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奇的手三里

    作者:李智

    三里穴是上下相对的,在手肘和膝盖处各有一个,在手上称为手三里,在腿上称为足三里,肘下有上、下廉,膝下有上、下巨虚,都是阳明经上的穴位,主治的疾病也大同小异.为什么叫三里呢?先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知道,古人喜欢以天、地、人来代表上、中、下,又根据清浊来划分天和地.脑在上部,喜欢清凉,所以称之为天,如天冲、通天穴等;口喜欢温暖,所以喻为地,如地仓、地阁;人在中间,所以有人中、人迎.在胸腹部也是如此,胸部喜清虚,所以称为天;腹部浊满充实,所以称为地.在四肢上,臂为上肢,为天;腿为下肢,为地.

  • 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经验的追本溯源

    作者:彭增福

    古代医籍中,条口穴从未有主治肩痛的记载,可当代许多针灸医家都对条口穴针刺治疗肩周炎十分推崇.人们是如何发现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呢?它又是如何传播与发展的呢?1 条口穴主治的古今变化条口穴,早见于<黄帝明堂经>,收载于<针灸甲乙经>,位于下巨虚上1寸,足阳明经穴,可主治"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此后,历代医家对其主治略有增减或变化.

  • 关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的下合顺序与主治特异性思考

    作者:程凯;秦卓;王婧;翟丽静

    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均归属于下合穴,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足阳明胃经下肢循行线上,按其在下合穴对应的脏腑来看,自上而下的分布顺序为胃、大肠、小肠.这与现代医学胃、小肠、大肠的消化道生理功能顺序存在明显差异,但却符合三者在解剖位置中由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了进一步证实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的穴位主治特异性与解剖位置有紧密的联系,查阅大量古今文献发现,这3个下合穴的功能主治分别与胃、大肠、小肠确实存在明显相关性,进而提示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排列顺序与所通之腑的解剖位置的排列顺序相关,而这一研究的发现,可有助于探讨解剖定位在认识穴位主治特异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针刺治疗婴幼儿腹泻

    作者:冯莉

    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均双),用1寸毫针快速进针,每穴小幅度提插捻转5s左右,迅速出针。为避免针感后遗症。出针后从足三里向下沿足阳明胃经稍加按摩。治疗36例,结果1次治愈9例,2次治愈18例,3次治愈6例,治愈率91.6%;显效3例,总有效率100%。 体会 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是胃经、大肠经和小肠经的3个下合穴,分别主治本腑腑证。足三里是保健要穴,……

  • 针刺胃肠下合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举隅

    作者:郑鑫焱;宣丽华

    胃肠下合穴指的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足三里,手阳明大肠经的下合穴上巨虚和手太阳小肠经的下合穴巨虚.

  • 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DU模型大鼠ChAT及α7 nAchR的影响

    作者:邓石峰;许明;倪伟;张雨辰;杨璐佳;张泓

    目的: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模型大鼠小海、下巨虚对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血清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 ChAT)及十二指肠组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euronal acetylcholine receptorsα7,α7 nAchR)等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合治内府”中“合”穴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小海组(C组)和下巨虚组(D组),每组10只。于大鼠右臀部皮下部注射10%盐酸半胱胺建立大鼠DU模型,造模成功后,C组电针小海穴,D组电针下巨虚穴。肉眼观察各组大鼠十二指肠组织溃疡并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TNF-α表达,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测量大鼠血清中ChAT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十二指肠组织中α7 nAchR的表达。结果造模后,B组、C组和D组大鼠十二指肠溃疡评分较A组显著增高(均P<0.01),C组、D组评分显著低于B组(均P<0.01),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1)。B组TNF-α表达较A组显著增高(P<0.01),C组、D组TNF-α显著低于B组(均P<0.01),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1)。C组ChAT表达较B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ChAT表达明显高于B组(P<0.01),且高于C组(P<0.05)。与B组相比,C组和D组α7 nAchR表达显著增高(均P<0.01)。各组ChAT与α7 nAchR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444,P=0.007)。结论电针小海、下巨虚均能降低DU大鼠血清中十二指肠溃疡评分及TNF-α的表达,升高血清中ChAT与十二指肠组织中α7 nAchR的表达,说明电针对十二指肠溃疡产生治疗作用有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等来实现的,其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产生抗炎作用来完成的。D组效果优于C组,提示下巨虚存在相对特异性。

  • 电针足三里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肠黏膜保护作用的影响

    作者:余明哲;杨光正

    为探讨针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腧穴的相对特异性及其机理,将97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模型组(19只),足三里组(19只),上巨虚组(19只),下巨虚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盐酸半胱胺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并分别针刺相应穴位,10日后观察各组大鼠的十二指肠溃疡面积、溃疡指数、以及十二指肠黏液厚度.结果:电针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穴均可不同程度缩小溃疡面积、降低溃疡指数及促进肠道黏液的分泌.其中以足三里穴的效果好,上巨虚与下巨虚相当.

  • 针刺下合穴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87例

    作者:王素玲

    慢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慢性菌痢")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属迁延性疾病.笔者采用针刺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治疗慢性菌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例

    作者:崔玉萍

    从1995~2000年采用针刺配合著名骨科专家郑怀贤的郑氏手法,加功能锻炼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48~65岁,平均52岁;病程1~6个月17例,6个月~1 a 22例,1 a~2 a 5例,2 a以上2例;静止痛18例,活动痛15例,两者都痛13例;刺痛者24例,酸胀痛者22例;在结节间沟及相对应的肩关节后部、肩峰、喙突等处有明显压痛者36例,仅有结节间沟压痛的10例。其中3名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他以慢性劳损、受凉为诱因者居多。1.2 临床表现所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肩部疼痛。初期轻,日久重;白天轻,夜晚重。肩关节功能受到障碍,重者不能梳头穿衣。局部无明显肿胀,肩前、肩后及外侧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重者肩臂肌肉萎缩。以三角肌较为明显。X光检查:骨、关节无异常发现。2 治疗方法2.1 针刺病人侧卧或坐位;取肩,肩内陵,肩贞,肩井,曲池,合谷,下巨虚等穴;用泻法。针刺肩穴可令患者臂外展,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对准极泉穴透刺2寸左右,使之产生酸胀感,并扩散整个关节腔。针刺肩内陵穴时可向肩后方直刺1~1.5寸,使患者肩部产生酸胀感,或向指端放散。针刺下巨虚穴时,针尖向上斜刺1~1.5寸,然后采用6805治疗仪,将线夹放置在肩、肩井穴的针柄上。频率为80~120次/min,电流强度以病人忍受为宜,留针20 min,配合TDP电滋波治疗器直接照射肩部,温度以病人感觉舒适为宜,时间30 min。然后用轻柔的手法提拿,舒筋活血,缓解疼痛。

  • 电针小海与下巨虚穴对十二指肠溃疡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及十二指肠核因子-κB的影响

    作者:邓石峰;张泓;张雨辰;杨璐佳;王珍珍

    目的 观察电针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大鼠“小海”、“下巨虚”后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及十二指肠组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模型、小海、下巨虚四组,每组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均皮下注射盐酸半胱胺建立DU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并治疗10 d后,肉眼和光镜下分别观察大鼠十二指肠黏膜溃疡情况及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十二指肠NF-κB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光镜下十二指肠组织病理损伤改变明显,DU肉眼评分、血清TNF-α含量及十二指肠组织NF-κB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海、下巨虚组组织损伤有所改善,且DU肉眼评分、血清TNF-α含量及NF-κB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小海组比较,下巨虚组组织损伤恢复较好,且肉眼评分、血清TNF-α含量及NF-κB表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电针小海、下巨虚穴均能对DU起治疗作用,且下巨虚组效果优于小海组,部分证实“合治内府”之“合”主要应指下合穴.其治疗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核因子的活性、降低血清TNF-α等促炎因子的含量来实现的.

  • 针刺干预阑尾切除术后胃肠电图的影响

    作者:张肠;赵相锋;李平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阑尾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应用西医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前提下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胃肠电图的变化,评价其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75.0%、4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电图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应用针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阑尾切除患者的胃肠电图,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 针刺对62例硬膜外阻滞下行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商军科;杨志光;薛丽

    目的:观察针刺对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62例,患者无心、脑、肝、肾等疾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针刺方法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行针刺疗法对缩短肠排气时间有效,减少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镇静、镇痛剂用量,安全性高,利于术后恢复.

  • 首选针刺远端穴治疗急性痛症84例

    作者:郑英斌

    根据十二经脉的标本部位,四肢为"本”的理论,采用先针刺远端穴,施以强刺激手法,疏通经气,治疗急性疼痛性疾病84例,有效率98%.提示本方法首先可使病变部位肌紧张缓解,再针病位部穴,可使经脉相通.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