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某师范西藏班学生结核病暴发流行调查分析

    作者:郭存炳;宁东岳;朱倬敏

    1999年8月许昌师范西藏班学生发生一起结核病暴发流行,报告如下: 一般情况:西藏班学生共39人,年龄16~19岁,男女生比例为1∶2。学生来自西藏农、牧区,已安排在内地多所不同中学读书4年,1998年9月到许昌师范就读。1999年8月2名男同学因胸痛到综合医院就诊,诊断为“肺结核”,给予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治疗,用药20天,疗效不佳,引起校方重视,要求市结防所进一步确诊,并对全班同学进行普查。 调查方法: 39名学生全部使用北京产纯蛋白衍生物(PPD)5TU,进行左前臂皮肤试验,结素试验硬结≥10mm者拍胸片,留痰标本三次。 调查结果: 39名学生中有卡痕者5人,占12.8%,结素试验阳性者37人,阳性率94.8%,强阳性反应23人,强阳性率58.9%。结素反应平均直径≥10mm学生共36名进行胸部X线拍片检查,查出肺结核病人10例(原发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8例),其中男性6人,女性4人,1例痰涂片抗酸杆菌(),胸片显示两上、中肺野呈大片状密度不均阴影,并有多个透光区。 疫情控制:病情较重一例及涂阳患者一例,住院治疗,其余8例病人用2HRZE/4HR方案进行督导化疗,10名结素强阳性者以3HR方案预防性化疗。对教师及学生进行防痨知识宣传教育,发放防痨宣传材料,教室、宿舍、食堂注意消毒及开窗通风。3个月化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好转。 讨论: 1.8月6日发现2例结核病,首诊医院及校医未按规定报告疫情及转诊,延误了时机。其中一名患者,其母亲患“肺结核”未治疗,该学生1996年上中学时曾患“肺结核”,抗痨治疗三个月停药,未完成疗程,此次发病痰菌阳性,为主要传染源。2.这些学生在全日制寄宿学校读书,居住拥挤,接触密切,卫生状况较差,且因民族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正值青春发育期,机体抵抗力减弱,为易感人群。3.建议新生入校时进行体检,结素试验阴性者接种卡介苗,阳性者作胸部X线检查,早期发现隐匿结核病患者,及时治疗,杜绝人群传染。

  • 荆州市沙市区2002年卡介苗免疫水平监测

    作者:吴晓惠;周志刚

    为了解新生儿卡介苗免疫状况,考核及评价卡介苗接种质量和效果,并为制定和调整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我们于2002年3月至12月份对沙市区3月龄以上的婴儿进行了PPD(结核纯蛋白衍生物)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乙胺丁醇致哮喘样发作一例

    作者:林涛;林爱俊;王优

    患者男性,80岁,因右侧胸憋、气短2个月于2001年7月2日入院.患者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年.入院前曾在当地医院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连用3天均出现服药后数分钟胸憋加重、喘息,经对症处理好转.考虑药物过敏所致,停全部抗结核药物并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7℃,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侧胸廓饱满,第7后肋以下叩浊,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音.辅助检查:白细胞8.3×109/L,淋巴细胞0.52.红细胞沉降率50 mm/1 h.纯蛋白衍生物5 IU(++).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胸腔抽取草黄色浊液500 ml,胸液粘蛋白试验(+),蛋白定量40 g/L,见多量淋巴细胞,间皮细胞<5%,未查见肿瘤细胞.确诊为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拟化疗方案:异烟肼0.4 g每日1次,利福平0.45 g每日1次,吡嗪酰胺0.5 g每日3次,乙胺丁醇0.25 g每日3次四联抗结核治疗.为查找过敏药物,逐个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未见反应,当服用乙胺丁醇0.25 g,10 min后出现胸闷、喘息,查体:呼吸30次/min,脉搏96次/min,血压90/60 mm Hg,双肺闻及喘鸣音.立即吸氧,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二羟丙茶碱0.25 g、地塞米松5 mg,0.5 h后症状消失.次日在严密观察下,再次服用乙胺丁醇0.25 g,12 min后又出现上述症状,经治疗后好转.故确定此患者为乙胺丁醇引起哮喘样发作.停用此药,余化疗药不变,并间断抽取胸液,治疗20天,胸憋、气短明显好转,复查胸片示:右侧胸膜增厚粘连.出院后规律服药,随访2个月,哮喘样发作未再出现.

  • 第102例——长期发热、胸腔积液、右肾阴影并皮下结节

    作者:刘颖;张波;刘一;樊再雯;李德昌;纪树国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9岁.因全身酸痛伴发热4个月,活动后喘息2个月于2006年2月3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腹痛做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肾积水及输尿管结石,并在当地医院做超声波碎石治疗,但腹痛无明显减轻,治疗后1周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下午升高明显)伴盗汗,发热时全身酸痛,无畏寒,咳嗽及胸痛等不适.2006年11月4日腹部超声复查显示原右肾积水较前减轻.X线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强阳性.在外院曾抽出淡黄色胸腔积液约800 ml,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并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三联抗结核及泼尼松对症治疗.入院前2个月来患者活动后出现喘息、偶咳但无痰.曾在外院间断应用过多种抗生素(左氧氟沙星等)治疗无效.现仍间断发热,体温时可高达40℃而入院治疗.患者既往体健.其母死于肺结核.

  • 儿童肺结核的鉴别诊断

    作者:赵顺英;江载芳

    虽然结核杆菌阳性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小儿肺结核结核杆菌检查的阳性率低,临床上主要根据临床和影像表现考虑诊断,再根据PPD(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皮试阳性、结核病密切接触史以及治疗反应作出诊断.由于临床和影像表现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线索,而肺结核在临床和影像表现上又与一些疾病相似,故临床上常将肺结核误诊为其他疾病,或将其他疾病误诊为肺结核.因此,在肺结核诊断中,应与这些疾病进行鉴别,根据我们的经验,需与儿童肺结核鉴别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 原发性髌骨结核一例

    作者:张清;敖国昆;陈建中;黄沁

    患者女,37岁,于8个月前左腹股沟出现1 cm×1 cm包块,活检为慢性肉芽肿.此后左下肢发现散在红斑,左膝关节疼痛,呈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当地CT发现左侧髌骨破坏.纯蛋白衍生物(PPD)阳性(+++),结核抗体阳性.

  • 大块骨溶解症一例

    作者:苏佰燕;陆菁菁;金征宇

    患者女,22岁.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左胸痛.1个月前胸闷,当地医院X线胸片示右第6后肋变细,左侧胸水,穿刺抽出淡红色稍浑浊液体,乳糜试验及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阳性(+),按不规则结核治疗半个月后好转,求诊我院.既往曾于2005年突发右锁骨骨折,于外院术中发现锁骨变细、变黑,病理不详,取髂骨移植于锁骨.体检:有锁骨及髂区手术瘢痕,左下肺呼吸音偏低.实验室检查阴性.抽出血性胸水,黎氏试验、乳糜试验阳性(+),胸水病理:见增生的间皮细胞及炎细胞,未见瘤细胞.

  •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的诊断

    作者:郭利民;张廷芬;师长宏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无放射检查征象、结核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阳性,细菌呈休眠状态[1].由于潜伏感染群大,范围广,不易诊断,是目前导致结核病暴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活动性结核是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被激活所致[2],所以及时发现LTBI者是控制结核传播的关键环节.虽然有许多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的新技术,但对于LTBI的诊断目前尚缺可靠的检测方法.

  • 强直性脊柱炎经依那西普治疗后发现恶性肿瘤二例

    作者:覃文;忻霞菲;陈勇;周丽;黄华;王庭辉

    例1:男性,43岁.因"反复双髋区疼痛伴渐进性腰部活动受限"于我院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2007年1月10日).当时骶髂关节CT示:两骶髂关节、椎小关节间隙略狭窄,关节面凹凸不平,局部骨密度略增高,可见虫蚀样改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阳性;C反应蛋白(CBP)50.5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44mm/1 h;纯蛋白衍生物(PPD)、胸部CT、肝炎全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双肾彩色多普勒超声、肿瘤指标均未见异常.否认肿瘤家族史.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7.82.既往曾予"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6个月,后因严重消化道反应停药,拒绝"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等"治疗.

  • 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皮试结果与体内抗结核抗体水平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灵霞;李国利;董恩军;陈彭;王倩

    结核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已经成为结核病诊断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结核分支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是早应用于结核病血清学检测的抗原,但后来人们认为PPD是一种混合性抗原,很多蛋白不仅结核分枝杆菌有,其他分枝杆菌也具有.我们对不同人群进行了PPD皮肤实验以及抗结核抗体检测,研究抗结核抗体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卡介苗接种的关系.

  • 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

    作者:李凤祥;徐苗;陈保文;沈小兵;苏城;王国治

    目的 通过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HTPM)对荚膜组织胞浆菌(HC)和不同分枝杆菌致敏豚鼠的皮肤试验,检测P-HTPM用于组织胞浆菌病(HP)和结核病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MTB)和22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HC)分别致敏豚鼠,经皮内注射结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TB.PPD)、胞内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B)、P-HTPM或国外同类产品HDS,检测P-HTPM的特异性;将P-HTPM原液分别稀释成1、2、4、8μg/ml,与HDS同时以轮圈法注射于经HC致敏的豚鼠,检测P-HTPM的敏感性;用MTB、MTB+HC和不同浓度的HC分别致敏豚鼠,再分别经皮内注射TB-PPD和P-HTPM,检测交义反应性.结果 P-HTPM与HDS对HC致敏的豚鼠均呈阳性反应,而对结核及其他分枝杆菌致敏的豚鼠均呈阴性反应;不同浓度的p-HTPM均可诱导HC致敏豚鼠的皮肤反应,并随P-HTPM浓度升高,皮肤反应强度略有增强,1 μg/ml的P-HTPM即与HDS诱导的皮肤反应等效;TB-PPD及P-HTPM对自身抗原致敏的豚鼠均可诱导较强的皮肤反应,且明显强于MTB+HC混合抗原致敏豚鼠诱导的皮肤反应;TB-PPD对HC致敏的豚鼠个别呈弱阳性,但随HC致敏浓度的升高,其阳性率下降.结论 P-HTPM用于HP和结核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制备

    作者:陈保文;沈小兵;苏城;王国治

    目的 研制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方法 采用液体表面膜培养方法培养荚膜组织胞浆菌,培养液经盐析和弱酸沉淀法纯化,再经透析和除菌,制成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原液,并进行豚鼠的皮肤反应试验和安全性检测.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的蛋白纯度达80%以上,其1μg/ml的浓度诱导的豚鼠皮肤反应与国外同类制品等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 荚膜组织胞浆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可作为体内诊断制品,用于检查人体荚膜组织胞浆菌的感染以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诊断.

  • 耳鼻咽喉结核14例

    作者:朱永杰

    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4例耳鼻咽喉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1-2007年我科收治耳鼻咽喉科结核患者共14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22~58岁.胸部X线片或(和)CT检查,7例(50%)伴浸润型肺结核,1例肺部可见钙化灶.经1~3次痰菌检查,2例(14.3%)找到抗酸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9例(64.3%)有不同程度阳性反应.鼻咽结核6例,表现为耳后淋巴结肿大4例,不同程度涕血或回抽涕带血5例,耳鸣、耳闭闷感、听力下降3例(其中2例有分泌性中耳炎);病变位于鼻咽顶壁5例,侧壁1例;检查见局部黏膜苍白或充血水肿、结节状增殖,其中1例伴溃疡.喉结核5例,表现为声音嘶哑,1例伴轻微咽喉疼痛、低热、偶有盗汗,无咳嗽、咳痰症状;病变均局限于声带;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肥厚1例,单侧声带溃疡1例,双侧声带充血水肿2例,单侧声带充血1例.中耳结核3例,表现为大量脓性耳漏,病史均超过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但无面瘫;1例因耳后骨膜下脓肿切开引流后形成耳后瘘管,2例外耳道见灰白色肉芽组织,1例鼓膜大穿孔、鼓室内见肉芽组织.

  • 奉化市1999年卡介苗免疫成功率调查

    作者:汪妙素;王忠意;袁平

    为了解我市儿童初次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以便进一步提高卡介苗的接种质量。我们于 1999年10~11月对全市7个乡镇的计划免疫接种点开展了卡介苗接种后12~24周免疫成功 率测定和卡痕调查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监测对象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个乡镇计划免疫接种点为调查单 位,调查对象为初次接种 卡介苗后12~24周的儿童,即在1999年5、6、7月份接种卡介苗儿童,每单位调查人数不得 少于10名。2 监测方法 按《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和《全国结核病防治 统一培训教材》中的技术 要求进行调查:在左前臂掌侧中部无疤痕处用75%酒精消毒后,取1ml一次性注射器皮内注射 0.1ml PPD,这时注射部位应出现直径为6~8mm大小的桔皮样小泡。72小时观察局部 反应结果,局部红肿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阳性,同时检查卡介苗接种疤痕,平均反应 直径≥3mm者判为阳性。3 材料 PPD-C<50 IU/ml人型结核素纯蛋白衍生物, 批号 981203.1,效期99.12。系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华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 TB-PPD和BCG-PPD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应用分析

    作者:辛朝雄;陈美淑;郑伟娇;陈惠芬;谢华丽

    目的 对比分析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和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检测结果.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汕头市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科门诊确诊的239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采用TB-PPD试剂和BCG-PPD试剂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90例)进行参照分析.结果 实验A组PPD皮试强阳性79例(65.8%),高于实验B组的60例(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83,P<0.05);实验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98.3%,实验B组为96.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健康对照组中,A组PPD皮试阳性率为77.8%(35/45),B组阳性率为95.6%(4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5,P<0.05).结论 TB-PPD和BCG-PPD既有区别,又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实际需要综合考量,合理选择.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对吸毒肺结核患者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徐旭燕

    目的研究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试(PPD)对吸毒肺结核病人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设立吸毒组(G1)和非吸毒组(G2),两组均为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给予PPD皮肤试验.结果 G1 PPD皮试阳性率较G2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PPD皮试强阳性率亦较G2为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吸毒的肺结核可疑患者尽管其PPD试验阴性,仍应常规行胸片及痰涂片检测,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 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检测对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光云;陈功;王家宁;郭凌云

    目的:观察结核蛋白芯片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derivative,PPD)实验对痰结核分枝杆菌阴性肺结核(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结核蛋白芯片和PPD实验,检测53例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和40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观察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性、特异性、检测的一致性和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结核蛋白芯片诊断痰菌阴性肺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2.3%、87.5% ,敏感性明显高于PPD试验(41.5%),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两种方法检测一致率为69.8%;两种检测方法联用阳性检出率为88.7%,高于单独应用任一方法.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痰菌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用PPD检测可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

  •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

    作者:梁艳;吴雪琼;王兰;王志耘;张翠英;阳幼荣;张俊仙

    目的 应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入伍新兵结核潜伏感染情况,评价ELISPOT在检测结核潜伏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为对照,应用ELISPOT试剂盒检测366例2009年驻京部队入伍新兵外周血中分泌结核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IFN-y)的T淋巴细胞数.对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入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0个月后再做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比较结果.结果 366例入伍新兵中,PPD皮肤试验和ELISPOT阳性率分别为44.81%和31.69%.202例PPD皮肤试验阴性和164例PPD皮肤试验阳性者中,分别有53例(26.24%)和63例(38.41%) ELISPOT阳性,两者的一致率为57.92%(212/366),两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34,P<0.001).在接种过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58.53%(127/217),ELISPOT阳性率为29.03%(63/217),斑点形成细胞数为32.44±26.52;在未接种卡介苗者中,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为24.83%(37/149),ELISPOT阳性率为35.57%(53/149),斑点形成细胞数为41.81±30.48.110例PPD和ELISPOT均为阴性的入伍新兵接种卡介苗10个月后,PPD皮肤试验阳转率为78.18%,而ELISPOT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ELISPOT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真实反映入伍新兵的结核潜伏感染情况,可推广应用.

  • 利福平致哮喘样发作1例

    作者:戚国庆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因"午后低热,右侧胸胀1个月"于2006年10月10日入院.有青霉素、红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7.8℃,脉搏7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右侧胸廓饱满,第四肋以下扣诊,听诊呼吸音消失,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辅助检查:血液常规中自细胞7.5×109/L,淋巴细胞0.58,红细胞沉降率50 mm/h,结核抗菌素纯蛋白衍生物5Tu(++).

  • 右下肺浸润型肺结核误诊1例

    作者:宋质成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6岁.因发热、胸痛、咳嗽、咯痰10天就诊.门诊查WBC7.40×109/L,N0.78,L0.22.胸部正侧位片报告右下肺背段可见小片状、密度浅淡、边缘糊阴影,提示右下肺炎.以右下肺炎收住院.体温38.5℃,消瘦,右下肺呼吸音稍减弱,未闻及干湿罗音.血结素纯蛋白衍生物(PPD)阴性,3次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肺部CT报告右肺下叶背段密度浅淡、边缘模糊影,提示右下肺炎.给予青霉素、丁胺卡那静滴抗感染7天,症状加重,且出现盗汗、痰中带血.复查胸片提示病灶无吸收,高度怀疑右下肺结核,反复痰中找抗酸杆菌,于第5次痰涂片查见抗酸杆菌(H),诊断为右下肺浸润型肺结核.给予链霉素肌注,口服异烟肼、利福平治疗4周,症状好转.复查胸片示病灶境界更清晰,低密度灶消失,范围缩小,病情好转出院,继续抗痨1年,复查胸片病灶完全吸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