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

    作者:任恩彤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入院患者同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活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在入选患者中,有ST段改变96例,占83%.96例ST段压低阵次共405阵次,其中,SMI328阵次(81.0%),有症状77次(19.0%),328阵次SMI中,有247阵次(75.3%)发生于06:00~22:00.其中,06:00~12:00发生率高(47.8%),22:00~06:00发生较少(16.7%).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2%(69/81),特异性为77.1%(27/3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翠平

    目的 探讨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收治的160例患者,其中8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观察组),80例周围性面瘫恢复期(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多针浅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和体征积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部表情自然程度、眼裂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额纹消失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针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取得良好疗效,但急性期即开始采取多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明显优于恢复期.

  • 年轻女性自发冠脉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1例报道

    作者:周文燕;郭海平;薛立新;黄雄;刘兆川

    1 资料 患者,女性,28岁,主因持续性胸痛2 d入院,在当地医院做心电图提示:Ⅱ、Ⅲ、aVF 导联ST抬高,拟诊"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症治疗2 d后症状无明显缓解,随到我院就诊,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住我院心内科.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口服避孕药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记载.入科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未闻及异常.心脏彩超:心脏结构未见异常;胸片:心肺隔未见异常;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血沉均未见异常.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2 10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95 U/L,肌钙蛋白6.25 μg/L.经抗凝、扩血管、双抗血小板治疗10 d,心肌酶谱正常.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左冠脉未见明显异常;右冠脉第二转折可见内膜撕裂片,对比剂滞留,真腔受压,约70%阶段性狭窄,远端血流TIMI3级.建议继续抗血小板、调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症治疗.

  • 后交通动脉盗血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黎;薛素芳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血管病变和侧支循环情况.方法 分析5例后交通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血流代偿情况.结果 5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后循环缺血症状;DSA结果为单侧颈动脉病变1例,双侧颈动脉病变4例,5例均为后交通动脉开放并代偿供血.结论 后交通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脑血管病变严重,但临床表现与血管病变不符合,当血管病变无法解释临床症状时,需考虑盗血综合征.

  • 扩张型心肌病56例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刘广军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5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中好转出院47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3例.病程4 d~21 d,平均10.5 d.结论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症状,提高生存率.

  • 经鼻蝶垂体瘤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梁永胜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经鼻蝶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及手术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行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21例临床诊治资料,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操作要点.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2.1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7 d;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8例,视野缺陷改善6例,体重增加改善13例,头晕头痛消失6例,闭经泌乳消失14例,肢端肥大改善6例.术后无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显微外科经鼻蝶治疗垂体瘤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操作简便、微创,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术中规范操作,显微外科治疗可作为临床垂体瘤治疗首选方式.

  • 伊布利特联合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道喜;唐平;王伺伟;葛志艳

    目的 观察电复律转复心房颤动时联用伊布利特的疗效.方法 按照制定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进行观察.将入选的40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100 J~200 J作同步电复律.治疗组在电复律前缓慢静脉注射伊布利特1 mg,再行电复律,记录患者每次电除颤能量,电复律后心电监护24 h.结果 对照组电转复成功14例(70%),24 h早期复发2例;治疗组均一次转复成功(100%),24 h心电监护均维持窦律,且治疗组的电除颤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160.0 J±7.5 J vs 210.0 J±8.5 J),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伊布利特的药物强化治疗明显提高房颤电转复的成功率,还有利于电转复后窦律的维持.

  • 氨氯地平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效辉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尿微量白蛋白(MAU)、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治疗组为1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与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改善早期肾损害,不良反应少.

  •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病人的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作者:刘金江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病人的24 h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对263例老年人高血压病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有无合并脑卒中,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无合并脑卒中者133例,观察组为合并脑卒中者130例;统计分析两组病人动脉压、血压昼夜节律性、夜间收缩压、全天及昼间舒张压等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血压昼夜节律性低于对照组,夜间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白天及夜间动脉压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病人的血压特点有血压昼夜节律性降低,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动脉压差增大等.

  • 中老年Lutembacher综合征超声心动图诊断分析

    作者:郭华

    目的 研究中老年Lutembacher综合征(LS)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超声心动图检查5例LS患者,分析LS的超声心动图改变.结果 LS的超声心动图特征:M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曲线呈"城垛样"表现.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二尖瓣开放受限,呈"鱼口样"改变,房间隔大小不等回声脱失,肺动脉内径明显大于主动脉.连续多普勒估测肺动脉压均大于50 mmHg.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二尖瓣口舒张期射流束血流信号,收缩期反流束反流束血流信号、三尖瓣收缩期反流束血流信号、肺动脉舒张期反流束血流信号.中老年LS女性多于男性.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中老年LS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 少见颈内动脉夹层1例报道

    作者:贺晶;牛争平

    夹层动脉分离是指血液经损伤的动脉内膜进入血管壁间形成血肿,引起动脉血管管腔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除了年轻成人外,动脉夹层是脑缺血的少见原因,动脉夹层可分为自发性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或与动脉的轻微外伤有关.有文献报道[1]颈段颈内动脉夹层是常发生头颈部动脉夹层的部位,其引起的脑缺血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2%,而颅内颈内动脉夹层临床少见,由颅外颈内动脉夹层向颅内扩展,则更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由颈内动脉颅外起始部到颈内动脉颅内海绵窦段的颈内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月环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这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医学研究的新领域.它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或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病症多属本虚标实.中医认为血瘀是冠心病心绞痛的基本病机,治疗以"通"为宜.本研究旨在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参附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昆;邵丽华;梁丽艳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结果两组治疗1 d和2 d后患者血清IL-1β、IL-10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 d和2 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IL-1β和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抗失血性休克的作用.

  •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玲姬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15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予瑞舒伐他汀5 mg,每晚1次顿服;B组瑞舒伐他汀10 mg,每晚1次顿服;C组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顿服.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第4周、8周抽血检测血Hcy水平.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间血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组、C组患者血Hcy水平较治疗前略下降(P>0.05),B组患者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8周后,3组患者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较A组、C组患者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10 mg/d瑞舒伐他汀降低ACS患者血Hcy的效果更明显,从而提示此剂量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地预防ACS的发生.

  • 急性血糖波动加剧氧化应激引起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

    作者:兰丽珍;弓军胜;谭芳;杨静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氧化应激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M组);合并单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A1组)包括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A2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检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丙二醛(MDA)等.结果 DA1组及DA2组的空腹及餐后2 h血清MDA水平及△MDA值(2 h MDA较0 h MDA的增幅)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DA2组较DA1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与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餐后2 h血糖(2 hPBG)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糖波动诱导氧化应激水平加剧,引起并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

  • cTnI、hs-CRP及NT-proBNP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择期PCI术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作者:伍先亮;贾永平;吕吉元;范春雨;王睿;秦刚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晚期左室重构(LVR)的相关性,评价其对晚期LV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EMI并行择期PCI患者79例,检测发病后24 h内血清cTnI峰值及发病后24 h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在发病后3 d内及6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比较治疗前后LVEDV值,增加率≥20%为左室重构(LVR)组,<20%为无左室重构(NLVR)组.结果 LVR组cTnI 、hs-CRP及NT-proBNP水平高于NLV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hs-CRP和cTnI水平与LVR相关(OR=1.18,P<0.05;OR=1.05,P<0.05),NT-proBNP水平与LVR无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hs-CRP和cTn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P<0.05)、0.81(P<0.05).结论 hs-CRP和cTnI可能能独立预测STEMI择期PCI术后晚期LVR,NT-proBNP无预测价值.

  • 心可舒片治疗气滞血瘀型双心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媛

    双心医学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由胡大一教授首先在国内倡导的,是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相关性,即研究人的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深层联系.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环境-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冠心病常并发焦虑、抑郁、失眠、痴呆等"心"病,故称为"双心"疾病.

  • P波离散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阵发性房颤发生的价值分析

    作者:宋小青;李学文;张宁

    目的 探讨大P波宽度(Pmax)、P波离散度(Pd)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价值.方法选取入住本院心脏内科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有无合并房颤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26例),并测量所有入选患者Pmax、小P波宽度(Pmin)及Pd.结果 观察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min两组差异不大(P>0.05).当Pmax≥110 ms,Pd≥40 ms时预测PAF的敏感度分别是83.3%、81.2%,特异度分别是76.4%、86.5%,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0.6%、85.1%.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颤的有效指标,可为临床早期发现心房颤动的高危人群和预防提供参考.

  • 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与心脏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探讨

    作者:杨丽兰;郭文玲;张水旺

    高血压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我国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患病率为11.26%,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较低[1].与高血压相关的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2].1980年,首次报道乙酰胆碱可引起血管扩张,并且这种作用依赖于内皮细胞,认为乙酰胆碱可刺激内皮细胞释放一种物质,引起平滑肌细胞舒张,将这种物质称为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relaxation factor, EDRF).

  • 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志彬;王旭;王平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益心舒胶囊,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观察两组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如心前区疼痛、心悸、气短等)及心电图ST-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达92.5%,心电图改善达80.0%;对照组分别为77.5%、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心舒胶囊能有效缓解心绞痛患者胸痛、心悸、气短等不适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安全有效药物.

  • C反应蛋白、IL-10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探讨

    作者:郭爱珍;陈蕾;陈清;许礼华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60例T2DM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各30例,另选3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0.结果 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RP含量均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P<0.01);大血管病变组血清IL-10含量均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和IL-10是T2DM患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患者血清CPR明显增高,IL-10明显降低,提示血清CPR、IL-10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 不同年龄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对心血管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刘会平;郭雪桃;杨子芬;赵芳;成赟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卵巢功能衰退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骨密度的改变.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产科门诊的卵巢功能衰退患者128例,分为卵巢早衰组15例,绝经后组113例,行心血管高危因素及骨密度检测.结果 两组间体重指数、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腰臀比、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绝经后组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卵巢早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绝经后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大于卵巢早衰妇女;卵巢早衰妇女骨密度平均值低于绝经后妇女,更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 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对冠脉斑块成分的分析研究

    作者:郝菲;窦勇;郑晓明;王雅玲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对鉴别冠脉斑块成分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41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均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利用冠脉斑块彩色编码分析软件对冠脉斑块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斑块类型及斑块成分的差异.结果 41例患者共检出斑块69个.SAP组38个斑块,脂质成分占(35.38±15.21)%,纤维成分占(54.02±14.65)%,钙化成分占(10.84±14.59)%.ACS组31个斑块,脂质成分占(31.84±9.72)%,纤维成分占(66.41±9.43)%,钙化成分占(1.72±5.92)%.两组间斑块类型、斑块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8层螺旋CT及斑块分析软件可评价冠脉斑块成分,提示斑块稳定性,具有预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的价值.

  • 超声评价心血管耦联关系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康晓妍;张燕霞;李朝军;康春松

    目的 探讨超声评价心脏-血管耦联关系的可行性.方法 40名健康学生,运动负荷试验采用改良的Bruce方案,分别在运动前、高峰期、运动后恢复期获取左室结构参数、二尖瓣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侧壁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参数和左室功能参数.计算有效动脉弹性(Ea)、左室弹性(Ees)及心脏-血管耦联指数(VVI).结果 Ees和Ea在试验各阶段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运动前和峰值期的Ees和E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VVI在运动试验各阶段变化不明显,运动前和峰值期的V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运动后血管弹性增高并匹配于增高的左室弹性.健康人心脏-血管弹性匹配、功能耦联维持在一个狭窄的范围,VVI变化不明显,超声评价心脏-血管耦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作者:万玉兰;方孝俊;谭子富;谭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治疗缚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适伐他汀治疗.在治疗前后行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反应蛋白(CRP)测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好转,6 min步行试验距离延长,E/A增加,CRP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 益心舒胶囊治疗女性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军惠;王立君;韩建妙

    目的 观察益心舒胶囊治疗女性心脏X综合征(CSX)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系列检查确诊为CSX的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益心舒胶囊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对照组30例,予地尔硫卓单药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观察治疗4周后主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SAS与SDS评分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女性CSX效果显著优于地尔硫卓单药治疗,能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改善躯体化症状.

  •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绞痛90例疗效观察

    作者:乔智力;郭继芳;祁丽丽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坚持服用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MP-2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度变化(P>0.05),但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降低心绞痛病人血清ET、MMP-2水平,升高NO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 复方丹参滴丸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频;王惠玲;张玲;李夏秦;徐向进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CDDP)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出T2DM患者66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分别予以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日3次;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每日3次,每次0.5 g治疗,两组均同时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观察期为6个月,于基线及6个月时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HbA1c、2 h空腹胰岛素(2 h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下降,Matsuda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FPG明显高于同期二甲双胍治疗组(P<0.05).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降低(P<0.05或P<0.01),TC、TG、UAlb/Cr均明显低于同期二甲双胍治疗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晓华;潘俊霞;秦利强;刘红彬;刘志红;籍振国;李平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隆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心脉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6 mL静脉输注,2次/日,10 d为1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积分、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心脉隆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及IL-6 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P<0.05).心脉隆组1个月后室壁运动积分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心脉隆能减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的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

  • 胸水中脑利钠肽水平对心力衰竭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陶晓春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脑利钠肽(BNP)水平对心源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79例伴有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BNP水平.结果 34例心力衰竭患者胸水BNP的中位数水平为266 pg/mL(198 pg/mL~554 pg/m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40 pg/mL(30 pg/mL~65 pg/mL),恶性积液患者的89 pg/mL(<5 pg/mL~78 pg/mL),结核患者的62 pg/mL(<5 pg/mL~197 pg/mL).心源性与非心源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117 pg/mL为界值时,胸水BNP对心力衰竭诊断的敏感性为84%,特异性为88%,ROC 曲线下面积为89.9%.结论测定胸腔积液中BNP水平对于心源性胸腔积液的诊断具有临床有意义.

  • CD40-1C/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

    作者:许瑞;李东芳

    目的 探讨CD40 基因启动子区-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09例作为病例组,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斑块亚组(61例)、稳定斑块亚组(79例)、无斑块亚组(69例),选取同期无卒中病史体检者87名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D40-1C/T基因多态性并测序鉴定,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CD40L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例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对照组 (31.6% vs 17.2%;χ2=6.353,P=0.012 ); 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53.8% vs 39.1%;χ2=10.689,P=0.001);血清sCD40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3.97 ng/mL±1.20 ng/mL vs 2.69 ng/mL±0.88 ng/mL;t=-10.194,P<0.001).不稳定斑块亚组CC基因型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55.7% vs 31.6%;χ2=8.194,P=0.004)和无斑块亚组(55.7% vs 11.6%;χ2=28.849,P<0.001),稳定斑块亚组显著高于无斑块亚组(31.6% vs 11.6%;χ2=8.547,P=0.003);不稳定斑块亚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77.1% vs 54.4%;χ2=15.341,P<0.001)和无斑块亚组(77.1% vs 32.6%;χ2=51.401,P<0.001),稳定斑块亚组显著高于无斑块亚组(54.4% vs 32.6%;χ2=14.218,P<0.001);不稳定斑块亚组血清sCD40L显著高于稳定斑块亚组且均高于无斑块亚组(4.63 ng/mL±1.15 ng/mL vs 4.19 ng/mL±0.99 ng/mL vs 3.13 ng/mL±0.98 ng/mL;F=36.815,P<0.001).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去除传统的公认危险因素后,高血压、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以及C等位基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40基因启动子区-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C等位基因增加了斑块的易损风险.

  • 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疗效研究

    作者:魏孟玲

    目的 观察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心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补脾益心汤加减,对照组予甲磺酸双氢麦角碱片(喜得镇),比较治疗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积分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脾益心汤加减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有较好效果.

  • 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70例

    作者:王姝

    2011年10月-2013年1月,笔者采用董氏奇穴刺络拔罐法治疗偏头痛7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来自山西省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经系统检查除外器质性疾患.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小18岁,大75岁;病程短15 d,长2年.

  • 社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吴福彬

    目的 通过对社区干预在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和分析,以期探索一种合理的防治模式.方法 选取给予社区干预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试验组,未予以社区干预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和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予以观察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受益率63.27%,总有效率84.69%,优于对照组的29.47%、54.74%(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半年、一年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干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 颅脑损伤后脑组织神经肽Y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辉;白淘;王赞宏;冯杰;杨晓明

    目的 探讨神经肽Y(NPY)在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中的含量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45例重型颅脑损伤、创伤合并颅脑损伤、其他部位创伤引起的死亡患者的脑组织内神经肽Y的表达量.结果 轻中型组脑组织切片NPY免疫组化显示,比重型组表达程度低(P=0.039),比对照组表达高(P=0.032).重型组NPY表达比轻中型组和对照组均高(P=0.000).结论 脑组织内NPY的含量变化和脑损伤程度有关,且损伤程度越重脑组织内NPY的含量越高、预后越差.

  • 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颅内及颅外血管特征分析

    作者:牛倩茹;郭军红

    目的 比较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头颈部血管特征.方法 收集166例行头颈部血管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患者按是否存在高血压并依据析因设计的方案分为高血压组、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高血压伴糖尿病组、高血压伴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糖尿病组、脂代谢紊乱组、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组.对所有患者头颈部血管CTA检查进行评分,比较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斑块积分、头颈部血管狭窄程度积分、颅内动脉狭窄积分,并对各亚组每种积分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与非高血压患者斑块积分、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积分和颅内动脉狭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这三种积分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三种积分分别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斑块积分明显高于脂代谢紊乱组(P<0.05).高血压伴糖尿病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积分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组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高血压组、脂代谢紊乱组(P<0.05);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头颈部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积分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高血压组、脂代谢紊乱组(P<0.05).高血压伴脂代谢紊乱组颅内动脉狭窄积分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组、糖尿病组、脂代谢紊乱组(P<0.05).结论 高血压和颅内动脉狭窄密切相关,高血压是颅内动脉单发和多发狭窄的显著因素,颅内动脉狭窄在高血压患者广泛多发.高血压性脑梗死患者的头颈部颅外血管病变范围广泛,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高、程度重.而高血压伴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脑梗死组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程度要重于单纯高血压、脑梗死或代谢综合征脑梗死患者.

  • 自拟川麻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仙;靳玉萍;董军梅

    目的 观察自拟川麻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单服氟桂利嗪(西比灵)胶囊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川麻止痛汤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次数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7%,复发率为11.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川麻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秋玲

    目的 通过病例分析明确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78例,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和非血肿扩大组,分析血压、发病部位、血肿形态、出血量、早期使用甘露醇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 血肿扩大组入院血压急剧升高者占79.17%,非血肿扩大组占1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丘脑出血是血肿扩大的常见部位,血肿扩大组丘脑出血占37.50%,非血肿扩大组占2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扩大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占93.75%,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60.0%(P<0.01);血肿扩大组出血量大于30 mL占68.75%,显著高于非血肿扩大组的22.31%(P<0.01);血肿扩大组超早期(发病6 h内)使用甘露醇者占81.25%,非血肿扩大组占53.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压升高、丘脑出血、血肿形态不规则、出血量大于30 mL、发病早期使用甘露醇,是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

  • 浅谈虫类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韩萍;唐明;陶晓杰

    虫类药物因其走窜通达,破血行血,化痰散结,搜经剔络之特性,有植物药不可比拟的优势,常可出奇制胜,已成为临床各类疾患,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常用药、必用药.

  • 冠心病与炎症反应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徐伟;王俊栋;邬俊峰;李阿玲;郭建堂;曹文利

    炎症反应是冠心病发病、发展的重要环节,炎症标记物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的预测与预后评估,以及药物治疗抗炎作用的价值日益增强.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冠心病与炎症标记物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李雪莲;张云云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吞咽障碍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误吸并诱发肺部感染,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近年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针药结合治疗作一综述.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及其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黄宁静;李如奎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或震颤麻痹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lewy body) 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病因至今未明.治疗上,目前主要采用多巴胺替代法,尤其是老年患者,绝大多数采用此法.而止颤汤是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方,在多年的临床和实验中都取得了一定成果.

  • Xbp-1-NSCs移植在大鼠脑挫裂伤灶的生物活性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作者:尤占彪;赵贵福;樊骏

    目的 研究X盒结合蛋白1 (Xbp-1)基因重组神经干细胞(Xbp-1-NSCs)移植在大鼠脑挫裂伤灶损伤处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迁移等生物学活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Wistar大鼠采用Feeney法建立脑挫裂伤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PBS移植组、NSCs移植组、Xbp-1-NSCs移植组.干预后7 d、14 d、28 d进行评分神经症状评分(NSS),并取脑制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存活与分布情况.结果移植后7 d、14 d、28 d,Xbp-1-NSCs移植组NS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Xbp-1-NSCs可以成功迁徙到脑挫裂伤灶区域并成活、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Xbp-1-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以及迁移能力均强于X单纯NSCs(P<0.05).结论 Xbp-1基因转染可以增加神经干细胞存活、迁徙能力,并通过抗内质网应激显著降低移植后大鼠脑挫裂伤模型的NSS评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 2型糖尿病膀胱重构的受体机制研究

    作者:高宏飞;王东文

    目的 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大鼠在病程8周时,膀胱收缩功能改变和M3受体表达量改变的情况,探讨糖尿病膀胱病发生膀胱重构时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2 d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并结合高糖、高脂饮食进行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制备.糖尿病病程8周时,应用离体膀胱灌注方法检测膀胱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逼尿肌M3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在没有加入M受体激动剂时,2型糖尿病组大鼠膀胱内压为(25.66±3.56)cmH2O/100 mg,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6.52±2.97) cmH2O/100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M3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为(65.27±4.61)%,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53±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大鼠逼尿肌M3受体蛋白表达水平为(45.19±2.3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67±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在病程8周时M3受体的生物合成水平增加,同时膀胱的收缩功能增强,这提示在糖尿病早期,M3受体表达增加是膀胱重构后收缩功能增强的主要原因.

  • 天南星超临界CO2乙醇萃取物抗惊厥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蓉;王明正;成银霞

    目的 研究中草药天南星超临界CO2乙醇萃取物对不同惊厥动物模型的对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大电休克(MES)和戊四唑惊厥模型(MET),以托吡酯(TPM)为阳性对照,观察其抗惊厥作用;建立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点燃模型,观察其灌胃给药对惊厥行为和脑电图的影响.结果 天南星超临界CO2萃取物对MES模型有对抗作用,且量效呈正相关性.可延长MET惊厥潜伏期(P<0.01),对抗MET发作.对青霉素点燃模型亦产生对抗作用,可延长痫性发作潜伏期、减轻发作程度,延长痫性放电的潜伏期,减少痫波发放频率,减小放电高波幅,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天南星超临界CO2乙醇萃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对抗小鼠大电休克惊厥,对抗戊四唑惊厥,也能对抗大鼠皮层定位注射青霉素点燃发作,其抗惊厥作用性质和TPM相似.

  • 阳离子共转运体参与糖氧剥夺后神经元GABA信号功能的重塑

    作者:杨丽白;蔡晓东;周列民;牛争平;李新毅

    目的 体外研究糖氧剥夺后神经元生理生化改变,以此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后癫痫发生的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Balb/c小鼠海马神经元,经纯度鉴定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糖氧剥夺处理,用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种阳离子共转动体Na+-K+-2Cl-共转运体1(NKCC1)和K+-2Cl-共转运体(KCC2)表达情况,用Cl-荧光探针MQAE检测两组神经元Cl-分布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氧剥夺处理(GOD)组神经元NKCC1表达上调(P<0.05),KCC2表达下调(P<0.05),细胞内氯离子浓度[Cl-]i下降(P<0.05).结论 NKCC1、KCC2通过对海马神经元[Cl-]i的调控,参与糖氧剥夺后神经元GABA信号功能的重塑.

  • 奥扎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作者:吴玉杰;张莹;常占平

    目的 探讨奥扎格雷注射液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肢体缺血再灌注组(A组)、丹参酮ⅡA组(B组)、奥扎格雷组(C组)、奥扎格雷与丹参酮ⅡA联合组(D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恢复血流灌注30 min前,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C组腹腔注射奥扎格雷注射液,D组腹腔注射奥扎格雷及丹参酮Ⅱ磺酸钠A注射液,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在结扎4 h后松解,松解2h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后腿骨骼肌组织及血浆中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电镜及光镜观察骨骼肌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联合组LDH、CK-MB、Mb、TXA2、PGI2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MDA、SOD、X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光镜及电镜下观察骨骼肌损伤轻于其他组.结论两药联合对缺血再灌注骨骼肌保护作用较好.

  • 磷酸化IKK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中的表达研究

    作者:赵凌霞;刘素筠;张凡

    目的 观察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抑制蛋白(IκB)激酶(IKK)在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中的表达,探讨IKK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24只,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24只,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枸橼酸缓冲液.成模后第6周、10周、14周每组各取8只,取颈动脉固定后行光镜、电镜检查,观察血管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并测定病理切片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磷酸化IKK在颈动脉中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72 h后空腹血糖大于16.7 mmol/L,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颈动脉IMT在6周时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0周、14周时较对照组厚度明显增加(P<0.01);实验组大鼠磷酸化IKK在颈动脉中各时段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实验组颈动脉内磷酸化IKK的表达与颈动脉中膜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971,P<0.01);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大鼠颈动脉在6周时已经发生改变,但病变不明显,随着病程延长,病变程度越来越严重.结论 IKK在颈动脉中表达水平的升高伴随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整个过程,且随病程的发展逐渐升高.提示IKK的活化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有关.

  • 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钙调磷酸酶在心肌凋亡及腺病毒介导钙调磷酸酶Aα基因过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巨艳;沈小梅;杨新平

    目的 研究不同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缺血再灌注(I/R)及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凋亡时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及其对钙调磷酸酶(CaN)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Langendorff大鼠离体心脏灌流技术制备I/R+Iso所致离体心脏损伤模型;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方法制备腺病毒介导的CnAα(AdCnAα)过表达后,再H/R+Iso作用致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在损伤模型基础上给予不同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卡维地洛)进行干预,用TUNEL或DNA Ladder法确定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RT-PCR法检测CaN mRNA水平.结果 离体大鼠心脏心肌损伤模型,经卡维地洛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N mRNA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经阿替洛尔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aN mRNA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法制备的感染CnAα重组腺病毒(AdCnAα)后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经阿替洛尔和卡维地洛干预后,心肌细胞凋亡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卡维地洛使心肌细胞凋亡率下降更为明显;CaN mRNA表达水平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选择性(α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通过调节CaN的表达来调节I/R+Iso作用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选择性β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对于心肌细胞凋亡及CaN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AngⅡ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及AngⅡ受体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瑞;何军华;王丽;吴慧璐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及AngⅡ受体抑制剂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β细胞株RIN-m,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ngⅡ组、氯沙坦预处理组,培养72 h.Annexin-Ⅴ-PI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采用real-time-PCR和免疫印迹法测定胰岛β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测定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AngⅡ组细胞凋亡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氯沙坦预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组细胞内ROS水平、NF-κB p65mRNA 和蛋白表达及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氯沙坦预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AngⅡ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AngⅡ通过诱导细胞内ROS增加,上调NF-κB p65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及P38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来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进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对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VEGF、PDGF-B的影响

    作者:文雅惠;李光来;薛国芳

    目的 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LIP)对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PDGF-B)的影响,探讨LIP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 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组(MCAO组):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MCAO组):采用改良的无创血压测定仪制备LIP模型后即刻制备MCAO模型.依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进一步将MCAO组和LIP+ MCAO组分为6 h、24 h、3 d、7 d、14 d五个亚组,每组6只大鼠.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处死.采用HE 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VEGF、PDGF-B、CD31及新生的成熟血管(α-SMA)的表达.结果 LIP可明显减轻MCAO神经功能及组织学损害,与MCAO组比较,LIP+MCAO组VEGF、PDGF-B、CD31及α-SMA的表达明显增加(x±s).结论 LIP对其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LIP诱导的血管再生有密切关系.

  • 左归四藤汤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作者:张稳;范建民;肖正文

    目的 观察左归四藤汤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缺血再灌注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颈总动脉法造成急性脑梗死模型,分为模型组、消栓通络胶囊组、左归四藤汤低剂量组、左归四藤汤高剂量组、假手术组、空白组,比较给药前后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变化及左归四藤汤对急性脑梗死大鼠模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表达的影响.结果 给药后消栓通络胶囊组、左归四藤汤低剂量组、左归四藤汤高剂量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逐渐上升为Ⅱ级和Ⅲ级为主,说明治疗有效.消栓通络胶囊组、左归四藤汤低剂量组、左归四藤汤高剂量组均有提高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模型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NO含量的作用,以左归四藤汤高剂量组为明显.结论 左归四藤汤是改善急性脑梗死缺血再灌注的有效中药方剂.

  •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作者:邢雁伟;腾菲;高永红;邢雁辉;何庆勇

    目的 绞股蓝总甙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以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分别为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60 mg)、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每天3次,每次120 mg)、阿托伐他汀钙片组(20 mg,每天1次)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天1次)+绞股蓝总甙片(120 mg,每天3次)组.观察不同组对血脂和肝肾功能以及血管炎症的影响.结果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TG)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对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TC和LDL-C,但对TG无降低作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能显著降低LDL-C和TC、TG.绞股蓝大小剂量组对肝肾功能无影响.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大剂量组肝功能损害和激酶的升高明显减少(P<0.05).绞股蓝总甙片小剂量组、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绞股蓝总甙片大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与单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相比,绞股蓝大剂量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能显著降低LDL-C、TC、TG,且能明显减少肝功能损害,降低血管炎症指标.

  • 二尖瓣E/A比值对女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

    作者:李彬;王家莹;毛静远;郑颖;赵志强;王贤良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中二尖瓣E/A比值对女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7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以E/A比值为1作为截断点分为两组:E/A<1组39例;1≤E/A<2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及预后.以住院期间及出院至2012年12月内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为研究终点.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进行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K-M法和Log-rank检验分别分析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长度、二尖瓣反流宽度、E/A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相关参数不同组间生存率的比较.如提示存在相关性,采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75例女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E/A<1组死亡率显著高于1≤E/A<2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A比值对预后(是否死亡)的判定灵敏度93.3%,特异度75.6%,阳性预测值71.8%,阴性预测值94.4%.结论女性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二尖瓣E/A比值具有更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 檗碱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作者:万槐斌;周婉明;成锦;唐良秋;张社兵;李爱华;刘向阳;范文茂;徐新;何凤屏

    目的 观察小檗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cEPC)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每日1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小檗碱300 mg,每日3次,阿托伐他汀20 mg,每日1次,随访 3个月.分析两组患者血脂、hsCRP和cEPC变化,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水平变化及各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1个月和3个月血脂、hsCRP和外周血cEP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个月时ALT降低更明显(P<0.05),CK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结论 小檗碱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具有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相似的调脂、抗炎、促cEPC效应和安全性,对肝功能影响更小.

  •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向云;尉洋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及甲钴胺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8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阿司匹林片、叶酸片,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康复治疗组在应用药物基础上加行脑梗死后综合康复治疗项目,包括针刺、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认知功能训练等.入院24 h内和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Hcy水平及改良Barthel 指数(MBI)并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血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但康复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血清Hcy水平和MBI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叶酸、甲钴胺注射液治疗可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Hcy水平,提示综合康复治疗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功能障碍的恢复,同时可以减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血管的毒性作用,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恢复和二级预防.

  • 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Meta分析

    作者:吴雪梅;夏海琴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万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文献数据库,根据临床和统计标准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符合要求的研究,包括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 8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内栓塞组和立体定向放射组治疗脑AVM完全栓塞率或完全闭塞率的OR合并值为0.61(0.25,1.4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治疗脑AVM后优良率的OR合并值为0.26(0.08,0.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脑AVM后死亡率的OR合并值为7.23(0.81,64.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治疗脑AVM后病残率的OR合并值为4.21(1.23,1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脑AVM后再出血率的OR合并值为1.39(0.64,3.0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AVM与单纯血管内栓塞组相比能保持较高的术后优良率及较低的病残率.

  • 冠心病"瘀"、"毒"从化与综合防治

    作者:郗瑞席;孟闫燕;杨巧宁;史大卓;高铸烨

    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前提.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治未病理论提示,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针对瘀毒形成阶段进行未病先防,针对瘀毒致变阶段进行既病防变,针对瘀毒留滞阶段进行瘥后康复,能进一步减少冠心病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效果.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陈建华;舒志军;蔡敏;臧金旺;周学春;董智平;季聆华;陈海健;宋和平;陆瑾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CHF病例60例按心功能分级进行配对设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强心、利尿、扩血管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剂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温阳活血.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3.3%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左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CH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基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及冠心病中医干预研究思路探讨

    作者:鹿小燕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冠心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或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并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而冠心病的病变基础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危及患者的生命.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MS和冠心病的共同生理病理基础,改善IR是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措施;痰瘀是IR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贯穿于MS和冠心病的始终.笔者认为:围绕IR,从痰瘀活化、痰瘀同治角度选用中药复方制剂,对单纯MS、冠心病、MS合并冠心病的痰瘀型患者进行多方位、多靶点的中医药早期干预研究,一方面可防止MS向冠心病的演变,降低MS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防止或减少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另一方面验证痰瘀证候产生的物质基础,提高对冠心病"痰瘀"证的辨识能力,为证候实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为痰瘀活化假说提供理论支持,也为中药从改善IR角度防治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