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对血糖的影响

    作者:崔福荣;王淑华;石春静

    目的为了比较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0C)不同手术步骤及气腹对血糖的影响.方法分别于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10 min、牵拉胆囊、切除胆囊、术毕等时期利用血糖监测仪监测病人全血糖(CBG).结果 2组病人术中血糖均比术前明显升高,尤以0C组为著.LC组气腹期血糖明显升高,而LC组病人术毕CBG渐下降.结论提示此类病人术中以输乳酸钠林格氏液较为理想,LC术后应加强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水平适当补充葡萄糖,以防发生低血糖.

  • 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乳酸钠林格氏液的液体动力学研究

    作者:袁飏;王志刚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适宜的临床液体治疗方案.方法 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或盆腔手术的老年患者3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0ml/kg,B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15ml/kg.C组60min内持续输注复方乳酸钠20ml/kg.所有患者输液20min开始硬膜外给药,麻醉平面上界控制在T10~T12,研究结束后方可手术.记录输液前及输液60min内每隔5分钟的心率及收缩压、舒张压、中心静脉压(CVP)及血红蛋白(Hb)浓度的数值.结果 3组患者在输注复方乳酸钠后血液稀释度均有所变化(P<0.05).与A组相比,C组T45后的血液稀释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CVP较基础值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组的输液方案比较适宜,能更好地预防老年患者硬膜外麻醉诱导期间低血压.

  • 胸段硬膜外麻醉患者发生单侧臂丛神经阻滞及霍纳综合症1例

    作者:马云贵;王焱新;邱影

    病例介绍:患者,男,59岁,体重85kg,因胆囊结石入院既往腰椎管狭窄L4,5间盘突出症3年,其余检查未见异常.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 患者左侧卧位,于T6,7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5cm平卧后经硬膜外管注入1.3%l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无全脊麻症状追加罗哌卡因5.96mg/ml,15ml.10分钟后麻醉平面达到T4手术开始后静脉泵入力蒙欣1ml/kg/h,血压由入室时135~87mmHg降至101~77mmHg,给予乳酸钠林格氏液1000ml,贺斯500ml血压维持平稳.

  • 丙泊酚和乳酸钠林格氏液对高位脊髓损伤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钦凤;陈辉;许丽双;林财珠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比乳酸钠林格氏液对高位脊髓损伤(SCI)大鼠心肌FOS核蛋白(C-fos)表达及心肌酶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7只: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假手术组制作模型时只暴露脊髓硬膜但不打击,对照组静脉注射6 mL·kg-1乳酸林格液,然后连续注入乳酸林格液13 mL·kg-1·h-1;实验组静脉注射0.2%丙泊酚6 mg·kg-1,然后连续注入丙泊酚15 mg·kg-1 ·h-1.检测大鼠心肌C-fos蛋白、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 术后24 h,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的CK-MB分别为(3.41 ±0.38),(2.20±0.59)U·L-1;这2组的LDH分别为(6.20±1.00),(5.00±0.19)U·L-1;这2组的CK分别为(16.01±3.59),(10.99±4.64)U·L-1;这2组的C-fos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2.4±5.4)%,(14.7±4.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30 min,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分别为(326±11),(389±15) beat·min-1,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5.95±5.04),(99.83±4.72) mmHg,左室收缩峰压分别为(129.47±5.26),(131.29±4.33) mmHg,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丙泊酚对高位SCI大鼠心肌C-fos蛋白表达和心肌酶影响较小,其可降低脊髓继发性损坏,对高位SCI所引起心肌受损有保护作用.

  • 1例复发性脑脊索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作者:王红;赵熙

    患者男性,44岁,体重67 kg.2004年4月13日于全麻下行上颌窦翻转脑脊索瘤切除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术前予东莨菪碱0.3 mg静注,麻醉诱导予咪唑安定5 mg,芬太尼0.1 mg,2%利多卡因2 ml,丙泊酚110 mg.肌松药先用哌库溴铵1 mg,再予氯化琥珀胆碱100mg以避免肌颤.经左侧鼻腔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用氧气-笑气-异氟醚.诱导成功后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监测中心静脉压,足背动脉穿刺连续监测动脉血压.手术先上颌窦翻转术,后进行颅腔脊索瘤切除.手术切皮前即经中心静脉导管采血,根据等容血液稀释公式估计出可采集的血液量[采集血量-全血量×(稀释后预期HCT)/稀释前后HCT平均值].此例患者从静脉采集自体血液800ml,于室温下保存,同时快速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2000ml及6%羟乙基淀粉1000ml进行快速等容性血液稀释.

  • 低体温导致麻醉苏醒延迟1例报告

    作者:段德智;和慧玲

    患者,女,78岁,体重76kg.因右股骨上段骨折,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股骨上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前访视病人,患者自述有数年的房颤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4℃,脉搏90次/每分钟,呼吸20次/每分钟,血压150/95mmHg,神志清楚,对答切题,被动体位,检查合作.血常规示:Hb 105g/L,Hct 32% .血生化示:肝肾功能正常.胸部平片示:心肺阴性.心电图提示:心房率300~360次/min,心室率90次/min.心脏彩色B超示:EF 69%,CO 4.5L/min,SV 65ml/beat.患者于8:30入手术室,入室后连接pm-9000监护器(监护心电图、心率、血压、脉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麻醉经过如下

  • 医用几丁糖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作者:邢峰;李茂源;万陵;田雷

    患者,男性,72岁,体重66kg,因粘连性肠梗阻、慢性阑尾炎拟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肠粘连松解和阑尾切除术.既往无过敏性疾病史,本次手术前青霉素、普鲁卡因皮试为阳性.入室后,在T9-10间隙硬膜外穿刺,置管顺利,不给药.患者平卧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00 mg、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7 mg和咪唑安定1.5 mg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顺利.术中吸入0.6%~0.8%异氟醚,分次静脉注射芬太尼0.1 mg、维库溴铵6 mg以及硬膜外注射1%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混合液16 ml维持麻醉.经左侧桡动脉置管监测动脉压,经右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常规监测心电图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rCO2).术中麻醉平稳,血压维持在100~120/60~70mmHg(1 kPa=7.5mmHg),CVP在5~7 cm H2O(1 cm H2O=0.098 kPa),PETCO2在35~40mm Hg,失血600ml,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1 500m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500ml.

  • 两种不同液体预充扩容预防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的应用比较

    作者:强瑞华;唐显赫;卢滨俐

    目的 观察并比较国产羟乙基淀粉(天晴宁)和乳酸钠林格氏液预充扩容对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血压和心率的影响,降低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发生率.方法 将60例行剖宫产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硬膜外麻醉前预充胶体液(天晴宁)15ml/kg扩容;B组硬膜外麻醉前预充乳酸钠林格氏液扩容.统计产妇入室时、麻醉开始前、麻醉开始后3、5、10min及术毕病人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情况.结果 麻醉后3、5、10min时两组的SBP及B组的DBP较入室时下降,A组的DBP 5min时下降,B组的SBP于术毕下降,而HR于麻醉后3、5min增快,麻醉后3、5min及术毕B组的SBP较A组低,DBP在麻醉后3、5、10min较低,而HR在麻醉后5min较高,低SBP和DBPA组均高于B组.麻黄碱平均需要量及低血压发生率A组低于B组.结论 天晴宁预充扩容能改善剖宫产时的血压和心率,维持母婴循环稳定,从而提高产妇及胎儿安全性.因此,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天晴宁预充扩容比乳酸钠林格氏液防治SHS更有效.

  • 腰俞穴麻醉致平面过高引起呼吸及循环抑制1例

    作者:任秀荣;李荷英

    患者,女,26岁,身高162 cm,体重54 kg,术前检查心电图、胸部Ⅹ片、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未见异常.2004年2月6日在腰俞穴麻醉下,施行内痔注射、外痔切除术,确定麻醉部位准确,注入局麻药5 mL,观察3 min,嘱患者活动双腿,缓慢注药20 mL,行手术时肛门极度松弛,患者双腿不能活动,腹下区麻木,继之面色苍白、头晕,测BP:80/60 mmHg(1 mmHg=0.133 kPa),紧急开放液路,输入0.9%氯化钠注射液,尽快结束手术,在距给麻药时间20 min左右,患者出现呼吸乏力、胸闷、呼之无力应答,测麻醉平面T2,立即面罩辅助呼吸,测BP:60/30 mmHg,HR:36次/min,即刻麻黄碱10 mg,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同时开放第2条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5 min后测血压回升至80/50 mmHg,HR:58次/min,30 min后,输入林格氏液500 mL,0.9%氯化钠200 mL,测BP:80/6 0mmHg,HR:6 4次/min,给予5%NaHCO3100mL,地塞米松10mg,继续观察,60min后,测BP:100/70 mmHg,HR:70次/min,测麻醉平面T6,双肺呼吸音弱,随即插尿管,给呋塞米20 mg,平面下降至T12时,双下肢有知觉,3 h后,给予鼻道管吸氧,双下肢能活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 高容血液稀释对门脉高压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祥瑞;杨跃武;李雯;杭燕南;孙大金

    目的研究输注不同晶体、胶体液高容血液稀释对门脉高压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32例门脉高压行脾切除(断流或分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贺斯组(组Ⅰ,n=12)、血定安组(组Ⅱ,n=10)及乳酸钠林格液组(组Ⅲ,n=10).麻醉前用药物改善凝血功能,各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ln分别输入上述三种液体1 h行扩容治疗,扩容速度为15 mL·kg-1·h-1.于麻醉前、诱导后10 min、扩容开始后1h和4h分别采集静脉血2 mL,用凝血弹性仪(TEG)测定凝血功能.桡动脉采血,分析电解质、Hb、HCT、乳酸、血糖等生化指标及酸碱度.结果病人术前血气检查值基本正常.扩容后三组pH值、电解质水平无明显变化.扩容后l h,组I、Ⅱ的Hb及HCT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乳酸浓度均呈升高趋势(P<0.05),但组Ⅰ、Ⅱ明显低于组Ⅲ,且组Ⅰ显著低于组Ⅱ(P<0.05);三组血糖水平均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HCO3的变化趋势为:扩容后组Ⅰ、Ⅱ的HCO3浓度呈上升趋势,而同时相的组ⅢHCO3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麻醉诱导扩容后,R、K值随扩容时间的延长逐渐缩小,alpha角度、MA和G值逐渐增大(P<0.05),但仍低于正常值范围,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CI30值逐步得到改善,三组均恢复到大于或等于95%水平(P<0.05),扩容后4 h时,组Ⅰ、Ⅱ的G值显著高于组Ⅲ(P<0.05).结论在麻醉前应用药物调整凝血功能后,以15 mL·kg-1·h-1的速度输注贺斯、血定安1 h进行血液稀释,达到轻度扩容的效果,同时不干扰患者的凝血过程.

  • 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刘昱升;景亮

    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研究虽为时较长,但至今对其研究仍非常活跃,其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有积极的参考意义.现就近几年来关于不同复苏液对机体影响的研究、常用复苏液的种类及一些复苏方法作一介绍.

  • 青霉素迟发型过敏性休克2例护理体会

    作者:杜伟;周丕霞

    1病历资料病例1,患儿男,8岁.因发热、咳嗽、喘憋4d,于2002年5月23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选用青霉素治疗,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即给予青霉素静脉滴注,连用4d无不适感觉,体温降至正常,第5d静脉滴注青霉素(批号同前)20min时,患者突然喘憋加剧,咳嗽,随即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冰冷、脉搏细弱,心率130次/min,血压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立即停用青霉素,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吸氧,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同时加用升压药,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35min后患者喘憋、呼吸困难症状减轻,面色转红润,1h后测血压90/60mmHg,其它症状相继消失,病情转稳定.

  • 异丙嗪致休克1例

    作者:赵振寰;荆伟丽;杜春艳

    患者女,49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2天,静滴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10%氯化钾10ml出现双下肢瘙痒、荨麻疹,随即更换输液器及液体,肌注异丙嗪25mg.

  • 骨病患儿围术期不同液体输注对糖代谢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比较

    作者:侯南丽;邱斐斐

    目的 观察围术期输注不同液体对骨病患儿血糖、血酮体及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 ~Ⅱ级骨科手术患儿80例,年龄1~6岁;男46例,女34例,体重11~22 kg,禁饮食8~10h,随机分成四组: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Ⅰ组)、乳酸钠林格组(Ⅱ组)、5%葡萄糖组(Ⅲ组)和生理盐水组(Ⅳ组),各组患儿分别于术中根据体重、禁饮食时间及术中失血量等输注相应液体.记录患儿术中的输液量、尿量,并在输液前(T0)和麻醉结束时(T1)抽取血样检测血糖、血酮体及血pH值、血钠、钾离子浓度.结果 Ⅲ组患儿尿量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儿术前各项血液检测指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时比较,Ⅰ组和Ⅲ组T1时血糖升高(P<0.05),并且Ⅰ组和Ⅲ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血糖在T1时无明显降低(P>0.05)和Ⅳ组血糖在T1时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0时比较,Ⅰ组和Ⅲ组血酮体在T1时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和Ⅳ组血酮体在T1时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o时比较,Ⅳ组T1时血钠升高(P<0.05),Ⅰ组和Ⅱ组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血钠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尚在正常范围内.与T0时比较,Ⅰ组和Ⅱ组术后血钾无明显变化(P>0.05),Ⅲ组和Ⅳ组明显下降(P<0.05).各组患儿pH值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骨病患儿围术期输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更有利于维持血糖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 乳酸钠林格氏液对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患者的容量动力学影响

    作者:夏艳琼

    目的:观察乳酸钠林格氏液应用于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的容量动力学改变.方法:入选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A组行硬膜外麻醉,在注射局麻药前10 min恒速静注乳酸钠林格氏液,B组行全身麻醉,在麻醉诱导前20 min恒速静注乳酸钠林格氏液,比较两组容量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各时点心率(HR)均无显著变化,B组T3.和T6.时平均动脉压(MAP)下降明显,分别为(91.1±18.0)mmHg和(92.8±17.9)mmHg,均显著低于A组(104.9±17.1)mmHg和(102.7±17.2)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30和T60时血浆稀释度(0.17±0.05)和(0.30±0.09)均显著高于A组(0.12±0.05)和(0.18±0.10),血容量扩张效率(4.6±1.4)ml/kg和(7.7±2.9)ml/kg均显著高于A组(3.0±1.2)ml/kg和(4.6士2.7)ml/kg,单位体重血容量增加量(0.51±0.15)%和(0.44土0.18)%显著高于A组(0.39±0.14)%和(0.31±0.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全身麻醉下使用乳酸钠林格氏液容量动力学变化更明显.

  • 轻度血液稀释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科;蒋国军;谈永飞;薛洪生;王军;徐志云

    自1967年Neville采用乳酸钠林格氏液预充以来,血液稀释已成为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必要手段.目前常采用的稀释方法有轻度血液稀释(HCT28%-32%),中度血液稀释(HCT25%-28%),重度血液稀释(HCT20%-22%),深度血液稀释(HCT<18%).稀释度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血容量、手术种类、体外循环方法以及氧合器的质量等来决定.预充量与对机体的影响成正比,预充量愈小对患者不利影响愈轻.本院自2001年10月至2002年8月在浅低温、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轻度血液稀释方法,对8例先心患者成功施行了体外循环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

  • 对比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乳酸钠林格氏液容量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谢骏

    目的对比全麻与硬膜外阻滞对老年患者乳酸钠林格氏液容量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95例老年麻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51例患者采取全麻,对比两组患者液容量动力学。结果对照组扩容后MAP、HR较观察组高,一级液体容量动力学显示,观察组患者靶容量(V)清除率较低,<0.05;二级液体容量动力学,观察组患者V1、V2、K1和Kt降低显著,尿量也较低,与对照组对比,<0.05。结论全麻较硬膜外阻滞麻醉,更利于老年患者血容量替代扩充。

  • 呋喃唑酮引起严重过敏反应一例报告

    作者:马维福

    患者,女,32岁,本院职工,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无饮酒史,患者于2小时前因脐周围钝痛不适自行口服呋喃唑酮0.2g.(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B110401,有效期2014年03月)1小时后患者自觉全身瘙痒,并在颈部,胸部,腹部出现少量皮疹,立即口服地塞米松片1.5mg后病情无好转,再一次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加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静脉点滴治疗,10分钟后患者自述咽部梗塞,呼吸困难,随机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抽搐,急查血压60mmHg/40mmHg,心率120min-1,心律不齐.立即给予吸氧,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5mg静脉注射,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再建另一条静脉通路快速输入5%碳酸氢钠100mL,生脉注射液80mL,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治疗1小时后病情好转,休息一天后正常上班.

  • 关节内灌洗透明质酸钠治疗骨关节炎

    作者:刘大林;将才庆;陈绍峰;顾骏;万马;葛俊华;林葺;贺忠杰;侯悦

    目的观察关节内灌洗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对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首先用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冲洗关节腔,然后注射透明质酸钠,每周一次,连续4次为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9周,对患者进行体征检查及问卷调查,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基础临床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对有序分类资料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采用疗法治疗前后静息痛、行走痛、上下楼梯痛、伸屈痛、压迫痛、关节肿胀、髌骨撞击、10 min步行、下蹲拾物和端坐地面的评分,经Wilcoxon配对秩和试验,均P<0.01;滑液渗出量和关节伸屈度经配对t检验,P值亦均<0.01.结论该疗法对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基础临床症状和日常活动能力效果非常显著.

  • 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乐加)对经择期剖宫产术娩出的新生儿脐血血气值的影响

    作者:朱琳佳;桂波;蒋秀红;饶竹青;倪燕;沈健

    目的:观察择期剖宫产术前应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对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血血气值和娩出后3-5d黄疸指数的影响.方法:拟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01例,随机分入乳酸钠林格氏液组(R组,n=49)和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组(L组,n=52).产妇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并快速静滴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氏液(R组)或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L组),随后行硬膜外麻醉下的剖宫产术.检测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即刻脐动脉、脐静脉血气值(PH值、PO2、PCO2、HCO3-、BG、乳酸、钠、钾、镁、钙水平)和娩出后3-5d的黄疸指数.结果:除外R组产妇身高略高于L组(162.8±4.3cm vs.160.8±4.4cm.P<0.05),两组产妇其余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新生儿脐血的PH、PaO2、PaCO2和HCO3-的无统计学差异.R组脐动脉、脐静脉的BG、Mg2+均低于L组,乳酸水平均高于L组(P<0.05).术后5d,R组新生儿黄疸指数高于L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使用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行血容量预充,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内环境,并降低娩出后早期的新生儿黄疸水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