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

    作者:冯亚高;洪光祥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11例足背皮肤缺损,男8例,女3例;年龄20~51岁.旋股外侧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与胫前动静脉对端吻合,皮瓣切取面积大20 cm×10 cm,小12 cm×8 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移植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按其外形、感觉、运动、疼痛及负重行走等下肢功能评价: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具有血供可靠,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部位隐蔽,不损伤主要血管等优点,是修复足背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 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仕明;王爱国;程建;张在轶;孙擎擎;周明明;郝云甲

    目的 探讨利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27例27指TamaiⅠ区完全离断断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51岁;拇指3例,示指9例,中指7例,环指5例,小指3例.患者均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治疗,术后观察患指外观、指甲生长及手指感觉情况,采用Tamai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指顺利成活,无一例出现动脉血供不足或静脉回流障碍危象,伤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再植指体的部分坏死.2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13.3±3.5)个月.末次随访时,指体外观恢复满意,指甲生长平整,未见明显萎缩,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5~6.5(5.4±0.7)mm.按照Tamai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4例,良1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采用中央动脉分支静脉化重建TamaiⅠ区断指回流,具有安全可靠、成活率高、指甲正常生长等优点,是末节无可供吻合的静脉及可供静脉化的第二条动脉型断指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 痔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德金;许建衡

    本文通过复习痔病因学的相关文献,从5个方面入手探讨痔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相关学说、肛垫相关学说、盆底动力学、分子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因素等.目前认为,痔是以肛垫组织的变性及动静脉吻合的调节障碍为前提,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痔是肛垫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所致,但是,引起这种病理改变的具体原因并未明确.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痔病.

  • 应用带涤纶环双腔导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

    作者:刘俊;张国华

    稳定可靠的血液透析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基本前提,理想的血液透析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吻合建立的内瘘.但有些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因病情或自身血管条件限制,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临时性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因保留时间较短且并发症较多,不适用于长期留置.我中心应用带涤纶环的双腔留置导管,通过经皮颈内静脉穿刺插管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行动静脉造瘘术的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许会兰;贾强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1966年Brescria等开创了皮下动静脉吻合内瘘技术,使血液透析可以顺利地进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而简便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目前国内外关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主要集中在术前准备、术后内瘘护理、内瘘的使用与保护等环节上,未找到有关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需求方面的研究,而此阶段的护理需求相当广泛及丰富,却未引起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此,为了给这些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的需要,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

  • 关于如何提高内瘘的成功率

    作者:许昕

    血液透析挽救/延长了无数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近40年血液透析已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规替代治疗.自从1966年, Brescia,M.J.,Cimino,J.E., 等采用外科技术将动静脉吻合建立了血管通路,自此有了永久性的通路,使得长期维持性透析治疗成为了现实,挽救/延长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这也是透析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40年经过不断的努力、改进又设计出各种短期、长期的血管通路,以及血管移植搭桥术,但积20余年的实践,仍认为自身的动静脉内瘘仍是首选的、理想的血管通路.如何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而血管通路的建立涉及多学科的问题.要从内科角度充分认识尿毒症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损害,其有别于普通外科患者,就其手术技术而言又属外科的血管吻合技术,内科与外科情况混于一体,要间而顾之才可周全.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造瘘后盗血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

    作者:朱瑾;赵建;张文云;张丽红;谷会军;房勤茂;殷春霞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管造瘘后盗血综合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87例慢性肾衰竭血管造瘘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瘘口及距瘘口5 cm内桡动脉、尺动脉和头静脉血流充盈情况及血流方向,回顾患者前臂中部头静脉血流量.结果 87例患者中,79例(79/87,90.80%)超声示桡动脉远端至瘘口处出现反向血流,其中5例(5/79,6.33%)临床诊断为盗血综合征;5例盗血综合征患者中,3例超声发现桡动脉管腔狭窄.术后1个月时79例反向血流患者前臂中部头静脉平均血流量为(481.24±84.21) ml/min,5例盗血综合征患者血流量分别为900、423、416、461和405ml/min.结论 动脉狭窄及头静脉的高血流量可能为慢性肾衰竭血管造瘘患者出现盗血综合征的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胸脐皮瓣修复下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附15例分析)

    作者:朱光;周晓中;邹天明;郑祖根

    我们应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4~68岁,致伤原因为汽车碾压伤、火车伤及机器绞伤。其中小腿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骨质裸露7例,足部皮肤缺损骨质、肌腱裸露8例。两例在急诊行皮瓣移植术,其余均为二期手术。皮瓣大为30 cm×17 cm,小为18 cm×13 cm。皮瓣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13例,供区部分植皮2例。移植皮瓣血管蒂与胫前动静脉吻合8例,与胫后动静脉吻合7例。皮瓣缺血时间3~5 h,术后除有一例因血管变异(双腹壁下动脉)造成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均成活。用胸脐皮瓣修复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瓣臃肿,尤以足部损伤患者为甚,影响穿鞋和行走。本组有一例术后5个月再人院行皮瓣修薄术,术后患者对其外形及厚薄均较满意。其中有一例因皮肤及内踝均缺损,同时行腓骨小头移植重建内踝术后随访满意。

  • 手部血管球瘤(附1例病例报告)

    作者:张宗康;劳杰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源自于全身各部位细小动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血管球系小动-静脉间的一种神经-平滑肌装置,通过它调节外围血流来控制血压及温度.小动脉在形成毛细血管以前,分出小分支进入血管球,在其中与静脉直接相连(Sucquet-Hoyer氏管),此种动静脉结合处,外被以纵横的平滑肌细胞,其中间有血管球细胞.整个血管球被一种精细的成胶原网所包绕,其中有大量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存在,外包有纤维组织包膜.现对本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分型分类、组织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综述.并附一例右手拇指指腹多发血管球瘤病例报告.

  • 远端动脉旁路移植附加动静脉吻合治疗严重下肢缺血21例

    作者:谷涌泉;张建;齐立行;汪忠镐;俞恒锡;李建新;李学锋;郭连瑞;崔世军;罗涛;陈兵;董宗俊

    目的探讨严重下肢动脉病变伴有远端流出道动脉不通畅的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方法,以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方法分析 2000年7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并辅助远端吻合口处的动静脉吻合治疗的21例(21条患肢)下肢远端流出道动脉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除1例因为远端动脉的"虚灌"而再次手术外,其余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95.2%.出院时血管通畅率100%,足部创面的愈合率33.3%.结论伴有远端流出道动脉不良的严重缺血,在下肢动脉血流重建中采用远端吻合口的动静脉吻合可以明显提高血管的通畅率,可以达到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的目的.

  • 改良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作者:胡军;黄德东;黎燕;林琅山;余志洪

    目的 探讨尺侧上副动脉臂内侧游离皮瓣逆行切取及解决静脉回流的实用方法,观察该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患者皮肤缺损大面积12 cm×8 cm、小面积4 cm×3 cm,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腱、关节或骨质外露.手术方法:在上臂内侧中段沿尺神经投影设计皮瓣,并沿尺神经走行逆行切取皮瓣,切取游离皮瓣大小4cm×3 cm~14cm×9cm,术中除常规吻合动静脉、皮静脉外,尺侧上副动脉远端不结扎与受区静脉吻合(改良);皮瓣内臂内的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使皮瓣具有感觉功能.结果 本组6例,随访3 ~ 12个月,效果满意,皮瓣外观好、不臃肿、无毛发,色泽与受区肤色相近,质地柔软、细腻、弹性好,皮瓣痛、温、触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小于6 mm.手部伸屈、握持功能良好.结论 沿尺神经逆行切取皮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尺侧上副动脉远端与受区静脉吻合,明显改善皮瓣静脉回流,对缓解皮瓣肿胀起到明显效果,增加成活率.术后皮瓣质量良好,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较理想的皮瓣之一.

  • 磁压榨吻合技术快速无缝线吻合犬股动脉

    作者:刘仕琪;雷鹏;吕毅;高睿;关正;王善佩;史建华;刘艳奎

    目的 利用磁性压榨式吻合(MCA)技术自制新型磁性吻合环,探讨其快速无缝线吻合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西安近郊杂种犬12只,雌雄不限,6~8月龄,体质量(16.5±3.6) kg.每只的犬左、右侧股动脉分别行MCA与手工缝合,观察并比较两种缝合技术吻合股动脉耗时、术中渗漏血情况,术后6周行超声心动图与血管X线造影检查吻合口血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MCA血管吻合耗时(3.89±1.16) min,手工缝合(14.16±3.72) 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MCA术中吻合口无渗漏血发生,手工缝合有6例因吻合口渗漏血再行修补术.血管X线造影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MCA吻合口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通畅率100%;手工缝合术后2~4周,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闭塞1例.结论 新型磁性吻合环及MCA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且吻合效果可靠的动脉血管吻合方法,有利于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加快手术恢复.

  • 地尔硫卓对大鼠动静脉吻合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

    作者:高强;于长江;张泽伟

    目的 研究地尔硫卓对大鼠动静脉吻合术后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及作用途径.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若干只,体质量(200±20)g.建立血管吻合术实验动物模型,建模成功者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实验组血管吻合术后,予地尔硫溶液灌胃;对照组血管吻合术后,予等量纯水灌胃.比较两组术后血管通畅率和吻合血管静脉段血管中膜厚度.比较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血中血栓素B2的含量,探索地尔硫卓的作用途径.结果 实验组血管通畅率75%,对照组通畅率2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段血管中膜明显增厚,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血中血栓素B2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尔硫卓能通过抑制血栓素B2的分泌,对抗血小板作用,增加大鼠动静脉吻合术后血管通畅率.

  • 游离空肠重建气管对气道黏液清除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何发尧;王跃建;马玲国;张剑利;唐隽;陈伟雄;曾勇

    目的探讨游离空肠重建长段环形缺损气管后对气管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为该方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外科游离空肠联合镍钛合金网重建12条犬气管的动物实验模型,纤维支气管镜下于重建气道的下切缘用注射器滴入示踪剂,计算示踪剂从滴入到到达声门的时间(mucociliary transit time,MTT)除该段长度(mucociliary transport length,MTL),为黏液清除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对游离空肠重建6.5 cm长段环形缺损气管后新气道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进行术前,术后7 d、1个月、3个月、6个月多时间点研究.结果除了术前的MTR与术后1个月的MT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术前MTR与术后7 d、3个月、6个月及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空肠重建气管中,新气道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随着呼吸道炎症的消退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水平.

  • 应用血管吻合新方法109例回顾性研究

    作者:任振虎;吴汉江;朱兆夫;张胜;谭宏宇;王铠

    目的 探讨显微血管吻合新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至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患者108例(109块皮瓣),男性78例,女性30例,年龄31~73岁.根据显微血管吻合不同方法将109块皮瓣分为试验组(46块皮瓣)和对照组(63块皮瓣),试验组显微动脉的吻合方法为本研究设计并首先应用的等距双剪口套叠缝合法(简称:四针法),对照组为常规的等距双定点间断缝合法(简称:常规法),两组的显微静脉吻合方法均为常规的间断吻合法.结果 试验组的动脉吻合时间为(7.3±1.7) min,对照组为(14.5±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试验组无动脉危象发生,出现1块静脉危象并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动脉危象1块、静脉危象2块,其中1块静脉危象抢救失败,皮瓣坏死.结论 四针法具有缝合定点准确、省时高效、通畅率高等优点,可作为颌面部重建常用游离皮瓣动脉吻合的一种可选方法.

  • 高原地区吻合静脉治疗皮肤逆行撕脱伤

    作者:雷明全;雷静;李俊

    1 临床资料 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2~48岁,平均28.6岁.35例中有32例撕脱皮肤比较完整,皮下静脉网仍保持连续,皮肤无广泛挫伤,撕脱面积10cm×7cm~23cm×26cm.

  • 高原地区吻合静脉治疗皮肤逆行撕脱伤疗效观察

    作者:雷明全;雷静;李俊

    患者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12~48岁,平均28.6岁.伤后6~48h人院.35例中有32例撕脱皮肤比较完整,皮下静脉网仍保持连续,皮肤无广泛挫伤,撕脱面积10cm×7cm~23cm×26cm.

  • 延长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

    作者:许超平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血管通道是他们的"生命线",常规建立的血管通路有以下几种:直接动静脉穿刺、外瘘的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建立(DAVF)的建立等.常用的自身动静脉吻合建立内瘘,手术时将自体皮下的动脉与静脉多选用端侧的方式吻合形成动静脉瘘,术后3~6周后静脉逐渐扩张肥厚后方可使用.在扩张肥厚的这段静脉上刺穿,即可方便穿刺又能减少患者的疼痛,其优点还有不会造成像外瘘那样的大出血,患者活动不受限,感染和血栓的并发症减少,如内瘘(DAVF)保护得当使用可长达数年,因此动静脉内瘘适于用长期透析的患者.而保护好血管通路就意味着给患者更多的生存时间和更好的生活空间,那么对内瘘的保护和护理显得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还要有扎实的内瘘护理知识技术.本科透析患者占60%有内瘘,通过几年的观察及应用总结了使用内瘘延长寿命的护理方法.

  • 痔疮的治疗进展

    作者:陈少明;于庆环

    1痔的治疗原则痔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肛垫演变为痔的前提是肛垫充血、动静脉吻合管扩张、组织增生、肛垫肥大.导致肛垫充血的原因主要有二:正常肛垫支持肌不能在排便后将肛垫缩回肛管,或者是紧缩的肛门括约肌妨碍肛垫内血液回流.

  • 脉管复康片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血管通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秦燕;王婷婷

    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是常用和首选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直接关系到血透的充分性.血透患者经过长期反复穿刺,可致血管内膜受损使血管变硬及附壁血栓形成,都能影响到透析患者的血流量,而降低血透的充分性.本研究通过对泵血流量小于150 ml/min的血透患者,给予脉管复康片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

68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