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影响因子: 1.46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2-1349
  • 国内刊号: 14-131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75
  • 曾用名: 中医药研究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社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肖传实 王斌全 吕吉元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20例颈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常俊森;房亚兰;王洁;牛小媛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血管再通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因颈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对纳入研究的病人进行3个月~6个月的超声随访,临床预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结果20例颈动脉夹层病人中,颈内动脉夹层16例(80%),椎动脉夹层4例(20%)。首发症状以头痛多见,但大部分(70%)病人脑卒中前无任何先兆症状。颈部血管超声随访中血管完全再通者5例,部分再通者1例。结论颈动脉夹层病人脑卒中前大部分无任何先兆症状。对临床高度怀疑夹层的脑血管病病人,应尽快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作者:《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编辑部

    关键词:
  • 低颅压综合征6例分析

    作者:丁俊丽;贺婕;李尔曼;缴克华;肖丽萍;银广悦

    目的:分析总结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6例低颅压综合征病人,并回顾文献报道分析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和发病机制。结果6例低颅压综合征病人中2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表现为起立时即出现头痛、呕吐及颈强直,卧位时症状消失,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 mmH2 O。结论了解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脑脊液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减少误诊和漏诊。

  • 健康人不同中医体质者肾脏代谢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欢;胡元会;魏艺;贾秋蕾;褚瑜光

    目的:探讨健康人不同中医体质者肾脏代谢功能的状况。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共筛选出312名健康者,测定健康人不同中医体质者尿素(Urea)、尿酸(UA)及肌酐(CRE)水平。结果特禀质 Urea与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质 UA与阳虚质、特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 CRE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湿热质人群中,其尿酸水平更有助于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阳虚质、阴虚质及痰湿质发生肾脏代谢紊乱的可能性较大。

  • 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作者:江冠亚;陈少云

    目的:观察补肾益智汤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将78例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脑复康(吡拉西坦)0.8 g,每日3次口服;尼莫地平30 mg,每日3次口服,9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 mg/d静脉输注,补肾益智汤口服,每日1剂,21 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依据简易智能精神状况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以及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MMSE、ADL以及 SDSVD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肾益智汤可明显改善老年血管性痴呆病人的行为能力、认知功能、中医证候。

  • 荡痰汤治疗卒中性肺炎60例临床观察

    作者:孙志欣;刘新桥

    目的:探讨口服荡痰汤治疗卒中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依据痰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辅以化痰、退热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荡痰汤,每日2次,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荡痰汤治疗卒中性肺炎疗效显著。

  • 益气化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史俊玲;刘薇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气虚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给予基础西药(阿司匹林75 mg/d~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治疗组40例除服基础西药治疗外,加服益气化瘀胶囊。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血糖、血脂、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血脂、颈动脉 IMT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心脉隆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血清BNP、hsCRP、VEGF的影响

    作者:石惠荣;冯玉平;杨晓芹;宋经纬;卢新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血清 B型尿钠肽(BNP)、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脉隆注射液5 mg/kg 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续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 BNP、hs CRP、VEGF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BNP、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2周后,心脉隆组血清 BNP、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 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使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清 BNP、hsCRP水平快速降低,升高血清 VEGF水平,提示心脉隆注射液在改善病人心脏功能的同时,还具有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作用。

  • 静脉注射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廖群泽;彭晓琼

    目的:探讨并分析阿替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病人,按照数字随机平均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阿替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的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43.33%、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左室射血分数、心肌耗氧量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 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尹倚艰;徐贵成;刘坤;王洋

    目的:观察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9月入组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2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76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给予通脉养心丸口服,每次40粒,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通脉养心丸模拟剂口服,每次40粒,每日2次。疗程4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绞痛和中医证候疗效以及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血脂疗效。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心绞痛疗效,试验组显效率52.47%,有效率29.01%,对照组显效率19.05%,有效率19.05%,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显效率39.20%,有效率46.02%,对照组显效率6.94%,有效率31.94%,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试验组显效率12.07%,有效率48.28%,对照组显效率6.67%,有效率31.1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硝酸甘油停减率及血脂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无明显异常变化,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通脉养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够明显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缩短持续时间,明显改善中医证候和心电图,疗效显著。

  • sST2、NT proBNP及sCD40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子源;刘帅;张艳丽;魏霞;陈还珍

    目的:探讨可溶性 ST2(sST2)、可溶性 CD40L(sCD40L)及 B型钠尿肽前体(NT 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8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5例,同期测定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组间三者的差异,同时分析 ACS病人三指标与血管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CS组、AMI组、UAP组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高于 UAP组(P<0.05);ACS病人中三支病变组 sST2、NT proBN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变血管组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病人3个月内发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情况(MACE)病人 sST2、sCD40L及 NT proBNP高于无冠脉不良事件发生别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 ACS病人血清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对 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早期PCI对碎裂QRS波、NT proBNP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振莲;王灵群;任振芳

    目的:探讨急性非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冠脉介入(PCI)治疗对碎裂QRS波(fQRS)波群、N末端B型脑钠肽(NT proB-NP)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急性非 ST抬高心肌梗死病人103例,所有病人均行 PCI治疗。依据急性非 ST抬高心肌梗死风险评估分为低危组(58例)与高危组(45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fQRS波群检出率、NT 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冠脉阻塞积分及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术前高危组 fQRS波群检出率、NT proBNP水平、冠脉阻塞积分高于低危组,LVEF低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fQRS波群检出率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术后 LVEF增高、NT proBNP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1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治疗可减少急性非 ST抬高心肌梗死 fQRS波群的检出率,同时早期 PCI治疗降低血清 NT 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但对近期 MACE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 血浆NT proBNP联合6 min步行试验法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长江;李元红

    目的:探讨 N末端 B型脑钠钛前体(NT proBNP)联合6 min步行试验法在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入院时用罗氏 StausFirstTM NT proBNP测定仪快速测定170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心力衰竭病人NT proBNP,将17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4组,观察组80例,心功能按6 min步行试验法分为3组,规范化治疗后(常规强心、利尿以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复查 NT proBNP,比较治疗前后血浆NT proBNP值。结果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分组中的Ⅲ级、Ⅳ级心功能不全组,治疗前后 NT 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Ⅱ级心功能不全组治疗前后 NT pro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6 min步行试验法分组病人,治疗前后 NT 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 NT proBNP联合6 min步行试验法较 NYHA分级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更有指导意义。

  • 替罗非班在老年糖尿病合并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价值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周骏;朱海;秦忠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价值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进行择期PCI术的老年糖尿病合并AMI(DM AMI)病人121例,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病人 PCI术后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61例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服用替罗非班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前后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 h、12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术后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聚集率,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 CTFC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对照组 TIMI1级、2级、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8.3%、20.0%、71.7%,显著高于研究组的1.6%、8.2%、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LVEF及术后6 h、12 h CK MB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研究组 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消化道出血、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出血、内脏出血等出血并发症中,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 AMI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受损和心肌再灌注,防止冠状动脉血栓形成,降低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预后,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借鉴。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志涛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率、降血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应用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心电图、Hcy 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Hc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电图改变效果明显,并且可以降低病人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赟;许丽雯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为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 mg,每日2次。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2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病人为研究组,口服缬沙坦胶囊每次80 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每日2次口服,连续服用2 d后改为每次25 mg,每日2次口服。两组病人疗程均为2周。结果两组在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

  • 自我效能干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康复的效果评价

    作者:袁博;石玥;邢鹏;袁春栋

    目的:对缺氧性脑病患儿实施自我效能干预,观察与分析育儿效能信念在患儿临床康复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将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纳洛酮0.03 mg/(kg· d)~0.05 mg/(kg· d)加入5%葡萄糖30 mL静脉输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 mg静脉输注。观察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儿12个月和14个月运动发育情况(语言、大运动及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伤残。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记录症状改善时间,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DNA)评分。结果观察组伤残率为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8%(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12个月与14个月运动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 NBN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加速神经功能恢复,减少伤残发生,保障患儿健康成长。

  • 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李若林;叶子明;凌志安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上加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收集两组病人在入院时及治疗第14天外周血,采用凝固法检测病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 D 二聚体含量。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 PT、APTT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延长(P<0.05),而TT较治疗前虽稍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T、APTT值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浆 FIB浓度、D 二聚体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 PT、APTT 和 TT 值无明显影响,但能更明显降低病人血浆 FIB、D二聚体的浓度,说明血塞通注射液可能具有提高病人血浆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并且激活纤溶系统使高凝低纤溶的状态得以改善,从而抑制血栓生成。

  • 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纪峰;张艳;夏淋霞;陈懿;顾志华;丛亿蕾

    目的:观察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阳虚失眠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阳安神汤口服配合穴位敷贴;对照组口服乌灵胶囊,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 SPIEGEL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安神法治疗阳虚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

  • 多静脉途径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戈;冯正健;李小辉;易晓芳

    目的:观察多种静脉途径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分别采用经股静脉岩下窦联合 Onyx胶栓塞治疗、经面静脉眼上静脉结合 Onyx胶栓塞治疗。结果21例病人共行栓塞治疗26侧,21侧采用经股静脉岩下窦介入栓塞治疗,5侧采用经面静脉眼上静脉栓塞治疗;治疗后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23侧完全闭塞,瘘口完全消失,有3侧虽然海绵窦填塞完整,但1侧出现少量岩下窦引流,2侧出现少量翼丛引流,在压颈2个月后消失;经静脉途径 Onyx胶栓塞治疗后16例病人完全治愈,治愈率90.47%;治疗后3例病人出现头痛伴有呕吐,采用西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1例病人治疗后出现外展神经麻痹,6个月后症状自行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7个月无复发情况。结论多静脉途径 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

  • 不同亚型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黄伟;孟庆伟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分水岭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分水岭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28例皮层型及30例皮层下型)。结果皮层型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9例(32.1%),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19例(67.9%);皮层下型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病人23例(76.7%),颈动脉易损斑块形成7例(23.3%)。皮层型与皮层下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型2例(7.1%)于入院第1周病情出现恶化,皮层下型15例(50.0%)出现恶化,皮层型与皮层下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皮层下型分水岭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流动力学障碍是其发病机制,颈动脉易损斑块是皮层型分水岭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微栓塞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皮层下型病情更严重,恶化几率更高,预后更差,临床医师应重视对此型病人的识别和处理。

  • 脑血疏口服液治疗脑出血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尚军;王海燕;左毅;千超;韦鹏方;李宝明;惠军;王辉;谢国强;张彬;吴东飞;马京库

    目的:探讨脑血疏口服液对脑出血后继发神经功能损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形成及高血压脑出血非手术治疗的病人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病人病情稳定3 d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血疏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所有病人均每天复查头颅 CT,监测凝血系列及血小板。并经 CT机自带软件测量血肿大小变化。同时观察可能出现的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肿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5 d~21 d,对照组20 d未吸收血肿量为15.31 mL±3.64 mL。治疗组治疗20 d未吸收血肿量为4.69 mL±1.38 mL。治疗21 d时血肿完全吸收,而对照组治疗25 d时仍有5.62 mL±1.29 mL血肿残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肿吸收较对照组明显。结论脑出血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可减轻颅内血肿继发神经功能损害,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CAVI及ABI与脑梗死发生、进展的关系探讨

    作者:张军文;张春瑞;李军;穆媛媛;奚娜;李爱玲

    目的:探讨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肱血压比(ABI)与急性脑梗死发生、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115例住院病人,根据颅脑磁共振检查及脑梗死是否进展情况,分为对照组(4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NSIP)组(45例)、进展性脑梗死(SIP)组(30例),各组病人入院当天均进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脉压踝肱血压比(ABI),分析 CAVI及 ABI与脑梗死发生、进展关系。结果 SIP组、NSIP组CAV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SIP组CAVI值高于NS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P组AB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SIP组ABI值低于NSI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AVI及ABI与脑梗死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脑梗死尤其是进展性脑梗死病人动脉僵硬度更高。

  • 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的影响

    作者:胡海铭;黄瑞瑜;李颖芳;李杰明;武为民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和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鹤山市沙坪街道六大社区已确诊的120例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对其实施为期1年的健康管理干预和常规的家庭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脑卒中病人的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依从性、复发率、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差异。结果健康管理干预1年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管理组病人的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二级预防依从性、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均有显著提高(P<0.05),复发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二级预防依从性,减低复发率,同时使康复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 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玉凤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市嘉定区金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老年脑梗死病人。随机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规格:2 mL/10 mg)60 mg加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病人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因子α(TNF α)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沉降率(ESR)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 TC、TG、LDL 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HDL C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病人 hs CRP、IL 6及 TNF α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作者:靳林静;范云龙;于文涛

    随着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已成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焦点。本文主要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基础及证型分布规律出发,进一步总结了血管性痴呆与神经心理学量表、影像学、血脂的关系。

  • 3D ASL在急性脑梗死模型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海涛;林敏;钱琦

    急性脑梗死又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各种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进而造成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软化坏死,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的急性脑血管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是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位原因;针对脑梗死机制方面的研究需要有科学的研究手段、完善的检测方法以及能反映脑梗死机制的动物研究模型。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能够很好地显示大脑血流灌注改变异常,实现对脑灌注的定量分析,相对于其他灌注成像手段,ASL有无创、直接、量化、可重复等优势,可作为一项客观的评价指标用于对实验动物的持续观察,研究脑梗死的演变发展,在急性脑梗死模型评估及脑梗死机制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银艳;刘泰

    搜索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数据库近5年的文献资料,对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DS)的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结果显示活血化瘀方药单独应用、活血化瘀方药配合西药、活血化瘀方药配合心理治疗、活血化瘀方药配合针刺治疗 PSD,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无不良反应。为 PSD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治疗思路。

  • 基于代谢组学高血压病“证”的本质研究

    作者:陈玲珊;陈金水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患病率逐渐上升。“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的一定(当前)阶段病位、病性等病理本质所作的概括。代谢组学通过代谢物的变化实时表达外源性扰动带来的功能变化,其整体性及动态的功能性与中医证候对病理状态的表达理念相吻合,可应用于分析中医证候的内源性代谢产物,阐明高血压病“证”的本质。本文综述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比较研究,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曦;傅晓东

    高血压病(EH)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进而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脏及肾脏衰竭,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以多种心血管和代谢危险因素并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 EH合并各种形式的代谢紊乱越来越常见,据统计高血压病人中有60.7%患 MS,而正常血压的人只有18.3%患 MS,EH合并 MS病人的心血管风险也更大。中西医结合治疗 EH合并 MS更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症状和生存质量,现综述近几年来有关 EH合并 MS在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治疗研究进展。

  • 槲皮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者:侯国军;秦小江;侯晓敏;赵晓园;赵良渊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肾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槲皮素组:正常喂养+槲皮素30 mg/(kg· d);维拉帕米组:正常喂养+维拉帕米30 mg/(kg· d)。喂养8周,每两周比较一次3组大鼠的血压;8周后,采用离体微血管环张力记录仪,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动脉血管环对 KCl及生理性刺激剂血栓素 A2类似物(U 46619)的收缩反应,并急性分离大鼠肾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各组大鼠的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对 KCl的反应,比较其荧光密度比率。结果膳食补充槲皮素能够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血压下降了(15.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的肾动脉血管环,对60 mmol/L KCl 和10-7 mol/L U46619的收缩幅度均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32.6±4.7)%和(26.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槲皮素组的肾动脉血管环平滑肌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荧光密度比率下降了(2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其机制与降低肾动脉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有关。

  • 解毒通络合剂对代谢综合征合并AMI大鼠BNP、NPY、SP含量的影响

    作者:项泳锋;魏陵博;张月辉;戎冬梅;初楠

    目的:观察解毒通络合剂对代谢综合征(MS)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脑钠肽(BNP)、神经肽 Y(NPY)、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组及解毒通络合剂低、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制作代谢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灌胃,时间为4周,后1次灌胃后予垂体后叶素注射造成AMI模型,用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 BNP、NPY、SP水平。结果伴 MS大鼠心肌梗死后 BNP明显升高,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可以降低 BNP含量;解毒通络合剂低、高剂量组和倍他乐克组可以降低 NPY的含量(P<0.01),解毒通络合剂高剂量组优于倍他乐克组(P<0.01);解毒通络合剂高剂量组、倍他乐克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SP含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高剂量解毒通络合剂能够改善伴 MS的 AMI大鼠心力衰竭症状,降低其交感神经活性。

  • 通痹舒心颗粒对ACS伴焦虑抑郁病人hs CRP、NT proBNP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刘三运;王建明;朱志扬;曲争艳;率中泰

    目的:观察通痹舒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焦虑抑郁病人高敏 C反应蛋白(hs CRP)、N末端 B型脑钠肽原(NT proBNP)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遵照指南予以基础治疗并进行情志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痹舒心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分早晚2次冲服。两组病人均连续干预治疗12周。分别在入院时、第4周、第12周按照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在入院及第12周时分别进行 hs CRP、NT 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测定,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4周时,两组 HAMD、HAMA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 HAMD、HAMA评分比较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时,两组 hs CRP、NT 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 hs CRP、NT 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干预治疗后全程相邻窦性心搏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SD)、全部相邻的窦性心搏间期之差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的窦性心搏间期个数百分比(PNN50%)及高频功率(HF)增高,低频功率(LF)、低频高频谱功率比值(LF/H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 HRV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舒心颗粒能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焦虑抑郁病人 HAMD、HAMA评分和hs CRP、NT proBNP测定值,改善心率变异性。

  • 眠安宁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临床研究

    作者:肖展翅;高聚;倪小红;郑操;陈洪汉

    目的:探讨眠安宁颗粒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对神经衰弱失眠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神经衰弱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口服黛力新,研究组(48例)口服黛力新和眠安宁颗粒治疗,疗程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3周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治疗效果,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并将两组评分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3周,两组 PSQI、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研究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1.67% vs 80.85%, P<0.05);两组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眠安宁颗粒联合黛力新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安全有效。

  • 参松养心胶囊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率变异性和失眠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振达;成彩联;石成钢;刘迅;娄探奇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和改善失眠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3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疗程为8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动态心电图,并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作为评定睡眠质量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明显改善(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睡眠质量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率变异性和失眠安全有效。

  • 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体质类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莫霄云;黄琛;钱海凌

    目的:探讨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不同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9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参照《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受试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结果高血压组正常体质的构成比低于非高血压组;病理体质中除气郁质外,高血压组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尤以气虚质和湿热质较明显。各中医体质类型构成比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比较,平和质出现频率高,其次为湿热质、气虚质、痰湿质、瘀血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出现斑块检出率较高的体质类型为湿热质、痰湿质、阳虚质。结论湿热质、痰湿质和阳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

  • 特发性室性早搏病人左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作者:李可;胡元会;李偲偲;贾秋蕾;魏艺

    目的:探讨 Lown氏分级下特发性室性早搏(IPVCs)对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09年1月—2015年2月心血管科住院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病人111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 Lown氏分级分成3亚组:B组>C组,A组、B组分别与 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室性早搏分级与 LVESD(r=0.360,P=0.000)、LVEDD(r=0.350,P=0.000)呈正相关,与LVEF(r=-0.276,P=0.003)呈负相关。结论特发性室性早搏对左心结构与功能有影响,并且频率越高,复杂度越大,影响越明显,并有病理性变化趋势。

  • 瑶医神火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周哲屹;卢昌均;刘国成;韦冰心;关建国;徐宏

    目的:观察瑶医神火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的4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予基础治疗+综合康复+瑶医神火灸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 1)、白细胞介素6(IL 6)、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变化情况。两组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NIHSS、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NIHSS、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 IL 1、IL 6、TNF α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性因子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瑶医神火灸治疗有利于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肢体功能障碍,消除炎症。

  • 欧洲心律协会新口服抗凝剂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病人中的应用实践指南解读

    作者:陈炎;陈亚蓓;陶荣芳

    近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表了《新口服抗凝剂(NOAC)在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病人中的应用实践指南》[1]。全文共27页,15个章节,由9位国际顶级专家执笔,附参考文献101篇。主要内容包括:NOAC病人实践指南的启动和后续计划,如何衡量 NOAC的抗凝效果? NOAC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代动力学,抗凝治疗方案之间的切换,确保遵守 NOAC 的摄入剂量,如何处理剂量错误?慢性肾脏疾病病人,假如疑为过量但无出血或凝血试验提示存在出血风险怎么办?出血并发症的管理,病人接受有计划的介入或消融,病人接受紧急介入手术,冠状动脉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NOAC治疗病人的复律,NOAC期间出现的急性卒中及恶性肿瘤病人房颤的 NOAC 及维生素 K 拮抗剂(VKA)治疗。NOAC包括[2]: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dabigatran)]及活化 X因子(FXa)抑制剂[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依度沙班(edoxaban)]。详见表1。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6 17 18 19 20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