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期刊为您保价护航
-
您好,我们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期刊推荐
2、咨询绿色通道
3、医生论文咨询
-
现在咨询——先见刊后付款
请输入您想要咨询的问题......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1-3个月
1 稿件要求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相应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英文摘要可略详,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2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须遵循医学伦理基本原则。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投稿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4 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5 作者署名 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①参与论文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与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信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6 摘要 中、英文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400个汉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短篇论著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00字。
7 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
8 研究设计 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9 统计学方法 (1)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 《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 (中位数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2)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要有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
10 名词术语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11 图表 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数据图和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影像图应标注左右;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电子版投稿中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12 计量单位 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
13 数字 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分节采用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位置的方式,对于恰好为小数点前后4位数的数字需分节。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
14 参考文献 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须著录期号。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热门常见问题
知网显示,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为0.650,综合影响因子为0.573。
根据投过稿的作者反馈,文章投稿后大概两个月给了修改意见,从投稿到见刊大概一年左右,毕竟是核心期刊,审稿周期都会比较长。
推荐刊物均可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正刊
可签署保密协议 ,不透露任何用户信息可跟踪进程,全程协议
1对1服务,7x24小时在线
14年经验沉淀,实体公司运营
目的 系统分析现有的OA分类标准和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概况性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和筛选OA指南、教科书、二次研究和原始研究中报告的OA患者的分类标准和评估工具,对提取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并使用Excel软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检索了63部OA指南,1部教科书,二次研究和原始研究检索239条,补充检索160条,终纳入5种分类标准,15篇评估工具的系统评价(855项评估工具).结论 现有的分类标准缺乏严格和透明的制定流程,并且较为复杂,无法指导临床进行精准治疗.建议关注OA分类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应结合优选后的评估工具,并开展临床实践研究进行检验.
目的 探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患者肌活组织检查(肌活检)病理评分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国际肌炎评估和临床研究组制定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疾病活动度评价工具对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2008年12月至2017年6月住院的已行肌活检的423例IIM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分.所有IIM肌活检组织进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CD3和CD20分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组织中按照肌细胞、炎症、血管和结缔组织4个部位分别评估,对IIM患者的肌活检进行病理评分.分析IIM患者肌活检病理评分与IIM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非参数检验采用Mann-Wittney U检验、秩和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的差异.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肌活检病理总评分与IIM疾病总体活动度呈弱相关(r=0.228,P<0.05),并且与肌肉活动度视觉模拟尺度评分(VAS)和肌酸肌酶(CK)升高相关(r=0.407和0.466,P值均<0.05).127例未经治疗的IIM中DM占92例,PM占35例.在未经治疗的DM患者中,肌肉病理总评分、肌细胞病变和炎症浸润与患者肌肉活动度VAS相关(r=0.300,0.312和0.241,P值均<0.05);而在未经治疗的PM中,肌细胞病变评分与疾病总体活动度相关(r=0.478,P<0.05).结论 开展肌肉病理评分可用于指导PM疾病活动度和DM骨骼肌疾病活动度的判断.
目的 探讨RA患者PBMCs中IL-22+CD4+CD161+T细胞的频数变化与RA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RA的发病机制.方法 RA组21例,均为2017-2018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风湿科住院或门诊RA患者,健康对照组21名,为唐山工人医院健康体检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PBMCs中IL-22+CD4+CD161+T细胞频数变化,并与DAS28、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ESR、hs-CRP及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等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检验.结果 RA组同时分泌INF-γ及IL-22的CD4+T细胞(0.33±0.20)%、分泌IL-22的CD4+T细胞(0.51±0.29)%、分泌IL-22的CD4+CD161+T细胞(0.55±0.2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22±0.14)%、(0.25±0.18)%、(0.36±0.24)%],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45、P=0.026).结论 RA患者PBMCs中IL-22+CD4+CD161+T细胞数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RA患者IL-22+CD4+CD161+T细胞可能参与了RA疾病活动及关节病变.
目的 探索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研究共纳入304例SLE患者和391例健康对照探索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易感性的关系.将SLE患者进一步分为拷贝数=2组和拷贝数>2组,探讨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采用AccuCopyTM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检测TRAP1基因拷贝数,使用SPSS 10.01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和分布特征在t检验,秩和检验和x2检验中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探讨TAR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易感性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易感性的关联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粗:OR=5.257,95%可信区间(95%CI)(1.108,24.937),P=0.037;校正:OR=5.578,95%CI(1.172,26.556),P=0.031].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DAI评分之间无相关性(Z=-0.117,P=0.907).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患者的皮肤损害之间具有关联趋势[OR =0.130,95%CI(0.016,1.069),P=0.058],调整混杂因素后关联趋势消失[OR=0.288,95%CI(0.029,2.831),P=0.286,PBH=0.808],与关节炎、脱发、口腔溃疡、发热、血液系统损害、LN及光敏感之间未发现相关性[x2=0.751,OR=1.234,95%CI(0.767,1.988),P=0.386].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年龄和BMI无相乘交互作用[年龄:x2=0.751,OR=1.234,95%CI(0.767,1.988),P=0.386;体质量指数:x2=0.282,OR=1.172,95%CI(0.652,2.109),P=0.596].结论 TRAP1基因拷贝数变异与SLE易感性可能存在关联,拷贝数增加可能是SLE发病的危险因素.
目的 明确甲氨蝶呤对RA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的作用机制,为RA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并培养RA-FLS,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甲氨蝶呤作用下的细胞活力及细胞凋亡;不用浓度或不同时间点,甲氨蝶呤作用于RA-FLS,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荧光检测RA-FLS自噬的诱导情况;微RNA干扰(siRNA) Beclin1基因,流式细胞仪及PARP p85检测甲氨蝶呤作用下RA-FLS的凋亡情况;实验数据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GraphPad Prism 5.0软件绘制统计图.结果 甲氨蝶呤可诱导RA-FLS细胞凋亡增加,增强RA-FLS自噬,诱导自噬体形成.在RA-FLS中,转染Beclin1基因的siRNA抑制自噬并增加甲氨蝶呤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RA-FLS通过自噬抵抗甲氨蝶呤的促凋亡作用,甲氨蝶呤联合自噬抑制剂可增加RA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维生素D与RA疾病活动度、血清学抗体、免疫功能等指标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初诊250例RA患者及150名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RA患者的临床指标[性别、病程、年龄、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DSA28评分]、实验室指标[ESR、CRP、RF、抗CCP抗体、ANA、AKA、APF、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①RA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2±6) mg/ml与(21±8) 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 1.676,P<0.01);②根据25-(OH)D水平将RA患者分为缺乏组、不足组、正常组,3组间关节压痛数(x2=17.793,P<0.01)、关节肿胀数(x2=12.635,P=0.002)、ESR (F=6.330,P=0.00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F=5.095,P=0.007)、DAS28(F=4.990,P=0.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25-(OH)D水平不同的3组间比较RF(x2=6.742,P=0.034)及抗CCP抗体(x2=6.836,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OH)D水平与血清RF(r=-0.202,P=0.001)、抗CCP抗体(r=-0.220,P<0.01)、MCV (r=-0.109,P=0.002)、AKA(r=-0.215,P=0.001)呈负相关;④RA组RF(t=-2.715,P=0.007)、抗CCP抗体(t=-2.03,P=0.044)、AKA(t=-2.108,P=0.036)阴性组25-(OH)D水平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25-(OH)D水平不同的3组间比较辅助性T细胞(Th)1(IFN-y)细胞(F=3.259,P=0.04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细胞(F=4.342,P=0.03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OH)D水平与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细胞(r=0.146,P=0.025)呈正相关.结论 维生素D缺乏在RA患者中普遍存在,且维生素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及RF、抗CCP抗体抗体、抗MCV抗体、AKA及Th1、调节性T细胞相关,提示维生素D可能在R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质活化形成的NLRP3炎性体复合体,能够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IL-18和IL-33成熟,其异常激活与多种自身炎症、自身免疫以及代谢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痛风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但NLRP3炎性体活性变化的调节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新近研究中发现参与NLRP3炎性体调节的miRNA,分析了miRNA对NLRP3炎性体的调节方式,提示miRNA可能通过多种方式参与NLRP3炎性体调控,从而参与多种炎性疾病发生.
认知功能障碍(CD)是NPSLE常见的表现之一.但研究发现SLE在未发展为NPSLE前也可发生CD,其临床表现隐匿,可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生活,且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以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但SLE所致CD具有可逆性与波动性,早期的评估、诊断、管理与治疗将有助于提高这一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RA是一种以侵袭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特征为滑膜增生、新生血管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是一种可逆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多项研究已表明其通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从多方面调控并参与RA发病.本文旨在通过阐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RA的关系,探究与RA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分子标志物.本文对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RA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关节疼痛往往是早出现的症状,且呈持续性,长期的疼痛让患者遭受痛苦,甚至引起精神心理问题,终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目前关于RA疼痛的机制仍不明确,研究表明其与炎症、免疫、神经、精神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RA的疼痛机制,寻找新的药物靶点及治疗策略,综合护理干预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可能对RA患者疼痛的治疗及预后更有效.
患者为44岁中年女性,既往确诊白塞病,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逐渐减停.随后患者出现听力逐渐下降,评估白塞病无活动.治疗上尝试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后,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后症状明显改善.检索并汇总相关文献发现,听力下降多出现在白塞病活动期,年纪大、病程长、皮肤和关节同时受累被报道是白塞病出现耳聋的危险因素.因此,耳受累可出现在白塞病活动期、复发期,甚至缓解期,应增强对白塞病耳部症状的监测.
通过总结我院1例洛夫格伦综合征(LS)临床诊治经过,分析LS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治疗策略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显示,LS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结节性红斑、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痛/关节炎三联征;治疗上首选NSAIDs,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该病预后良好.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和适当的诊断方法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诊断.
目的 评价抗氨甲酰化蛋白(CarP)抗体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及手工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包括Pub 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等外文数据库,收集研究目的为抗CarP抗体对RA诊断价值的研究,时间截止2018年3月15日.排除研究人群及阈值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文献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2、Meta-disc 1.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各研究间不存在非阈值效应引起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抗CarP抗体对RA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45%,95%CI (43%,48%)]、[97%,95%CI(95%,98%)]、[12.65,95%CI(8.87,18.05)]、[0.56,95%CI(0.53,0.6)].诊断比值比(DOR)为[23.97,95%CI(16.33,35.1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777 5.结论 抗CarP抗体对诊断RA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较差.
目的 分析近年来报道的风湿病的误诊状况.方法 回顾199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发表的误诊文章,统计分析相关报道中风湿病误诊的状况.采用x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18年上述5种期刊共发表误诊相关文章705篇,其中风湿病相关215篇,剔除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报道28篇,终共纳入187篇195例病例,占上述杂志区间内全部报道误诊病例的25.5%,是常被误诊的疾病种类,其中风湿病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例数为127例,其他疾病误诊为风湿病的为68例.风湿病误诊病例报道主要来源于三级医院.容易发生误诊的风湿病包括原发性血管炎(72例)、RA(25例)、SpA(17例)、PM(14例)、SLE(13例)和SS(12例).1998-2006年与2007-2015年相比,风湿病总体诊断率比例及误诊延迟时间无变化.单病种比较,报道的PM、SpA及IgG4相关性疾病误诊率情况增加(P=0.004,0.034,0.008),PM及除AS之外的其他风湿病诊断延迟时间缩短(P=0.012,0.029).结论 风湿病误诊在临床常见,加强风湿病的继续教育势在必行.提高对风湿疾病的认识、建立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是降低误诊率的重要途径.
OA是风湿病中常见的关节炎,国际OA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问题的加剧,OA的患病率将明显增加.而我国的OA流行病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进行了多次多地区的调查研究,但数据大多不被国际认可.究其原因,主要是与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和检测方法不标准有关.此外,我国的OA流调还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缺乏不同民族数据的现象.剖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完善不足,有利于积极规范开展我国OA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明确我国OA的患病率及致病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减少OA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p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涎腺等外分泌腺为主,具有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征的CTD.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口腔和眼部症状、泪腺和涎腺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和唇腺活组织检查等.唇腺活组织检查为有创检查,不易被接受.目前可用多种影像学手段对涎腺进行评估.近期在ClinExp Rheumatol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系统综述,主要介绍了pSS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常规手段和新的成像方式的优劣及未来的可能发展趋势[1].本文摘译了该综述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来自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内科学系风湿免疫科的Yuko Kaneko及研究人员在Clin Exp Rheumatol杂志上发表文章,认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评估免疫球蛋白(Ig)G4相关疾病(IgG4-RD)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疾病活动中有重要价值.IL-2治疗风湿性自身免疫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关于sIL-2R的研究较少,该研究内容新颖,有临床参考价值,本文摘译其中重点部分,供同道参考.
p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浸润外分泌腺及器官上皮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生物制剂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过去的12年,无论是TNF-α拮抗剂、抗B细胞药物和IL-1受体拮抗剂,均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对pSS的治疗效果有限.目前,针对新型生物制剂如T细胞共刺激因子、IL-6拮抗剂和Ⅰ型IFN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且采用了新的观察指标,给pSS的治疗带来了希望.而来自希腊的Tzioufas与Goules[1]教授2018年在Clin Exp Rheumatol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这些新疗法虽看似很有前景,但临床试验方案仍有很多值得批判和质疑的地方,本文将文章主要内容摘录如下,以更好地理解迄今为止生物治疗方法对pSS效果不佳的原因,以期今后有更好的研究策略.
Clin Exp Rheumatol杂志近期发表了韩国的一项临床研究:“涎腺超声在pSS中诊断和病情预测评估中的价值”[1].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病,但临床诊断困难,缺乏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易造成漏诊,特别是对新发或早期疑诊的SS.此外,涎腺受累的经典客观检查如腮腺核素显像、唇腺活组织检查等为有创检查,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寻求新的辅助检查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涎腺超声以其方便、无创、价廉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证实其对S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摘译了新的来自韩国的这项临床研究的核心研究结果.
pSS的分类标准中,涎腺病理占有重要地位.涎腺淋巴单核细胞浸润灶的形成在pSS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近期Clin Exp Rheumatol杂志发表了一篇综述,就涎腺病理在pSS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提示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1 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pSS患者涎腺以分泌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或淋巴细胞灶)形成的慢性炎症为特征.淋巴细胞浸润灶主要由T和B细胞组成,伴有极少的其他单个核细胞,它们可能发展为异位淋巴结构,类似于次级淋巴器官,约1/4的pSS患者在导管周围的浸润中出现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s,GCs)样结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由促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吸引至涎腺组织,其中趋化因子CXCL10起重要作用.腺体持续的激活促使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FDC)网络形成,以及T和B细胞分离.
近期,Clin Exp Rheumatol杂志发表了Moutsopoulos和Skopouli[1]对于SS疾病活动指数的评论.目前常用的评估SS病情活动的指标主要是EULAR SS患者报告指数(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o)gren's Syndrome Patients Reported Index,ESSPRI)和EULAR SS疾病活动指数(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Sj(o)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其中ESSDAI评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SS病情评估的基本工具.但有关ESSDAI评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直以来都是SS研究领域中的争议热点.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
1999 | 01 02 03 04 |
1998 | 01 02 03 04 |
9月8日投稿,11月10日返修,12月6日进行校稿,修改格式后被收录,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现在在安排出刊中,期待。
中华风湿病学这本期刊的审稿速度很快,我是4月9日投的稿件,5月11日外审返回,经修改后于7于被录用,前后历时三个月的时间。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4年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4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1.医学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已有论文-内部合作见刊
5.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客服正在输入...
5月份投的稿件,8月份收到录用通知,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审稿专家很专业,给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经修改后文章有了很大的提升,编辑态度也很好,给了我很多的指导,校稿认真严谨,推荐大家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