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芒针透刺抗急性脊髓损伤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

    作者:陈荣良;全仁夫;许世超;倪月明;郑宣;谢尚举

    目的:观察芒针透刺对急性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芒针透刺促进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和调节位点.方法:纯种健康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芒针透刺组、芒针+LY 294002组、芒针+PD 98059组,每组16只.采用Allen's法制备兔脊髓损伤模型.各治疗组均给予芒针透刺“秩边”“水道”“气海”“中极”,每日1次,共3次;芒针+LY 294002组及芒针+PD 98059组于造模前1h分别蛛网膜下腔穿刺给予抑制剂LY 294002(10 μg,20 μL)、PD 98059(3 μg,20μL).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在脊髓的磷酸化(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p-Akt和p-ERK1/2、细胞色素C(Cyt C)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HE染色及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碎裂、结构紊乱、神经细胞凋亡较多,芒针透刺能减轻脊髓损伤,芒针透刺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组织中p-Akt和p-ERK1/2蛋白明显下降,而Cyt C和Caspase-3的表达增多(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芒针透刺促进了p-Akt、p-ERK1/2的表达,减少了Cyt C和Caspase-3在脊髓中的表达水平(均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增多(P<0.05),芒针透刺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NF-α的含量降低(P<0.05).而使用了LY 294002或PD 98059的两组均抑制了芒针对上述指标的调节作用,与芒针透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通过细胞外和细胞内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发挥了保护受损脊髓组织的作用.

  • 电针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瑞;郭丽红;殷媛;陈天帷;马文珠

    目的:观察电针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取8只做为正常组,其余大鼠采用鸡Ⅱ型胶原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制备RA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其中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和电针组,每组8只.电针组每日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和"昆仑"穴,30 min/次,连续治疗10 d.泼尼松组每日灌胃醋酸泼尼松龙0.1 mL/10 g.分别在造模前后和治疗结束后测量大鼠左踝关节直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TNF-α、IL-1β和ICAM-1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踝直径和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经电针和泼尼松治疗后的大鼠踝直径和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含量均降低(P<0.05);电针组与泼尼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RA大鼠具有治疗作用,有效减少血清TNF-α、IL-1β和ICAM-1的分泌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十二指肠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泓;王珍珍;张雨辰;杨璐佳;邓石峰;艾坤;张志萍

    目的: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模型大鼠的小肠经经合穴“小海”、下合穴“下巨虚”对其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十二指肠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 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治内府”中“合”穴的相对特异性.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海组、下巨虚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臀部皮下注射10%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小海组电针“小海”穴,下巨虚组电针“下巨虚”穴,每次30 min,每天1次,治疗10 d.肉眼观察大鼠十二指肠溃疡情况并评分,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评分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评分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的血清TNF-α含量较空白组增高(P<0.01),小海组、下巨虚组的血清TNF-α低于模型组(P<0.01),且下巨虚组低于小海组(P<0.01);模型组十二指肠组织中HMGB 1表达高于空白组(P<0.01),下巨虚组十二指肠组织中的HMGB 1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①电针小肠经经合穴、下合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均可产生一定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血清TNF-α或十二指肠组织HMGB 1的表达来发挥抗炎作用的;且较之“小海”穴而言,“下巨虚”穴存在相对特异性.②本结果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中的“合”主要应指下合穴.

  • 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

    作者:程国芳;何宝林;王小伟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三门峡骨科医院骨科收治的72例C型骨盆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前路和(或)后路手术,观察组行(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手术.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前、术后3 d血清TNF-α、TGF-β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TNF-α、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TNF-α、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6%)低于对照组(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Majeed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C型骨盆骨折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对患者的炎性应激较小.

  • 骨感染患者血清TNF-α与IL-6和CRP水平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振威;解金三;陈锋;杨林;张勇;王跃华;徐新立;黄永青

    目的 调查骨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并探讨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6(IL-6)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骨科患者24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感染发生情况、导致感染的相关因素和致病菌及炎症因子指标等进行观察.结果 243例骨科患者发生骨感染的患者32例,骨感染发生率为13.17%;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5株占64.81%,革兰阳性菌15株占27.78%;病程、手术治疗和住院时间是骨科患者骨感染的相关因素(P<0.001);骨感染患者的TNF-α、CRP、IL-12、IL-18、IL-6和IL-8分别为(5.99±1.31) mg/L、(24.11±7.61)、(134.23±43.13)、(253.11±50.12)、(99.24±38.41)和(96.93±40.32)pg/ml均高于未感染患者(P<0.001).结论 骨感染患者的血清TNF-α、CRP及相关临床因子水平会升高,应针对上述临床特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清TSH、TPOAb、IL-18及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倪明燕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during pregnancy,ICP)病情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作为患病组,并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ICP轻度组和ICP重度组,同期收集体检健康的100例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血清TSH、TPOAb、IL-18及TNF-α水平,观察并分析上述血清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病组中的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值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的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水平值均明显高于ICP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得本组研究患者其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水平与ICP病情程度均有着密切联系,且随着ICP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其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水平呈上升趋势,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存在.结论 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水平在ICP患者呈间均明显升高,且随着ICP病情加重其水平逐渐上升,可作为评估ICP患者病情进展的有效指标.

  • 胆瘀方结合熊去氧胆酸片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丽明;李素玉;王延安;郭书爱;闫立娟;段栋时

    目的 探讨胆瘀方结合熊去氧胆酸片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患者疗效、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酶抗体(thyroid peroxisase antibody,TPOAb)、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18,IL-18)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收集在邢台市第九医院就诊的126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片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胆瘀方进行治疗.同期收集体检健康的100例妊娠孕妇作为健康组,检测2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血清TSH、TPOAb、IL-18及TNF-α水平,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SH、TPOAb、IL-18和TNF-α值均有明显改善,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TSH、TPOAb、IL-18及TNF-α水平,提高患者疗效,对母婴结局具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 血清TNF-α、IL-6、IL-8、IL-10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锦;郭瑞雪;王金虎

    目的: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其中轻症组50例,重症组40例;10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及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的各因子浓度。结果对照组与肺炎组治疗前血清中TNF-α、IL-6、IL-8和IL-10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轻症组与重症组血清中IL-10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NF-α、IL-6及IL-8浓度均显著低于重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和IL-10指标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同MPP病情程度有着密切关系,能够作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指标。

  • 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 TNF-α、hs-CRP 水平的影响

    作者:于春丽;吴香梅;金怡;王楠;宋岳涵;宋闰宇;程鹏玲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血清 TNF-α及 hs-CRP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生长抑素联合抗生素用于急性胆囊炎家兔治疗对血清TNF-α和CRP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喻霜

    目的 通过创建急性胆囊炎家兔模型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LRP)的影响,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60只实验室培养的家兔作为研究对象,创建急性胆囊炎家兔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头孢唑林钠和甲硝锉静脉注射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皮下注射,对照组仅给予头孢唑林钠和甲硝锉静脉注射,空白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对比观察3组血清TNF-α和CRP的浓度.结果 治疗5d后观察组家兔血清CRP的浓度为(19.32±2.44)mg/L,空白对照组CRP浓度为(84.67±5.62) mg/L,对照组CRP浓度为(64.72±4.81) mg/L.观察组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而空白对照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兔血清TNF-α的浓度为(436.33±34.76) pg/ml,对照组家兔TNF-α的浓度为(847.23±53.43) pg/ml,空白对照组家兔TNF-a的浓度为(785.23±66.83)pg/ml.观察组家兔TNF-α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家兔胆囊形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家兔生长抑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血清TNF-α和CRP具有显著影响,可以有效降低TNF-α和CRP的浓度,减轻胆囊的炎性反应,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 复方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的影响

    作者:古彩喆;卢进发;赵玉红;李洵

    急性重胰腺炎( SAP )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多由胆管疾患、酒精、感染、外伤引起,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变理变化的深入了解,对其治疗已有较为明确的意义,研究表明中药辅助治疗能显著缩短SAP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明显降低病死率[1],研究显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等炎性介质的释放在SAP出现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并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起者十分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复方大承气汤对SAP患者血清TNF-α、LI-10影响及其对SAP治疗的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清TNF-α的影响

    作者:王仁

    目的:探索中医方剂定喘汤加减结合西医对症治疗对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TNF-α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哮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给予西医对症治疗外加用七味都气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7%.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TNF-α均降低(P<0.05),血清白介素-10升高(P<0.05),且观察组白介素-6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白介素-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哮喘患者体内TNF-α、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且治疗作用亦十分突出,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DU模型大鼠ChAT及α7 nAchR的影响

    作者:邓石峰;许明;倪伟;张雨辰;杨璐佳;张泓

    目的: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模型大鼠小海、下巨虚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及十二指肠组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euronal acetylcholine receptorsα7,α7 nAchR)等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治内府”中“合”穴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小海组(C组)和下巨虚组(D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臀部皮下部注射10%盐酸半胱胺建立大鼠DU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电针小海穴,D组电针下巨虚穴。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溃疡并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TNF-α表达,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量大鼠血清中ChAT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α7 nAchR的表达。结果造模后,B组、C组和D组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评分较A组显著增高(均P<0.01),C组、D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均P<0.01),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1)。B组TNF-α表达较A组显著增高(P<0.01),C组、D组TNF-α显著低于B组(均P<0.01),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1)。C组ChAT表达较B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ChAT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且高于C组(P<0.05)。与B组相比,C组和D组α7 nAchR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各组ChAT与α7 nAchR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444,P=0.007)。结论电针小海、下巨虚均能降低DU大鼠血清中十二指肠溃疡评分及TNF-α的表达,升高血清中ChAT与十二指肠组织中α7 nAchR的表达,说明电针对十二指肠溃疡产生治疗作用有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等来实现的,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产生抗炎作用来完成的。D组效果优于C组,提示下巨虚存在相对特异性。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判别分析

    作者:魏嵋;刘鹏;汪静;甘仲霖

    目的:探索慢性乙肝中医证侯的微观辨证体系.方法:选取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严格按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进行中医分型并分组,抽血测定其血浆内毒素(ET)含量、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功能(ALT、AST、11BIL)含量,与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并运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制定判别方程.结果:慢性乙肝各中医证型组血浆ET、血清TNF-α、IL-6及肝功能(ALT、AST、TBlL)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ALT、TBIL、ET、TNF-α、IL-6五项判别能力强、显著性水平高的指标,建立的数学判别模型经回顾性检验,判断正确率为84.6%.结论:ET、ALT、TBIL及TNF-α、IL-6五项指标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有价值的指标.运用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式,为慢性乙肝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0的影响

    作者:张晓峰;徐华平;赵国海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及其对SAP的治疗作用、机制.方法 将4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6、10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并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6、10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0.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O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哮喘患者血清IL-6,TNF-α,IL-10表达变化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探讨

    作者:杨璐瑜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10(IL-6/10)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变化以及与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和体检正常者5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哮喘患者治疗前和后IL-6、IL-8及TNF-a、水平,同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 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BA患者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急性发作期BA患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续期组(P<0.05),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慢性持续组(P<0.05).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IL-6,TNF-α,IL-10的表达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种细胞因子均有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性反应.

  •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雷锋;常青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轻症病毒性脑炎组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组60例,以及60例健康儿童组(保健科体检),对其进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的水平检测,并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组间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重症病毒性脑炎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病毒性脑炎组危重症评分越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水平越高,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7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与病情危重程度相关,对病情判断及评估预后有一定参考意义.

  • 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TLR4mRNA表达、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肝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作者:赵军;刘旭华;陈煜;张晶;丁美;段钟平

    目的 观察急性内毒素性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雌性Wistar大鼠给予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同时腹腔注射,计算动物死亡率及生存时间,动态观察给药后4、8、12 h肝功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肝组织TLR4mRNA表达及病理变化,以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结果 80%大鼠死于急性肝衰竭,平均生存时间15.6 h±1.8 h,病理表现为肝脏大块或亚大块坏死.给药后4、8、12 h血清TNF-α增高含量及肝细胞凋亡均增加,血清TNF-α变化早于肝细胞凋亡指数的增加,肝组织TLR4mRNA的表达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γ=0.709.P=0.000).结论 内毒素通过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TNF-α大量产生,激活炎症级联反应并诱导肝细胞凋亡是内毒素性肝衰竭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阻断肝内外单核吞噬系统TLR4介导的的生理学作用,可能会对内毒素性肝衰竭起到一定防治作用.

  • 马齿苋配方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王华富;桂志红;丁汀;张小如;叶一萍

    目的:观察马齿苋配方颗粒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6(nterleukin 6,IL-6)、血清急性时相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降糖及控制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齿苋配方颗粒(30 g,3次·d-1)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eose,FB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meal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haemoglobin A1c,HbA1c)以及TNF-α、IL-6、CRP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2hPBG、HbAlc分别为(8.80±2.32) mmol· L-1、(7.10±1.66)%,对照组2hPBG、HbAlc分别为(9.88±1.55) mmol·L-、(8.05±1.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TNF-α、IL-6、CRP分别为(18.58±3.05) ng·L-1、(12.57 ±3.98) ng·L-1、(5.47±3.04) ng·L-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R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CRP(P <0.05).结论:马齿苋配方颗粒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 白细胞介素-10对胃癌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作者:马钊;谷军保;鲍学斌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对胃癌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通过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手术后第12周,治疗组小鼠于开始腹腔注射IL-10干预成瘤,10 000 U/次,2次/周,持续到手术后第20周,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手术后第20周处死所有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IL-10、TNF-α、干扰素(IFN)-γ和IL-4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 CD25+、CD3+、CD4+和CD8+水平,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8+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治疗组血清IL-10、TNF-仅、IFN-γ和IL-4水平分别为(28.96±6.35)、(92.15±12.01)、(2.58±0.72)、(10.19±2.56) ng/L.各组血清IL-10、TNF-0α、IFN-γ和I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95、2.273、3.403、5.159,P=0.032、0.026、0.012).治疗组血清IL-10、IFN-γ和IL-4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2.351、2.159、2.235,P=0.015、0.028、0.020),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t=2.159,P=0.028).治疗组CD4+ CD25+、CD3+、CD4+和CD8+分别为5.86±1.02、58.55±20.52、26.17±7.35和15.38±2.55.各组小鼠脾CD4+ CD25+、CD3+、CD4+和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8、2.385、5.056、2.302,P=0.012、0.018、0.000、0.026).治疗组小鼠脾CD4+ CD25+、CD3+显著低于模型组(t=2.302、2.175,P=0.025、0.039),CD4+和CD8+T显著高于模型组(t=2.159、2.285,P=0.033、0.026).治疗组NK细胞和CD8+T细胞的LDH外漏率分别为(172.31±22.69) U/L和(159.78±18.37) U/L.各组NK细胞和CD8+T细胞的LDH外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2、2.595,P=0.038、0.011).治疗组小鼠NK细胞和CD8+T细胞的LDH外漏率显著低于模型组(F=2.356,P=0.025).结论 通过建立小鼠胃癌模型,以IL-10治疗提高其体内IL-10水平,可明显提高血清IFN-γ和IL-4水平,降低TNF-α水平,提高T细胞水平和NK细胞、CD8+T细胞杀伤能力,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3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