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林刚;崔晓红;Dale Geiss;Fredrick Hoy;Castenada Flavio

    目的确定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是否可以避免和治疗冠状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方法 1985年-2004年40名被诊断患有冠心病伴锁骨下动脉阻塞病,其中在冠状动脉移植手术前被诊断的病人为组1(n=10),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发生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后被诊断的病人为组2(n=30).组1病人直接接受同侧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同侧乳内动脉被使用为至少冠状动脉旁路当中的一个管道.组2病人接受胸外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旁路术,20例经皮下穿刺血管成形和支架术,作为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的治疗.结果所有病人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一名病人接受了经皮血管成形和支架术后,死于进行性的肾衰竭.随访共计为117病人年(平均3.1年/病人).组1血管旁路移植术后的开放率是100%(平均随访3.7年).组2经过经皮穿刺血管内成形和支架术或旁路移植术后(平均随访2.9年).结论锁骨下动脉血管重建术可以避免冠状-锁骨下动脉窃取综合征,并对其提供有效的治疗,同时降低了手术风险.中期随访显示旁路管道具有良好的开放率.

  • 希浦系统起源IVT射频消融29例

    作者:高兵兵;李小明;李保;姚焰

    目的探讨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IVT)的标测方法与射频消融(RFCA)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ECG)起搏标测法、心动过速标测法、窦性心律下P电位(浦肯野电位)标测法.结果 29例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全部经射频消融成功,随诊1个月~36个月无复发,心动过速标测消融组与窦性心律下P电位标测消融组在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起搏标测组与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RFCA治疗希浦系统起源左室特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②心动过速下标测消融与窦性心律下标测消融优于起搏标测.

  • 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作者:樊世明;柳茵;刘维军;李琳;于伊;刘连军;梅峰;王红;严鹏仲;任明;马艳梅

    目的观察口服中成药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平均分为3组:稳心颗粒组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心律平组口服,每次100 mg,每日3次;两药合用组同时服用上述2种药物,用法同上.3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3组治疗前后疗效相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心电监护监测早搏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稳心颗粒组和两药合用组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显著降低(P<0.01);心排血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1,P<0.05),心律平组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应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可增加疗效且用药安全.

  • 瑞芬太尼对脊柱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范俊柏;马智聪

    目的评价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中对脊柱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标准(ASA)选择ASA Ⅰ级~Ⅱ级行择期脊柱手术的病人20例,45岁~65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与芬太尼组,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及拔管时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分别记录插管前的基础血压及心率、插管后的血压及心率、术中的血压及心率及拔管时血压及心率.结果①两组病人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术前(P<0.05);麻醉诱导时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术前(P<0.05);②两组病人插管后的心率均高于术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行脊柱手术,诱导更加平稳,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可安全地用于行脊柱手术的病人,并且在苏醒质量上更优良.

  • 以脑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5例分析

    作者:王宁;吴军;李柯静;刘郁;王爱丽;梁丽

    目的探讨以脑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以引起临床的重视,并对其早期诊治.方法总结5例以脑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特点、诊断和预后情况.结果以脑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临床少见,一般年龄低,脑内出血灶呈多发性,出血量不大,预后差.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骨髓检查、脑脊液检查、CSF涂片找到幼稚细胞,头CT发现有脑出血.治疗主要以化疗、鞘内注射化疗和颅脑脊髓照射为主.结论原因不明的脑出血,有时可能为急性白血病引起,临床上应引起注意.化疗、鞘内注射结合颅脑脊髓照射可提高疗效.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早期干预的临床研究

    作者:冯有为;李学港;杜明

    目的应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探讨其对SIRS病人体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23例SIRS病人经右侧股静脉或颈内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美国Baxter-25型CBP机器、聚丙烯腈膜(PAN)滤器高容量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模式治疗,同时行原发病的处理和重要脏器或系统功能的支持和维护.于CVVH治疗前和治疗中4 h及停止后6 h分别抽取静脉血测细胞因子.结果治疗组行CVVH治疗后体内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或P<0.05),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CBP技术早期干预,清除炎性介质,调控炎症反应,阻断SIRS发展,提高了危重病人的存活率.

  • 宁心宝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索志荣;刘效珍

    2002年2月-2005年2月共收治68例室性早搏病人(室早,VPB),为进一步证实宁心宝的临床疗效,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对68例室早病人进行宁心宝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的观察

    作者:葛晓娟;关振龙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方法 2002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心肌梗死(AMI)病人60例(治疗组),均为24 h内发病者,同时从健康体检者中筛选50名作为对照组,研究CRP的含量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关系,在观察CRP浓度对其心脏病事件的影响时又将治疗组分为两亚组,分别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与其余部位心肌梗死组,观察CRP的浓度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病人CRP含量与其余部位心肌梗死病人相比明显增高.CRP含量越高,急性心脏病事件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结论 CRP的检测是评价心肌梗死预后的较为可靠的参考指标.

  • 中医辨证及通心络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8例疗效观察

    作者:贾高锁

    自1998年以来,采用通心络胶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68例,并与单纯中药辨证治疗进行比较.临床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 冯志荣治疗疑难杂症治验案析

    作者:谢席胜

    冯志荣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医四十多年,学验俱丰,擅长治疗疑难杂症、肿瘤,对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肝病、慢性肾病、肺系疾病等疑难疾病有独特的经验.今举治验5例,以飨读者.

  • 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器质性心脏病并阵发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平;宁靓

    目的对比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心律平)转复器质性心脏病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发作1 h~ 72 h病人8例, 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0例和心律平组41例,心律平组静脉注射心律平70 mg;胺碘酮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后改为静脉输注150 mg~450 mg,观察其复律情况及药物副反应.结果心律平组阵发性房颤41例,复律成功28例.胺碘酮组阵发性房颤40例,复律成功31例.两组未复律者心室率均有明显控制, 胺碘酮组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心律平组.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快速房颤是有效且较安全的方法.

  • 黏液水肿心脏病10例治疗体会

    作者:刘维峰

    黏液水肿心脏病系指黏液性水肿病人伴心脏扩大和心电图异常,以甲状腺素治疗可使之纠正的一种疾患[1-3], 我院近8年来收治10例,现报道如下.

  • 中青年脑血栓形成6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健;高聪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45岁以下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及烟酒嗜好是导致中青年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其临床症状较轻,意识障碍者少,预后较好.结论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疾病,加强锻炼,杜绝不良习惯是预防中青年脑血栓形成的关键.

  •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3例

    作者:孟志萍;顾晓明;吴金根;殷网虎;殷俊;卢锋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治疗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的方法,为提高急性VMC的治愈率,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VMC 43例,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 复方血栓通联合潘生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作者:吴旭升;常晓芬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联合潘生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符合稳定型心绞痛诊断的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2例,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潘生丁片剂每次50 mg,每日3次.对照组(B组)32例,服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 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治疗前减少,ST段下降幅度也比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联合潘生丁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复方血栓通.

  • 血管紧张素Ⅱ致炎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作者:冀友瑞;鹿育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刺激多种细胞分泌多种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可诱导产生炎症标志物,炎症因子与炎症标志物可介导甚至加强AngⅡ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对AngⅡ和炎症的抑制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 ECM、MMPs与易损斑块及斑块破裂的关系

    作者:左芳;赵玉霞

    细胞外基质(ECM)是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和合成的,是正常血管壁的主要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的主要酶类,研究表明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合成ECM减少和蛋白溶解酶特别是MMPs降解ECM的增加,是斑块破裂的内在主要原因.本文就ECM、MMPs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做一简单综述.

  •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会武;张静生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特异性受体,结构上属C型血凝素家族,通过介导ox-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本文就LOX-1的生物学特性、表达和调节因素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 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州;赵新军

    血管内皮细胞(VEC)不仅是一个机械屏障,而且是人体大的内分泌器官,VEC的损伤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中药在保护、减轻和逆转VEC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黄孟军;裴异;方显明

    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浆心钠素与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心血管内分泌因子、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氧自由基、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等方面对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以期从基因水平上深入研究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

  • 祛风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伟华;林钟香

    研究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风邪的关系,探讨祛风药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防治冠心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 姜黄素在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云波;李长清;许川山

    临床和动物实验表明姜黄素具有抗氧化、降血脂、抗炎、抗凝、抑制血管生成、抗肿瘤等药理作用.通过综述姜黄素的药理作用,进一步探讨其在脑血管病的防治中的降低脑危险因素、脑保护等作用.

  • 慢性心力衰竭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飞翔;许春萱

    细胞凋亡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CHF)的重要分子细胞学基础,细胞凋亡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和凋亡的途径有关,还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作用

    作者:方懿珊;林小燕;陈邦士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6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清脂质、血清铁蛋白含量,并与对照组7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血清脂质和铁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个月后,血清脂质和铁蛋白均下降,而对照组改变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物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改善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 脑心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勇;缪灿铭;陈正贵;吴志光

    目的观察脑心通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5例老年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脑心通组(A组)33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服药观察1年.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比较,总有效率A组为96.97%,优于B组的90.63%.A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有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在降低血脂、左室肥厚和室间隔肥厚参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有明显效果,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可作为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重要辅助用药.

  • 脂汰清治疗无症状性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作者:叶世龙;丁文

    目的了解脂汰清调节血脂的疗效.方法将49例血脂异常病人随机分为脂汰清治疗组25例、辛伐他汀对照组24例,治疗90 d后比较疗效.结果脂汰清能显著改善血脂指标(P<0.01),总有效率为88.0%,与辛伐他汀组疗效接近(P>0.05).结论脂汰清有综合调控血脂的作用,且疗效随疗程延续而累加.

  • 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镁浓度对心室重塑的影响

    作者:肖立中;林晓云;张鸿飞;江志平

    目的观察冠心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镁浓度、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室重塑、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对78例冠心病病人,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3组,1组 LVEF>0.50,2组LVEF>0.35,3组LVEF<0.35.测定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镁(Mg)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超声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舒张末期容量指数(LVEDVI).结果随着LVEF降低,病人血单核细胞Mg降低,血清IL-6及MMP-9显著增高(P<0.05);LVEDVI、LVESVI与Mg均呈负相关(r=-0.49、-0.43,P<0.01),LVEDVI与IL-6、MMP-9呈正相关(r=0.41、0.47,P<0.01);Mg与IL-6及MMP-9均呈负相关(r=-0.47、-0.58,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的心肌重塑及收缩功能障碍,可能与细胞内镁缺乏有关.

  • 运动高血压与心脏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瑛;叶辉;倪素丹;刘莉;刘鹏鹰

    目的研究运动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运动性高血压病人23例为观察组,同时设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活动平板、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观察组活动平板阳性率及超声心动图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动性高血压对心肌缺血及左室肥厚具有诊断及预测价值.

  • 脉心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广娟;张文高;蔚青;殷镜海;刘龙涛;王大智;王显刚

    目的观察脉心康胶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脉心康组与洛伐他汀组各15例.另外1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作为空白组对照.观察用药6个月对临床症状的影响,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结果两治疗组临床症状总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脉心康组显效率(73.33%)明显优于洛伐他汀组(26.67%).两治疗组治疗后FMD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治疗组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控制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地优于空白组.结论脉心康胶囊与洛伐他汀均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

  • 冠脉宁对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红细胞免疫的调节作用

    作者:张三林;倪军;卫世强;戴启宇;朱明军;王军;朱祥悌;董曙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益气活血中药冠脉宁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冠脉宁为主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病人68例(治疗组),西医疗法治疗30例(对照组),同时与36名健康者(正常组)对比分析,对病例组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中治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组(RBC-C3bR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前治疗组、对照组RBC-IC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用药后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RBC-ICR明显下降(P<0.01),气虚血瘀组与气阴两虚、血瘀痹阻组接近于正常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中药冠脉宁可调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2型糖尿病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尿清蛋白及血浆内皮素的关系

    作者:邓国宝;刘江华;刘媛莉;朱海清;张玉群;陈泉坤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病人经颅多普勒改变与尿微量清蛋白(UAlb)及血浆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健康志愿者21例为对照组(Ⅰ组),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2型DM病人50例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Ⅱ组)、微量清蛋白尿组(Ⅲ组)、临床清蛋白尿组(Ⅳ组).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p)和脉动指数(PI),测定UAlb、及血脂等.结果 2型DM各亚组间TG、UAlb、ET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2型DM病人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UAlb、ET、TG呈正相关(β=0.326,P<0.001;β=0.298,P<0.001;β=0.157,P<0.05).结论 UAlb和ET参与了2型DM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发生和发展.TCD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防治2型DM脑血流动力学异常.

  • 阿托伐他汀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作者:林晓云;肖立中;江志平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10 mg,口服,每日3次,连用8周,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口服,每日服1次,连用8周;比较两组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减量、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结果阿托伐他汀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耗减量,增加运动至出现 ST段压低1 mm所需时间、心绞痛所需时间,ST段缺血型下移之和明显减少;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均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改善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提高心功能及运动耐量.

  • 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病人的调脂作用研究

    作者:彭杰;郑扬;林渊液;陈镇奇;黄振伟;黄斌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氟伐他汀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病人的调脂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50例冠心病伴血脂增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d,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d,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三酰甘油(TG)均有一定疗效;服药4周、8周后,B组降低TC、LDL-C的疗效比A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生化指标变化及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伴血脂增高病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的氟伐他汀较低剂量有更好的临床调脂疗效,且较安全.

  • 丹参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心肌损伤的研究

    作者:孙安琼;杨新平;李卓成;陈剑雄;罗蓉

    目的探讨丹参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28例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检测接诊后0 h、8 h、1 d、3 d、7 d及10 d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清cTnI水平在接诊后1 d、7 d及10 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CK及CK-MB在接诊后3 d及7 d时显著降低(P<0.05),而在10 d时此3项指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律异常/ST-T异常天数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能有效减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心肌损伤的程度,减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但并不能缩短心肌损伤的病程.

  • 慢性房颤病人二尖瓣环的DTI运动特点分析

    作者:朱文晖;汪文娟;彭伟莲;张梦玺;何正国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对二尖瓣环运动速度进行定量分析,探讨DTI评价慢性房颤病人的收缩、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将115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A组为排除心脏疾患的正常人21名,B组为不伴左室肥厚的房颤病人51例,C组为伴有左室肥厚的房颤病人43例,3组病人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DTI检查,检测二尖瓣环6个位点的心肌组织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结果①A组有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两个波峰(A峰和E峰),B组、C组病人只有舒张期波峰(E峰);②B组病人除前壁瓣环处及下壁瓣环处VE低于A组外,其余DTI检测值无明显改变;③C组病人二尖瓣环各点VS、VE均低于A组、B组.结论 DTI技术能定量反映慢性房颤病人的二尖瓣环运动,可作为评价房颤病人的左心室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 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景献;韩力

    目的评价通塞脉片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脑安胶囊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49%,愈显率为51.35%;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9.19%,愈显率为54.05%;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计分、Barthel指数、病残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通塞脉片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确有较好疗效,使用安全.

  • 巨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光亭

    目的探讨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的影响与机制.方法将60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左内关(左穴组)、右内关(右穴组)和双内关(双穴组)组,每组各20例,针刺后观察3组病人左心功能各项参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左穴组、右穴组和双穴组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但3组间的作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内关与右内关穴对冠心病病人左心功能改善同样有效应.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变化

    作者:姚长青;唐新辉;董秀玲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189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脑梗死组103例、短暂性脑缺血组86例,并选择95例查体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LPA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LPA为(3.10±1.42)μmol/L,短暂性脑缺血组为(3.04±1.29)μmol/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95±0.14)μmol/L;其中异常增高率脑梗死组为67.0%,短暂性脑缺血组为44.2%,正常组为3.2%,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组在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LPA明显下降.结论血浆LPA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酶标记物,在预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 急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谢高强;刘家令;高聪

    目的了解急性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率及其发生可能有关的因素,探讨SIRS在判断急性脑出血的病情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且以目前外科、危重病领域公认的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诊断标准为依据,了解急性脑出血后SIRS和MODS的发生情况及相关问题.结果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为52%;出血量≤30 mL、出血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 mmol/L的病人,SIRS的发生率分别较出血量<30 mL、出血未破入脑室、随机血糖<11.1 mmol/L的病人显著增高.脑出血后发生SIRS的病人,其MODS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SIRS的病人.结论急性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率高,SIRS的发生提示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 远端保护装置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干预后的影响研究

    作者:戚龙;张德来;王浩中;王杨春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脉介入干预(PCI)后的冠脉及微血管再灌注的变化.方法 5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GW组)和未使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组(NGW组),用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梗死相关动脉,通过冠脉造影的结果分析支架成功植入冠脉病变区后的QCA、TIMI分级和TMP分级.结果心率和平均血压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CI术后48 h GW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高于NGW组(54.74%±10.99% VS 47.33%±8.83%,P<0.05).结论在PCI过程中,运用血管远端保护装置可能改善心肌梗死病人的心功能.

  • 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兴活;张坚洪

    目的观察脑出血早期应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七叶皂苷钠20 mg加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天1次,连用21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2%和57.58%(P<0.01).结论七叶皂苷纳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对血肿周边缺血区有着重要意义,对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疗效.

  • 西红花多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多中心临床研究

    作者:刘宇;顾仁樾;胡婉英;刘玉秀

    目的观察西红花多甙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给予西红花多甙片(4粒,每日3次),对照组87例,给予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每日3次).28 d后进行胸痹症状、心电图、中医证候等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评估.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胸痹症状,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8.18%,并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在改善胸痹症状、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红花多甙片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 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造影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作者:鞠镐;程文立;柯元南;贾海忠;史载祥

    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血脂等客观指标改变,以求找出一些规律,使中医辨证建立在更为客观科学的基础之上.方法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名及诊断标准",选择89例病人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制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辨证,通过相关分析各证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积分、血瘀证积分、瘀血舌象积分及血脂之间的关系.结果①阳虚证冠状动脉造影积分高于痰浊偏寒组,痰浊偏热组瘀血舌象积分高于痰浊偏寒组(P<0.05);②血瘀组与各组(痰浊偏热、血瘀、气滞、气虚、阴虚)的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心电图积分正相关;阳虚组与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P<0.05);③痰浊偏热组HDL-C比痰浊偏寒、寒凝组降低,阴虚组HDL-C比寒凝、血瘀气滞组降低(P<0.05);气虚组三酰甘油高于寒凝组(P<0.01);④痰浊偏热组LDH高于痰浊偏寒组(P<0.05),阴虚组乳酸脱氢酶(LDH)低于气滞、寒凝、阳虚组(P<0.01),气虚组LDH显著低于阳虚组(P<0.01);⑤血瘀证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瘀血舌象积分无相关性.结论①冠状动脉造影积分在阳虚证冠心病心绞痛高,血瘀证积分密切相关;②痰浊偏热、阴虚热象明显者HDL-C偏低;寒象明显者胆固醇水平偏高,HDL-C也高;③瘀血舌象与冠状动脉造影异常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作者:吴先军;柴小奇;党群;董劲;王敬;张莹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非洛地平联合用药对原发性高血压(EH)病人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EH伴LVH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洛地平每天10 mg,90例)和治疗组(厄贝沙坦每天75 mg加非洛地平每天5 mg,90例),治疗两周时若血压≥160/90 mmHg,则厄贝沙坦和非洛地平分别增加1倍,总疗程共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心率变化、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指标,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LVMI(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心率、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用逆转EH病人LVH效果较单用非洛地平疗效更为显著.

  • 益气活血中药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培养乳鼠心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郭自强;王硕仁;朱陵群;牛福玲;黄启福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活血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所致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益气活血中药.方法通过在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加入血管紧张素Ⅱ,观察细胞直径和细胞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益气活血中药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实验药理学的研究.结果 Losartan、丹参素和川芎嗪大、中、小剂量组可显著抑制AngⅡ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作用,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直径无明显影响,说明Losartan、丹参素和川芎嗪抑制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而益气药党参和黄芪无此作用.结论活血药丹参素、川芎嗪可抑制AngⅡ引起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益气药党参、黄芪在本研究中未发现有此抑制作用.

  • 脑心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补体C3的影响

    作者:许莉;张祥建;陈左然;张丽英;李海燕;胡书超;刘瑞春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大剂量脑心通组、中剂量脑心通组、小剂量脑心通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药物,于术后6 h、24 h、48 h、72 h和7 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处死后取脑组织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补体C3的动态变化.结果脑心通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 病理损伤均减轻,脑心通大、中剂量组治疗后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补体C3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内补体C3的表达,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 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与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赵新;曾玉杰

    目的研究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与再灌注心律失常关系,评价第三代肾上腺素β受体拮抗剂卡维地洛(carvedilol,CVD)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建立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药组术前7 d连续胃管给CVD(1 mg/kg),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30 min后松开,进行再灌注360 min,处死动物.进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并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变化.结果 CVD使再灌注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减少了53.85%,病死率减少了57.15%(P<0.01).CVD可减少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的释放,稳定一氧化氮(NO)的分泌.心肌HE染色及电镜检查对照组细胞明显呈片状或局灶性坏死,闰盘结构紊乱,大量反应性的中性粒性细胞浸润于坏死细胞之间,CVD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闰盘结构基本完整,粒细胞浸润也明显减少.结论 CVD明显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对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脏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 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与经验

    作者:张京春

    陈可冀教授在其50年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中,一向注重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的研究,不仅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研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而且致力于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阐明了血瘀证的机制,为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使用为频繁的活血化瘀医方即血府逐瘀汤,此方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效验卓著、流传甚广的活血化瘀名方.陈可冀院长对此方进行多项基础及临床试验,研发制成多种中成药制剂,在精研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病人体质及兼挟证之不同加减变通,派生出理气活血、化痰活血、祛浊活血、养阴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熄风活血、解毒活血等诸多不同治法,其加减变化之灵活,确为陈老师临诊病患时的一大特色.笔者有幸亲历教诲,现就感触较深的验案进行总结与大家分享.

  • 关注高血压,重视胆固醇--应对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潮

    作者:胡大一

    警惕!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次浪潮!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头号杀手.在中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天大约有7 0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每12 s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和吸烟.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