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难治性高血压6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福英;屈跃丽

    目的:通过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共入选62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结果难治性高血压临床误诊率高,药物不合理应用常见,易并发靶器官损害。结论难治性高血压发病原因多样,临床医师通过合理的思维方法,降低误诊率,配合适宜的治疗,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北京市人群健康及相关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

    作者:赵琳;李志剑

    目的:通过对2354人体检人员体检结果和问卷调查,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疾病和不良生活方式,为制定健康干预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受检者检查结果进行查询统计,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用 Excel 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结果本次调查人群中前4位的疾病和异常结果为:血压正常高值、超重、脂肪肝和高血压病。常吸烟和每天吸烟的人群占44.82%,常饮酒和每天饮酒人群占32.58%,经常运动和每天运动人群仅占47.66%。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生活特点,有针对性的促进人们养成良好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长期、持续的健康管理帮助人们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意识,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健康隐患,减少疾病的发生,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 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建华

    目的:观察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方法将171例 UAP 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可舒和氯吡格雷治疗,随访30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7.9%),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UAP安全。

  • 心肌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3例分析

    作者:马守国;梁小旦;肖海佳;张楠;杨逸飞

    冠状动脉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解剖异常,是指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该段冠脉血管称为壁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上覆盖的心肌纤维称为心肌桥[1]。近期的研究表明,心肌桥不再是一种良性的无症状的先天性解剖异常,而是与心肌缺血、冠脉痉挛、心律失常甚或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等有一定关系。本文就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3例因心肌桥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心肌桥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华;王志华

    目的:观察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H 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日,清晨口服。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1片/日,清晨口服。治疗后每周测量并记录血压,每3个月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一次,共观察1年,记录并统计1年内患者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新发脑卒中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 H 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并可减少新发脑血管并发症。

  •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用于冠心病疗效评价的方法探讨

    作者:李军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是一种心肌缺血的诱发试验。运用此运动试验,通过病人治疗前后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 ST段及心绞痛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心肌缺血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冠心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 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二次静脉溶栓1例报道

    作者:曹黎明;朱治山;关健伟

    1资料
      患者,42岁,男性,长途汽车司机,既往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无家族脑血管病史。2012年8月16日早晨08:00上班时,患者言语和活动基本正常,尚能正常向上级报告工作,准备发车,在09:00患者同事发现其突然意识不清,跌倒在地,呼之不应,遂立即送患者就诊,09:20送至到我院急诊科,此时患者意识有所恢复,能简单言语,但言语费力,肢体无力,不能行走,心电图示无房颤;急查头颅 CT:未见明显异常。立即送我科进一步诊治,10:00平车送至我科,患者此时言语困难并无力,四肢无力。查体:血压160/90 mmHg,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巴突斯基征阳性,压眶反射无睁眼,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2分。入科半小时内由嗜睡转为浅昏迷,并且患者舌根后坠,鼾式呼吸音重,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至80%,立即给予口咽通气管后缓解。考虑:急性脑梗死,立即评估患者,电话询问患者家属和同事,既往无出血史,近期无手术史,无消化道溃疡;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安排静脉溶栓治疗,10:30给予阿替普酶5 mg,静脉注射,然后45 mg配生理盐水于1 h 内滴完。滴完约半小时后(11:50)患者右侧肢体肌力逐渐恢复到3级,左侧肌力3+级嗜睡,不能言语,能点头和摇头;血压和 SaO2均正常;NIHSS评分15分;持续半小时后患者症状再次加重,约12:20意识变为浅昏迷,呼之不应,疼痛刺激反应差,无睁眼,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肌力1+级。NIHSS 评分20分,考虑可能再梗死或脑出血,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后,再次行头颅 CT检查,结果提示:未见脑出血,立即报告上级医师后,考虑脑血管再梗死。12:50立即准备再次溶栓,用阿替普酶15 mg 加入生理盐水50 mL约25 min静脉输注完。再次溶栓用药约20 min后,患者意识逐渐好转,到13:50时患者能简单发音,能点头示意,右侧肢体肌力恢复到3级,左侧恢复到4级,血压和 SaO2正常。NIHSS评分为9分,之后数小时患者症状基本保持平稳,未出现再梗死表现。第2天复查的头颅MR显示:患者脑桥,双侧小脑和左枕叶急性脑梗死,头颅CT未见脑内出血,但患者有项强;第3天复查的腰椎穿刺显示淡黄色脑脊液,提示少量渗血至蛛网膜下腔,半个月后患者因枕叶梗死面积大,复查的 CT 显示左枕叶梗死后出血,形状呈不规则的线形,无明显占位效应,给予营养脑神经等治疗后患者梗死后出血呈逐步吸收,入院1个月时患者四肢肌力均有4+级,项强逐步好转,但小脑性共济失调明显,言语欠流利,意识清楚。同时患者出现烦躁,感头痛等全身不适,考虑患者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已经吸收,脑内出血无明显占位效应,且逐步吸收,诊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给予奥氮平后症状缓解。住院2个月出院,当时患者 NIHSS评分为5分,遗留的主要阳性体征是右眼外展受限和小脑性共济失调,四肢肌力基本正常。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OSAS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亚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在睡眠中反复出现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其特点为夜间间断性低氧血症、反复觉醒、睡眠结构紊乱。OSAS的危害很大,它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还可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甚至猝死。我科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60例OSAS,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严正声明

    作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优化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周琪;金鹏;宋爱清

    目的:探讨优化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病人452例,其中农村病人223例,随机抽取105例作为对照组;2011年-2013年收住我科急性心肌梗死中农村患者105例作为研究组。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就诊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的建立静脉通路建立时间、发病至呼救时间、到医院就诊时间、第1份心电图时间、发病至首次服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出院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左室舒张末内径(LVD)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猝死及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等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提示研究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优化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及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桑城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 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升高组,各63例。检测两组心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正常组无病变、单支病变和三支病变例数,与升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三支病变 HbA1c 患者异常率要远远大于其他3组,总体趋势为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无病变。心功能不正常时,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也会相应的增高。结论心功能和HbA1c相关性明显,两者联合应用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和用药有明显的作用。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曲哲;刘佩;姚园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疗效。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招煦杰;郭力恒;张敏州;王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预测因子。方法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是否接受临床路径管理、吸烟史、Killip 分级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Killip 分级越高,发生MACE的风险越高,接受中西医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发生 MACE 的风险较没有接受路径管理的患者要低。结论高龄、高 Killip分级、没有接受中西医临床路径管理是 AMI患者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一炎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并经检查确诊为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20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每天2次,5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6MWT)、超声心动图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 BNP 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下降幅度不明显(P>0.05),观察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患者6MWT和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等指标。

  •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淑娟;谢秀峰;陈凤英

    目的:探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瑞通立)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其中观察组168例,采用瑞通立溶栓治疗;对照1组69例,采用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爱通立)溶栓治疗;对照2组63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比较3组患者溶栓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90 min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分别为83.06%、82.09%,54.12%,达TIMI 血流3级比率分别为70.12%、67.32%、28.89%,观察组、对照1组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1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通立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性价比较高的溶栓药物。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及评价方法

    作者:易旭;蔡松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以及评价方法。方法入选2008年-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35例,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对照组为心功能Ⅱ/Ⅲ级65例,心功能Ⅳ级组60例,死亡组10例。分别采集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并根据CKD EP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按照血肌酐水平3组肾功能不全发病率分别为对照组12.3%,心功能Ⅳ级组33.3%,死亡组40.0%。按照 CKD EPI公式诊断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对照组24.6%,心功能Ⅳ级组68.3%,死亡组70.0%,各组间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间肌酐、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水平心功能Ⅳ级组和死亡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心衰患者中应用血肌酐评价肾功能不敏感,CKD EPI公式是一个较好的方式,且与预后相关。

  •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急诊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国忠;王宇平;许敏

    目的:评价老年女性急性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院内转归。方法入选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月161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60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性别将患者分为女性组(68例)和男性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特点、造影、介入治疗特点及住院转归情况。结果与男性组相比,老年女性患者高脂血症(58.82%比37.63%,P<0.01)、高血压(70.59%比51.61%,P<0.05)、KillipⅡ级比例(25.0%比12.90%,P<0.05)均增高,而吸烟(22.06%比51.61%,P<0.01)、陈旧心肌梗死(1.47%比10.75%,P<0.05)、脑卒中史(14.71%比27.96%,P<0.05)比例均降低。在造影及介入治疗特点方面,两组置入支架率、应用血小板Ⅱb/Ⅲa 受体抑制剂的比率、介入操作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住院转归方面,两组住院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老年女性同男性相比,基本临床特点不同,但急诊介入治疗的获益是相同的。

  • 不同类型早发冠心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含量的变化

    作者:王娟;于素甫江·苏来曼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早发冠心病(PCHD)患者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55岁,女<65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67例,稳定型心绞痛(SA)7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7名,检测4组 Fg、CRP 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 组及 UA 组 Fg 及CRP水平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g 及 CRP 水平变化可能与PCHD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心功能的价值

    作者:郭爽;吕吉元;王彩霞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2D STI)技术评价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左心室局部及整体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67例CHD患者和34例对照者,CHD患者根据是否有心肌梗死分为心绞痛组(A 组,36例)和心肌梗死组(B组,31例),分别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2D STI获得左室6个壁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值(SLs)、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SL)、舒张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SrLe)。结果 A组和B组PCI术前心肌缺血节段 SLs、SrLe及GSL较对照组低(P<0.05);与PCI治疗前比较,A、B两组PCI治疗后3个月相应节段的SLs、SrLe及GSL明显提高(P<0.05),且 A组较B组变化明显(P<0.05)。结论 PCI治疗能有效改善CHD患者左室功能。2D STI技术可定量、客观的评价这一变化,为PCI疗效评定和CHD预后判定提供了一种无创手段。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李艳军;冯天保;裴强;李海滨;徐丽晓;杨晓利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冠心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对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检测血浆 Hcy水平。根据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为排除心血管疾病的同期体检者。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组血浆 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 Hcy水平依次为 AMI组>UA组>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浆 Hcy水平随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 Hcy水平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的Meta分析

    作者:赵静

    目的:评价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全面检索 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3篇文献作为 Meta分析的对象,选择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作为效应指标,采用 Rev Man 5.0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项研究经 Meta分析合并后结果显示,心可舒可以较好地改善心绞痛症状(RR=1.27,95%CI 1.20~1.34)、改善心电图疗效(RR=1.48,95%CI 1.34~1.63),在不良反应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但鉴于纳入文献质量整体较差的局限性,仍需要大规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对D-二聚体的影响

    作者:徐庆祥;孙爱红;张忠锋;刁克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对血D 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23例)和尿激酶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溶栓前和溶栓后5 d和10 d血D 二聚体的表达变化。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溶栓治疗后总效率显著高于尿激酶组(95.6%比86.3%,P<0.05)。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5 d和10 d血D 二聚体显著低于于溶栓前(P<0.05)。瑞替普酶组溶栓治疗后5 d和10 d血D 二聚体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瑞替普酶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溶栓治疗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且优于尿激酶。

  • 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复极离散度和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郑奇斌;胡钢英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对冠心病患者复极离散度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试验组,65例)、冠心病组(78例),进行标准12导联的体表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复极离散度和稳定性:QT、QT间期(QTc )、TpTe、TpTe/QT、QT变异指数(QTVI)和 QT短时变异性(STVT)。结果与冠心病组相比,试验组患者 QT 时程(387.7 ms±25.2 ms vs 384.2 ms±23.6 ms,P=0.12)和 STV30(2.40±0.55 vs 2.37±0.51,P=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率较快(71.9次/min±13.1次/min vs 66.5次/min±7.3次/min,P=0.02),QTc(396.9 ms±21.3 ms vs 387.3 ms±23.2 ms,P=0.01)、TpTe(83.2 ms±12.7 ms vs 76.7ms±9.4ms,P<0.01)、TpTe/QT(0.23±0.04vs0.19±0.03,P<0.01)和QTVI(-0.32±0.05vs-0.52±0.08,P<0.01)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增加冠心病患者的复极离散度和不稳定性,可能是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 桂枝茯苓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俞鹏;李海啸;陈晓虎

    目的:探讨以桂枝茯苓汤为主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收集66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汤剂。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9%,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茯苓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相搏证,对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改善均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参附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秦瑞君;李国臣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 CHF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45例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T(CTn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6%,高于对照组的5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BNP、CTnT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CRP、BNP、CTn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及伴随症状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媛媛;程勇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其伴随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将31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伴随症状头晕、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以及动态血压参数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试验组头晕、心悸、胸闷、记忆力减退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3.00%、92.86%、94.87%,对照组分别为80.34%、75.49%、76.92%、78.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高血压优于常规治疗。

  • 不同溶栓策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姜琪华

    目的:观察尿激酶原(P UK)及尿激酶(U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4例 AMI 患者按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 UK组、UK组,各47例,并分别应用尿激酶原和尿激酶溶栓治疗,将两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 UK组溶栓治疗后的1.5 h、4 h的血管再通率高于 UK 组,治疗后 P UK组病死率、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 U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 患者应用 P UK 溶栓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 UK。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道喜;王伺伟;唐平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尼可地尔每次5 mg~10 mg,3次/日,常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黛力新1片/次,1次/日,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3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焦虑症状疗效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与心理干预措施联合尼可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疗效优于单用尼可地尔。

  • 独参汤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广平;黄发根

    目的:观察独参汤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在我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60例术后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边条参30 g,炖服,每日1次,疗程为7 d。于患者术后当天及治疗7 d取静脉血,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肌钙蛋白 I (cTnI)、心房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的变化;观察7 d后仍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情况。结果治疗组第7天使用正性肌力药的使用率(9.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3.9%,P<0.05)。两组治疗后 cTnI、BNP、CK MB均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参汤能提高心脏外科术后患者心功能,对患者心肌有保护作用。

  • 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吴永辉;史哲;任凤学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IS)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4年1月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AIS合并 AMI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合并AMI组与单纯 AIS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单纯 AIS组比较,合并 AMI组患者年龄、吸烟、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收缩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房颤动、糖尿病、收缩压、HDL C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合并 AMI 组在住院天数、日平均住院费用、心力衰竭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指标显著高于单纯 AIS组(P<0.0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多,预后差,院前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住院后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改善预后。

  •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朱根福;程敏宜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通过检索国内数据库,收集关于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中风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比较灯盏花素注射组(治疗组)与丹参注射液组(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采用RevMan4.2.7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8篇文献。其中8篇观察了高切和低切全血黏度,12篇观察了血浆黏度,7篇观察了纤维蛋白原。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的加权均数差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稳定可靠。结论从现有临床证据来看,灯盏花素注射液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的作用均优于丹参注射液。

  • 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苏峻峰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在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 CCV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尼麦角林治疗及原发病常规治疗12周,对照组只针对原发病常规治疗12周。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CA、VA的 Vs、Vd、RI、P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改善老年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大脑缺血缺氧状态。

  •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卢智;宋书昌;王润云;陈华;王利春;杨树安;王秀梅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和康复组,康复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针康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方法,治疗8周后观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针康组总有效率为93.33%,康复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Fugl 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组明显升高(P<0.01),但针康组升高程度优于康复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且临床疗效优于康复组。

  •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飞;胡善友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318例首次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急性左心衰(ALHF)分为两组,分别为 ALHF组(40例)、NON ALHF组(278例);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性;再根据 RDW中位数水平分为两组,RDW低值组(166例),RDW高值组(152例),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左心衰发生率的差异性;对发生急性左心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法)分析,找出急性左心衰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 HLHF组 RDW水平显著高于 NON ALAF组[(12.70±1.55)% vs (11.46±1.13)%,P=0.000]。RDW高值组急性左心衰发生率(19.7% vs 6.0%,P=0.000)显著高于 RDW低值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衰的发生与 RDW呈线性正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0.278,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RDW是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独立相关因素(OR 1.849,95%CI1.417~2.412,P=0.000)。结论 RDW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生急性左心衰关系密切,高 RDW水平的脑梗死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风险增加。

  • 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CD62 P分子表达变化

    作者:陆小平

    目的:研究CD62P分子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检测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0 d后的血清和血小板膜CD62P分子的表达。结果患者急诊入院时检测血清 CD62P 为(4.87±0.34)ng/mL,血小板膜 CD62P 为(6.02±0.23)ng/mL,治疗10 d后检测血清CD62P为(2.17±0.36)ng/mL,血小板膜 CD62P 为(3.71±0.47)ng/mL,治疗10 d后血清、血小板膜 CD62P 分子的表达较入院时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血清和血小板膜 CD62P 表达有明显的变化,与病程呈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脑梗死再发患者的血清和血小板膜上CD62 P分子的动态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栗兵霞;暴丽华;王芳;杨希帅;潘宁;侯丽英

    目的:评价干预青年脑梗死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后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科住院的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随访,2年后抽取其中的178例患者,根据其生活方式改善与否进行分组研究,90例改善者设为干预组,88例未改善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吸烟、饮酒、运动时间等),观察两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的差异,观察两组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不良生活方式可降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 阿尔茨海默病与微量元素及氧化应激的关系

    作者:侯焕喜;王训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微量元素及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51例 AD患者(AD组)、43名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微量元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水平。结果 AD组患者血锌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AD组血清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锌缺乏可能参与 AD的发病机制,锌在体内的失平衡导致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促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终导致 AD的发生。

  • S 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红洲;王万华;陆丽芸;吴亚平;唐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梗死合并微出血(MB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血管病变患者76例,采用64排螺旋CT和 Siemens Avanton 1.5T磁共振扫描仪,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CT扫描和磁共振 T1WI、T2WI、FLAIR、DWI、MRA 、SWI序列。结果 CT常规序列、MRI常规序列及SWI对76例急性期脑梗死合并CMB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5.26%,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WI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CT检查和 MRI常规序列。随年龄增长,CMBs检出率增加。CMBs 组患者入院时血压高于无CMBs组。既往长期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更容易合并微出血。结论 SWI 对急性期脑梗死合并 CMBs 的检出比常规CT和 MRI更有优势,可作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对微出血病灶的检出可用于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 瞬目反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贺婕;贺敏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脑功能受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后循环TIA患者,进行BR、BAEP检测,观察BR各成分的平均潜伏期和波幅,BAEP 的波形及各波潜伏期、峰间期。结果60例患者BR异常率为76%,60例患者BAEP异常率为71%。结论 BR与BAEP检查简单易行,能敏感地反映脑干功能,两者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对后循环TIA的早期诊断。

  • 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强哭强笑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宗涛;刘磊;陈伟;徐兵;李义深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对脑卒中后强哭强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强哭强笑发作患者28例,给以盐酸舍曲林50 mg,早饭后口服1次,连续观察3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每天的发作次数并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第2周末强哭强笑完全消失25例,占89.3%。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 HAMD评分分别为(19.7±6.8)分、(13.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对于强哭和强笑均有良好疗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强哭强笑发作,并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影;马丽娟;姜超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心络胶囊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阿托伐他汀钙片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联合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每日3次,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1次。患者均连续服药3个月,并均于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个月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减轻甚或消退。治疗后通心络胶囊组与阿托伐他汀钙片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通心络胶囊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轻更明显(P<0.05)。各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宁神汤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红霞;殷春萍;王长垠;宋蕾

    目的:探讨宁神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宁神汤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 MMSE、MoCA评分均有升高,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9%,优于对照组的62.9%(P<0.01)。结论宁神汤联合尼莫地平能够有效改善 VCIND患者认知功能。

  • 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文献的系统评价

    作者:段艳锋;陈墩帆;吴晓新

    通过收集维普资源系统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两个中文数据库关于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 RCTs,运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具有临床疗效,但纳入的总体文献质量尚不能让人满意,缺少高质量的文献,有待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临床研究中,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水平和质量,以期更科学、客观评价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 重视代谢综合征有效预防脑卒中

    作者:肖铁刚;何道同;陈珺明;黄侃;李娜;陈放;王兵

    代谢综合征(MS)虽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临床症候群,但其发病率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注意到 MS对脑卒中的影响。MS单一组分对血管病变有影响,但 MS多组分具有叠加作用,加重血管内皮损伤、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和血液高凝状态,促使脑卒中的发生。重视 MS防治,有效预防脑卒中,要采取饮食、运动、药物和健康宣教于一体的综合干预措施,达到减肥、调脂、降压和降糖的目的,终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有效预防脑卒中。

  • 脑血疏口服液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陈澈;院立新;张根明

    脑血疏口服液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适应证为中度、轻度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及恢复早期,属中经络、气虚血瘀之证。本文回顾近年来脑血疏口服液在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进展,认为脑血疏口服液在治疗脑血管病属气虚血瘀型有较大优势,应进一步加强对脑血疏口服液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

  • 中医药对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颖;丁慧;董耀荣

    近年来,神经内分泌与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国内不少学者运用中医药对 CHF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其对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方面的影响,取得不少成果。本文从中医药对 CHF的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两方面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当前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分析。

  • 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NFκB基因的表达变化

    作者:张晓佳;周毅;卢军见;张新;栗红;张巍;李迎敏;阴怀清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核转录因子(NF κB)基因表达变化。方法将新生 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40)、常温组(n=40)、亚低温组(n=40),根据处死的时间不同均分为1 h、6 h、12 h、24 h、48 h五个亚组,利用Real Time PCR方法在 mRNA水平检测各组脑组织 NF κB表达含量。结果假手术组各时间点 NF κB mRNA 表达甚微,常温组 NF κB mRNA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24 h达到高峰,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与常温组比较均下降(P<0.01),24 h组下降为显著。结论亚低温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为抑制 NF κB的基因表达。

  • 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CRP的影响

    作者:曹军平;徐丽;马毅;李霞;孙慧萍;李冬梅

    目的:探讨丹皮酚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和维生素D3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 AS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辛伐他汀10 mg/kg)、丹皮酚组(20 mg/kg),每组8只。灌胃给药4周后,各组取血清,ELISA法测定CRP的表达水平;取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进行作病变分级评分。结果丹皮酚能改善 AS大鼠的主动脉病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丹皮酚可降低血清CRP水平,为(6.0±1.5)ng/L,与模型组(8.8±1.3)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皮酚治疗大鼠AS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CRP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 吲哚布芬舒张血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昱;王新风;武冬梅;郭晓晶;杨凯;牛栓成

    目的:研究吲哚布芬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张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张力记录法,观察吲哚布芬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的作用及不同工具药的影响。结果吲哚布芬(0.3μmol/L、1μmol/L、3μmol/L、10μmol/L和30μmol/L)对KCl(30 mmol/L)预收缩的血管环具有浓度依赖性舒张作用,去内皮组舒张作用弱于内皮完整组,说明此舒张作用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在KCl预收缩基础上,非特异性 NOS抑制剂 L NAME(100μmol/L)处理大鼠胸主动脉后,吲哚布芬的舒张血管作用部分被抑制;加入钾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4 AP(1 mmol/L)、氯化钡BaCl2(1 mmol/L)、格列苯脲 Gli(10μmol/L)和四乙胺TEA (10 mmol/L),吲哚布芬舒张血管作用均被抑制。结论吲哚布芬具有浓度依赖的舒张血管作用且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而其舒血管作用可被反向钠钙交换体阻滞剂KB R7943增强。吲哚布芬对大鼠胸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可能与 KATP 通道、Kv通道、KCa通道和KiR通道有关。

  • 应激性高血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白莉;贾永平;忽海洋

    目的:观察应激性高血糖(SH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的不同影响,分析不同时期的SHG与心肌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成年 SD 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高糖组(HG)、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缺血期高糖组(HGI)和再灌注期高糖组(HGR),每组各10只;制备大鼠 MIRI 模型(缺血30 min,再灌注3 h),静脉输注高浓度的葡萄糖液,造成应激性高血糖动物模型;术中监测血糖水平,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伊文斯兰染色测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分析不同时期高血糖对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与 SHAM 组相比,静脉输注高糖 LDH 表达并未明显改变;与CON组相比,机体发生MIMI时,LDH水平升高,HGI组LDH水平明显升高,IS显著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 HGR组心肌酶谱水平和 IS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期应激性高血糖加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藏荆芥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DPPH活性的研究

    作者:刘征堂;黄山;胡丹丹;王聚乐

    目的:通过DPPH 自由基清除实验研究藏荆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将藏荆芥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制成适当稀释倍数的溶液,采用 DPPH 法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计算各组分的 IC50。结果藏荆芥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正丁醇、石油醚提取部分都具有明显清除 DPPH 自由基的作用。结论藏荆芥提取物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存在较明显的量效关系,藏荆芥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藏荆芥 提取物 DPPH
  • 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于菁;王晓鹏;杨文曲;贺建东;王祥;高廷廷;韩冲芳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 SD大鼠,体重220 g~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ev组)。采用 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KH液平衡灌注30 min 后,S 组继续灌注 KH液150 min;I/R组停灌30 min,复灌120 min;Sev组停灌30 min 后灌注含3%七氟醚饱和的 KH液5 min,再用 KH液冲洗10 min,继续灌注KH液,总灌注时间为120 min。于再灌注结束时取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 Mfn2蛋白表达,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及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I/R 组和 Sev 组Mfn2蛋白表达下调,AI增加(P<0.05);与 I/R组比较,Sev组 Mfn2蛋白表达上调,AI降低(P<0.05)。电镜结果显示 I/R组心肌细胞线粒体出现较重损伤,线粒体膜断裂,嵴不规则或消失。Sev 组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较轻,线粒体形态完整。结论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 Mfn2表达,保护线粒体形态完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作者:

    关键词: 电子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mRNA表达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关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志华;李兰;康志新;贺婕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对128例脑梗死患者、65例对照组外周血进行白介素6(IL 6)、白介素10(IL 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mRNA表达的测定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脑梗死组 IL 6、IL 10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高度狭窄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稳定斑块组 IL 6 mRNA、TNF 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 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

  • 正常血糖人群中糖化血红蛋白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米日古丽·热合曼;董晓光;韩素霞;郭李平;常建梅;李鹏;王娟;吕忠英

    目的:探讨正常血糖人群中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冠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行冠脉造影检查的血糖正常患者300例,根据空腹血糖(FBP)值分为正常低值血糖组(3.9 mmol/L≤FBP<5.5 mmol/L)96例,正常高值血糖组(5.5 mmol/L≤FBP≤6.1 mmol/L)204例。两组分别根据患者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冠脉轻度病变组、冠脉中度病变组和冠脉重度病变组。结果正常低值血糖组中,冠脉粥样硬化组患者与冠脉正常组患者相比,血清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糖组中,冠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清 HbA1c水平较冠脉正常组患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高值血糖组患者血清 HbA1c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独立相关(回归系数为1.531,P<0.05)。正常高值血糖组与正常低值血糖组相比,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例数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糖人群中,当5.5 mmol/L≤FBG≤6.1 mmol/L时,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随着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是冠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高值血糖组的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例数较正常低值血糖组显著增加,提示5.5 mmol/L≤FBG≤6.1 mmol/L的正常空腹血糖值可能是冠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 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

    作者:张定国;陈波;王连生;杨志健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的疑诊冠心病患者3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血清尿酸浓度。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尿酸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血清尿酸浓度与冠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r=0.133,P=0.008)。结论血清尿酸浓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正相关。

  • 益消复瘫汤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臧志萍;孙志升;韩东利;曹晓岚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消复瘫汤对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益消复瘫汤治疗组(治疗组)与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等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消复瘫汤具有确切的降糖及脑保护作用。

  • 脑脉解痉汤减少微血栓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朝晖;钟经馨;李贵福;罗望池;石尧;陈发军;张佛明;薛道金;蔡业峰;黄燕;李铁林

    目的:探讨专方脑脉解痉汤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围术期DCI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术前予基础治疗+尼莫地平+脑脉解痉汤1号方;术后予基础治疗+尼莫地平+脑脉解痉汤2号方。对照组:基础治疗+尼莫地平。比较各组入院3 d、7 d、14 d 时DCI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微血栓数目、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二磷酸腺苷(ADP)水平;出院时、90 d 后的改良 Rankin 量表(mRS)评分以及总体死亡率。结果14 d时评价56例,死亡4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90 d随访终点评价病例数为54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失访1例,死亡1例,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组DCI发生率、NIHSS评分、微血栓数目在7 d、14 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7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AF水平在7 d、14 d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 ADP水平在7 d、14 d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计死亡5例,其中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脉解痉汤结合常规西医治疗能够抑制PAF及ADP活性,减少微血栓的形成,降低aSAH 患者DCI发生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从而改善预后。

  • 稳定期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作者:曲丹;高铸烨;徐浩;李四维;尚青华

    目的:探讨稳定期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中医证候演变规律及其与随访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稳定期冠心病患者303例,详细记录入选时、半年、1年的中医证候情况及2年随访时事件发生情况。应用频数分布法,观察两组患者整体的证候分布。应用多因子降维(MDR)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证候的演变规律。结果频数法显示3个时间点(两个时间段)的演变趋势:两组的气滞、寒痰(第2时段)均呈现降低趋势,痰热证在事件组呈现逐渐增加。阴虚、气虚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而阳虚的变化两组则呈现相反的方向。应用 MDR来研究证候之间的转化,结果提示,第2个时点的阳虚转化为第3个时点的痰热、第2个时点的气虚转化为第3个时点的痰热与发生心血管事件呈正相关。结论证候演变中以气虚-痰热、阳虚-痰热的转化易引发心血管事件。

  • 针刺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志勇;宋书昌;王利春;赵见文;杨京花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针刺联合仿生物电组(针电组)和仿生物电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仿生物电组给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针电组在电刺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每日治疗2次,治疗4周后进行吞咽障碍疗效评定。结果针电组总有效率为97.78%,仿生物电组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降低(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 疏肝益心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作者:眭湘宜;刘亭亭

    目的:观察疏肝益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益心汤,两次口服150 mL,2次/日,分别于早餐及晚餐半小时后服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 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心电图、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血脂、C反应蛋白水平等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显效率、临时服用硝酸甘油停减量及C 反应蛋白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益心汤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安全有效方剂之一,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并早期肾损害患者降压谷峰比、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

    作者:夏光明;王洲羿;黄虎翔;吴红南;李钢;肖展翅;陈浩特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并早期肾损害患者降压谷峰比和血清胱抑素 C(Cys C)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高血压病并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均分成4组:治疗 A组、治疗B组、对照 A1组、对照B1组。对照 A1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 mg,早晚各服用1片。对照B1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d,晨顿服。治疗A组在对照A1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24周为1个疗程。治疗B组在对照B1组治疗基础上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24周为1个疗程。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血清Cys C测定。结果4组治疗后动态血压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态血压指标较对照组控制较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 Cys 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 Cys C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 A组与治疗B组治疗后Cys 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常规降压药可以更好的防止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向终末期肾病发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血清胱抑素 C水平,进一步阐释了有氧运动对高血压病并早期肾损害的保护机制。

  • 从心肾相关论治心律失常

    作者:钟立达

    通过文献资料整理探析从心肾相关论治心律失常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古今医家从心肾相关论治心悸留下了许多丰富宝贵的经验。提出从心肾相关理论论治心律失常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 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生物学评价指标的研究

    作者:马斌;王志敏;姜如;韩秀秀

    指出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的现状,针对目前尚无把生物学指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探讨把生物学指标纳入疗效评价体系研究所涉及的关键问题。提出生物学指标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研究的关键是建立以疾病和证候为核心的生物银行和从与证候效应评价相关入手作为生物学指标研究切入点。通过合理设计,将与证候效应评价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纳入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能够提高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 中风病急性期生物学指标与证候相关性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作者:王志敏;马斌

    对中风病急性期生物学指标与证候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将生物学指标片面的作为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指标等问题。根据生物学指标及证候特点,在中风病急性期生物学指标与证候相关性研究中应严格选择证候诊断标准,对生物学指标及证候进行动态采集,分析生物学指标与证候轻重程度的关系,将生物学指标引入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评价生物学指标在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中对证候轻重程度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立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中生物学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目前中风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 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的证候诊断路径思考

    作者:高颖;吴圣贤;王少卿;王忠;王永炎

    证候类新药开发是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具有独立创新性的新药研发模式,而证候的选择与诊断是其研究的难点之一。本文围绕证候的确立、证候与疾病的关系、证候的诊断等等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证候类中药的诊断模式提供些许参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