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诊断结果与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研究

    作者:刘维帅;张娟娣;郭晓宁

    目的 研究分析乳腺包块穿刺标本的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诊断结果与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乳腺包块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活检针及自动活检枪获得穿刺标本,并进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分析对比活体组织检查结果与肿块切除病理诊断结果.结果 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良性包块20例,恶性病变27例,肿块切除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良性包块20例,恶性病变30例,良性包块诊断符合率100.00%,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90.00%,在恶性病变方面,两种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包块检查时,实施穿刺标本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乳腺包块的性质,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基层医院乳腺包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叶亚平;杨柳

    目的:研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基层医院乳腺包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检查的450例乳腺肿块患者,对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穿刺,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实施细针穿刺的450例患者中,有166例为阳性或者可疑为阳性的患者实施了活检对照,其中恶性符合率约为97.6% (162/166).临床诊断可疑为乳腺癌的包块进行癌细胞检查阳性率可达到100%.结论:运用细针穿刺鉴别乳腺肿块的技术操作简便,准确性高,价格低廉,适合应用于乳腺筛查和基层医院中.

  • 超声乳腺BI-RADS分级在乳腺包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金泽宏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BI-RADS分级在乳腺包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乳腺包块患者100例,比较BI-RADS 3~5级病灶在超声特征上的差异,分析其与病理诊断间的关系。结果:BI_RADS 3~5级患者88例。手术后的病理证实:BI-RADS 3级20例,BI-RADS 4级30例,BI-RADS 5级38例。不同分级病变在病灶边缘、回声、边界、血流阻力指数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包块患者采用超声乳腺BI_RADS分级诊断比较合适,可以为早期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指导提供有效的借鉴和重要的临床依据。

  • 自拟消癖饮治疗乳腺包块

    作者:蒙连科

    国内外研究表明乳癖(乳腺增生)病与乳癌的发生有肯定联系,乳腺上皮增生明显增加了癌变的危险.在临床中我自拟消癖饮治疗乳腺包块多例,均获明显效果.

  • 针吸涂片诊断乳腺放线菌病1例

    作者:韦志红;岳新华

    患者女性,33岁.1年前发现右侧乳腺包块,穿刺细胞学诊断为化脓性乳腺炎,经抗菌治疗2周痊愈.近日,又发现左侧乳腺肿块,患者自行抗生素治疗1周,症状减轻,但包块并未消退.

  • 乳腺转移性肺小细胞癌1例

    作者:屈传贵;李大印;邴磊

    患者女性,34岁.右乳腺包块2个月.查体:右乳腺外上象限可扪及结节状肿块,质硬.肺部未见阳性体征.临床诊断:右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组织病理学诊断:转移性小细胞癌图像,提示临床详细查体并做相关影像学检查.于术后第8天详细查体时发现胸壁、背部、右上肢数处 0.5~1.5?cm皮下结节,穿刺细胞学示小细胞癌.X线胸片示右肺癌.纤支镜刷片细胞学诊断:小细胞癌.

  • 乳腺微腺腺病一例

    作者:曲桂梅;郎志强;姚卫东;于国华;于文芳

    患者女,46岁.发现右乳腺包块1年,于2002年11月5日入院.体检:右乳腺外上方触及3 cm×2 cm包块,质韧,界不清.B超示右乳房外上方低回声结节,有少量血流信号,手术切除治疗.

  • 超声诊断乳腺巨大纤维腺瘤1例

    作者:王峰;雷进;段扬

    患者,女,19岁.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乳腺包块,约鹅蛋大小,无疼痛、发热等不适感觉,近来乳房呈进行性增大.体格检查:右乳房体积明显增大,皮肤隆起,可触及8cm×8cm的包块,质软,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推动,与基底部无粘连,无压痛,乳头无溢液,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采用ATL 5000型彩超仪,C5-2超宽频探头,于右乳腺内探及一偏低回声包块,大小8.7cm×7.3cm×2.7cm,界限清楚,内部回声尚均匀,其内见偏强回声分隔,CDFI于肿块内可探及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乳腺实性占位病变:巨大纤维腺瘤可能性大(图1).术中所见:肿块呈扁圆形,大小为8.8cm×7.5cm×3.0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质软,略呈分叶状.术后病理诊断:右侧乳腺巨大纤维腺瘤.

  • 乳腺炎性假瘤B超误诊为乳腺癌1例

    作者:盛素华

    患者,女,39岁,哈萨克族.发现左侧乳腺包块半年余,无疼痛,来诊.门诊行B超检查,我们采用RTfino型黑白显像仪,探头频率3.5 MHz.B超所见:于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见一个5.7 cm×2.7 cm的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质,可见有略强回声(图1).

  • 乳腺浸润性筛状癌一例

    作者:田青青;袁静萍

    患者女,48岁,未绝经,发现左侧乳肿块2 d于2011年8月23日入院.该患者2年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自觉左侧乳房疼痛,乳房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及流脓,乳头无溢液,无发热、畏寒,无胸闷、心悸,当时未经治疗.2年来疼痛有明显加重,2 d前在外院门诊彩色超声示"左侧乳腺包块",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侧乳房肿块"收治入院.

  • 口腔、乳腺及宫颈原发性粒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刘小五;李凯

    患者女,46岁,2010年11月进食时感口腔疼痛,于当地医院诊断“口腔溃疡”,给予抗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12月小便后发现便池中有类似脓性黏稠分泌物,偶见淡血丝,未就诊。2011年1月18日于左侧乳房扪及核桃大小的包块,无疼痛。1月25日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行妇检:见宫颈呈菜花状增生,直径为7 cm,行宫颈活检示:考虑宫颈淋巴瘤,建议进一步检查。行乳腺X线检查示左乳包块考虑肿瘤性病变,不排除恶性可能。2011年1月31日患者于我院妇产科就诊,查血常规提示:RBC 3.28×1012/L、WBC 5.22×109/L、N 67.9%、L 24.5%、Hb 111 g/L、PLT 217×109/L。查体:右侧上颚可见一4 cm ×3 cm 大小的溃疡,边缘肿胀隆起,中心凹陷,左乳可触及多个包块,较大的直径约4 cm ×5 cm,质略硬,活动差,右乳未见异常。妇检示:宫颈增大,可见一个约5 cm ×6 cm大小的包块,色暗红,质硬,触之易出血。行左侧乳腺包块切除术,术中剥离出两个约4 cm ×5 cm及2 cm ×2.5 cm的包块,病检示:(左乳)切片内可见瘤细胞弥漫浸润乳腺小叶、间质及周围脂肪组织,镜下改变,结合临床多考虑“B细胞源性恶性淋巴瘤”可能。后将标本送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支持“淋巴瘤”诊断,但未能具体分型。行阴道镜检查示:宫颈见菜花样增生,质硬,宫颈多点活检不除外淋巴瘤可能。2月10日患者转入血液科,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给予CHOP方案化疗2次,患者口腔溃疡凹陷及周边隆起基本平复,乳腺包块完全消散,宫颈包块较前缩小。4月1日患者乳腺包块标本送金域检验所检查,诊断:(左)乳腺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瘤细胞CD15(+)、CD43(+)、CD68(±)、MPO (+)、Ki67(4+,80%)、Vimentin(+)、CD45RO 部分(+)、CK (-)、CD2(-)、CD(-)、CD8(-)、CD20(-)、CD56(-)、CD79a (-)、CD99(-)、TDT(-)、TIA (-)、Perforin (-)。溶菌酶(±)。4月7日患者于左髋部出现鸡蛋大小一包块,超声检查示:左髋部见一40 mm ×20 mm ×31 mm大小实性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结合实验室检查分析,患者“粒细胞肉瘤”诊断明确,先后给予盆腔放疗1次及DA、HA、MA方案反复交替化疗多次,患者口腔凹陷及周边隆起完全平复,乳腺及宫颈肿块消失,左髋部包块缩小,多次行骨髓穿刺检查未见异常。至2012年2月患者因个人原因停止化疗。2012年4月,患者双侧乳房再次出现多个核桃大小的包块,并进行性增大,伴头晕、乏力、食欲缺乏及发热。5月中旬,患者于口腔右上颚出现一1 cm ×3 cm大小的包块,局部牙龈增生显著。5月29日于我院就诊,查体:全身皮肤苍白,可见散在出血点及淤斑,双侧颈部可触及多个2 cm ×2.5 cm的肿大淋巴结。下牙床牙龈及上牙床右侧牙龈显著增生,右上颚可见一1 cm ×3 cm大小的肿块,外观呈紫褐色,质地韧,表面黏膜粗糙呈颗粒状,触之有轻微痛感且易出血。双侧乳房均可触及多个约4 cm ×5 cm大小的包块,质硬,无压痛。左髋关节下方可触及一个约3 cm ×4 cm大小的包块。查血常规示:WBC 22.3×109/L、N 32.7%、L 33.6%、Hb 87 g/L、PLT 10×109/L;白细胞手工分类:原始细胞62%。骨髓穿刺检查示:增生极度活跃,退化细胞少见。粒细胞系统占0.888,原始粒细胞约占0.872,全片约见巨核细胞1个,血小板少见。化学染色:POX(++)。免疫分型:MPO(+)、CD68(-)、CD13(-)、CD14(-)、CD2(-)、CD3(-)、CD7(-)、CD10(-)、CD19(-)、CD20(-)、CD22(-)、CD41(-)、HLA (-) DR (-)。意见:结合免疫分型,诊断急性白血病(倾向髓系)。结合骨髓检查,患者“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诊断明确,拟给予DA方案化疗。后患者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于6月底死亡。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胸大肌结核伴冷脓肿形成一例

    作者:刘德荣

    患者女,24岁,产后8个月,发现右乳腺包块2个月余入院.查体:右乳腺可触及一圆形包块大小约6 cm×6 cm,质软、无触痛、无红肿.CT提示:(1)右上肺炎性病变,考虑结核可能性大.(2)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超声检查:右乳内下至内上象限区内可探一不规则液性肿块,肿块局限于胸大肌层范围大小9.2 cm×6.8 cm×2.8 cm,内见絮状稍强回声(图1).CDFI:肿块内未见血流分布,其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超声诊断:右侧乳腺区异常回声,考虑为胸大肌结核伴冷脓肿形成.右乳腺包块穿刺病理细胞学检查诊断为胸大肌结核性脓肿.

  • 非哺乳期乳腺积乳的超声声像图分析

    作者:米科睿;米素萍

    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3例均为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超声检查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患者,年龄25~45岁,中位年龄35岁.7例停止哺乳1~6个月,6例停止哺乳已数年(长12年).9例无临床症状,为超声体检发现乳腺包块,4例为患者偶然触及乳腺包块而就诊.

  • 直肠癌乳腺转移一例

    作者:孙英刚;黄宗海

    患者女,35岁.因"直肠癌”入院.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见远处转移,肿瘤距肛缘约3~4*!cm,占据直肠1周,侵及阴道后壁约1*!cm×1*!cm大小,结肠系膜根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数枚.行直肠癌根治(Mile′s)术,并切除部分阴道后壁.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病理报告为:直肠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溃疡型,侵出浆膜,周围淋巴结10/14癌转移.术后行化疗、放疗.于术后8个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双侧乳腺包块,轻度胀感,无明显疼痛,无乳头溢液.术后停经,已婚,生有一子,母乳喂养,既往无乳腺疾病及外伤、手术史.查体:满乳腺结节感,双侧乳晕下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均质韧,边界不清楚,乳头无内陷,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双侧乳腺包块切除并做活检,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报告:印戒细胞癌,遂行双侧乳房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乳腺印戒细胞癌,周围淋巴结未见癌转移.免疫组化检测提示:恶性肿瘤考虑来源于消化道.

  • 麦默通微创旋切乳腺包块致血气胸一例

    作者:高建军;林楠;李明霞;罗逸潜

    患者女,24岁,未婚。2013年2月25日在外院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行左乳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左乳多发性纤维腺瘤),术后出现胸闷、气短,胸片发现左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d天后复查胸片复张良好,无明显胸腔积液,拔出胸腔闭式引流。出院后仍感胸闷、气短,伴左侧胸痛,故来解放军第二一○医院进一步诊治。门诊超声显示“左侧胸腔积液,左下肺不张”,急诊收入院。患者平素体健,病来饮食、睡眠及二便无明显异常。入院查体:生命指征平稳,轻度贫血貌。

  • 乳腺癌放疗后诱发肉瘤一例

    作者:高琨;邱明;周秀荣

    患者女,55岁.1991年在外院因左乳腺包块切除,病检示:乳腺单纯癌.之后行全乳腺切除术并CAF化疗方案治疗5次.

  • 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2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林云才

    1病例报告例1女,27岁.右乳腺包块伴胀痛、溃烂3个月入院.院外曾按"急性乳腺炎"治疗无效.查体:体温37.0℃,脉搏86/min.锁骨上下、颈旁、右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右乳外上象限扪及4.0 cm× 6.0 cm包块,边界清楚、质韧、活动、轻压痛,表面见3.0 cm× 3.0 cm溃疡伴脓性分泌物.周围皮肤发红,皮温不高.白细胞总数9.6×109/L,中性0.82.初步诊断:急性乳腺炎.经活检、会诊,诊断为右乳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行右乳房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报告与术前活检相符.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乳腺包块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探讨

    作者:杜鹏;任道举;凡兰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乳腺包块细胞学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84例乳腺包块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结果本组84例乳腺包块患者中,穿刺阳性者41例,约为48.81%。41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后,病理学诊断者39例,符合率为95.12%(39/41)。结论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乳腺包块的诊断率较高,并且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很小,经济适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包块效果分析

    作者:温鹏

    目的 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包块的效果.方法 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包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30例和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3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情况、术后瘢痕长度、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乳房美容效果等.结果 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瘢痕长度、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局部血肿、感染、术后畸形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乳腺包块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包块,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高血压患者局麻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王义凤;杨昌明;周芹;沈成;王龙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高血压患者择期局麻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择期行乳腺包块(直径<2.5 cm,部位≤3个)切除术的高血压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0.5%罗哌卡因局麻;B组:静脉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1%利多卡因局麻;C组:静脉给予生理盐水复合0.5%罗哌卡因局麻.记录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 (T2)、手术结束时(T3)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T1~T3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各指标较T0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B组患者在T1~T3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与C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稍长,镇痛持续时间明显较长,患者术后4、6、8h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局麻用于高血压患者择期手术效果安全确切,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且有较好术后镇痛效果.

11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