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血栓栓塞发病机制及相关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孙娜

    地中海贫血是人类常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由于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术可作为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式.然而,脾切除后各种并发症随之而来,尤其是血栓栓塞并发症值得关注.本文综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TE)的发生率及其临床表现和发展时间,详述了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后TE的发病机制,包括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异常、红细胞膜的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其它促凝因素与抗凝功能障碍及脾切除局部因素影响;讨论了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TE的防治措施,包括重视脾切相关危险因素、对脾切除术的重新评估、定期输血减少异常红细胞的比例、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羟基脲的应用及干细胞移植等方式.

  • 地中海贫血患者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徽;孙娜;黄钰岚;苏谐;邓东红;程鹏

    目的:观察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术前及术后1年外周血中E-选择素、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1+2(F1+2)、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含量的变化,探讨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前后血凝状态的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3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腹腔镜脾切除术前后血浆中E-选择素、TAT、F1+2、TF及TFPI的水平.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术后1年患者血浆中E-选择素、TAT、F1+2、TF、TFPI水平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术前血浆中E-选择素、TAT、F1+2显著高于对照组.地中海贫血患者切脾前后血浆TF与TFPI水平均呈正相关(切脾前r=0.65,P<0.001;切脾后r=0.92,P<0.001);切脾后TF水平与TAT(r=0.75,P<0.001)及F1+2(r=0.78,P<0.001)呈正相关;切除脾后血浆TFPI水平与TAT(r=0.84,P<0.001)及F1+2(r=0.85,P<0.001)呈正相关.结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脾切除后血小板增多、内皮细胞活化受损、促凝血因子增多,血液处于血栓前状态.TF/TFPI在地中海贫血脾切除患者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可作为评价血液高凝状态变化的参考指标.

  • 阑尾低度恶性间质瘤一例

    作者:郭安丽;王卫;温泽强

    患者男,57岁.因无意间发现右下腹包块1个,于2000年6月13日入院.患者1996年曾因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在本院行脾切除.实验室检查:HBsAg(+)、HBsAb(+)、HBcAb(+),其余未发现异常.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阑尾有一包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肿大淋巴结,切除送病理检查.

  • 不同程度脾脏创伤治疗方法的选择

    作者:徐光;蒲克

    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的创伤之一.自1892年人类行首例脾脏切除术以来,脾切除就一直是脾损伤的传统治疗方法[1].近年随着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和脾损伤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脾损伤后非手术治疗及保脾手术方法日见增加,目前保脾率已达51%~71%[2-3].本科从1996年1月到2005年12月收治120例脾创伤患者,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 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

    作者:陈强谱;王庆华

    脾损伤是常见的腹部损伤之一,多年来脾切除一直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近年来,由于认识到脾切除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暴发性感染的危险,非手术保脾治疗逐渐成为脾损伤处理的重要方法.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应用在儿童脾损伤的治疗中[1].近10年来,这一技术逐渐应用于成人脾损伤,尤其是钝性脾损伤(blunt splenic trauma,BST),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仅就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 外伤性脾破裂43例治疗体会

    作者:刘玉清;张琳;黄志坚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与经验. 方法对我院1990~2005年外伤性脾破裂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0例患者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13例,脾部分切除术9例,全脾切除13例,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5例,3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 2例脾破裂患者因并发颅脑损伤和严重复合伤死亡外,40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遵循 "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根据脾损伤伤情,分别施行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加自体脾片移植术.术中尽量保留器官,保留器官功能,不能保脾的伤者需行脾片移植术以保证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儿童),而适当的保守疗法也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方法.

  •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32例

    作者:李卫东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29例,全部均顺利完成手术,止血成功并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病例,未发生吻合口瘘及其他并发症,随访1~5年,再出血2例,其余患者肝功能改善.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毕彩琴;孙俊启;张平贵;孔令环;李丽梅;乔玉宁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围手术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舒适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干预8周.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干预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及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分别为(1.26±0.43),(1.72±0.44),(1.74±0.45),(1.59±0.43),(1.58±0.52),(1.66±0.74),(1.61±0.68),(1.51±0.4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0±0.49),(2.06±0.50),(2.06±0.58),(1.85±0.49),(1.90±0.55),(2.07±0.66),(1.95±0.64),(1.82±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950,2.888,2.466,2.256,2.386,2.339,2.060,2.484;P均<0.05).干预前两组患者WHOQOL-10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干预组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401,4.694,3.242,5.410,4.576,4.847,3.834;P <0.01).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护理.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护理

    作者:廖培娇

    笔者通过时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提出该治疗的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手术前做好药物治疗及出血与感染的防治的护理,防止骨折,手术后做好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肝昏迷、腹腔内出血、血栓形成、脾热等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出院或转科宣教.认为做好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治手术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 脾部分栓塞术后的临床护理

    作者:庞振雄

    脾部分栓塞术是借助介入放射学通过股动脉插管选择性向脾动脉或其末梢分支注入一定量的栓塞物,使脾部分区域梗死和机化,产生脾切除效应.用于治疗各类型脾亢、部分血液病和脾破裂出血,同时又保留了部分脾脏,维持了机体重要的免疫功能,疗效显著,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和经济效益.

  • 脾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1例

    作者:苗凤玲;郭志刚

    患者男,67岁。主因发热、乏力、恶心及消化不良来诊。行B超检查,发现脾14cm×4.0cm,肋下4.5cm。脾实质内可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强不均的结节样回声。较大者1.8cm×1.6cm中央回声增强,周边回声减低,呈“牛眼征”(图1)。结节周边轮廓清晰,后方回声无改变。脾实质内可见散在“等号”样强回声。腹腔内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B超提示:1、脾大;2、脾肿瘤(原发性)。后行B超引导下活检穿刺术,病理诊断为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脾血管肉瘤)。一个月后,患者死亡。  讨论:原发性脾恶性肿瘤尤其少见。Bostik报告17707例尸解中和688 20例外科脾切除标本中发现有原发性脾肿瘤仅5例。国内1944~1986年文献报告原发性脾肿瘤112例,其中脾恶肿瘤占59.8%,其中以脉管组织起源的肉瘤仅占25.4%。由于病情发展快,转移早,预后恶劣。以往临床以脾肿瘤作诊断者甚少,主要在尸解和术后病理中发现。超声显像以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迅速确定肿瘤,被公认为脾肿瘤的诊断首选方法。

  • 胰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超声表现1例

    作者:肖晓刚

    患者男,42岁.常规体检时超声发现:胰腺显示清,胰管无扩张,胰腺体尾部与胃之间可见一大小约6.8 cm×7.0 cm×5.2 cm包块回声(图1、2),边界清,内回声尚均质,与胃壁分界清.CDFI:周边及内部可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胰腺体尾部与胃之间实性包块来源于胰腺,良性可能性大.CT:胰腺体尾部肿物(胰腺腺瘤?胰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手术显示:胰腺体尾部与胃之间见一7.0 cm×8.0 cm×6.0 cm大小实性包块,与胰腺、胃、脾关系密切.手术行胰腺体尾部、脾切除.病理诊断:胰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静脉瘘1例

    作者:王辉;徐文林;杨光;牛思东;侯秀琨;刘波

    患者,女,37岁.五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左肾修补术.术后2个月出现高血压,约150/100 mmHg(1 mmHg=0.133 kPa),为明确诊断及治疗来我院.专科检查:双肋脊角无隆起,双肾区无叩痛,输尿管走行区无深压痛,左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

  • 小剂量乌司他丁对门脉高压脾切除术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思泉;潘万能;张清华;张雪峰

    目的 观察小剂量乌司他丁对门脉高压脾切除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15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对照组(n=68)和乌司他丁组(n=47).乌司他丁组于术后当日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0000 U/d,连用5d.分别在术前、术后1d、3d、5d空腹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门原(FIB).结果 乌司他丁组于术后3 d,5 d,PT显著短于术前(均P<0.01),PTA显著高于术前(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后1 d、3 d、5 d,APTT,TT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脾切除术后静脉滴注低剂量乌司他丁100 000 U/d,可适当延长APTT和TT,改善术后患者的凝血状态,但不能减少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

  •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内镜食管静脉套扎术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有功

    目的:比较腹腔镜脾切除联合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6年1月的46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套扎术组25例和离断术组21例,套扎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离断术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浆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血小板和血白细胞等血清学指标,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等肝脏储备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套扎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离断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血浆管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离断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套扎术组CRP水平均明显低于离断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及术后6个月,两组Child-Pugh评分及MELD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扎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4/25),明显低于离断术组的85.71%(1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优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效果.

  • 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体会

    作者:曲志军;夏凤国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治疗方法、经验,包括诊断、手术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2-2010年间外伤性脾破裂3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进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脾修补术8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全脾切除11例,其中脾切除加自体脾脏移植术7例),9例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结果:3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普外科的危、急症,应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准确评估脾破裂损伤的程度和分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保留脾脏和脾脏的免疫功能是一种正确的治疗方法.

  • 应用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门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武军;何凯亮;杜立学;张煜

    目的:探讨应用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照分析135例施行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和120例接受单纯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后的再出血率、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腹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断流术后,而断分流联合组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与断流组无显著差异,围手术期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了门脉高压症的疗效,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发症36例护理体会

    作者:石雅萍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门静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出血性并发症2例,感染性并发症5例,大量腹水3例,急性门静脉血栓1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临床观察

    作者:刘双国

    选取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星状神经节阻滞复合PCA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痛1例报告

    作者:董绍兴;苏丽红;温增哲;字富雁;朱蕾

    患者,女,34岁,因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后三个月发生急性带状疱疹,累及C5到T2神经节段,皮损主要分布于右上肢,部分在右胸部,经治疗后皮损愈合,但右上肢烧灼样疼痛,尤以肢体远端为主,温觉异常,手指掌屈受限,持物乏力.手指肌力为IV+级,肘部肌力为V-级,经针灸、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症状无缓解.

1032 条记录 2/52 页 « 12345678...515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