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对老年患者常用口服药用药教育体会

    作者:王雷;刘丹;周宏亮

    在门诊药房工作中,为确保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应根据该人群的病理、生理及生活特点,应加强对常用口服降压药、降糖药、降血脂药的用药教育,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

  • 剖宫产妇运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临床研究

    作者:高兰翠;王妍;王惠;卫兵

    目的 探讨剖宫产妇预防感染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为产妇临床用药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月4家三级甲等医院行腹膜内剖宫产妇100例,其中择期剖宫产组50例及急诊剖宫产组50例,每组根据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时间分为结扎前用药组和结扎后用药组,回顾性分析不同用药时机的产妇术后感染情况. 结果 在择期剖宫产病例中,脐带结扎前用药组的术后第一天高体温,术后三天平均体温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均显著低于脐带结扎后用药组(P<0.05), 100例剖宫产10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0%;在择期及非择期剖宫产病例中,脐带结扎前用药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脐带结扎后用药组(P<0.05), 在所有剖宫产病例中,抗菌药物产生的费用,脐带结扎前用药组低于脐带结扎后用药组(P<0.05).结论 择期或急症剖宫产产妇脐带结扎前使用抗菌药物优于脐带结扎后,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用药策略及建议

    作者:刘双;李京明;张京岚;马临安;刘翠芬;白树功

    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A/MRCNS)引起的感染发生率日益增高.随着三代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下降,但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又呈上升趋势.如何早期认识MRSA/MRCNS感染、把握用药时机、正确使用万古霉素已成为临床医生关心的焦点.现将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于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40例MRSE/MRCNS感染的治疗策略报告如下.

  • 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作者:曾翠华;欧阳劲松

    目的 探讨分析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此间神经外科使用的抗菌药物占药物总量的99.3%,均在患者术前0.5 h~2 h使用,单品占92.7%,以糖肽类药物为主,术后单品药物使用量约为45.1%,二联用药为52.8%;术后用药主要为β-酰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结论 神经外科围术期使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

  • 阿托品用于胆系手术预防胆心反射的用药时机

    作者:李淑华;陈丽;范晓刚

    目的:观察胆系手术中用阿托品预防胆心反射的用药时机.方法:将45例ASA Ⅰ~Ⅱ级做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n=15),术前在病房给患者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B组(n=15),术前未用药,人腹时静注阿托品O.5 mg;C组(n=15),术前未用药,胆系操作时视心率情况静注阿托品0.5 nlg.3组患者选择入室后、麻醉后20 min、入腹时、牵拉胆囊4个时相观察其血压和心率.结果:全身麻醉后A、C组的心率明显减慢,在牵拉胆囊时心率比前3个时相明显减慢,B组的心率在麻醉后20 min明显减慢,在后2个时相心率虽有下降趋势,但与麻醉前相比无显著差异.麻醉后3组患者的血压下降明显,以牵拉胆囊时低,与术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用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防止胆心反射的效果不理想,而在入腹时静注阿托品则能很好地预防胆心反射.

  • 我院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用药途径和用药时机合理性分析

    作者:周石保;邢文峰

    目的 探讨我院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用药途径和用药时机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围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①青霉素、头孢拉定、头孢他啶、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阿奇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哌酮、头孢唑啉是抗菌药物总用量高的前10组药物.②2009、2010、2011年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显著优于2009、2010年(P < 0.05),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显著优于2009年(P < 0.05).③疗程过长、频繁换药、重复用药、选药不当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主要表现.结论 严格遵守抗菌药物在围术期的使用原则,可改善抗菌药物滥用情况,并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

  • 单病种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尝试

    作者:张华锋;彭桂清;许静;李丽;朱超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防治疾病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将药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它是现代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的必修课程. 目前临床药物治疗学大多以系统学习和研究案例教学相结合,将案例教学应用于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教学中,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效果[1]. 但是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单病种教学的案例较少,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在本科生的临床药物治疗学中引入单病种案例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临床病种及把握好合理用药时机和质控点.

  • 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佳用药时机研究

    作者:赵春艳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 血小板生成素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促进血小板植入的临床研究

    作者:苗瞄;吴德沛;曹祥山;董伟民;王彪;欧阳建;李振宇;李德鹏;杨明珍

    目的 观察血小板生成素(TPO)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促进血小板恢复治疗中的临床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共120例allo-HSCT后的患者根据入组标准进入研究,按患者人组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组):不用TP0;试验组:用TPO,剂量为300 U·kg-1·d-1,根据不同的用药时机[分别为移植后1天(+1)、+4、+7 d开始],分为B、C、D 3组.终可评估的患者共89例,其中A组22例,B组23例,C组20例,D组24例.观察有效性评价指标(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输注次数)和安全性评价指标[不良事件、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B、C、D 3组的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3.17±2.89)、(12.15±2.08)和(12.33±1.76)d;对照组为(14.82±5.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试验组3组间在血小板恢复时间、血小板低值及输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TPO应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allo-HSCT后可以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于+7d开始应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 关于环孢菌素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文稿的意见

    作者:

    近来,本刊收到有关验证孢菌素A(CsA)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疗效的稿件较多,我们择优刊出几篇,大部分来稿未被录用,请作者予以谅解。分析其未被录用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无同期对照组或对照组设置不当。AA在不同年代的病因可能不同,诊断技术和支持治疗水平亦不同,故不宜用历史病例作对照,更不应不设对照。②试验分组不随机或观察不双盲,随机分组一般是按入院序号采用随机方法将患者以1:1或1:2比例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来稿中常见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比例与要求相差甚远,说明这是非随机分组,这可能影响疗效因素的齐同性,当然也影响结论的可靠性。为了排除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主观意识对疗效判定的影响,一般还应采取双盲法进行观察。③CsA临床用量描述不准确,部分作者来稿中将CsA的用量说成每天每公斤体重6~10 mg,连续3~6个月。这是一个患者无法耐受不良反应的剂量,似欠客观。至于CsA治疗AA的佳血药浓度是多少?与器官移植所需的血药浓度有何关系?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CsA是治疗AA的一种有效药物,应当重视对该药的研究,我们特别希望能够发表科学性强,设计周密、精确、有说服力的文章,即重视研究的科学性,做到实施、监督、评价有序,认真探索佳用药时机、途径、剂量、疗程及配伍,有关厂家应和临床研究密切配合努力,总结出高质量的、有指导性的论文,使该药更有效、更安全地造福患者。本刊编辑部

  • 快速准确采集血气分析标本的经验与体会

    作者:马海兰

    血气分析在危重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由于其快速、便捷为临床提供患者机体的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通气功能等指标,有助于医师了解病情、观察疗效、鉴别诊断和估计预后,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但如果未正确采集血标本抽取了静脉血,既增加了患者再次抽血的痛苦,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延误了抢救用药时机.因此,如何快速、准确采集血标本并分辨其是否是动脉血便至关重要,现将笔者临床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 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刘军霞;董晓华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疾病,找到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的研究深入,静脉溶栓疗法的应用成为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研究热点,由于病例选取、用药时机以及治疗方法的不同,疗效各有差异,现将其综述如下:

  • 某院外科Ⅰ、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调查

    作者:张岚

    目的 了解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0年度200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Ⅰ类、Ⅱ类切口各100例)的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和Ⅱ类切口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的选用起点较高.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应用在用药时机、使用时间及种类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要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素的合理化意识,有效防止细菌耐药的发生和医药资源浪费.

  • 探讨欣母沛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用药价值及时机

    作者:李亚男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价值和用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6年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300例,其中未用欣母沛治疗的100例为对照组,发生宫缩乏力常规治疗无效应用欣母沛的100例为观察组1,胎儿娩出后预防性使用欣母沛的100例为观察组2.对比三组患者产时、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与观察组2出血量、产后出血率均明显降低(P 1<0.01,P 2<0.01);观察组2对比观察组1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欣母沛能够有效防治产后出血的发生,且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效果更佳.

  • 调经用药时机很关键

    作者:伊静

    并非大病的月经不调,治疗起来却往往迁延难愈.专家认为主要原因是月经不调患者在治疗时,不知道应在什么时候服用调经药,往往影响治疗效果.其实,调经药的服用时间是疗效好坏的关键,必须适时服用.其症状不同,服药时间也有所不同.

  • 右美托咪定用药时机对剖宫产产妇寒战及新生儿的影响观察

    作者:罗小军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用药时机对剖宫产产妇寒战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1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60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2组产妇分别采取不同时机右美托咪定给药,观察2组围术期出现寒战时间、寒战持续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出现寒战时间晚于对照组,寒战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麻醉成功后开始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延迟寒战出现时间,降低寒战持续时间,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

  • 对乙酰氨基酚预防唑来膦酸不良反应用药时机的探讨1)

    作者:陈楚娴;彭松林;赵坚

    [目的]探讨对乙酰氨基酚预防唑来膦酸注射液(密固达)不良反应佳用药时机。[方法]将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1 h,对照组在静脉输注后1h给予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两组间隔6h 后和次日再分别给药1次。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在使用唑来膦酸注射液后4h、8 h和第2日3个评分时段,观察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t=-7.087,-4.777和-5.087,P均<0.01)。[结论]在静脉输注唑来膦酸注射液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能有效预防唑来膦酸不良反应,效果优于静脉输注后给药。

  • 正弦曲线式时辰化疗病人的护理25例

    作者:张家乐;王雪梅

    正弦曲线式时辰化疗是根据机体自身生物节律,以及肿瘤细胞在24 h不同时段增殖高峰,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期达到大疗效,小毒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它是建立在时辰生物学和时辰药理学基础上的新型化疗方法[1].2004年4~7月,我科引用法国AGUETTANT公司生产的"Melodie"多通道编程输液泵对本组25例病人施行正弦曲线式时辰化疗动态观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胃癌与直肠癌时辰化疗的护理

    作者:王秀荣;王建华;云晓蕊;沈丹薇

    时辰化疗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以达到大疗效、小毒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肿瘤细胞的增殖节律极其混乱,其特点癌细胞分裂极其迅速、活跃,这一生理和病理节律的区别是择时化疗的基础.另一方面,化疗药物也受体内环境生理节律变化的影响,使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也呈昼夜节律性变化.时辰化疗具有选择性增强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减轻细胞毒药物对正常组织损伤等优点[1].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被逐渐认可的新业务、新技术.我院放化科2005年2月-2006年2月对直肠癌和胃癌30例行时辰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二磷酸盐类药物用药时机对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倪生华;凌爱军;何继华

    目的:研究分析二磷酸盐类药物的用药时机对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患者150例,随机将其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50例,A 组患者于术后第1周开始服用二磷酸盐类药物,B 组患者于术后第5周开始服用二磷酸盐类药物,C 组患者于术后第13周开始服用二磷酸盐类药物,治疗持续一年时间。术后前6个月内每隔4周定期检查骨折的愈合情况,6个月过后,每过6个月再检查评估即可。结果:术后半年内,A、B、C 组分别有1、2、2例患者死亡,3、2、1例患者失访,3、3、4例患者内固定失败需重新翻修。A、B、C 组术后半年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47±6.08)周、(14.98±5.73)周、(14.70±6.62)周,A 组与 B、C 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 B、C 两组的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术后第1周开始服用二磷酸盐类药物,该药物对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愈合的疗效显著;而当在术后一个月才开始服用该药物时,该药物的用药时机对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愈合则无显著影响。

4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