: 1 病因病机 呃逆的病因较复杂,首先须分清虚实寒热。实乃由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所致;虚……

  • 从“脾色必黄 瘀热以行”论黄疸从瘀论治

    作者:张梅香

    黄疸的辨证,临床多以阳黄、阴黄、急黄来论治,治疗上多以清热利湿或者是温化寒湿为主,然临床黄疸病多有瘀阻的病机,本文从《金匮要略》“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说开去,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医学的研究,阐述从瘀论治黄疸的理论,希望能给临床工作者一些启迪.

  • 张学文从瘀论治眩晕经验探析

    作者:周海哲;李军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医家多从痰、从虚、从肝风论治.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从医五十余载,认为眩晕是多种病机兼夹出现,并以夹瘀居多,因瘀血不去,新血难生,且瘀阻脉道,致清窍失养而引起眩晕.现介绍典型病案如下.

  • 从瘀论治2型糖尿病理论探讨

    作者:许祥云

    江映红主任对中医经典理论用心钻研,尤擅长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提出2型糖尿病中医从瘀论治理论,且应用于临床多获良效.现将其从瘀论治理论阐述如下.

  • 从瘀论治糖尿病肾病

    作者:方水林

    糖尿病肾病指合并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的病变,多见于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本病属祖国医学"消渴"、"水肿"等范畴,病机属多虚、多瘀.笔者以活血化瘀行水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38例,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莫旭威;王彬;李海松;党进;韩亮

    慢性前列腺炎以其病因复杂、症状繁多、疗效欠佳的特点困扰着医生和患者。目前,现代医学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治疗,而中医药治疗有较好疗效。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关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研究,对慢性前列腺炎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望能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 翁维良"百病皆瘀"学术思想探讨

    作者:郭明冬;李秋艳;翁维良

    翁维良主任医师一直致力于活血化瘀与血瘀证的研究与应用,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倡导"百病皆瘀"的学术思想,并将其作为论病治病的主要思想予以贯彻,在临床上坚持从瘀论治百病,效果显著.现就其"百病皆瘀"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

  • 从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作者:徐树楠;张再康

    高血压病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则以滋阴潜阳、平肝熄风、豁痰化浊等为常规法则.随着有关高血压病中西医研究的进展,有的学者认为脉络瘀阻、血供失调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活血化瘀的新治法.但只限于活血方药的临床应用,鲜有致瘀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活血化瘀的角度论述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途径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张亚强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作者:宋竖旗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属中医"淋"、"精浊"、"白浊"等范畴.张亚强教授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家刘猷枋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30年来一直致力于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临床和基础理论研究,对该病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垂诊,受益匪浅,现将导师经验介绍如下.

  • 慢性荨麻疹从瘀论治浅析

    作者:孙广裕

    纵观前人所论慢性荨麻疹之病因、病机、治疗之法,多归结为气血不足,血虚受风,脾肺两虚等.然本病迁延日久,由"瘀"所致者为数甚多.从生理、病理的角度阐明了慢性荨麻疹之发病具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特征,与中医学之"瘀"相吻合,其主要病理为瘀血阻络、肌肤失养,虚损乃血瘀之变.再从慢性荨麻疹的具体临床表现,找出血瘀为患的特点.并以药理学理论阐述了活血化瘀类药物、方剂对本病的治疗作用且举例说明之.后介绍了从瘀论治的体会,从而证明慢性荨麻疹从瘀论治是行之有效的,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整体现.

  • 浅谈国医大师治疗青光眼之经验

    作者:王义勉;张文科;邵亚军

    青光眼是一种发病迅速、危害性大、随时可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特征以眼内压间断或持续性升高的水平超过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减退,失明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在急性发作期24~48h即可完全失明.目前,尚无预防青光眼发生的方法,但可采取某些措施减轻其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延缓盲目的发生[1].本病类似于中医"五风内障"(即青、绿、乌、黄、黑五风),多由郁、风、火、痰、瘀、虚等病因导致气血失和、气机阻滞、目中玄府闭塞、神水积滞而致.考究我国诸国医大师治疗此疾之经验,现归纳如下.

  • 傅汝林从瘀论治血液系统肿瘤经验

    作者:罗莉;柯龙珠;王定雪;王镜辉;唐东昕;傅汝林

    探讨总结傅汝林教授从瘀论治血液系统肿瘤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傅汝淋认为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瘀血阻滞密不可分,活血化瘀是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可以有多方面瘀血阻滞的临床表现,所以活血化瘀尤显重要.临床辩证用药、据证加减,注重滋阴养血、滋补肝肾、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活血化瘀.

  • 试论王清任"顽病从瘀论治”

    作者:胡廉君;韩春生;张纾难

    通过总结<医林改错>中"泄泻、呃逆、心悸、不寐等常见病 ,在久治乏效的情况下从血瘀论治的经验,提炼出王清任顽病从瘀论治的思想,并用久病入络理论诠释、强调顽症痼疾在久治不效的前提下,不论有无血瘀征象,皆可试从血瘀论治.

    关键词: 顽病多瘀 从瘀论治
  • 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诱发2型糖尿病病机论治浅析

    作者:梁家(馬来);王秀芳

    提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诱发2型糖尿病的诱因是肥胖.气虚血瘀是其病理基础,证属正虚邪实,益气破瘀是其治疗大法.因致病多端,常多种方法配合治疗.滋肾健脾,化湿醒脾开窍是常佐方法.

  • 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30例

    作者:王宝成;景丽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3.15±2.66)分]较对照组[(5.27±3.75)分]更低(P 驥0.05)。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驥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并电针综合疗法从瘀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活血化瘀、补肾理气、通络止痛、软坚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声生主任医师临证妙用三七从瘀论治脾胃疾病举隅

    作者:吴兵;张声生

    导师张声生主任医师,治学严谨,临证二十余载,善于脾胃疾病的诊治.吾有幸侍诊张师于左右,深受启迪.张师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脾虚、脾湿、肝郁均可导致血瘀,且二者五行相克,关系密切,故其对于脾胃疾病的辨证,除从脾虚湿阻、肝郁气滞等论治外,往往还从瘀论治脾胃疾病.现将其临证妙用三七,从瘀论治脾胃疾病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99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