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质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

    作者:刘永芳;马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行动静脉内瘘术的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SAS及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AVF术的血透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分析

    作者:赵静;张祁

    目的:对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展开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样本,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对于患者进行分组,两组均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率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作者:许桂善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动静脉内瘘术后的血透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针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1例,感染和闭塞患者均为0例,穿刺处渗血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4例,感染患者为2例,闭塞患者为1例,穿刺处渗血患者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38例,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24例,护理满意度为80.9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钟丁丽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76例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术,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血栓形成、出血及感染的发生率为2.63%、2.63%和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9%、7.89%和10.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 中药塌渍配合TDP照射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

    作者:赫岩

    目的 探讨中药塌渍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TDP)照射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49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中药塌渍组,比较2组内瘘成熟的时间及血流量.结果 中药塌渍组内瘘成熟时间较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塌渍对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有一定促进作用,提高动静脉血流量.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的应用

    作者:黄毅斌;胡萍香;吴燕华;肖梅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术前对相关血管的评价.材料和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9例拟行自体动静脉造瘘的患者行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结合患者的手术结果,总结其超声术前评价标准.结果:桡动脉内径1.5-2.0mm的10例,8例成功,成功率80%;桡动脉内径>2.0mm的27例,均造瘘成功;头静脉内径≥2.5mm为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VF术前检查,能很好的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指导临床进行手术选择,提高手术成功率.

  • 改良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陈俊柱;冯锡光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吻合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行动静脉内瘘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吻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通畅率,术后并发症,手术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吻合时间分别为(22.46±5.28)min、(28.84±6.17)min,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vs 87.5%(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vs 17.5%(P<0.05).结论:改良端侧吻合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便进行手术探查和取栓操作.

  • 贝前列素钠对提高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的观察

    作者:肖胜;胡诗德;简讯;马懿;杨乔岚;曾蜀春

    目的 观察贝前列素钠对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本研究纳入82例老年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随机分为贝前列素钠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2组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内瘘术后血管及血流变化情况、血常规及凝血分析变化、药物不良反应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 治疗组动静脉内瘘术后2周及4周成功率(97.6%、97.6%)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8,P=0.002;x2=11.72,P=0.014),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8%)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5,P=0.012),内瘘术后四周血流量(406.4±108.4) ml/min与对照组术后四周血流量(228.20±88.6)ml/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6.238,P=0.000),治疗组术前及术后血常规及凝血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贝前列素钠能够提高老年患者动静脉内瘘术的成功率,且疗效确切.

  • 26例直桥式人工血管内瘘行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美华;胡日红;姚国明;王文荣;李涛

    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了一组腕部起始的直桥式人工血管内瘘手术,目前少见报道,现将使用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4年4月~2012年3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26例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8岁,术前已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0~2次.行人工血管手术均为局麻,人工血管与动静脉均为端侧吻合方式.美国GORE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长20cm,直径5mm,不带内环.选择腕部桡动脉与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经B超检查动静脉直径2mm以上;移植血管通过J形皮下隧道,将其两端分别与所选的动、静脉吻合.手术后不使用抗凝、活血药.在纳入患者时剔除以下病例:恶性肿瘤;明显出血倾向;心功能四级;血压低于90/60mmHg(1 mmHg=0.133kpa).

  • 经永存左上腔静脉置入双腔长期血液透析留置管1例

    作者:黎晓磊;肖观清;李燕;孔耀中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4岁,因"纳差、尿少2年余"入院.患者既往于外院确诊"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5期",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曾行左、右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均堵塞半年前行右颈内静脉置管为血液透析通路,入院前3d留置管血栓形成,予反复尿激酶封管,效果欠佳.为建立新的血液透析通路转入我院.入院后,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临时血液透析管置管术,术前常规B超探查右颈内静脉未见异常,术中穿刺右颈内静脉送入导引钢丝约10cm时受阻,考虑静脉远端狭窄;予退出钢丝,改行左颈内静脉置管术,术程顺利.术后3日予行左颈内静脉更换长期留置管.使用美国Quinton公司生产的Permacath双腔带涤纶套导管,型号为13.5Fr,术程顺利,患者无不适.术后行胸片检查了解导管位置,结果示血液透析管远端约在左纵隔第7胸椎水平.行彩色超声多普勒示:冠状静脉窦(内径约0.9cm)增宽,左永存上腔静脉内径约0.8cm.患者置管后第2d开始行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局部出血、血肿等,血流量200~300ml/min,血液透析过程患者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无心悸、胸闷等不适主诉.

  • 细小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凡;陶杰;王涛;吴晓波;莫立稳;程悦;朱军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前臂细小血管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佳手术方案.方法 按术前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选择动、静脉直径均<2.0mm,但≥1.5mm的拟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共224例纳入本研究.术中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端端吻合(21例)、动静脉双吻合(14例)、端侧吻合(110例)及改良端侧吻合(79例)等四种手术方式;术后测定吻合口直径及监测成熟指标,直至瘘成熟或达12周.研究分析术式及吻合口直径与手术成功率及成熟率的相关性. 结果 端端吻合术式成功率57.1%,成熟率58.3%;动静脉双吻合术式成功率78.6%,成熟率63.6%;端侧吻合术式成功率80.9%,成熟率84.3%;改良端侧吻合术式成功率89.9%,成熟率94.4%.改良端侧吻合方式在手术成功率和成熟率上均明显优于端端吻合手术方式(P<0.01),和常规端侧吻合术式比较,手术成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成熟率有明显差异(P<0.05);10~15mm吻合口直径在细小血管内瘘术中成功率和成熟率均较直径较小者高,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小血管动静脉内瘘术的佳术式为改良端侧吻合,术中将吻合口直径扩大到10~15mm有利于内瘘成功和成熟.

  • 思维导图在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张颖君;朱亚林;熊晓红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行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手术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判断内瘘通畅:x2=9.017,P=0.003;功能锻炼次数:x2=8.366,P=0.004;紧急情况处理:x2=7.954,P=0.005;避免侵入性操作:x2=13.017,P=0.000;避免提重物:x2=15.864,P=0.000;避免内瘘压迫:x2=16.484,P =0.00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同样优于对照组(Wilcoxon W统计量=715.000,P=0.000);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低于对照组(t=3.457,P=0.000),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2,P=0.018).结论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患者对动静脉内瘘知识的知晓率,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不同时期动静脉内瘘术早期失败原因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凡;王涛;郭东阳;张光明;郑宇

    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已开展数10年,目前仍为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随着国内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因的变迁,继发性肾脏病导致的终末期肾衰竭越来越多,且由于该类患者营养、贫血状况的改善,导致非血管因素引起的内瘘失功明显增多,从而给临床医生带来新的课题.成都军区总医院肾内科从1988年开始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当时的手术在我科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在术后早期少有失败情况出现,随着病例数的增多,尤其是近几年,发现内瘘早期失功的比例明显增加.为了找到成功率下降的原因,我们分析了本科近10年的该类手术,从时间上分成二个阶段,1996~2000年为第一阶段,2001~2005年为第二阶段,就这二个阶段内瘘早期失功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分析

    作者:鄢艳;孙庭;陈钦开;胡峰

    1966年Brescia-limino开创了动静脉内瘘(AVF),自此以后的几十年间该手术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创建血管通路的首选方式.内瘘对透析的效果和患者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我院1998年1月~2004年5月施行的229例动静脉内瘘术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观察情况作一分析.

  • 行动静脉造瘘术的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许会兰;贾强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基本保证.1966年Brescria等开创了皮下动静脉吻合内瘘技术,使血液透析可以顺利地进行.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而简便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目前国内外关于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主要集中在术前准备、术后内瘘护理、内瘘的使用与保护等环节上,未找到有关尿毒症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需求方面的研究,而此阶段的护理需求相当广泛及丰富,却未引起护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因此,为了给这些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此类患者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对护理的需要,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

  • 动静脉内瘘术对30例尿毒症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的超声观察

    作者:孙蔚明;郭一丹;杜晔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不仅导致糖尿病肾病,还可使心脏微血管病变,导致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长期高血压不仅可致肾衰竭,还可致左心室肥厚扩大,高血压心脏病的发生.因此,评价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型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尿毒症患者的病因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寿命延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增多,老年人心脏功能是否能够承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之一.

  •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感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l例

    作者:韦永光;余毅;陈今;孙淑清;王琰;林曰勇;何明恩

    1病历摘要
      1.1病史
      患者男性,44岁,以“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畏冷、发热2周”为主诉于2015年01月15日入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患者于2003年因患“尿毒症”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给予规范免疫抑制治疗,门诊随访病情平稳。2010年始,患者血肌酐逐渐上升,门诊给予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效果不佳,2013年2月就诊我院门诊。复查血肌酐(Scr)990μmol/L,尿量明显减少,因外周血管条件差,不宜行动静脉内瘘术,遂予右颈内静脉留置皮下隧道带涤纶套导管,在外院门诊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一般情况尚可。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于血液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畏冷、寒战、发热,体温高达39℃,伴恶心、乏力、纳差,无腹痛、腹泻,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促等,外院间断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后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3天前就诊某医院门诊,考虑“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予左氧氟沙星经导管静滴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左氧氟沙星+肝素混合液封管,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转诊我院。门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3.7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86.34%,C反应蛋白(CRP)97.8mg/L,考虑感染控制效果差,住院治疗。既往无心脏病等病史,4年前曾行心脏彩超无明显异常。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

    作者:白云清;亓明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需依赖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瘘是进行血液透析必备的血管通路.虽然应首选自体动静脉瘘术,但有时由于自体静脉条件差,需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以维持透析治疗.我院自2004年以来共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1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探讨

    作者:李海燕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从该院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选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疼痛时间等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7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少于对照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41,P<0.05)。结论对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科学的综合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研究

    作者:许桂善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术后的血透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针对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针对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1例,感染和闭塞患者均为0例,穿刺处渗血为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对照组中,局部肿胀患者为4例,感染患者为2例,闭塞患者为1例,穿刺处渗血患者为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1例、3例、38例,护理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中护理满意度为不满意、满意、很满意的患者分别为8例、10例、24例,护理满意度为80.9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41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