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逍生散颗粒剂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郝晓凤;谢立科;唐由之;张志芳;肖文峥;侯乐;谢万坤;秦睿;张京;杨莉梅

    目的 研究逍生散颗粒剂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诊断为干眼病的80例患者,男性31例,女性49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逍生散颗粒剂治疗,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眼表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2.9±0.7)、干眼仪等级(2.6±0.5),均低于对照组,SchimerⅠ评分(6.8±2.9)mm、泪膜破裂时间BUT(5.2±0.9)秒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荧光素染色FL评分(2.1±0.8)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逍生散颗粒剂可明显改善干眼病患者的眼表症状,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人工泪液,且稳定持久.

  •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热伤阴型干眼症临床观察

    作者:王栋

    目的 探讨三仁汤加减方治疗湿热伤阴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湿热伤阴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0.1%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滴眼,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另给予三仁汤加减方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改变情况.结果 2组连续用药1个月后,BUT、SIt、FL评分好于治疗前,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仁汤在改善湿热伤阴型干眼患者的自觉症状,促进患者自身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疗效较单纯局部使用人工泪液更确切,为临床治疗这一疾病提供新的有效方剂.

  • 干眼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

    干眼是临床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流泪、异物感以及视物模糊、视力疲劳等.目前干眼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干眼动物模型主要是病理模型,且以西医指标为主.基于对干眼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分析及对其现有动物模型的大量实验研究,形成了如下干眼动物模型制备规范(草案),为该模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导气针刺法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谢汶璋;曾亮;陶颖;周映帆;赵冉;黄馨云;侯文光;张仁;宗蕾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对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60眼).两组均穴取上睛明、下睛明、瞳子髎、攒竹、风池、合谷、三阴交、太溪、太冲,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髎电针穴取双侧瞳子、攒竹,每次留针30 min.1周治疗3次,治疗1个月,共12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症状积分、BUT、SⅠT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01),观察组在改善眼部症状积分和SIT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在改善BUT及V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52/60),优于对照组的73.3%(44/60,P<0.05).结论:常规电针治疗及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对干眼症均有疗效,且导气针刺法加电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常规电针.

  • "进火补"针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

    作者:薛研;赵耀东;颉瑞萍;元永金;马雪娇;张国晓;赵成珍

    目的:探讨"进火补"针刺法与检转补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5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主穴选取攒竹、丝竹空、太阳、风池,配穴为膻中、三阴交、太溪、太冲.观察组采用"进火补"针法,对照组采用捻转补法治疗.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部症状积分、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并比较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为80.8%(2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4/28),对照组为61.5%(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眼部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量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进火补"法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 LASIK术后干眼症和泪膜破裂时间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张淑琴;陈章娣;汤秀容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的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BUT),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双眼屈光度相近的近视患者168例,随机将左右眼角膜瓣蒂部置于角膜上方或颞侧,再进行常规LASIK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及3月时询问干眼症状,检测泪膜破裂时间.结果 干涩感:在术后1周时,上方蒂组的干涩感明显严重于颞侧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异物感:两组间在术后1周和1月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灼烧感:两组间在术后1周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25).泪膜破裂时间:在术后所有时间点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颞侧蒂角膜瓣可保持较高的角膜敏感度,部分缓解干眼症.术后加强护理,可促进手术取得佳效果.

  • 潇莱威应用于糖尿病性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勇

    目的:探讨潇莱威滴眼液在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损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角膜上皮损伤分组对照观察.结果:潇莱威滴眼液应用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潇莱威滴眼液对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损伤的愈合与修复有明显效果.对干眼症患者可预防应用.

  • 环孢霉素A在治疗重症干眼中的意义

    作者:姚桂娟

    目的 探析环孢霉素A在重症干眼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重症干眼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双眼患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6例(92眼).参照组予以单纯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实验组加用环孢霉素A治疗,对比二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泪液分泌值、泪膜破裂时间均大于参照组,实验组泪河弯曲面的曲率半径超过0.2 mm的占比高于参照组,泪膜干涉成像分级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环孢霉素A治疗重症干眼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屈光性角膜术后的干眼症

    作者:接英;潘志强

    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屈光性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屈光不正的主要手术,但术后可导致干眼症,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病变,Schirmer泪液检查和泪膜破裂时间异常.其主要原因为角膜知觉下降,从而导致泪液反射性分泌减少.术后干眼症可持续数周至一年,导致伤口愈合减慢,影响视力,但多为暂时性,可用人工泪液或泪小点栓塞进行治疗.

  • 非侵入性泪膜功能检查在干眼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作者:梁庆丰;姚卫兰;张阳;王智群;Antoine Labbe

    目的 采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分析干眼患者泪膜功能及首发破裂部位的分布情况.设计 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3年7-9月在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干眼患者51例(51眼)及对照组86例(86眼).方法 对受检者进行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问卷调查,使用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进行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NITBUT)及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测定.分析干眼组及对照组OSDI评分、首发泪膜破裂时间(the first NITBUT,NIT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the average NITBUT,NITBUTav)及泪河高度差异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角膜中心点为圆心,1 mm间距将角膜划分为1~8环,并以横、纵坐标为界划分为四个象限,这样将角膜划分为29个区域.分析每位受检者首次泪膜破裂的部位,并比较分析两组受检者组间差异.主要指标 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泪河高度及泪膜破裂首发部位.结果 干眼组与对照组OSDI分值、NITBUTf及NITBUTav分别为(31.41±14.20)分和(4.80±7.40)分,(3.99±0.61)s和(8.90±3.51)s,(7.54±3.11)s和(11.76±4.30)s (P=0.000,0.000,0.016),两组泪河高度分别为(0.22±0.098)mm和(0.25±0.096)mm(P=0.217).OSDI评分与NITBUTf、NITBUTav呈线性负相关(r=-0.760、-0.490,P均=0.000),NITBUTf与NITBUTav呈线性正相关(r=0.671,P=0.000),泪河高度与OSDI评分、NITBUTf、NITBUTav均无相关性(P均>0.05).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主要分布在2~5环(分别占73.08%、75.42%);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在不同环间出现的概率,两组受试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897、30.017,P=0.031、0.000).以四个象限为分区单位,干眼组及对照组泪膜破裂首发部位出现概率均无统计学意义(x2=2.103、5.186,P=0.551、0.159).结论 Oculus四代角膜地形图仪能客观地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及破裂部位;泪膜破裂时间与患者主诉症状即OSDI评分具有较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干眼患者泪膜破裂首发部位以瞳孔区角膜处发生的概率高.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杨阳;何阳

    目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患者多有干眼症状,导致这些变化的机制并不很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和探讨LASIK对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oria2自动板层刀,鹰视准分子激光仪,对65例(130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男34例(68只眼),女31例(62只眼),年龄18~42岁,观察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的干眼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Ⅰ)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变化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16.9%患者(22/96)有干眼症状,术后1天、1周和1个月分别是94.6%(123/120);80%(104/130);58.4%(76/123)的患者有干眼症状明显加重,1个月接近术前水平;术后1天泪液分泌量增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周泪液分泌量减少,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1个月泪液分泌量较术前无明显减少,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1天、1周、1个月和BUT均较术前缩短(P<0.05).结论:LASIK对泪膜的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术后常导致干眼症状的发生,其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术前行泪液分泌(Schirmer试验Ⅰ)、泪膜破裂试验BUT等检查排除干眼症状,术后使用人工泪液对LASIK患者是有益的.

  • 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秋良

    目的:观察白内障手术后干眼发生情况。方法对白内障52例(63眼)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进行眼部检查,对比手术前术后视觉功能、泪膜破裂时间和泪液分泌试验检查情况。结果白内障手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但术后患者眼痛加重,术后van Bijsterveld评分较术前增加,0.88±0.97对0.46±0.12,t=63,P=0.03。术后泪膜破裂时间较术前缩短(5.83±2.17)s对(9.88±0.27)s,t=63,P=0.02。术后泪液分泌试验Ⅰ结果较术前缩少,(5.96±2.64)mm对(9.86±5.59)mm,t=63,P=0.02。结论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状和体征明显,术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441例干眼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欧阳忠;梁燕;邓勇峥;刘继华;谢紫斌;姚伟彪;龙伟芳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但易误诊.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提高此疾病的诊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本院门诊干眼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中药润目灵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凯;王育良;黄晶晶;王友法

    目的 观察中药润目灵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75例随机分为润目灵(37例)和安慰剂(38例)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润目灵组治疗后泪流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眼干症状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润目灵与安慰剂组比较,2组增加泪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润目灵组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改善眼干症状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润目灵组治疗干眼症的疗效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润目灵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和缓解眼干的作用,对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中药熏蒸治疗白内障手术相关性干眼的临床研究

    作者:明静;周剑;刘昕妍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的临床疗效,为术后干眼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丰富中医外治法在眼科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为中药熏蒸+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照组为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14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客观指标和主观症状评分,评价在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方面的疗效.结果 终纳入并完成研究47例,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两组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评分在治疗前后进行对比,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在泪液分泌量(Schirmer)、角膜荧光素染色(FL)、主观症状评分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泪膜破裂时间(BUT)方面,P<O.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药熏蒸能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主观症状评分,且在改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药熏蒸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

  • 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的研究

    作者:金姬;陈丽红;刘秀伦;金岗生;楼善贤;方逢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泪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100例(20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病程将其分为A、B、C 3个组:A组患者病程<5年、B组患者病程5~9年、C组患者病程≥10年;80例(160只眼)无糖尿病者设为对照组;观察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及Schirmer试验.对糖尿病组及对照组各20只眼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结果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短(u=12.60,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细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χ2=71.370,P<0.01),两组Schirmer试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B、C组泪膜破裂时间较A组短(q=6.72,7.57;P<0.01).A、B、C 3个组比较,角膜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5年的患者中,女性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尤其病程为5~9年者,差异有显著意义(χ2=5.171,P<0.05).糖尿病组泪膜破裂时间与女性年龄呈负相关.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糖尿病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异常较多.糖尿病患者的泪膜功能较差,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角膜荧光素染色,结膜杯状细胞数减少.结论糖尿病患者是干眼症的易患人群;糖尿病患者常规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引起的角膜病变.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眼科常规检查.

  •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致双眼角膜穿孔一例

    作者:马燕;李明武;何燕玲;姜燕荣

    患者男性,32岁.4个月前双眼无明显诱因出现干涩,就诊于我院,查体发现双眼眼表干燥,双眼泪膜破裂时间2 s,泪液基础分泌右眼0.4 mm/min,左眼1 mm/min,反射性分泌右眼0.6 mm/min,左眼3 mm/min,诊断为"双眼干眼症",予人工泪液点眼后无明显好转.1个月前于我院复诊,检查发现双眼角膜溃疡,予"氧氟沙星眼膏、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对症处理后稍有好转.10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左眼异物感,就诊于我院,检查发现双眼角膜溃疡加重,加用糖皮质激素、抗菌、抗病毒、散瞳治疗未有明显好转.2009年12月18日于我院门诊复查,检查发现"右眼角膜溃疡,左眼角膜穿孔"急收入院.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液成分的研究

    作者:何洪林;张丰菊;解聪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各方面的研究日趋完善.国内外对其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报道较多.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及LASIK术后患者Shirmer试验及泪膜破裂时间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其中PRK术后患者泪液中IgA、IgG、IgM含量均较术前降低,同时伴有泪液其他成分的改变,使泪膜形成受到影响,导致角膜正常泪液环境发生变化.而LASIK术后泪液成分的变化目前国内外少有报道.本研究对LASIK手术前后患者泪液的成分进行定量检测,探讨LASIK手术对泪液成分的影响.

  •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泪河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林晨;翁景宁

    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等,但是均存在可重复性差、具有侵入性及敏感度不高等缺陷[1].泪河(tear meniscus)的检查有助于干眼症的诊断,但是传统的泪河检查方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视频泪河测量仪(videomeniscometer)可以定量化测量泪河,其检测指标准确性较高,但是因其设备未广泛进入市场,所以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2].

  • 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症相关指标变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苗晓晴;黄祖烽;杨筱曦

    目的:了解糖尿病( DM )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干眼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期间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80例(80只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It)及泪膜破裂时间( BUT)检测,均在正常范围;患者除视物模糊外,无其他主观不适。按是否患合并DM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8例(38只眼)和对照组42例(42只眼)。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It和BUT变化值以均数±标准差( xˉ±s)的形式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 SIt 平均值分别为(10.58±0.89)mm、(6.08±0.63)mm及(9.63±1.03)mm,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3,4.31;P1<0.05)。实验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BUT平均值分别为(9.40±1.21)s、(4.88±1.90)s及(7.79±1.22)s,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7,5.78;P1<0.05)。对照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SIt平均值分别为(11.02±0.87) mm、(8.52±1.11)mm及(10.14±0.95)mm,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9,4.42;P2<0.05)。对照组术前3 d、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BUT平均值分别为(9.60±0.73)s、(5.17±0.44)s及(7.83±0.73)s,术后1周及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68,11.11;P2<0.05)。术后1周实验组SIt下降(4.50±1.03)mm,对照组下降(2.50±0.94)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P<0.05)。术后1周实验组BUT下降(4.60±1.68)s,对照组下降(4.43±0.83)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SIt下降(0.95±0.61)mm,对照组SIt下降(0.88±0.59)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9,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BUT下降(1.69±0.75)s,对照组下降(1.76±0.58)s,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均出现干眼症症状,如干涩感、异物感、畏光烧灼感、痒感、眼红、视疲劳、视物模糊及视力波动等症状。部分患者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可见角膜上皮散在均匀分布的近圆形干燥斑。术后3个月干眼症症状逐渐消退,角膜荧光素染色(-),干燥斑消失。结论 DM会影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早期眼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远期干眼症相关指标无明显影响。

197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