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血管畸形血管内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刘启锋;王树新;刘明;刘玉河;陆南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由于病变部位的动静脉之间缺乏正常毛细血管网,使动脉与静脉直接相连,形成脑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临床上常见症状是颅内出血,可表现为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52%~77%[1].

  • 罕见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一例

    作者:钟东;唐文渊

    患者 男,38岁。因反复头痛伴呕吐1月加重8天入院。查体:神清,颈阻(+),双侧克氏征(+),余神检(-)。CT平扫“脑室内出血,右侧为主”。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右侧脉络膜前动脉远端动脉瘤(DACAA)。在全麻下行右侧DACAAA切除术,见脑室内有褐色陈旧性凝血块,清除后见颞角内有一约3cm×2.5cm×2cm之球形动脉瘤(AN),AN源于脉络膜前动脉(ACA)末梢,电凝阻断ACA后完整切除AN。AN呈灰色,内有棕褐色血栓附着,瘤腔约1.5cm×1cm×1cm。病检报告真性AN伴血栓形成。术后查体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一切正常。  讨论 起源于ACA远端的DACAA仅见国外个案报道,既往手术切除AN且术后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仅3例。我科至1999年底共行颅内AN直接手术508例,其中颈内-脉络膜前动脉AN4例,DACAA 1例。  DACAA常伴发于颅内烟雾病,也可为先天性、动脉硬化性、创伤性等。该患者脑血管造影未见其它颅内血管异常征像,无高血压史,无脑外伤史,病检无肿瘤及感染证据,故先天性AN可能性大。DACAA神经系统损害症状不明显,缺乏定位体征,破裂后主要表现为脑室内出血和脑内血肿,可产生梗阻性脑积水,颅内高压及基底节区受损体征如偏瘫等。DACAA可靠的诊断方法是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  DACAA主要位于ACA之脑内段和脉络丛段,分成脑实质组和脑室内组。脑实质内DACAA多位于颞叶深部,因手术显露AN的过程中容易损伤ACA供应大脑脚和间脑的穿支动脉,可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脑室内DACAA的手术关键在于以损害小的入路显露和处理AN。入路可经顶后或颞枕到达三角区,或经颞前下或颞中回到达颞角,当DACAA位于优势半球者术中可采用多种定位方式减轻脑损害:(1)脑血管造影定位AN;(2)立体定向,CT导向定位脑室;(3)微型多普勒超声定位脑室等。

  • 无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内破裂动脉瘤

    作者:梁玉敏;包映晖;江基尧;罗其中

    颅内动脉瘤破裂在CT上的特征性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也可能伴随脑内出血(intraparenchymal hemorrhage,IPH)、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硬脑膜下出血(subdural hemorrhage,SDH)或壁内出血(intramural hemorrhage,IMH);少数情况下,颅内动脉瘤破裂可仅表现为IPH、IVH、SDH或IMH而无SAH的表现,容易引起漏诊或者误诊[1-20].本文复习文献,对相关的问题综述如下.

  •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破裂致不同出血程度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勇春;盛文双;黄定品;陈伟建;林博丽;赵兵;杨运俊;熊叶

    目的 探讨影响前交通动脉(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颅内血肿和(或)脑室内出血[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12月至2016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80例AComA动脉瘤破裂患者,其中244例行栓塞治疗,172例行夹闭术,64例行保守治疗.根据出血类型将4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195例)、ICH和(或)IVH组(285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动脉瘤朝向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动脉瘤大小、瘤颈宽度、大垂径、大瘤体高度、血管管径、大垂径与瘤颈的比值、大瘤体高度与周边血管平均管径的比值、动脉瘤角度、血管角度、入射角度、动脉瘤形态及大脑前动脉瘤A1段发育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25,95% CI:1.009 ~1.041,P=0.002)和动脉瘤朝向(OR=1.698,95% CI:1.092 ~2.639,P=0.019)是AComA动脉瘤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ComA动脉瘤患者的年龄及动脉瘤朝向与其破裂后出现ICH和(或)IVH密切相关,临床上应密切注意高龄及AComA动脉瘤方位朝后的患者.

  • 开颅术治疗侧脑室出血

    作者:黄亚波;张世明;虞正权;孙春明;朱昀;朱巍巍

    目的 探讨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或经额叶皮层入路治疗侧脑室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18例原发性高血压侧脑室出血或丘脑或尾状核出血并发脑室出血的患者,均行经纵裂胼胝体入路(6例)和经额叶皮层入路(12例)清除脑室内血凝块.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所有患者均在术后3个月使用GO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结果 预后良好者(GOS≥4)达到50%.术后死亡1例.结论 在侧脑室出血的手术治疗中,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或经额叶皮层入路能够安全和有效地清除脑室内血凝块.

  • 锥颅血肿清除128例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牛久卿;张建党;孙瑞迅

    脑出血为神经科常见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我们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80例,其中锥颅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27~82岁,平均5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8例,脑叶内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17例,丘脑出血15例,除外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血肿量15-108 ml,平均43 ml.在出血6h内手术12例,7-24h内手术78例,24h-3d内手术19例,3d以后手术19例.本研究采用颅锥直径为4mm,采用F14号引流导管及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处理

    作者:吴近森;诸葛启钏;王均炉;钟鸣;郑伟明;瞿宣兴

    我院自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颅内动脉瘤54例,现就显微手术中的有关问题讨论如下。临 床 资 料  1.一般资料:男31例,女23例。年龄16~69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其中轻偏瘫或两下肢活动差15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有神志不清史12例。本组15例有反复破裂出血史,其中1周内再次出血者8例。  2.辅助检查:CT均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伴脑室内出血10例,脑内血肿16例,脑积水6例。血管造影: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25枚,其中双侧ACA发育良好、对称者7例,不对称或仅单侧ACA供应双侧大脑半球内侧面者18例,后交通动脉(PCoA)动脉瘤21枚,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11枚,其中2例为双侧动脉瘤,1例为ACoA动脉瘤合并PCoA动脉瘤。  3.手术方法:常规以翼点入路,术中根据脑压情况选择作脑室穿刺,充分开放周围脑池,依次暴露载瘤动脉的近端和远端,后暴露动脉瘤蒂。

  • 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

    作者:吴德权;羊正祥;周志敏;浦毅;程超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脑室内出血共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3~56岁,平均45.3岁.

  • 晚发性VitK缺乏症致颅内血肿手术治疗22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文;罗云平;吴雪松

    一、资料与方法男18例,女4例;年龄16-75d.并发肺炎10例,婴儿肝炎综合症5例,消化道出血2例,肺出血1例;术前出现淡漠与嗜睡18例,出现一侧瞳孔散大6例.化验检查:Hb50~60g/L5例,Hb60~90g/L12例,>90g/L5例.血小板均>100×109/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7例(院外已用过VitK),延长15例,其中7例PT>1min,使用VitK治疗后2-3d复查9例,PT均已正常.肝功能正常14例,转氨酶升高8例.头颅CT平扫:均为幕上血肿,血肿量少15ml,大60ml.其中脑内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12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室内出血1例,脑梗塞2例.

  • 前瞻性研究脑室内出血的临床报告

    作者:刘文科;李浩;陈礼刚;唐晓平;方媛;昝昕;董薇;林森;王昆

    目的 了解四川地区脑室内出血(IVH)的影响因素、病因、危险因素等,为IVH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四川省3家三甲医院的住院患者为基础,进行多中心协作登记,收集包括人口学因素、IVH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数据.结果 纳入IVH患者660例,男416例(63.0%),女244例(37.0%);年龄17 ~ 93岁,平均(60.4±13.8)岁;原发性脑室内出血(PIVH)中高血压病31例(31.3%)、动脉瘤13例(13.1%)、血管畸形18例(18.2%)、烟雾病24例(24.2%)和未知病因13例(13.1%);而继发性脑室内出血(SIVH)中高血压病为391例(69.7%)、未知病因162例(28.9%)、动脉瘤、血管畸形和脑淀粉样血管病分别有3例(0.5%)、3例(0.5%)和2例(0.4%);入院时PIVH和SIVH组间G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VH组47例(47.5%)手术治疗、32例(32.3)保守治疗,18例(18.2%)伽马刀治疗,另有2例(2.0%)介入治疗;SIVH组手术、保守和介入治疗分别是175例(31.2%)、383例(68.3%)和3例(0.5%),手术、保守和伽马刀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高血压是发生SIV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样本量大,研究质量较高,结论可靠,为IVH的临床研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早产儿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一例

    作者:吕帆;金丽文;林燕瑜;李晓霞;吴松一

    患儿女性,孕33+2周早产.因家长发现其"看不见东西,眼球摆动1个月"于2011年12月22日至泉州市眼科医院眼科就诊,当时矫正胎龄56周.既往史:2011年7月16日于本院产科经阴道顺娩,新法接生,出生体重1900g.早产原因不明,生后即哭,否认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8'~9'.出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诊断: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脑积水;新生儿脑室内出血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予保温、吸氧、营养脑神经、营养心肌、蓝光照射等治疗后因"脑发育不良"转入神经康复科治疗.

  • 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观察

    作者:冯胜利;孙有树;李庆林;魏振宇;杨继学

    目的:观察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方法:选择脑室内出血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为双侧侧脑室引流,采用穿刺外引流联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并同时应用腰大池引流术;对照组非手术治疗后,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观察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Ⅰ级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侧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优于腰大池持续引流并行脑脊液置换.

  • 超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73例

    作者:冯胜利;张芮;刘正义;高玉松;罗新名;张亚东

    脑室内出血较常见,治疗方法选择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预后.2004年11月~2006年5月,我们共收治脑室内出血73例,均行超早期双侧脑室外引流,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作者:

    关键词:
  •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新生儿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李志博;刘静

    目的 比较腰椎穿刺放脑脊液辅助治疗新生儿脑室内出血(IVH)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效果.方法 对21例新生儿IVH及41例SAH患儿应用腰椎穿刺放脑脊液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1例IVH患儿中,穿刺放出的脑脊液均为血性,送化验室常规镜检见大量新鲜红细胞并有皱缩红细胞,同时生化检验蛋白含量明显增高.41例SAH患儿中,穿刺放出脑脊液为清亮无色或微黄色,送化验室常规镜检未见红细胞,同时生化检验蛋白含量基本正常.结论 腰穿放脑脊液治疗IVH效果满意.对于SAH效果可疑.

  • 尿激酶脑室内注射并持续引流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25例

    作者:罗飞

    目的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很高的病死率,通常采用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现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总结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25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结果 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的方法治疗25例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治愈10人,中残4人,重残6人,植物生存1人,死亡4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 采用持续引流与尿激酶脑室内注射相结合的方法相比以前单纯的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 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贾子平

    目的 分析研究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 7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均开展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70例患者治疗后,痊愈39例,有效25例,无效(死亡)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死亡率为8.57%.39例痊愈和25例有效患者中,共有1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有血象升高、高热障碍加重等颅内感染症状存在,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结论 腰穿硬脊膜下腔置管引流结合侧脑室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 开颅术后出血再手术的原因分析-附16例报告

    作者:安韶康

    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经住院手术治疗的中型以上颅脑损伤63例,术后因颅内血肿二次手术10例;脑出血手术29例,术后因出血二次手术6例,占20.7%,再手术16例.现将再手术原因及教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3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岁.颅脑损伤10例,昏迷指数(GCS)3 ~4分5例,5~6分3例,8分以上者2例.受伤到第一次手术时间:30分钟到2小时8例,2h以上者2例,头痛躁动者5例,抽搐4例,小脑幂切迹疝8例.第一次手术后诊断:广泛性脑挫伤、急性硬膜下血肿6例,急性硬膜外血肿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其中混合性血肿及积液者4例,合并颅骨骨折者7例.脑出血组二次手术者6例,其中壳核及内囊出血6例,丘脑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1例.6h以内第一次手术者4例,血肿量40~50 ml 2例,50~60 ml 3例,>70 ml者1例.发生小脑幂切迹疝者2例,枕骨大孔疝1例,第一次术后血压持续在180/100 mmlHG以上者4例.发生时间:损伤组,第一次手术后意识好转又迅速恶化者2例,间隔4~6d者5例,9d发现颅内血肿2例,长的术后13d1例.脑出血组,第一次手术后当日发现血肿复发者3例,2d1例,7d1例.

  • 高血压脑室内出血微创钻孔外引流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凌维汉;俞万香;钟伟清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钻孔外引流术并脑室内灌注尿激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36.8±10.5)min。在术后2~4 d,共有8例死亡,死亡率为17.8%。其余37例患者,应用尿激酶灌洗后,脑室血肿消失,且脑室系统无扩大现象。术后有7例发生肺部感染,占15.6%(7/45),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占6.7%(3/45)。45例患者行微创钻孔外引流术后,有75.6%(34/45)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好(Ⅰ级18例、Ⅱ级12例、Ⅲ级4例),有6.7%(3/45)的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较差(Ⅳ级2例、Ⅴ级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微创钻孔外引流术联合尿激酶灌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 创伤性脑室内出血50例分析

    作者:张东;赵继宗;富壮;唐凯

    分析了50例创伤性脑室内出血(IVH)患者,其中单纯性IVH 9例,其余41例均伴有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致伤的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32例,64%);病人均有脑膜刺激征表现,发热35例(70%);19例(38%)临床诊断合并原发性脑干损伤,15例(30%)CT表现为弥漫性轴索损伤;死亡组GCS评分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Graeb评分高于存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病人行颅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3例行V-P分流术.死亡24例,持续昏迷2例,重残8例,轻残6例,痊愈10例.分析结果提示IVH合并的脑损伤是治疗的重点;IVH病人的预后主要受年龄、入院时的意识状态、IVH的出血量、合并其他类型颅脑损伤的程度、持续性高热和血管痉挛等因素的影响.

442 条记录 3/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